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室模型特征药物静脉注射的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10,t1/2为8小时,V为12L,若每隔8小时给药一次。(1)试拟定给药方案;(2)若给药间隔由原来8小时改为4小时,试计算其符合剂量及维持剂量。

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为6h,两次静注200mg某抗生素,在第6及12小时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g/ml,若该药有效治疗浓度为15?g/ml,200mg的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已知某抗生素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为3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2L/kg,有效治疗浓度为5-15?g/ml,当血药浓度超过20?g/ml时,出现毒副作用。请设计保持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的静脉注射给药方案。

某药物口服的MRToral是5h,若药物的口服吸收为零级动力学,整个吸收过程的时间为4h,计算其静脉注射后的MRTiv、消除速度常数和半衰期。

某抗生素的消除半衰期为2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2L/kg,其最小有效血药浓度为2mg/L,最小毒性血药浓度为16mg/L,若每8小时静脉注射给药250mg。(1)对一位肌酐清除率为122ml/min的成年男性患者(23岁,体重70kg),该方案是否合理?(2)试为该患者制定一个可选的给药方案。

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方程,说明非线性消除速度随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及Vm、Km的意义。

简述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论述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试分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的关系。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给体重为60kg的患者应用某抗生素,已知该药符合单室模型特征,消除半衰期为3.7h,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为3mg/L,表观分布容积为1.8L/kg,每8小时静脉注射1次,求维持剂量和负荷剂量。

药物的蓄积系数是否适用于所有多剂量给药的药物,还是只适用于体内消除较慢的药物?

试分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总体清除率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取样时间点如何确定?实验要求持续多长时间?

在进行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已知某药物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半衰期为12小时,V为280L,根据体外实验,抑菌浓度为1.5mg/L,若每天给药3次,试求该药的有效剂量是多少?

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药物吸收、分布及消除中哪些过程应考虑容量限制、可饱和或剂量依赖性因素?(请举出5个过程)

米氏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识别方法有哪些?

比较药物被动扩散与促进扩散的异同点

Caco-2细胞模型的的来源和其主要应用及不足之处?

试分析米氏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半衰期与剂量的关系。

对于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及低清除率的药物,当血浆蛋白结合饱和时再增大剂量对药动学参数有何影响?

已知某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1h-1,吸收速率常数为1h-1,表观分布容积为10L,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2.2?g/ml(其最佳治疗水平为3-4?g/ml),今有10mg、20mg、30mg、50mg的片剂,其吸收率为80%。(1)若每天3次给药,应选哪一种片剂?(2)若服用20mg的片剂,要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每天应服几次?

群体药物动力学

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可能存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用利多卡因治疗心率失常的患者,已知该患者的体重为75kg,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1.7L/kg,消除速率常数k=0.46h-1,如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mg/L的治疗浓度,请确定静脉滴注速率及静脉注射的负荷剂量。

药物代谢对药理作用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某药物静脉注射给药50mg,测得0-3小时的AUC0-3为5.1mg·h/L,AUC为22.4mg·h/L,累计排泄尿药总量为11mg。那么,(1)在给药3小时后有百分之多少的药物留在体内?(2)总清除率Cl是多少?(3)肾清除率Clr是多少?(4)以肾清除方式排泄的药物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哪些因素对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稳态峰浓度有影响?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可采用什么给药途径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的生理特点说明其避免首过效应的原理。

静注给药后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

负荷剂量

简述药物胆汁排泄的机制。

某药静脉注射给药后根据不同时间对应的血药浓度,采用梯形法计算出AUC=60.485(?g/ml)·h,AUMC=451.024(?g/ml)·h2,计算MRT,并说明其含义。

简述肾小管主动分泌过程及其特征。

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

药物代谢

什么是MSW?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简述被动转运的特点。

波动度

药物代谢酶系主要有哪些?简述它门的作用。

根据药物半衰期如何设计给药方案?

表观分布容积是否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为什么?

药物治疗指数

生物半衰期

抗生素后效应

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

简述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特点有哪些?

简述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被动转运

简述生物样本测定方法如何进行验证。

生物利用度

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大量饮用清水,尿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药学等效性

简述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

血药浓度变化率

给药方案个体化

请比较尿药速率法和亏量法的特点。

双香豆素分别静脉注射150mg、286mg及600mg后,发现t1/2从10小时分别增加到18小时及32小时,请解释这种现象。

肾小球滤过率

首过效应

酶诱导作用

隔室数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隔室模型如何判断?

