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校正——使得在对极线上寻找对应点更加容易
2019/10/27 FesianXu

文章目录

    • @[toc]
  • 前言
  • 为什么我们需要图像矫正
  • 图像矫正
  • Reference

前言

我们在[1]中曾经谈到了如何在对极线上去寻找对应点,这样会使得算法更鲁棒,而且速度更快。在本文中,我们将会继续介绍一种称之为图像矫正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对极线的基础上,使得寻找对应点变得更为容易。如有谬误,请联系指正。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和链接。

∇\nabla∇ 联系方式:

e-mail: FesianXu@gmail.com

QQ: 973926198

github: https://github.com/FesianXu

知乎专栏: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理论与应用

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我们需要图像矫正

我们在[1]曾经聊到了在对极线上寻找对应点的方法,如Fig 1.1所示。这种方法将对应点可能的范围约束到了一条直线上,而不是一个二维平面,这样大大减小了搜索空间。同时,我们也在[1]中聊过,每个对极面都是会经过基线的,每个对极线也是会经过对应的对极点的,正是因为如此,其实对于单张图的对极线组来说,如果延伸每条对极线,我们会发现每条对极线都会汇聚于对极点上,如Fig 1.2所示。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得到的对极线们都不是平行的,如Fig 1.3所示。

Fig 1.1 在对极线l和l'上寻找对应点。

Fig 1.2 对极线的延长线将会汇聚在对极点上。

Fig 1.3 两张图对应的对极线对(epipolar lines pair),我们发现这两组对极线都是不平行的。

我们在后续的处理中,将会发现不平行的对极线会使得寻找对极点的运算变得复杂,我们期望的是, 如果每对对极线都是平行的,那将会大大减少后续算法的复杂度,特别是在求视差时,平行的对极线将会提供极大的便利。 理想的对极线对的效果如Fig 1.4所示。我们后续就讨论如何才能从不平行的对极线转换成平行的,也就是 图像矫正(image rectification) 的具体操作。

Fig 1.4 上图表示的是未经过图像矫正的对极线配对,我们发现其是不平行的。下图是经过图像矫正的对极线配对,我们发现其平行了,这个效果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图像矫正

需要明确的是,进行图像矫正之前需要知道相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4]。

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对极线对会不平行呢?如图Fig 2.1所示,其不平行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成像平面没有共面(coplanar),那么自然地,我们的直接做法就是矫正我们的成像平面,使得其共面,效果如图Fig 2.2的黄色面所示。其总体效果,如Fig 2.3所示,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这种手段,我们的对应点的搜索空间进一步缩小到了水平线上,只用一个水平线上的参数xxx表示其距离就可以描述对应点了,这样其实是大大减少了运算量的。

Fig 2.1 使得对极线不平行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不同摄像机的成像平面之间并不是共面的。

Fig 2.2 通过矫正成像平面到共面,我们可以使得对极线对平行。

Fig 2.3 通过矫正到(2)的情况,我们的搜索空间进一步减少了。

我们后续具体分析这个矫正过程,我们要想怎么样才能将成像平面矫正到共面呢?我们观察图Fig 2.4,我们延伸射线POPOPO和PO′PO^{\prime}PO′分别得到PPˉ,PPˉ′P\bar{P}, P\bar{P}^{\prime}PPˉ,PPˉ′,使得OO′//PˉPˉ′OO^{\prime} // \bar{P}\bar{P}^{\prime}OO′//PˉPˉ′,同时,我们确保O,O′O, O^{\prime}O,O′到平面∏ˉ,∏ˉ′\bar{\prod}, \bar{\prod}^{\prime}∏ˉ​,∏ˉ​′的距离相同,那么我们的平面∏ˉ,∏ˉ′\bar{\prod}, \bar{\prod}^{\prime}∏ˉ​,∏ˉ​′就是期望得到的矫正成像平面了。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对极面都是经过基线的,而基线平行于∏ˉ,∏ˉ′\bar{\prod}, \bar{\prod}^{\prime}∏ˉ​,∏ˉ​′,那么ep,e′p′ep,e^{\prime}p^{\prime}ep,e′p′在基线上的投影必然是平行于PˉPˉ′\bar{P}\bar{P}^{\prime}PˉPˉ′的,同时,我们保证了两个焦点到两个平面的距离相同,确保了其是∏ˉ,∏ˉ′\bar{\prod}, \bar{\prod}^{\prime}∏ˉ​,∏ˉ​′的投影。

