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说我有7.21亿活跃用户,新浪微博说我有4亿注册用户,淘宝说网购用户基本都是我的……
在中国,用户既是生产力,用户既是人民币,用户越多,价值越大。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或许并不是这样,facebook的遭遇告诉我们,用户并不是越多越好。
前不久,科技博客The Next Web发表署名桑杰特·保罗·乔达利(Sangeet Paul Choudary)的文章称,虽然当今各种网络平台的发展都得益于网络效应的推动,但倘若一味关注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便有可能陷入物极必反的状态,盛极而衰。
以下为文章全文:
对于渴望超额回报的创业公司而言,网络效应是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在具备网络效应的平台上,用户越多,带给用户的价值也就越大。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Skype等企业无不受益于此。
2012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第一次有一个平台能将10亿用户连接到一起。但随着在线网络达到空前的规模,很多人开始质疑它的延续性,甚至担心这类网络的规模过于庞大,失去了利用价值。
要探究在线网络的未来,就必须了解网络效应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导致网络效应产生反作用的因素。
网络效应与价值
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规模越大,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越大,反过来吸引其他用户,并进一步扩大规模。得益于这种“强者愈强”的特性,一旦网络效应出现,网络规模就会迅速扩大。
网络的价值有三大来源:关系、内容和影响力。
关系:通过网络,用户可以寻找其他用户并与之建立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网络,每个个体所获的价值也将增加。Skype和WhatsApp的用途就会随着用户关系的增加而扩大,Match.com和LinkedIn同样如此。
内容:用户可以挖掘和消费网络中的其他用户创造的价值。随着用户的增多,内容规模也将扩大,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多价值。YouTube、Flickr和Quora等内容平台,以及Airbnb和Etsy等集市类企业,就因为创造者的增多和内容的增加而越来越有用。
影响力:一些网络拥有强势用户,他们在该网络中具备影响力。通过Twitter的粉丝数、Foursquare的签到排行和雅虎问答的声誉平台,都可以找到这种强势用户。在Twitter这样的网络中,网络规模越大,强势用户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根据这三大价值来源,规模较大的网络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提供更大的价值:
1、增加用户之间的潜在关系。
2、扩大相关的潜在内容数量。
3、为强势用户提供更多的潜在粉丝,提升他们的影响力。
在多数网络中,用户价值的来源都不止一个。例如,Facebook起初凭借关系创造了价值,但随着News Feed的推出,内容又成为了价值的核心推动力。最近,订阅功能的推出也增加了部分Facebook用户的影响力。
网络效应为何会有反作用?
由此看来,似乎网络规模越大,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必然越多。
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价值反而有可能减少,原因如下:
1、关系:随着新用户加入网络社区,互动质量可能会降低,垃圾信息和噪音则会增加。
2、内容:内容增多后,网络可能无力应对,疏于管理,从而降低内容的个性化程度。
3、影响力:网络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偏向老用户,为他们提供更多资源,而忽略了新用户。
网络效应创造了“强者愈强”的循环,促进了网络的快速增长。与之相同,“反网络效应”也可以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导致用户大举流失,Friendster、MySpace和Orkut就是绝佳的例子。
反网络效应:关系
以关系为主的网络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创造价值的,例如约会网站Match.com和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
倘若新加入的用户降低了既有用户的价值,这些网络就会遭遇反网络效应。为了阻止这种情况,就必须制造一定的阻力,例如设立准入门槛,或加大用户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难度。
在约会网站中,随着社区的规模扩大,女性用户通常会抱怨心术不正的人越来越多,最终离开。CupidCurated等网站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他们会对男性会员进行审核,方法与单身酒吧的限制措施类似。
