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全线衰退:PC产业一枝孤秀

  在3C中,也许个人电脑(PC)产业算是当今中国最有希望的。中国的计算机工业号称已有50年历程,但成为民用产品的起始点应在30年前,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1978年,国家成立了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开始民品化与产业化。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上的个人电脑(PC)尽是洋品牌天下。直到80年代后期,中国才出现了“准PC”一一四通打字机作为办公自动化的标志产品。中国PC工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源于改革开放后创建的新型科技公司。但1995年以前,中国PC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号称“八国联军”的洋品牌。在1996年,中国PC产业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颠覆,联想与英特尔联手发动了“万元奔腾之战”。时至1997年,中国PC市场从“倒七三”变为“正七三”,联想、方正、同方等国产品牌阵营的市场份额从30%跃升70%。此后,中国PC产业度过3年好时光,PC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联想以每年100%的增长率持续跳跃,PC产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继家电产业的第二个朝阳产业。但好景不长,进入21世纪后,没有关键技术只有组装能力的中国PC产业出现“钟摆现象”,增速缓慢,利润日薄,就挣个“人工费”或“手工钱”。更可怕的是在移动计算成为主流之后,中国PC在笔记本电脑之战中全线衰退,只有联想因在2004年购并IBMPC业务这一神来之笔,而幸免于难且独树一帜。但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不应只培养出一个联想!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陈绍鹏2007年宣称:“联想希望在5年时间内,争取全球PC第一品牌的位置。”闻此豪言颇为感慨,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三大朝阳产业中,总算有了一家销售量排名全球第三的世界级企业,敢放眼世界第一。

  联想在经历近20年的艰难成长,徘徊在年销售额300亿元左右便举步维艰。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一步登上全球PC产业的季军位置,成为中国IT产业和制造业国际化的典型。这一神来之笔,让联想跨上千亿之坎,也有了一家跨国公司的模样。

  颠覆之战

  同手机、彩电一样,中国国产电脑品牌也曾烜赫一时,也曾上演过抗击“八国联军”的大戏。

  从1985年长城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个人电脑开始,中国个人电脑产业开始萌芽。10年过去,1994年的国内PC市场容量不过50万台,其中70%以上还是国外品牌,剩下的20多万台产量分散在176家国内企业中。当时的联想年产电脑仅4万台左右,已在国产电脑中名列前茅。

  从代理IBM电脑起家、走“贸工技”道路的联想,此时准备为开创自主品牌而放手一搏。1994年,柳传志决定成立微机事业部,让杨元庆披挂上阵。联想在市场宣传上更是把联想塑造为“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旗手”,抗击八国联军的先锋。

  为了撬动市场需求,联想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经济型电脑”,以牺牲完美质量为代价,保证了比外资品牌便宜40%~50%。到1995年7月,在中国个人电脑销售排行中,联想首次挤进了以前清一色外资品牌的前十名,名列第五,是惟一入榜的国产品牌。

  让联想再次升级的是英特尔。当时,国际市场上的主流机型已经从486转向奔腾,而在中国市场占据70%份额的外资品牌因为能够轻松获得利润,坚持倾销486存货,迟迟不转向英特尔的奔腾芯片;而英特尔的中国合作者同创又产量太小,不能起到启动市场作用,这让英特尔很着急。

  1996年,英特尔支持联想发动了“万元奔腾”大战,第一个将1.5万元以上的奔腾电脑标价9999元,并在一年内连续4次把更高档的奔腾PC定位在用户可接受的价位上,此举改变了国内PC市场的格局。

  1997年年底,联想夺得国内PC销量第一,打破了多年来被国外品牌霸居第一的局面。一大批国产PC厂商也晋身于国内市场一线和二线品牌,如方正、同方等。1998年,根据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CCID)统计,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以上。

  价格黑马

  进入21世纪后,中国PC市场上,一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家电出身的TCL。

  1998年2月,31岁的杨伟强携5000万元开创TCL的PC。1999年6月,TCL电脑学习联想,提出“门槛理论”,提倡“买得起,用得好”的消费理念,以低价方式切入市场,通过牺牲毛利率来获取市场份额,甚至推行“买电脑送家电”。仅一年多的时间,TCL就成为国内家用PC第二名,综合排名前四位。

  跟TCL的手机和彩电一样,TCL电脑突围也是靠一场大策划。2000年,TCL率先发起“奔四”战略。在英特尔发布奔腾4芯片第二日,即2000年11月22日,TCL就抢尽全球PC厂商的风头,率先推出第一台奔腾4电脑——TCL钛金988H。接着又以13888元的震憾价将奔腾4电脑推向市场。三个月后,TCL再次降价,率先批量推出9998元的新款奔腾4电脑,首先将奔4产品引入主流价位。这一系列耀眼之举,显然都是英特尔在幕后精心策划的。

