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量化的管理学》绪论

 

 

人类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整体的繁荣,其本质是为了种群的进化。思想家选择合宜或者中庸作为人类行为的衡量标准。合宜的完美形式是正义,即制止我们伤害他人;中庸的完美形式是至诚。合宜或中庸是人类行为的道德基础,为人类所有行为的选择提供了行为准则,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繁荣。本书以目标-手段的层级结构作为整本书的基本结构。作者创立了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它用来分析如何产生和增加成果。系统思考来自于控制理论,它有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基本模型。广义动量定理和系统思考是两大基础理论,可以使用它们分析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这三个领域分别有自己的目标,手段(主要原则)和影响,作者会分别在对应的书中进行论述(如图1所示)。从手段-目的的层级结构来说,这三个领域的目标是达到整体繁荣的手段。人类的整体是趋近于进化方向的,但是会因为战争等因素发生迂回或者停止的状态。

1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管理学和经济学金字塔

人类的主要目标是整体的繁荣,其本质是种群的进化。哲学的基础理论是合宜或者中庸,其终极完美是正义或至诚。通过在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来增加整体的繁荣,从而促进种群的进化。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最基础理论是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与系统思考。人类的终极力量有三种,分别为暴力,财富和知识,暴力又可细分为武力和体力。战争的核心力量是暴力,管理学的核心力量是财富,经济学的核心力量是知识(如图2所示)。

2 广义社会学结构图

战争的目标是获得利益,其本质是广义动量的碰撞。战争不仅毁灭了人类创造的文明,也毁灭了人类本身。管理学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管理学的本质是广义动量的产生。管理学使人类的物质财富极大化,为人类的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学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经济学的本质是广义动量的交换。经济学促使了财富极大化,为人类的进化提供优化的方法指导。

广义动量定理的基本表达式为:

Fαt=MV

广义动量定理来自物理学的动量定理Ft=Δmv,为便于分析,将矢量F分解为大小F和方向α,MV为增量。广义动量定理用来分析如何产生和增加成果,其本质是力量F在时间t上的积累效应。

系统思考来自于控制理论,它用来分析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如图3所示)。系统思考的负反馈模型和正反馈模型是最小的系统单元,它们又可以组成更大的单元。

3 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

通过广义动量定理和系统思考两种基本理论来量化分析军事理论,管理学和经济学。

在哲学上,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的美德是合宜,目的是使情感受适当的引导和治理,合宜有度,从而增进整体的繁荣。合宜的终极完美是正义,而正义的目的和作用是制止我们伤害他人。如果正义不能通过同情产生的合宜来保障,就需要通过法律的暴力潜能来保障。从正面来说,在遵守正义基础上的自私心,可以促使整个社会繁荣,这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强调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自私心的重要,没有看到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对自私做了下限的限制,即正义,不去伤害他人。从反面来说,正义是撑起整座社会建筑的主要栋梁。违背正义的事情必然倾向摧毁社会(如图4所示)。

4 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

在军事理论部分中,以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和系统思考来分析主要的战争理论,战争的基本原则为:集中优势兵力F,使用正奇作战方式(方向α),在同一时间t,打击敌人的关键点(作用点),从而使兵力的对比优势逐渐扩大,形成正反馈效应,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战争是敌对双方互相毁灭的过程,不仅能毁灭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更是毁灭了创造人类文明本身的人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了利益,也可以说战争是为了更好的和平。战争可以通过智谋,外交,战斗等途径而取得胜利,进而达到政治目的,获得利益。战斗只是战争的一种形式,战斗的目的是追求有效的消灭敌人,并且减少自身的伤亡。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将主要的战争理论进行了归类分析(如图5所示)。

5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内容概要

作者根据各战争理论强调的重点,通过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对战争理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共分为十个流派。

1)基础派,兰切斯特法则是战争的基础理论,第一法则的本质是动量定理,它描述了远距离作战的情况。第二法则的本质是动能定理,它描述了近距离作战的情况。

2)力量派,强调通过增加力量F来增加成果,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力量派的核心是增加力量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力量F,就可以改变成果MV。

3)谋略派,强调通过谋略α的运用来增加成果,以孙武的《孙子兵法》,李德•哈特的《战略论:间接路线》和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为代表。谋略派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谋略方向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方向α,就可以改变成果MV。

4)精确打击派,强调通过选择合适作用点来增加成果。精确打击派的核心选择合适的作用点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作用点,就可以改变成果MV。

5)竞时派,强调通过时间t来增加成果,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代表。竞时派的核心是增加时间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时间t,就可以改变成果MV。

6)数量派,强调通过增加产出数量n来增加成果,以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为代表。数量派的核心是增加产出数量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数量n,就可以改变成果nmV。

7)竞质派,强调增加每个人的能力m来增加成果,以苏沃洛夫的《制胜的科学》为代表。竞质派的核心是增加质量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质量m,就可以改变成果nmV。

8)速度派,强调通过增加速度V来增加成果,以郭嘉的兵贵神速,德国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和富勒的《装甲战》为代表。速度派的核心是增加速度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速度V,就可以改变成果MV。

9)空间派,强调力量在空间s上的积累效应,其本质是动能定理,以杜黑的《制空权》和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为代表。空间派的核心是增加空间上的力量可以增加空间上的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动能定理Fs=1/2mv2中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积累成果1/2mv2。

10)制衡派,强调力量之间的制衡作用,以伯纳德·布罗迪的《绝对武器》为代表。制衡派的核心是多方力量相互牵制和制衡,使军事系统的合外力F为零,不产生破坏性的成果MV。力量的制衡使每一方发动战争获得的利益变小,成本变大,从而使战争获得的总盈余变小,减少战争的发生。

未来会出现信息派,强调信息对战争的影响。信息派的核心是利用信息优势使敌人判断错误,产生错误的决策从而暴露弱点,然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获得更大的成果。

