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ingbo.wang.blog.163.com/blog/static/990249920071020115251287/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在对角线长达1 m的屏幕上显示出了清晰的电视画面,这一消息不胫而走。70年代末,EBU代表团远赴日本NHK研究实验室,参观HDTV演示,这次演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那时,SMPTE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研究HDTV及其应用,该委员会的结论是HDTV将在影院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其影响,HDTV并未在欧洲的广播行业开花结果。
1981年2月,SMPTE在旧金山召开冬季会议,其间NHK展示了其1125i/30模拟系统。同时,EBU技术委员会受邀来到旧金山,参加有关4:2:2格式的讨论,并借机参观了NHK的高清演示。不久,EBU V1/HDTV小组决定成立一个专家组来研究HDTV。
1982年6月,NHK受邀来到爱尔兰,向参加EBU全体会议的人员做了HDTV演示。其间播放了有关自然与体育的画面,以及反映日本文化的纪录片,V1/HDTV小组也目睹了这一盛况。
这是HDTV在欧洲的首次亮相,演示非常成功。不久V1/HDTV小组意识到,必须与其他组织达成一个全球一致的HDTV图像格式。由于NHK的HDTV系统是基于1080i/30格式的,而欧洲一直使用25 Hz系统,因此帧频的转换问题阻碍了该系统在欧洲的使用。与此同时,美国ATSC正在着手制定地面高清广播标准,由于40 Hz图像更容易转换到25 Hz或30 Hz,因此ATSC建议全球统一使用40 Hz帧频(80 Hz场频)。然而,面对40 Hz所需的带宽资源与并不突出的效果,SMPTE最终未采纳这一提案。在一位BBC工程师的提议下,NHK开发了一种转换器,可将1125i/30下变换到625i/25格式,以便欧洲顺利采纳1125i/30格式。
至此,在HDTV制作格式的问题上,EBU内部产生了分歧。以意大利、瑞士等为代表的一方坚持采纳1125i/30格式,而法、德、英等国代表则认为应坚持25 Hz,而且转换器成本高昂,对图像质量也有影响。
后来,NHK又开发了一种能将1125i/30格式HDTV信号带宽压缩为8~9 MHz,并通过卫星传输的系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MUSE。MUSE将图像分为4个部分,巧妙地利用隔行扫描原理,对不同部分分别加以不同的时空滤波器。之后,MUSE来到了欧洲,RAI在都灵的研究中心对其进行了测试。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利用MUSE进行高清电视广播。
20世纪80年代初,ITU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HDTV并试图达成全球统一标准。由于该小组依赖EBU、SMPTE及其他国家政府的提案,因此该小组的讨论反映了EBU与SMPTE的主张。
在1985至1986年召开的多次ITU会议上,美国代表建议ITU将日本开发的30 Hz格式采纳为全球标准,并认为只要以政府的名义施压,就会迫使欧洲接受该格式。欧洲代表对此嗤之以鼻,并坚持拒绝接受该格式。
1986年于南斯拉夫召开的ITU会议上,25 Hz与30 Hz的支持者僵持不下,讨论遇到了巨大障碍。离开南斯拉夫后,一些欧洲政府与企业的代表决心要自行开发HDTV图像格式与广播格式。后来,这便成为著名的尤里卡95计划中的HD-MAC项目。5年后,一个集制作与模拟/数字广播为一体的25 Hz HDTV系统诞生。
1990年,ITU 11A工作组重开有关HDTV的会议,1080p/50与1080p/60两种逐行扫描系统成为讨论的基础。然而,在HDTV是否应包含隔行扫描这一问题上,欧洲代表再次遇到了疑惑。按照ITU之前的定义,HDTV必须提供比SDTV更高的运动效果,而SDTV的场频已经是50 Hz与60 Hz,因此采用这种场频的HDTV不能提供比SDTV更好的质量,也就不属于真正的HDTV。不过,考虑到隔行系统较为现实,ITU会议最终达成了一致,即接受50 Hz/60 Hz两种场频和帧频、一种图像格式(1920×1080)及一种数据率,NHK也随着提交了一份ITU-R BT.709建议的新草案。2年后,随着24/25 Hz格式的加入,HDTV开始在电影行业崭露头角。
作为一个全球合作项目,709建议书的诞生过程,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妥协的产物。

BT656(并/串接口标准)并不是BT601(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建议书)

BT.601(SDTV)

BT.709(HDTV)

ITU-R BT.709诞生始末相关推荐

  1. Zoom天使投资人Jim Scheinman:Zoom的诞生始末

    Robin.ly 是立足硅谷的视频内容平台,服务全球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通过与知名人工智能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和领导者的深度对话和现场交流活动,传播行业动态和商业技能,打造人才全方位竞争力. Zoom ...