沉降

隔室模型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

坪幅

清除率

自身酶抑制作用

血脑屏障

Ritschel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的应用条件有什么不同?

Michaelis-Menten方程

双峰现象

为什么微粒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如何延长微粒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

PAE的特点有哪些?

表观分布容积

膜转运

0;margin-right:0;margin-bottom:0;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line-height:150%">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宋体;font-size:14px">试分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的关系。

名词解释:

正确

宋体;font-size:14px">某药物口服的MRToral是5h,若药物的口服吸收为零级动力学,整个吸收过程的时间为4h,计算其静脉注射后的MRTiv、消除速度常数和半衰期。

简述将统计矩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的基础。

名词解释:宋体;font-size:14px">群体药物动力学

宋体;font-size:14px">米氏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识别方法有哪些?

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750mg剂量后,消除半衰期为3h,表观分布容积为140L,尿药排泄百分数为65%,代谢物(N-乙酰卡尼)百分数为35%;健康受试者口服250mg剂量的普鲁卡因胺片剂后,吸收速率常数为2.8h-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截距为1.665μg/ml,吸收分数为85.54%。

头孢噻肟是肾脏中分泌型载体OAT的底物,随着静脉注射的给药剂量增加,其肾脏清除率和药时曲线下面积随剂量的增加会出现什么变动?

什么是分子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题目:AIC判据

题目:肾脏排泄血浆清除率

题目:离子导入

题目:给药方案个体化

题目:药物治疗指数

题目:Ⅰ相反应

题目:主动转运

题目:肝肠循环

题目:混杂参数

题目:波动百分数

题目:膜转运

题目:隔室模型

题目:维持剂量

题目:自身酶诱导作用

题目:清除率

题目:转运

题目:蓄积系数

题目:自身酶抑制作用

题目:生物药剂学

题目:清除率(矩量法)

题目:时间依赖药物动力学

题目:波动度

题目:吸收

题目:首过效应

题目:治疗药物监测(TDM)

题目:药物的分布

题目:平均滞留时间

题目:生物利用度

题目:肾小球滤过率

题目:负荷剂量

题目:三室模型

题目:二室模型

题目:血药浓度变化率

题目:坪幅

题目:亚抑菌浓度下的抗生素后效应

题目:抗生素后效应

题目: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

题目: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

题目:零阶矩

题目:生物半衰期

题目:群体药物动力学

题目:Michaelis-Menten方程

题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题目:肺部给药

题目:药学等效性

题目:被动转运

题目:双峰现象

题目:稳态血药浓度

题目:基本相似药物

题目:酶诱导作用

题目:沉降

题目:肺首过效应

题目:蓄积(accumulation)

题目:药动学模型

题目:表观分布容积

题目: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题目:剂量依赖药物动力学

题目:生物等效性

题目:药物代谢

题目:达坪分数

题目:血脑屏障

题目:pharmacokinetics

题目: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

题目:延长微粒在血中循环时间的方法有()、()和()。

题目:细胞色素P450,又称()和()。

题目: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包括()和()。

题目: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运送至()的过程。

题目:药物向中枢神经的转运,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另外药物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脑脊液间的药物分配。

题目:()和()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题目:药物的淋巴管转运主要和药物的()有关。

题目:两次试验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间或交叉试验时各次用药间隔的时间称为()。

题目:膜转运途径分为()和细胞间途径。

题目:肾单位由()、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组成。

题目: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低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则表观分布容积V将比该药物实际分布容积()。

题目:绝对生物利用度是指()。相对生物利用度是指()。

题目:生物膜主要由()和()借助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

题目: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称为()。

题目:手性转化是指()。手性转化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题目:药物的组织结合起着药物的()作用,可延长()。

题目: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成为()。

题目:多数情况下,药物必须透过()才能进入体循环。

题目: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吸收研究、()、血浆蛋白的结合研究、()和药物的排泄研究。

