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纪录,今天轰动整个物理界。

15℃温度下,竟然也能观察到超导现象

这就是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最新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氢化物,可以在这般「高温」下,无任何电阻地导电。

科学家发现,这种由氢-硫-碳组成的材料,在巨大的压力(大约是地球核心的75%)下,室温时就能转变成超导体。

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室温超导体

今天,Nature也以封面的形式对其报道,意义之重,可见一斑。

西班牙巴斯克大学凝聚态物质理论家 Ion Errea认为:

这是第一次真正声称发现了室温超导现象。

剑桥大学的材料科学家Chris Pickard评价道:

这显然是一个里程碑。

首个室温超导体

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将两种氢化物混合在一起,然后在超高压下让整个混合物重新组合。

他们选择了硫化氢(一种臭鸡蛋气味气体)和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将这两种物质与铂电极一起放在金刚石砧中。

金刚石砧是两个“尖对尖”金刚石,在二者之间可以产生巨大的压力,可以达到几百万个大气压。

当压力超过4万个大气压时,研究人员用绿色激光照射数小时,破坏硫-硫键,从而形成硫-氢化合物。

在175万个大气压下,样品冷却至-93°C就会发生超导转变。如果继续增加压力,超导转变的临界温度会不断提高。

当到达到267万个大气压时,只需把样品降低至15°C,就能看到电阻消失。

除了电阻为零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另一些超导的证据,比如在转变温度下,这种物质屏蔽了磁场,这是超导体一项重要特征。

为了寻找这种室温超导化合物,他们用废了几十对金刚石砧,每一对的价格3000美元。论文通讯作者Ranga Dias说:“我们研究的最大问题就是金刚石预算。”

金刚石砧产生的超导材料数量极少,大约是单个喷墨颗粒的大小。而且这种超导材料不够稳定,只要放置过夜就会分解。

超高压条件以及不稳定的性质,意味着这种室温超导体难以有实际性质,但这却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室温超导体,探索超导体100多年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应用广泛的超导体

超导体(superconductor),是指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为零的导体。

超导现象是在100多年前,由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他把汞降低到4.2K(约零下269度)时,发现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因此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零电阻」外,它还具有「完全抗磁性」「磁通量量子化」的特点。

完全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能让超导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及超导体排斥体内的磁场。这种特性最大的用途是用来做磁悬浮。

磁通量量子化,又叫做约瑟夫森效应,指当两层超导体之间的绝缘层薄至原子尺寸时,电子对可以穿过绝缘层产生隧道电流的现象。

超导体中的磁通量量子化可以用来制造超导计算机

除了这些高大上的设备,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超导体,比如医院里的核磁共振成像,还有手机信号基站也需要超导体来制造滤波器。

然而,超导体的低温限制,成了它的阻碍它应用的最大局限。

直到1987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朱经武发现了液氮(77K)温区的“高温超导体”钇钡铜氧,才让超导体应用更加广泛。

但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无需冷却,在室温下即可使用的超导体。

这也正是此次发现能够引起如此反响的原因——是科学家们苦苦探寻了几十年的一种超导体,提高温度意味着不需要复杂的冷却设备。

要知道,此次的研究要比去年的最新进展足足高出了30多摄氏度。

除了高温这个局限性外,还有就是高压

超导体只能在极高的压力下存活,相当于接近地球中心的压力,相当于马里亚纳海沟压力的40倍。

因此,也正如研究作者所说,这意味着它不会有任何直接的实际应用。

尽管如此,物理学家们仍然希望,这个超导体能够为开发在较低压力下工作的零电阻材料铺平道路。

5年追梦成真

5年前的德国物理学家的发现为找到室温超导体敲开了大门。

要知道为何氢-硫-碳会成为室温超导体,我们先介绍一下超导的原理。

在正常状态下,电子以个体形式运动,碰撞到原子就会产生电阻。

而在超导体中,两个电子会配对形成所谓“库珀对”(Copper pair)。一旦电子结伴,它们就会以量子液体的形式无阻碍地通过导体,让电阻彻底消失。

库珀对的形成可以这样通俗理解:

当带正电的原子被电子吸引后,就会聚集起来,这里正电荷多一点,自然会吸引别的电子过来,这两个电子即完成配对。

显然原子质量越重,就越难被电子吸引,电子也就越难形成库珀对,因此科学家把目光瞄向了最轻的原子——氢。

但问题是,常压下固态氢中没有自由电子。只有高压改变固态氢的结构,让氢释放出电子,才有可能形成库珀对。此时氢变成了一种金属状态——金属氢

 木星内部可能存在金属氢

1968年,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家Neil Ashcroft预测,金属氢在常温下应该是超导体。

