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1.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2.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3.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4.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Xen
  5. 第二章计算第4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KVM
  6. 第二章计算第5节——商用云主机方案
  7. 第二章计算第6节——裸金属方案
  8. 第三章云存储第1节——分布式云存储总述
  9. 第三章云存储第2节——SPDK方案综述
  10. 第三章云存储第3节——Ceph统一存储方案
  11. 第三章云存储第4节——OpenStack Swift 对象存储方案
  12. 第三章云存储第5节——商用分布式云存储方案
  13. 第四章云网络第一节——云网络技术发展简述
  14. 第四章云网络4.2节——相关基础知识准备
  15. 第四章云网络4.3节——重要网络协议
  16. 第四章云网络4.3.1节——路由技术简述
  17. 第四章云网络4.3.2节——VLAN技术
  18. 第四章云网络4.3.3节——RIP协议
  19. 第四章云网络4.3.4节——OSPF协议
  20. 第四章云网络4.3.5节——EIGRP协议
  21. 第四章云网络4.3.6节——IS-IS协议
  22. 第四章云网络4.3.7节——BGP协议
  23. 第四章云网络4.3.7.2节——BGP协议概述
  24. 第四章云网络4.3.7.3节——BGP协议实现原理
  25. 第四章云网络4.3.7.4节——高级特性
  26. 第四章云网络4.3.7.5节——实操
  27. 第四章云网络4.3.7.6节——MP-BGP协议
  28. 第四章云网络4.3.8节——策略路由
  29. 第四章云网络4.3.9节——Graceful Restart(平滑重启)技术
  30. 第四章云网络4.3.10节——VXLAN技术
  31. 第四章云网络4.3.10.2节——VXLAN Overlay网络方案设计
  32. 第四章云网络4.3.10.3节——VXLAN隧道机制
  33. 第四章云网络4.3.10.4节——VXLAN报文转发过程
  34. 第四章云网络4.3.10.5节——VXlan组网架构
  35. 第四章云网络4.3.10.6节——VXLAN应用部署方案
  36. 第四章云网络4.4节——Spine-Leaf网络架构
  37. 第四章云网络4.5节——大二层网络
  38. 第四章云网络4.6节——Underlay 和 Overlay概念
  39. 第四章云网络4.7.1节——网络虚拟化与卸载加速技术的演进简述
  40. 第四章云网络4.7.2节——virtio网络半虚拟化简介
  41. 第四章云网络4.7.3节——Vhost-net方案
  42. 第四章云网络4.7.4节vhost-user方案——virtio的DPDK卸载方案
  43. 第四章云网络4.7.5节vDPA方案——virtio的半硬件虚拟化实现
  44. 第四章云网络4.7.6节——virtio-blk存储虚拟化方案
  45. 第四章云网络4.7.8节——SR-IOV方案
  46. 第四章云网络4.7.9节——NFV
  47. 第四章云网络4.8.1节——SDN总述
  48. 第四章云网络4.8.2.1节——OpenFlow概述
  49. 第四章云网络4.8.2.2节——OpenFlow协议详解
  50. 第四章云网络4.8.2.3节——OpenFlow运行机制
  51. 第四章云网络4.8.3.1节——Open vSwitch简介
  52. 第四章云网络4.8.3.2节——Open vSwitch工作原理详解
  53. 第四章云网络4.8.4节——OpenStack与SDN的集成
  54. 第四章云网络4.8.5节——OpenDayLight
  55. 第四章云网络4.8.6节——Dragonflow
  56. 第四章云网络4.9.1节——网络卸载加速技术综述

