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页: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

文章出处: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18067431

目录

第1章 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BASIC

第2章 大数据是一种“新生产要素”

第3章 数字化时代下人工智能的等级​

3.1 运算智能

3.2 感知智能

3.3 认知智能


第1章 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BASIC

大数据时代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BASIC而是一系列技术的组合。

B: 大数据与区域链技术

A: 人工智能技术

S: 数据安全技术

I:  5G万物互联IoT技术

C: 云计算技术

上述的各种技术,都来自于数字化时代下,数据的处理流程:

  • 数据的产生(终端:无线+物联网) =》
  • 数据的传输(网络:  无线+5G+有线) =》
  • 数据的汇聚(云中心) =》
  • 数据的存储(云存储) =》
  • 数据的分析 (云计算)=》
  • 数据的决策 (人工智能)=》
  • 数据的执行 (工业自动化)=》
  • 整个闭环的安全(安全技术)=》
  • 整个闭环的信用(区域链技术)=》
  • 新数据的产生(闭环)

备注:

数据已经与人才、资本、技术、土地一样,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体现了数据的重要性。

数据也是人工智能的最重要的关键属性,人工智能本质就是数据+模型,通过已有数据的模型进行训练,再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预测新数据,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思路。

备注:

物联网的背后:是超大规模的数据。

物联网的背后:是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万物具备了新的智能,万物具备了自动运转的能力。

备注:

在5G网络的连接下,物与物的连接,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不再受限于有线的电缆,这样机器的重新组合和重构就变得相当容易,这使得柔性化生产的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备注:

关键词首先是云,然后是计算。

备注:

有了云之后,可以突破三维物理空间的限制。

有了云之后,开辟了第四维度的空间。

第2章 大数据是一种“新生产要素”

数据是一种“新生产要素”,因此大数据将会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生产领域。

因此智能制造:

中心:生产制造。

本质:把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从而衍生出数据的产生、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基于数据显示、基于数据的决策一条链上各种技术。

目标:极大的提升物质生产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备注:

  • 大数据中心的本质对源源不断从各个终端、不同渠道产生的数据进行汇聚、存储、计算、分析,并获得分析结果。
  • 数据是一种新的“能”,数据这种“能” 能够帮助人类突破三维空间的局限,数据这种“能” 能够帮助人类突破感官的局限,看到实物的本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成效率。

备注:

为万物,包括人,构建相应的数据孪生体,是数字化时代,走向硅基智能、构建新的虚拟世界的关键。

备注:

  • 手机的本质是“人”的数据孪生体!
  • 让万物具有“灵性”是物联网的发展方向。

第3章 数字化时代下人工智能的等级

3.1 运算智能

备注:

目前的算力是通过“云计算”放到云计算中心的。

如果在未来,每个手机终端,能能够沟通某种技术,出售自己手机的算力,获取一定的收益,到那时,算力将真正实现无处不在。

3.2 感知智能

备注:

  • 传统的“物”,被数字化后,就成了数字化系统的一部分。
  • 传统的“家用产品”被数字化的手段很多:如RFID, 计算机视觉,5G物联网终端等。
  • 冰箱本身获得智能:通过数字技术,他能够识别或感知到放入冰箱的所有“东西",这里的技术,可以是计算机视觉,可以是物联网技术等。
  • 冰箱可以自动下单,买入所缺少的货物,冰箱怎么知道买入什么品牌的产品呢?这里就涉及到人功能智能的推荐算法,因此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备注:

  • 上述能力的前提是:机器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后续能力的应用都是基于语言交流。
  • 有了语言交流的能力,机器就可以参与到人类社会的活动中。

备注:

人脸识别的本质和关键是:通过人脸构建了一套“人”的身份识别体系。

3.3 认知智能

附录:

作者主页: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

文章出处: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18067431

[技术发展-8]:高级研修班-人工智能篇-数字化时代下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推荐

  1. 爱思唯尔云论坛:疫情挑战下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

    2020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迅速蔓延,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者带来新的挑战.值此疫情之际,由爱思唯尔旗下大数据期刊Big Data Resear ...

  2. 转行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哪个发展更好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兴的技术概念不断涌现,而每个新兴技术领域的背后,也将带来相关岗位机会的增加.在近几年的趋势当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无疑都是风头正劲.那么转行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哪个发展更好, ...

  3. 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

    12日,第七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佛山开幕,在第一天的主论坛上,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施水才发表了主题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的精彩演讲. 在演讲中,施水才 ...

  4.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运筹学

    首发于[运筹帷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运筹学 大话"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综述 1 2 个月前 作者系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运筹学硕士,Ph.D. Candidate,师 ...

  5.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就业前景_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哪个方向好?

    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哪个方向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是当前的热门技术行业,我认为两个发展前景都不错,并没有伯仲之分,因为两个技术都是相互依赖的,具体学习哪一个主要还看你个人的情况,比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

  6. 当前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能否快速崛起

    首先,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机会还是非常多的,而且在"新基建计划"的推动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撑,所以在相关领域创业, ...

  7. 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什么总是“抱团出现”?

    表弟,00后,刚上大学的青年才俊,21世纪电子产品消费主力军,新科技的狂热爱好者. 前两天华为mate 20 X 5G版首发,他联合全家七大姑八大姨帮抢新机.就算明年5G机铁定降价也挡不住他要&quo ...

  8.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消费金融主要驱动力

    投资.净出口.消费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经济新常态成为共识,投资.出口逐渐走向饱和,消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正在迅速上升.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消费金 ...

  9.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国互联网大会,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那2018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更多关注零售 在近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热潮中,几乎没有哪个领域像人工智 ...

最新文章

  1. 腾讯第100个开源项目:微信开源推理加速工具TurboTransformers
  2. aspnetcore mvc 异常处理_深入探究ASP.NET Core异常处理中间件
  3. 学python找工作好找吗-前辈经历告诉你Python新手好找工作吗?初级岗位多不多
  4. cp: omitting directory”错误
  5. mysql默认join是什么类型_MySQL:join语句类型
  6. CF 1475 F . Unusual Matrix 思维
  7. php+js表单验证数字,.validate表单验证js
  8. Spring Boot文档阅读笔记-Creating Asynchronous Methods解析
  9. 斗鱼html5插件 edge,斗鱼HTML5播放器插件
  10. 高等数学在线计算工具
  11. web前端-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笔记-颜色运用-色轮使用
  12. 超声波模块工作原理分析及程序
  13. php 自动抢红包机制,用脚本实现自动抢红包
  14. 数独高级算法,直接复制到网页,即可结题
  15. 卷积神经网络各层的意义,卷积神经网络各层作用
  16. python 绘图线条颜色
  17. 分享简单易用的配网终端加密模块
  18. Flutter-分段滑块
  19. 2012腾讯校园招聘面试经历
  20. 查看表结构以及表中的数据

热门文章

  1. 转:明茨伯格:管理,一次扮演好一个角色
  2. 我害怕阅读的人[与其兜售价值,不如兜售恐惧]
  3. Android旋转屏幕
  4. 3天学会撰写软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费用
  5. 155、Spark内核原理进阶之cogroup算子内部实现原理
  6. 2022年第十二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翻译
  7. PHP安卓获取gpgga,科学网—GPS编码格式及C语言解码 - 王红旗的博文
  8. 【FPGA教程案例37】通信案例7——基于FPGA的FFT,IFFT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
  9. 求100到200之间的素数(简单易懂)
  10. 胶囊体 ,正方体,球体碰撞器差别,碰撞体以脚为基准与以腰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