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E理论-第五篇-SDA-2

DNA Center

展示一下web的界面哈

其实就类似平时弄的web的防火墙呀,其他设备等

弹性子网

这一章来讲讲弹性子网

stretched subnets allow an ip subnet to be :stretched:vla the overlay
拉伸子网允许通过覆盖“拉伸”IP子网

1基于主机IP的流量到达本地结构边缘SV,然后通过FabricFabric进行传输

2.动态映射允许特定于主机(32./128,MAC)的广告

3.移动主机1连接到边缘A,现在可以使用相同的IPsubnet与边缘B上的主机2通信

4.不再需要VLAN来连接主机1和2

控制层面是基于LISP的
数据层面是居于VXLAN的
策略层面是居于CTS的

其实很好理解
VXLAN呢就相当于快递盒
LISP相当于顺丰快递
因为LISP可以通过mapping db server快速定位
然后通过VXLAN的tunnel的隧道来传输

对比传统网络

1,控制层面-路由协议(什么静态啊,OSPF,RIP,ISIS,BGP)
他不就是为了一个路由表,FIB,MAC什么的嘛
收敛快不快,有没有次优路径,备份,路由黑洞,乱七八糟的

LSP
按需求,你需要访问什么EID,就去找CP-nodes就行了
查询後生成路由,就意味着负载大的只有CP
每个设备上一条默认路由给CP就行了
路由表上除了本地和直连和默认路由就没了(而且默认路由可以下发)
体现了自动化的方便

2.数据层面
转发,数据封装,解封装

VXLAN,可以支持L2-extension
二层的扩展,使用VXLAN的头部

策略层面
哪和哪通还是不通,Route-map,这个东西要干啥那个东西要干啥
安全功能,什么dot1x,权限,登陆,3A.QOS,ACL,class-map,

CTS
使用ISE,使用Cisco TrustSec(CTS)技术,一个设备完成
其实传统设备,基本上就是为了个路由表
学了那么长时间,都是在研究这个东西
为什么不通ya,为什么通了呀
为什么U.U,U(不可达)
假如其中一台设备宕机,没路由了,无法转发到下一跳,那么就会形成路由黑洞
但是呢,网络一大,每台设备的路由表又会过大,收敛速度慢
转发速度不高,而且配置贼多,还要做优化,比如末节区域,汇总等

必须看

Attention!!!
虽然讲了很多的SDN里面的内容,角色,优点等
但是,实际上的SDN普及是不实际的,也是很慢的
就一个道理
这玩意太贵了,好是好,但是没那个必要
除非是新建的数据中心+很有钱的情况下+未来长远发展
因为SDN其实就是纯面对数据中心的,虽然企业网也可以用
但是


VXLAN改良版
VXLAN最大的特点在于他能跨二层,就是大二层嘛
经过改良的VXLAN,他的数据包还有多余的字段
可以嵌入安全功能的组件


传统的CTS,跟IP一样,逐跳封装解封装等
到了SDA可以做端对端
还有队列技术等,其实就跟QOS差不多

很多技术点都集中在SDA-1,所以这篇的东西会比较少,理解概念即可

小总结


1.规划
2.策略
3.配置自动化下发配置
4.风险监测(NCP)

DNAC--控制平台+ISE(安全)
主要功能:NCP,NDP,ISE.自动配置下发,监控,安全.
三件事
1.控制层面=LISP
2.封装数据=VXLAN
3.策略管理=VXLAN头部做SGT


它的中间,就是前面学的fabricpath网络=ISIS(underlay)
基于underlay做Overlay(VXLAN-SGT)
实际过程就是MAC IN IP的过程
都是点对点,边缘之间的访问
三种角色
CP-nodes=查询=相当于mapping db server
Edge-nodes=连接终端使用,封装解封装,实际上等于接入的GW=VXLAN
Border=边界设备,负责连接external,已知网络,未知网络

好的本次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观看我的文章。我是CCIE-Yasuo,喜欢就关注我吧,下一期见。
欢迎新盟教育的同学一起来交流,我是41期的疾风剑豪
同时我也是一名18岁来自大专的学生在学校写的,如有写的不对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CCIE理论-第五篇-SDA-2相关推荐

  1. CCIE理论-第四篇-SDA-1

    CCIE理论-第四篇-SDA-1 SDA-software defied Access SDA-软件定义接入 SDA是被包含在SDN范畴里面的一个架构体系 SDA核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合租,组织到一个 ...

