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IE理论-第六篇-SD-WAN网络 **

1.SD-WAN介绍

1.什么是SD-WAN

  1. SD-WAN ===Software Defined 软件定义
  2. 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外网
  3. 通俗的说=企业网关
  4. 可以慢慢的代替传统组网(大趋势)
  5. 主要作用,省钱,简单,智能.易管理

传统方式
-Internet专线 (固定IP+上下行带宽对等)
-PPPOE 拨号(动态IP+上下行带宽不对等,下行带宽大)
-MPLS专线(贵,而且不是谁都可以接)而且根据星级决定你能用多少带宽流量
-SDH/MSTP专线
-独立

2.为什么要实现总部和分部之间的互访?

-信息同步(数据库,ERP,销售系统,OA)
-数据安全(服务器放内网或者私有云上)
中间的解决方案,做VPN,打通不同地区的局域网络

3.企业的需求
-速度快!!!
-价格便宜!!!
-不能断网!!!

2.SD-WAN的出现

1.常见误区
1.是一个单独线路吗? ==NONE
2.SD-WAN是通过一个软件进行多线路的智能流量调度
TAG:微信,QQ=OTT业务= over the top 穿越广域网跨网业务
**

Overlay

**
Overlay=实现端对端之间的互通=跨越中间的underlay网络
1.SD-WAN商业价值
1通过SD-WAN建立端对端的业务互访(分部到分部)
2智能通过SD-WAN流量分析进行流量控制

**

使用SD-WAN,需要满足企业需求

**

1.因为不能断,因为一定需要两根及以上的入网
2.看业务需求以及资金预算选择入网(PPPOE/专线)
比如银行,金融金钩,实时的就不可以选择两根PPPOE
正常来说都是选择一根PPPOE+一根专线=不断

如果说PPPOE是上网,MPLS是跑视频会议互联之类的,
上网的断了,但是MPLS上不了网,如果都部署了SD-WAN

**那么总部可以通过MPLS走分部的外网网络绕一圈上网**

满足要求=不断网,虽然专线带宽小,但是总比断网好.
满足要求=速度快.智能控制,SD-WAN自带智能流量控制.
满足要求=便宜,如果涉及搬迁以及未来发展,传统组网是比SD-WAN的成本要贵的

TAG:1.无论在任何网络架构下,只要断了,肯定会有影响.所以有两条以下准则.
1.在不断的时候,要保证质量.
2.在断的时候,要保证网络

====================================
充分利用带宽
1.对于稳定性要求高的,走专线MPLS
2.对于实时性要求低的业务走IPSEC(自己搭建)

传统网络 VS SD-WAN

1.传统网络想要实现智能分流选路.只能使用策略路由(PBR).基于五元组写.
TAG:而且如果是PPPOE,你怎么写?,还会涉及到NAT.
例子:腾讯QQ,每次登陆QQ的端口没得管的,每次都不一样,还有迅雷呢.P2P下载怎么管,很麻烦.
而且一般设备做的,因为要做策略路由,肯定要统计,有些设备差一点,直接就down机了,真的等做完了,网不知道断了多久了.

而SD-WAN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流量分析系统自动切换.(应用特征管控)

2.速度对比
1.传统网络,你要触发BFD,策略路由,那得断开。
2.SD-WAN,检测到丢包和流量变大,感觉到网络波动,就会自动切换。=====再一次满足不断网。


SD-WAN历史版本


在最早期,SD-WAN大概是2010年前后出来的
而最早提出来的厂商,又是Cisco,思科。
TAG:包括DMVPN,MPLS,SDN,SDA,SD-WAN,都是思科提出来的。
但是,最早期的时候。Cisco叫他IWAN,智能广域网。

传统网络:CLI界面,配置命令。
SD-WAN网络:GUI界面话自动化部署,就是WEB界面配置。基于整体线路上建立Overlay(IPSEC加密隧道)

Orverlay好处
Overlay是建立在underlay网络上的,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根本就扫描不到,就像传统网络中不做渗透和VPN是根本无法访问内网的。===提升安全星级。

