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用户态,什么是内核态,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前一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根本原因个人觉得是在于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写程序时关注的重点和着眼的角度放在了实现的功能和代码的逻辑性上,先看一个例子:

1)例子

C代码

  1. 1.     voidtestfork(){ 
  2. 2.     if(0==fork()){ 
  3. 3.     printf(createnewprocesssuccess!\n); 
  4. 4.     } 
  5. 5.     printf(testforkok\n); 
  6. 6.     } 

void testfork(){

if(0 = = fork()){

printf(create new process success!\n);

}

printf(testfork ok\n);

}

这段代码很简单,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就是实际执行了一个fork(),生成一个新的进程,从逻辑的角度看,就是判断了如果fork()返回的是则打印相关语句,然后函数最后再打印一句表示执行完整个testfork()函数。代码的执行逻辑和功能上看就是如此简单,一共四行代码,从上到下一句一句执行而已,完全看不出来哪里有体现出用户态和进程态的概念。

如果说前面两种是静态观察的角度看的话,我们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段代码,即它被转换成CPU执行的指令后加载执行的过程,这时这段程序就是一个动态执行的指令序列。而究竟加载了哪些代码,如何加载就是和操作系统密切相关了。

2)特权级

熟悉Unix/Linux系统的人都知道,fork的工作实际上是以系统调用的方式完成相应功能的,具体的工作是由sys_fork负责实施。其实无论是不是Unix或者Linux,对于任何操作系统来说,创建一个新的进程都是属于核心功能,因为它要做很多底层细致地工作,消耗系统的物理资源,比如分配物理内存,从父进程拷贝相关信息,拷贝设置页目录页表等等,这些显然不能随便让哪个程序就能去做,于是就自然引出特权级别的概念,显然,最关键性的权力必须由高特权级的程序来执行,这样才可以做到集中管理,减少有限资源的访问和使用冲突。

特权级显然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的手段,因此在硬件上对特权级做了很多支持,就Intel x86架构的CPU来说一共有0~3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硬件上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对指令所具有的特权级做相应的检查,相关的概念有 CPLDPLRPL,这里不再过多阐述。硬件已经提供了一套特权级使用的相关机制,软件自然就是好好利用的问题,这属于操作系统要做的事情,对于 Unix/Linux来说,只使用了0级特权级和3级特权级。也就是说在Unix/Linux系统中,一条工作在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了CPU能提供的最高权力,而一条工作在3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CPU提供的最低或者说最基本权力。

3)用户态和内核态

现在我们从特权级的调度来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就比较好理解了,当程序运行在3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用户态,因为这是最低特权级,是普通的用户进程运行的特权级,大部分用户直接面对的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态;反之,当程序运行在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内核态。

虽然用户态下和内核态下工作的程序有很多差别,但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特权级的不同,即权力的不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核数据结构和程序,比如上面例子中的testfork()就不能直接调用 sys_fork(),因为前者是工作在用户态,属于用户态程序,而sys_fork()是工作在内核态,属于内核态程序。

当我们在系统中执行一个程序时,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用户态下的,在其需要操作系统帮助完成某些它没有权力和能力完成的工作时就会切换到内核态,比如testfork()最初运行在用户态进程下,当它调用fork()最终触发 sys_fork()的执行时,就切换到了内核态。

2.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1)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3种方式

a. 系统调用

这是用户态进程主动要求切换到内核态的一种方式,用户态进程通过系统调用申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程序完成工作,比如前例中fork()实际上就是执行了一个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而系统调用的机制其核心还是使用了操作系统为用户特别开放的一个中断来实现,例如Linuxint 80h中断。

b. 异常             

CPU在执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时,发生了某些事先不可知的异常,这时会触发由当前运行进程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程序中,也就转到了内核态,比如缺页异常。

c. 外围设备的中断

当外围设备完成用户请求的操作后,会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号,这时CPU会暂停执行下一条即将要执行的指令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信号对应的处理程序,如果先前执行的指令是用户态下的程序,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自然也就发生了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比如硬盘读写操作完成,系统会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等。

3种方式是系统在运行时由用户态转到内核态的最主要方式,其中系统调用可以认为是用户进程主动发起的,异常和外围设备中断则是被动的。

2)具体的切换操作

从触发方式上看,可以认为存在前述3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从最终实际完成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操作上来说,涉及的关键步骤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都相当于执行了一个中断响应的过程,因为系统调用实际上最终是中断机制实现的,而异常和中断的处理机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关于它们的具体区别这里不再赘述。关于中断处理机制的细节和步骤这里也不做过多分析,涉及到由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步骤主要包括:

[1] 从当前进程的描述符中提取其内核栈的ss0esp0信息。

[2] 使用ss0esp0指向的内核栈将当前进程的cs,eip,eflags,ss,esp信息保存起来,这个

过程也完成了由用户栈到内核栈的切换过程,同时保存了被暂停执行的程序的下一

条指令。

[3] 将先前由中断向量检索得到的中断处理程序的cs,eip信息装入相应的寄存器,开始

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这时就转到了内核态的程序执行了。

原文地址:http://my.oschina.net/liubin/blog/27795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相关推荐

  1. java运行在用户态_理解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

    Linux整体架构图 我们先来看一张Linux整体架构图.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时操作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Linux发行版本提供的系统调用数量也不尽相同,大致在240-35 ...

  2. 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通信方式简介

    我们平常在写代码时,一般是在用户空间,通过系统调用函数来访问内核空间,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用户态和内核态通信的方式.(关于 Linux 用户态和内核态可以参考 xx)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四种方式: pro ...

  3. 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

    https://www.cnblogs.com/bakari/p/5520860.html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 ...

  4. linux c程序中内核态与用户态内存存储问题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序运行 ...

  5. Linux系统编程33:进程信号之详解信号的捕捉过程,用户态和内核态及其切换,sigaction和signal

    文章目录 (1)用户态和内核态 (2)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 (3)内核是如何实现信号的捕捉 (4)sigaction (1)用户态和内核态 我们说过,每个Linux进程有4GB的地址空间 其中0-3G ...

  6. JVM内存划分、Linux用户态、内核态简介

    JVM内存划分 1.在Java运行的时候 JVM虚拟机拿到自己能支配的内存 将内存进行分割2.本地方法栈存储是C++ native方法3.程序计数器指向程序当前运行的位置4.方法区存储元数据信息在jd ...

  7. 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netlink 篇

    [size=4]Linux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 --netlink 篇[/size] 作者:Kendo 2006-9-3 这是一篇学习笔记,主要是对<Linux 系统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通信的实 ...

  8. Linux用户态与内核态通信的几种方式(待完善)

    文章目录 1. 内核启动参数 2.模块参数与sysfs 3.sysctl 4.系统调用 5.netlink 6. procfs(/proc) 7.seq_file 8.debugfs 9.relayf ...

  9. 浅谈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

    为什么要分用户态和内核态? 在 CPU 的所有指令中,有一些指令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错用,将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比如:清内存.设置时钟等.如果所有的程序都能使用这些指令,那么你的系统一天死机 n 回就不足 ...

最新文章

  1. Mysql Order By 注入总结
  2. Hive安装及常用交互命令
  3. ROS-URDF仿真
  4. Vue深入学习—虚拟DOM和Diff算法
  5. OVS 网桥的Patch端口学习笔记
  6. 文字生成视频,只需一步
  7. Linux下Ipython安装
  8. python基础教程廖雪峰云-Python3基础教程-廖雪峰[带标签完整版]
  9. 【数据结构和算法】广度优先BFS遍历图(树的层序遍历的拓展)
  10. python写彩票预测软件_python写彩票预测软件
  11. 服务器损坏文件怎么办,“该文件可能已损坏或者文件所在的服务器没有响应或者该文件是只读的”怎么解决?...
  12. 计算机系统存储器 分类,存储器的分类
  13. spyder怎么执行html文件,spyder添加快捷键
  14. 有关win10的C:/ProgramFiles\WindowsApps\文件系统错误(12007)问题
  15. 匹配 网络 Q值 带宽
  16. HTML CSS整理
  17. 图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18. BZOJ 1143 祭祀 river(最大独立集)
  19. Redis - CLUSTER命令中集群管理命令详解
  20. 【十八掌●武功篇】第七掌:MapReduce之倒排索引

热门文章

  1. centos误删除文件如何恢复
  2. python中的List 和 Tuple
  3. JDK1.8快速入门
  4. ATP - UI 自动化测试用例管理平台搭建
  5. ​【安全牛学习笔记】WPS及其他工具WPS
  6. Windows Phone 7 Tips (4)
  7. WeApp-Workflow:基于Gulp 的“微信小程序”前端开发工作流
  8. 断点续传---多线程下载进阶(一)
  9. FreeBSD下安装配置Hadoop集群(三)
  10. 客户端回传事件接口IPostBackEventHand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