  57. 第四章云网络4.9.2节——传统网络卸载技术

  58. 第四章云网络4.9.3.1节——DPDK技术综述

  59. 第四章云网络4.9.3.2节——DPDK原理详解

  60. 第四章云网络4.9.4.1节——智能网卡SmartNIC方案综述

  61. 第四章云网络4.9.4.2节——智能网卡实现

  62. 第六章容器6.1.1节——容器综述

  63. 第六章容器6.1.2节——容器安装部署

  64. 第六章容器6.1.3节——Docker常用命令

  65. 第六章容器6.1.4节——Docker核心技术LXC

  66. 第六章容器6.1.5节——Docker核心技术Namespace

  67. 第六章容器6.1.6节—— Docker核心技术Chroot

  68. 第六章容器6.1.7.1节——Docker核心技术cgroups综述

  69. 第六章容器6.1.7.2节——cgroups原理剖析

  70. 第六章容器6.1.7.3节——cgroups数据结构剖析

  71. 第六章容器6.1.7.4节——cgroups使用

  72. 第六章容器6.1.8节——Docker核心技术UnionFS

  73. 第六章容器6.1.9节——Docker镜像技术剖析

  74. 第六章容器6.1.10节——DockerFile解析

  75. 第六章容器6.1.11节——docker-compose容器编排

  76. 第六章容器6.1.12节——Docker网络模型设计

  77. 第六章容器6.2.1节——Kubernetes概述

  78. 第六章容器6.2.2节——K8S架构剖析

  79. 第六章容器6.3.1节——K8S核心组件总述

  80. 第六章容器6.3.2节——API Server组件

  81. 第六章容器6.3.3节——Kube-Scheduler使用篇

  82. 第六章容器6.3.4节——etcd组件

  83. 第六章容器6.3.5节——Controller Manager概述

  84. 第六章容器6.3.6节——kubelet组件

  85. 第六章容器6.3.7节——命令行工具kubectl

  86. 第六章容器6.3.8节——kube-proxy

  87. 第六章容器6.4.1节——K8S资源对象总览

  88. 第六章容器6.4.2.1节——pod详解

  89. 第六章容器6.4.2.2节——Pod使用(上)

  90. 第六章容器6.4.2.3节——Pod使用(下)

  91. 第六章容器6.4.3节——ReplicationController

  92. 第六章容器6.4.4节——ReplicaSet组件

  93. 第六章容器基础6.4.5.1节——Deployment概述

  94. 第六章容器基础6.4.5.2节——Deployment配置详细说明

  95. 第六章容器基础6.4.5.3节——Deployment实现原理解析

  96. 第六章容器基础6.4.6节——Daemonset

  97. 第六章容器基础6.4.7节——Job

  98. 第六章容器基础6.4.8节——CronJob

2 cgroups原理解析

上面是说的cgroups 是内核提供的功能,但现在我们在用户空间想使用的是cgroup的功能。其原理是:linux 内核有一个很强大的模块叫做VFS(vritual File System),VFS 把具体的文件系统的细节隐藏起来,给用户态进程提供一个完备的文件系统API接口。linux 也是通过VFS 把cgroups 功能暴漏给用户态进程的,cgroups 与VFS 之间的衔接部分叫做cgroups 文件系统。

用户态进程对groups 文件系统的操作,通过VFS 转换成cgroups 层级结构的维护。

2.1 cgroups 层级树的四大规则

传统的进程启动,是以init为根节点,也叫父进程,由它来创建子进程,作为子节点,而每个子节点还可以创建新的子节点,这样构成了树状结构。而cgroup的结构也是类似的,子节点继承父节点的属性。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系统的cgroup构成的层级树允许有多个存在,如果进程模型是init为根节点形成一个树,那cgroup的模型由多个层级树来构成。

内核使用 cgroup 结构体来表示一个 control group 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 cgroups 子系统的资源限制。cgroup 结构体可以组织成一颗树的形式,每一棵cgroup 结构体组成的树称之为一个 cgroups 层级树。

1. 同一个cgroups层级树可以 attach 一个或者几个 cgroups 子系统(subsystem),当前层级树可以对其 attach 的 cgroups 子系统进行资源的限制。每一个 cgroups 子系统只能被 attach 到一个层级树中。

2. 创建了 cgroups 层级树中的节点(cgroup 结构体)之后,可以把进程加入到某一个节点的控制任务列表中,一个节点的控制列表中的所有进程都会受到当前节点的资源限制。同时某一个进程也可以被加入到不同的 cgroups 层级树的节点中,因为不同的 cgroups 层级树可以负责不同的系统资源。所以说进程和 cgroup 结构体是一个多对多的关系。

上面这个图从整体结构上描述了进程与 cgroups 之间的关系。最下面的P代表一个进程。每一个进程的描述符中有一个指针指向了一个辅助数据结构css_set(cgroups subsystem set)。 指向某一个css_set的进程会被加入到当前css_set的进程链表中。一个进程只能隶属于一个css_set,一个css_set可以包含多个进程,隶属于同一css_set的进程受到同一个css_set所关联的资源限制。

