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欲:诚交软考高级资格朋友,搭建高级资格俱乐部

● 一般可以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成5个阶段,即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工作量最大的是(1) 。在每个阶段完成后都要向下一阶段交付一定的文档,(2)是总体规划阶段交付的文档。

  (1)A.总体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

  (2)A.系统方案说明书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用户说明书

   D.可行性研究报告

试题分析:

《系统分析师教程》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一般信息系统的开发分成5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任务完成后都将交付给下一阶段一定规格的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开发的依据。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也称为“瀑布模型”;

总体规划向系统分析阶段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阶段提交系统方案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提交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般来说总体规划工作量占9%,系统分析占15%,系统设计占20%,系统实施占50% ,运行和评价占6%。

参考答案:

(1)D  (2)D

  ● 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导原则是(3) 。

  (3)A.自底向上

   B.集中

   C.自顶向下

   D.分散平行

试题分析:

《系统分析师教程》第3章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第37页 3.1.2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方法是“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和“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的总称。

结构化分析方法基本思想:将系统开发看作工程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作。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开发策略:自顶向下,逐步分解。

参考答案:

(3)C

  ● 根据信息服务对象的不同,企业中的管理专家系统属于(4) 。

  (4)A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B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

   C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

   D面向具体操作的系统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上册)(第2版)》第1章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第7页

按信息服务对象划分:四种类型

战略级信息系统,所有者和使用者,就是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企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

战术级信息系统,使用者是企业的中层经理以及管理部门;

操作级信息系统,使用者一般是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如保险企业的保单处理部门;

事务级信息系统,使用者一般是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例如:企业的会记、劳资员等;

因此,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属于战略级信息系统,企业中的管理专家系统也是属于战略级信息系统。

面向具体操作的系统属于操作级信息系统

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属于战术级信息系统

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属于事务级信息系统

管理专家系统也就是发展成为更强调支持企业高层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即决策支持系统

参考答案:

(4)A

●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处理不包括(5) 。

  (5)A信息的输入

   B信息的删除

   C信息的修改

   D信息的统计

试题分析:

信息分为: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检索等过程。

信息的输入属于采集过程。

参考答案:

(5)A

  ● 下表是关于ERP 的典型观点,综合考虑该表中列出的各种因素,选项(6)代表的观点是正确的。

  (6)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

试题分析:

所谓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管理软件详细介绍:
  当今的社会发展中,电子工业发展的最快,特别是计算机为核心的IT行业发展更为突出,IT行业与其他传统的行业相比较而言
  1. 专业性
  和普通消费品相比,IT行业的产品则显得很专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和其他工业化产品相比,IT产品则更加接近大众,近20年来,IT产品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势头,这个产业也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2. 规模化经营
  IT产品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了提高盈利水平,IT公司往往是通过扩大规模,同时也就带来了管理问题,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IT公司发展的重要手段。
  3. 时尚与变化
  IT行业的产品变化是最快的,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满足客户的时尚化要求,这就要求IT公司能跟上这种变化,产品的多样性也给经营和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4. 业务多样性
  IT公司的业务已经突破传统意义的销售模式,增加了很多能够刺激销售的业务模式,例如:欠款销售、赊销、代销、DIY或BTO销售模式、专业的分销、专卖店、行业销售等。
  这些销售方式在带来利益的同时,给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5. 周转速度快
  和其他传统的行业相比,IT行业的销售周转速度是最快的,对于运作产品的公司而言,资金周转的速度一般在7-10天,最短可达3天,这对于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经营风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对管理的要求也就高了。
  6. 分散式管理
  分店/分公司是近些年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使得计算机实现远程联网,这是能够推广使用软件管理的前提。
  7. DIY业务
  DIY业务,用户自己选择配件进行组装已经形成了时尚,选择组装电脑的客户具有相当的比例,这就是DIY市场经久不衰的原因。
  DIY业务是简单的生产管理,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销售问题,增加了管理上的麻烦。
  8. 返修业务
  对于计算配件市场而言,故障率是比较高的,行业的规范就是在保修期之内是可以更换的。由于批量较大,使得管理过程非常复杂,但返修件的管理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9. 售后服务
  由于IT产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售后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客户选择IT公司的重要原则之一。
  结论:
  IT行业的管理和其他行业存在很大差别,比其他传统行业复杂了很多。返修折款,返点,价保,折扣,对发,代发货,代收货,代收款,税点计算,库存实时性
  多店管理,分部门,人员的考核体系等等,这些都是IT行业的特性 所以很多公司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化软件
  10.管理带动发展!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 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 (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参考答案:

(6)D

  ● 在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分析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7)。

  (7)A.要求软件做什么

   B.要给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C.要求软件工作效率如何

   D.要求软件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试题分析:

咬文嚼字“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参考答案:

(7)A

  ● 在描述复杂关系时,图形比文字叙述优越得多,下列四种图形工具中,不适合需求分析阶段使用的是(8)

  (8)A.层次方框图

    B.用例图

    C.IPO图

    D.N_S图

试题分析:

N_S是一种逻辑图,是编程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
N_S图是由两个人合作完成的,他们就是Ike Nassi和Ben Schneiderman
N就是 Nassi,S 就是 Schneiderman
该图就是描述将要用顺序、分支和循环三中结构来写一个程序的流程,
有了程序流程图,则写程序思路就很清晰

盒图(N_S图)
盒图由Nassi和Shneiderman提出,又称为N_S图,它有以下特点:
(1)功能域(即一个特定控制结构的作用域)明确,很容易从盒图上看出。
(2)不可能任意转移控制
(3)很容易确定局部和全程数据的作用域
(4)很容易表现嵌套关系,也可以表示模块的层次结构
(5)盒图没有箭头,不可以随意转移控制,不允许违背程序设计的原则。

参考答案:

(8)D

● 以下关于数据库设计中范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9)。

  (9)A.范式级别越高,数据冗余程度越小

   B.随着范式级别的提高,在需求变化时数据的稳定性越强

   C.范式级别越高,存储 同样的数据就需要分解成更多张表

   D.范式级别提高,数据库性能(速度)将下降

试题分析:

