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与高贵野蛮人的身份认同

海明威以狩猎和捕鱼为题材的系列作品,不仅表达对白人文化的认同,还体现了对美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对高贵野蛮人的身份认同的思想。进入50年代,随着以狩猎和捕鱼为题材系列作品的创作进入晚期,后者的思想体现得愈发突出。

一、原始生命力的崇拜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越来越坚信只有理性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但是,时间的指针指向20世纪,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人越来越失去自主性与主体性,人仿佛只是工业文明这个棋盘上的一个原子,人被工业文明异化了,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海明威通过猎捕题材的作品表达了对原始生命力的崇拜,对本真灵魂的追求,这无疑都体现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社会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1],因此,通常以实践作为衡量人主体性的实现方式。除了写作以外,每个作家对自身主体性的认知、实现途径是不同的。对于海明威来说,什么才是其主体性的体现以及如何实现主体性,都是其创作及其人生非常重大的课题。这两个重大课题都集中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借乔丹表达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有人说生命就像游乐园中的旋转木马,在管风琴的伴奏下迅速地旋转,孩子们骑坐在带金色特角的牛上。那里还有投环套游戏,曼恩大街上蓝色的煤气灯傍晚就点亮……不,生命并不是这些人所谓的旋转木马,虽然现在也有人在等待,比如那些戴着鸭舌帽的男人和身穿粗毛线衫的女人在旁看着命运的车轮旋转。是的,人们的确在旁观,但完全是另一种车轮,一种在旋转过程中起起伏伏的车轮……可我们总是处于这命运之轮上,虽然我们根本就不想如此。存在的永远只是一个椭圆形的持续上下交替的循环,人们也永远周而复始地回到原点。”[2]人类的生命不像旋转木马,但我们谁也不能逃离命运之轮的起起伏伏,惟因如此,人类只能用向死而生的生命力去挑战命运,尽管命运之轮经常是周而复始地转回原点。

海明威终其一生都痴迷于斗牛、追猎以及钓鱼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象征着他对勇气和力量的追求,展现了他的阳刚之气。海明威的痴迷就是他笔下人物的热爱。作品里创作了大量痴迷于猎捕活动的原始人,这些人物形象的种族多样,包括意大利人、西班牙人、犹太人、古巴人、非洲土著等;这些人物形象的职业各异,斗牛士、水手、渔民、军人、画家等,但都热爱这些富于冒险精神的户外活动,都富有阳刚之气。“阳刚之气的初始,来自于人类初创时代抗拒外部严酷的自然环境求生存的要求。因此这种阳刚举止是人类两性的共有特征。它远比阴柔气质的历史久远得多。……在氏族社会末期,氏族的自身安全,氏族成员食物的获得几乎都依赖男性的雄健体力。这种有明确指向的体力支出,使得男性的勇猛彪悍精神得到了弘扬,产生了各民族现在还时时向往的‘英雄时代’。”[3]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生存是人类的首要需求,男性的强悍与凶猛远远要胜过才智与理性。这种阳刚之气就是原始生命力的展现,也是人类对日益繁荣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叛。

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理性主义在西方逐渐占据绝对的优势,才智与理性等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也压倒了体力及其耐力。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教育,智商较低,不够聪明,那人们会认为他粗鲁;如果这样粗鲁的人再强壮一些,他的良好的体力与耐力似乎会成为被贬低的理由,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如果一个文明人有充分时间把这一切工具收集在自己身旁,毫无疑问,他会很容易地去战胜野蛮人。但是,如果你有心观看一个更不势均力敌的战斗,使这两种人赤身露体﹑赤手空拳地较量一番,你马上就会承认:是有随时可以使用的一切力量的,永远在准备着应付任何事故的,也可以说本身自始至终就具备了一切的那一个人,占着何等的优势。”[4]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经由武力竞争转向智力竞争,原始社会的力量崇拜、生命力崇拜也已经被知识崇拜、智慧崇拜所取代。而这种崇拜所导致的另一个后果——人类的体能、勇气与力量逐渐弱化了,男性越来越缺失阳刚之气,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逐步减弱。海明威对笔下的人物阳刚之气的表现,似乎在呼唤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中普遍缺失的硬汉气质。

