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代码:

服务端实现:

public class IPCService extends Service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ESCRIPTOR = "IPCService";private final String[] names = { "B神", "艹神", "基神", "J神", "翔神" };private MyBinder mBinder = new MyBinder();private class MyBinder extends Binder {@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onTransact(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s) throws RemoteException {switch (code) {case 0x001: {data.enforceInterface(DESCRIPTOR);int num = data.readInt();reply.writeNoException();reply.writeString(names[num]);return true;}}return super.onTransact(code, data, reply, flags);}}@Override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return mBinder;}
}

可以看到onTransact有四个参数 
code , data ,replay , flags

  • code 是一个整形的唯一标识,用于区分执行哪个方法,客户端会传递此参数,告诉服务端执行哪个方法;
  • data客户端传递过来的参数;
  • replay服务器返回回去的值;
  • flags标明是否有返回值,0为有(双向),1为没有(单向)。

客户端实现: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private EditText edit_num;private Button btn_query;private TextView txt_result;private IBinder mIBinder;private ServiceConnection PersonConnection = new ServiceConnection() {@Override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mIBinder = null;}@Override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 {mIBinder = service;}};@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bindViews();// 绑定远程ServiceIntent service = new Intent("android.intent.action.IPCService");service.setPackage("com.jay.ipcserver");bindService(service, PersonConnection, BIND_AUTO_CREATE);btn_query.setOnClickListener(this);}private void bindViews() {edit_num = (EditText) findViewById(R.id.edit_num);btn_query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_query);txt_result = (TextView) findViewById(R.id.txt_result);}@Override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int num = Integer.parseInt(edit_num.getText().toString());if (mIBinder == null) {Toast.makeText(this, "未连接服务端或服务端被异常杀死", Toast.LENGTH_SHORT).show();} else {android.os.Parcel _data = android.os.Parcel.obtain();android.os.Parcel _reply = android.os.Parcel.obtain();String _result = null;try {_data.writeInterfaceToken("IPCService");_data.writeInt(num);mIBinder.transact(0x001, _data, _reply, 0);_reply.readException();_result = _reply.readString();txt_result.setText(_result);edit_num.setText("");}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_reply.recycle();_data.recycle();}}}
}

2.transact和onTransact的区别

谈transact 和onTransact需要先聊聊iBinder

IBinder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白,Android的远程调用(就是跨进程调用)就是通过IBinder实现的,下面是对android开发文档的翻译。

  IBinder是远程对象的基本接口,是为高性能而设计的轻量级远程调用机制的核心部分。但它不仅用于远程调用,也用于进程内调用。这个接口定义了与远程对象交互的协议。不要直接实现这个接口,而应该从Binder派生。

  IBinder的主要API是transact(),与它对应另一方法是Binder.onTransact()。第一个方法使你可以向远端的IBinder对象发送发出调用,第二个方法使你自己的远程对象能够响应接收到的调用。IBinder的API都是同步执行的,比如transact()直到对方的Binder.onTransact()方法调用完成后才返回。调用发生在进程内时无疑是这样的,而在进程间时,在IPC的帮助下,也是同样的效果。
  通过transact()发送的数据是Parcel,Parcel是一种一般的缓冲区,除了有数据外还带有一些描述它内容的元数据。元数据用于管理IBinder对象的引用,这样就能在缓冲区从一个进程移动到另一个进程时保存这些引用。这样就保证了当一个IBinder被写入到Parcel并发送到另一个进程中,如果另一个进程把同一个IBinder的引用回发到原来的进程,那么这个原来的进程就能接收到发出的那个IBinder的引用。这种机制使IBinder和Binder像唯一标志符那样在进程间管理。
  系统为每个进程维护一个存放交互线程的线程池。这些交互线程用于派送所有从另外进程发来的IPC调用。例如:当一个IPC从进程A发到进程B,A中那个发出调用的线程(这个应该不在线程池中)就阻塞在transact()中了。进程B中的交互线程池中的一个线程接收了这个调用,它调用Binder.onTransact(),完成后用一个Parcel来做为结果返回。然后进程A中的那个等待的线程在收到返回的Parcel后得以继续执行。实际上,另一个进程看起来就像是当前进程的一个线程,但不是当前进程创建的。
  Binder机制还支持进程间的递归调用。例如,进程A执行自己的IBinder的transact()调用进程B的Binder,而进程B在其Binder.onTransact()中又用transact()向进程A发起调用,那么进程A在等待它发出的调用返回的同时,还会用Binder.onTransact()响应进程B的transact()。总之Binder造成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感觉到跨进程的调用与进程内的调用没什么区别。
  当操作远程对象时,你经常需要查看它们是否有效,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
  1 transact()方法将在IBinder所在的进程不存在时抛出RemoteException异常。
  2 如果目标进程不存在,那么调用pingBinder()时返回false。
  3 可以用linkToDeath()方法向IBinder注册一个IBinder.DeathRecipient,在IBinder代表的进程退出时被调用。
  要实现IBinder来支持远程调用,应从Binder类派生一个类。Binder实现了IBinder接口。但是一般不需要直接实现此类,而是跟据你的需要由开发包中的工具生成,这个工具叫AIDL。你通过AIDL语言定义远程对象的方法,然后用AIDL工具生成Binder的派生类,然后就可使用之。然而,可是,但是,当然,你也可以直接从Binder类派生以实现自定义的RPC调用,或只是实例化一个原始的Binder对象直接作为进程间共享的令牌来使用。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anchuanpu/p/9263850.html