题目:药物经阴道黏膜吸收后,直接转运至子宫的现象称()。

题目:目前,生物样本的常用测定技术包括色谱法、()和微生物学法。

题目:药物的肾小管重吸收有两种方式,主动重吸收和(),其中,主动重吸收的物质主要是身体必需的维生素、()、糖及()。

题目: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的()是影响药物吸收快慢的主要生理因素。

题目: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称为()。

题目: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与()。

题目: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分为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

题目:胃内容物从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

题目:生物药剂学研究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因素,主要是()和()。

题目:产生全身作用的口腔用药主要部位是()和()。

题目:药物的肾排泄是指()、肾小管分泌、()的总和。

题目: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

题目:药物的()和()是影响肺部给药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

题目:()是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最重要的器官。

题目:吸入粒子在气道中的沉积主要是受()、()和()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题目: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通常分为临床前研究与()两个阶段,与之相对应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也分为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或称为非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

题目:()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题目:药物溶液滴入结膜内主要通过()和()途径吸收。

题目:肝提取率ER是指()。

题目: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血药浓度法、()和()等。

题目:()排泄是肾外排泄中最主要的途径。

题目:()是各类药物代谢酶最多的器官。

题目:血管外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PAE的特点有哪些?

题目:试分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总体清除率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题目:隔室模型如何判断?

题目:Ritschel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的应用条件有什么不同?

题目:简述将统计矩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的基础。

题目:隔室数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题目: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题目: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包括:

题目:简述药物胆汁排泄的机制。

题目:简述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

题目:什么是MSW?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题目:表观分布容积是否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为什么?

题目:试分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的关系。

题目:静注给药后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

题目:叠加法预测多剂量给药假定的前提是什么?

题目: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特点有哪些?

题目:简述缓控释制剂体内评价的主要内容

题目: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方程,说明非线性消除速度随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及Vm、Km的意义。

题目:简述隔室模型法与统计矩法的区别。

题目: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题目:简述被动转运的特点。

题目: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参数有哪些?

题目:隔室模型中隔室的划分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题目:简述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题目: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题目:对于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及低清除率的药物,当血浆蛋白结合饱和时再增大剂量对药动学参数有何影响?

题目:残数法的应用条件和特点?

题目:药物的蓄积系数是否适用于所有多剂量给药的药物,还是只适用于体内消除较慢的药物?

题目: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简述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血药浓度的局限性是什么?

题目:简述药物扩散通过角质层的途径。

题目:哪些药物或情况需要进行个体化给药?(请举出4类)

题目:头孢噻肟是肾脏中分泌型载体OAT的底物,随着静脉注射的给药剂量增加,其肾脏清除率和药时曲线下面积随剂量的增加会出现什么变动?

题目:哪些因素对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稳态峰浓度有影响?

题目:根据药物半衰期如何设计给药方案?

题目:静脉滴注的稳态血药浓度水平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调整?

题目:多剂量给药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试分析米氏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半衰期与剂量的关系。

题目: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生物因素包括:

题目:简述缓、控释制剂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稳态血药浓度波动的评价指标。

题目: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

题目:可能存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题目:药物代谢酶系主要有哪些?简述它门的作用。

题目: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题目:药物吸收、分布及消除中哪些过程应考虑容量限制、可饱和或剂量依赖性因素?(请举出5个过程)

题目:请比较尿药速率法和亏量法的特点。

题目: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特点有哪些?

题目:静脉滴注达稳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题目:尿药法的应用条件和优点?

题目:生物半衰期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题目:简述肾小管主动分泌过程及其特征。

题目:出现代谢酶饱和的过程主要有哪些?若再增大剂量对应的药动学特点是什么?

题目:什么是吸收型载体和分泌型载体?二者的饱和时若再增大剂量会产生怎样的药动学变化?

题目:简述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题目:简述生物样本测定方法如何进行验证。

题目:米氏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识别方法有哪些?

题目:常用的药动学模型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性?

题目:双香豆素分别静脉注射150mg、286mg及600mg后,发现t1/2从10小时分别增加到18小时及32小时,请解释这种现象。

题目:某药物消除的Vm为10µmol/(L·h),当血药浓度为4µmol/L时,消除速度为5µmol/(L·h).试问该药的Km为多少?当血药浓度降为1µmol/(L·h)时药物的消除速度为多大?

