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作者:Ben Brubaker

原文链接: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how-bells-theorem-proved-spooky-action-at-a-distance-is-real-20210720/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的一件事不会立即对远方的事物产生影响。这一理论被物理学家叫做定域性原理(locality),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关物理定律的一个基本假设。

但量子力学的提出似乎推翻了这一假设。1935年,爱因斯坦和他的两位同事合写了一篇论文——《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性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也被称为EPR佯谬)。其中心思想是:根据量子力学可导出,对于一对出发前有一定关系、但出发后完全失去联系的粒子,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可以瞬间影响到任意远距离之外另一个粒子的属性,即使二者间不存在任何连接。一个粒子对另一个粒子的影响速度竟然可以超过光速,爱因斯坦将其称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以此来证明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

量子力学到底有没有遗漏什么?这个问题让物理学家争吵了几十年,北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 · 斯图尔特 · 贝尔也对这一争论颇为忧虑。

终于,在1964年,贝尔提出了贝尔定理和贝尔不等式,将关于量子力学是否完备的争论转化为一个可以用实验验证的问题。在这之后的几年里,量子力学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住了实验的验证。

贝尔定理颠覆了我们对物理学最深刻的直觉之一,促使物理学家去探索量子力学如何能完成在经典世界中无法想象的任务。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Krister Shalm表示,「现在所发生的量子革命,以及所有这些量子技术,100%都要感谢贝尔定理。」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贝尔定理是如何帮助研究者证明「幽灵般的超距作用」是确实存在的。

量子纠缠

困扰爱因斯坦的「幽灵超距」是一种被称为「纠缠」的量子现象。在这种现象中,两个本是不同实体的粒子失去了独立性。众所周知,在量子理论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偏振和其他特性在它被观测之前都是不确定的。但如果去观测这些纠缠态的粒子,我们会发现,它们的观测结果是强相关的,即使它们相距甚远,并且几乎同时被观测。也就是说,一个粒子不可预测的观测结果似乎会立即影响另一个的观测结果,不管二者相距多远,这违背了定域性原理。

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量子纠缠,我们以电子或其他粒子的自旋特性为例。自旋粒子的行为有点像小磁铁,当一个电子通过由一对南北磁极产生的磁场时,它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朝向磁场的某一极。这表明,电子自旋是一个只能取两个值中的其中一个值的量:「上(up)」表示偏转到北极,「下(down)」表示偏转到南极。

想象一个,让一个电子穿过一个磁场,上面是南极,下面是北极。观测其偏转,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电子的自旋沿垂直轴是朝上还是朝下。现在,旋转两个磁极之间的轴,使其不再垂直,然后沿新的轴测量偏转,电子将总是以相同的幅度向其中一极偏转。也就是说,无论你沿哪条轴测量,你都会得到一个二值的自旋值——要么朝上,要么朝下。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构造出一个观测装置来同时测量一个粒子沿多个轴的自旋。量子理论断言,自旋观测器的这种特性实际上是自旋本身的特性:如果一个电子沿某个轴有一个确定的自旋,那么它沿任何其他轴的自旋都是没有定义的。

局部隐变量

有了对自旋的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思想实验来证明贝尔定理。这里举一个纠缠态的具体例子:有一对总自旋为0的电子,即无论沿哪个给定轴测量,它们的自旋结果都是相反的。这个纠缠态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总自旋沿各个方向都是一个定值,但每个电子单独的自旋都是不确定的。

假设这些纠缠态的电子被分开运至遥远的实验室,并且这些实验室的科学家在进行自旋测量时可以任意旋转各自观测器的磁体。当两个团队沿着相同的轴测量时,他们100% 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但这是推翻定域性原理的证据吗?答案是不一定。

爱因斯坦提出,每对电子都可能带有一组相关的「隐变量」,这些隐变量在同一时间指定粒子沿所有轴的自旋。这些隐变量在包含纠缠态的量子描述中是不存在的,但量子力学可能并不完备。

