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技术

一、初始阶段

  20世纪初,俄国著名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从理论上证明了多级火箭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太空,并建立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数学方程,奠定了航天飞行动力学的基础。此外,他肯定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是航天器最适宜的动力装置,为运载器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他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
  1926年3月,美国物理学家戈达德独立地研究了火箭的推进原理,设计、制造并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此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对火箭制造和发射的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严格限制,《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得保留空军(实际上德国一直暗中发展)。在此背景下,德国大力发展新兴的火箭(当时还不被看作是武器),并很快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一度减少对火箭研发的投入。但到了1942年6月,为报复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城市的大规模轰炸,德国开始了V-1导弹的研制,到1943年底,进入批量生产阶段。1944年6月13日,第一枚V-1导弹空袭英国伦敦。V-1是世界上第一种巡航导弹,它的动力装置为空气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每小时550~600千米,飞行高度2000米,射程为 370千米,战斗部装药700千克 。

  二战期间,德国一共向英国发射了大约1万枚V-1导弹,由于英军的拦截和自身故障,大约只有3531枚成功攻击,而这些导弹中有2419枚命中了伦敦,大约30枚命中了开普敦和朴茨茅斯,另外甚至还有1枚飞到了曼彻斯特。V-1导弹炸死英国6184人,另外还有17981人重伤。德军还曾使用改进型的He-111轰炸机作为发射母机向英国发射V-1导弹,开创了空射巡航导弹的先例。

  1942年10月3日,德国天才火箭专家韦纳·冯·布劳恩带领的团队制造并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枚弹道导弹V-2。V-2采用液体燃料(酒精)作为推进剂,有效载荷为950千克高能炸药,飞行速度可超过4马赫,弹道高度可达约100公里。
  自1944年9月8日起,到二战结束,德国一共发射了3745枚V-2导弹,其中1115枚攻击英国本土,2050枚轰炸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重镇,另外还有582枚用于各种试验、改进和训练。袭击英国的1115枚V-2导弹一共炸死2724人,炸伤6476人。

  英军可以使用战斗机和高射炮对V-1导弹进行有效拦截,但无法拦截高弹道、高速的V-2导弹。因此,V-2导弹袭击给英国带来了更大的恐慌。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获得了许多V-2的半成品和制造设备,并且以冯·布劳恩为核心的上百位研究团队成员都去了美国,极大推动了战后美国火箭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苏联也获得了一些德国导弹和研究人员。可以说,战后美苏两国的火箭/导弹的发展都是以德国技术和人员为基础的。


二、太空竞赛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苏联的成功轰动了世界,也大大刺激了美国。美国意识到在航天领域已经落后于苏联,于是开启了一系列高科技项目。
  1958年1月31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进入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后成功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1961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乘坐自由7号飞船上升到最大高度186千米,在太空仅停留了15分钟,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这是一次亚轨道飞行。
  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其搭载航天员欧约翰·H·格伦中校绕地球飞行了3圈,轨道高度为260千米,历时4小时55分23秒,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格伦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美国在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了“阿波罗计划”。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超重型运载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人类实现首次成功登月并安全返回。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截至到1972年,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美国成为太空竞赛的胜利者。

  进入1970年代后,“太空热”逐渐衰退。美国社会对耗费巨大的阿波罗计划颇有质疑,且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不得不压缩了航天计划。在阿波罗计划末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需要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1981年4月12日,NASA发射首个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NASA设计航天飞机的初衷是降低成本,但是由于航天飞机系统过于复杂(机身超过250万个零件),生产制造和系统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远超预算,航天飞机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并且航天飞机老化速度远超预期,飞行任务被迫大幅缩水。1986年和2003年,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由于设计缺陷发生严重事故(而美国总共只有5架航天飞机),造成全部乘客(14人)死亡,安全性堪忧。2011年7月21日,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STS-135)——亚特兰蒂斯号在佛罗里达州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主港着陆,宣告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
  苏联方面,著名科学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于1966年因病英年早逝,使其航天事业失去了核心人物,备受打击。在与美国的登月竞赛中,苏联彻底落败。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发射升空,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算是为苏联航天挽回了一些颜面。苏联解体后,和平号空间站由俄罗斯继承。但由于经济状况不佳,俄罗斯无力维护,不得不选择将和平号退役,最终和平号于2001年3月23日受控坠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国际空间站自1998年开始正式建设,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国际空间站主要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