每一部军事理论都有所侧重,但并不是说其他因素可以没有。在广义动量定理中,力量F,方向α,作用点,时间t,广义质量M(nm)和广义动量V是广义动量定理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一部军事理论在强调其中一种的重要性时,也会论述其他因素的影响。

战争是敌对双方互相毁灭的过程,不仅能毁灭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更是毁灭了创造人类文明本身的人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了利益,也可以说战争是为了更好的和平。战争可以通过智谋,外交,战斗等途径而取得胜利,进而达到政治目的,获得利益。战斗只是战争的一种形式,战斗的目的是追求有效的消灭敌人,并且减少自身的伤亡。即战斗的目的是追求战斗力盈余最大化。而追求战斗力盈余最大化又可以分为追求自身战斗力最大化,这是《战争论》的核心;另一个是追求对手实力最小化,这是《战略论:间接路线》的核心。

在管理学理论中,以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和系统思考来分析主要的管理学理论,管理学的目的是成果最大化,其本质是广义动量MV的产生。管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增加和集中力量F,选择合适的方向α与合适的作用点,增加有效的工作时间t,在局部形成对比优势,使成果MV逐渐扩大。通过负反馈的层级式结构,使用目标与结果的偏差来指导何时产生什么样的成果,使系统的产出最大化。

企业和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的进化,即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只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创造利润,满足客户需求而创造利润的过程就是在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使命,利用自身的专长来创造物质财富。利润是考量企业有效性的一种指标,大部分时候是和社会的发展正相关的。一旦企业超越了生存的危机,就应该进化去重视社会贡献,而不只是关注于利润。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中将主要的管理学理论进行了归类分析(如图6所示)。

6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主要内容

作者根据各管理理论强调的重点,通过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对管理理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基础派,彼得•德鲁克的理论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企业的两项职能是创新和营销。这和经济学上的专业化与分工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创新和专业化都能增加有效产出,市场营销和分工合作都可以增加交易量。

在德鲁克对企业的论述中,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所以企业只有创新和市场营销两项基本职能。创新和市场营销都是为了创造顾客,创新增加了消费者盈余,从而增加销售量,市场营销增加了消费者盈余转化率,从而增加销售量,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顾客(如图7所示)。

7 需求定律框图

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中,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一个负反馈模型,有了目标管理,才能集中自己的力量,资源和时间向完成这个目标的方向努力,而没有目标的话,那么这些力量,资源和时间就没有方向,不会有什么成果。在有了目标之后,向目标方向努力会产生成果,而成果和目标之间会有偏差,通过自我控制来调整自己的力量,资源和时间,而不是别人的命令,来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这就是控制理论中的负反馈模型,通过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偏差调整输出,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如图8所示)。

8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2)力量派F,以托夫勒的《权利的转移》,贝克尔的人力资本,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和科特的领导力为代表。力量派的核心是不同的力量产生的成果不同,核心力量产生核心成果,增加力量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力量F,就可以改变成果MV。

托夫勒的《权利的转移》论述了力量F的属性和分类,人类的终极力量有暴力、财富和知识三种。暴力又分为体力和武力两种,暴力是低质量的力量,财富是中等质量的力量,知识是高等质量的力量。三种力量可以相互转化。暴力创造了农业时代,财富创造了工业时代,知识创造了信息时代(如图9所示)。

9 三种终极力量对应的时代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述了增加人类的能力F,可以增加成果,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可以使经济增长加快。教育和培训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它们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能力,相当于增加了广义动量定理中的F,所以成果可以随着人力资本的增加而增加(如图10所示)。

10 人力资本的增加

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论述了不同力量F对成果的贡献不同,核心力量对成果的贡献最大,是产生成果的关键因素。有力量才会有成果,没有力量就没有成果。这和物理学中力量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类同。不同种类的力量产生的成果不同,核心力量产生核心成果(如图11所示)。

11 核心竞争力

科特的领导力论述了领导与管理的不同,管理的职能是处理复杂的事物,而领导是处理变革;管理通过原有的层级结构完成复杂的任务,而领导是建立新的层级结构完成新的战略目标(如表1所示)。

1 管理与领导的对比

3)方向派α,以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波特的《竞争战略》和企业战略为代表。方向派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方向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方向α,就可以改变成果MV。

西蒙给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论断并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决策理论,决策就是选择合适的方向α,组织通过权威、沟通、培训、效率和认同使个人的行为与组织的总体模式相符(如图12所示)。

12 组织影响个人决策的方式

波特的《竞争战略》提出了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三大战略方向α。战略是一个企业长期努力的方向,其他目标应该符合战略以保证战略的顺利完成(如图13所示)。

13 波特的竞争战略

企业战略总结出31种战略,分别为:力量最大化战略,歧异化战略,聚焦战略,竞时战略,数量战略,竞质战略,竞速战略,空间战略,学习战略,创新战略,合作战略,交易战略,竞争战略,协同战略,正反馈战略,负反馈战略,信息优势战略,消费者利益最大化战略,价格战略,营销战略,销售量最大化战略,成本最小化战略,渠道战略,创造需求战略,攻敌弱点战略,对手竞争力最小化战略,消耗战战略,进攻战略,防守战略,侧翼战战略和游击战战略(如图14所示)。

14  31种企业在战略

4)作用点派:以聚焦理论,特劳特的定位理论,高德拉特的TOC制约理论和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为代表。作用点派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作用点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作用点,就可以改变成果MV。