LinkedIn也制造了自己的“障碍”:禁止用户与关系过远的人交流。这可以确保用户不会收到突兀的信息。通过这种措施,LinkedIn还将无障碍沟通服务OpenMail作为一款收费产品来推广。
相比而言,匿名视频聊天工具ChatRoulette则缺乏这样“障碍”。因此,这家网站在经历了初期的迅猛增长后遭遇了“反网络效应”,原因是一些匿名的裸男会进入该网络,增加了不和谐因素,迫使目的纯粹的用户纷纷撤离。
很多约会网站和Orkut这样的社交网络在到达一定规模后,也都遭遇了类似的衰落过程,主要都是因为虚假账号带来的噪音。
总之,必须要创造适当的网络进入门槛,才能让关系网络实现良性扩张。
反网络效应:内容
在YouTube、Flickr这样的内容网络中,网络规模越大,内容创造者通常就越多,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可供消费的内容。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网络除了是关系网络外,也是内容网络。
为了鼓励用户参与,并尽快扩大规模,多数内容网络的门槛都很低。为了确保内容的相关性和价值,这种网络就需要强有力的内容治理,并针对用户体验实现内容的个性化。
倘若内容治理系统效果不佳,反网络效应便会出现。内容与用户之间的相关性,不应随着内容的增多而降低。
内容治理
内容网络通过人工审核、计算机算法和社区工具(包括投票、评级和报告等方式)创造了一套内容治理机制。YouTube上的投票、Facebook上的标记和Yelp上的评级都是治理工具的绝佳例子。
内容治理机制经常通常会随着内容的增多而失效。当治理算法和审核机制无法适应内容的增加时,系统中的噪音就会增多,引发反网络效应,迫使用户流失。
Quora拥有很强的内容治理机制,并受益于一批精通科技的早期用户。随着Quora规模扩大,很多人担心能力不足的用户进入该系统可能会增加噪音,导致现有用户所获得的价值迅速损耗。当网络面向更广泛的用户群开放时,审核机制能否继续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
内容个性化
内容网络需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内容。Facebook或Quora的News Feed信息流以及YouTube的推荐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
倘若无法随着规模的扩大保持内容消费体验的相关性,便有可能产生反网络效应。
Facebook的用户体验是围绕News Feed展开的。然而,由于Facebook的分享没有任何门槛,而News Feed的内容也很凌乱,可能导致用户体验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这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1、当用户不加选择地增加好友时,News Feed信息流就会充斥不相关的内容。
2、当营销人员和应用开发者可以向News Feed中推送信息时,噪音会进一步增多。
3、当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网络部署Promoted Posts或Promoted Tweets等创收计划时,便会因为广告内容的相关性低于有机内容而进一步增加噪音水平。
随着规模的扩大,内容网络时刻面临着反网络效应的威胁。在网络规模扩大的过程中,Facebook最大的弱点在于News Feed中糟糕的信噪比,而非整体的网络规模。
反网络效应:影响力
影响力网络拥有一套系统,可以将强势用户与普通用户区分开来。Twitter、Quora和Quibb都通过单向关注模式加大了影响力。活跃用户在使用这类网络时会相互争夺更大的话语权。
影响力网络通常会偏向老用户。影响力源于用户创造的内容,而老用户比新用户有更多时间创造内容、吸引粉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关注高信噪比,这种情况还会恶化。Twitter总是向潜在粉丝推荐超级用户,因为这些用户创造的内容可能更好。于是,平台本身在强势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分化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
较晚加入的用户发现,要吸引粉丝的难度更大,因此有可能停用该网络。这些网络需要通过一套机制来确保新用户能够获得平等的曝光率,以便建立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例如,500px设计了“最佳内容”和“最新内容”两个榜单,为曝光率不高的用户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反网络效应经常导致红极一时的大型网络迅速衰落。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较高的信噪比便成为维持网络价值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网络完全可以既实现扩张,又留住用户,只要他们做到如下几点:
1、设立适当的网络使用障碍,避免滥用。
2、建立强大的内容治理系统,与网络规模的扩大相适应。
3、创造高度相关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4、通过民主模式让用户公平地获取影响力。
具备以上优势的网络都已经实现了良性扩张。在一个网络规模空前庞大的世界中,集中精力维持高信噪比将有助于这些网络在增长过程中,继续维持自身的价值和网络效应。

