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度与冲泡的关系:

咖啡颗粒研磨的粗细度,会直接影响萃取时间的长短、萃取率以及浓度的高低。咖啡豆磨的越细,粉层就会越密实,咖啡粉的整体表面积也会越大。

因此,不但咖啡粉和热水接触的比例会更高,萃取的阻力也会增加,使得萃取的时间延长、萃取率提高,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就会越强烈浓郁;相对来说,也会容易造成萃取过度的情况。

反之,如果咖啡颗粒研磨得越粗,粉层的间隙较大,和热水接触的咖啡表面积就会较小,使得萃取阻力减小,萃取时间缩短、萃取率降低,让咖啡颗粒来不及释放出更多可溶性物质,容易出现萃取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清淡、薄弱。

此外,咖啡颗粒的粗细度,也是用来控制苦涩的手段之一。每种萃取器械都有各自适合的研磨度,而研磨度的标准也不是通用的,必须根据豆子的特性、烘焙度深浅、新鲜度及质量的优势而进行微调。

常见冲泡法的研磨度:

  • 法压壶:粗研磨
  • 手冲壶、虹吸壶:中度研磨
  • 摩卡壶:中细研磨
  • 浓缩咖啡:细度研磨
  • 土耳其咖啡:极细研磨

粉量的选择:

一人份(101)滤杯,使用10~18g的咖啡粉

四人份(102)滤杯,使用20~35g的咖啡粉

十人份(103)滤杯,使用40~60g的咖啡粉

手冲壶的作用及选择

  • 穿透力:为了减少滤杯里的颗粒重复吃水的机会,手冲壶所产生的水柱必须要有一定的穿透力(水柱形状上粗下细)
  • 稳定供水:注水时不会水柱忽大忽小甚至间断
  • 水柱的压力要够大,但不可用灌入大量水流的方式来达到

冲煮方法

滤杯里的咖啡分为上、下两层,而给水的目的是要要所有的咖啡粉都可以均匀的吃水,因此,给水时要考虑到上下层吃水的差异,采用分次给水的方式。

第一次给水的重点与目的(第一次给水简称“蒸”):第一次给水主要是针对表面可以看到的粉量,让表面均匀地布满水。通过观察滤杯底部滴水状态来判断给水量是否适度,只要不是水柱装都可以。

第一次给水,水柱穿透力不易过大,因为对于“蒸”来说,水柱穿透得越深,位于下方的咖啡粉颗粒的排气就会越困难。因此,第一次放水的重点是倒水要少而轻,倒水时只要将手冲壶的壶嘴尽量接近粉层即可。给水时从中心点开始,以同心圆的方式往外绕,要注意的重点是绕圈的速度不可以太慢。要让水可以成片状铺在粉层表面;而绕圈速度稍快,就可以减少水在每个点沉积的量,达到将水铺上的目的。第二次给水的时间点,就是在膨胀就要停止的时候。(如果表面有坑洞或成水柱,则表明水给的太多)

第二次给水,重点是滤杯的底层,首先,要让水布满整个底层,完成这个动作后,也就意味着第一次给水时没吃到水的下层咖啡粉颗粒,也吃到水了。第二次加水之后的水位当成最高水位,然后目测出最高水位的一半。

水位下降的意义:水位下降的速度代表着咖啡粉颗粒吃水的多少。

当水位下降速度较快时,则不需要加水。因为当水流下降快过颗粒时,就表示水流正在冲刷咖啡粉颗粒,让咖啡粉颗粒处于非禁止状态。

当水位下降速度缓慢时,就意味着咖啡粉颗粒开始沉积在底部造成堵塞,让水位下降变慢。

当水位停止下降时,就表示底部已经完全堵塞,而咖啡粉颗粒也相当于泡在水里。这样的状况持续太久的话,就会产生苦涩味。

因此,水位下降迟缓或不再下降时,就是开始再加水的时间点。水位下降之所以变缓或停止,是因为底部受到阻塞。再次加水的主要目的是让底部沉积的咖啡粉颗粒可以被重开,往水面上跑(因此要有穿透力)。给水的位置,从中心开始,从内到外旋绕。

重复给水,如果后面重复4次后,最高水位和最高水位的一半位置的水下降速度开始变慢,则意味着颗粒变重开始沉积在底部。水位如果停留在最高水位一半以上的位置,就说明目前滤杯里的水量已经不够了。在水位下降完全停止前除了要开始加水外,原来最高水位的位置也需要提升,可以用更大水量来让水流速度变快。之后我们只需重复同样的动作,一直达到预估萃取量即可。

【爱生活之咖啡】咖啡入坑记--冲泡篇相关推荐

  1. Vue React Angular之三国杀,web前端入坑第六篇 上

    「 懒癌引发血案 」 目前前端技术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篇刚写了只会jquery 要失业,再不学新的你就要被淘汰,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不过现实情况确实是这样. vue.react.angular对比 ...

