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很多项目时都要涉及到数据库,特别是一些比较大型的web项目,更是有较大的并发处理,所以对数据库的操作有可能会产生死锁,对于数据库的死锁,一般数据库系统都会有一套机制去解锁,一般不会造成数据库的瘫痪,但解锁的过程会造成数据库性能的急速下降,反映到程序上就会造成程序的反应性能的下降,并且会造成程序有的操作失败。虽然一般对于数据库级别的锁定于解锁程序员不会在程序中用代码编程去处理,但是对于其的了解对于程序员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它能让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快速找到问题的原因,同时让我们在编程时注意哪些可能造成数据库死锁的不太好的编码。
       以下以sql server2000为例,来了解数据库死锁的一些知识(其实各种大型数据库所采用的锁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现上各有差别。)
        之所以要有锁的概念是因为存在着多用户同时需要访问数据库,如果没有锁定且多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数据库,则当他们的事务同时使用相同的数据时可能会发生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丢失更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觉读等等,在这就不一一解释了,总之就是发生数据不一致现象。
       在sql server2000中锁是具有粒度的,即可以对不同的资源加锁。锁定在较小的粒度的资源(例如行)上可以增加系统的并发量但需要较大的系统开销,从而也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因为锁定的粒度较小则操作可能产生的锁的数量会增加;锁定在较大的粒度(例如表)就并发而言是相当昂贵的,因为锁定整个表限制了其它事务对表中任意部分进行访问,但要求的开销较低,因为需要维护的锁较少,所以在这里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
        Sql server2000中锁定的粒度包括 行、页、扩展盘区、表、库等资源。实际上这些粒度大多可以看成是sql server系统的空间管理的不同,在SQL Server 2000系统中,最小的空间管理单位是页,一个页有8K。所有的数据、日志、索引都存放在页上。另外,使用页有一个限制,这就是表中的一行数据必须在同一个页上,不能跨页。页上面的空间管理单位是盘区,一个盘区是8个连续的页。表和索引的最小占用单位是盘区。数据库是由一个或者多个表或者索引组成,即是由多个盘区组成。放在一个表上的锁限制对整个表的并发访问;放在盘区上的锁限制了对整个盘区的访问;放在数据页上的锁限制了对整个数据页的访问;放在行上的锁只限制对该行的并发访问。
        在sql server2000中锁的加载和释放一般是有数据库系统自动完成,并且在sql server中,还支持锁升级(lock escalation)。所谓锁升级是指调整锁的粒度,将多个低粒度的锁替换成少数的更高粒度的锁,以此来降低系统负荷。
        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加锁时,除了可以对不同的资源加锁,即锁具有不同粒度,还可以使用不同程度的加锁方式,即锁有多种模式,SQL Server中锁模式包括:
1.       共享锁 SQL Server中,共享锁用于所有的只读数据操作。共享锁是非独占的,允许多个并发事务读取其锁定的资源。
2.         更新锁 更新锁在修改操作的初始化阶段用来锁定可能要被修改的资源,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共享锁造成的死锁现象。因为使用共享锁时,修改数据的操作分为两步,首先获得一个共享锁,读取数据,然后将共享锁升级为排它锁,然后再执行修改操作。这样如果同时有两个或多个事务同时对一个事务申请了共享锁,在修改数据的时候,这些事务都要将共享锁升级为排它锁。这时,这些事务都不会释放共享锁而是一直等待对方释放,这样就造成了死锁。如果一个数据在修改前直接申请更新锁,在数据修改的时候再升级为排它锁,就可以避免死锁。
