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论文

摘要:在以往的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着纯理论教学,以理论为主、以操作为辅等诸多不科学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能的认识和掌握,也不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因此,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实践教学

新形势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IT行业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学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可见,在各职业学校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实践等问题展开分析讨论,为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供参考。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熟悉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基础教学,让学生接触并熟练使用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熟练运用这项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灵活使用教材,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能力。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中,实行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需要对中职学校以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有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

2.1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人机交互。

在当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学存在纯理论教学、理论为主教学等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

造成这种原因,大多是由于学校硬件设备的限制、教师教学方式有误、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认识不够等。

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人机交互,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进行,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兴趣。

2.2教师观念落后,知识更新缓慢。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

在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而对现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office软件的更新缺乏认识,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现代技术发展脱轨,所掌握的知识在某些行业无法得到运用。

2.3考核体制片面,考核方式不足。

在实行计算机考核制度时,教师主要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或是笔试+机试进行考核。

纯笔试的考核方式,并无法起到真正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而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则由于上级考试时间较少,并不利于对这门以操作为主的课程进行考核,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2.4学生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

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存在的另一个明显问题,是学生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

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里,学生的计算机功底较差,部分农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完全不通,学生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当教师教学进度加快时,往往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致使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其深入学习计算机其他课程。

部分学生甚至因此对计算机知识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做出违反纪律的事,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及实例

为了解决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获得良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在教学目标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知识向个性转变。

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应该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冲动型、反思型、逻辑推理型,以细致见长型等等。

尤其是当今个性更为突出的90后、00后,如何设置不同性质的任务,来满足学生不同个性需求,需要教师对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新课标的完善,实现知识向个性的转变。

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教学中,以往教师都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教学,不但讲课方式毫无新意,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模糊。

在进行纯理论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备课。

首先,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分到不同组,尽可能让每个小组组内成员性格都不相同,方便为学生量身定做任务。

其次,由教师布置小组内擅长逻辑推理的学生制定教学方案,擅长反思及心思细致的学生针对教学方案的结构是否合理进行推敲,技术见长型学生制作PPT,外向型的进行展示,并要求小组内学生每个环节都必须参与,让学生能够汲取到更多课程内外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在教学过程上,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

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因材施教,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合学习的良好氛围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凭借他们各自的学识和能力,自主地对将要讨论的进行思考和交流。

没有了或者淡化了来自外界(诸如教师方面)的压力和干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会更为开放,讨论的热情也更为浓烈。

此时,教师在课堂充当的角色主要是起到组织同引导的作用,在局面即将失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挽回局面。

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word文档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事先由页眉和页脚、字体大小、颜色、字体格式等功能随意制成的页面进行展示,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出该页面中运用了多少种word文档的功能,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查找教材、讨论和实际操作,将其列举出来,教师从旁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字体布局是否还有更好选择”、“除了图片内嵌文字功能外,还有几种模式?”以此来引起学生新一轮的思考和讨论。

3.3在教学模式上,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向建构转变。

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更为注重行为向建构的转变。

通过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让中职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经验进行建构,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和尊重彼此观点为前提条件,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建构,并通过探究、自我批判和汲取他人观点,产生新的建构。

例如:在powerpoint 2003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组,并让各小组成员根据以往自己对PPT的认识和了解,利用word文档进行建构,要求建构内容必须包括对PPT的认识、功能和用途等,再利用课上10分钟时间给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通过探究、归纳和自我批判,形成一个关于PPT知识的更为系统全面的建构,并利用20分钟,让各小组组长进行展示,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3.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工作或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到学生当中,参与学生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氛围下,发散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PPT的应用情况时,教师可以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让学生自行尝试制作PPT,展示“PPT的实际运用情况”。

教师在旁边加以辅导和参与讨论,在发现学生有新创意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的课余兴趣转换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中职学生当中,喜欢课余生活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尤其是跟计算机相关的网络游戏、网络歌曲方面,更加受到学生青睐。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这一兴趣,通过对IE、360浏览器等的教学,结合与浏览器密切相关的知识、游戏等,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并形成自主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耀民,何文广,曾华.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

[2]雷鸣.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5.

[3]周俊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

[4]张苗苗.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4.

【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论文,新课标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论文相关推荐

  1.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通常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语言实践: 强调学生通过实际语言交流活动来学习语言,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 2.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如 ...

  2. 中小学计算机课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 ...

  3. 高中计算机选修代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2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理 ...

  4. 新课标下计算机教学,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太成熟的教法和教学经验可以借鉴.我教尝试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实践导向法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在教学中贯穿实践导向法.化抽象知 ...

  5. 初中数学抽象教学的案例_新课标下初中数学问题情景教学案例和思考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深化,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也愈来愈广泛.情景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 ...

  6. 中学计算机教育特点,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及问题分析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课也成为了学校的一门教学课程.本文对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 ...

  7. 对话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

    对话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 编者按:最近,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标的争论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 透过不同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目的--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数学教育.在这里,我们感佩数学家对 ...

  8. 猿辅导创新教育研究院解读新课标:三大变化要注意

    今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正式颁布,2022年秋季学期,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将进入实施阶段. 图:中小学课程改革历程梳理 自2001年开始 ...

  9. 小学科学新课标中的创客实践教育

    中国教育一直缺少科学与工程文化,这个科学与工程文化绝不仅仅是我们在课堂中去教授一些科学的知识,而应该通过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实践来逐步建立.新课标在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时强调,小学科学课程 ...

最新文章

  1. 洛谷P1417 烹调方案
  2. FastAPI 之自动化测试数据库接口
  3. java linkedlist排序_用Java对用户定义对象的LinkedList进行排序
  4. ios uiview 如何刷新_ios – 从另一个UIViewController刷新表
  5. JDK 1.5 主要新特性
  6. QT的QFormLayout类的使用
  7. mmap函数用法及示例程序
  8. 国内计算机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9. 三行代码实时追踪你的手,只要有浏览器就够了 | Demo·代码
  10. 八、Linux文本编辑器vim/vi
  11. Combating the Elsagate Phenomenon: Deep Learning Architectures for Disturbing Cartoons
  12. java chmod 777_尽管使用chmod 777,但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权限被拒绝)
  13. 《寒江独钓》内核学习笔记(1)-- IRP - .Little Hann
  14. 2021爱分析·快消品牌数字化趋势报告——多点开花,快消品牌商数字化新探索
  15. 如何快速将图片中的文字提取出来
  16. Windows下配置Git连接上github, 并将本地文件夹同步(加入了个人注释)
  17. android 错误中英互译,安卓手机Recovery模式刷机情况下的中英文对照翻译
  18. Cesium 粒子系统应用:消防车灭火模拟
  19. 中小企业服务器配置方案(第一章 代理接入服务器)
  20. 库存融资管理系统-覆盖全行业几十种第三方接口

热门文章

  1. Linux中的软件 Nginx的部署
  2. 北京圣思园张龙Java教学视频学习笔记1
  3. 圣思园——Java SE Lesson 2
  4.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笔记
  5. 力扣146题 LRU 缓存机制
  6. 数据结构课设—图型结构题目—行车路线
  7. idea 社区版 web开发
  8. 【2022版】Java多线程与高并发面试题总结,108道题含答案解析。
  9. 图片点击放大,你的网页也能做到!
  10. 机器学习中分类与聚类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