直接通过Binder的onTransact完成跨进程通信相关推荐

  1. Binder跨进程通信原理(三):Binder IPC实现原理

    1. 动态内核可加载模块 && 内存映射 正如上一章所说, 跨进程通信是需要内核空间做支持的. 传统的 IPC 机制如 管道, Socket, 都是内核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内核支持来实 ...

  2. 【朝花夕拾】Android跨进程通信总结篇

    前言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ndy-songwei/p/10256379.html 只要是面试高级工程师岗位,Android跨进程通信就是最受面试官青睐的知识点之一. ...

  3. 【朝花夕拾】Android性能篇之(七)Android跨进程通信篇

    前言 转载请声明,转自[https://www.cnblogs.com/andy-songwei/p/10256379.html],谢谢! 只要是面试高级工程师岗位,Android跨进程通信就是最受面 ...

  4. 【朝花夕拾】Android性能篇之(七)Android跨进程通信篇...

    前言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ndy-songwei/p/10256379.html 只要是面试高级工程师岗位,Android跨进程通信就是最受面试官青睐的知识点之一. ...

  5. Binder相关面试总结(三):Binder机制是如何跨进程的

    Android中进程和线程的关系和区别 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元,同时线程是一种有限的系统资源:而进程一般指一个执行单元,在PC和移动设备上指一个程序或者一个应用. 进程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而进程 ...

  6. 再谈Android Binder跨进程通信原理

    在谈Android的跨进程通信问题上时,总会问到Android的IPC机制,是指两个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按操作系统的中的描述,线程是CPU调度最小的单元,同时线程是一种有限的系统资源,而进程是 ...

  7. Android跨进程通信Binder机制与AIDL实例

    文章目录 进程通信 1.1 进程空间划分 1.2 跨进程通信IPC 1.3 Linux跨进程通信 1.4 Android进程通信 Binder跨进程通信 2.1 Binder简介 2.2 Binder ...

  8. Binder跨进程通信原理(一):动态内核加载模块

    先上一张Binder 的工作流程图.(如果不清晰,可以 复制图片链接到浏览器 或 保存到本地 查看,我经常都是这样看图的哈) 一开始上手,陌生的东西比较多,But,其实并不复杂.喔,流程图是用 Pro ...

  9. 【Binder】Android 跨进程通信原理解析

    前言 在Android开发的过程中,用到跨进程通信的地方非常非常多,我们所使用的Activity.Service等组件都需要和AMS进行跨进程通信,而这种跨进程的通信都是由Binder完成的. 甚至一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afinal 图片,android中使用afinal一行代码显示网络图片
  2. 【leetcode】944. Delete Columns to Make Sorted
  3. ios 静态库冲突的解决办法
  4. spring事务模板使用
  5. 透过汇编另眼看世界之多继承下的虚函数函数调用
  6. 通过stream去重_stream去重
  7. 关于Web面试的基础知识点--Javascript(二)
  8. 【数据结构】trie树
  9. ZOJ 2301 离散化
  10. 打开大数据研究的潘多拉魔盒
  11. java jmail_jmail和javamail的区别
  12. 跨境电商竞品分析报告
  13. 【RTF】如何使用python读取RTF格式的文件
  14. unity build-in管线中的PBR材质Shader分析研究
  15. 数据采集 - 获取【码市】最新发布需求,并实时通知用户 案例二
  16. 女孩做妻子前应知道的十件事
  17. Cython基础--Cython的函数
  18. php html5手机端多张图片上传,PHP+jQuery+html5实现图片选取裁剪上传(兼容手机上传)...
  19. SaaS模式、技术与案例详解——第18章 如何做得更好
  20. MBA-day6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习题

热门文章

  1. 汪卫华院士:无序中找有序 复杂中寻规律
  2. 制造业人工智能8大应用场景
  3. 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
  4. 自动驾驶产业链全景图
  5. 挑战权威还是偏离主流?颠覆性研究或将证明神经信号是机械波
  6. 被辞后恶意报复,程序员清除125台设备数据,被判21个月监禁
  7. CPU 有个禁区,内核权限也无法进入!
  8. 云原生应用程序的架构应该怎么设计?
  9. HttpSender OkHttp+RxJava超好用、功能超级强大的Http请求框架
  10. samba安装部署及简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