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的主题是Presto高性能引擎在美图的实践,首先将介绍美图在处理ad-hoc场景下为何选择Presto,其次我们如何通过外部组件对Presto高可用与稳定性的增强。然后介绍在美图业务中如何做到合理与高效的利用集群资源,最后如何利用Presto应用于部分离线计算场景中。使大家了解Presto引擎的优缺点,适合的使用场景,以及在美图的实践经验。

正在上传…重新上传取消
如果想及时了解Spark、Hadoop或者HBase相关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过往记忆大数据

技术选型

Presto是一个Ad-Hoc的ROLAP解决方案。ROLAP的优缺点简单介绍如下:

ROLAP优点:

  • ROLAP适合非常灵活的查询。

  • ROLAP查询性能相对比较高。

  • ROLAP针对MPP架构支持实时数据的写入与实时分析。

  • Presto内置支持各种聚合的算子,如sum、count,擅长计算一些指标如PV、UV,适合多维度聚合查询。

ROLAP缺点:

  • 所有计算和分析都是基于内存去完成的,对内存的需求比较大。

  • 线上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查询周期相对比较长时(如查一年、两年的数据),经常会遇到数据量会过大的问题,会线性影响查询性能。

  • 对比MOLAP由于需要提前做一次预计算,Presto则存在一定的性能差距。

MOLAP的典型技术实现是Druid和Kylin。两者均通过做预计算,创建对应的cube,来实现一个性能上比较快的OLAP方案。但是,这是以牺牲业务灵活性为代价的。相比来说,Presto有更好的灵活性。

我们内部调研了三个Ad-Hoc的ROLAP技术组件选型,包括Hive on Spark,Impala和Presto。

Hive on Spark

Hive on Spark的优点,首先是在美图内部广泛使用,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次是使用上的灵活性,因为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相对比较熟悉,做过较多二次改造,包括源码增强和一些重点模块重构。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Hive on Spark在查询一些相对比较大的任务,容易发生shuffle、OOM和数据倾斜等问题。其次,Hive on Spark和其他竞品如Impala和 Presto相比,查询速度很慢,明显无法满足在线查询的需求。

Impala

Impala的优点,首先是轻量快速,支持近实时的查询。其次,所有计算均在内存中完成,减少了计算延迟和磁盘IO开销。

但缺点也比较多,首先是主节点缺乏高可用的机制(HA机制)。其次是零容忍问题,即一个查询发送过来的话,如果其中一个节点查询失败,会导致整个查询都失败。再次,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它对自定义函数支持的不是很好。另外,Impala强依赖于CDH的生态,跟我们现有架构不能很好的融合。我们现有架构使用了一些开源社区的组件。如果强依赖于CDH, 当我们要做版本升级、补丁升级或者代码重构后的升级时,存在过度依赖CDH而操作不友好的问题。最后,就是查询数据量过大的话,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性能下降。此外,还有对于并发的支持,不是特别好。

Presto

最后来看今天的主角Presto。Presto优点首先是轻量快速,支持近乎实时查询。其次,它的社区活跃度也比较高,文档也比较完善,基本可以兼容业务上所有的SQL,也能扛住比较大的并发。

当然Presto也有一些缺点,一是零容忍问题,如果一个失败,一个节点上的查询失败,会导致整个查询的失败。再就是主节点缺乏HA的机制。HA这个缺点,业界也有方案可以去完善。在下一个章节,会分享美图是如何完善HA机制的。

我们通过对比三个组件的一些特性,包括多表关联、单表查询和系统负载等,得到了一个打分。分数越高越适合我们的业务场景,优势越明显。表格中可以看到,Presto总计39分是最高的,最符合我们的业务场景。

同时我们也做了计算性能上的对比。Presto的性能最好,Impala略微差一些。可能比较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Query 9里面,Impala的结果是空白的,这是因为Impala不兼容Query 9中的语法。这里面我们也对比了在美图内部用的比较多的Spark SQL,由于上篇文章没讲到Spark SQL,所以这里只做了一个性能的比较。基于这些维度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Presto。

Coordinator HA

单点问题

前面提到,Presto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主节点的HA高可用性。在这一章节中,看看我们如何去克服和完善这个组件。