  2. 大时代势不可挡,隔行扫描已经消失。BT.709色彩空间也开始离我们远去

    BT.709,这个色域空间满足ITU-R BT.709标准,并被用于现有的视频摄像机中.以前被ITU-R推广的Rec.709这个名字已经改变了.在升级后被称为BT.709. 去年下半年,国际电信联盟无 ...

  3. 电视:名存实亡,NTSC 色域

    你可能常在评测中见到这样一幅图. 三角形是『iPhone 5 』的色域,马蹄形是『人眼』可识别的色域,黑色不规则图形是『自然界常见事物』的色域,坐标系采用『CIE 1976 u'v'』,来源:dot- ...

  4. Mac 上设置显示器相关参数介绍

    Mac 上设置显示器相关参数介绍 在 Mac 上,使用"显示器"系统偏好设置来调整分辨率和亮度,以及设置专用于支持各种专业媒体类型和相关制作工作流程的其他选项. 在"预置 ...

  5. ITU-R BT.1788建议书 对多媒体应用中视频质量的主观评估方法

    ITU-R BT.1788建议书 对多媒体应用中视频质量的主观评估方法 (ITU‑R 102/6号研究课题) (2007年) 范围 数字广播系统允许提供多媒体和数据广播应用,包括视频.音频.静态图像. ...

  6. BT656/BT601/BT1120协议以及DM365/DM355/DM6467上使用的YUV颜色空间说明

    ITU-R BT.601和ITU-RBT.656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门(ITU-R)制定的标准.严格来说,ITU-R BT.656应该是隶属ITU-R BT. 601的一个子协议.I ...

  7. YCbCr色彩空间 (笔记1)

    色彩空间用数学方式来描述颜色集合,常见的2个基本色彩模型是RGB,YUB. • RGB - Used in computer graphics • YCbCr - Used in video comp ...

  8. RGB转YCbCr算法 之Matlab FPGA实现介绍

    1.引言 虽然现在RGB是计算机视觉最基本的三原色组成结构,但是YCbCr也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却之不可,理由如下: 1)很多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检测识别算法,不关注色彩,只需要在灰度域处理即可: ...

  9. RGB转YUV----RGB色域与YUV色域的介绍

    以下文章来源于疯狂的FPGA,作者CrazyBingo.文章仅用于学术分享. 正式开始前,我们有必要介 绍一下色彩模型.色彩模型有很多种类,比如RGB三原色模型.CMYK四原色模型.YUV/YCbCr ...

最新文章

  1. 【shell】创建长目录,目录存在则忽略,缺失则创建
  2. [UML]UML系列——类图class的关联关系(聚合、组合)
  3. 数值分析第五版电子版_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必考题20道,看看不吃亏!【有电子版】...
  4. Spark算子:RDD创建操作
  5. asp当中的DateDiff的用法
  6. Flutter进阶第10篇: 本地存储,封装本地存储类,实现最简单的状态管理
  7. Git基本用法(一)
  8. python语言编写一个生成九宫格图片的代码_python生成九宫格图片
  9. 计算机中word音乐符号在哪里找,word音乐符号怎么打出来|word音乐符号怎么打
  10. cjson构建_利用cJSON解析和创建JSON字符串
  11. tilemap 菱形_Tilemap
  12. 发字的楷书写法图片_成年人要想练字,应该先练楷书还是行书?
  13. 游戏安全反外挂-驱动的认识
  14. Qt中嵌入Directx11
  15. 大家给推荐个4k显示器吧,码农,不玩游戏,护眼第一。
  16. JQuery Datatables Columns API 参数详细说明
  17. Linux 集群技术
  18. 菜鸟的数学建模之路(六):层次分析法
  19. vce题库制作/刷题软件/
  20. 电脑桌面图标变成蓝色的怎么办

热门文章

  1. (附源码)springboot员工日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毕业设计201834
  2. RadioButton 和 CheckBox
  3. 勇于担当:好男人的三块责任田——
  4. Python3如何使用PIL批量给图片加圆角和黑边
  5. Java北京时间与UTC世界标准时间之间的相互转换
  6. 利用ViewDragHelper实现菜鸟裹裹的悬浮按钮效果
  7. 2016更改计算机名蓝屏,蓝屏故障:[16]0x00000019 蓝屏出错代码的解决方法
  8. vue中如何获取当前路由地址
  9. 基于PHP的微信token验证
  10. 微信公众号 Token验证失效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