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看到的问题:
做一件事如何突破「擅长」达到「精通」?
题主发现很多事达到一定高度就很难再进步或者进步很小了,怎么样才能突破瓶颈?

我的回答:
首先,你要知道如何定义“精通”:精通指透彻理解,运用自如,并能融会贯通。精通是技能掌握的最高层级,其他三个层级分别是:了解、掌握、熟悉。关于这几个层级的区别,我在豆瓣日志 《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目标的订立》 里有简单的阐释。

回到题主的问题,要达到精通,前面有人给出的建议是“练习”,练习是对的,但是,肯定不能是机械的练习,而应该是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在练习的过程中,最好还要能够找到势均力敌或者稍高于自己的对手一起练,换言之,最好是和学霸对练而非学渣。

斯科特•扬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出整体学习法,乔希•维茨金提出 “划小圈子”学习法,他们的学习方法正可以融汇一起来看:先了解学习领域的整体,再用划小圈子的方法逐步掌握,同时,大量的练习(可参考乔希•维茨金在《学习之道》中学习太极拳的章节)。

要达到精通,人需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高于一般人的要求标准,以及超强的行动力。

有几部片子和书推荐一下,也许从侧面有帮助——是否真正有帮助因人而异。这个推荐看上去没有章法杂乱无章,我也不解释推荐理由,因为理由也许多余。

电影:
《一代宗师》

剧集:
《犬夜叉》(是的,你没看错,就是《犬夜叉》)
记录片:《寿司之神》

书籍:
斯科特•扬《如何高效学习》
乔希•维茨金《学习之道》
卡斯帕罗夫《棋与人生》
金庸《倚天屠龙记》

这个问题,我觉得 @人月神话 也回复得特别好,引用一下:
还是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之间的关系,知识从广度上来说是无涯的,一个人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都涉及,那么就某一个专业或专注的领域来讲,我们则可以在有涯的时间里面深耕细挖,只有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受知识广度的诱惑,最后方可达到顺应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在这里还是用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来阐述。庖丁自己解读也很清楚,即我所爱好的是道,是顺应自然的道,而不在是单纯的技术或工具,在道法自然下我,我所用的刀,还有牛最终是融为一体的,三年后变做到目无全牛并游刃有余,刀用了19年还完好无缺,这就是道的境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如果多事物的本质构成和机理如果不了解,再好的工具给你又有啥用呢?再好的工具给你可能也就几天就钝了,不是工具本身不好,而是对事物的剖析不够。所以简单来说善其事应该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理解事物,一个是善用工具,一个是人,工具和事物三者能够很好的融为一体。在融为一体后即是到顺应自然的境界。

在原来谈知识管理的时候经常谈到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也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这点。即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需要的就是对工作面对的事情本质的理解,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包括里面如何使用工具),对我,事物,方法工具技术三者融合的理解。对于牛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理解到其内部构造和组成,牛是一个大事物但是需要探寻内部构造和运行机理,因此需要对事物进行分解,包括具体的骨骼构造,脉络等各种细节,最终牛在你的视野里面变成了各个内部器件关联和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目无全牛不是说没有了整体和全局观,而是通过分解后再由分解后各单元最终融合一个完整的整体。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事物有完整的静态分析和结构认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各个筋骨间的缝隙间游刃有余。

其次则是动态方法,只有静态理解和认识绝对是不够的。静态搞清楚后还得基于静态的分析来搞清楚如何解剖牛,应该先解剖哪里后解剖哪里?这就是动态的方法和过程的问题。每个人最终面对的工具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善用工具却难?这个不是点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动态顺序上的问题,包括在哪些步骤或活动该用工具,不同的步骤上应该使用什么不同的工具。这些都必须要考虑清楚。那究竟各个步骤谁先谁后,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没有明确说?但是实际很简单,即大量的实践尝试和摸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清楚的,即解剖的效率,解剖结果的完整性,工具的损耗等,所有这些多少目标,反复尝试往往最终得到一个最佳的顺序。

搞清楚了牛的内部组成结构和机理,磨好了刀,剩下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实践,让个人技法最终和事物,工具融为一体,不断的揣摩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活动的顺序,让这三者融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到了这个阶段后,即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技术本身。当你任何时候切入一个新领域时候,你都能看清楚,你开始仅仅有全牛,有工具,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不断专注,不断实践方可解决和提升的了。

转载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358505714/

附录:

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目标的订立

以前,我让部门同事带实习生,既是让实习生快速进步,也是让部门同事得到领导力的锻炼。
同事在为实习生制订工作计划时,其中有一项是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目标部分填写的是“了解”。

我说,这个“了解”并不能作为目标,只是表明一种程度,“了解”不符合SMART原则。

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区分为四级:

了解<掌握<熟练<精通

“了解”指知道得清楚。(一般重在know-what)
“掌握”指熟知并能运用。(不仅要know-what,还要know-how,不仅是知,而且会行)
“熟练”指熟知并运用得顺手。(包含2中的三项外,还要用得很熟悉,不生硬,想想新手开车的例子)
“精通” 指透彻理解,运用自如,并能融会贯通。(不仅要know-what,know-how,还要khow-why,know-who,还要能够运用自如,想想高手开车的例子)

用开车的例子,连贯起来讲:
有些人对开车一无所知,有些人考过了驾驶理论,有些人考到了驾照但是不敢开,有些人会开但是是马路杀手,有些人车技如神。007和汤姆克鲁斯扮演的特工,都是随便一辆车拿过来就能开。
再举一个赵括的例子,纸上谈兵,但不会用,这只是了解;赵奢,那就是一代名将,精通兵法了。

我们自己写简历或者看别人写简历时,经常会看到“熟悉”、“精通”两个词,但事实上,这两个词的精确含义,可能很多人并不明白。

回到问题的根本,程度并非目标,但非常容易和目标混淆,因为程度是作为目标的一部分,比如为阅读一本书订立目标,应该因书而异,主题为SEO的一本书,非常好衡量,阅读完、应用在网站建设中,从检查有没有实效看是否达到目标,这个目标就包括了掌握。
订立目标时,必须对计划内容了如指掌,如果我们不了解SEO这本书的内容,就难以确定需要掌握什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就不是很好定目标,怎么确定一个新人达到了综合统效?这个要求对于全无职场经验的新人来说,是否过高?