Fig 2.4 平行对极线(粉色)平行于基线(黑色OO'),而且焦点分别到其对应的成像平面的距离相同。

我们为什么要加上这个焦点到两个矫正后的成像平面的距离相同这个约束呢?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在如图Fig 2.5的系统中,我们假设两个成像平面是共面的,其焦点之间的距离OO′=dOO^{\prime} = dOO′=d,两个摄像头之间不存在有旋转关系,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其相机参数为:

R=IT=[−d,0,0]TE=[T×]R=[00000d0−d0](2.1)\begin{aligned} \mathbf{R} &= \mathbf{I} \\ \mathbf{T} &= [-d, 0, 0]^{\mathrm{T}} \\ \mathbf{E} &= [\mathbf{T}_{\times}]\mathbf{R} = \left[ \begin{matrix} 0 & 0 & 0 \\ 0 & 0 & d \\ 0 & -d & 0 \end{matrix} \right] \end{aligned} \tag{2.1} RTE​=I=[−d,0,0]T=[T×​]R=⎣⎡​000​00−d​0d0​⎦⎤​​(2.1)

Fig 2.5 在共面的成像平面中的建模。

从[1]中提到的对极约束的代数表达形式,我们有:

p′Ep=0⇒[x′,y′,f][00000d0−d0][xyf]=0⇒y=y′(2.2)\begin{aligned} \mathbf{p}^{\prime}\mathbf{E}\mathbf{p} &= 0 \\ &\Rightarrow [x^{\prime}, y^{\prime}, f] \left[ \begin{matrix} 0 & 0 & 0 \\ 0 & 0 & d \\ 0 & -d & 0 \end{matrix} \right] \left[ \begin{matrix} x \\ y \\ f \end{matrix} \right] = 0 \\ & \Rightarrow y = y^{\prime} \end{aligned} \tag{2.2} p′Ep​=0⇒[x′,y′,f]⎣⎡​000​00−d​0d0​⎦⎤​⎣⎡​xyf​⎦⎤​=0⇒y=y′​(2.2)

从中我们发现,我们必须引入这个约束去约束成像平面的位置。

我们知道极点eee是本征矩阵的零空间向量,也就是说我们有Ee=0\mathbf{E}e = 0Ee=0,我们可以解出:
[00000d0−d0][100]=0\left[ \begin{matrix} 0 & 0 & 0 \\ 0 & 0 & d \\ 0 & -d & 0 \end{matrix} \right] \left[ \begin{matrix} 1 \\ 0 \\ 0 \end{matrix} \right] = 0 ⎣⎡​000​00−d​0d0​⎦⎤​⎣⎡​100​⎦⎤​=0
我们如果从齐次坐标的角度去看待e=[100]e = \left[ \begin{matrix} 1 \\ 0 \\ 0 \end{matrix} \right]e=⎣⎡​100​⎦⎤​ 那么我们知道其实这个时候极点是在无限远处了。(关于齐次坐标系,见[2,3])

于是,其实矫正成像平面的后果就是,我们的极点被挪到了无限远处,这个和我们图Fig 1.2的推论相同。

Fig 2.6 经过矫正之后,图像的极点被移到了无限远处。

我们到现在算是对图像矫正有了直观上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尝试用算法去描述这个过程。图像矫正算法主要分四步。