设计范式(范式,数据库设计范式,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下面我们举例介绍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在创建一个数据库的过程中,范化是将其转化为一些表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使从数据库得到的结果更加明确。这样可能使数据库产生重复数据,从而导致创建多余的表。范化是在识别数据库中的数据元素、关系,以及定义所需的表和各表中的项目这些初始工作之后的一个细化的过程。
  下面是范化的一个例子 Customer Item purchased Purchase price Thomas Shirt $40 Maria Tennis shoes $35 Evelyn Shirt $40 Pajaro Trousers $25
  如果上面这个表用于保存物品的价格,而你想要删除其中的一个顾客,这时你就必须同时删除一个价格。范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这个表化为两个表,一个用于存储每个顾客和他所买物品的信息,另一个用于存储每件产品和其价格的信息,这样对其中一个表做添加或删除操作就不会影响另一个表。
  关系数据库的几种设计范式介绍
  1 第一范式(1NF)
  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例如,对于图3-2 中的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多列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2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如图3-2 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唯一区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3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可见:范式级别提高,数据库性能(速度)将提高。

参考答案:

(9)D

  ●(10)表达的不是类之间的关系。

  (10)A.关联

   B.依赖

   C.创建

   D.泛化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上册)(第2版)》第5章 面向对象方法

第180页,181页的介绍。

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关联、依赖、泛化以及实现。

参考答案:

(10)C

  ● 以下关于UML的叙述,错误的是(11)

  (11)A.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标准化的统一建模语言

   B.UML是一种图形化的语言

   C.UML不能独立于系统开发过程

   D.UML还可以处理与软件的说明和文档相关的问题,如需求说明等

试题分析:

200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11月试题6原题

UML是独立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她适合于各种软件开发方法、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种应用领域,以及各种开发工具,UML是一种总结了以往建模技术的经验并吸取当今优秀成果的标准建模方法。

参考答案:

(11)C

  ● 根据《GB/T 16680-1996软件文档 管理指南》的描述,软件文档的作用不包括(12)

  (12)A.管理依据

   B.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

  C.历史档案

  D.记录代码的工具

参考答案:

(12)D

●《GB/T 16260-1996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 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中对软件的质量特性做出了描述,以下描述错误的是(13)。

  (13)A.可靠性是指与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B.易用性是指与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作的努力和对这样的使用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

   C.可移植性是指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作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D.效率是指与在规定的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使用资源 量之间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

参考答案:

(13)C

  ● 根据《GB/T 12504-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的规定,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需要的基本文档不包括(14)

  (14)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 软件界面设计说明书

   C.软件验证和确认报告

   D.用户文档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上册)(第2版)》第13章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502页,503页软件工程--质量标准的介绍

软件界面设计说明书属于设计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

应该包括的是:软件设计说明书(包括软件概要设计说明和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两部分),而不是软件界面设计说明书。

参考答案:

(14)B

  ●"需要时,授权实体可以访问和使用的特性"指的是信息安全的(15)。

  (15)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靠性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下册)(第2版)》第22章信息安全策略第488页专门讲到:制定安全策略。

保密性:必须控制对系统的信息、服务和设备的访问,以确保敏感信息的机密性。

只有需要这些信息和服务的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系统和数据。

完整性:必须保持目标系统中软硬件和数据的完整性,以确保它们能在网络或公共介质上正确处理、存储

和传输。

可用性:必须保证系统免受拒绝服务攻击或者环境变化等的威胁,例如:断电或温度过高。

参考答案:

(15)A

  ●(16)不是超安全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S 2 -MIS)的特点或要求。

  (16)A.硬件和系统软件通用

   B.PKI/CA安全保障系统必须带密码

  C.业务应用系统 在实施过程中有重大变化

  D.主要的硬件和系统软件需要PKI/CA认证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2版)》第24章 信息安全系统和安全标准体系 第545页

错在:硬件和系统软件通用,应该是硬件和系统软件专用的。

而MIS+S(初级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和S-MIS(标准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

硬件和系统软件通用

参考答案:

(16)A

  ● 信息安全从社会层面来看,反映在(17)这三个方面。

(17)A.网络空间的幂结构规律、自主参与规律和冲突规律

  B.物理安全 、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

  C.网络空间中的舆论文化、社会行为和技术环境

  D.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试题分析:

咬文嚼字“从社会层面来看

参考答案:

(17)C

  ● 在X. 509标准 中,数字证书一般不包含(18)

  (18)A.版本号

  B.序列号

  C.有效期

  D.密钥

试题分析:

2009年系统分析师上半年试题8,原题。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下册)(第2版)》第22章 信息安全知识496页,497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第28章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章节

590页提到:数字证书与密钥是一个网络的PKI包括的基本构件之一。

参考答案:

(18)D

  ● 应用(19)软件不能在Windows 环境下搭建WEB服务器 。

  (19)A .IIS

   B.Serv-U

   C.Web Sphere

   D.WebLogic

参考答案:

(19)B

  ● 下列接入网类型和相关技术的术语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20)。

  (20)A. ADSL一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B. PON一无源光网络

   C. CDMA一码分多址

   D. VDSI一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试题分析:

ADSL是不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

参考答案:

(20)A

●(21)不属于网络存储 结构或方式。

  (21)A.直连式存储

   B.哈希散列表存储

   C.网络存储设备

   D.存储网络

参考答案:

(22)B

  ●(22)不是结构化综合布线 的优点。

  (22)A.有利于不同网络协议间的转换

   B.移动、增加和改变配置容易

   C.单点故障隔离

   D.网络管理 简单易行

试题分析:

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a)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b)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不须任何其它改变。
c)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d)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e)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参考答案:

(22)A

  ● ADSL Modem和HUB使用双绞线进行连接时,双绞线两端的RJ45端头需要(23)。

  (23)A.两端都按568A线序制作

   B.两端都按568B线序制作

   C.一端按568A线序制作,一段按568B线序制作

   D.换成RJ11端头才能进行连接

试题分析:

详细的568A和568B线序
568A:白绿 | 绿 | 白橙 | 蓝 | 白蓝 | 橙 | 白棕 | 棕
568B:白橙 | 橙 | 白绿 | 蓝 | 白蓝 | 绿 | 白棕 | 棕

直线:用于不同设备之间互连(交换机-PC)
568B-568B

反线:用于同种设备之间互连(PC-PC,交换机-交换机)
568A-568B

568A的排线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68B则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所谓的交叉线是指:一端是568A标准,另一端是568B标准的双绞线

直连线则指:两端都是568A或都是568B标准的双绞线

顺便说一下,许多朋友在做RJ45头的时候,只是保证线两端的顺序一一对应,却并未按照568A/568B的排线标准去做。这样虽能连通网络,但这种线的抗干扰性非常差,经常出现诸如传输速度慢、网络时好时坏的情况。希望大家在做网线的时候一定按照标准去做,并且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网线长度最好不小于1.5米,这对提高网络的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让我们看看如何正确选用直连线和双绞线。当以下设备互联时,需使用直连线
1.将交换机或HUB与路由器连接
2.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与交换机或HUB连接。

而这些设备互联时,则需使用交叉线:
1.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UPLINKS口连接;
2.HUB与交换机连接
3.HUB与HUB之间连接;
4.两台PC直接相连;
5.路由器接口与其它路由器接口的连接;
6.Ethernet接口的ADSL Modem连接到PC机的网卡接口。

同一层设备相连用反接
不同一层设备相连用直接

参考答案:

(23)C

  ● 下列技术规范中,(24)不是软件中间件的技术规范。

  (24)A.EJB

   B.COM

   C.TPM标准

   D.CORBA

试题分析: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中文翻译为“全面生产保养”,是一种以设备为中心展开效率化改善的制造管理技术,与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精实生产(Lean Production)并称为世界级三大制造管理技术。

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安全芯片,是指符合TPM(可信赖平台模块)标准的安全芯片,它能有效地保护PC、防止非法用户访问。
  TPM标准:1999年10月,多家IT巨头联合发起成立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TCPA),初期加入者有康柏 、HP 、IBM、Intel、微软等,该联盟致力于促成新一代具有安全且可信赖的硬件运算平台。2003年3月,TCPA增加了诺基亚、索尼等厂家的加入,并改组为可信赖计算组织(Trusted Computing Group,TCG),希望从跨平台和操作环境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制定可信赖电脑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在并提出了TPM规范,目前最新版本为1.2

参考答案:

(24)C

● 以下关于.NET的描述,错误的是(25)

  (25)A.Microsoft .NET是一个程序运行平台

   B.NET Framework管理和支持.NET程序的执行

   C.Visual Studio.NET是一个应用程序集成开发环境

   D.编译.NET时,应用程序被直接编译成机器代码

参考答案:

(25)D

  ● 形成Web Service架构基础的协议不包括(26)

  (26)A.SOAP

   B.DHCP

   C.WSDL

   D.UDDI

参考答案:

(26)B

  ● 以下有关Web Service技术的示例中,产品和语言对应关系正确的是(27)

  (27)A.NET Framework--C#

   B.Delphi 6--Pascal

   C.WASP --C++

   D.GLUE--JAVA

试题分析:

Web Service概念

  什么是Web Service呢?从表面上看,Web Service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够通过Web进行调用的API。这就是说,你能够用编程的方法通过Web调用来实现某个功能的应用程序。例如,笔者创建一个Web Service,它的作用是查询某公司某员工的基本信息。它接受该员工的编号作为查询字符串,返回该员工的具体信息。你可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HTTP GET请求来调用罗列该员工基本信息的ASP页面,这就可以算作是体验Web Service了。

  从深层次上看,Web Service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它们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化的应用,可以在网络(通常为Web)中被描述、发布、查找以及通过Web来调用。

  Web Service便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使得Web Service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它可以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像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XML,将功能体现在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上。Web Service平台是一套标准,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互操作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任何语言(笔者用的是C#),在你喜欢的任何平台上写Web Service。

Web Service的技术支持

  Web Service平台需要一套协议来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创建。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数据表示方法和类型系统。要实现互操作性,Web Service平台必须提供一套标准的类型系统,用于沟通不同平台、编程语言和组件模型中的不同类型系统。目前这些协议有:

  1.XML和XSD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是Web 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除了易于建立和易于分析外,XML主要的优点在于它既与平台无关,又与厂商无关。XML是由万维网协会(W3C)创建,W3C制定的XML SchemaXSD?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数据类型,并给出了一种语言来扩展这套数据类型。

  Web Service平台是用XSD来作为数据类型系统的。当你用某种语言如VB.NET或C#?来构造一个 Web Service时,为了符合Web Service标准,所有你使用的数据类型都必须被转换为XSD类型。如想让它使用在不同平台和不同软件的不同组织间传递,还需要用某种东西将它包装起来。这种东西就是一种协议,如 SOAP。

  2.SOAP

  SOAP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它是用于交换XML编码信息的轻量级协议。它有三个主要方面:XML- envelope为描述信息内容和如何处理内容定义了框架,将程序对象编码成为XML对象的规则,执行远程过程调用(RPC)的约定。SOAP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传输协议上。例如,你可以使用 SMTP,即因特网电子邮件协议来传递SOAP消息,这可是很有诱惑力的。在传输层之间的头是不同的,但XML有效负载保持相同。

  Web Service 希望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能够用“软件-软件对话”的方式相互调用,打破了软件应用、网站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格格不入的状态,实现“基于Web无缝集成”的目标。

  3.WSDL

  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就是用机器能阅读的方式提供的一个正式描述文档而基于XML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因为是基于XML的,所以WSDL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

  4.UDDI

  UDDI 的目的是为电子商务建立标准;UDDI是一套基于Web的、分布式的、为Web Service提供的、信息注册中心的实现标准规范,同时也包含一组使企业能将自身提供的Web Service注册,以使别的企业能够发现的访问协议的实现标准。