  尽管那时TCL电脑的业务规模尚不足联想的1/5,但奔4电脑让杨伟强拥有了“奔4少帅”的头衔。

  重新洗牌

  1996年那场奔腾之战的结果一直延续了10年。根据IDC数据:2006年,联想和方正仍然位居国内市场份额前两位,分别为36.1%和12.8%,综合其他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超过70%。

  但时至2007年,联想中国市场份额下滑至28.8%,继续排名第一;其主要竞争对手惠普的市场份额为10.7%,列第二位;国产品牌退居50%的市场份额。众多国产电脑品牌都游离到主流市场的边缘。

  在产业链中,PC的利润几乎全部属于芯片和软件提供,以及关键元器件制造商。于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组装环节的国产PC厂商,像手机、彩电一样,在限定的利润空间内,激烈的价格战又开始了。

  从2001年至2005年,国产电脑厂商大多忙于炒作产品概念,联想和TCL的“液晶大战”就是最著名的案例。接下来,国产电脑厂商推出了“润眼”、“操作”、“一键上网”、“女性电脑”、“游戏电脑”、“教育电脑”等概念,但是马上就陷于价格战。很快,联想就带头把台式机价格压到3000元左右,很多小品牌因为跟不上成本降低的速度而被迫出局。

  即使是一线厂商,过度使用价格利器也让他们的毛利率不断下滑。方正科技2005年实现营收73.85亿元,同比增长18.8%,但毛利率却不断下滑,从2000年的13.3%跌至2005年的6.6%,下滑幅度达到100%。市场份额的提升并未给方正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天堂和地狱

  就在国产电脑还在考虑如何为台式机拓宽市场的时候,全球PC的风向已悄然改变:移动计算潮流来临,台式机向笔记本转移。随着互联网扩张和电脑技术进步,PC将成为3C融合的平台。

  2005年5月,美国市场的笔记本电脑销量首次超过台式PC。在日本,笔记本电脑在2000年就已占据PC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PC在3C融合潮流中的胜出,本应是国产电脑厂商的利好。但只有联想一个企业抓住这个机遇上了台阶,有了登上天堂的可能;其他电脑厂商均在黑暗地狱中挣扎。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已经有了启动的征兆。笔记本电脑销量每年增长率是30%~40%,而台式机则是10%~20%。

  国产电脑因为台式机利润逐渐降低,而在笔记本高利润市场没有竞争力,在联想的带领下继续推台式机,挺进中国农村和第三世界国家市场。联想推出了1499元的“农村电脑”,海尔推出了“家家乐”农村电脑。

  和国产彩电在显像管技术上一样,针对外资品牌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强势和IT巨头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动,国产品牌坚持宣称:“台式机不可能退出舞台。”

  但移动互联的趋势锐不可挡,总有人会先捅破这层“自欺欺人”的窗户纸。杨伟强在2006年3月宣布进攻笔记本市场,他宣称:2006年是 “中国笔记本元年”。杨伟强试图重演奔腾4的一幕,借力让TCL成为笔记本领域的带头人,抓住命运的转机。2006年1月,英特尔在全球同时发布了“双核迅驰”(Napa)技术平台,4月,基于TCL集团投入的1.2亿元资金支持,TCL发动了笔记本降价大战。在短时间内,TCL笔记本的月销量突破万台。

  2007年,笔记本更是全线降价,有些大品牌甚至推出了4000元上下的产品,击破了消费者的心理底线。杨伟强的攻势一直持续到2007年发动的“鲲鹏战役”。就在TCL笔记本电脑业务逐渐转好的时候,TCL集团跨国并购的巨大亏损很快影响到TCL电脑。为了实现扭亏摘帽的第一目标,在李东生的布局中,2006年亏损超过5000万元并且还要继续砸钱的电脑业务被牺牲了。在TCL集团的定向增发方案中,原定的1.5亿元投资被取消。资金投入的釜底抽薪让希望直上九天的TCL笔记本电脑一下子跌入谷底。

  曾经豪言“做PC的命要硬”的杨伟强没有继续硬下去。2007年7月25日,杨伟强从TCL电脑辞职。12 月初,TCL 集团发布公告:6000 万元出售电脑公司82%股权给香港昌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10年下来,TCL电脑业务竟然只值7000多万元。

  一步登天

  在笔记本电脑上,TCL闯关失败,联想则因为并购IBM的PC业务获得了新生。柳传志在并购之前说:“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结果是,联想战胜了对并购整合的质疑,顺利获得了IBM留下的笔记本工业设计能力,树立起联想品牌的全球优势。同时,联想通过接下IBM的奥运会TOP赞助商的衣钵,在奥运营销上获得了较强的宣传优势。由此,在激烈的笔记本大战中,联想最终获得了和外资品牌一决高下的可能。

  在笔记本电脑上的短视,直接导致现在的国产电脑排名。2007年,联想的笔记本占到总产品的45%;而在方正的总销量1000万台中,笔记本不足百万台,这还是比2006年上升了41.8%的努力结果;其它国产品牌的困境更是惨不忍睹。

  2007年,中国PC市场格局出现很大的变化,惠普、戴尔增长明显,联想的市场份额出现萎缩,方正让出了老二的位置,其他国产品牌不知何处去了,好像只能“韬光养晦”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uodapeng/archive/2008/04/19/1161047.html

全线衰退:PC产业一枝孤秀相关推荐

  1. 从6·18到广袤未来,PC世界需要一位猎光者

    近期关于华为的流言很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指向华为的PC业务.下架.停产,甚至华为准备放弃PC业务的流言蜚语,一时间充斥在网络世界的阴影中. 即使华为已经明确表示在PC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发展不会动摇,但流 ...