首先,我们看一看Presto的整体流程。Presto Client端发送一个查询请求给Presto的Coordinator, Coordinator先去Hive Metastore获取这个任务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一些源数据信息,再将任务转发给它对应的Worker节点,然后Worker节点从文件系统里面去拉数据做计算。

这个流程中,显而易见致命的缺点是Coordinator的单节点。Coordinator故障会导致整个集群的不可用,会严重影响线上业务。此外,Coordinator对集群升级也带来比较大的风险。

方案

这里面整理了业界广泛使用的两个方案。

方案一:

方案一是多集群部署的方式,分为两个集群,分别为Presto集群一和Presto集群二。Client端在运行任务时,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去选择某一个Presto集群,建立连接,创建任务。任务建立完成后,Client端将连接的Presto Coordinator会话信息保存起来,存储在DB里面。这样当Presto集群挂掉之后,当前会话会有一些任务失败,在连接到新的集群之后,可以做任务恢复。最后,每一次任务进行交互的时候,都直接访问当前获取连接的Presto集群即可。

这个方案本身没有问题,可以快速的搭建出一套容灾方案。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只需要一套集群,但是做了过多的冗余,用了两套集群来完成在线查询的业务,在成本方面不能接受。当然基于这个方案,也可以在同一个机器上做混部,相当于一个机器多个Worker实例。但会存在管理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Worker与Worker之间的资源抢占,终归不是最优的方案。

这里稍微点一下,这边Meta Store有三台机器,是为了实现高可用。Coordinator接收到任务,会去获取任务的一些源数据信息。此时通过三个Meta Store进行轮询选择。当一台Meta Store挂掉之后,还有两个实例可以用。这个方案一被pass掉了,因为不能接受它的冗余。

方案二:

接下来看方案二,Presto采取了一个主备的Coordinator单集群部署方式。这个是大规模集群比较常见的部署方式。

首先,在Presto集群上层部署一个KeepAlived的第三方服务。然后通过KeepAlived创建单独的虚拟IP(Virtual IP),指向对应的主备节点。这样,客户端通过虚拟IP访问集群,内部Worker也通过虚拟IP访问Coordinator节点。主节点故障时,KeepAlived通过内部的服务注册Discovery机制,注册到一台新的Coordinator上,这样对虚拟IP的访问会飘移至另外一台Coordinator,同样Worker节点也会访问另外一台Coordinator。

总结来说:如果Coordinator master发生了故障,可以业务无感知的切换到备用Coordinator上。这个方案可以解决我们Coordinator单点的问题,也不存在任何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施步骤

接下来我们再细细的看一下方案二的一个大致的实施步骤。第一,需要绑定一个通配地址,也就是类似0.0.0.0这么一个通配地址,确保能接受VIP的请求。如果是同网段,这样的IP也可以, 只要他的这个网络环境是互通的就可以了。

第二点就是使用KeepAlived去监控本地的Coordinator进程。当服务发生异常时,去关闭这个KeepAlived进程,使得这个VIP可以漂移到另外一台机器上。将Worker的Coordinator地址配置成对应的VIP,然后定期上报状态。其实再展开一点,Worker并不是向真正的Coordinator服务上报状态,而是向Discovery这个服务去上报状态。Discovery相当于是Coordinator的一个进程。当发生虚拟IP漂移的时候,Worker会在下一次上报状态的时候,无感知的去注册到新的Coordinator。Client可以继续通过VIP去访问集群。

可能会有点绕,大家只要记住,Coordinator和Worker都是通过这个VIP去进行关联与信息交互。在网上,这个方案也相对比较成熟,具体的代码和配置都可以找到。

跨集群调度

背景介绍

第三部分,我们来介绍一下美图内部跨集群调度的实现。这是基于我们的业务特性去做的一个优化。我们内部有两套集群,其中一个为离线集群,主要就是跑一些统计报表,离线查询之类的任务,另一个是Presto集群。他们存在一个资源错峰状态,离线集群业务高峰是在凌晨的0点到9点,会将资源利用率持续打满。Presto本身是一个在线查询的集群,基本上凌晨没人使用,0点到9点是它的一个业务低谷,资源利用率接近0%。这样存在一个资源错峰。我们想把Presto在业务低谷的这部分资源利用上。