  5.远程过程调用RPC与消息传递

  Web Service本身其实是在实现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我们现在有两种应用程序通信的方法:RPC远程过程调用?和消息传递。使用RPC的时候,客户端的概念是调用服务器上的远程过程,通常方式为实例化一个远程对象并调用其方法和属性。RPC系统试图达到一种位置上的透明性:服务器暴露出远程对象的接口,而客户端就好像在本地使用的这些对象的接口一样,这样就隐藏了底层的信息,客户端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对象是在哪台机器上。

 Web Service软件的支持

  操作系统离不开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支持。同样,Web Service这项技术只有通过日益广泛的应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目前比较流行的实现方法是使用.NET 和 Java两种技术,并且两种实现方法可以互相操作;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使用微软、IBM、SUN、Borland等不同厂商的 Web Service构建工具建立的Web Service应用。

  微软.NET

  微软的.NET技术应该算是时下最为流行的Web Service 开发技术。首先因为其公司在以前相应的产品就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使新推出的.NET得以有比较稳定的用户群;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 .NET平台不仅延续了微软一贯的编程风格,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支持Web 服务的关键性技术,使得.NET在操作的简单性和执行的稳定性,高效性上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

  微软的Visual Studio.NET便是一个便于 Web 服务的开发工具。微软的目标是,将其新编程语言??C#作为Web Service的首选语言。虽然C#看起来与Java类似,但是还有一些Java中没有的独特的功能。.NET技术中用于Web Service 开发的主要工具是ASP.NET?从技术上说,ASPasp.net? 提供了一些超出ASP以前版本的优点(例如:代码和HTML的分离,与脚本语言相比较,对“真正”的编程语言如 C# 的支持)。

  IBM的WebSphere

  IBM公司是业界第一家能够提供全面支持Web服务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中间件的公司。通过多年来与 W3C(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共同努力,包括DB2、Lotus、Tivoli 和WebSphere在内的所有IBM软件都实现了对SOAP、WSDL、UDDI、Linux、XML、J2EE等开放技术和标准的全面支持。  IBM公司的WebSphere 也是比较好的基础架构软件开发平台。WebSphere软件平台及开发工具包括 WebSphere Studio Application Developer WSAD? 基于J2EE、XML 和Web服务等开放标准,并具备 IBM 在可靠性、扩展性和安全性上的主要优势。WebSphere 是 IBM 在 Web Services策略中的核心平台,它支持所有开发、发布、部署 Web Services应用所必需的开放标准和技术,包括 UDDI,SOAP,J2EE,WSDL,和对 XML 技术集成的增强,这特使得它在全球有很多用户。

  Borland的JBuilder

  Borland公司在 JBuilder7中,用户可以用其Borland Web Services Kit for Java和Borland JBuilder MobileSet 3进行更快捷地开发Web Service和无线应用。这样将使开发者能够在同一个开发环境中轻松地创建和集成Web Service。今年新推出的JBuidler8 更是针对Web Service开发更提供了方便和高效的方法。

  总之,在Web Service开发上,.NET 和Java都是很好的选择,尽管两者现在都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就目前来说,它们还是最好的开发手段和技术。具体选择哪种开发工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两种方法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根据使用者对这两种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具体语言的偏爱程度来决定。

GLUE是什么?

The Mind Electric's GLUE product is a Web service toolkit for Java programmers that offers an easy way to implement SOAP messaging. You can use GLUE's internal Web server to publish your Web service, but GLUE can also be run as a servlet inside your existing application server. Let's take a look at how you can build a Web services server and client using GLUE.

NET Framework是微软下一代平台(Dot Net)的支持库。使用.net开发的程序需要在NET Framework下才能运行。
比如vb的程序需要vb运行库,java程序需要jvm一样。

Net Framework是微软公司继WindowsDNA以来的新的开发平台。
.Net Framework是以一种类似于Java系统的虚拟机方式运行和管理的编程平台,通过CLR为基础,
支持多种语言(C#、VB.NET、C++、Python等)的开发。
可见A不正确,因为Net Framework支持多种语言(C#、VB.NET、C++、Python等)的开发,不全面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C答案,WASD除了C++, 还有JAVA

参考答案:

(27)D

  ●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28)所有。

  (28)A.完成者

   B.委托开发人

   C.开发人与委托开发人共同

   D.国家

试题分析: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第一章总则第八条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 、 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A.发明创造具有哪两项权利?

1.申请专利的权利;

2.谁为专利权人的权利;

B.权利归属权对比图

类别

职务发明创造

非职务发明创造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

该单位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谁为专利权人

该单位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更多专利法知识请参见下文: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法律法规学习——专利法篇

参考答案:

(28)A

● 在投标文件的报价单中,如果出现总价金额和分项单价与工程量乘积之和的金额不一致时,应当(29)

  (29)A.以总价金额为准,由评标委员会直接修正即可

   B. 以总价金额为准,由评标委员会修正后请该标书的投标授权人予以签字确认

   C.以分项单价与工程量乘积之和为准,由评标委员会直接修正即可.