隐变量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同轴测量总是产生相反的结果,同时又不违反定域性:对一个电子的测量不会影响另一个电子,相反,这一测量只是揭示一个隐变量预先存在的值。

贝尔证明了:你可以通过沿不同的轴测量纠缠态粒子的自旋来推翻局部隐变量理论和定域性理论。

首先,假设一个实验室碰巧将其观测器相对于另一个实验室的观测器旋转了180度。这相当于翻转它的南极和北极,因此,一个电子的「up」结果永远不会伴随另一个电子的「down」结果。科学家们还可以选择旋转一个其他的角度,比如60度。根据两个实验室磁体的相对方向,产生相反结果的概率可能在0%到100%之间。

在不指定任何特定方向的前提下,假设两个团队就三个可能的测量轴达成了一致,我们可以将其标记为A、B和C。对于每一对电子,每个实验室都沿着这三个测量轴的一个(随机选出)测量其中一个电子的自旋。

现在我们假设隐变量理论是成立的,量子力学不成立。这样的话,每个电子在三个方向上都会有自己的自旋值。这就引出了隐变量的八组可能值,表示如下:

例如,序号是5的自旋值表示:第一个实验室的电子沿着A轴的测量结果将是「上」,而沿着B轴和C轴的测量结果将是「下」;第二个电子的测量结果与之相反。

对于1、8中的任意电子对,两个实验室自旋值的测量结果总是相反,不管研究者选择沿着哪个轴来测量。其他六组自旋值在33%的不同轴测量中都产生了相反的结果(还是以第5组为例,当一个实验室沿着B轴测量,另一个实验室沿着C轴测量时,两个实验室将得到相反的结果;这代表了三分之一的可能选项。)

因此,在至少33%的时间里,当沿着不同轴测量时,两个实验室将得到相反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得到相同结果的概率不超过67%。这一数字是局部隐变量理论所允许的上限,也是贝尔定理的核心不等式。

超出上限

有了这个实验设计,我们感兴趣的是两个实验室在沿着不同轴测量电子自旋时究竟有多大概率能得到相同结果。量子理论的方程提供了这个概率的公式,这个概率是测量轴之间的角度的函数。

根据这个公式,当三个坐标轴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远,即三条轴成120度角(类似奔驰车标),两个实验室 75% 的情况下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这超出了贝尔不等式67%的上限。

这就是贝尔定理的精髓:如果定域性成立,即对一个粒子的观测不会立即影响另一个遥远粒子的观测结果,那么,在特定的实验设置中,结果的相关性不能超过67%。但如果纠缠态的粒子即使相隔甚远也能对彼此产生影响(就像量子力学所描述的那样),某些测量的结果将显示出更强的相关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物理学家对贝尔定理进行了越来越精确的实验测试。每一个都证实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在过去的5年里,各种漏洞也都已经被堵住。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定域性——那个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关物理定律的基本假设——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特性。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困扰爱因斯坦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是如何被贝尔定理证明确实存在的?...相关推荐

  1. 爱因斯坦错了:“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确存在

    人们近日又一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 人们近日又一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最近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 ...

  2. 特斯拉冻结招聘或因「幽灵刹车」故障,全球大厂掀裁员潮人心惶惶

      视学算法报道   编辑:袁榭 好困 [新智元导读]特斯拉加入纷繁的大厂裁员潮:马斯克给公司管理层发电邮,要裁掉10%员工,因为他「对经济有超级坏的预感」. 马院士头两天还在不准居家办公.催着员工返 ...

  3. 特斯拉大半夜「见鬼」!空无一人的路上,它却看见「幽灵」秒刹车

    金磊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讲个「鬼故事」: 夜深人静,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行驶着. 瞬间!它看到了「人类看不见的东西」,于是便刹车在路上 ...

