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程序猿DD”,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资源”获取独家整理的学习资料!

来源 | https://urlify.cn/ruYFJv

Java 语言的每个关键字都设计的很巧妙,金雕玉琢,只有深度钻研其中,才知其中懊悔,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之 final。

与锁和 volatile 相比较,对 final 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 final 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1.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 final 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2. 初次读一个包含 final 域的对象的引用,与随后初次读这个 final 域,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示例性的代码来分别说明这两个规则:

public class FinalExample {int i;                            // 普通变量final int j;                      //final 变量static FinalExample obj;public void FinalExample () {     // 构造函数i = 1;                        // 写普通域j = 2;                        // 写 final 域}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    // 写线程 A 执行obj = new Final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 读线程 B 执行FinalExample object = obj;       // 读对象引用int a = object.i;                // 读普通域int b = object.j;                // 读 final 域}
}

这里假设一个线程 A 执行 writer () 方法,随后另一个线程 B 执行 reader () 方法。下面我们通过这两个线程的交互来说明这两个规则。

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

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禁止把 final 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这个规则的实现包含下面 2 个方面:

  • JMM 禁止编译器把 final 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 编译器会在 final 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 return 之前,插入一个 StoreStore 屏障。这个屏障禁止处理器把 final 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现在让我们分析 writer () 方法。writer () 方法只包含一行代码:finalExample = new FinalExample ()。这行代码包含两个步骤:

  1. 构造一个 FinalExample 类型的对象;

  2. 把这个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引用变量 obj。

假设线程 B 读对象引用与读对象的成员域之间没有重排序(马上会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个假设),下图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写普通域的操作被编译器重排序到了构造函数之外,读线程 B 错误的读取了普通变量 i 初始化之前的值。而写 final 域的操作,被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限定”在了构造函数之内,读线程 B 正确的读取了 final 变量初始化之后的值。

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对象引用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对象的 final 域已经被正确初始化过了,而普通域不具有这个保障。以上图为例,在读线程 B“看到”对象引用 obj 时,很可能 obj 对象还没有构造完成(对普通域 i 的写操作被重排序到构造函数外,此时初始值 2 还没有写入普通域 i)。

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

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如下:

  • 在一个线程中,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 final 域,JMM 禁止处理器重排序这两个操作(注意,这个规则仅仅针对处理器)。编译器会在读 final 域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 LoadLoad 屏障。

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 final 域,这两个操作之间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由于编译器遵守间接依赖关系,因此编译器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大多数处理器也会遵守间接依赖,大多数处理器也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但有少数处理器允许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比如 alpha 处理器),这个规则就是专门用来针对这种处理器。

reader() 方法包含三个操作:

  1. 初次读引用变量 obj;

  2. 初次读引用变量 obj 指向对象的普通域 j。

  3. 初次读引用变量 obj 指向对象的 final 域 i。

现在我们假设写线程 A 没有发生任何重排序,同时程序在不遵守间接依赖的处理器上执行,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读对象的普通域的操作被处理器重排序到读对象引用之前。读普通域时,该域还没有被写线程 A 写入,这是一个错误的读取操作。而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会把读对象 final 域的操作“限定”在读对象引用之后,此时该 final 域已经被 A 线程初始化过了,这是一个正确的读取操作。

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读一个对象的 final 域之前,一定会先读包含这个 final 域的对象的引用。在这个示例程序中,如果该引用不为 null,那么引用对象的 final 域一定已经被 A 线程初始化过了。

# 如果 final 域是引用类型

上面我们看到的 final 域是基础数据类型,下面让我们看看如果 final 域是引用类型,将会有什么效果?