聚焦理论论述了缩小力量的作用点,就可以增加该点上的效果。聚焦战略就是缩小力量的作用点,从而使力量在此作用点上的成果增加(如图15所示)。

15 凸透镜聚焦阳光点燃火柴

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论述了选择合适的营销作用点,就可以增加产品的销量。定位理论来自于《战争论》四原则的第二条原则: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决定性的作用点产生的成果最大,所以定位就是选择产生最大成果的作用点。定位的本质就是集中力量打击影响销量的决定点。定位有四步骤和八方法,四步骤包括1.分析行业,2.区隔定位,3.支持力量和4.传播应用。八方法包括抢占、搭车、代替、补充、僵化、扩充、细分和打散,也就是占搭替补,僵扩分散(如图16所示)。

 

16 定位四步骤和八方法

高德拉特的TOC制约理论论述了系统的瓶颈决定系统的产出,将力量作用于瓶颈这个作用点,可以产生最大的系统产出(如图17所示)。

17 木桶理论

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论述了消费者的需求有上限,消费者的需求焦点会随着产品的发展而从功能性到可靠性,到便利性,最后将焦点转移到价格上。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所创造的破坏性创新就是指消费者需求焦点的转移,最开始成功的企业是商品功能最好的企业,但随着商品功能的发展超过了主流消费者的需求时,功能的进步不会再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点,消费者的需求焦点开始向可靠性,便利性和价格转移,而此时破坏性的创新恰以更可靠,更便利或更便宜的商品出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转移,从而打败了在功能研发上最强的企业。比如DELL打败IBM(如图18所示)。

18 破坏性创新

5)时间派t:以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德鲁克的时间管理,科维的时间管理和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为代表。时间派的核心是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可以增加成果,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时间t,就可以改变成果MV。四种时间管理均是通过减少时间浪费,增加有效工作时间t,从而使成果增加。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个人时间定量管理的方法(如图19所示)。

 

19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

德鲁克时间管理法是记录时间,杜绝浪费,集中时间和集中精力。记录时间,然后就可以分析浪费情况,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而集中时间和精力则相当于聚焦,产生的成果增加(如图20所示)。

 

20 德鲁克的时间管理法

时间有2个重要属性,分别是长短和时刻。科维的时间四象限管理法是将时间的时刻这个属性和事情的重要程度属性相结合的矩阵分析方法。同一件事情做得时刻不同,产生的成果不同。不同的事情相同时刻做而产生的成果也不同。不同的做事次序产生的成果不同,为了让产生的成果最大化,就产生了一个四象限的做事次序,顺序为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图21所示)。

21 四象限时间管理

番茄工作法划分工作和休息时间,将时间划分为小块,有利于提高工作和休息的效率,提高时间的感知和掌控(如表2所示)。

2 番茄工作法流程的5个阶段

帕金森定律是一个关于论述时间是如何被浪费的。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换一种说法是:工作总是会拖到最后一刻才会被完成。

6)数量派n,以泰勒的作业研究和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的工业工程为代表。数量派的核心是通过作业和动作研究可以增加产出数量,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数量n,就可以改变成果nmV。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四要素为: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科学的选择工人,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科学原理就是形成最佳的工作方法α,选择合适的工人F,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加F),通过合理的工作和休息的时间t安排(防止疲劳),完成最大的产出MV。管理者对工人的产出有影响(系统思考),增加合作可以增加管理者和工人组成系统的产出量(如图22所示)。

22 搬生铁案例的肌肉疲劳曲线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理论包括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就是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合理的作业量,即定额,是一种定量管理。动作研究是将动作分解为最小单位,研究各种工作所需要的最少动作组合,消除无用动作,增加产出数量。可以通过动作改善ECRS四工具对动作进行改善。ECRS分析法是工业工程学中程序分析的四大原则,用于对生产工序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如图23所示)。

23 锡焊作业的改善

7)质量派m,以戴明的14要点,朱兰的质量三部曲,克劳斯比的零缺陷和六西格玛为代表。质量派的核心是通过质量管理可以增加产出的质量,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质量m,就可以改变成果nmV。戴明的14要点,朱兰的质量三部曲,克劳斯比的零缺陷和六西格玛通过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m,从而使成果增加。

戴明是一个质量管理专家,他提出了戴明十四要点和PDCA环。PDCA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纠正),PDCA循环就它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如图24所示)。

 

24 戴明的14要点

约瑟夫•M•朱兰(Joseph M. Juran)博士是举世公认的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他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三部曲”(如表3所示)。

3 朱兰质量三部曲

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是零缺陷之父,提出了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如图25所示)。

 

25 克劳士比管理哲学基本原则

6σ管理是通过减少波动、不断创新、质量缺陷达到或逼近百万分之三点四的质量水平,以实现顾客满意和最大收益的系统科学。六西格玛的实施过程是DMAIC,从系统思考的角度说,DMAIC是一个负反馈模型(如图26所示)。

26 DMAIC循环

8)速度派V,以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和高德拉特的TOC制约理论为代表。速度派的核心是通过负反馈等方式可以增加系统的产出速度,其本质是改变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速度V,就可以改变成果MV。四种生产理论的首要目标都是增加系统的产出速度V并通过多个负反馈的来实现这个目标。四种理论设定负反馈的目标来达到防止过量生产,并保证多个负反馈环的物流和信息流的连续。流水线通过空间做缓冲,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通过库存做缓冲,TOC制约理论通过时间做缓冲。四种生产方法通过目标缓冲与实际缓冲的偏差指导生产,当实际缓冲小于目标缓冲时,开始生产;当实际缓冲等于目标缓冲时,停止生产。过量生产会产生库存,库存是负债,占用资源和时间,并且会使系统由于产品过多而导致管理和生产的混乱,降低系统的产出速度。过少的目标缓冲会使系统遇到突发情况时导致下道工序无料可以生产,降低系统的产出速度(如图27所示)。

27 世界三大生产理论之间的关系

流水线生产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它按照工序流程连续生产来增加产出的速度。流水线生产开创了工业生产理论的先河,它以增加产出速度为目标,以工序之间的空间作为缓冲,当空间被填满后就停止生产来预防局部效率,从而增加产线的产出速度(如图28所示)。