3 .排它锁 排它锁是为修改数据而保留的。它所锁定的资源,其他事务不能读取也不能修改
4.结构锁 执行表的数据定义语言 (DDL) 操作(例如添加列或除去表)时使用架构修改 (Sch-M) 锁。
5.意向锁 意向锁说明SQL Server有在资源的低层获得共享锁或排它锁的意向。
6.大容量更新锁 当将数据大容量复制到表,且指定了 TABLOCK 提示或者使用 sp_tableoption 设置了 table lock on bulk 表选项时,将使用大容量更新 锁。大容量更新锁允许进程将数据并发地大容量复制到同一表,同时防止其它不进行大容量复制数据的进程访问该表。  
       在sql server除了由系统自动的加锁外,也可以靠写sql语句来手动的加锁(显示加锁)。我们可以使用 SELECT、INSER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指定表级锁定提示的范围,以引导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使用所需的锁类型。当需要对对象所获得锁类型进行更精细控制时,使用表级锁定提示更改默认的锁定行为。 所指定的表级锁定提示有如下几种:
1. HOLDLOCK: 在该表上保持共享锁,直到整个事务结束,而不是在语句执行完立即释放所添加的锁。
2. NOLOCK:不添加共享锁和排它锁,当这个选项生效后,可能读到未提交读的数据或“脏数据”,这个选项仅仅应用于SELECT语句。
3. PAGLOCK:指定添加页锁(否则通常可能添加表锁)。
4. READCOMMITTED用与运行在提交读隔离级别的事务相同的锁语义执行扫描。默认情况下,SQL Server 2000 在此隔离级别上操作。。
5. READPAST: 跳过已经加锁的数据行,这个选项将使事务读取数据时跳过那些已经被其他事务锁定的数据行,而不是阻塞直到其他事务释放锁,READPAST仅仅应用于READ COMMITTED隔离性级别下事务操作中的SELECT语句操作。
6. READUNCOMMITTED:等同于NOLOCK。
7. REPEATABLEREAD:设置事务为可重复读隔离性级别。
8. ROWLOCK:使用行级锁,而不使用粒度更粗的页级锁和表级锁。
9. SERIALIZABLE:用与运行在可串行读隔离级别的事务相同的锁语义执行扫描。等同于 HOLDLOCK。
10. TABLOCK:指定使用表级锁,而不是使用行级或页面级的锁,SQL Server在该语句执行完后释放这个锁,而如果同时指定了HOLDLOCK,该锁一直保持到这个事务结束。
11. TABLOCKX:指定在表上使用排它锁,这个锁可以阻止其他事务读或更新这个表的数据,直到这个语句或整个事务结束。
12. UPDLOCK :指定在读表中数据时设置更新 锁(update lock)而不是设置共享锁,该锁一直保持到这个语句或整个事务结束,使用UPDLOCK的作用是允许用户先读取数据(而且不阻塞其他用户读数据),并且保证在后来再更新数据时,这一段时间内这些数据没有被其他用户修改。  
       上面我们主要讲了数据库中锁的分类和显示加锁的一些知识,下面讲一讲关于数据库死锁的问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死锁是指多个用户(进程)分别锁定了一个资源,并又试图请求锁定对方已经锁定的资源,这就产生了一个锁定请求环,导致多个用户(进程)都处于等待对方释放所锁定资源的状态。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死锁情况是当在一个数据库中时,有若干个长时间运行的事务执行并行的操作,当查询分析器处理一种非常复杂的查询例如连接查询时,那么由于不能控制处理的顺序,有可能发生死锁现象。
例如分别同时执行下面的两个事务
A:
DECLARE @au_id varchar(11), @au_lname varchar(40)
SELECT @au_id = '111-11-1111', @au_lname = 'test1'
BEGIN TRANSACTION
INSERT Authors VALUES
 (@au_id, @au_lname, '', '', '', '', '', '11111', 0)
WAITFOR DELAY '00:00:05'
SELECT *
 FROM authors
 WHERE au_lname LIKE 'Test%'
COMMIT
B:
DECLARE @au_id varchar(11), @au_lname varchar(40)