上图中的”M×N Linkage”说明的是css_set通过辅助数据结构可以与 cgroups 节点进行多对多的关联。但是 cgroups 的实现不允许css_set同时关联同一个cgroups层级树下多个节点。 这是因为 cgroups 对同一种资源不允许有多个限制配置。

一个css_set关联多个 cgroups 层级树的节点时,表明需要对当前css_set下的进程进行多种资源的控制。而一个 cgroups 节点关联多个css_set时,表明多个css_set下的进程列表受到同一份资源的相同限制。

3. 一个task不能存在于同一个hierarchy的不同cgroup,但可以存在在不同hierarchy中的多个cgroup

系统每次新建一个hierarchy(即层级树)时,该系统上的所有task默认构成了这个新建的hierarchy的初始化cgroup,这个cgroup也称为root cgroup。

对于你创建的每个hierarchy,task只能存在于其中一个cgroup中,即一个task不能存在于同一个hierarchy的不同cgroup中,但是一个task可以存在在不同hierarchy中的多个cgroup中。

如果操作时把一个task添加到同一个hierarchy中的另一个cgroup中,则会从第一个cgroup中移除。

如下图,cpu和memory被附加到cpu_mem_cg的hierarchy。而net_cls被附加到net hierarchy。并且httpd进程被同时加到了cpu_mem_cg hierarchy的cg1 cgroup中和net hierarchy的cg3 cgroup中。并通过两个hierarchy的subsystem分别对httpd进程进行cpu,memory及网络带宽的限制。

4. 子task继承父task cgroup的关系

系统中的任何一个task(Linux中的进程)fork自己创建一个子task(子进程)时,子task会自动的继承父task cgroup的关系,在同一个cgroup中,但是子task可以根据需要移到其它不同的cgroup中。父子task之间是相互独立不依赖的。

如下图,httpd进程在cpu_and_mem hierarchy的/cg1 cgroup中并把PID 4537写到该cgroup的tasks中。

之后httpd(PID=4537)进程fork一个子进程httpd(PID=4840)与其父进程在同一个hierarchy的统一个cgroup中,但是由于父task和子task之间的关系独立不依赖的,所以子task可以移到其它的cgroup中。

2.2 cgroup 的组成

cgroup 代表“控制组”,并且不会使用大写。cgroup 是一种分层组织进程的机制, 沿层次结构以受控的方式分配系统资源。我们通常使用单数形式用于指定整个特征,也用作限定符如 “cgroup controller” 。

cgroup 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

  • core - 负责分层组织过程;
  • controller - 通常负责沿层次结构分配特定类型的系统资源。每个 cgroup 都有一个 cgroup.controllers 文件,其中列出了所有可供 cgroup 启用的控制器。当在 cgroup.subtree_control 中指定多个控制器时,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在同一个控制器上指定多项操作,那么只有最后一个生效。每个 cgroup 的控制器销毁是异步的,在引用时同样也有着延迟引用的问题;

所有 cgroup 核心接口文件都以 cgroup 为前缀。每个控制器的接口文件都以控制器名称和一个点为前缀。控制器的名称由小写字母和“”组成,但永远不会以“”开头。