28 流水线系统框图

丰田生产方式受到流水线生产的启发,又吸收了工业工程的精髓而创立,所以丰田生产方式既可以通过流水线的精髓而提高生产速度,又可以因为工业工程而降低成本。丰田生产方式通过使用库存缓冲来代替流水线的空间缓冲,以及快速换模这两点来解决产品小批量而多样化的需求。库存是负债,因为需求是小批量的,所以大库存是不经济的,所以使用少量库存缓冲代替大的空间缓冲。由于需求多样,所以需要设备的快速换模和多能工在不同产品生产之间快速切换,从而缩短每种产品的生产周期(如图29所示)。

29 丰田的一道工序框图

精益生产是在总结流水线生产和丰田生产方式而创立的生产理论,它将生产理论简化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总结出了精益五原则,对精益生产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越简单有效的方法越容易普及。精益生产的主要目标还是增加产出速度,同时也兼顾降低成本。精益生产以以价值流分析作为工具,跟踪价值的产生过程,删除不必要的环节,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精益生产以空间或者库存作为缓冲,来防止工序的过量生产,从而保证系统的产出速度(如图30所示)。

30 精益生产五原则

TOC制约理论是总结流水线生产和丰田生产方式而创立的生产理论,它通过时间缓冲代替流水线的空间缓冲和丰田生产方式的库存缓冲,来达到保证系统产出速度的目标。TOC制约理论指出了瓶颈的产出速度决定系统的产出速度,通过聚焦五步骤来改善瓶颈的产出速度,从而增加了系统的产出速度(如图31所示)。

31 TOC聚焦五步骤

流水线生产,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和TOC制约理论的主要目标都是加快流动,三种生产理论通过系统思考的负反馈来指导生产,防止过量生产,通过不同的缓冲方式来防止墨菲效应,使系统产出最大化。三种生产理论与工业工程相结合,这三种理论负责指导如何产生成果,而工业工程负责产生成果。生产理论也均强调不断的完善来增加系统的产出,TPS称之为改善,精益生产称之为尽善尽美,TOC称之为回头防止惰性(如图32所示)。

32 缓冲的作用

在系统思考上,彼得•圣吉通过《第五项修炼》将控制理论的负反馈和正反馈引入管理学。负反馈系统中目标与反馈信号的符号相反,系统通过目标与反馈的偏差量来控制产出。正反馈系统中目标与反馈信号的符号相同,反馈和目标相加导致系统的产出持续增加(如图33所示)。

33 口口相传的正反馈框图

9)负反馈派,在负反馈模型上,包括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西蒙的组织均衡,戴明的PDCA环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

目标管理可以使管理者调整自己的投入从而影响产出,而自我控制在于通过实际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来调整投入的程度,最终达到目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使得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变为自主式的管理模式,细分了控制的层级机构,从而更加快速和准确的响应现实的变化,使系统的产出增加。

西蒙的组织均衡是一个负反馈模型,组织通过目标与结果的偏差,使用权威,沟通,培训,效率和认同这5种方式来影响成员的行为使其符合组织目标,完成组织均衡的负反馈(如图34所示)。

34 西蒙的组织均衡

戴明的PDCA循环是一个负反馈模型,通过制定目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反馈执行结果,然后通过结果和目标计划作比较得到偏差,通过修正偏差来指导新的执行,不断循环,最终是结果和目标一致(如图35所示)。

35 PDCA环的系统思考图

阿米巴经营的本质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模型,是趋于稳定的。多个负反馈模型组合成阿米巴的层级结构,从而突破集权管理的极限。阿米巴追求的目标是单位时间附加值最大化,这和世界三大生产理论的产出速度最大化类同。单位时间附加值I=(生产总值E-扣除额F)/总时间H,即I=(E-F)/H,通过增加生产总值,减少扣除额和时间,就可以使单位时间附加值最大化。阿米巴通过实际产出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促使产出最大化(如图36所示)。

36 阿米巴单元

10)正反馈派,在正反馈模型上,包括《圣经》中的马太效应,比尔•盖茨的正反馈理论,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乔布斯的平台理论和索罗斯的反身理论。

马太效应是圣经力的一则寓言,用来阐述一旦获得一点优势,这个优势就会不断扩大,取得的成果也会越来越大,是一种正反馈现象。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介绍了他是如何通过正反馈理论打败所有竞争对手,使微软系统成为行业标准的。微软系统的低价策略使得比其他竞争对手卖出更多产品,而卖出的产品多,给他做兼容软件的厂家就多,从而增加了微软系统的影响,进而促进更多人购买微软系统,形成正反馈效应(如图37所示)。

37 比尔·盖茨的正反馈模型

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是一个正反馈效应,他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投入股票市场,而他所投资的股票的公司都是经过他严格筛选的,具有增长潜力的。这样投入的资金会有较大的增值,然后他再将增值的资金再次投入较高成长公司的股票,从而利用正反馈,赚到巨大财富(如图38所示)。

38 巴菲特的滚雪球模型

乔布斯的平台理论是一个正反馈模型,苹果平台上提供的歌曲,电影和软件等越多,苹果的硬件产品就越有价值,购买的人就越多;而购买硬件的人越多,苹果平台的价值就越大,给苹果平台提供歌曲,电影和软件等就越有价值,从而形成苹果产品和平台销量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如图39所示)。

39 乔布斯的平台模型

索罗斯的反身理论是一个正反馈模型,索罗斯使用反身理论,狙击英格兰银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投机大师。主流预期是投机者购买的合外力,合外力决定了金融产品的价格涨跌,而金融产品价格的涨跌又影响主流预期,二者相互加强,形成正反馈效应(如图40所示)。