请看下列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xample {final int[] intArray;                //final 是引用类型stat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obj;publ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 {    // 构造函数intArray = new int[1];             //1intArray[0] = 1;                   //2}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One () {      // 写线程 A 执行obj = new FinalReferenceExample ();  //3}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Two () {          // 写线程 B 执行obj.intArray[0] = 2;                 //4}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 读线程 C 执行if (obj != null) {                    //5int temp1 = obj.intArray[0];       //6}}
}

这里 final 域为一个引用类型,它引用一个 int 型的数组对象。对于引用类型,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对编译器和处理器增加了如下约束:

  1.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 final 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与随后在构造函数外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对上面的示例程序,我们假设首先线程 A 执行 writerOne() 方法,执行完后线程 B 执行 writerTwo() 方法,执行完后线程 C 执行 reader () 方法。下面是一种可能的线程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1 是对 final 域的写入,2 是对这个 final 域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3 是把被构造的对象的引用赋值给某个引用变量。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 1 不能和 3 重排序外,2 和 3 也不能重排序。

JMM 可以确保读线程 C 至少能看到写线程 A 在构造函数中对 final 引用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即 C 至少能看到数组下标 0 的值为 1。而写线程 B 对数组元素的写入,读线程 C 可能看的到,也可能看不到。JMM 不保证线程 B 的写入对读线程 C 可见,因为写线程 B 和读线程 C 之间存在数据竞争,此时的执行结果不可预知。

如果想要确保读线程 C 看到写线程 B 对数组元素的写入,写线程 B 和读线程 C 之间需要使用同步原语(lock 或 volatile)来确保内存可见性。

为什么 final 引用不能从构造函数内“逸出”

前面我们提到过,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引用变量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该引用变量指向的对象的 final 域已经在构造函数中被正确初始化过了。其实要得到这个效果,还需要一个保证:在构造函数内部,不能让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为其他线程可见,也就是对象引用不能在构造函数中“逸出”。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来看下面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final int i;stat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obj;publ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i = 1;         //1 写 final 域obj = this;    //2 this 引用在此“逸出”}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new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if (obj != null) {      //3int temp = obj.i;     //4}}
}

假设一个线程 A 执行 writer() 方法,另一个线程 B 执行 reader() 方法。这里的操作 2 使得对象还未完成构造前就为线程 B 可见。即使这里的操作 2 是构造函数的最后一步,且即使在程序中操作 2 排在操作 1 后面,执行 read() 方法的线程仍然可能无法看到 final 域被初始化后的值,因为这里的操作 1 和操作 2 之间可能被重排序。实际的执行时序可能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构造函数返回前,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不能为其他线程可见,因为此时的 final 域可能还没有被初始化。在构造函数返回后,任意线程都将保证能看到 final 域正确初始化之后的值。

# final 语义在处理器中的实现

现在我们以 x86 处理器为例,说明 final 语义在处理器中的具体实现。

上面我们提到,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会要求译编器在 final 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 return 之前,插入一个 StoreStore 障屏。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要求编译器在读 final 域的操作前面插入一个 LoadLoad 屏障。

由于 x86 处理器不会对写 - 写操作做重排序,所以在 x86 处理器中,写 final 域需要的 StoreStore 障屏会被省略掉。同样,由于 x86 处理器不会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所以在 x86 处理器中,读 final 域需要的 LoadLoad 屏障也会被省略掉。也就是说在 x86 处理器中,final 域的读 / 写不会插入任何内存屏障!

JSR-133 为什么要增强 final 的语义

在旧的 Java 内存模型中 ,最严重的一个缺陷就是线程可能看到 final 域的值会改变。比如,一个线程当前看到一个整形 final 域的值为 0(还未初始化之前的默认值),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线程再去读这个 final 域的值时,却发现值变为了 1(被某个线程初始化之后的值)。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旧的 Java 内存模型中,String 的值可能会改变(参考文献 2 中有一个具体的例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参考,这里就不赘述了)。

为了修补这个漏洞,JSR-133 专家组增强了 final 的语义。通过为 final 域增加写和读重排序规则,可以为 java 程序员提供初始化安全保证:只要对象是正确构造的(被构造对象的引用在构造函数中没有“逸出”),那么不需要使用同步(指 lock 和 volatile 的使用),就可以保证任意线程都能看到这个 final 域在构造函数中被初始化之后的值。

往期推荐

Spring Boot 2.3.0 发布:支持Java14、打包Docker镜像、优雅关机配置...

进阶:秒杀系统是如何设计的?

面试:Java 泛型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用你最熟悉的 SQL 来查询 Elasticsearch 中的数据?

Deno 1.0?我还没好好研究 Node,你就这样推倒重做?