社交网络用户并非越多越好相关推荐

  1. 幼儿使用计算机亮度,选儿童护眼灯小心被广告忽悠,亮度值并非越高越好!

    原标题:选儿童护眼灯小心被广告忽悠,亮度值并非越高越好! 课业负担重,以及过量使用电子产品,"小眼镜"越来越多了.家长们在尽量控制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之外,对他们学习时用的台灯也挑剔 ...

  2. 运输公司对用户计算运费.路程越远每公里运费越低.每公里每吨货物的基本运费p = 3;用户需要输入货物重量w和距离s;根据距离的不同折扣d不同(具体见)下面的表格,要求根据用户输入的w和s,计算出总运费

    /* 1.运输公司对用户计算运费.路程越远每公里运费越低. 每公里每吨货物的基本运费p = 3:用户需要输入货 物重量w和距离s:根据距离的不同折扣d不同(具体见) 下面的表格,要求根据用户输入的w和 ...

  3. 计算机用户的购买能力,越贵越好?设计师买电脑应该怎么选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了内容创者的阵营,电脑PC不再是单纯的办公娱乐用品,而是慢慢成为广大设计师和爱好者的生产力工具.从事生产力工作的用户一般不会吝啬自己电脑的花费,毕竟攒出一台效率高的主机,收益 ...

  4. AI 岗位年薪下降 8.9%,程序员越“老”越吃香,最新薪酬报告发布!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5 年前,在各大厂人才争夺战之下,"年薪 25 万只是白菜价"一举将人工智能的热度刷新到新高度.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 ...

  5. 为什么微博“越改版越被骂“?数据却”越骂越好“?

    用户反馈OR自我判断?产品经理应该以哪个为核心? 产品负责人在对产品进行改版/创新时,经常会收到来自团队内部以及产品老用户的强烈反对.原因一般也无非就是,不符合用户习惯.难用.拧巴.不符合常规等等-- ...

  6. 【经验】刚读硕士怎么感觉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越学越不懂?

    有同学问:研一,在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什么感觉越学越不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搜集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高赞回答一 作者:曲終人不散丶 来源:知乎 我的研一我记得是先找了一本比较薄的,通俗 ...

  7. 手动挡五个档位示意图_汽车档位越多越好?听听专业回答

    如今的汽车市场百花齐放,汽车厂商们也不断在研发过程中寻找不同的突破口,其中汽车变速器的档位变化就是众多汽车品牌当做噱头的重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动变速箱档位数量变多成为了深受汽车品牌喜爱的突破点, ...

  8. 为什么有的安卓手机越用越慢,刷机也不行?

    其实并非只有安卓手机越用越卡,苹果系统手机同样会越用越卡,在安卓手机与苹果手机对比的情况下,同配置的安卓手机和苹果系统手机对比,在同样的使用时长和同样的使用方式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安卓手机的确是比苹 ...

  9. 数据库索引,真的越建越好吗?

    索引是提高关系型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利器,但其并非银弹,必须精通其原理,才能发挥奇效. InnoDB底层是如何存储数据的? MySQL把数据存储和查询操作抽象成了存储引擎.MySQL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并且 ...

最新文章

  1. MyBatis 一对多、多对一的处理~
  2. jdbc mysql参数_Mysql JDBC URL中的重要参数有啊些
  3. 下载安装oracle旧版本oracle 12c的详细步骤
  4. OpenStack的部署T版(八)——Dashboard
  5. 4项技巧使你不再为PHP中文编码苦恼
  6. Tensorflow图像处理以及数据读取
  7. proc源码解析(一)--proc文件系统的内容
  8. HTML基础:用表单写一个简易登录页面
  9. 初学FineReport(二)
  10. mysql删除check约束_高级SQL特性——约束与索引
  11. spss聚类分析_【SPSS数据分析】SPSS聚类分析的软件操作与结果解读 ——【杏花开生物医药统计】...
  12. Servlet面试题18道
  13. 【归档】Prove that the set of continuous real-valued functions on the interval [0, 1] is a subspace...
  14. !-- --与%-- --%
  15. 如何改变坏习惯,形成新习惯
  16. windows远程桌面连接redhat
  17. 关系代数运算_关系代数
  18. STM32F103 中断优先级理解
  19. web期末作业设计网页 HTML+CSS+JS企业网站制作(画家企业8页)
  20. pear linux中文版下载,Pear OS 8 发布了

热门文章

  1. python数组文件_python数组
  2. Struts 2框架结构图
  3. 以二进制的形式查看文件 Linux之od命令详解
  4. 【bzoj2694】Lcm 莫比乌斯反演+线性筛
  5. 1.4 以查询取代临时变量
  6. 关于爬楼梯的lintcode代码
  7. MySQL 单表百万数据记录分页性能优化
  8. ASP.NET中如何实现负载均衡
  9. ViewPager的简单使用说明
  10. 多層開發注重效率的注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