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二爷鉴书,作者邱岳,特此感谢

3 万小时的具体算法是这样的:假设一年 50 周,职业生涯前 10 年每周开 3 次会,每次 2 小时,共 3000 小时;从第 10 年到第 20 年每周开 5 次会,每次 2 小时,共 5000 小时;从第 20 年到第 30 年,进入决策层,每周 5 次会,每次 8 小时,共 2 万小时。全部加起来大概就是 3 万小时。

这个算法来自一本叫做《如何开会不添堵》的书,虽然细节值得商榷,但开会确实占据了我们大量的工作时间。尤其在互联网行业,甚至流传着「白天上班开会,晚上加班干活」的说法。

既然我们注定要在会议室蹉跎相当一部分生命,那想办法提高这部分生命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会不添堵》这本书的主题就是教读者如何引导会议,提高会议效率。

这是一位日本作者的作品。之所以要强调日本作者,因为这本书写得实在太日本了,不但行文风格和谋篇布局很日本,书里还穿插了许多漫画,作者甚至还顺手塞了一个青春职场励志爱情小故事在里面。


真的有漫画,服不服

用故事夹藏职场技能方法的书不少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阅读门槛,用故事情节把读者伺候得很舒服。弊端就是啰嗦,而且读多了产生依赖感,读其他书会有障碍。

作者在开篇处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认为关于会议引导方法论的书有很多,之所以不好用,主要原因是缺乏有血有肉的范例。没有可见的范例,只有框架和模型,读者必然无法形成具体印象,更别提实践了,所以他要用一个具体的故事来串起自己的内容。

他说得特别对,我读过不少跟会议相关的工具书,听说过一堆分析模型,什么 SWOT,3C,4P,六顶思考帽,工作十几年几乎一次都没用过。尤其是那个六顶思考帽,其中一顶还是绿色的,怎么憋住不笑场?

《如何开会不添堵》这本书没有按部就班给一个庞大的会议框架,而是从职场小人物如何悄无声息通过一些细微的切入点逐渐介入引导和改进会议效率的角度,教我们怎么做。

他充分发挥了日本人对情绪充分敏感的优势,处处想着怎样帮助不敢在会议上说话的年轻人逐渐建立影响力,挺贴心的。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会被差遣记录会议纪要或备忘,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通过确认会议结论和待办事项,帮助大家一起确认会议目的,跟进会议后续进展。

在这些步骤的操作上,作者的描述并不空泛,而是给了具体的操作工具。比如说到「确认会议目的」总是感觉虚头巴脑,书里教我们换个说法,不是问目的,而是问会议结束条件,也就是「这个会怎样才算是开完了」?这样更容易落到具体性结论,而不是一些玄了吧唧的过程性描述。

通过结论入手之后,作者又教我们如何在过程中利用「白板抄写」这一工具理清会议讨论过程中的逻辑,让与会人员的思路可以始终保持在同一层面。


抄写样例,「问」标注的就是开会中常常会脱离主线展开讨论的部分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在会议中即便不做抄写也有了搞清楚目前讨论焦点的思考框架,即便跑题也可以是受控的跑题,而不是完全完全放飞自我。

书的最后又给了我们一个做会议准备的工具,通过问 8 个问题,完成必要的会议准备,保证会议质量,也很实用。

限于篇幅,我也就不展开了,大家如果感兴趣不妨找一本来读读。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半躺着听个音乐,连带上小憩和上厕所的时间,估计小半天差不多就够了。如果真的能用上书里的一招半式,可能很快就可以从会议上把读书花的时间省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本书目录:

前言

第 1 章 初遇令人头疼的会议

第 2 章 “确认引导”的魔力

第 3 章 “书面引导”的新世界 

第 4 章 开启“直接引导”之路

第 5 章 Prep 与引导 

尾声 两次转机

祝周末愉快!

题图:Photo by Charles Deluvio on Unsplash

☟☟ 五折购买此书

3 万小时——这是你一辈子花在开会上的时间相关推荐

  1. 好文: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by同人于野)

    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转载分享一下. 一万小时理论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Outliers.他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但是,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 ...