40 索罗斯的反身理论模2

在系统分析中,分别论述了利润与企业目标,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价格和总利润分析,营销与推销,价格战,专业化与多样化,情报决策和未来的商业模式。

在利润与企业目标中,企业的目标促进社会的发展,利润这是衡量企业效能的指标。

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社会最终就会停止发展。群体之间的创新有助于产生协同性,从而加快创新。八个天才的叛逆,苹果的群体创新,PayPal黑帮和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可以学习和互相促进而产生。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很重要,好的环境会让人们之间互相学习,合作及竞争,思想碰撞会产生新的想法(如图41所示)。

41 八个天才的叛逆

在价格和总利润中,总利润等于单位产品利润乘以销售量。降低产品的价格,会增加销售量,进而影响总利润;但是降低产品价格,会降低单位产品利润,进而影响总利润。所以必定存在一个最优价格点,使得单位产品利润和价格均衡,从而使销售总利润最大化(如图42所示)。

42 价格和总利润图形

在营销和推销中,营销和推销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进而增加总利润。营销辐射受众广,单位受众打击力度小,单位成本和收益较低,但总的销量大。推销辐射受众小,单位受众打击力度大,单位成本和收益高,总销量小。大众产品适于营销,特殊产品适于推销。

在价格战中,价格战可以提高本产品的销售量,但是单位产品的利润减少,总利润可能增加或者减少。恶性价格战只能使总利润减少(如图43所示)。

43 价格战框图

在专业化和多样化中,专业化通过将力量聚焦于某个领域,类似于凸透镜引燃火柴,来提高这个领域的产出,但是其他领域的产出为0;多样化通过分散力量于不同的领域,虽然每个领域比只聚焦这个领域获得的成果少,但是总成果不一定比专业化小。

在情报与决策中,情报是决策的基础,决策在组织的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情报决定了管理的成果。

在未来的商业模式中,未来的商业模式包含两个,下一个商业模式是免费,再下一个商业模式是消费者盈余最大化。

在五种手段和管理学中,学习,创新,合作,交易和竞争五种手段在管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增加管理学的成果。

管理学的本质是广义动量的产生,基于正义基础上的自利行为可以使人类的物质财富最大化,从而促进人类种群的整体进化。

在经济学理论中,以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和系统思考来分析主要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目的是财富最大化,其本质是广义动量MV的交换。书中将主要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归类分析(如图44所示)。

44 《可以量化的经济学》主要内容

作者根据各经济理论强调的重点,通过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基础派,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需求定律和广义经济学,而这两个理论的本质是广义动量定理和系统思考。需求定律公式为Q=K(B-P),其中Q为购买量,B为消费者利益,P为价格,K为消费者盈余转化率。消费者利益上升,购买量上升;价格下降,购买量上升;消费者盈余上升,购买量上升。需求弹性为需求定律的数学推论。书中对传统需求定律的三个反例奢侈品,吉芬物品和投机品进行了解答。书中给出了需求定律的四条准则:价值决定价格基准;竞争决定价格波动幅度;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决定最低消费者层次。供给定律公式为QS=KS(P-C),其中QS为供给量,P为价格,C为成本,KS为生产者盈余转化率。供给弹性为供给定律的数学推论。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本质均是广义动量定理,而供需均衡为系统思考的两个负反馈的合成结果。广义经济学是对经济学的扩展,它通过利益-成本来分析所有问题,其本质为广义动量定理,利益为动力,成本为阻力,利益-成本的差为合外力F,合外力产生成果。

在价值相对论中,提出商品的相对价值由商品的稀缺性决定,所以商品的相对价值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比值D/Q,总需求越高,商品相对价值越大;总供给越高,商品相对价值越小。结合需求定律公式得到价值相对论的公式为Q=K(D/Q-P),推导得到总需求量公式为

总需求量Q由总需求D,盈余转化率K和价格P共同决定。

2)力量F,以力量的属性与分类,劳动价值论,产权理论和力量F与分配理论为代表。在力量的属性与分类中,论述了人类的终极力量有暴力、财富和知识三种,经济学的核心力量是知识。

在劳动价值论中,分析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是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即劳动力F,在方向α上,作用于某一作用点,经过时间t,产生n个质量为m的产品,产出速度为V。

凡勃仑的《有闲阶级论》开创了产权理论研究的先河,产权包括暴力产权,财富产权和知识产权。科斯定理是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科斯定理的本质是财富和暴力两种力量的相互转化,通过经济手段代替暴力手段,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均衡的情况下,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阻力为零,产权配置相当于此系统的合外力,而合外力赋予均衡中的任一方,这个系统的合外力不变,产生成果不变。本文将通过分析牛吃麦子的案例对科斯定理进行详尽的分析。科斯创造性的提出了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广义的摩擦力。当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如何配置,都会达到帕累托最优;当交易费用固定,有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交易费用不固定,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同产权配置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越小的交易费用越接近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了达到社会财富最大化,产权的制度应该是向最小交易费用的方向倾斜,即向竞争最激烈的方向配置产权。

在分配理论中,文中论述了收入的各种方式。

3)方向α,以亚当•斯密的专业化,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资源分配理论和博弈论为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专业化,即将力量用在一个方向α上,可以增加产出。斯密分析了分工理论提高效率的原因:第一,分工专业化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或熟练程度日益增进。第二,分工可以减少由一种工作换到另一种工作损失的时间。第三,分工使劳动简单化、专门化,从而为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创造了条件。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分析斯密所说的原因:1.劳动技巧,熟练程度的提高和机械的发明都是增加了力量F;2.减少转换时间的损失就是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t;3.劳动简单化和专门化就是力量的作用点明确,力量的方向α偏差减少,使方向α增加,增加了力量的准确度并减少力量转变的损失。所以增加了力量F,时间t和方向α和明确了作用点,成果MV会增加。