然而,要让金属氢变成超导体需要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以现有实验室条件难以达到,倒是木星内部有可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制备出金属氢,但压力不足以让其变成超导体。

Ashcroft将希望寄托在富含氢的化合物上,这类化合物获取能在稍低的压力下变成超导体。

但添加多少比例的氢是个技术活。如果添加太少,化合物就不会像金属氢那样超导。如果添加太多,那么化合物超导所需压力太大,实验室里难以达到。

终于在2015年,德国科学家Eremets发现,一种氢和硫的化合物在-70℃时转变成超导体。

2018年,同样是Eremets的团队发现了冰箱温度下的超导体氢化镧,这种物质在-23℃、170万个大气压下变成超导体。

作者、团队介绍

这项研究的团队,来自罗切斯特大学。

Ranga Dias

Ranga Dias,是这次研究的通讯作者,本科就读于科伦坡大学,攻读的是物理和数学专业。

2007年, Dias搬到美国华盛顿,开始了他的博士工作,领域聚焦在极端凝聚态物理领域,专攻简单分子系统中的超导和绝缘体金属过渡。

Nathan Dasenbrock-Gammon,本科就读于在北肯塔基大学,目前是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博士一年级学生。

Ray McBride,是罗切斯特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正在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18年,我获得了SUNY Geneseo的物理学学士学位,担任过导师和实验室讲师。

超导体若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起来,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当然,这条路是「道阻且长」,虽然已经翻过了一座大山,但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对此,作者也表示了他们研究的下一步:

制造无需高压力、稳定的高温超导体。

道翰天琼CiGril机器人API

道翰天琼CiGril认知智能机器人API用户需要按步骤获取基本信息:

  1. 在平台注册账号
  2. 登录平台,进入后台管理页面,创建应用,然后查看应用,查看应用相关信息。
  3. 在应用信息页面,找到appid,appkey秘钥等信息,然后写接口代码接入机器人应用。

开始接入

请求地址:http://www.weilaitec.com/cigirlrobot.cgr

请求方式:post

请求参数:

参数

类型

默认值

描述

userid

String

平台注册账号

appid

String

平台创建的应用id

key

String

平台应用生成的秘钥

msg

String

""

用户端消息内容

接口连接示例:http://www.weilaitec.com/cigirlrobot.cgr?key=UTNJK34THXK010T566ZI39VES50BLRBE8R66H5R3FOAO84J3BV&msg=你好&ip=119.25.36.48&userid=jackli&appid=52454214552

注意事项:参数名称都要小写,五个参数不能遗漏,参数名称都要写对,且各个参数的值不能为空字符串。否则无法请求成功。userid,appid,key三个参数要到平台注册登录创建应用之后,然后查看应用详情就可以看到。userid就是平台注册账号。

示例代码JAVA: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et.HttpURLConnection;
import java.net.URL;

public class apitest {

/**
     * Get请求,获得返回数据
     * @param urlStr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String opUrl(String urlStr)
    {        
        URL url = null;
        HttpURLConnection conn = null;
        InputStream is = null;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ull;
        try
        {
            url = new URL(urlStr);
            con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conn.setReadTimeout(5 * 10000);
            conn.setConnectTimeout(5 * 10000);
            conn.setRequestMethod("POST");
            if (conn.getResponseCode() == 200)
            {
                is = conn.getInputStream();
                ba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int len = -1;
                byte[] buf = new byte[128];

while ((len = is.read(buf)) != -1)
                {
                    baos.write(buf, 0, len);
                }
                baos.flush();
                String result = baos.toString();
                return result;
            } else
            {
                throw new Exception("服务器连接错误!");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 (is != null)
                    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ry
            {
                if (baos != null)
                    ba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onn.disconnect();
        }
        retur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sg参数就是传输过去的对话内容。            
            System.out.println(opUrl("http://www.weilaitec.com/cigirlrobot.cgr?key=UTNJK34THXK010T566ZI39VES50BLRBE8R66H5R3FOAO84J3BV&msg=你好&ip=119.25.36.48&userid=jackli&appid=52454214552"));
            
    }
}

首个室温超导体问世,为了发现它,科学家用废了几十颗钻石 | Nature封面-1相关推荐

  1. 首个室温超导体问世,为了发现它,科学家用废了几十颗钻石 | Nature封面

    边策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项新纪录,今天轰动整个物理界. 在15℃温度下,竟然也能观察到超导现象! 这就是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最新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氢 ...

