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科学家所接受的审稿培训极为有限。Mathew Stiller-Reeve在此分享了一个有效的撰写审稿意见的方法。

科学家所受的同行评议培训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一境况,我和一些编辑制定了一个同行评议工作流程,告诉审稿人如何写出一篇有意义的深入分析,真正帮助作者提高论文质量。

我们建议每篇论文读三遍,每次只关注一个点,并且分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来撰写每个点的评语。主要缺陷会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解释或纠正。

读第一遍可以对全文有个大致了解,并弄清楚论文目的。一边读一边做记录。确保论文内容属于期刊范围内。虽然很少发生错投期刊的情况,但强迫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能让你更好地理解整个研究和研究目的:也就是研究想要达到的结果。

在你最有专业发言权的部分多做一些记录。编辑并不要求你在论文涉及的所有方面都很专业,但编辑也不希望你是个完全的新手。提前开诚布公地向论文作者和编辑说明你的审稿意见将侧重于哪几个方面的科学内容。

第一遍读完后,试着详细写下你对论文研究内容的理解——“映射”这篇论文。这能告诉作者,从你,也就是一个读者的角度,是如何看待他们的研究目的、结果和创新性。如果作者不同意你的分析,至少让他们从你的评语中明白这不是你的问题。你的分析将给出一条明确信息,即作者需要在传达研究目的方面再下功夫。

第一遍通读时,你可能会发现某个致命缺陷。先忘了次要和主要缺陷吧:致命缺陷足以让你停下审稿的脚步。如果实验方法具有致命缺陷,论文缺失了某一整段内容,或论文根本就无法阅读,那么继续审稿的意义也不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评语中说明所有缺陷,然后提交。视不同的期刊而定,有的期刊会让你选择“拒稿,但可重新提交”。要不然,直接拒稿就行。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你没有发现致命缺陷,那就开始读第二遍。这一次,你仍然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安安静静地投入其中。

读第二遍能让你关注到研究的细节:方法、分析和结论。记得注意区分主要和次要缺陷,并按时间顺序阅读。这时要问自己以下问题

• “摘要”和“引言”是否清晰地描述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相关性?

• 研究主要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的“方法”是否合适?

• “结果”是否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是否有数据支撑?数据是否清楚、描述完整?

•“结论” 是否合理回答了作者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

要确保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得到了恰当回答,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注意寻找文中有“水中捞月”嫌疑的论点,论文应该远离捞“月”的尝试,除非这是篇天文学期刊投稿。

到了这个阶段,一种不错的做法是把这篇论文放几天,让自己从这些细枝末节中抽离一会儿。

第三遍,也就是最后一遍阅读时,你应该关注写作和陈述方式。论文中的科学内容或许很棒,但长篇累牍和结构混乱容易遮蔽主要信息。如果你想对写作方式进行评价,请确保自己言之有物。不要只评注“写得很差”,而是要给作者提出具体建议,让他知道如何写得更连贯、缜密。比如,这篇文章读起来很累是不是因为段落衔接不通顺?作者是不是在文中用了太多让人混淆的缩略语?

不需要对论文进行排版润色,这通常是请你审稿的期刊的工作。但是,能从整体上提高文章语言质量的建议也是受欢迎的,它们也是同行评议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你已经罗列了每一条评语和建议,足以形成一篇完整的审稿意见。完整的审稿意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先“反映”论文,说明你的专业领域,以及论文是否可以发表,或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2. 主要缺陷;

3. 次要缺陷;

4. 其它,少量建议和最终意见。

最后,仔细通读一遍你的意见,最好大声朗读:如果你在朗读自己的文章时结结巴巴,那你的读者肯定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这种做法还能让你注意到你的批评在作者听来是什么感受。确保你的批评具有建设性,而不是攻击性;有帮助,而不是有害处。有时你的确需要提交一篇尖刻的评论,但绝不是粗鲁的评论。记住同行评议的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审你稿的方式为他人审稿。”

Nature|doi:10.1038/d41586-018-06991-0

How to write a thorough peer review

原文发布在2018年10月8日的《自然》职业专栏上,作者:Mathew Stiller-Reeve

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这份审稿指南告诉你相关推荐

  1. reviewer中文_专家审稿意见回复范文如何回复中文审稿人意见结尾如何写

    专家审稿意见回复范文如何回复中文审稿人意见结尾如何 写 第一,不论审稿人提了什么意见,你在回复的时候一定要说: 谢谢您的建议,您的所有建议都非常的重要,它们对我的论文写作 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

  2. 论文审稿怎么审?审稿意见怎么写?(含案例)

    文章目录 一.论文审稿 二.审稿意见的案例 一.论文审稿 审稿是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估和提供反馈意见的过程.以下是审稿的一般步骤和写意见的一些建议: 阅读全文:在开始审稿之前,通读整篇论文,了解作者的研究 ...