在海明威猎捕题材的作品中,主人公都回归自然,面对的是雄奇壮阔的大自然,包括西班牙的原始森林,非洲的原始大草原、雨林、雪山,美国的森林、河流,古巴的哈瓦那深海,墨西哥的湾流等等,足迹遍布各大洲。海明威通常也以自然界的壮阔来衬托男性人物形象的阳刚之气与英雄气概。“那天早晨天气晴朗,天色很好,我们驾车穿越平原,把营地的山和树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前面绿色平原上有许多汤姆逊瞪羚,边吃草边摆动着尾巴。还有一群群的角马和格兰茨瞪羚在一丛丛的灌木旁进食……天空高处飘着-些云,将视线越过绿色草场,那边的山看起来高耸宽阔,极其壮丽…我们的左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以及这儿那儿有一些缺口的一长排树干发黄的绿叶树,这排树的后面是森林,森林里可能栖息着野牛群。沿着这一排树长着高高的枯草,还有许多树倒在地上,它们或是被大象推倒的,或是被暴风连根拔起的。”[5]以高耸壮丽的东非作为衬托突出男性人物,将人的能力延伸到大自然更开阔、更深远的视野之中,试图在人与大自然的对垒与抗衡之中,展现男性的阳刚之气与英雄气概。20世纪初期的西方文学乃至美国文学中,作家对人类展现的维度不仅仅停留在对人物的理性层面,还有一些作家以对原始生命力的颂扬来彰显生命的感性力量,例如安德森《小城畸人》《黑色的笑声》、兰斯顿·休斯《太阳之歌》以及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等作品,这分别是作家对机械化的理性文明所作的个性化的人文反思。

在海明威猎捕题材的作品中,自然不仅是烘托男性阳刚之气的存在背景,而且是检验英雄气概的对立面。在《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一个人单独面对充满各种变数的大海,征服比他的船还大的马林鱼,跟鲨鱼英勇搏斗。虽然后来鲨鱼把大马林鱼分而食之,但是,大马林鱼那副大骨架足以显示老人桑提亚哥的英雄气概。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是一个富人,他很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他的娱乐方式都是流行最前沿的。他很自信,他笃定妻子爱钱,不会离开他。他来到非洲大草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原生态,是因为他在平静的生活中制造出罗曼蒂克般的氛围,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求点冒险的刺激。到了非洲之后,第一天打猎的麦康伯被受伤的狮子吓得魂飞魄散,不仅遭到了妻子的冷嘲热讽,而且遭到了妻子的背叛,他找不到任何存在感。第二天追猎时,麦康伯居然摆脱了畏惧心理,跟受伤的野牛对抗。虽然被妻子开枪打死,但他毕竟找回了男性的尊严。海明威笔下的硬汉通过猎捕,通过与动物代表的自然力相对抗,撕去了文明的面具,把人还原到原始状态,还原到生命本真,来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

海明威所书写的英雄气概与原始自然文明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原始自然文明塑造男性的行为及其气质,另一方面,男性的英雄气概体现原始自然文明。古代男性的荣誉观大都建立在力量优先的观念之上,尽管智力也是衡量男性能力的重要方面。男性的英雄气概是富有野心的个体努力超越自我的基础,也是建立出类拔萃个人声望的前提条件。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狂热地推崇力量崇拜的社会基础,但是男性英雄气概仍然是衡量男性的标准之一。