2.2.1 cgroup 的核心文件

  • cgroup.type - (单值)存在于非根 cgroup 上的可读写文件。通过将“threaded”写入该文件,可以将 cgroup 转换为线程 cgroup,可选择 4 种取值,如下:
    1. domain - 一个正常的有效域 cgroup
    2. domain threaded - 线程子树根的线程域 cgroup
    3. domain invalid - 无效的 cgroup
    4. threaded - 线程 cgroup,线程子树
  • cgroup.procs - (换行分隔)所有 cgroup 都有的可读写文件。每行列出属于 cgroup 的进程的 PID。PID 不是有序的,如果进程移动到另一个 cgroup ,相同的 PID 可能会出现不止一次;
  • cgroup.controllers - (空格分隔)所有 cgroup 都有的只读文件。显示 cgroup 可用的所有控制器;
  • cgroup.subtree_control - (空格分隔)所有 cgroup 都有的可读写文件,初始为空。如果一个控制器在列表中出现不止一次,最后一个有效。当指定多个启用和禁用操作时,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1. 以“+”为前缀的控制器名称表示启用控制器
    2. 以“-”为前缀的控制器名称表示禁用控制器
  • cgroup.events - 存在于非根 cgroup 上的只读文件。
    1. populated - cgroup 及其子节点中包含活动进程,值为1;无活动进程,值为0.
    2. frozen - cgroup 是否被冻结,冻结值为1;未冻结值为0.
  • cgroup.threads - (换行分隔)所有 cgroup 都有的可读写文件。每行列出属于 cgroup 的线程的 TID。TID 不是有序的,如果线程移动到另一个 cgroup ,相同的 TID 可能会出现不止一次。
  • cgroup.max.descendants - (单值)可读写文件。最大允许的 cgroup 子节点数量。
  • cgroup.max.depth - (单值)可读写文件。低于当前节点最大允许的树深度。
  • cgroup.stat - 只读文件。
    1. nr_descendants - 可见后代的 cgroup 数量。
    2. nr_dying_descendants - 被用户删除即将被系统销毁的 cgroup 数量。
  • cgroup.freeze - (单值)存在于非根 cgroup 上的可读写文件。默认值为0。当值为1时,会冻结 cgroup 及其所有子节点 cgroup,会将相关的进程关停并且不再运行。冻结 cgroup 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动作完成后, cgroup.events 控制文件中的 “frozen” 值会更新为“1”,并发出相应的通知。cgroup 的冻结状态不会影响任何 cgroup 树操作(删除、创建等);
  • cgroup.kill - (单值)存在于非根 cgroup 上的可读写文件。唯一允许值为1,当值为1时,会将 cgroup 及其所有子节点中的 cgroup 杀死(进程会被 SIGKILL 杀掉)。一般用于将一个 cgroup 树杀掉,防止叶子节点迁移;

2.3子系统接口/参数

2.3.1 cpu子系统:用于限制进程的 CPU 利用率

CPU资源的控制有两种策略:

  • 一种是完全公平调度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策略,提供了限额和按比例分配两种方式进行资源控制;
  • 另一种是实时调度(Real-Time Scheduler)策略,针对实时进程按周期分配固定的运行时间。配置时间都以微秒(µs)为单位,文件名中用us表示。

CFS调度策略下的配置:

  • 设定CPU使用周期使用时间上限
  • cpu.cfs_period_us:规定CPU的时间周期(单位是微秒)。最大值是1秒,最小值是1000微秒。如果在一个单CPU的系统内,要保证一个cgroup 内的任务在1秒的CPU周期内占用0.2秒的CPU时间,可以通过设置cpu.cfs_quota_us 为200000和cpu.cfs_period_us 为 1000000。必须与cfs_quota_us配合使用。
  • cpu.cfs_quota_us :在单位时间内(即cpu.cfs_period_us设定值)可用的CPU最大时间(单位是微秒)。cpu.cfs_quota_us值可以大于cpu.cfs_period_us值,例如在一个双CPU的系统内,想要一个cgroup内的进程充分的利用2个CPU,可以设定cpu.cfs_quota_us为 200000 及cpu.cfs_period_us为 100000,当设定cpu.cfs_quota_us为-1时,表明不受限制,同时这也是默认值。
  • cpu.stat:统计信息,包含nr_periods(表示经历了几个cfs_period_us周期)、nr_throttled(表示task被限制的次数)及throttled_time(表示task被限制的总时长)。
  • 按权重比例设定CPU的分配
  • cpu.shares:cpu比重分配。通过一个整数的数值来调节cgroup所占用的cpu时间。例如,有2个cgroup(假设为CPU1,CPU2),其中一个(CPU1)cpu.shares设定为100另外一个(CPU2)设为200,那么CPU2所使用的cpu时间将是CPU1所使用时间的2倍。cpu.shares 的值必须为2或者高于2。

RT调度策略下的配置 实时调度策略与公平调度策略中的按周期分配时间的方法类似,也是在周期内分配一个固定的运行时间。

  • cpu.rt_period_us :设定周期时间。
  • cpu.rt_runtime_us:设定周期中的运行时间。

2.3.2 cpuacct子系统:用于统计各个 Cgroup 的 CPU 使用情况

这个子系统的配置是cpu子系统的补充,提供CPU资源用量的统计,时间单位都是纳秒。

  • cpuacct.stat:统计cgroup中所有任务的用户和内核分别使用CPU的时长
  • cpuacct.usage:统计cgroup中所有任务的CPU使用时长(纳秒)
  • cpuacct.usage_percpu:统计cgroup中所有任务使用的每个cpu的时间(纳秒)

