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明朝,宦官当道,且屡教不改,甚至后来者居上。臭名远扬者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正是这些宦官扰乱朝政、祸害百姓,使得明朝日渐衰落。

朱元璋建国之初,深知宦官之患,所以对宦官作了种种限制,规定不许宦官识字,不许兼任外臣,任职不许超过四品,并在宫门外立一铁牌,上书“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朱元璋时代,宦官就是奴隶、下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伺候好自己的主子,安守本分,那又是何因导致宦官霍乱呢?

安守本分

这还要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堪称一代劳模,全国各地奏章基本上全部由他批阅。胡惟庸案件之后,朱元璋借机废除了历史悠久的丞相制度,将所有权利集中于自己手中,从此更是加班加点,每天批阅上百张奏折。朱元璋同志放牛出生,身体素质好,但后世子孙养尊处优,这样劳累却是吃不消。取消丞相可谓为后来内阁的设立以及宦官干政埋下伏笔。

朱棣靖难时,联络宫里宦官,帮助搜集朱允的情报,对他帮助极大。而且登上皇位之后,郑和七下西洋,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建立永世功勋,所以成祖朱棣对宦官态度较好。由于其皇位得之有失道义,为了打压反对他的政治力量,成立了东厂,由亲信宦官领导,从事特务工作(最早的特务机关),东厂的设立也为宦官干政埋下伏笔。朱棣生于战火纷飞的时代,注定戎马伴生。由于朱棣多次御驾亲征,带上自己组建的三大营(后于土木堡之变中覆灭),蒙古各部被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出征在外时,无法处理朝廷之事,内阁应运而生,帮助朱棣处理朝政。此时宦官任然还是安分守纪,只是文官集团逐渐发展壮大。

宦官学识

到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时,文官集团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言官,以骂人为己任,连皇帝都骂,而且骂了之后皇帝还不能把你则么样,以骂了被皇帝处罚为荣。宣宗有次身体不适未上朝,被一个言官骂了一顿,宣宗愤怒了。想想平常人身体不适还能休息一下,皇帝拥有至上权利,不舒服了休息一下有什么问题?当然后果也没多严重,因为皇帝不能怎么样。就这样皇帝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人应对满朝文武,还需时时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他们还会站出来骂你一通,极不听话。想想创造“仁宣之治”的仁宗、宣宗,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仍被言官骂,心里自然不舒服。

于是,宣宗决定寻找盟友,他将目光放到宦官身上,这些人安分守纪,重要的是他们听话。但有个问题,这些人不懂知识,不会写字,不能帮皇帝分担工作。于是,宣宗决定教他们知识,在宫内设置太监学堂,是为“内书堂”。宦官懂点知识会写字了,可以替皇帝批阅奏章,从此宦官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发挥它们的“才能”,为国家社稷殚精竭虑(谋取私利)。

第一代专权宦官

宣宗之后,朱祁镇登位,年幼的皇帝开始重用从小陪同自己的王振,任命其为司礼太监,王振因此有了干政的权利,帮助皇帝批阅奏章(史称“批红”,具体流程可网查)。内阁“三杨”以及张太后死后,王振一人专权,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扰乱朝政、无恶不作。比较讽刺的是,朱元璋当年在宫门外立了块石碑,限制宦官干政,王振每次下朝看到,可能会感到后背心一凉,终于有天受不了了,让人把碑拆了,第二天大臣们上朝看到碑不见了,都知道是王振所为,但又无能为力。王振专权之后,文官集团受到极大打压,更要命的是尽然对外投机取巧、扰乱边防,终于触怒了瓦剌,于是也先大举进犯,估计是他的阴谋。王振激动不已,当即怂恿胁迫朱祁镇御驾亲征,向来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准备个10天半个月算少得了,这位兄台准备了4、5天就仓促行军,外加对军事一无所知,最终导致土木堡之变。第一代专权宦官终于落得个被自己的将领打死的下场,死有余辜。

文官集团的阴谋?