  4. 品鑒「天籁般的印第安音乐,每次聆听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2019年 06月27星期四

    原文標題是「天籁般的印第安音乐,每次聆听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源自於"「爱听音乐昨天」-自媒體好"!主要摘錄文本語錄如是∶印第安音乐的演奏以空灵唯美著称,声音婉转飘渺,辽远苍凉,哀转 ...

  5. 数字图像学笔记 —— 16. 图像退化与复原(自适应滤波之「最小均方差滤波」)

    文章目录 图像恢复的一般运算过程 什么是「最小均方差滤波」 实现步骤 实现代码 最后的结果 图像恢复的一般运算过程 我们从前几章的基本理论出发,退化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的步骤,可以概括成两步基本公式.对 ...

  6. 关于大搜车「无线开发中心」团队

    更多文章,参见大搜车技术博客:blog.souche.com/ 大搜车无线开发中心持续招聘中,前端,Nodejs,android 均有 HC,简历直接发到:sunxinyu@souche.com 我们 ...

  7. 生态伙伴 | 身边的法律人都在用的「觅律搜索」入驻飞书啦!

    法律人的日常工作中,离不开案例文书.法律法规的检索.而如何高效.便利的进行内容检索,一直困扰着法律人. 本期飞书生态伙伴「觅律搜索」是一款专门为法律人量身定制的智能法律信息检索工具.收录超过5000万 ...

  8. 一份数学小白也能读懂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入门指南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在众多经典的贝叶斯方法中,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由于包含大量数学知识,且计算量很大,而显得格外特别.本文反其道而行之,试图通过通俗易懂且不包含数学语言的方法,帮助读者对 M ...

  9. 不等待输入_「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给聊天带来什么影响?

    看着微信对话界面的「对方正在输入-」,你是否急于知道对方的输入内容?大部分时候,虽然只有十几秒,但是却感觉过了数分钟.这个功能,究竟有没有起到即时反馈的作用呢? 从时间知觉的角度看,「对方正在输入-」 ...

最新文章

  1. Bengio、Hinton的不懈追求——深度学习算法揭示大脑如何学习
  2. 新年新气象,该换一波壁纸了!
  3. ffmpeg 快速定位帧-资料整理
  4. Hadoop Streaming
  5. CserialPort类的简单用法
  6. 网络爬虫--24.【selenium实战】实现拉勾网爬虫之--分析接口获取数据
  7. 数学建模学习笔记(十)——时间序列模型
  8. 数据可视化之单属性(字段)
  9. 爬虫 requests 模块
  10. A* 寻路算法,matplotlib地图生成
  11. java获取鼠标点击的坐标_怎么我用Java窗外获取鼠标点击的坐标
  12. matlab皮尔逊和斯皮尔曼,利用matlab计算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
  13. 前端工程师面试时自我介绍该如何做?
  14. oracle按相同年份_英语表达方式有几个类型,时间和日期表达都是不相同的
  15. Right-BICEP单元测试
  16. 迷宫 动画 java_Java实现可视化迷宫
  17. 中国云计算厂商TOP30重磅榜单
  18. Windows——matplotlib添加中文字体
  19. ionic的生命周期
  20. ❤️微信小程序 云开发 教程合集(视频+图文)免费❤️

热门文章

  1. 动动手,用TensorFlow API训练出自己的目标检测模型
  2. NLPer,是时候重视因果推理了!这有一份杨笛一等撰写的综述
  3. 原创|一文读懂主成分分析(PCA)
  4. 原创 | 疫情之下,这些数字经济赛道危中有机
  5. 独家 | 机器学习模型应用方法综述
  6. 报名 | 2019年第六届清华大学大数据社会科学讲习班
  7. 数据蒋堂 | 人工智能中的“人工”
  8. 一文概览图卷积网络基本结构和最新进展(附视频代码)
  9. NLP专题论文解读:从Chatbot、NER到QA系统...
  10. 博士大佬为机器学习总结的人工智能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