  除了地月系,人类还探测了太阳系广阔的空间。
  1962年12月,水手2号(Mariner 2)飞越金星。
  1965年7月,水手4号(Mariner 4)飞越火星。
  1973年12月,先驱者10号(Pioneer 10 或 Pioneer F)经过木星。
  1974年3月,水手10号(Mariner 10)飞越水星。
  1975年,太阳神1号探测器实现近日轨道飞行,开始对太阳进行近距离探测。
  1979年9月,先驱者11号经过土星。
  1986年,旅行者2号(Voyager 2)经过天王星。
  1989年,旅行者2号经过海王星。
  2015年7月,新视野号探测器(New Horizons)飞掠冥王星。
  2019年1月1日,新视野号飞越了名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小行星,这是人类迄今研究过的最遥远的天体,与地球的距离超过64亿公里。

              天涯海角石

第三次工业革命(四)相关推荐

  1.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人类发展之道——答高礼英才的世纪之问

    IT派 - {技术青年圈} 持续关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 关注 往期 精彩回顾 重大改变!Excel即将接入Python!办公软件也要革命 2017年大数据领域薪资有多高? 上市 | 章泽天 ...

  2. ssh协议是osi_TCP/IP协议和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中,分层次的体系结构是最基本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抽象概念较多,在学习时要多思考.这些概念对后面的学习很有帮助. 网络协议是什么? 在计算机网络要做到有条不 ...

  3.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一文搞定所有!历史最佳剖析!

    "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问题在面试中是最为常见的考点之一.很多读者都知道三次和四次,但是如果问深入一点,他们往往都无法作出准确回答.本文就来详解 TCP 连接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

  4. 在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

    如果对网络工程基础不牢,建议通读<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下面就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Interne ...

  5. java锁一次交互二次握手_Java后台开发面试实战(二):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感谢牛客网网友提供的面试经验! 1. 解释一下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码农求职小助手 答: 嗯(稍作思考)- 三次握手简单来说,在数据传输开始前: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 ...

  6. 创客运动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

    "创客运动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前富士康CEO,前TI亚太区总裁程天纵之口,制或这句话不是来源于<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的新作<创客> ...

  7. tcp 二次握手时延_一篇搞懂TCP的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估计大家都听过.但是真的能把每一步说明白的人比较少.我还记得在之前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一顿问,然后一脸懵B... 都是大学没好好上课 ,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讲讲到底这三握四挥是在搞 ...

  8.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UDP区别

    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 ...

  9. 两数、三数、四数之和相关题目(Leetcode题解-Python语言)

    作为 Leetcode 的第一题,两数之和自然是知名度最高的,从两数之和出发也有不少的衍生题目,下面就让我们好好地解决它们. 1. 两数之和 class Solution:def twoSum(sel ...

  10. [计算机网络][总结][常见问题][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目的: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主要防止资源的浪费. 具体过程:当客户端发出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时并没有丢 ...

最新文章

  1. 易语言mysql连接模块_易语言mysql链接模块libmySQL6.1模块源码
  2. shell-sed脚本
  3. Delphi中多线程用Synchronize实现VCL数据同步显示
  4. 《Python游戏编程快速上手》第十一章猜数字,推理游戏Bagels
  5. 通过sqlplus执行*.sql文件时常见的问题总结
  6. 1230: 最小花费(spfa)
  7. 正则表达式:日期格式的校验(日期+时间)
  8. windows应用迁移到linux下
  9. day7--pandas
  10. 基于决策树的保险案列
  11. JavaWeb项目开发流程
  12. 基于R语言地理加权回归、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空间异质性数据分析
  13. mui框架从0到1【webapp开发教程】
  14. 七脉轮位置_[转载]地球的七大脉轮位置
  15. 212.样本量和测序深度的Alpha多样性稀释曲线
  16. Xilinx Bit文件格式详解
  17. gitlab基本概念
  18. int与Integer、new Integer()
  19. 铿锵玫瑰回来了 男足还是臭脚吗
  20. unity直接连接安卓手机,调试运行

热门文章

  1. for循环实现的一些例子
  2. 循环语句:for 语句详解
  3. 计算机毕业论文系统架构,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Yii Criteria
  5. 第21章、系统设定工具(网络与打印机)与硬件侦测
  6. SQL语句练习——查询
  7. mysql索引原理记录
  8. 二元一次在线计算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在线计算器_三贝计算网_23bei.com
  9. Hive-JDBC-Kerberos认证java代码实现
  10. apriori算法的简介和改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