宦官干政,是因为皇帝为了平衡文官集团的权利,在权利这个平衡杆上,皇帝和宦官在一边,文官集团在一边。皇帝似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宦官虽然听话,但他们拿手的是溜须拍马、投机取巧,在他们身上毫无智慧可言。

有人说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的阴谋,有一定的道理。王振一人专权,文官集团受到极大打压。为了重新掌握大权,他们肯定想打到王振,这些人中大部分饱读诗书、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只是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后来李实出使瓦剌,见到被俘的朱祁镇,问他当初为何重用王振这种人,朱祁镇泪流满面,他的回答却是为什么没有大臣站出来给出建议。既然知道王振专权、扰乱朝纲,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没有人给他建议?朱祁镇自幼由王振陪伴,加之王振是一个狡黠的人,所以对他比较信任。从被俘的这段经历来看,朱祁镇还是比较聪明的,而且为人宽厚,连也先的弟弟都被他的人格所折服。所以说这是个阴谋也不为过。

为何明朝宦官当道如此严重?相关推荐

  1. 《三国演义》之二 十常侍乱政

    没看过四大名著,电视没仔细看过但大体还是了解,每集前都有标题,内容围绕主题而展开.不过为什么总觉得这两集跨度太大,给人感觉不太顺畅.这是集是故事的核心,整个三国都是因为这集中两个女人的权利之争而起-- ...

  2. 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

    "盛世"是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 ...

  3. [转贴]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

    [转贴]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 转自SMTH "盛世"是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 ...

  4. 网曝广州某HR干扰离职员工找工作,在HR群里称“如遇该员工,欢迎找我背调”!...

    "臭名昭著"的HR界又出了一件丑闻: 广州游雁公司一名员工爆料,称自己因身体不适,在晚上八点半准时下班,却被主美以"工作不积极.不胜任该岗位"为由辞退,还被威胁 ...

  5. 管中窥豹 | 解读《蚂蚁金服》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筹)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2014年10月, ...

  6. 大明 VS 满清,明朝的十次机会

    大明的灭亡是大汉文明最大的殇.满清入关进而灭亡中华,对我们当今国势和国民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消极影响.明末清初,华夏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引此文以讨论. 一.嘉靖时代,兵部尚书夏言力主收复河套,反 ...

  7. [转]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作者:秋风浩荡 -3

    三.他冷眼旁观一场场政治绞杀 [谁是那只最后得胜的黄雀] 年轻的张居正当了庶吉士,食君碌.吃皇粮,进了人人都羡慕的清要之地翰林院学习,似乎是应该趁着新鲜出炉的劲儿,拜谒权贵,编织官场关系网--&quo ...

  8. 文化中国 系列一:明朝的那些人儿

    系列一:明朝的那些人儿 主讲人:当年明月.樊树志 讲题: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嘉靖帝朱厚璁.宰相之杰张居正.明末宦官魏忠贤.一代清官海瑞 1.[在线点播及迅雷下载][当年明月][文化中国]<明朝 ...

  9. 太监和宦官,这俩玩意儿真不是一回事……

    在普遍印象里,宦官.太监是一个意思,其实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大致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阉人侍候帝王及其族人的证据.后世发现甲骨文中有记载,那时这类人叫"寺人".到了战国时期,这个职位 ...

最新文章

  1. CSS3模拟IOS滑动开关
  2. spring boot+oracle数据库配置成功
  3. 实战matlab之并行程序设计.pdf,实战Matlab之并行程序设计_IT教程网
  4. java api集合,javaAPI_集合基础_集合中常见操作示例
  5. php分页类代码,php 分页类 扩展代码
  6. Hive DDL操作
  7. python中的out of loop_TclError: out of stack space (infinite loop?)
  8. 如何提高阅读源代码的效率 .
  9.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doc
  10. ENVI/IDL编程:相对辐射校正-直方图匹配
  11. devcon 用法2
  12. 21节点六自由度梁单元 ,悬臂有限元代码
  13. 8 - 博客文章详情页
  14. Python 断言的使用
  15. NIO消息边界问题处理
  16. php strict,PHP 5.4中的E_STRICT和E_ALL有什么区别?
  17. Mat 无法解析dump文件:Dominator tree not available. Open the Dominator Tree or delete indices and parse aga
  18. RK3399教程:wifi驱动调试技巧
  19. NVIDIA嵌入式开发板Jetson TX1教程
  20. 某IE订位源码分享与交流

热门文章

  1. 7-2 运动会 (10 分)
  2. 一个学机械的中年人半年时间入门物联网嵌入式的历程
  3. 奥林巴斯新微单E-M5II曝光:合金机身可防水
  4. 测试中常用的批处理命令
  5. strstr函数 C++
  6. 全面了解超声波传感器
  7. Endnote将文献插入在指定位置
  8. (4)直线的生成之中点画线法
  9. Windows、Linux下安装Maven图文教程
  10. 高薪!OPPO研究院招高级算法工程师、专家(可直接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