  2.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闹大了,认定首个室温超导体数据存疑!领域大佬尝试复现6次全失败,9位作者集体抗议无效...

    明敏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登上Nature封面的"首个室温超导体"重磅论文,突然被撤下了! 什么情况??? 要知道,这篇论文当时在学术圈引起了巨大 ...

  3. 北京冬奥黑科技; 揭秘虎年春晚硬核科技;全球首款AR隐形眼镜问世;索尼3D显示技术路径曝光...

    点击文章内容即可跳转至相应原文阅读 >> 祝大家开工大吉,虎年顺利! 北京冬奥从开幕式就黑科技曝了! 这一次的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式就直接火了!首先是从冰立方中破冰而出并随着音乐冉冉升起的奥 ...

  4. 像癌症一样传播:世界首个PLC病毒问世

    本文讲的是像癌症一样传播:世界首个PLC病毒问世,这是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工控蠕虫病毒,它能够对关键基础设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通过制造指数级增长的攻击,而且难以检测和制止.所幸的是,它现在还只是个P ...

  5. 中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苹果开源 Swift System | 极客头条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哇,「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国内要闻 中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搭载 120um 超薄 NF ...

  6. 15℃!人类首次实现高压下室温超导,研究登上Nature封面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15℃,差不多是这几天北京的温度. 「室温超导有可能实现吗?」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许多年.而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封面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研究制造出了第一个无需 ...

  7. 中国发现银河系最大恒星级黑洞!颠覆认知登上Nature:68倍太阳质量,自研郭守敬望远镜立大功...

    鱼羊 赖可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银河系中,竟然存在着68倍于太阳质量的巨大恒星级黑洞. 这一中科院领衔的最新发现,颠覆了过往对恒星演化模型的认知. 要知道,此 ...

  8. 2021首期Nature封面:牛津大学ML算法实现10万高压非晶硅原子的模拟​ | AI日报

    2021首期Nature封面:牛津大学ML算法实现10万高压非晶硅原子的模拟 为了对一般无序结构材料有更深的理解,人们广泛研究了非晶硅在高压条件下的富相行为.然而在和原子打交道的层面上,人们一直需要借 ...

  9. Nature封面:每天工作21.5小时的AI化学家,8天内完成688个实验,已自主发现一种全新催化剂...

    来源:学术头条 本文约2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本文为你介绍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化学家. 日本现代机器人之父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曾经表示,"人类的进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因进化,还有一种是技 ...

最新文章

  1. 业界丨《自然》:中国打响AI人才争夺战
  2. flatmap 与map 的区别 java_map和flatmap的区别+理解、学习与使用 Java 中的 Optional
  3. undefined reference to 'pthread_create'问题解决
  4. 2021 icme_2021第十届制造工程与工艺国际会议(ICMEP 2021)
  5. Python学习之==数组(二)
  6. 在MOSS2007中使用网页获取部件
  7. Node.js:npm下载很慢,设置国内淘宝镜像
  8. USB_CAN-2A使用CANTest解析J1939
  9. 怎么获取echarts需要的geoJson数据去渲染地图:以广州市白云区24镇街为例(内附资源)
  10. css 设置背景颜色失效?
  11. Java是什么,Java是什么意思
  12. 高并发系统设计二十六(配置中心)
  13. html中根据屏幕大小变化的单位,根据浏览器窗口大小的自适应 单位
  14. PWM和SPWM的区别
  15. F - 恐怖分子 CodeForces - 514B
  16. XigmaNas系统(二):蜗牛星际安装Xigmanas(Nas4Free)
  17. 计算机——5W原则(5W1H)理解“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18. python解常微分方程(组)
  19. linux——sed行编辑器
  20. uniapp实现跑腿上门服务类型骑手实时地图定位源码

热门文章

  1. 怎么在linux系统查看jdk版本,linux系统如何查看jdk版本
  2. 教育统计系统服务器,教育管理统计软件服务没有开启
  3. 转载:区块链:关于软分叉与硬分叉以及什么是共识
  4. python修改桌面壁纸_python设置windows桌面壁纸的实现代码
  5. [A Beginner‘s Guide to Irrational Behavior][怪诞行为学]Week1: 你的直觉是对还是错?
  6. 国内终端安全防护市场报告发布 360网神排行第一
  7. 为期五天的实训总结--Java Web
  8. NOKIA N8 和 Nokia Qt SDK
  9. qtCharts----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曲线图
  10. 贾斯特里尼布鲁克斯,葡萄酒中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