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将亚当•斯密的专业化与交易费用进行了数学化。专业化α是一个比较概念,α也是具备层级结构的。专业化需要根据参照标准或者说参照系来确定。杨小凯所说的专业化就是选择将力量完全用于一个职业方向上,而在其他职业方向上使用的力量都是零。如果用广义动量定理Fαt=MV来解释,专业化就是选择在一个职业方向上α为1,其他职业方向上α都为0,这是与杨小凯所说的超边际分析类同的。

在资源配置和博弈论上,选择不同的配置方法α,会产生不同的成果。文中分析了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和共享经济中核心算法延迟接受算法的关系,给出了囚徒困境的数学函数和三维图形(如图45所示),指出了在自利,克己和利他各种环境下,博弈双方不同的稳定配对。博弈论是共享经济配对理论的反应用。指出博弈论是不存在“边际”的。

45 博弈论囚徒困境分析图形

4)作用点,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为代表。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各国集中力量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可以增加产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处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也可以增加总产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文中给出了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数学函数,并且指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函数在特定初始状态下的一个特解。

当有n国生产2种产品时,可以写出如下的带约束的函数,

其中Fi1和Fi2分别为i国生产1单位产品1和1单位的产品2所需劳动量,xi为i国用于生产1产品的劳动量。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均可以通过上述函数数学化,当涉及多种产品的生产时,可以将以上函数进行相应扩展(如表4和图46所示)。

4 李嘉图比较优势的反例

46 李嘉图比较优势的反例

5)时间t,以马克思基于时间分析的劳动价值论,贝克尔的时间分配理论和时机经济学为代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时间分析的。文中分析了贝克尔的时间分配理论,并且对其函数进行了简化。

在时机上,分析了田忌赛马的例子,指出时机不同产生的成果不同。

6)数量n,以经济学的产出最大化理论为代表。文中给出了替代品的数学函数,并且分析了价格变化对替代品需求数量的影响。在消费和消费预算达到均衡的情况下,当某种产品的价格上涨时,为了保持固定预算可以维持的天数,金钱消耗速度慢的商品的购买量会增加,金钱消耗速度快的商品的购买量会减少,以此弥补价格上涨引起的可维持天数的减少。

替代品的函数如下

其中,产品A和产品B为互相可以替代的产品,产品A的价格为PA,产品B的价格为PB,时间t天的消费预算为E。如果只消费A产品,每天需要消耗数量为a;如果只消费B产品,每天需要消耗数量为b。购买A产品的数量为x。

7)质量m,以消费者利益与质量为代表。文中论述了水和钻石价值悖论,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钻石的价值。钻石的价值不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而是满足人类的爱和归属,尊重等需求。而钻石的供应量少,所以导致钻石的价格高。当人类社会出现了不同层次人类需求的时候,钻石才会有价值。钻石对于穷人来说是具有间接的价值,钻石本身不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不能被当做食品来维持生存。但是由于有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存在,钻石可以用来交换钱财,然后穷人可以用钱财来购买食物。

8)速度V,以速度V与效率为代表。效率与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稀缺产生了交换价值,而效率的作用就是增加产出,减少稀缺。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就是产出速度,即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广义速度V。提高广义速度V,可以提高成果。二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资源的配置上限是帕累托最优。文中在多处使用了帕累托最优作为函数的约束。

9)负反馈派:在系统思考中,马歇尔通过均衡论将负反馈理论引入经济学。在价格均衡论中,文中给出了简单和复杂两个版本的供需均衡图形,指出了供需均衡是需求负反馈和供给负反馈两个负反馈作用的合成结果,并且给出了供需均衡的系统思考分析框图(如图47所示)。

47 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系统思考图

10)正反馈派:索罗斯通过反身理论将正反馈引入经济学。在现实中,股票价格上升,购买量也上升,需求定律无法解释,并且供需曲线也并没有如均衡价格曲线那样达到一个均衡点,而是处在非均衡的状态。金融家索罗斯通过反身理论和自己的金融经历对经济学的均衡模型提出了挑战。在控制理论上有2种模型,负反馈模型和正反馈模型。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是负反馈模型,负反馈是趋于稳定的;而索罗斯的反身理论是正反馈模型,正反馈是趋向于加强,非稳定状态的。负反馈与正反馈一同构成完整的经济学模型。文中引用了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关于反身理论的论述,文中给出了反身理论的正反馈模型。

在系统分析中,分别分析了经济学金字塔,交易方程式,凯恩斯主义和弗里德曼,拉弗曲线,理性预期学派,有效需求,市场与广义动量定理等。

在经济学金字塔的分析中,给出了经济学金字塔模型(如图48和图49所示)。经济学金字塔包含4个层级的均衡。第一层级是两个单一市场的均衡,分别为商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二层级是两市场的均衡,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第三层级是三市场的均衡,即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政府市场的均衡。第四层级是四市场的均衡,即商品市场,货币市场,政府市场和进出口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消费+储蓄+政府消费+进口,即YD=C+S+CG+IM。国民收入总供给=产出+投资+政府投资+出口,即YS=O+I+IS+X。

48 经济学金字塔

49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在交易方程式中,给出了交易方程式的推导过程,并且指出费雪方程式是交易方程式的简化。通过交易方程式,分析了货币供给量,需求量等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给出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模型(如图50所示)。

50 交易方程式系统思考图

在凯恩斯主义和弗里德曼的分析中,文中给出了价格水平的定义为:价格水平P等于考察n种物品的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和与n种物品数量之和的比值。