可能大家会有个疑问,传统的集群部署基本上都是从自己的HDFS去拉取数据。如果资源要互通的话,就需要去访问各个集群上的文件,才能做下一步的计算。

架构演进

美图在去年完成了一个上云的操作,在云上使用了存算分离的架构,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存储。这样的好处是打破了传统架构的数据孤岛的问题,离线集群和Presto集群可以无差别的访问云上的存储,即离线集群可以访问到Presto集群上的数据,Presto上的数据也可以访问到离线集群的数据。基于这两点,我们就提出了一个跨集群调度的概念,去减轻离线集群的高峰负载,提升Presto集群凌晨业务低谷资源使用率。

在上云初期,因为有数据孤岛,各自集群有各自的HDFS,数据没法互通。如图所示,这是上云初期架构示意图。在上层,是对应的大数据开放平台,做一些临时查询,和一些例行任务。在下一层,是自研的一个分布式调度系统,主要是做任务的一些日常调度。再下来,我们开发了一个检验层,做一些合法性的校验。任务合法性,是指这个任务所携带的参数和语法,是否合法等。在这里还做了统一的权限校验等数据安全的拦截。这些校验完成之后,才会转发给离线集群,通过Yarn去做资源调度,以及跟HDFS的交互。

转发策略

在实现跨区域调度之后,团队内部研发了一个智能内核。智能内核其实里面有三个比较核心的东西,一个是智能引擎,也就是和团队现在一起在做的事情。跨集群调度就是通过这个任务根据评估离线集群和Presto集群的一个业务集群负载,去转发到各自的集群,去分担各自的集群压力,或者说提升一个资源的利用率。这边也实现了一个算力互补的这么一个东西,当然最底层是通过我们的云基建,云上存储进行实现的。当然我们在评估这个转发,就是什么样的任务可以去转发到Presto上呢,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转发策略,比如说转发量上,我们会根据Presto集群规模,去设置一些离线任务的转发率。

再就是转发的时间段,需要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转发。因为业务低峰是0点到9点,那么在9点之后,分析师同学已经上班了,可以开始去做一些在线查询的一些操作。那不能影响他们的业务,所以我们需要规定一个转发时间段。还有一些任务的类型,需要判断历史任务的一些耗时,若耗时比较大的任务,就不适合做这个转发。

实施步骤

具体的实施步骤跟大家简单的看一下。

首先是Hive Server服务的搭建。在离线集群上,我们用了Hive on Spark。了解过Hive on Spark的同学呢,就知道他们其实是通过Hive Server进行任务接收的。我们在Presto集群内去搭建和部署自己的Yarn和Hive Server环境,主要是用于跨区域调度的任务、接受和执行等。再就是,因为Hive集群的这个任务要转发至Presto集群上运行,所以离线集群的配置也要和Presto集群做一些统一。

其次是用到的一些第三方包,还有一些补丁。在内部团队也做了比较多的代码重构。需要去将这些代码去Merge到Presto的集群上,做好补丁的统一,还有相关告警配置,队列资源计费统计。再就是一些服务开发,这个服务开发主要就是用于我们的专家系统,还有智能引擎的一些服务模块,最后就是灰度上线。

当前面的这些环境全部都做好之后,开始灰度,灰度覆盖率由小到大做任务的转发。可以看一下这个收益分析。离线集群的资源在夜间它的消耗降低了10%,因为集群间已经实现了算力互补,可以将离线集群的一部分机器去迁移至Presto集群上,那也相当于对Presto做一个扩容。这样Presto的集群性能也提高了19%。

展望未来

最后,我们对未来进行一个展望。在大数据场景下,根据任务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任务:大shuffle任务,中大型任务和小型任务。

  • 大shuffle任务数据量非常大,查询级别在数百亿,还有比如说做多维度的cube构建,或者grouping set类似这样的操作,比较适合Hive on Spark运行。因为Hive on Spark是基于磁盘进行计算,稳定性相对高。