二、心灵的救赎

西方文学发展史是一部回望西方各民族在不同阶段精神发展程度的历史,寄予西方各民族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技革命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凝聚美好愿景的价值追求似乎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但是“无论如何,乌托邦梦想不会完全消失。它们会作为我们欲望的隐蔽能指而无处不在。从我们思想的幽深处提取它们,并把它们变成政治的变革力量,这可能会招致那些欲望最终被挫败的危险。但那无疑好过屈服于新自由主义的退步乌托邦理想、胜过生活在畏缩和消极的忧虑之中以及根本不敢表达和追求替代欲望。”[6]海明威的每部作品都有较多的自然场景描写,自然场景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为人物提供活动的空间,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他乌托邦梦想的构筑。海明威的自然乌托邦梦想,起到了心灵救赎的作用,这也体现了他对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

首先,如果实现大自然的心灵救赎,就要认识到人的局限性。

在西方传统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这种二元对立模式将人的主观与客体世界分开来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对立的。在宗教传统中,大自然的灾难是上帝惩罚人类的象征。建立在这种主客体关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片面地把人从大自然中剥离出来,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更是把自然看作是人认识、改造和征服的对象,而人类科学技术水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程度,也就是人的主体性要依靠与自然的对峙中才能实现。因此,在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开始根据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甚至掠夺与攫取,例如森林资源的开掘、矿产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水资源的大量消耗等。自然在人类面前不再神圣、神秘,万物有灵论被科学真理所取代。随着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被人们关注,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正如上文,海明威笔下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对原始自然力的崇拜。那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海明威有怎样的认知呢?有人指出,“海明威给这个个人奋斗主义者 (桑提亚哥)设计的结局, 全面地表现了他本人自然观的又一个侧面——‘人的命运是不可更改的’。”[7]老人桑提亚哥是硬汉,他的必然失败,构成了他命运的必然性。

在老人面对84天没有捕到鱼的窘境时,他没有退缩,没有就此退隐,而是直面现实,到深海里去进行一次逆袭,让大家认同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渔民,一个好渔民。他与大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之后,终于征服了这条罕见的大鱼。然而,马林鱼的腥味又引来了一群鲨鱼,尽管老人耗尽全力,大马林鱼最后仍然只剩一副骨架。老人桑提亚哥一直怀念青春时的冠军荣誉,不甘于服从衰老,不甘于屈从失败的命运,在这个坚定信念的引领下,他有奋而一搏的勇气与毅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有面对失败的优雅风度,这个优雅风度是基于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知。当老人带着一副鱼骨架回来,就意味着老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为深刻的思索。在老人看来,人应该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要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这也是海明威所悟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不屈精神固然可贵, 人的尊严固然不可失去, 然而在强调与肯定人类能力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人类本身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 切不可无视自然规律而盲目求取自身利益, 这便是海明威这位先知先觉的伟大作家在小说中留给我们的启示。”[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纵然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纵然有聪明的才智与理性的力量,但也只是生物链中的一环,也只能遵从并受制于大自然的规律。

其次,回归自然才能实现灵魂救赎。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讲述了男主人公哈里受伤等待救援时对自己人生的反省。哈里是一个爱国的青年,他自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他发觉到战争的本质,匆匆逃离战场,躲到了巴黎。他认真地谈美好的恋爱,他坚定执着地坚持写作。但他后来误入歧途,唯利是图地赚钱,甚至为了赚钱可以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他追求感官享受,因沉迷于放荡、自甘堕落的生活而放弃了写作。他娶了一个太太,却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他爱上的是他太太海伦的资产。而他的太太海伦嫁给他,则是爱慕他作为作家的知名度,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摆脱精神的虚空。当哈里不想再沉沦,重新开启写作的事业时,发现灵感不再光顾他。他决定到非洲狩猎,重新找到原来的自己,振作精神,获得新生。“你说你会离开这个国度,而且要写这个国度,并且是第一次从一个熟悉这个国度的人来写它。但是他现在永远不会写了,因为天天什么都不写,贪图安逸,只是扮演自己所鄙视的角色,所以就磨钝了他的才能,而且把他工作的意志也磨钝了,最后他干脆什么也不干了。他不做任何工作的时候,那些他现在认得的人都感到惬意得多。非洲是他一生幸运的时期中感到最幸福的地方,他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要从头开始。他们这次是以最低限度的舒适来非洲作一次狩猎旅行的。尽管没有艰苦,但是也没有奢华,他曾想这样他就可以重新进行训练。这样或许他就可以把心灵上的脂肪去掉,就像一个拳击手,为了消耗体内的脂肪,选择到山里去干活和训练一样。”[9]哈里来到非洲,就是为了把“心灵上的脂肪”祛除掉,重新清理自己的灵魂,重新找回工作的意志力,在幸福的地方找回幸福的生活。