  1. 用旋转矩阵Rrec\mathbf{R}_{\mathrm{rec}}Rrec​旋转左相机,使得左成像平面的极点到无限远处。

  2. 用和第一步相同的旋转矩阵旋转右相机。

  3. 用外参数中的R\mathbf{R}R旋转继续旋转右相机。

  4. 对坐标系调整尺度。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旋转矩阵Rrec\mathbf{R}_{\mathrm{rec}}Rrec​。为了确定这个矩阵,我们需要构造一组彼此正交的单位向量e1,e2,e3\mathbf{e}_1, \mathbf{e}_2, \mathbf{e}_3e1​,e2​,e3​。我们一般选择以其中一个焦点为原点构建,选择OO′=T=(Tx,Ty,Tz)TOO^{\prime} = \mathbf{T} = (T_x, T_y, T_z)^{\mathrm{T}}OO′=T=(Tx​,Ty​,Tz​)T作为一个基底,然后进行单位化,我们有:
e1=T∣∣T∣∣\mathbf{e}_1 = \dfrac{\mathbf{T}}{||\mathbf{T}||} e1​=∣∣T∣∣T​
构造e2\mathbf{e}_2e2​则只有和e1\mathbf{e}_1e1​正交并且是单位向量这约束,因此比较任意,如:
e2=1Tx2+Ty2(−Ty,Tx,0)T\mathbf{e}_2 = \dfrac{1}{\sqrt{T_x^2+T_y^2}} (-T_y, T_x, 0)^{\mathrm{T}} e2​=Tx2​+Ty2​​1​(−Ty​,Tx​,0)T
容易定义:
e3=e1×e2\mathbf{e}_3 = \mathbf{e}_1 \times \mathbf{e}_2 e3​=e1​×e2​

Fig 2.7 构建出正交的单位向量,如绿色线段所示。

因此旋转矩阵为:
Rrec=(e1Te2Te3T)\mathbf{R}_{\mathrm{rec}} = \left(\begin{matrix}\mathbf{e}_1^{\mathrm{T}} \\ \mathbf{e}_2^{\mathrm{T}} \\\mathbf{e}_3^{\mathrm{T}}\end{matrix}\right) Rrec​=⎝⎛​e1T​e2T​e3T​​⎠⎞​
然后设置左右摄像机的旋转矩阵
Rl=RrecRr=RRrec\begin{aligned}\mathbf{R}_{l} &= \mathbf{R}_{\mathrm{rec}} \\\mathbf{R}_{r} &= \mathbf{R} \mathbf{R}_{\mathrm{rec}}\end{aligned} Rl​Rr​​=Rrec​=RRrec​​
其中的R\mathbf{R}R是外参数的旋转矩阵。

随后进行旋转和调整坐标系尺度,如:对于左相机的点pl=[x,y,f]T\mathbf{p}_l = [x,y,f]^{\mathrm{T}}pl​=[x,y,f]T,计算出Rlpl=[x′,y′,z′]\mathbf{R}_l \mathbf{p}_l = [x^{\prime},y^{\prime},z^{\prime}]Rl​pl​=[x′,y′,z′],随后计算器调整后的坐标系,最终有:
pl′=fz′[x′,y′,z′]\mathbf{p}_l^{\prime} = \dfrac{f}{z^{\prime}} [x^{\prime},y^{\prime},z^{\prime}] pl′​=z′f​[x′,y′,z′]
对于右相机,其操作相同。

最后的矫正结果展示如:


Reference

[1]. https://blog.csdn.net/LoseInVain/article/details/102665911

[2]. Hartley R, Zisserman A. Multiple View Geometry in Computer Vision[J]. Kybernetes, 2008, 30(9/10):1865 - 1872.

[3]. https://blog.csdn.net/LoseInVain/article/details/102756630

[4]. https://blog.csdn.net/LoseInVain/article/details/102632940

图像校正(Image Rectification)——使得在对极线上寻找对应点更加容易相关推荐

  1. 双目立体视觉:三(空间直线坐标,立体图像校正)

    双目的一些推导 比如:基线.视差这些在我之前的博客有单独介绍的,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了 现在问个问题,我们在应用双目相机时,最想看到两个相机处于什么状态呢? 相机内参相同.光轴平行.x轴重合.两个相机y ...

  2. 智能图像处理:基于边缘去除和迭代式内容矫正的复杂文档图像校正

    本文简要介绍ACM MM 2022录用论文"Marior: Margin Removal and Iterative Content Rectification for Document D ...

  3. Matlab相机标定并进行图像校正

    Matlab相机标定工具 APP->展开: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栏: 相机标定过程 打印一张黑白棋盘,拍摄足够多张照片,以确保之后的合格照片的筛选. 2. 打开Matlab相机标定工具,从文件中 ...