  2. 大数据环境下的微软 再见PC

    微软将于本周五开始销售备受期待的Windows 8系统.这将是Windows系统第一次在发布之初就将面临真正的竞争. 今天,智能手机和平板机已经可以完成以往需要PC才能实现的日常工作,例如发送电子邮件 ...

  3. 推翻傻大黑粗的PC旧王朝,PC再次变革的希望何在?

    全球PC市场的销量萎靡在持续加重.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9.6%:如果按照另一家权威调研机构IDC的统计口径,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1.5 ...

  4. PC行业为何需要华为们被搅局?

    伴随"MateBook is coming"海报曝光,华为笔记本终于确定将于5月26日开售,传统PC领域的"鲶鱼"真的来了. 华为进入笔记本产品传言始于2012 ...

  5. facebook快捷登录 pc_华为发布首款商用台式机,商用PC布局更进一步

    [中国,北京,12月8日]今日,华为发布首款商用台式机HUAWEI MateStation B515,将移动终端创新技术和消费PC的智慧体验引入商用PC,用科技与设计打造智慧生产力,引领台式机向智慧化 ...

  6. pc控制iphone的软件_嗑技热点 | 苹果M1芯片:对PC行业的降维打击

    苹果在双十一的这场发布会可能让不少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它推出了 M1桌面自研芯片,拿出了三款 Mac,并且在性能数值上飙升.苹果指出,与上一代机型相比,CPU最高提速至 3.5 倍,GPU最高提速至 ...

  7. 中国制造业的突围 --首次物联网产业系列微访谈圆满结束

    2013年6月6日,物联网智库邀请研华科技总经理@何春盛Chaney 和 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 @柏斯维 老师,通过微博微访谈的形式,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的突围.此次微访谈,广大微友积极参与,共提出90余 ...

  8. 2007年IT产业回顾:划时代的一年 一个变革的时代

    2007年对于IT产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即将过去之际,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些不平凡的事━━从iPhone到Windows Vista,再到软件市场合并的加剧. 今年将是划时代的一年━━苹果推出了本 ...

  9. PC市场如何再起波澜?荣耀的创新或是答案

    科技产业是一个非常"势利"的地方--只将最热烈的掌声和关注,送给那些推动技术进步.改变世界的天才.这里不崇拜权威,诺基亚.英特尔这样的巨头或库克这样的高管,也会因为创新乏力而被嘲讽 ...

最新文章

  1. R语言使用ggplot2包使用geom_boxplot函数绘制基础分组箱图(配置数据点显示)实战
  2. H3C设备之RIP v2认证
  3. jdbc批量调用oracle存储过程,oracle学习笔记(二十三)——JDBC调用存储过程以及批量操作...
  4. 可能用到的C# WinForm技术小结
  5. shiro教程:整合ehcache缓存
  6. java是什么_Java是什么?
  7. C++不同排序算法的比较(附完整源码)
  8. 一个简单的workaround - 如何使用SAP Spartacus中的private API
  9. mysql如何设置多节点_详细介绍Mysql5.7从节点设置多线程主从复制的办法
  10. 【转】博客美化(3)为博客添加一个漂亮的分享按钮
  11. 算法(七):图解动态规划
  12. SQLLDR载数加速,优化参数
  13. 游戏网页代码 html静态网页设计制作 dw静态网页成品模板素材网页 web前端网页设计与制作 div静态网页设计
  14. 芝麻二维码,安卓和苹果二维码合并和统计工具
  15. umijs 下载文件
  16. 治愈系英语笔记-1-特殊疑问句
  17. web(Response、ServletContext)
  18. DPCA 密度峰值聚类记录
  19. 坚持平凡 创造非凡
  20. html/css面试题(3)

热门文章

  1. Vue.js 生命周期
  2. 基于AWS-ELK部署系统日志告警系统
  3. 用Inno Setup来解决.NetFramework安装问题
  4. 站长用实际体验评测六大CDN服务商
  5. java Apache Commons jar包简介
  6. [转载] CSS模块化【封装-继承-多态】
  7. ASP.NET 2.0 中配合 Master Page 使用的优化 CSS 模型
  8. Linux17-磁盘分区、文件系统、逻辑卷管理LVM
  9. 十六进制190的2进制数_十六进制数系统解释
  10. leetcode dfs_深度优先搜索:具有6个Leetcode示例的DFS图遍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