题目:用利多卡因治疗心率失常的患者,已知该患者的体重为75kg,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1.7L/kg,消除速率常数k=0.46h-1,如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mg/L的治疗浓度,请确定静脉滴注速率及静脉注射的负荷剂量。

题目:给体重为60kg的患者应用某抗生素,已知该药符合单室模型特征,消除半衰期为3.7h,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为3mg/L,表观分布容积为1.8L/kg,每8小时静脉注射1次,求维持剂量和负荷剂量。

题目:某单室模型特征药物静脉注射的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10,t1/2为8小时,V为12L,若每隔8小时给药一次。(1)试拟定给药方案;(2)若给药间隔由原来8小时改为4小时,试计算其符合剂量及维持剂量。

题目:普鲁卡因胺是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其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口服和肌内注射,治疗窗血药浓度范围为4-8µg/ml。已知: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750mg剂量后,消除半衰期为3h,表观分布容积为140L,尿药排泄百分数为65%,代谢物(N-乙酰卡尼)百分数为35%;健康受试者口服250mg剂量的普鲁卡因胺片剂后,吸收速率常数为2.8h-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截距为1.665µg/ml,吸收分数为85.54%。

提示: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以及总体清除率等参数与给药途径无关。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以下问题:

(1)计算口服1片250mg和500mg剂量的普卡因酰胺片剂后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和峰浓度。口服1片或2片规格为250mg的片剂所达到的血药浓度峰值是否能控制心律失常?

(2)如果不能,那么需要服用多少片剂(250mg规格)才足以控制心律失常?

(3)口服500mg片剂后,在药物吸收速率常数等于消除速率时,吸收部位可吸收的剩余药量以及体内药量分别是多少?

题目:某成年患者,体重60kg,口服氨茶碱片,已知F=100%,ka=1.5h-1,V=30L,Cl=0.05L/(kg·h)。该患者氨茶碱有效血药浓度在10-20µg/ml。治疗理想浓度为14µg/ml。该片剂现有250mg及300mg两种规格,应如何设计该患者的给药方案?

题目:某药物治疗窗为0.9-2.2µg/ml,已知V=30L,t1/2=55h。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该药物10mg,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速度持续滴注,那么,进行滴注2.5小时后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

题目:卡那霉素的最小有效浓度为10µg/ml,最大安全治疗浓度为35µg/ml,消除半衰期为3小时,某患者以7.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该药后测得Co=25µg/ml,请问应以什么样的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才能使该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

题目:某药静脉注射给药后根据不同时间对应的血药浓度,采用梯形法计算出AUC=60.485(µg/ml)·h,AUMC=451.024(µg/ml)·h2,计算MRT,并说明其含义。

题目:已知某抗生素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为3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2L/kg,有效治疗浓度为5-15µg/ml,当血药浓度超过20µg/ml时,出现毒副作用。请设计保持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的静脉注射给药方案。

题目: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为6h,两次静注200mg某抗生素,在第6及12小时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µg/ml,若该药有效治疗浓度为15µg/ml,200mg的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题目:某药物静脉注射给药50mg,测得0-3小时的AUC0-3为5.1mg·h/L,AUC为22.4mg·h/L,累计排泄尿药总量为11mg。那么,(1)在给药3小时后有百分之多少的药物留在体内?(2)总清除率Cl是多少?(3)肾清除率Clr是多少?(4)以肾清除方式排泄的药物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题目:已知某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1h-1,吸收速率常数为1h-1,表观分布容积为10L,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2.2µg/ml(其最佳治疗水平为3-4µg/ml),今有10mg、20mg、30mg、50mg的片剂,其吸收率为80%。(1)若每天3次给药,应选哪一种片剂?(2)若服用20mg的片剂,要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每天应服几次?

题目:某药物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75mg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C=Ae-αt+Be-βt,该式中A=4.6mg/L,B=0.60mg/L,α=1.2h-1,β=0.05h-1,试求(1)k12,k21,k10,Vc;(2)给药后经5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

题目:某氨基糖苷类药物,在青年人的正常消除半衰期为107分钟,在70-90岁患者的消除半衰期为282分钟,该药的正常给药方案为每天15mg/kg,分2次给药。假设一75岁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不随年龄变化,请设计该患者的给药方案。

题目: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t1/2=1.9h,V=100L,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4µg/ml,应取ko值为多少?