  • 中大型任务的数据量相对比较大,SQL语句也比较复杂,比较适合Hive on Spark或者Spark SQL。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发现Spark on SQL的性能明显优于Hive on Spark。但是,对于在这部分中大型任务,团队内正在尝试使用Presto来解决时效性或者运行时间问题。

  • 小型任务的数据量比较小,SQL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Presto去做。Presto对小型任务也有比较好的性能表现。

用一句话来总结:对于中大型任务和小型任务,会将原来的Hive on Spark或者Spark SQL的运行方式,逐步切换到Presto上,来达到性能提升的目的。

目前的架构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 比如,在离线统计Hive集群上,有些UDF有一些语法兼容的问题,还有一些语义差异。

  • 比如某个任务,在离线集群上用了一个Hive UDF,在Presto上也要实现对应的UDF。现在这个完全是靠人力去开发对应的UDF。当然,后面也在想一些更好的方式,如何去快速的适配Hive上已有的UDF。

  • 再就是一些语法上的兼容,比如说Hive语法在Presto上去跑,它不一定能兼容。那么我们会去采集线上所有的任务,去做一个提前的预编译,去找出语法上的一个兼容性问题,然后针对性的有选择的去做一些改造和兼容。为什么是有选择性呢?我们不一定会将线上所有任务都都扔到Presto上,只是有选择性把一些中小任务放Presto上执行。

  • 还有就是语义的差异,我们会用Hive和Presto两个引擎执行,然后对比结果,针对性的做一些改造的兼容。再就是转发策略,什么样的任务能够转发到Presto上呢?我们会分析它的一个SQL语句,包括一些语法树的分析,还有任务的输入输出,任务复杂度的一些分析。

  • 最后一点,是权限校验。我们会在客户端层做一个基于多引擎级别的统一权限校验。

问答环节

Q:是否考虑过使用Doris来对接Hive,性能相比Presto会快。

A:Doris暂时没有考虑,我们有在做ClickHouse。ClickHouse在我们内部慢慢做起来了之后,随着业务的接入,框架的相对比较成熟之后,也会考虑将ClickHouse接入到多引擎的这个架构里面。所以说Doris我们现在没有用。

Q:Presto在查询大数据性能和Hive on Mapreduce差的很多吗?可以对比一下吗?

A:Presto在查询中小型任务性能远远好于Hive on Mapreduce,但如果查询大任务的话就不一定了,因为Presto主要基于内存上的计算。在线上其实也发现,如果一个任务查询的时间周期比较长的话,拉取数据的量级也比较大,计算复杂度高。任务很可能会失败,甚至会拖垮整个集群。所以我们会在客户端做一定的拦截去保护,相当于一定的熔断机制,就不让这样的任务发到Presto集群内部。所以若一个非常大的查询的话,我还是比较建议将这样的任务去转发到Hive on MR或者说Hive on Spark这样的引擎上。中小型任务可以尝试在Presto引擎上执行。

Q:更进一步了解智能引擎是如何工作的?

A:智能引擎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会对历史的一些做一些分析,得到任务画像系统。当任务下一次任务再运行后,会根据这个画像系统里面的存储的一些任务metric信息,去指定给我们下层的最适合的引擎,就是相当于最适合的任务交给最适合的引擎执行。例如我们有MapReduce,Hive on Spark, Spark SQL引擎还有包括说后面会继续引入的Presto,那么什么样的任务适合什么样的引擎执行,这正是智能引擎做的事。

分享嘉宾:

本博客文章除特别声明,全部都是原创!
原创文章版权归过往记忆大数据(过往记忆)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 【Presto 在美图的实践】(https://www.iteblog.com/archives/10015.html)
喜欢 (1)

分享 (0)

Presto 在美图的实践相关推荐

  1. 深度学习技术在美图个性化推荐的应用实践

    导读:美图秀秀社交化的推进过程中,沉淀了海量的优质内容和丰富的用户行为.推荐算法连接内容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促进平台的繁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价值 .本次分享探讨美图在内容社区推荐场景下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升 ...

  2. 深度学习在美图个性化推荐的应用实践

    导读:美图秀秀社交化的推进过程中,沉淀了海量的优质内容和丰富的用户行为.推荐算法连接内容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促进平台的繁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价值 .本次分享探讨美图在内容社区推荐场景下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升 ...