  2. Vue、React、Angular之三国杀,web前端入坑第六篇(上)

    「 懒癌引发血案 」 目前前端技术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篇刚写了只会jquery 要失业,再不学新的你就要被淘汰,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不过现实情况确实是这样. vue.react.angular对比 ...

  3. Win10安装安卓模拟器入坑记

    笔记本换了硬盘,安装Win10之后,装了一堆软件和工具,包括Docker for Windows等,然后打算安装一个安卓模拟器.之前一直用的逍遥,也没碰到啥问题,这次就打算仍然用它.没想到开始入坑了: ...

  4. I5 4590 台式机安装黑苹果再次入坑记(2019.12.23)

    本来以为有2017年那次安装经验,现在还不手到擒来?可没想到时隔两年,再次入坑了.特此记录以备新手少走弯路,自己用来以后借鉴. 机器配置和以前一样,只不过多加了一个N卡,一个8G内存条. 本次安装为苹 ...

  5. 【爱生活之咖啡】咖啡入坑记--咖啡豆的那些事

    咖啡豆的那些事儿: 咖啡豆的种类:小果咖啡(阿拉比卡种),中果咖啡(罗布斯塔种,颗粒较粗.酸味较低.苦味较浓,主要用于速溶咖啡),阿拉比卡种的咖啡因含量约为0.8-1.4%,而罗布斯塔种则含1.7-4 ...

  6. micropythonesp8266刷固件_MicroPython入坑记2:ESP8266/ESP32刷固件

    先来个刷写过程: 其实各种刷ESP8266/ESP32的软件都可以搞(比如刷NodeMCU的软件),不过我这还是出问题了:刷完后无限输出乱码.然后参照Micropython官方的教程,用esptool ...

  7. 搭建 NPM 私有服务搭建入坑记

    前两天刚写完如何基于 CNPM 搭建一个私有服务,然后搭建到了线上正式服务器上,结果今天就栽坑里了.具体坑如下. 一.服务器磁盘空间被爆满 笔者搭建了两私有服务,一套在测试机器,一套在线上机器,然而自 ...

  8. tensorflow命令行安装失败_2019-1 强化学习入坑记之ancanda安装

    入门RL强化学习,首先要装Tensorflow环境,用ananconda最佳,以此记录我的安装过程 计划: ancanda安装 python3.6 环境设置 tensorflow cpu版本安装 实验 ...

  9. electron 入坑记

    最近有个想法,想写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平时在 Mac上开发,最终有可能运行在 Windows 上.看了一下,Electron 比较简单,应该可以一试. 关于安装 我机器上是有 Node 环境的,按着官方 ...

最新文章

  1. Asp.net MVC2.0系列文章-添加操作
  2. WinForm编程数据视图之DataGridView浅析(续)
  3. [Contest20171005]Maze
  4. RabbitMQ系列教程之一:我们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Hello World
  5. 支撑数千家天猫商家CRM业务,数云高弹性数据库如何做
  6. linux常用特殊符号
  7. 【java】java原生序列化和Kryo序列化性能实例对比分析
  8. 百度分享新浪微博无法分享图片的解决方法
  9. threejs加载obj模型_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几种常见的格式,你能说出哪些?
  10. 九.jmeter性能测试基础实践(1)
  11. Python的类成员函数、静态函数和成员的函数的比较
  12. 故障解决:三块300GSAS硬盘 一块硬盘状态灯为红色
  13. Win8 Metro App里玩XNA:ContentPipeline内容管线问题
  14. 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15. R语言 | 构建信用评分卡模型
  16. delphi调用python_Delphi使用Python来解码邮件
  17. Springboot中常用的注解
  18. 4200有linux版本么,如何检查Linux版本
  19. 大数据实战:如何实时采集上亿级别数据?
  20. Microsoft SQL Server 生成随机数字、字符串、日期、验证码以及 UUID

热门文章

  1. 创作手机短片技巧总结
  2. Received status code 400 from server: Bad Request
  3. 从1G到5G,46年屏幕变迁下,富士康、苹果、三星、华为的浴火重生路
  4. 一文讲解 AU对声音质量进行调整的三大技巧
  5. 批处理命令 删除文件
  6. Ubuntu18.04下安装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GPU加速)
  7. lambda函数一直报connect错,可能是编译器不支持lambda
  8. studio 获取SHA1
  9. 微信小游戏开发,需要用到哪些接口?
  10. 怎么连别人虚拟机里面的数据库_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机软件常见使用技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