再次,人类懂得爱护自然,也能在大自然中得到灵魂的救赎。

短篇小说《大双心河》是海明威以尼克•亚当斯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中的一部。这篇小说以白描的手法,详细描述了尼克回到家乡大双心河野营与捕鱼的故事。小说是以琐碎的细节构成,其中以钓鱼的细节最为突出,也最为人称道。尼克捕到了一条小鱼,他把小鱼放生到了河里。然后,他在深水处捕到了两条大鱼。在钓鱼的过程中,海明威写了这样一个细节。“他刚才先弄湿了手才去摸那鳝鱼,这样才不致抹掉那一薄层覆盖在鱼身上的黏液。如果用干手去摸鳞鱼,那摊被弄掉黏液的地方就会被一种白色真菌所感染。好多年前,尼克曾到人头济济的小溪边钓鱼,前前后后都是用假蝇钓鱼的人,他曾一再看到身上长满毛茸茸的白色真菌的死鱼,被水冲到石头边,或者肚子朝天,浮在水潭里。尼克不喜欢跟别人在河边一起钓鱼。除非同你自己是一伙中的,他们总使人扫兴。”[10]。尼克与其他钓鱼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在垂钓的同时,遵循着自然法则保护鱼类。正因为尼克这种自觉的保护,小说中的自然才能生机勃勃又合乎秩序,人与鱼、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不仅是小说的背景,还是尼克重新理解自我,发现自我的方式。与《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里的经历类似,尼克在战争中也受到了创伤,钓鱼的过程也是尼克疗救的过程。苏珊•施密特指出:“尼克的垂钓之旅是一场疗伤之旅,是要从一战所带来的无法言说的情感创伤中走出来。”尼克在自然中疗伤,灵魂真正得到了救赎。

三、高贵野蛮人的身份认同

早在17世纪,英国剧作家约翰·屈莱顿在《对格兰纳达的征服》第一次提出了“高贵的野蛮人”这一名词,意为未经现代文明熏染、腐蚀而又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原始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对比下,原始人的天然、醇厚反而显得高贵,因而有“高贵的野蛮人”的说法。18世纪中期卢梭《论人类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将这个概念继续深化,他认为野蛮人的美德在于,他们很少关注直接需求以外的欲望满足,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无数的水手、商人、传教士,他们从野蛮民族那里旅行回来,都极端赞扬这些民族的道德品质,而鄙弃文明民族的道德品质,这并不是出于所有这些人们的一种共同幻想。毫无疑问,18 世纪的哲学家们利用了旅行家们的记述,并尽量加以美化,来证明人没有基督教也能成为善良的人;证明一切社会和政治制度都能比当时的哲学家所攻击的基督教给予人们以更多的幸福。但是,那些旅行家们的记述也是以真实事实为依据的:他们描写了在原始共产社会里生活的人们的情况,他们在那些人身上发现了一些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失去的美德。”[11] 也就是说,现代文明人已经逐渐认识到文明的副作用,现代工业文明能使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同样也能给人类带来精神的困境。在这种窘境下,或许选择回归大自然、回归人类的纯真年代,达成与自然同在的境界,才能获得灵魂的自由与心灵的释放。部分西方作家赞同卢梭的观点,在海明威后期的关于猎捕的作品中,也逐步达成了对高贵野蛮人的身份认同。

