6.小学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类型
三、课程理论流派
四、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五、课程资源
六、课程开发
七、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八、课程评价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十一、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十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观念

小学课程:一共 12 块内容,一共考过 17 次,属于重点内容。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观念:进行材料分析题备考。
2.课程的类型:进行单选题备考。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类型 单选

1.根据内容属性
(1)学科课程:按照知识本身的体系编排的,如数学、英语、音乐,是按照知识本身的体系进行编的。
(2)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按照学生的兴趣、需要进行编排的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如有的同学对养狗感兴趣,那么专门开设课程讲解如何养小动物。如有同学对于上岸感兴趣,那么专门开设课堂讲解上岸的三个秘诀。

2.根据组织方法
(1)分科课程:也就是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
(2)综合课程:把很多门合到一起,形成新的课程。如小学学的科学课,既有物理知识,也有化学知识、数学知识。如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既要讲思想品德的内容,也要讲法制教育的内容。如品德与生活,既要讲思想品德的内容,也要讲解生活的基本技能、技巧。

1.根据实施要求
(1)必修课程:必须要学的课程,发展的是共性。如语文、数学、英语。
(2)选修课程: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来学。如对跳舞感兴趣就学跳舞,对象棋感兴趣就学习象棋,对打篮球感兴趣就学篮球,发展的是个性。
(3)必修课和选修课二者在地位上是等价的,是同等重要的。一个是为了发展共性,一个是为了发展个性。

2.根据开发的主体不同
(1)国家课程:开发主体是国家的教育部门。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语文、数学等,是国家教育部规定要学的课程。
(2)地方课程:开发主体是地方的教育部门,如省教育厅。《可爱的白河》讲的是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的风土人情,是陕西省教育厅开发的课程,安徽省教育厅开发的课程如黄梅戏,是安徽的特色,属于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主体是学校的老师开发。如以前学校有课程为“留守儿童心灵呵护”,每年到了寒暑假的时候会去学校给留守儿童做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的教育学院老师开发的。

1.根据任务
(1)基础型课程:任务是发展基础能力,三基有读、写、算,如语文课、数学课是基础型课程。
(2)拓展型课程:开拓视野的,培养的是特殊能力。如研学旅行、夏令营,通过去外地开阔视野。
(3)研究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去搞科学研究,如大学的时候搞科技小发明、写论文等。

2.根据呈现形式
(1)显性课程:计划内,直接呈现,也叫公开课程。如语文、数学、科目一、科目二,每节课都是事前计划好要讲什么的。
(2)隐性课程:潜在课程,是计划外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如学校的花草树木都是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学风等,不会直接讲有什么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进行影响,还有座位的排列方式、校规校训、墙上贴的名人名言等。

【注意】
1.课程表上规定要上的数学、语文等是显性课程。
2.课程表本身是贴在墙上的东西,属于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

古德莱德课程的层次

古德莱德课程的层次:进行单选题备考,考查含义和类型的对应。

  1. 理想的课程:一般是专家、学者开发的。如学者认为女性的产假可以休3-6 年,是非常理想的。
  2. 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是正式颁布的课程。如国家规定必须学毛概。
  3. 领悟的课程: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如讲解课程的时候,老师备课了 3 页纸,是老师关于课程的理解。
  4. 运作的课程:任课教师实际讲解的东西。
  5. 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

三、课程理论流派 单选


四、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重点:单选、简答


上一级都是下一级制定的依据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 概念: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 构成: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核心)、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3. 地位: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全面安排

(二)课程标准

  1. 概念:某门学科的指导性文件
  2. 内容: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3. 地位: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三)教材

1. 概念和主体

  1. 概念:教学活动的材料
  2. 主体:教材→教科书(课本)和讲义

【例】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
3.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教材的编排形式 单选