  3. 如何高效回复审稿意见?(附常用审稿意见回复模板)

    在SCI论文投稿成功后,很多人跟小编一样,肯定会不定期登陆投稿系统查看稿件状态; 然而很多小伙伴也会经常询问小编,某个稿件状态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在审稿意见回复之前,先和小编来看看一般SCI论文投稿状 ...

  4. 【IEEE】IEEE审稿意见与回复-写作指南

    IEEE 审稿意见与回复审稿意见-写作指南 0 IEEE 审稿流程与状态解读 1 编辑与审稿人意见 1.0 常用的审稿意见角度 语言方面 内容和篇幅方面 实验方面 结论方面 1.1 Reject(un ...

  5. 一篇标准的审稿意见回复(Response to reviewer)是什么样的?

    期刊论文返修时,需要在审稿意见回复(Response to reviewer)中对审稿人的修改意见进行点对点的回复. 那么,一篇标准的审稿意见回复(Response to reviewer)应该是什么 ...

  6. 【它山之玉】研究生回复审稿意见的门道---科学网马臻

    [笔记] 还有的作者长篇大论地向审稿人解释,并把修改过的段落附上,但长篇解释和新增段落的内容几乎一样,这就没有必要了.逐条回复要务实.干脆利落,要不惊不乍,而不要让编辑觉得"问题很大&quo ...

  7. 回复审稿意见应该注意什么?

    学术论文需要经过同行评议(审稿),才能在正规的学术刊物发表.经过审稿,如果论文没有被直接"枪毙",那作者就应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再把论文发回给刊物编辑. 由于我们不能面对面和 ...

  8. 核心期刊 CA JST CSCD 含金量_如何选期刊投稿科研论文?如何修改科研论文、回复审稿意见?...

    微信公众号:学术斋(xueshuzhai001),分享学术科研与考博干货,期待与您相遇,一起学习&成长~ 众所周知,核心及高水平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较长, 我们都希望投稿后被录用,这样能在较短时 ...

  9. 【审稿意见】科研菜鸟如何攥写审稿意见?万能模板!!!

    推荐首先看几个审稿意见的教程,扩展一下思路: How to conduct a review 科研菜鸟如何撰写审稿意见?附超好用的模版 有想过你的论文会如何被评审吗?这份审稿指南接好 一个比较完整的教 ...

最新文章

  1. MPB:生态环境中心陈保冬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方法...
  2. 扩增子分析解读1质控,实验设计,双端序列合并
  3. Linux 之五 最新 2021 一图看尽 Linux 发行版
  4. 灵魂拷问:a = 1 + 2 究竟是怎么被 CPU 执行的
  5. 无需破解,Python这个神器帮你免费获取资源,赶紧收藏!
  6. WCF服务编程 学习笔记(1)
  7. python的__slots__
  8. python 倒计时功能怎么用print实现_在python中的print语句中实现60秒倒计时
  9. python bootstrap 中位数_【机器学习】Bootstrap详解
  10. javascript框架echarts插件实现超酷人立方效果图
  11. Android获取百度网盘路径,百度网盘秒传链接生成和提取方法教程
  12. 2020研究生数学建模题目
  13. AndroidStudio高级计算器三角函数对数
  14. Python货币转换Ⅰ
  15. mysql同步大师_Mysql 同步大师(MySQLSync)
  16. java五子棋技术路线_五子棋游戏程序设计(VB)
  17. 内嵌框架iframe
  18. TP-link WR720N路由器刷入OpenWrt
  19. 解决过渡动画导致的抖动
  20. matlab bsxfun

热门文章

  1. hbase集群 数据写入_一种构建HBase集群全文索引方法,数据读取方法以及数据写入方法与流程...
  2. java结账_java结账系统
  3. python和按键精灵自动化测试_按键精灵对APP自动化测试(上)
  4. 【办公常用软件】万彩办公大师教程丨PDF合并工具帮助文档
  5. 77岁老爷爷6次考研,老爷爷考的这所学校你敢考吗?
  6. ava并发学习之二:线程池
  7. 关于redis缓存穿透浅析
  8. 查看HDFS文件系统数据的三种方法
  9. 在更改计算机的设置路由器,怎么重新设置路由器密码? | 192路由网
  10. [论文翻译]Topology-Awar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lations for Inductive Link Predictionin Knowledge 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