SELECT @au_id = '111-11-1112', @au_lname = 'test2'
BEGIN TRANSACTION
INSERT Authors VALUES
 (@au_id, @au_lname, '', '', '', '', '', '11111', 0)
WAITFOR DELAY '00:00:05'
SELECT *
 FROM authors
 WHERE au_lname LIKE 'Test%'
COMMIT
则数据库就会出现死锁。原因在于在 5 秒钟内同时执行A和B。每个事务都要等待至少 5 秒钟的时间才能发出 SELECT 语句,所有每个连接都将完成 INSERT 操作,这样就保证了两个事务中的 INSERT 操作在各自的SELECT 语句发布前就已经完成了。每个事务中的 SELECT 语句都尝试读取 authors 表格中的所有数据,查找 au_lname 字段值中类似“Test%”格式的数据。因此,两个事务中的 SELECT 语句都将尝试读取各自连接中的插入数据 — 也读取对方连接中的插入数据。而READ COMMITTED 隔离级别通过发布共享锁确保 SELECT 语句永远不读取未提交的数据。对于同一个资源,共享锁与排它锁互不兼容,请求者在发布共享锁之前必须等待排它锁释放。每个连接对于插入的数据都设置了排它锁,因此尝试读取对方插入数据的 SELECT 语句将试图解除插入数据的共享锁,但它会被阻塞。两个连接将互相阻塞,从而形成一个死锁。
       在SQL Server中,系统能够自动定期搜索和处理死锁问题。系统在每次搜索中标识所有等待锁定请求的进程会话,如果在下一次搜索中该被标识的进程仍处于等待状态,SQL Server就开始递归死锁搜索。当搜索检测到锁定请求环时,SQL Server 通过自动选择可以打破死锁的线程(死锁牺牲品)来结束死锁。SQL Server 回滚作为死锁牺牲品的事务,通知线程的应用程序(通过返回 1205 号错误信息),取消线程的当前请求,然后允许不间断线程的事务继续进行。SQL Server 通常选择运行撤消时花费最少的事务的线程作为死锁牺牲品。另外,用户可以使用 SET 语句将会话的 DEADLOCK_PRIORITY 设置为 LOW。DEADLOCK_PRIORITY 选项控制在死锁情况下如何衡量会话的重要性。如果会话的设置为 LOW ,则当会话陷入死锁情况时将成为首选牺牲品。
        我们除了靠数据库本身来处理死锁外,我们在sql server2005中也可通过try/catch来处理产生的问题。以下为msdn上关于这个问题的描述:  
        让我们来使用 TRY/CATCH 语句修改代码正文。(对于本示例,需要以 SQL Server 2005 版本运行代码。)使用 TRY/CATCH 时,操作代码和错误处理代码是分开的。您应该将执行一个操作的代码放在 TRY 语句块中,将错误处理代码放在 CATCH 语句块中。如果 TRY 语句块中的代码执行失败,代码执行将跳到 CATCH 语句块。(除了那些防碍整个批处理运行的错误(如,丢失对象),该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错误。)  
       以下示例使用 TRY/CATCH 语句对前面使用的代码进行了改写。代码标题相同,但是代码正文不同:  
BEGIN TRANSACTION
BEGIN TRY
 INSERT Authors VALUES
 (@au_id, @au_lname, '', '', '', '', '', '11111', 0)
 WAITFOR DELAY '00:00:05'
 SELECT COUNT(*) FROM Authors
 COMMIT
END TRY
BEGIN CATCH
 SELECT ERROR_NUMBER() AS ErrorNumber
 ROLLBACK
END CATCH;
SELECT @@TRANCOUNT AS '@@Trancount'  
       现在,在连接到 SQL Server 2005 的并列窗口中运行这些代码,在此之前您需要确认已经删除了 authors 表格中任何可能阻止插入操作的数据;或者,您可以使用前置 DELETE 语句。  
       两个窗口返回的 @@TRANCOUNT 级别都为 0,这表明仍然发生了死锁,但 TRY/CATCH 语句捕获了这次发生的死锁。死锁牺牲品的批处理没有再次中止,可在它的输出结果中看到错误:  
ErrorNumber
-----------
1205
 