  2. CCIE理论-第六篇-SD-WAN网络(一)

    ** CCIE理论-第六篇-SD-WAN网络 ** 1.SD-WAN介绍 1.什么是SD-WAN SD-WAN ===Software Defined 软件定义 WAN=Wide Area Netwo ...

  3. CCIE理论-第十篇-IPV6 VS IPV4(带你们看看U.S.A的ISP的设备)

    CCIE理论-第十篇-IPV6 VS IPV4(带你们看看U.S.A的ISP的设备) IPV4缺点 这个前面一章讲过了,这里再讲一次 https://www.potaroo.net/ 这是一个统计的机 ...

  4. CCIE理论-第八篇-SD-WAN(三)+DAI(动态ARP检测)

    CCIE理论-第八篇-SD-WAN(三) 首先来说上一章的问题, vbound和vsmart还没出来 . 指定域和vbound 初始化搞完了,那么需要去添加vsmart和vbound了 添加设备 添加 ...

  5. CCIE理论-第七篇-SD-WAN网络(二)

    CCIE理论-第七篇-SD-WAN网络(二) 首先回顾一波SD-WAN里面的几个主要角色 1.Vmanage 2.vsmart 3.vbond 4.vedge 其中,vbond和vedge实际上是一个 ...

  6. CCIE理论第三篇-LISP技术

    CCIE理论第三篇-LISP技术 LISP LISP(locator identity separation protocol)位置身份分离协议 这个是个啥呢?为什么需要这个东东呢? 首先呢,我们知道 ...

  7. CCIE理论-第十七篇-IPV6-NAT-PT

    CCIE理论-第十七篇-IPV6-NAT-PT 这是最后一篇IPV6了,IPV6讲了好久好久了 ipv6的gre还给我上了个热榜哈哈 这一篇讲解IPV6的NAT,IPV6的NAT和IPV4的NAT还是 ...

  8. CCIE理论-第十三篇-IPV6-路由-静态+(EIGRP+OSPF)两种做法+IPV4-ARP代理详解(精髓篇)

    CCIE理论-第十三篇-IPV6-路由-静态+(EIGRP+OSPF)两种做法+IPV4-ARP代理详解(精髓篇) 其实呢,路由协议,静态路由 他还是ipv4那一套,只不过多了点东西 该怎么搞怎么搞, ...

  9. CCIE理论-第十五篇-IPV6-重分布+ACL+前缀列表

    CCIE理论-第十五篇-IPV6-重分布+ACL+前缀列表 重分布前面讲过,这里再讲一次+实操+效果看看 在ipv6中重分布直连路由是需要加上include-connected的 环境 就这么简单哈, ...

最新文章

  1. php 前台生成多维数组 后台批量添加
  2. audio to text
  3. 新手入门之j2me学习方法总结--摘录篇
  4. SQLSERVER单表CRUD通用方法
  5. SQL判断是否“存在“,还在用 count 操作?
  6. Win10系统修改MAC地址
  7. 7-Flink的分布式缓存
  8. sentinel接入网关应用_阿里sentinel配合gateway 网关限流
  9. IIS的URL重写(url地址映射)
  10. 【C语言】在终端输入多行信息,找出包含“ould”的行,并打印改行。
  11. python程序设计陈春晖答案_Python程序设计
  12. 配置各个连接oracle客户端
  13. python抠图_Python实现抠图
  14. 等值线图的Python绘制方法
  15. [Can‘t update] xxx in xxx has no tracked branch解决办法
  16. GTC '19 经典回顾 | 如何编排和创造二次元中的舞蹈?
  17. dlib实现红眼特效
  18. 关于除去WordPress页脚底部的自带标语
  19. XamlParseException异常
  20. 完全平方数(c++基础)

热门文章

  1. ContentType的类型
  2. 【应用】Lambda表达式
  3. 个人linux版本管理,浅谈各个Linux版本的个人看法
  4. vue点击切换类名_vue 新用户引导(vue-dirver)
  5. sqlite管理工具_Liquibase 数据库版本管理工具:1.安装
  6. 设计一个名为complex的类来表示复数_complex类java解决
  7. IDE--ubuntu下安装 Source insight
  8. BootLoader与Linux内核的参数传递
  9. WinCE下的GPIO中断的处理
  10. python十条建议_十条建议帮你提高Python编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