1953年《展望》杂志向海明威发出关于非洲狩猎纪实影片以及相关稿件的邀约,待遇相当优厚,该杂志预付了15000 美元的拍摄酬劳与10000 美元的稿费,他得以再次前往非洲狩猎。肯尼亚政府也看重海明威的这次非洲之旅,想借海明威的声望扩大当地旅游业的影响力,将海明威由游客的身份升级为猎物部的猎区管理员,他欣然接受聘书,他对肯尼亚、对东非大草原又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相隔二十年之久的第二次非洲之行,海明威的目的是不同的。“我又想起我们这次来非洲是多么幸运!能在一个地方住这么久,对个别动物有些了解,也知道蛇洞和待在里面的蛇。我第一次来非洲时,我们总是匆匆忙忙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只为了打到更多可当纪念品的野兽。”[12]海明威一生酷爱猎捕动物,进入50年代之后,由于自然观的变化,海明威由热衷于猎捕的快感转向欣赏动物的原始生存姿态,海明威由把动物当作逞英雄之快的对象转向将之视为有尊严、有灵性的生命。作为一个有世界级声誉的作家,海明威也是一个致力于实现“英雄梦”的硬汉,猎杀动物不仅培养了他机智、勇气和独立的品格,而且还给他带来男子汉的尊严、自豪感与优越感,猎杀的动物越多,他的获得感就越强烈。但是,第二次非洲之行,海明威对这方面不再那么执著了。海明威去非洲的狩猎之旅,已经逐步演变为对非洲的守护之旅。第二次他猎杀动物的次数与数量都有很大幅度地降低。与海明威一起狩猎的丹尼斯·扎费罗曾说:“除了狮子以外,厄内斯特对狩猎根本不感兴趣。比如说,他没有射猎过,甚至并不想射猎一只大象。在所有人都离开以后,他更愿意开车四处转转,看看动物。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他都不会射杀他的狮子。”[13]在海明威看来,这次来非洲已经不会再将打猎得来的动物当作纪念品,他这次来非洲的目的是:为了让非洲恢复生态平衡,为了有效地遏制有害动物数量增长。“在这片林子里我总感到心情沉重。我知道大象总得吃东西,它们吃树的枝叶总比破坏本地的农田要好些。不过它们吃得不多,却弄倒了不少的树木,破坏率远远超过利用率,让人看了十分痛心。大象是唯一一种在其非洲的活动范围内数目不断增加的动物。但它们增长太快,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故而不得不接受被杀戮的命运。”[14] 他已经非洲当作自己的家园,对非洲极为有责任感,守护非洲的静谧与美好,逐步认同高贵的野蛮人。

西方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像毒瘤一下,侵入非洲的各个角落,给非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白种人自觉是优质人种,高出非洲人一等,不仅把非洲当作他们猎奇与追猎的角逐场地,还以武力或殖民统治的形式疯狂掠夺非洲的土地与资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明威就认识到白种人对非洲大陆的破坏。“我们一旦到达一片大陆,这大陆就迅速变老。土著与之和谐生活在起。但是外国人大肆破坏,砍下树木,抽干河水……经过他们的一番榨取,大地已经千疮百孔了。一个地区会迅速衰竭,除非人们把所有的残留物和所有的动物都返回给它。当人们放弃使用牲畜,改用机械时,土地很快就会让他们无所收获。”[15]第二次来到非洲后,他开始直接斥责白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揭露其本来面目。“我并不是完全了解,但是我清楚白人一直都在夺取其他人的土地,将这些人一个个赶到暂时的居民区。他们在那儿饱受精神和身体的折磨或者逐渐被毁灭,就像是集中营里的生活一样…几乎全部‘伟大的白人猎手’都会说他们自己如何热爱动物,痛恨屠杀。可是那些通常仅仅保留在他们的思想里的是将猎物保留下来献给下次会来这里的顾客。他们当然不可能没有理由地开枪去惊吓动物,相反是要腾出一块位置,以便于把下回来的主顾还有他的老婆或是另外一对顾客带到那儿去,要将这块儿地方弄得就像从没被破坏过、没有人光顾过的原始非洲,这样的话他们将能够让顾客们获得最大的享受,与此同时他们也就能够在顾客身上狠狠地敲上一笔。”[16]