2.3.3 cpuset子系统:为一组进程分配指定的CPU和内存节点

为task分配独立CPU资源的子系统,参数较多,这里只选讲两个必须配置的参数,同时Docker中目前也只用到这两个。

  • cpuset.cpus:允许cgroup中的进程使用的CPU列表。如0-2,16代表 0,1,2,16这4个CPU
  • cpuset.mems:允许cgroup中的进程使用的内存节点列表。如0-2,16代表 0,1,2,16这4个可用节点
  • cpuset.memory_migrate:当cpuset.mems变化时内存页上的数据是否迁移(默认值0,不迁移;1,迁移)
  • cpuset.cpu_exclusive:cgroup是否独占cpuset.cpus 中分配的cpu 。(默认值0,共享;1,独占),如果设置为1,其他cgroup内的cpuset.cpus值不能包含有该cpuset.cpus内的值
  • cpuset.mem_exclusive:是否独占memory,(默认值0,共享;1,独占)
  • cpuset.mem_hardwall:cgroup中任务的内存是否隔离,(默认值0,不隔离;1,隔离,每个用户的任务将拥有独立的空间)
  • cpuset.sched_load_balance:cgroup的cpu压力是否会被平均到cpuset中的多个cpu上。(默认值1,启用负载均衡;0,禁用。)

2.3.4 memory子系统:限制cgroup所能使用的内存上限

  • memory.limit_in_bytes:设定最大的内存使用量,可以加单位(k/K,m/M,g/G)不加单位默认为bytes
  • memory.soft_limit_in_bytes:和 memory.limit_in_bytes 的差异是,这个限制并不会阻止进程使用超过限额的内存,只是在系统内存不足时,会优先回收超过限额的进程占用的内存,使之向限定值靠拢。该值应小于memory.limit_in_bytes设定值
  • memory.memsw.limit_in_bytes:设定最大的内存+swap的使用量
  • memory.oom_control:当进程出现Out of Memory时,是否进行kill操作。默认值0,kill;设置为1时,进程将进入睡眠状态,等待内存充足时被唤醒
  • memory.force_empty:当设置为0时,清空该group的所有内存页;该选项只有在当前group没有tasks才可以使用
  • memory.stat:统计内存使用情况。各项单位为字节

统计相关特性:

  • memory.usage_bytes:报​​​告​​​该​​​ cgroup中​​​进​​​程​​​使​​​用​​​的​​​当​​​前​​​总​​​内​​​存​​​用​​​量(以字节为单位)。
  • memory.max_usage_bytes:报​​​告​​​该​​​ cgroup 中​​​进​​​程​​​使​​​用​​​的​​​最​​​大​​​内​​​存​​​用​​​量。
  • memory.failcnt:报​​​告​​​内​​​存​​​达​​​到​​​在​​​ memory.limit_in_bytes设​​​定​​​的​​​限​​​制​​​值​​​的​​​次​​​数​​​。
  • memory.stat:包含大量的内存统计数据。各项单位为字节。
  • cache:页​​​缓​​​存​​​,包​​​括​​​ tmpfs(shmem),单位为字节。
  • rss:匿​​​名​​​和​​​ swap 缓​​​存​​​,不​​​包​​​括​​​ tmpfs(shmem),单位为字节。
  • mapped_file:memory-mapped 映​​​射​​​的​​​文​​​件​​​大​​​小​​​,包​​​括​​​ tmpfs(shmem),单​​​位​​​为​​​字​​​节​​​。
  • pgpgin:存​​​入​​​内​​​存​​​中​​​的​​​页​​​数​​​。
  • pgpgout:从​​​内​​​存​​​中​​​读​​​出​​​的​​​页​​​数。
  • swap:swap 用​​​量​​​,单​​​位​​​为​​​字​​​节​​​。
  • active_anon:在​​​活​​​跃​​​的​​​最​​​近​​​最​​​少​​​使​​​用​​​(least-recently-used,LRU)列​​​表​​​中​​​的​​​匿​​​名​​​和​​​ swap 缓​​​存​​​,包​​​括​​​ tmpfs(shmem),单​​​位​​​为​​​字​​​节​​​。
  • inactive_anon:不​​​活​​​跃​​​的​​​ LRU 列​​​表​​​中​​​的​​​匿​​​名​​​和​​​ swap 缓​​​存​​​,包​​​括​​​ tmpfs(shmem),单​​​位​​​为​​​字​​​节。
  • active_file:活​​​跃​​​ LRU 列​​​表​​​中​​​的​​​ file-backed 内​​​存​​​,以​​​字​​​节​​​为​​​单​​​位。
  • inactive_file:不​​​活​​​跃​​​ LRU 列​​​表​​​中​​​的​​​ file-backed 内​​​存​​​,以​​​字​​​节​​​为​​​单​​​位。
  • unevictable:无​​​法​​​再​​​生​​​的​​​内​​​存​​​,以​​​字​​​节​​​为​​​单​​​位​​​。
  • hierarchical_memory_limit:包​​​含​​​ memory cgroup 的​​​层​​​级​​​的​​​内​​​存​​​限​​​制​​​,单​​​位​​​为​​​字​​​节​​​。
  • hierarchical_memsw_limit:包​​​含​​​ memory cgroup 的​​​层​​​级​​​的​​​内​​​存​​​加​​​ swap 限​​​制​​​,单​​​位​​​为​​​字​​​节​​​。