@@Trancount
-----------
0  
       您应该已经发现 TRY/CATCH 语句具有的威力了。因为死锁错误能够为 CATCH 语句块所捕获,所以批处理将不再中止,T-SQL 代码也能继续执行。对于死锁牺牲品而言,死锁错误 1205 将代码放入 CATCH 语句块 — 在这里您可以使用新的错误处理函数浏览死锁错误。前置代码仅使用 ERROR_NUMBER() 函数取代 @@ERROR 变量,您也可以使用 ERROR_MESSAGE()、ERROR_PROCEDURE()、ERROR_SEVERITY() 和 ERROR_STATE()。这些函数的功能一目了然,它们提供的功能比我们以往使用的更多。  
       请注意,这个前置 CATCH 语句块包含一个 ROLLBACK。这样做的原因是,即使捕获了死锁错误,事务也不会回滚。事务仍然要失败,但是,现在您有责任在 TRY/CATCH 语句中回滚事务。那么,区别在哪里?尽管您不能使事务继续进行,但是您能够重试事务!  
       在 SQL Server 2000 的 T-SQL 中,错误 1205 令人沮丧之处是它提供的建议:“Rerun the transaction.”问题是,至少在 SQL Server 2000 的 T-SQL 中,您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由于 SQL Server 2005 的 TRY/CATCH 为我们提供了捕获死锁错误的方法,现在,重试事务是可能实现的。  
       以下代码正文说明了一种执行重试操作的方法。这段代码仍然使用与前面相同的标题:  
DECLARE @Tries tinyint
SET @Tries = 1
WHILE @Tries <= 3
BEGIN
 BEGIN TRANSACTION
 BEGIN TRY
    INSERT Authors VALUES
      (@au_id, @au_lname, '', '', '', '', '',
'11111', 0)
    WAITFOR DELAY '00:00:05'
    SELECT * FROM authors WHERE au_lname LIKE 'Test%'
    COMMIT
    BREAK
 END TRY
 BEGIN CATCH
    SELECT ERROR_NUMBER() AS ErrorNumber
    ROLLBACK
    SET @Tries = @Tries + 1
    CONTINUE
 END CATCH;
END  
       这段代码的功能是通过一个 WHILE 循环添加一个重试操作。我将重试次数设置为 3,重试次数是可以配置的。至少我们现在有了一种在 T-SQL 内重试一个死锁牺牲品代码的方法 — 这是我们过去一直无法做到的。  
       但是,需要注意整个事务是在 WHILE 循环内进行的 — 而不是在循环外部。因此执行循环时,事务不仅在每个循环体内部开始,而且也在其中结束 — 不是 TRY 语句块执行完毕,返回一个 COMMIT,就是 CATCH 语句块执行,返回一个 ROLLBACK。如果 TRY 成功,TRY 语句块将以一个 BREAK 语句结束,退出 WHILE 循环。否则,CATCH 语句块将重试计数器加 1,以一个 CONTINUE 语句结束本次循环,重新执行下次 WHILE 循环。事实上,您有实现重试事务的代码 — 就像错误 1205 告诉我们做的那样。但现在,重试操作完全在 T-SQL 内部完成。  
       SQL Server 2005 也提供帮助解决死锁问题的其他方法,例如 SNAPSHOT ISOLATION 级别和用于 READ COMMITTED 的新选项(称为 READ COMMITTED SNAPSHOT)。然而,这一事实 — 现在,通过 SQL Server 2005,您能够对事务进行编码并捕获死锁错误(并重试它们) — 已经意味着您拥有一个可任意支配、功能更加强大的工具。  
       在后一篇转贴的文章中我们将对sql server2000中产生死锁的问题作一个总结,来帮助我们如何在实际使用中尽量减少死锁!