题目:某药物口服的MRToral是5h,若药物的口服吸收为零级动力学,整个吸收过程的时间为4h,计算其静脉注射后的MRTiv、消除速度常数和半衰期。

题目:某抗生素的消除半衰期为2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2L/kg,其最小有效血药浓度为2mg/L,最小毒性血药浓度为16mg/L,若每8小时静脉注射给药250mg。(1)对一位肌酐清除率为122ml/min的成年男性患者(23岁,体重70kg),该方案是否合理?(2)试为该患者制定一个可选的给药方案。

题目:已知某药物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半衰期为12小时,V为280L,根据体外实验,抑菌浓度为1.5mg/L,若每天给药3次,试求该药的有效剂量是多少?

题目: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可采用什么给药途径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的生理特点说明其避免首过效应的原理。

题目:在进行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题目:比较药物被动扩散与促进扩散的异同点

题目:论述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

题目: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题目:简述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题目: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取样时间点如何确定?实验要求持续多长时间?

题目:什么是分子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题目: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

题目:Caco-2细胞模型的的来源和其主要应用及不足之处?

题目:试述影响经皮给药的影响因素

题目:药物代谢对药理作用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题目:论述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题目:为什么微粒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如何延长微粒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

题目: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大量饮用清水,尿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题目:某药物消除的Vm为10μmol/(L·h),当血药浓度为4μmol/L时,消除速度为5μmol/(L·h).试问该药的Km为多少?当血药浓度降为1μmol/(L·h)时药物的消除速度为多大?

题目:卡那霉素的最小有效浓度为10μg/ml,最大安全治疗浓度为35μg/ml,消除半衰期为3小时,某患者以7.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该药后测得Co=25μg/ml,请问应以什么样的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才能使该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

题目:某药静脉注射给药后根据不同时间对应的血药浓度,采用梯形法计算出AUC=60.485(μg/ml)·h,AUMC=451.024(μg/ml)·h2,计算MRT,并说明其含义。

题目: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t1/2=1.9h,V=100L,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4μg/ml,应取ko值为多少?

题目:已知某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1h-1,吸收速率常数为1h-1,表观分布容积为10L,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2.2μg/ml(其最佳治疗水平为3-4μg/ml),今有10mg、20mg、30mg、50mg的片剂,其吸收率为80%。(1)若每天3次给药,应选哪一种片剂?(2)若服用20mg的片剂,要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每天应服几次?

题目:某成年患者,体重60kg,口服氨茶碱片,已知F=100%,ka=1.5h-1,V=30L,Cl=0.05L/(kg·h)。该患者氨茶碱有效血药浓度在10-20μg/ml。治疗理想浓度为14μg/ml。该片剂现有250mg及300mg两种规格,应如何设计该患者的给药方案?

题目:已知某抗生素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为3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2L/kg,有效治疗浓度为5-15μg/ml,当血药浓度超过20μg/ml时,出现毒副作用。请设计保持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的静脉注射给药方案。

题目:给肾衰竭病人在间隔为6h,两次静注200mg某抗生素,在第6及12小时分别测得血药浓度为3.6和6.1μg/ml,若该药有效治疗浓度为15μg/ml,200mg的剂量是否适宜,应如何调整。

题目:某药物治疗窗为0.9-2.2μg/ml,已知V=30L,t1/2=55h。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该药物10mg,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速度持续滴注,那么,进行滴注2.5小时后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

题目:普鲁卡因胺是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其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口服和肌内注射,治疗窗血药浓度范围为4-8μg/ml。已知: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750mg剂量后,消除半衰期为3h,表观分布容积为140L,尿药排泄百分数为65%,代谢物(N-乙酰卡尼)百分数为35%;健康受试者口服250mg剂量的普鲁卡因胺片剂后,吸收速率常数为2.8h-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截距为1.665μg/ml,吸收分数为85.54%。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相关推荐

  1. ComeFuture英伽学院——2020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真题解析】(持续更新)

    视频:ComeFuture英伽学院--2019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真题解析]大小作文--详细解析 课件:[课件]2019年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pdf 视频: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2. ComeFuture英伽学院——2019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真题解析】大小作文——详细解析

    视频:ComeFuture英伽学院--2019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真题解析]大小作文--详细解析 课件:[课件]2019年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pdf 视频: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3. 信息学奥赛真题解析(玩具谜题)

    玩具谜题(2016年信息学奥赛提高组真题) 题目描述 小南有一套可爱的玩具小人, 它们各有不同的职业.有一天, 这些玩具小人把小南的眼镜藏了起来.小南发现玩具小人们围成了一个圈,它们有的面朝圈内,有的 ...