2.3.5 blkio子系统:限制cgroup对IO的使用

  • blkio.weight:设置权值,范围在[100, 1000],属于比重分配,不是绝对带宽。因此只有当不同 Cgroup 争用同一个 阻塞设备时才起作用
  • blkio.weight_device:对具体设备设置权值。它会覆盖上面的选项值
  • blkio.throttle.read_bps_device:对具体的设备,设置每秒读磁盘的带宽上限
  • blkio.throttle.write_bps_device:对具体的设备,设置每秒写磁盘的带宽上限
  • blkio.throttle.read_iops_device:对具体的设备,设置每秒读磁盘的IOPS带宽上限
  • blkio.throttle.write_iops_device:对具体的设备,设置每秒写磁盘的IOPS带宽上限

2.3.6 devices子系统:限定cgroup内的进程可以访问的设备

  • devices.allow:允许访问的设备。文件包括4个字段:type(设备类型), major(主设备号), minor(次设备号), and access(访问方式);

    • type
  • a — 适用所有设备,包括字符设备和块设备
  • b — 块设备
  • c — 字符设备
    • major, minor
  • 9:*
  • *:*
  • 8:1
    • access
  • r — 读
  • w — 写
  • m — 创建不存在的设备
  • devices.deny:禁止访问的设备,格式同devices.allow;
  • devices.list:显示目前允许被访问的设备列表;

2.3.7 freezer子系统:暂停或恢复任务

  • freezer.state:当前cgroup中进程的状态

    • FROZEN:挂起进程
    • FREEZING:进程正在挂起中
    • THAWED:激活进程

1. 挂起进程时,会连同子进程一同挂起。

2. 不能将进程移动到处于FROZEN状态的cgroup中。

3. 只有FROZEN和THAWED可以被写进freezer.state中, FREEZING则不能。

2.4 cgroup 文件系统实现

VFS虚拟文件系统转换,处理与Unix标准文件系统的所有系统调用。VFS对用户提供统一的读写接口,用户调用读写等函数时,内核则调用特定的文件系统实现。文件在内核内存中是一个file数据结构来表示的。这个数据结构包含一个f_op的字段,该字段中包含了一组指向特定文件系统实现的函数指针。当用户执行read()操作时,内核调用sys_read(),然后sys_read()查找到指向该文件属于的文件系统的读函数指针,并调用它,即file->f_op->read()。

基于VFS实现的文件系统,都必须实现定义这些对象,并实现这些对象中定义的函数指针。

cgroup文件系统的定义:

static struct file_system_type cgroup_fs_type = {

.name = "cgroup",

.get_sb = cgroup_get_sb,

.kill_sb = cgroup_kill_sb,

};

这里有定义了两个函数指针,定义了一个文件系统必须实现了的两个操作get_sb、kill_sb,即获得超级块和释放超级块。这两个操作会在使用mount系统调用挂载cgroup文件系统时使用。