海明威认为,高贵的野蛮人能让人类回归到童年时代的诚实、纯净和高贵,这是值得炫耀的。而在现代工业文明中,回到童年时代似乎有贬义。在非洲,没人会质问一个人为什么会长不大?“非洲大陆虽然古老,但能使一切除了职业人侵者和掠夺者以外的人回到童年时代……人类很清楚自己相对自然界来说只是孩子,大自然好比军营,在那里老资历与老朽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拥有童心并不是羞耻,相反是一种荣耀…拥有孩童的心灵,孩童的诚实、纯净和高贵却从来不是一种过错。”[17] 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讲,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是一种常态,人类的居住环境似乎离大自然越来越遥远。在城市森林里,人类仿佛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忘记了自然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也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于是,虚伪、自负、利欲熏心、自私、欺骗如同洪水淹没了人类最初的真诚、纯真与善良,人越来越走向自我的反面,却并不自知。非洲的狩猎经历,让海明威重新审视现代文明,发现了现代文明的弊端以及对高贵野蛮人的认同。

海明威当时在非洲还学习非洲人的语言,入乡随俗地遵循非洲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生活,从发型到衣着,从举止到习俗都融入其中。他与坎巴人交朋友,叫他们兄弟,他甚至把自己称为坎巴人。“我们现在都是非常严肃的坎巴人…没有白人用那自以为是的智慧在旁边小声说话,也没有白人因为他的随从太笨感到震怒而严厉地命令他们或者像骂畏首畏尾的猎狗似的咒骂他们。”[18]他与坎巴人民同进退同战斗,共同守卫家园。

海明威把自己当作坎巴人,实际上是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来重新确立自己的文化观念,他在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跨越了种族与文化的边界,消除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压抑,解放了天性与自由。《曙光示真》是一部虚构与写实相结合的文学作品,海明威以文学的形式重塑了世界观与价值观,这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镜像。正如迈克尔·贝尔所言:“原始人乃地地道道地富有诗意,这是传统上历时很久的观念。但二十世纪人类学的透视观点,已将这种陈腐的看法扭转过来„时下的趋势,是想把整个文学视为神话形式;视为一种原始世界观的重新塑造。如从这方面来看,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再创造出一种古老的思想模式,而这可说是我们精神素质的横切面。”[19]


[1] [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79.

[2] [美]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程中瑞,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 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144-145.

[4]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6.

[5] [美]海明威.曙光示真[M].金雯、杨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7.

[6] [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0.

[7] 蔚娜 .解读 《老人与海 》中海明威的 “人与自然 ”观念 [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8] 童莉 . 人与自然的“ 较量 ”——析《 老人与海 》的生态主题[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9][美]海明威. 乞力马扎罗的雪,见《老人与海》[M].罗宾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167.

[10][美]海明威. 大双心河,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108.

[11] [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M].黄剑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6.

[12] 杨仁敬. 海明威学术史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4:314.

[13] Jeffrey Meyers,“Nubile Savage”,in New Criterion,September 1999,p.68

[14] [美]海明威.曙光示真[M].金雯、杨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1.

[15] [美]海明威.非洲的青山[M].张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42.

[16] [美]海明威.曙光示真[M].金雯、杨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7.

[17] [美]海明威.曙光示真[M].金雯、杨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7.

[18] [美]海明威. 曙光示真 [M]. 艾之凡译.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347.

[19] Michael Bell. Primitivism[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2,P77.

高红梅:第四章 第三节 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与高贵野蛮人的身份认同相关推荐

  1. 第四章第三节数据资产盘点-业务价值链、数据场景梳理

    第四章第三节数据资产盘点-业务价值链.数据场景梳理 业务价值链.数据场景梳理是从业务的视角对数据块进行拆分. 以贷款业务为例,如图所示,下图讲述了应该如何进行业务价值链.数据场景梳理. 例如,以业务的 ...