数据库中锁机制的学习相关推荐

  1. 并发编程(四):也谈谈数据库的锁机制

    首先声明,本次文章基本上都是从其他人的文章中或者论坛的回复中整理而来.我把我认为的关键点提取出来供自己学习.所有的引用都附在文后,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表谢了. 第二个声明,我对于Internel DB并没 ...

  2. 数据库的锁机制(悲观锁/乐观锁)

    在数据库的锁机制中介绍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的并发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在多个事务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数据时不破坏事务的隔离性和统一性以及数据库的统一性. 乐观并发控制(乐观锁)和悲观并发控制(悲 ...

  3. 详解数据库的锁机制及原理

    详解数据库的锁机制及原理 1.数据库锁的分类 2.行锁 共享锁(读锁S锁) 排他锁(写锁X锁) 更新锁 3.意向锁(IX/IS锁) 4.锁机制解释数据库隔离级别 5.元数据锁(MDL锁) 6.间隙锁 ...

  4. mysql默认锁机制是什么_MySQL中锁机制的原理是什么

    MySQL中锁机制的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8 14:48:30 来源:亿速云 阅读:81 作者:Leah MySQL中锁机制的原理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对应的分析 ...

  5. 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完成量、互斥量

    在上一篇博文中笔者分析了关于信号量.读写信号量的使用及源码实现,接下来本篇博文将讨论有关完成量和互斥量的使用和一些经典问题. 八.完成量 下面讨论完成量的内容,首先需明确完成量表示为一个执行单元需要等 ...

  6. linux 信号量锁 内核,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信号量、读写信号量

    在上一篇博文中笔者分析了关于内存屏障.读写自旋锁以及顺序锁的相关内容,本篇博文将着重讨论有关信号量.读写信号量的内容. 六.信号量 关于信号量的内容,实际上它是与自旋锁类似的概念,只有得到信号量的进程 ...

  7.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原子操作、自旋锁【转】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7fa49b01014q7p.html 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Linux内核中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同步锁机制到底有何作用?追根到底其实 ...

  8. 【转】数据库的锁机制

    数据库的读现象浅析中介绍过,在并发访问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读现象,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主流数据库都提供了锁机制,并引入了事务隔离级别的概念. 并发控制 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程序设计 ...

  9. MySQL数据库:锁机制

    当数据库中多个事务并发存取同一数据的时候,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MySQL锁机制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事务在修改数据库之前,需要先获得相应的锁,获得锁的 ...

最新文章

  1. 【Kettle学习笔记】从Hbase导入数据至Mysql
  2. linux c 编译器处理警告、错误 #pragma GCC diagnostic ignored -Wunused
  3. MCtalk对话兰迪少儿英语:1v1不具普适性,小班课才是下个风口
  4. 疫情下的情人节怎么过?Serverless在线课堂来支招
  5. 某易游戏经典吃豆豆动画404页面源码
  6. 织梦手机软件应用app下载排行网站模板
  7. 大学编程python_大学生想学一门编程语言傍身,Python可以吗?
  8. Swift - 环形进度条(UIActivityIndicatorView)的用法
  9. 网站功能小Demo——学习MD5加密的一点心得
  10. 深度学习笔记_各种激活函数总结对比
  11. 微信小程序配置接口调用API
  12. 如何应对硬盘无法识别通电异响等那些七七八八的物理故障
  13. Raid磁盘阵列数据恢复原理
  14. 微信对账单 java_微信下载对账单
  15. duilib设置透明窗口_Facebook-duilib 仿 半透明登陆窗口, 简单示例程序,模仿 实现 。 DirextX 240万源代码下载- www.pudn.com...
  16. 技术人的充电时刻,200分钟QA交流,尽在SDCC 2017·深圳站
  17. 区块链公链开发 区块链一条公链开发费用
  18. yum不能使用了,怎么办?记下来!!!
  19. GitChat·管理 | 一篇文章读懂项目管理中的精髓
  20. python错误解决TypeError: () must be callable

热门文章

  1. 计算机专业分类分级,计算机等级分级
  2. 【阅读笔记】联邦学习实战——联邦个性化推荐案例
  3. 地磅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4. CPU频率,到底是什么?
  5. 怎么打开Win10系统的文件夹选项?
  6. html5指南针源码,全套指南针软件源码
  7. 《Node.js开发指南》读书笔记
  8. java生成迷宫_java怎么生成迷宫地图
  9. 自媒体新手经常犯,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没收益?分析了这5个原因
  10. 大理石在哪里?(Where is the Marble?,UVa 10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