17条避坑指南:一份来自谷歌的数据库经验贴

还在忍受限速网盘?来搭建一套自己的私有网盘!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聊聊技术、说说职场、扯扯过去。头发很多的中年程序员DD在这里期待你的到来!加入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噢

目前我已在星球中分享了如下四大板块内容,如果您对这些感兴趣,或是有相关困惑,欢迎加入与我们一起深入交流!

更多详细的精选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面试:说说你对 Java 中 final 的理解?相关推荐

  1. 【面试常问】Java中final和finally以及finalize区别?

    说一下final和finally以及finalize区别? 在面试中如果问到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咋么回答呢?我就写一下我的看法如有错误还请个位指正! 文章目录 说一下final和finally以及fin ...

  2. java中final详解_Java中final用法与详解

    Java中final用法与详解 final作为Java中经常用到的关键字,了解final的使用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从final关键字在数据域.方法和类中三个方面分析final关键字的主要用法. f ...

  3. java中final关键字的使用

    final 中文翻译为 最终的,在java中也是较为常用的关键字之一. 在java 中 final 关键字可以修饰  类.方法.变量 final 修饰在类上,则表示该类不能被继承,如果里面的成员变量没 ...

  4. JAVA中Final的用法

    JAVA中Final的用法 1. 修饰基础数据成员的final 这是final的主要用途,其含义相当于C/C++的const,即该成员被修饰为常量,意味着不可修改.如java.lang.Math类中的 ...

  5. java中final的意义

    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hikvision_java_gyh/article/details/8964541 1.如果一个数据既是static又是final,那么它会拥有一 ...

  6. 转 Java中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与用法

    Java中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与用法 1.简单区别: final用于声明属性,方法和类,分别表示属性不可交变,方法不可覆盖,类不可继承. finally是异常处理语句结构 ...

  7. java中常量final的用法_详解Java中final的用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中final的使用方法,final是java的关键字,本文就详细说明一下它的使用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概念 final 具有"不可改变的"的含义,可以修 ...

  8. [转载] java中final,finally,finalize三者的作用和区别

    参考链接: Java中final,finally和finalize Final是一个修饰符: 当final修饰一个变量的时候,变量变成一个常量,它不能被二次赋值 当final修饰的变量为静态变量(即由 ...

  9. [转载] Java中final关键字

    参考链接: Java中的final关键字 文章目录 1 final关键字1.1 final修饰类1.2 final修饰方法1.3 final修饰属性---常量1.3.1 final修饰普通数据类型的成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三级界面返回直接到一级界面
  2. python while if 区别_对python中for、if、while的区别与比较方法
  3. php wamp 环境好吗,phpstudy和wamp哪个好
  4. python怎么读取列表-Python如何获取列表(List)的中位数
  5. Bing Maps 开发入门 - 1
  6. 没用调用flush导致的数据保存丢失
  7. 在Windows C程序中使用Unicode编码
  8. 百度Create2021:百度地图日均位置服务请求次数突破1300亿
  9. Qt Creator使用文本编辑宏
  10. java 日历类_JAVA 的日历类型
  11. 时间序列的截尾和拖尾_R语言:时间序列(一)
  12. 求一个正整数是由哪几个连数(连续的正整数)相加
  13. 机器视觉 计算机专业,机器视觉属于什么专业
  14. 洛谷p3764签到题3
  15. LabVIEW编程LabVIEW控制PXI-5122例程与相关资料
  16. 期刊分类(CN,ISSN,A,B,C类)
  17. 弹性盒子 -- flex
  18. matlab中的向量除法
  19. Vue 中 props 传值,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对象/数组可以直接修改的问题
  20. java 数据库工资管理系统设计_数据库课程设计—企业工资管理系统(java版完整代码)...

热门文章

  1. vector机器人 叫 hey vector时 识别率不高 解决方法
  2. python3 uvloop 简介
  3. docker 上下文环境 忽略文件 .dockerignore 简介
  4. linux shell 代码太长换行 续行
  5. python3 赋值与内存空间
  6. redis 未授权访问详解
  7. Linux C编程--进程间通信(IPC)4--管道详解
  8. (Windows Maven项目)Redis数据库的安装和操作实现
  9. oracle表行列权限,Oracle行列互换 横表和纵表
  10. 算法 - 堆排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