  2. 【寒假学习】考研高数第四章-不定积分

    考研数学一 高等数学 目录 文章目录 考研数学一 高等数学 @[toc] 第四章 不定积分 一. 不定积分定义 二. 不定积分的工具 三. 特殊积分类型 第四章 不定积分 2020.2.6 山东潍坊 ...

  3. 高红梅:第一章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海明威身份意识的产生,不仅受到家庭.美国乃至西方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且还与美国文学思潮以及海明威个人创作风格息息相关. 美国文学思潮与青年作家对自我的探寻 历经1 ...

  4. 二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_传热学--第四章 第三节 非稳态导热数值解法

    §4-3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由前可知:非稳态导热和稳态导热二者微分方程的区别在于控制方程中多了一个非稳态项,其中扩散项的离散方法与稳态导热一样. 本节重点讨论:( 1 )非稳态项离散的方法: ( ...

  5. 2017 Material design 第四章第三节《度量和参考线》

    三.度量和参考线(Metrics & keylines) 基线网格(Baseline grids) 无论是移动端.平板端还是桌面端上,所有的应用组件都对齐至8dp单位的方形基线网格上.但工具栏 ...

  6. 初级会计实务--第四章第三节、留存收益

    第三节.留存收益 1.留存收益概述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 ...

  7. 一级造价工程师(安装)- 计量笔记 - 第四章第三节消防工程

    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中,室外管网的水量和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初期火灾所需水量和水压的情况时,应选用(设消防水泵和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设消防水泵和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适 ...

  8. 【考研高数 武忠祥+880版 自用】高数第四章基础阶段思维导图

  9. 速学堂第四章代码练习题

    速学堂第四章代码练习题 1 编写 Java 程序,用于显示人的姓名和年龄.定义一个人类Person. 该类中应该有两个私有属性: 姓名 (name) 和年龄 (age) .定义构造方法用来初始化数据成 ...

最新文章

  1. 省选专练[CQOI2007]涂色
  2. 南昌大学c程序计算机作业,南昌大学计算机作业第二章答案
  3. POJ 3280 Cheapest Palindrome
  4. python清除列表内容_Python 列表的清空方式
  5. Flutter ClipOval 圆形裁剪实现的图形图片
  6. 一个按钮触发多个a标签,只有一个可以下载,其他的window.open()被浏览器拦截...
  7. VS2013(InstallShield2015LimitedEdition)打包程序详解
  8. FPGA之VGA控制
  9. 微信支付,银联支付,支付宝支付——三大支付总结
  10. android蓝牙串口arduino源码,android – Arduino:使用串口和软件串口与蓝牙模块
  11. hive udaf_Hive UDAF 函数的编写
  12. 大数据_Flink_流式处理_Flik Vs Spark streaming_Flink的特点---Flink工作笔记0007
  13. Android实现EditText禁止输入换行符但可以根据内容自动换行的解决方法
  14. matlab 码表,0-254 ascii 码表
  15. 房地产开发如何选择最佳招标采购策略
  16. 获取用户的openid与遇到的errcode:40029与errcode:40125,errmsg
  17. NMOS与PMOS的区分及使用
  18. 一个80后神话的倒掉----郑立
  19. CTF之misc-图片隐写
  20. JAVA类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课题选题

热门文章

  1. 聚合供应链是什么,聚合供应链中台能给商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2. ps和php哪个难学,ps自学难吗
  3. GD32F30x系列---看门狗基础配置
  4. 关于定语从句that是否能省略,以及非谓语作定语的用法
  5. 微软认证(dynamic 365)考试
  6. Lawliet|Python学习笔记2——控制结构异常处理
  7. 计算机书籍旧版好还是新版好,新固件还不如老版本好用?教你如何禁止Kindle自动更新!...
  8. 多模式交通需求预测模型-CMGAT
  9. “9W+引用”牛文教你2022年肿瘤到底该研究点啥?(第一期)
  10. Unarchiver解压缩2次问题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