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具体解释是:
S=Specific(明确性)
M=Measurable(可衡量性)
A=Attainable(可达成性)
R=Relevant(相关性)
T=Time-bound)(时限性)

按照这个标准来制订目标,就要清晰得多。

做一件事如何突破「擅长」达到「精通」相关推荐

  1. 35岁前必做10件事 让你少奋斗8年挣足钱

    35岁前必做10件事 让你少奋斗8年挣足钱(转)中财网 (2010-03-27 16:04:01) 转载 标签: 就业 求职 乘数 钱经 李彦宏 美国 杂谈 分类:转载 男人.女人都要过三十五岁这堵墙 ...

  2. 她破解哈希函数算法:坚持10年做一件事一定能做成

    今年9月7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这项设立4年的大奖迎来首位女性得主--密码学家王小云.在信息时代,金融服务.网络安全等背后都离不开密码系统的"护航".在大众眼中,密码带着神 ...

  3. 现在开始(译) 明确的知道你想要什麽是关键 每次 只做一件事的习惯 成功的人是因为屡次尝试经历失败保持激情 动手一试...

    现在开始 现在开始(译) 每次读这篇文章,总是能让我学到很多,充满激情. 作者:Steve Pavlina  译文地址:http://www.metaldudu.com/blog/index.php/ ...

  4. 【以终为始】接到需求任务,你要先做哪件事?

    小李接到一个新的需求,让他开发一个单点登录的服务,经过几天的奋战,他顺利地写完了所有的代码.正好产品经理小王路过他身边,顺便问了他一下. 小王:单点登录做得咋样了? 小李:做完了,我给你演示一下. 小 ...

  5. 白杨SEO:你愿意和我用五年做一件事吗?白杨流量汇,与流量实战派一起向前

    你好,我是白杨SEO. 5年前,我是某云视频公司一枚产品运营. 更多图片,在公众号白杨SEO上可以查看. 2017年4月,报名28推公益新媒体实战培训.从最开始的相关的50个好友开始,到现在五个微信2 ...

  6. 知名著者结城浩:坚持做一件事而不厌倦,一旦厌倦马上更换目标

    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译者.出处,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链接:http://www.ituring.com.cn/article/216181 结城浩(Hiroshi Yuki),1963年出生,居住于东京都武 ...

  7. 元宇宙:Facebook正式改名为Meta,要砸600亿做这件事

    原标题:突发!Facebook正式改名,要砸600亿做这件事 美国媒体直接在评论文章中表示,"他们以为自己在糊弄谁?"全世界近30亿的Facebook用户都很清楚这家公司的&quo ...

  8. java多线程做一件事_关于Java的十件事

    java多线程做一件事 那么,您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使用Java? 还记得那些被称为" Oak"的日子,OO仍然是热门话题,C ++人士认为Java没有机会,Applet还是一件事吗? ...

  9. P8U8 最中听的话,不要做每件事都考虑太多。

    P8U8 最中听的话,就这样渡过的P8U8,不要做每件事都考虑太多. 今天的就这样渡过的P8U8,地面上的[P8U8]人显得特别小,黑板的左边有扇布满灰尘的门,好像在睡觉,上面玻璃破了一块,第一个爬到 ...

最新文章

  1. 非计算机专业想学习Python,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2. vue 如何判断两个数组相同_如何判断车头与障碍物的距离,教你两个办法,轻松靠墙10公分...
  3. 【十大经典数据挖掘算法】Naïve Bayes
  4. 关于最近实践 Bert 的一些坑
  5. 中南大学夏令营集训营
  6. JQuery 表单校验
  7. Spring 3 HornetQ 2.1集成教程
  8. TVideoGrabber如何将网络摄像头影像实时发布到网络
  9. tomcat乱码问题
  10. Java打印26个字母
  11. 【Oracle】904: “xxx“: 标识符无效
  12. 提取自制VOC数据集中测试集的标签和图像
  13. 多表连接查询与高级查询上(第三天)
  14. 虚拟服务器防病毒,windows 2008 Hyper-v虚拟化防病毒
  15. JScript服务器运行,jscript模拟的“控制台”程序Web服务器教程
  16. 盯盯拍罗勇:公司就是我最好的产品
  17. 阿里的防DDoS能力有多强,小蚁带你了解一下
  18. 2021.3.14学习随笔
  19. root后手机银行用不了,root之后手机银行不能用
  20. 前端----HTML 制作QQ空间练习

热门文章

  1. 百度大字版APP支持语音搜索,老年人也能玩转互联网
  2. C语言的函数定义和函数声明
  3. Java 关于中文乱码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经验(转)
  4. 码农翻身讲网络2:TCP协议
  5. NG Toolset开发笔记--5GNR Resource Grid(10)
  6. 物体重心的特点是什么_物体的重心
  7. 【Java进阶营】Java是什么?Java的特点有哪些?
  8. 关于 do ....while() 的重要用法
  9. (附源码)计算机毕业设计ssm爱音乐网站
  10. C++内存问题(很多公司面试的题目,值得一看,看懂了别忘了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