一直到现在,也还是基于IPSEC加密隧道做互通。

SD-WAN系统内含角色

-Edge(可虚拟机可物理机)or Vedge 虚拟化:virtual
TAG:Edge也叫CPE
-Vsmart 控制设备
-Vmanage 管理设备
-Vbond =使用Vedge系统,身份认证系统。验证vedge和vsmart用的负责vedge和vsmart之间的连通性。

Vmanage- 管理Vsmart Vedge-管理平面,支持WEB
支持北向协议,REST API, CLI,SNMP,NETCONF,监控报警。
支持NETCONF意味着支持一键下发===纯管理界面
推送配置发给Vsmart设备+证书服务器+对内部设备版本升级+推送给Vsmart设备再让Vsmart设备反射给Vedge设备。可以部署在任何地方,本地,VM,云端。
Vedge:企业边界,连接ISP。
纯数据平面和分布不同地区的Vedge互联,彼此传递数据,建立IPSCE数据加密隧道,通俗的说,无情的转发设备。完全脱离掉了控制平面,它只需要被Vmanage控制就行了。
Vsmart 纯管理平面
听从Vmanage的命令以及管理下面的Vedge,相当于一个公司里面的高管,董事长叫你干啥你就干啥。
跟Vedge建立关系 ,下发配置,转发路由。
这个就是SDN的核心思路:转控分离,转发和控制分开。
Vedge和Vsmart之间有个协议叫OMP=Overlap的管理协议
TAG:OMP是基于BGP改良的。BGP中有个RR,路由反射,把Vsmart理解成RR就可以了。承载Vmanage的配置然后集中下发给Vedge设备。

SD-WAN与传统网络的对比

-转控分离
-开通方便 (跟ISP没有任何关系)
-传输性能 edge之间通过overlay进行端对端的通信。
1。基于IPSEC,安全+快捷
2.Vedge和Vsmart之间OMP建立连接,控制传输。基于应用数据控制
3.实现故障检测自动切换
-省钱
1.多链路分担(自动)
2.虚拟化(不用占地方,买个盒子回来贵还要插电上架)
3.自动化部署(节省人工)
4.基于GUI可视化管理=WEB(方便快捷)

常见误区:不是任何环境都适合部署SD-WAN

1.极高的敏感业务,金融,视频会议。不可能完全不用专线
2.SD-WAN不需要做QOS,其实是需要手动做的,OQS可以控制分流,也需要做流量控制,限速等等。OQS还是需要做的。

什么时候适合用SD-WAN?
1.用不用专线都行
2、减少MPLS专线,省钱
3.站点多的时候,一个一个找,SD-WAN一体化管理。

SITE ID==站点ID=群组识别
使用配置下发都是基于SITE ID的
可以理解为一个组=Group

domain ID=整个公司所有的设备都需要domain ID下
应该算一个域里面的意思 等于一个整体的网络
不通域之间不能互通

Color - - 区分不同的链路==不同的出接口
应该是一个用来标识的东西

system IP - - 系统IP=Route ID=理解为跟OSFP的RID 一样的就行,不能重复。标识每一个设备,但是必须要设置,OSFP可以不设置。

TLOCs (传输位置映射) 属于OMP传递路由信息的一部分。主要标识是(system IP+color )的传递形式

**

VRF,VPN。

在SD-WAN网络中的VRF叫做VPN

  • VPN//不是传统意思上的VPN
  • 它是VRF 做隔离用的
  • 任何东西都可以隔离
  • 每个VPN都有自己的转发表=路由表

TAG:不同的Edge之间使用IPSEC建立连接
Edge和Vsmart之间建立OMP连接
我们是人为通过Vmanage操作
安全级别还是挺高的,有自身SD-WAN 的安全检测,还有Vbond的检测,只要不是检测通过的都不会进入SD-WAN网络。

CCIE理论-第六篇-SD-WAN网络(一)相关推荐

  1. CCIE理论-第七篇-SD-WAN网络(二)

    CCIE理论-第七篇-SD-WAN网络(二) 首先回顾一波SD-WAN里面的几个主要角色 1.Vmanage 2.vsmart 3.vbond 4.vedge 其中,vbond和vedge实际上是一个 ...