参考链接

彻底搞懂容器技术的基石: cgroup

linux 容器(LXC) 第4章 cgroups_caoshuming_500的博客-CSDN博客

Cgroup原理及使用 - zhrx - 博客园

Linux 基础:cgroup 原理与实现_CGroup_层级_控制

【docker 底层知识】cgroup 原理分析_张忠琳的博客-CSDN博客_cgroup

CGroup的原理和使用_书笑生的博客-CSDN博客_cgroup原理

Docker核心原理之 Cgroup详解

Linux Cgroups详解(二) - lisperl - 博客园

Linux Cgroup系列(04):限制cgroup的内存使用(subsystem之memory)

Linux Cgroup系列(04):限制cgroup的内存使用(subsystem之memory) - SegmentFault 思否

Linux Cgroup系列(01):Cgroup概述

Linux Cgroup系列(01):Cgroup概述 - SegmentFault 思否

深入理解 Linux Cgroup 系列(一):基本概念

深入理解 Linux Cgroup 系列(一):基本概念 - SegmentFault 思否

深入理解 Linux Cgroup 系列(二):玩转 CPU

深入理解 Linux Cgroup 系列(二):玩转 CPU - SegmentFault 思否

深入理解 Linux Cgroup 系列(三):内存 - SegmentFault 思否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6.1.7.2节——cgroups原理剖析相关推荐

  1. 【重识云原生】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云原生体系知识地图大纲: ​ 锲子 云原生概念这几年非常火爆,本人因有幸参与公司云原生转型项目调研,开始接触这一庞大技术体系,再通过与同业.各大头部云厂商超过150场的密集研讨交流,方得初窥全貌.同时 ...

  2. 【重识云原生】第二章计算第一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云平台计算领域知识地图: ​ 楔子:计算虚拟化技术算是云计算技术的擎天之柱,其前两代技术的演进一直引领着云计算的发展,即便到了云原生时代,其作用依然举足轻重. 一.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1.1 虚拟化技 ...

  3.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6.3.5节——Controller Manager概述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4.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基础6.4.9.2节——使用 Service 连接到应用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5.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基础6.4.7.1节——K8S Job组件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6.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6.4.2.3节——Pod使用(下)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7.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6.1.8节——Docker核心技术UnionFS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8.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基础6.4.5.2节——Deployment配置详细说明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9.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基础6.4.5.3节——Deployment实现原理解析

    <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 ...

最新文章

  1. 微信高级研究员解析深度学习在NLP中的发展和应用 | 公开课笔记
  2. 90后清华女校友范楚楚获ACM 2020唯一博士论文奖!出任MIT助理教授后再摘桂冠
  3. 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分析流程自动化(APA)
  4. python的excel库_Python-excel相关库
  5. 从零开始来看一下Java泛型的设计
  6. Windows 如何通过命令启动和关闭 Tomcat
  7. ntko跨浏览器插件_继泄露版后,微软全新 Chrome 内核 Edge 浏览器你都测试过了吗?...
  8. TCP/IP 详解 卷一 协议 (第二版)翻译问题(第一周)2018
  9. Oracle RAC环境下如何定位并杀掉最终阻塞的会话
  10. 【学习率调整】学习率衰减之周期余弦退火 (cyclic cosine annealing learning rate schedule)
  11. python基础语法学习常见小问题
  12. oracle视图建主键
  13. Activator.CreateInstance 方法 (Type) 的用法
  14. java 文本框怎么属性绑定_如何将对象属性绑定到angular2中的文本框
  15. 知了课堂Day2——微信小程序基础02——wxss
  16. 数学建模论文写作方法大总结
  17. 达梦数据库的约束键以及高级查询小结
  18. django个人博客
  19. const*与*const的区别
  20. 接口测试基础python+requests

热门文章

  1. [2018 CS:GO Server]2018 Old CSGO 服务端,回忆逝去的青春!
  2. 大彩串口屏之LUA使用1
  3. 推荐 : 你想用深度学习谱写自己的音乐吗?这篇指南来帮助你!(附代码)...
  4. SSM Chapter 12 SpringMVC扩展和SSM框架整合
  5. python 借助opencv实现Gabor滤波特征提取
  6. 用pcDuino来做电子相框
  7. pycharm-03-工程结构
  8. 前端验证码与后端验证码
  9. ubuntu安装企业微信
  10. CSS学习笔记 01、CSS3基础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