并且给出了不同的消费者层次。消费者根据收入水平Y的不同会对应不同需求水平B,收入水平越高,则需求利益B要求越高,越高的利益则对应越高的价格水平P。在消费者类型中,给出了消费最小化,消费最大化和消费适中化三种消费者类型。消费适当化追求的是消费输出速度V的稳定化,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和弗朗科·莫迪利尼亚的生命周期假说都是追求消费速度的稳定化。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是随着收入变化的,收入变化越大,消费变化越大,消费速度并不是稳定的。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财富转化为知识和暴力的过程,即投资(金钱)转化为知识工作者和暴力(体力)工作者的就业量。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价格不变,但是投资必定改变价格,这是和他的基础假设相冲突的。凯恩斯主义本身的假设存在问题,增加投资必然倾向于提高价格,而投资也分为有效的投资和无效的投资。

在拉弗曲线的分析中,文中详细分析了拉弗曲线(如图51所示),并且给出了拉弗曲线的公式为

51 完整拉弗曲线

文中也给出了完整的拉弗曲线。当税率x=(B-P)/(2P)时,税收得到最大值为K(B-P)2/4;而当税率为0或者(B-P)/P时,税收为0。

在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中,指出理性预期与控制理论中的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萨伊定律,有效需求和就业量的分析中,指出萨伊定律是在需求大于供给时的产物。有效需求与就业量是相互影响的。

在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分析中,指出经济危机是由正反馈作用引起的,并且举例进行了分析。

在市场,企业与广义动量定理中,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的存在是为了交易成果;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创造成果。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说,企业是通过将力量F作用于原材料(作用点),按照预定的方向α,经过一定时间t,生产出成果MV。企业将成果MV拿到市场上交易换取他所需要的成果,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广义动量的交换,金钱是实现交换的手段,企业也是消费者,他们也需要购买别人的成果。

在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中,分析了共享经济中的核心延迟接受算法,并使用配对理论分析了田忌赛马的案例。

经济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化方法,促进社会达到整体繁荣。

在五种手段中,论述了学习,创新,合作,交易和竞争对经济的影响。熊彼特是第一个提出创新理论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没有创新,经济最终会停止发展,进入循环流转。5种手段有替代关系。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说:“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其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合作可以代替产品通过价格的交易,合作与交易(交换)这两种手段有替代关系,但不是完全替代。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就是将交易引入企业,各部门之间不是通过力量来合作,而是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易来完成。

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有什么类同性呢?除了广义动量定理和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外,他们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类同性,即学习,合作,创新,竞争和交易这5大手段(如表5所示)。

5 增加成果的5种手段

在这五个领域中,追求的根本目的都是进化,具体目标都是最大化,只是最大化的内容所不同。在生物学上,动物追求最大的生存可能性;在优化算法上,追求数值最大化;在战争中,对阵双方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商业管理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经济学上,人民追求国民物质财富最大化。实现最大化有五种基本的手段,分别为学习,竞争,合作,创新和交易。这五种手段在不同领域的称呼不同,比如在生物学和函数优化上叫做学习,在管理学上叫做模仿,在经济学上叫资源优化配置。虽然叫法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

在生物学上,小动物要向父母学习捕食,竞争,逃亡等经验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可以延续,加快了经验的渗透作用,提高了人类的学习能力。在函数优化中,不好的自变量要向好的自变量学习,以促使整个种群的因子趋向最优方向。在企业管理中,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增加自身的实力,从而增加利润。在经济学上,理性人将资源向最有效率的方向优化配置,来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学习和优化是有极限的,最多只能达到与环境中最好的个体相同的结果。竞争是用来比较哪一个个体更有效率,哪一个数值最大化,从而优胜劣汰,为进化指出方向。合作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成果。在生物学上,狼以合作获得更大的成果而闻名。在函数优化上,一维函数是不需要合作的,越高维的函数越需要自变量之间的合作。在战争中,军队通过士兵间的合作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更有效的消灭对手。在企业管理上,员工通过合作来创造更大的成果。在经济学上,即使基于李嘉图的静态的比较优势,分工合作也可以增加产出。亚当•斯密与杨小凯论述了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能力的提高,持续增加产出。越复杂的工作越需要合作来完成。在生物学上,没有变异,生物最终会停止进化。在函数优化上,没有变异,函数会陷入局部极值点而产生早熟。过小的变异会使函数跳不出局部极值点,而过大的变异会使种群不稳定,不能使好的因素通过学习而渗透,从而增加了寻优的时间。在战争中,军队依靠出奇制胜。在企业管理学上,企业通过创新来创造市场,创新是企业的两项职能之一。在经济学上,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经济最终会停止发展。在生物界很少有交换的发生,它们也很少有分工,没有人看到过两只狗用两根骨头彼此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交换。在生物遗传上,父母的基因会进行交换,以期产生出更好的后代,但这是非自主的。在优化算法中,需要进行因子交换,以期能产生更好的解;在高维函数的优化中,如果没有自变量的交换,函数是无法求解到最优解的。在战争中,通过利益交换可以拉拢同盟者来增加自己一方的力量;失败方通过割地赔款等交易来获得免受侵略的结果,当然这是非自愿的。在商业和经济上,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交换,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

学习,合作,竞争,创新和交易都会影响对方的利益和市场环境,而对方的行为和市场环境也会影响自己的行为,这种交互式的影响需要用系统思考来分析。

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有以下类同性:1)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关于人的,没有人就没有战争,企业管理和经济学。2)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根本目的都是追求人类的进化,即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3)它们的具体目标也都是追求最大化,它们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都是学习,竞争,合作,创新与交易。这五种基本的手段都是通过力量使获得的成果最大化,他们的基本的原理都是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广义动量定理来自于物理学,爱因斯坦和稻盛和夫采用不同的表述对广义动量定理进行了论述。4)在这三个领域中的人在追求最大化的过程中,都会对自身,竞争对手和环境产生影响,而竞争对手和环境又会影响自身,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这就需要系统思考来分析他们之间的交互影响。系统思考引入控制理论中的负反馈和正反馈模型来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负反馈是趋于稳定的,正反馈是趋于加强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是负反馈模型;彼得•圣吉的正反馈,比尔•盖茨的正反馈,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乔布斯的平台理论和索罗斯的反身理论均是正反馈模型。