   D.以分项单价与工程量乘积之和为准,由评标委员会修正后请该标书的投标授权人予以签字确认

参考答案:

(29)D

  ● 下列描述中(30)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正确内容。

  (30)A.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

   B.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C.投标人报价不受限制

   D.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同他人转让。

试题:

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章 投标

第三十三条 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200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50的原题

参考答案:

(30)C

  ● 项目经理为了有效管理项目需掌握的软技能不包括()。

  (31)A.有效的沟通

   B.激励

   C.领导能力

    D.后勤和供应链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第1章绪论章节

第19页,20页专门讲到优秀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参考答案:

(31)D

  ● 项目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项目绩效评审是很重要的,评审的目标是(32)。

  (32)A.决定项目是否应该进入下一个阶段

   B.根据过去的绩效调整进度和成本基准

   C.得到客户对项目绩效认同

   D.根据项目的基准计划来决定完成该项目需要多少资源

试题分析:

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38题的原题 ,一字未改。

在一个阶段末的项目绩效评审通常被称为阶段出口、阶段验收或终止点。

评审的目标是:评审本阶段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决定项目是否从当前阶段进入下一阶段,是发现和纠正错误并保证项目聚焦于它所支持的业务发展的需要。

大家可以参见《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一书P200页。

参考答案:

(32)A

● 如果一个企业经常采用竞争性定价或生产高质量产品来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从而保持自己的稳定,它应该属于(33)。

  (33)A.开拓型战略组织

   B.防御型战略组织

    C.分析性战略组织

   D.反应型战略组织

参考答案:

(33)B

  ● 广义理解,运作管理是对系统(34)。

  (34)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

   B.设置的管理

   C.运行的管理

     D.机制的管理

参考答案:

(34)D

  ●(35)不是项目成本估算的输入。

  (35)A.项目进度管理 计划

   B.项目管理计划

   C.项目成本绩效报告

    D.风险事件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第8章成本管理章节

156页专门谈到项目成本估算的输入。

成本估算是指对完成项目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成本做出的近似的估算。

成本管理的过程是:成本估算,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控制。

成本绩效报告是记载项目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的资料,她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各个阶段或者各项工作的成本完成情况,是否超出了预先分配的预算,存在哪些问题等等。

项目成本绩效报告是成本控制的输入。

参考答案:

(35)C

  ●(36)不是成本估算的方法。

  (36)A.类比法

   B.确定资源 费率

   C.工料清单法

   D.挣值分析法

试题分析:

挣值分析法是进度控制的工具,不是成本管理的工具

参考答案:

(36)D

● 下图为某工程进度网络图,

  结点1为起点,结点11为终点,那么关键路径为(37),此工程最快(38)天完成。

  (37)A.1-3-5-8-9-10-11

   B.1-2-4-7-11

 C.1-3-5-7-11

  D.1-2-5-8-10-11

  (38)A.18

   B.28

    C.22

   D.20

参考答案:

(37)A  (38)B

  ● 以下关于工作分解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39)。

  (39)A.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各项计划和控制措施制定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B.工作分解结构是面向可交付物的层次型结构

   C.工作分解结构可以不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D.工作分解结构能明确项目相关各方面的工作界面,便于责任划分和落实

参考答案:

(39)C

  ●(40)描述了项目范围的形成过程。

  (40)A.它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更加详细

   B.它是在项目章程中被定义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必要的变更

   C.在项目早期,项目范围包含某些特定的功能和其他功能,并且随着项目的进展添加更详细的特征

   D.它是在项目的早期被描述出来并随着范围的蔓延而更加详细

参考答案:

(40)A

  ● 以下关于项目整体管理 的叙述,正确的是(41)。

(41) A.项目整体管理 把各个管理过程看成是完全独立的

   B.项目整体管理过程是线性的过程

   C.项目整体管理是对项目管理过程组中的不同过程和活动进行识别、定义、整合、统一和协调的过程

   D.项目整体管理不涉及成本估算过程

参考答案:

(41)C

  ● 小王是某软件开发公司负责某项目的项目经理 ,该项目己经完成了前期的工作进入实现阶段,但用户提出要增加一项新的功能,小王应该(42)。

  (42)A.立即实现该变更

   B.拒绝该变更

   C.通过变更控制过程管理该变更

   D.要求客户与公司领导协商

参考答案:

(42)C

  ● 一般而言,项目的范围确定后,项目的三个基本目标是(43)。

  (43)A.时间、成本、质量标准

   B.时间、功能、成本

   C.成本、功能、质量标准

   D.时间、功能、质量标准

试题分析:

项目的三个基本目标是:时间、成本、质量标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第6章项目范围管理章节

106页专门提到:在项目管理的背景下,范围这个术语可以有两种理解:

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

而题干问的问题就是:项目范围的范畴的问题。

而功能是属于产品范围范畴的问题。

参考答案:

(43)A

  ● 小王作为项目经理正在带领项目团队 实施一个新的信急系统集成项目。项目团队已经共同工作了相当一段时间,正处于项目团队建设的发挥阶段,此时一个新成员加入了该团队,此时(44)。

  (44)A.团队建设将从震荡阶段重新开始

   B.团队将继续处于发挥阶段

   C.团队建设将从震荡阶段重新开始,但很快就会步入发挥阶段

   D.团队建设将从形成阶段重新开始

参考答案:

(44)C

● 冲突管理中最有效的解决冲突方法是(45)。

  (45)A.问题解决

   B.求同存异

   C.强迫

   D.撤退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第10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章节

215页 提到:问题解决是冲突管理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双方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双发都会满意,也就是说是双赢的效果。

强迫就是专注于一个人的观点,而不管另一个的观点,最终导致一方赢另一方失败,一般会导致另一个冲突的发生。

撤退就是把眼前的问题搁置起来,等以后再解决,也就是大家以后再处理这个问题。核心:冲突问题没有解决。

求同存异的方法:就是双发都关注他们一致同意的观点,而避免不同的观点。但是:没有彻底解决冲突的根源。

参考答案:

(45)A

  ● 某公司定期组织公司的新老员工进行聚会,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行为满足的是员工的(46)。

  (46)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社会需求

   D.受尊重需求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207页,举例到:

公司的新员工或者新到一个城市工作的员工可能有社会的需要动机,为了满足他们的归属感的需求,有些公司就会专门为这些懂得信息技术的新员工组织一些聚会和社会活动。

也就是说:社会需求,也就是个人归属感的需求。

参考答案:

(46)C

  ● 在质量规划中,(47)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可用来帮助人们识别并找出哪些变量对项目结果的影响最大。

  (47) A.成本效益分析

   B.基准分析

   C.实验设计

    D.质量审计

参考答案:

(47)C

  ● 以下有关质量保证的叙述,错误的是(48)。

  (48)A.质量保证主要任务是识别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质量标准

  B.质量保证该贯穿整个项目生命期

  C.质量保证给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提供保证

   D.质量审计是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

参考答案:

(48)A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质量控制 工具的是(49)。

(49)A.甘特图

   B.趋势分析

   C.控制图

   D.因果图

试题分析:

甘特图是进度控制的工具,而非质量控制的工具

参考答案:

(49)A

  ● 下列选项中.有关项目组合和项目组合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50)。

  (50)A.项目组合是项目或大项目和其他工作的一个集合

   B.组合中的项目或大项目应该是相互依赖或相关的

   C.项目组合管理中,资金和支持可以依据风险 /回报类别来进行分配

   D.项目组合管理应该定期排除不满足项目组合的战略目标的项目

参考答案:

(50)B

  ● 项目组合管理可以将组织战略进一步细化到选择哪些项目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其选择的主要依据在于(51)。

  (51)A.交付能力和收益

  B.追求人尽其才

  C.追求最低的风险

  D.平衡人力资源 专长

参考答案:

(51)A

● 下列各图描述了DIPP值随着项目进行时间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52)。

A

参考答案:

(52)A

  

● 项目经理 小丁负责一个大型项目的管理工作,目前因人手紧张只有15个可用的工程师,因为其他工程师已经被别的项目占用。这15个工程师可用时间不足所需时间的一半,并且小丁也不能说服管理层改变这个大型项目的结束日期。在这种情况下,小丁应该(53)。

  (53)A.与团队 成员协调必要的加班,以便完成工作

   B.告诉团队成员他们正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C.征得管理层同意,适当削减工作范围,优先完成项目主要工作

   D.使用更有经验的资源 ,以更快地完成工作

参考答案:

(53)C

  ● 以下有关行业集中度的说法,错误的是(54)。

  (54)A.计算行业集中度要考虑该行业中企业的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额等因素

   B.行业集中度较小则表明该行业为竞争型

   C.计算行业集中度要涉及该行业的大多数企业

   D.稳定的集中度曲线表明市场竞争结构相对稳定

分析:

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又称行业集中率或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一 : 衡量指标
  行业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指数)、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
  测量行业集中度的具体方法和相应指标有很多,这里选用绝对集中度(>CRn)和赫佛因德指数(HI)作为衡量市场集中度指标。
  1.行业集中率(CRn指数)
  行业集中率是指该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例如,CR4是指四个最大的企业占有该相关市场份额。同样,五个企业集中率(CR5)、八个企业集中率(CR8)均可以计算出来。但是,集中率的缺点是它没有指出这个行业相关市场中正在运营和竞争的企业的总数。例如,具有同样高达75%的CR4在两个行业份额却可能是不相同的,因为一个行业可能仅有几个企业而另一个行业则可能有许多企业。
  CRn指数是以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第i企业的销售额为:Xi,则第i企业的市场份额为:Si=Xi/X,又设CRn为该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则有:(见右图公式一)
  一般认为,即如果行业集中度CR4或CR8<40,则该行业为竞争型;而如果30≤CR4或40≤CR8,则该行业为寡占型。
  CRn的计算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已知该行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其计算公式:(见右图公式二)
  
行业集中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Si是第i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是这个行业中企业总数。
  已知该行业的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情况下,其计算公式:(见右图公式三)其中:
  CRn: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i:表示第i家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
  n: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数;
  N:产业内的企业总数。
  通常n=4或者n=8,此时,行业集中度就分别表示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4家或者前8家企业的集中度。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日本通产省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将产业市场结构粗分为寡占型(CR8 ≥ 40)和竞争型(CR8<40%)两类。其中,寡占型又细分为极高寡占型(CR8 ≥ 70%)和低集中寡占型(40% ≤ CR8<70%);竞争型又细分为低集中竞争型(20% ≤ CR8<40%)和分散竞争型(CR8<20%)。
  2.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I指数)
  (1)指数概念
  HI指数即赫佛因德指数—赫希曼指数(Hirschman-Herfindahl Index),是指基于该行业中企业的总数和规模分布,即将相关市场上的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后再相加的总和。这个指标最初由A·赫希曼提出,195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的0·赫尔芬达尔在他的博士论文《钢铁业的集中》中进一步阐述。赫希曼指数具有数学上绝对法和相对法的优点使它成为较理想的市场集中度计量指标,它可以衡量企业的市场份额对市场集中度产生的影响,成为政府审查企业并购的一个重要行政性标准。
  该指数用公式表示为:(见右上图公式四)   这一指数的含义是:它给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i一个权数,这个权数就是其市场份额本身。可见,它对大企业所给的权数较大,对其市场份额也反映的比较充分。指数值越大,集中度越高,反之越低

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HHI)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度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数。HHI的值介于0~10000之间,越接近0,表示竞争越激烈,参与竞争的企业数较多且每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越接近10000,表示垄断越严重,参与竞争的企业数较少,或者竞争各方的占有率差距较大。

参考答案:

(54)C

● 在实际沟通 中,(55)更有利于被询问者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绪。

  (55)A.封闭式问题

   B.开放式问题

   C.探询式问题

   D.假设性问题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 第11章 项目沟通管理 第236页

封闭式问题----用来确认信息的正确性。

开放式问题----鼓励应征者详细回答,表达情绪。

探询式问题----用来澄清之前谈过的主题与信息。

假设性问题----用来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

参考答案:

(55)B

  ● 项目沟通中不恰当的做法是(56)。

  (56)A.对外一致,一个团队 要用一种声音说话

   B.采用多样的沟通风格

   C.始终采用正式的沟通方式

   D.会议 之前将会议资料发给所有参会人员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 第11章 项目沟通管理 第234页 项目沟通的几个原则

非正式的沟通有利于关系的融洽。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方式。

参考答案:

(56)C

  ● 下列选项中,项目经理 进行成本估算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57).