  4. 信息学奥赛之初赛 第1轮 讲解(01-08课)

    信息学奥赛之初赛讲解 01 计算机概述 系统基本结构 信息学奥赛之初赛讲解 01 计算机概述 系统基本结构_哔哩哔哩_bilibili 信息学奥赛之初赛讲解 02 软件系统 计算机语言 进制转换 信息 ...

  5.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习题答案(五)

    最近在给小学生做C++的入门培训,用的教程是信息学奥赛一本通,刷题网址 http://ybt.ssoier.cn:8088/index.php 现将部分习题的答案放在博客上,希望能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带来 ...

  6.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习题答案(三)

    最近在给小学生做C++的入门培训,用的教程是信息学奥赛一本通,刷题网址 http://ybt.ssoier.cn:8088/index.php 现将部分习题的答案放在博客上,希望能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带来 ...

  7.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提高篇 第六部分 数学基础 相关的真题

    第1章   快速幂 1875:[13NOIP提高组]转圈游戏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在线评测系统 第2 章  素数 第 3 章  约数 第 4 章  同余问题 第 5 章  矩阵乘法 第 6 章 ...

  8.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题目代码(非题库)

    为了完善自己学c++,很多人都去读相关文献,就比如<信息学奥赛一本通>,可又对题目无从下手,从今天开始,我将把书上的题目一 一的解析下来,可以做参考,如果有错,可以告诉我,将在下次解析里重 ...

  9.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 刷题 记录

    总目录详见:https://blog.csdn.net/mrcrack/article/details/86501716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 刷题 记录 http://ybt.ssoier. ...

  10. 最近公共祖先三种算法详解 + 模板题 建议新手收藏 例题: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祖孙询问 距离

    首先什么是最近公共祖先?? 如图:红色节点的祖先为红色的1, 2, 3. 绿色节点的祖先为绿色的1, 2, 3, 4. 他们的最近公共祖先即他们最先相交的地方,如在上图中黄色的点就是他们的最近公共祖先 ...

最新文章

  1. java生成缩略图类源码
  2. nyoj--1007 GCD
  3. iOS开发 AVAudioPlayer
  4. 咕泡-模板方法 template method 设计模式笔记
  5. 前端发送http的get请求 - 代码篇
  6. 外星网络大肆入侵,地球人能安好吗?
  7. 关于LineChart线条颜色和粗细的问题
  8. solr6.6 导入 文本(txt/json/xml/csv)文件
  9. 为什么成功启动ngnix之后还是无法用ip地址访问网站
  10. 微前端(single-spa和qiankun)
  11. 一加手机怎么root权限_一加手机怎么获取root权限?
  12. CSDN学生大本营“每日进步”文章
  13. linux 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生成jar包文件的方法
  14. 主成分分析,充分图,聚类,主成分回归——数据分析与R语言 Lecture 11
  15. UVM实战书籍再复习
  16. html结合css样式作用,css样式表可以实现什么功能?
  17. typescript TS 错误码大全
  18. 用java有理数类包含加减乘除,7.1 面向对象的简介 - VimL 语言编程指北路
  19. 《笑话大全》APP代码详解1
  20. 远程水箱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热门文章

  1. 冷眼看中国IT20年发展史
  2. 五月底的数博会,众享比特带你熟悉最新参会指南
  3. 双线性池化【BiLinear Pooling】
  4. 花 1 小时,开源设计 LoRa 烟感烟雾报警器
  5. 在VirtualBox中为全屏显示安装增强功能时出现Please install the gcc make perl packages from your distribution
  6. 开启LPWAN 2.0时代的底层技术:Advanced M-FSK
  7. 基于MMDetection训练VOC格式数据集
  8. Flash AIR文件操作:AIR文件基础
  9. 使用AIK制作VHD母盘
  10. vue点击图片实现大图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