人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获得利益并且付出成本,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经验利益,成长利益,机会利益,感情利益,愉悦利益等等;成本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感情成本,风险成本,精力成本等等,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也就是人们追求利益与成本之差最大化,即人们追求盈余最大化,盈余=利益-成本,这条基本公式贯穿着整个人类活动。在战争中追求战斗力盈余最大化,战斗力盈余=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在商业管理上,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销售额-成本;在经济上追求物质财富最大化,财富=社会利益-社会成本。

战争的核心力量是暴力,商业的核心力量是财富,经济的核心力量是知识,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暴力,财富和知识可以互相转化。在三个不同的领域,每个核心力量F通过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创造着对应的成果MV。在这三个领域中,其他两种力量也在起着作用。在战争中,财富可以购买武器,加强暴力的效果,暴力可以掠夺财富。知识可以指导暴力获得更大的成果,而暴力可以胁迫知识的协作。没有知识指导的暴力是盲目的,不会获得任何重大成果,这就是兵法的重要性。在商业领域,管理学的知识可以指导财富创造更大的财富,财富也可以促使知识工作者工作而获得商业成果;在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商人的财富都是靠暴力掠夺获得的;而今,暴力的在商业中依旧存在。在经济领域,经济学家通过知识指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促进财富的创造;而政府具有“暴力潜能”,通过暴力潜能可以获得财富和推行政策。财富也影响着经济政策的制定。

在这三个领域中,力量不仅可以做出成果,也会影响对手和周围的环境,而周围的环境和对手又影响着自身。用系统思考来分析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广义动量定理Fαt=MV和系统思考是最基本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它们不仅适用于战争,管理学和经济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全书结构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正面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背面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绪论相关推荐

  1.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简明教程》第三章·量子纠缠状态及其应用 (上)

    本专栏的主要内容是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简明教程>陈汉武 这本书的学习笔记及复习整理. 本章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概览如下: 一.量子纠缠态   关于量子纠缠态,如果阅读过第一章·基本概念(上 ...

  2.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_量子计算为23美分。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On Aug 13, 2020, AWS announced the General Availability of Amazon Braket. Braket is their ...

  3.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_我们会看到量子计算革命吗?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In late 2019, 在2019年末, Google built a quantum computer that could make a calculation in th ...

  4.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计算概述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计算概述 (这个是连载的哦,期待大家的持续关注啦-) 文章目录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计算概述 一.引言 二.初步感知 三.引言与概述 四.量子比特 1.量子比特的概念 2. ...

  5.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信息概述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信息概述 上一节中,我们谈过了量子计算的概述,最后一部分是简单介绍了一下量子算法的实现及其应用,现在,这里我们来进行一下量子信息的概述. 文章目录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信息 ...

  6.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隐形传态 文章目录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之量子隐形传态 一.量子隐形传态简介 二.理论推导与证明 三.搭建模拟的量子线路 4.讨论 虽然之前也有介绍过量子隐形传态,我们希望单独写 ...

  7.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_量子计算会破坏安全性吗?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种新型的计算机问世了:量子计算机. 可以说这是第六种计算机: 人类:在出现人造计算机之前,人们经常使用. 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被称为"计算机". ...

  8. 一、量子信息基本概念

    本文介绍量子信息理论与量子计算理论中的基本术语.符号及相关概念. 1.量子信息 量子最早出现在光量子理论中,是微观系统中能量的一个力学单位.现代物理将微观世界中所有的微观粒子统称为量子,在绪论中有解释 ...

  9. 量子计算机 郭光灿,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信息学家)_百度百科

    郭光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信息学家) 语音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郭光灿,男,1942年12月9日出生于福建惠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量子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 ...

  10. oracle量子,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报告时间:8月21日 周二  下午3:00 报告地点:实验室一楼会议室 报告人:张佳瑜 博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 报告题目:Quantum Computation Delegation and KDM ...

最新文章

  1. Java 并发编程笔记(一)
  2. Spark中Task,Partition,RDD、节点数、Executor数、core数目(线程池)、mem数
  3. jodd-cache集锦
  4. JTAG之IO口作为普通IO口使用时注意事项
  5. Pandas的学习(1.pandas的介绍以及pandas中的Series的创建)
  6. boost::subgraph用法的测试程序
  7. java radiobutton获取信息_如何获取JRadioButton的文本值
  8. nmap在kali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命令(入门)
  9. vs2013编译osg缺少mfc120d.lib
  10. html5文本超过指定行数隐藏显示省略号
  11. GPS时钟同步系统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12. 非集成搭建wampp环境
  13. SCSI、IDE区别
  14. 【计算机毕业设计】疫情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增-健康打卡)
  15. 【阿里云产品使用教程】1. 阿里云VPC ECS SLB NAT初体验 - 上
  16. 多线段几何图形—— 简单几何图形(从线段中搜索封闭图形)
  17. 手持小电风扇原理图挂脖小风扇电路图
  18. 科学计数法(PAT)
  19. loadrunner Lr_类函数之 lr_rendezvous()
  20. Filezilla Xshell SecureFX Win10等无法拖放文件(本地或线上)解决办法

热门文章

  1. 39页大数据治理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2. 图像算法工程师 转行之路
  3. 吴恩达机器学习(十二)—— 机器学习系统的设计
  4. 2023年计算机考研数学考一还是二?考研数学一二三区别
  5. iOS设备唯一标识获取策略(不定时更新)
  6. 广义根轨迹 matlab,根轨迹心得体会
  7. POJ:3276-Face The Right Way(线性反转)
  8. php调用nexmo发送短信,使用Nexmo或Twilio仅使用电话号码进行登录和验证
  9. zabbix + nexmo = 电话告警
  10. T00LS MSF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