  (57) A.人力资源

  B.工期长短

  C.风险因素

  D.盈利

参考答案:

(57)D

  ● 项目甲、乙、丙、丁的工期都是三年,在第二年末其挣值分析数据如下表所示,按照趋势最早完工的应是一(58)。

  (58)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58)D

● 某项目成本偏差(CV)大于0,进度偏差(SV)小于0,则该项目的状态是(59)。

  (59)A.成本节省、进度超前

   B.成本节省、进度落后

   C.成本超支、进度超前

   D.成本超支、进度落后

参考答案:

(59)B

  ● 下列选项中.属于变更控制委员会主要任务的是(60)。

  (60) A.提出变更申请

   B.评估变更影响

   C.评价、审批变更

   D.实施变更

第329页 15.4.2变更控制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 第15章 配置管理

变更控制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也称为配置控制委员会,是配置项变更得监管组织, 其任务是对建议的配置项变更做出评价、审批以及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

提出变更申请和评估变更影响是变更申请人的主要工作

实施变更是变更实施者的主要工作。

参考答案:

(60)C

  ● 某软件开发项目在项目的最后阶段发现对某个需求的理解与客户不一致,产生该问题最可能的原因是(61)工作不完善。

  (61)A.需求获取

   B.需求分析

   C.需求定义

   D.需求验证

参考答案:

(61)D

  ● 在信息系统开发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应将工作产品及有关信息存入配置库的(62)。

  (62)A.受控库

   B.开发库

   C.产品库

   D.知识库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 第15章 配置管理第328页

受控库(controlled library) 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将工作产品存入或将有关的信息存入。存入的信息包括计算机可读的以及人工可读的文档资料。应该对库内信息的读写和修改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62)A

● 以下有关基线的叙述,错误的是(63)。

  (63)A.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

   B.基线不能再被任何人任意修改

   C.基线是一组经过正式审查井且达成一致的范围或工作产品

   D.产品的测试版本不能被看作基线

试题分析:

基线是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基线其实是一些 重要的里程碑,但相关交付物要通过正式评审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准和出发点。基线一旦建立后变化需要受控制。

  重要的检查点是里程碑,重要的需要客户确认的里程碑,就是基线。在我们实际的项目中,周例会是检查点的表现形式,高层的阶段汇报会是基线的表现形式。

基线是软件文档或源码(或其它产出物)的一个稳定版本,它是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所以,当基线形成后,项目负责SCM的人需要通知相关人员基线已经形成,并且哪儿可以找到这基线了的版本.这个过程可被认为内部的发布.至于对外的正式发布,更是应当从基线了的版本中发布.

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将基线所代表的各版本的目录和文件填入他们的工作区。随着工作的进展,基线将合并自从上次建立基线以来开发人员已经交付的工作。变更一旦并入基线,开发人员就采用新的基线,以与项目中的变更保持同步。调整基线将把集成工作区中的文件并入开发工作区。

结论:

1.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

2.基线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

3.基线,可以更改,但是要受控,修改后为成为下一个基线;

建立基线的三大原因是:重现性、可追踪性和报告。

重现性是指及时返回并重新生成软件系统给定发布版的能力,或者是在项目中的早些时候重新生成开发环境的能力。可追踪性建立项目工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其目的在于确保设计满足要求、代码实施设计以及用正确代码编译可执行文件。报告来源于一个基线内容同另一个基线内容的比较。基线比较有助于调试并生成发布说明。

建立基线后,需要标注所有组成构件和基线,以便能够对其进行识别和重新建立。

建立基线有以下几个优点:

基线为开发工件提供了一个定点和快照。
      新项目可以从基线提供的定点之中建立。作为一个单独分支,新项目将与随后对原始项目(在主要分支上)所进行的变更进行隔离。
      各开发人员可以将建有基线的构件作为他在隔离的私有工作区中进行更新的基础。
      当认为更新不稳定或不可信时,基线为团队提供一种取消变更的方法。
      您可以利用基线重新建立基于某个特定发布版本的配置,这样也可以重现已报告的错误。

使用

定期建立基线以确保各开发人员的工作保持同步。但是,在项目过程中,应该在每次迭代结束点(次要里程碑),以及与生命周期各阶段结束点相关联的主要里程碑处定期建立基线:

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先启阶段)
      生命周期构架里程碑(精化阶段)
      初始操作性能里程碑(构建阶段)
      产品发布里程碑(产品化阶段)

选项(D)产品的测试版本不能被看作基线

是对产品的测试版本看做基线的全面否定,实际上只要对产品的测试版本做了正式评审,

是可以作为基线的。

选项(B)基线不能再被任何人任意修改

关键在“不能任意修改”,因为基线一旦建立后变化需要受控制,也就是说不能任意修改,修改

都是受控制的。

参考答案:

(63)D

  ● 某个配置项的版本由1.0变为2.0,按照配置版本号规则表明(64)。

  (64)A.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式发布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大

   B.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式发布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小

   C.目煎配置项处于正在修改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大

   D.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在修改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小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 第15章 配置管理 第332页 15.5.2配置项版本号规则

1.处于“正式发布”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X.Y。

2.处于“正式修改”状态的配置项的版本号格式为:X.YZ。

3.如果配置项的版本升级幅度比较小,一般只增大Y值,X值保持不变。

4.只有当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比较大时,才允许增大X值。

参考答案:

(64)A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配置审核的作用是(65)。

  (65)A.防止向用户提交不适合的产品

   B.确保项目范围的正确

   C.确保变更遵循变更控制规程

   D.找出各配置项间不匹配的现象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 第15章 配置管理 第333页15.6.2实施配置审核的意义。

参考答案:

(65)B

  ●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1公斤甲产品需要煤9公斤、电4度、油3公斤,生产1公斤乙产品需要煤4公斤、电5度、油10公斤。该工厂现有煤360公斤、电200度、油300公斤。已知甲产品每公斤利润为7千元,乙产品每公斤利润为1.2万元,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应该生产甲产品(66)公斤,乙产品(67)公斤。

  (66)A.20

   B.21

   C.22

   D.23

  (67)A.22

   B.23

  C.24

  D.25

参考答案:

(66)A (67)C

● 某厂需要购买生产设备生产某种产品,可以选择购买四种生产能力不同的设备,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状况有三种(需求量较大、需求量中等、需求量较小)。厂方估计四种设备在各种需求状况下的收益由下表给出,根据收益期望值最大的原则,应该购买(68)。

  (68)A.设备1

   B.设备2

   C.设备3

   D.设备4

参考答案:

(68)C

  ● 某公司新建一座200平米的厂房,现准备部署生产某产品的设备。该公司现空闲生产该产品的甲、乙、丙、丁四种型号的设备各3台,每种型号设备每天的生产能力由下表给出。在厂房大小限定的情况下,该厂房每天最多能生产该产品(69)个。

  (69)A.500

   B.520

   C.524

   D.530

参考答案:

(69)B

  ● 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配比技术就可以提出不同的企业战略。S-T战略是(70)。

  (70)A.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B.利用机会、克服弱点

   C.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D.减小弱点、回避威胁

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 2版)》第20章 战略管理概述第437页

SWOT分析方法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参考答案:

(70)C

  ● The (71) process ascertains which risks have the potential of affecting the project and documenting the risks' characteristics.

  (71)A.Risk Identification

   B.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C.Qualitative Risk Analysis

   D.Ris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参考答案:

(71)A

  ● The strategies for handling risk comprise of two main types:negative risks, and positive risks. The goal of the plan is to minimize threats and maximize opportunities.When dealing with negative risks,there are three main response strategies (72),Transfer ,Mitigate .

  (72)A.Challenge

    B.Exploit

     C.Avoid

    D.Enhance

参考答案:

(72)C

● (73)is a property of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by which an abstract operation may be performed in different ways in different classes.

  (73)A.Method

   B.Polymorphism

   C.Inheritance

   D.Encapsulation

参考答案:

(73)B

  ●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is a standard graphical language for modeling object-oriented software.(74)can show the behavior of systems in terms of how objec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74)A.Class diagram

   B.Component diagram

   C.Sequence diagram

    D.Use case diagram

参考答案:

(74)C

  ● The creation of a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is the process of(75)the major project deliverables.

  (75)A.subdividing

   B.assessing

   C.planning

   D.integrating

参考答案:

(75)A

2009年下半年11月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答案(分析与解答)(第5次修订 修订时间:2010年03月14日02时02分)相关推荐

  1. 2012年下半年11月份系统架构设计师上午试题答案之一

    2012年下半年11月份系统架构设计师上午试题答案之一 试题一:企业资源三大流 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试题二:企业信息化方法 1. 业务流程重构法: 2. 核心业务应用法: ...

  2. 2009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文档

    2009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文档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ody/archive/2010/05/20/1739948.html

  3. 2008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之一

    2008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清华版第一部分) 新推出包过培训,详情见简章 试题(1) (1)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目标. A.技术提升 B.数据标准化 C.企业需求分析 D. ...

  4. 2012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1.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很多种,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开发方法,其中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一步一步地依次进行 ...

  5. 软考新思维--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16-20题)...

    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16-20题) 16.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分成七类,其中不包括() A.自然事件风险和人为事件风险 B.软件系统风险和软件过程风险 C.项目管理 ...

  6. 软考新思维--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6-10题)...

    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1-5题) 6.()不是获取需求的方法. A.问卷调查 B.会议讨论 C.获取原型 D.决策分析 [软考新思维] 需求是获取的得来的,不是决策 ...

  7. 软考新思维--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1-5题)

    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1-5题) 1.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以及()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A.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 B.信息资 ...

  8. 软考新思维--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46-50题)

    软考新思维--201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分析与答案(试题46-50题) 46.()不属于风险管理计划编制的成果 A.风险类别 B.风险概率 C.风险影响力的定义 D.风险记录 参考答案 ...

  9. 2021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解析(三)

    41.()属于拉式沟通方法. A.电子邮件 B.经验教训数据库 C.视频会议 D.备忘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10.3项目沟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4. 沟通方法 ●拉式沟通.用于信息量很大或受众很多 ...

最新文章

  1. R语言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数据缩放、PCA聚类结果可视化、fpc包的clusterboot函数通过bootstrap重采样的方法评估hclust层次聚类的稳定性
  2. 纪念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诞辰109周年
  3. java实现文件加密与解密_Java实现文件的加密解密功能示例
  4. Linux命令之tar等
  5. linux SHH 免密码登录 配置
  6. 华为harmonyos发布会,海雀科技首款HarmonyOS智能摄像头Pro亮相华为智慧屏新品发布会...
  7. android 行居中,android自己定义换行居中CenterTextView
  8. 高并发秒杀系统--秒杀高并发分析与解决方案
  9. MATLAB简介与矩阵定义
  10. 最新的python是哪个版本的好_书声琅琅:Python哪个版本好用
  11. Android Design 与 Holo Theme
  12. Mybatis 异常(SQL 语法异常 ambiguous)
  13. 随笔 - 记录下当前的生活
  14. BF(暴力)算法详解
  15. 将https安全证书导入jdk中
  16. uniapp onReachBottom 不触发
  17. python输入一个数输出绝对值_python如何使用绝对值
  18. GNS 3中 Solar Putty 背景颜色修改
  19. 一个菜鸟的Linux起步 课程第一节:linux基础与命令介绍
  20. POJ 2349 Arctic Network (MST中的第K长路)

热门文章

  1. SAP S4 MM配置详解之一:全局设置-定义国家/货币汇率/计量单位/工厂日历
  2. 白嫖彩虹云主机自制图床
  3. 记录Ubuntu的一些小常识
  4. python基础小知识
  5. JS 输入某年某月某日,判断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6. healthkit 之前的计步方案
  7. 星梦缘陈彦妃_星梦缘里的林思彤陈彦妃怀孕 陈彦妃老公是谁大曝光
  8. 外贸助手 - 网页版
  9. lspci 和 setpci 的几种用法
  10. ROS笔记(35) 笛卡尔运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