  3. 美图App的移动端DNS优化实践:HTTPS请求耗时减小近半...

    本文引用了颜向群发表于高可用架构公众号上的文章<聊聊HTTPS环境DNS优化:美图App请求耗时节约近半案例>的部分内容,感谢原作者. 1.引言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 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 ...

  4. 美图App的移动端DNS优化实践:HTTPS请求耗时减小近半

    本文引用了颜向群发表于高可用架构公众号上的文章<聊聊HTTPS环境DNS优化:美图App请求耗时节约近半案例>的部分内容,感谢原作者. 1.引言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 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 ...

  5. 聊聊HTTPS环境DNS优化:美图App请求耗时节约近半案例

    活动预告:12月22~23,GIAC全球互联网架构大会将于上海举行,本周新增阿里,京东.LinkedIn等多名讲师出席,参看文末了解更多详情. 导读:移动互联网时代,APP 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 ...

  6. 从工具到社区,美图秀秀大规模性能优化实践

    导读:本文由演讲整理而成.美图秀秀社区自上线以来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不管是秀秀海量的用户还是图片社区特有的形态都给性能优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会结合这一年内我们遇到的具体案例和大家分享下美图秀秀社区 ...

  7. mllib调参 spark_从Spark MLlib到美图机器学习框架实践

    MLlib 是 Apache Spark 的可扩展机器学习库,旨在简化机器学习的工程实践工作,并方便扩展到更大规模的数据集. 机器学习简介 在深入介绍 Spark MLlib 之前先了解机器学习,根据 ...

  8. 美图HTTPS优化探索与实践

    HTTPS 是互联网安全的基础之一,然而引入 HTTPS 却会带来性能上的损耗.本文作者深入解析了 HTTPS 协议优化的各个方面,对实战很有帮助. 2012 年斯诺登(Edward Snowden) ...

  9. 从Spark MLlib到美图机器学习框架实践

    MLlib 是 Apache Spark 的可扩展机器学习库,旨在简化机器学习的工程实践工作,并方便扩展到更大规模的数据集. 机器学习简介 在深入介绍 Spark MLlib 之前先了解机器学习,根据 ...

最新文章

  1. MVC3学习 四 EF删除操作
  2. 初学者学python好还是c-学Python还是学C?
  3. opencv-contrib-python安装
  4. 论文笔记——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5. mysql 索引:类型 、创建
  6. 相机下载_相机拍摄控制工具
  7. 中广核继续领航光伏风向标 630后首个重大招标项目
  8. 9.RabbitMQ实战 --- 使用REST API控制Rabbit
  9. 阿里云 POSTFIX 邮件服务 PHP
  10. Scrapy爬取起点中文网小说信息 绝对领域cosplay
  11. 通过网址获得视频网站的视频信息包括优酷,土豆,56,酷6
  12. ceph pg peering和恢复 (2)
  13. vivado ERROR: [Synth 8-4556] size of variable is too large to handle
  14. 关于win11右键的慢问题的建议
  15. 通过任意数量点拟合曲线
  16. 【DCANet2022】:DCANet: Differential Convolution Attention Network for RGB-D Semantic Segmentation
  17. 看看下边的问题你能够回答出来多少?
  18. 高效率的免费发布信息平台,助力企业高质量采购
  19. CC26xx(CortexM3) IO Control
  20. java字符串反转reverse();

热门文章

  1. Linux启动流程rcN.d rcS.d rc.local等
  2. 1 STM32F407ZG的简单介绍
  3. 从零开始学习大数据系列之Linux-02Vim与Shell script
  4. Android APP热更新中的插件化(Hook技术:反射或动态代理),Demo (2)
  5. 苹果CMS海螺模板V16魔改版2.0修复bug分享给大家
  6. 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
  7. 人一个月瘦多少斤比较合适
  8. mae python实现_使用Python进行机器学习:从0到1,构建回归模型(附完整教程)
  9. ​鼠去仓实谷稻熟,牛来福地歌丰年
  10. 【六芒星人群洞察】小红书品牌流量收割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