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1)纵向组织:即竖直的,也叫作垂直组织,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的。比如我们以前学习语文,最开始接触的是字母、拼音;然后学习的是一个一个的生字;学完字以后学习词;学完词学一整个句子,如何来造句;最后会学习一整篇的文章。语言教材编写的时候就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的。
(2)横向组织:横着来的,所以也叫作水平组织,大家都在同一个水平上,强调打破知识的体系,知识和知识之间都是并列的,一个一个独立的专题。比如我们现在学习的科学课,就是横向组织的,里头有物理模块、还有化学模块,不能说物理包括化学、物理比化学简单,它俩是并列的、同一个水平上的。再如科目一会学习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和法律,这四个模块彼此之间没有包含关系,都是独立的。
2.直线式和螺旋式:很重要,目前考过两次,17 年和 19 年都考过螺旋式。
(1)直线式:前后内容不重复。比如语文教材,前面学过的课文到了后面不会再重复学习这篇课文。
(2)螺旋式:前后内容是重复出现的。前面学过后面还要学的。例如高中文科生学过哲学,到了大学后还要学马哲,高中学的哲学和大学学的哲学里头有一部分内容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发作用于物质。再如在小学学习的社会课会讲鸦片战争,到了初中的历史课、高中的历史课、甚至上了大学还在学习鸦片战争,从小学到大学是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因此叫做螺旋式。
3.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1)逻辑顺序:强调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编排教材。比如我们这一整本书,你会发现是按照逻辑顺序编排的,先讲课程的概念、再讲课程的类型、最后讲课程的理论。就是按照知识本事的顺序编排的。
(2)心理顺序: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强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特点来编排教材。比如不能给小学一年级学生讲高数和微积分,他们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所以数学不会上来就讲微积分,而是到了大学,心理成熟之后再讲微积分和高数,而在小学只让你认识 12345 和学会加减法。
(3)在实际的教材编排中,这两种都比较偏激,所以更加强调把这两种结合在一起,大多数教材既考虑知识逻辑顺序,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4.大家需要做到单选题给出例子和含义,要能够对应。
(1)数学课本编排的时候会由浅入深,先讲数、再讲加减乘除、最后在学习几何证明,这体现了纵向组织。
(2)初中学习初等数学和大学学习高等数学,里头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是直线组织。不重复。横向组织更强调在一本书里头是一个一个单独的模块。
(3)小学英语学习音标,初中学习单词还要再学习音标,属于螺旋式,前后重复出现。

3.教科书的作用

  1. 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 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 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统筹安排

4.编写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1.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2.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 处理好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4. 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5. 形式符合心理学、卫生学、美学要求

五、课程资源

(一)概念 单选

教材是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 单选

分类:曾经考过两次单选题,给例子问是哪个类型,能够对应上即可。
(1)根据来源不同
①校内课程资源:来自于学校里头的。如学校里面的桌椅、教学楼、绿化带、实验室、学校里的工厂。
②校外课程资源:来自于学校以外的。如社区、大江大河。

(2)根据存在方式不同:注意和昨天讲的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区分。
①显性课程资源:看得见、摸得着。如桌椅、绿化带、教室等。
②隐性课程资源:反过来,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校风、班风、师生关系、
老师的人格魅力、校园文化,都是偏思想观念上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3)根据功能特点不同
①素材性的课程资源:直接学的。例如教材是直接讲给你的。
②条件性的课程资源:不用直接学,但是没有它不行,例如人力、财力、物力这些条件。例如粉笔的客户端、家里的 5G 网络、家里的桌椅,上课没有这些东西就上不了。再如某同学周末要给对象做红烧肉,肉是直接要操作的东西,属于素材性资源;家里的锅灶、厨房、燃气属于条件性资源,没有这些东西做不了红烧肉。

(4)根据性质不同
①自然课程资源:大自然里面的东西。例如一花一草一木、大自然的小动物、微生物等。例如蚂蚁搬家、刮风、下雨、下雪、下冰雹等都属于自然里面的现象,是自然课程资源。
②社会课程资源:和人类文明有关的。例如博物馆、展览馆、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等。再如春节、中秋节,都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出现的,是和人有关的,是社会课程资源。

(5)根据载体不同
①文字性课程资源:如教材、报纸、《读者》期刊。
②非文字性课程资源:如美女/帅哥的照片、视频、实物等。


六、课程开发

(一)概念 了解

确定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单选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三)课程开发的模式 单选

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主要看目标模式。
1.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泰勒,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2.开发课程有四步:
(1)确定目标:即把课程开发出来要干什么,目标是什么。确定目标是最重要的一步。
(2)选择经验:看选择哪些内容才能达到目标。
(3)组织经验:把经验整合到一起。
(4)评价结果:看一下课程能否帮你实现目标,要判断、评价结果。
3.过程模式——斯滕豪斯


七、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 忠实取向:忠实执行课程计划
  2. 相互调试取向:计划与实际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
  3. 缔造取向(创生):缔造新的经验

八、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了解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单选

小结(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单选

  1.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课程改革
  2. 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重点:单选、简答


口诀:方(方法)平(评价)的关(管理)节(结构)有内(内容)功(功能)


十一、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单选

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 小学:综合;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2. 高中:分科
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内容(单选题备考):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比如以前的微机课。
2.研究性学习:现在小学孩子有研学旅行,提倡搞小发明小创作。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寒假、暑假到了给你社区服务表,去干活让居委会盖章修学分。
4.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在社区里,是去地里种花生、挖莲藕,培养劳动意识和观念。
口诀:“一研(研究性学习)二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二技(信息技术、劳动技术)。”