  4. [Python图像处理] 十二.图像几何变换之图像仿射变换、图像透视变换和图像校正

    该系列文章是讲解Python OpenCV图像处理知识,前期主要讲解图像入门.OpenCV基础用法,中期讲解图像处理的各种算法,包括图像锐化算子.图像增强技术.图像分割等,后期结合深度学习研究图像识别 ...

  5. 智慧交通day03-车道线检测实现03:相机校正和图像校正的实现

    1.相机标定 根据张正友校正算法,利用棋盘格数据校正对车载相机进行校正,计算其内参矩阵,外参矩阵和畸变系数. 标定的流程是: 准备棋盘格数据,即用于标定的图片 对每一张图片提取角点信息 在棋盘上绘制提 ...

  6. 利用opencv棋盘格标定法对鱼眼图像校正分析

    利用opencv棋盘格标定法对鱼眼图像校正分析 一.开发环境 PC端.vs2013+opencv3.0.摄像头为淘宝购置的鱼眼摄像头外设+iphone6 二.镜头标定 1.  输入畸变的棋盘格图以及棋 ...

  7. open cv平面对象检测及翘曲图像校正-基于FLANN的特征检测和透视变换

    接着上篇FLANN特征匹配,从上篇可以知道,如果特征匹配时全部是用线进行匹配,匹配效果并不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那么,可不可以把匹配到的结果用矩形或圆表示出来呢 当然可以,这就是平面对象识别 关于基于 ...

  8. CAD-Cass小结(4)——Cass、CAD对图像校正与等高线矢量化

    一.利用扫描仪将纸质图数字化: 1.观察地形图的左下角坐标系统. 2.观察地形图的比例尺. 3.熟知本幅图的中央经度. 4.检查一下电子图的大小,不要太大. 二.新建"小比例尺图幅" ...

  9. 鱼眼图像校正(球面等距投影模型)

    为了真正的理清鱼眼图像校正的原理,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基于球面透视投影等距模型的鱼眼图像校正算法. 1,鱼眼相机的构造原理. 2,透视投影. 3,等距投影算法 鱼眼相机的构 ...

最新文章

  1. 台3岁女童疑把玩风枪致死案疑点多 警方将调查厘清
  2. 搭建高可用mongodb集群(二)—— 副本集
  3. python中判断字符是否为中文
  4. 《Redis设计与实现》之第七章:压缩列表
  5. 如何在Android Studio中查看方法信息?
  6. Xcode9学习笔记69 - 创建各种类型的文件(文本、数组、字典、图片)
  7. 浅谈BERT/Transformer模型的压缩与优化加速
  8. android 圆角图片
  9. 空间索引不能用analyze进行分析
  10. linux孟庆昌第六章课后题_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11. Caffe将图像数据转换成leveldb/lmdb
  12. 使用split_size优化的ODPS SQL的场景
  13. eclipse分级,分级列表显示 - bieshixuan的个人博客 - OSCHINA - 中文开源技术交流社区...
  14.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数据的表示和运算-第一节2:BCD码
  15. UML(1) - 概述
  16. Redis笔记(六)Redis的消息通知
  17. 配置devtools热部署
  18. DP动态规划【专辑@AbandonZHANG】
  19. Win10下ImageAI-gpu(tensorflow-gpu)环境安装(cuda及cuDNN自动安装)及实时对象检测
  20. javaSE开发智能问答机器人项目

热门文章

  1. php集成Stripe支付,海外支付stripe对接支付
  2. layer的anim动画
  3. 胡昌泽 day4笔记
  4. Android—ImageView—自定义四个圆角角度
  5. Ribbon与Eureka整合分析(四)、客户端配置延迟加载和启用饥饿加载
  6. C# Unsafe code may only appear if compiling with /unsafe
  7. [bzoj1022] [SHOI2008]小约翰的游戏John
  8. 接口测试 — 使用Requests库发送POST请求
  9. P6LED显示屏价格报价用材规格与技术参数
  10. centos7 如何编译ffmpeg 带x265和nv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