  2.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一万小时理论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Outliers.他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但是,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己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 ...

  3. 项目管理~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小时数

    日本太阳公司有一个很有名的会议成本公式: 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x2x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 平均工资乘以3,是因为劳动产值是平均工资的3倍,乘以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的工作.因此 ...

  4. “一万小时定律”:只要你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花1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转载]

    最近有点小失落,也有些小迷茫.失落于现状,迷茫于未来.也曾想找人吐槽一番,然而内心中已经明了自己的一切症结,又何必难为他人. 最后还是诉诸于书籍,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读完<刻意练习>有几天 ...

  5. 微软奥兹:花1万小时学习才成计算机专家

    [url]http://cto.icxo.com/htmlnews/2009/05/12/1380900.htm[/url] [size=medium] 北京时间5月4日早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 ...

  6. 对菜鸟开发者的叮咛:花一万个小时练习 Coding,不要浪费一万小时无谓地 Debugging

    对菜鸟开发者的叮咛:花一万个小时练习 Coding,不要浪费一万小时无谓地 Debugging 发布于:2014-09-04 11:14阅读数:4090 Coding 之于科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也不再 ...

  7. 【模型↔关系思考法】如何在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领域快速成为专家?模仿 + 一万小时定律 + 创新...

    核心基础:形成模型 行业特性,行业名词术语(模型),行业前规则,行业风险 首先搞懂行业内独有的一些专业名词术语(建立"模型")的含义,这些是基础. 比如餐饮行业的翻台率.开台率,电 ...

  8. 花一万个小时练习 Coding,不要浪费一万小时无谓地 Debugging

    Coding 之于科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也不再是软件工程师的专利,医师.律师.会计师.护理师.金融从业人员,甚至是听起来摸不着边的政治家,不论是哪个行业,学习 Coding 已经成为世界新趋势. 本文 ...

  9. 《1万小时成功定律——解构成功》

    ---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黑格尔 ---[巴菲特的1万小时定律]"我是7岁开始的,之前的时间都浪费掉了."巴菲特说.他7岁对股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常考应用分析题,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2. java 很多if_java 使用策略模式解决代码中包含太多的if else
  3. SQL注入攻击再度肆虐殃及大量网站
  4. eclipse文本框输出mysql全部数据_小巧轻便的数据库管理软件HeidiSQL
  5. Android App 瘦身总结 第三章 代码混淆及优化
  6. java se 7u67_Java SE 7u72和Java SE 7u71有什么不同
  7. 剑指offer之统计数组中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字
  8. 哈利波特:哈迷们集合啦
  9. Linux环境下搭建Java Web测试环境的具体步骤
  10. PowerShell、CMD 和 Windows Terminal 的美化配置方法
  11. 新百家姓前20位(附前300名)
  12. IDEA同一个项目启动多个端口
  13. c语言之判断if语句
  14. PWN之堆利用-unlink攻击
  15. PyTorch RuntimeError: size mismatch, m1:
  16. 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17. Autojs获取GPS定位信息
  18. 把握云计算+引领云时代
  19. Verilog设计流程:综合(一)
  20. Waymo Open Dataset 数据集(CVPR 2020)

热门文章

  1. java使用其他项目的对象,Java对象的复制方法总结
  2. linux 重新加载驱动程序,在linux中模拟设备驱动程序崩溃。让python重新加载i
  3. 文件夹的位置_win10添加网络位置向导 提示:‘输入的文件夹似乎无效。请选择另一个’解决方法...
  4. Airbnb改进部署管道安全性,规范部署顺序
  5. 记一次腾讯霸面---前端
  6. Build a react project step by step
  7. 数人云轻量级PaaS将弹性做到极致
  8. 1. spring boot起步之Hello World【从零开始学Spring Boot】
  9. 【POJ 3041】Asteroids (最小点覆盖)
  10. 史上最伟大的五位计算机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