【例】简述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因素。
影响因素:课程目标、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学校的教育条件。
(1)课程目标
目标设计一定要具体化,避免出现课程目标设计“抽象化”和“纯知识化”的倾向。
(2)教师方面
教师旧有的观念、习惯;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活动规划与设计能力。
(3)学生方面
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的兴趣爱好。
(4)学校的教育条件
学校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学校所处地区的文化资源;学校所处地区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学校特有的物质条件和学校文化资源。


十二~十四 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材料、简答)


十五、评价观 材料、单选

发展性评价

  1. 评价的根本的在于促进发展
  2.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
  3. 评价容综合化:全面发展
  4. 评价准分层化
  5. 评价式多样化:定量+定性
  6. 评价体多元化
  7. 关注发展

口诀:内母猪过重,方去膘


小结(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第一章 教育基础(06 小学课程)相关推荐

  1. 第一章 教育基础(01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教育基础 01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02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03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04 教师专业发展 05 小学教育研究 06 小学课程 07 心理学基础知识 01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 ...

  2.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含义: 历史最早出现--><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 泛指能够增加人们知识技能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的 ...

  3. 第一章 教育基础(03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包含 5 个内容,其中重点是确立教育目的依据,考过 4 次.次重点是确立教育目的理论,考过 1 次.其他的都没有考过.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单选 广义:人们 ...

  4. 第一章 教育基础(07 心理学基础知识)

    7. 心理学基本知识 一.认知过程 二.情绪情感过程 三.意志过程 四.个性心理 五.印象形成 一.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功能 单选 (三) ...

  5. 第一章 教育基础(04 教师专业发展)

    4.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概述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四.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六.师生关系 第四节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六个模块 ...

  6. 课程导学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讲述.pptx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讲述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实验>独立设课,前者36学时2学分,后者36学时1学分.1. < ...

  7.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了解计算机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了解计算机>.我将从以下五方面来谈谈对这节课的设计:即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 ...

  8. 尚硅谷python核心基础教程笔记-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视频1-10)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Python基础视频教程 讲师:尚硅谷教育,李立超(lichao.li@foxmail.com) 面向的层次:From Zero to He ...

  9. ZeroMQ 中文指南 第一章 ZeroMQ基础【转载】

    此文章转载自GitHub : https://github.com/anjuke/zguide-cn 作者信息如下. ZMQ 指南 作者: Pieter Hintjens ph@imatix.com, ...

  10. 卫春芳计算机基础视频,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x

    文档介绍: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讲:数计学院卫春芳所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振山龚沛曾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电子版)参考 ...

最新文章

  1. sersync进行实时同步数据
  2. Echarts给坐标轴添加自定义属性
  3. Leetcode1143. 最长公共子序列(c#)
  4. PS亮度蒙版扩展插件:Lumenzia for Mac 支持ps2021
  5. spikingjelly里面的元组处理方式
  6. SSL 3.0曝出Poodle漏洞的解决方案-----开发者篇(转自:http://blog.csdn.net/lyq8479/article/details/40709175)...
  7. 21天Jmeter打卡Day19 mysql数据库提取参数化
  8. 解决问题:swiper动态加载图片后无法滑动
  9. Windows Mobile 6.1开发笔记
  10. 计算机功能性英语作文,2017考研英语作文:10个功能性“仿写”句型
  11. a标签下载文件直接打开的问题
  12. 关于H5的标签整理合集(一)
  13. unicloud云开发---uniapp云开发(二)---云存储基础
  14. Facebook语音识别野心曝光,测试Aloha,挑战苹果Siri
  15. 工作中jQuery常用实例-主要功能总结整理
  16. 龙迅LT6711|CS5801替代LT6711|HDMI转DP转换器芯片设计方案
  17. 从关山口到五道口(2019年清华计算机考研全程回顾+经验+总结)
  18. 微信小游戏 - 小游戏 vs H5 游戏性能对比和分析
  19. [2]工作流框架:支持MySQL的Flowable安装
  20. GPU暗战CPU十年凭什么?

热门文章

  1. python类和对象
  2. 俺的web课设大作业
  3. python NLP中文近义词
  4. kali linux网卡推荐,BT5 Kali Linux 网卡选择
  5. 【HTML】font标签font属性的使用方法
  6. Vscode信任问题
  7. Mac 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
  8. STM32——PWM知识详解
  9. Unity显示FPS帧率
  10. Go语言之interface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