  2. CCIE理论-第十篇-IPV6 VS IPV4(带你们看看U.S.A的ISP的设备)

    CCIE理论-第十篇-IPV6 VS IPV4(带你们看看U.S.A的ISP的设备) IPV4缺点 这个前面一章讲过了,这里再讲一次 https://www.potaroo.net/ 这是一个统计的机 ...

  3. CCIE理论-第八篇-SD-WAN(三)+DAI(动态ARP检测)

    CCIE理论-第八篇-SD-WAN(三) 首先来说上一章的问题, vbound和vsmart还没出来 . 指定域和vbound 初始化搞完了,那么需要去添加vsmart和vbound了 添加设备 添加 ...

  4. CCIE理论-第五篇-SDA-2

    CCIE理论-第五篇-SDA-2 DNA Center 展示一下web的界面哈 其实就类似平时弄的web的防火墙呀,其他设备等 弹性子网 这一章来讲讲弹性子网 stretched subnets al ...

  5. CCIE理论-第四篇-SDA-1

    CCIE理论-第四篇-SDA-1 SDA-software defied Access SDA-软件定义接入 SDA是被包含在SDN范畴里面的一个架构体系 SDA核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合租,组织到一个 ...

  6. CCIE理论第三篇-LISP技术

    CCIE理论第三篇-LISP技术 LISP LISP(locator identity separation protocol)位置身份分离协议 这个是个啥呢?为什么需要这个东东呢? 首先呢,我们知道 ...

  7. CCIE理论-第十七篇-IPV6-NAT-PT

    CCIE理论-第十七篇-IPV6-NAT-PT 这是最后一篇IPV6了,IPV6讲了好久好久了 ipv6的gre还给我上了个热榜哈哈 这一篇讲解IPV6的NAT,IPV6的NAT和IPV4的NAT还是 ...

  8. CCIE理论-第十三篇-IPV6-路由-静态+(EIGRP+OSPF)两种做法+IPV4-ARP代理详解(精髓篇)

    CCIE理论-第十三篇-IPV6-路由-静态+(EIGRP+OSPF)两种做法+IPV4-ARP代理详解(精髓篇) 其实呢,路由协议,静态路由 他还是ipv4那一套,只不过多了点东西 该怎么搞怎么搞, ...

  9. CCIE理论-第二篇-SDN-FabricPath技术

    CCIE理论-第二篇-SDN-FabricPath技术 首先,什么是FabricPath呢,这个东东是思科的私有技术,而且只能在Nexus系列设备上使用 例如N5K,N6K,N7K,N9K.都是支持的 ...

最新文章

  1. python 动画场景_Python GUI教程(十五):在PyQt5中使用动画
  2. python正则表达式模块_Python正则表达式函数模块
  3. 【收藏】基于QGIS的Google Earth Engine插件已发布
  4. Algorithm——1.排序.md
  5. 面试官:你连HTTP请求Post和Get都不了解?
  6. J2EE开发之常用开源框架介绍
  7. java 线程池的理解_JAVA线程池原理的理解
  8. 创邻科技张晨:智能物联为图数据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应用场景
  9. LeetCode-148:排序链表
  10. asp.net试题(三)
  11. 记录——《C Primer Plus (第五版)》第九章编程练习第九题
  12. Java实现滑块拼图验证码校验
  13. Zookeeper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
  14. 青少年CTF - Misc - 上号 Wp WriteUp
  15. usb gadget 端点halt的产生
  16. Google大数据论文GFS(Google File System)介绍
  17. 全球第一个完整的Angular 2.0系列视频教程,大漠穷秋
  18. 条件概率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公式
  19. 简单python网络爬虫批量下载视频
  20. 解读教育大数据的文化意蕴

热门文章

  1. Hibernate @OneToMany等注解设置查询过滤条件等
  2. HTTP、TCP、UDP、Socket (转)
  3. 先容Oracle中null的运用要领。
  4. [Leetcode][第93题][JAVA][复原IP地址][剪枝][回溯]
  5. 计算机用户名登陆管理员权限,关于win10勿删用户账号下管理员身份导致无法登录系统的问题...
  6. 跨站脚本专题 XSS
  7. centos中配置java视频教程_安装CentOs
  8. DocumentFragment使用
  9. Matlab绘图--包含各种标示符的输入方法
  10. java sleep方法_一文搞懂 Java 线程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