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层协议的四个特性:物理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2、A类地址1.0.0.0到127.255.255.255;B类地址128.0.0.0到191.255.255.255;C类192.0.0.0到223.255.255.255;D类地址为多播地址;E类为保留地址

3、TCP/IP层次模型中对应OSI/RM模型的关系

4、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①语义:用于协调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②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店平等;③定时(时序):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5、RS-232是DTE与DCE之间的接口标准,是目前各个厂家广泛使用的国际标准 RS232只控制主机(DTE)和调制解调器(DCE)之间的通信

6、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者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差错控制的核心是差错控制编码,即对传输的数据信息加上与其满足一定关系的冗余码,构成一个字符后在发送。

7、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和高抗干扰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十分广泛。

8、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混合型和网络型

9、三种交换技术:①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突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②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输到目的地采用“存储一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信,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③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分组长度。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拟电路中,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拟电路,分组交换技术时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10、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阵营:UNIX\Novell的NetWare和Microsoft的WindowsNT;

11、ATM每个信号源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用48个字节(ATM是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是实现B-ISDN的业务核心技术之一。ATM信号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使用定长分组(或单元)动态分配带宽的数据传输方式,ATM又称为快速分组或单元中继,为高速联网技术,可传输声音、视频、数据及传真。它能根据网络用户动态的需要可随意互相通信,如:LAN通信的质量是突发性的,在其突发期间,ATM网络能动态提供更多的传输载荷。待突发结束之后,带宽又可提供给其他用户。ATM具有数据包长度固定不变、面向链接服务、简化协议、异步时分时复用及物理链接可变的特点,因此说ATM时当代网络世界的前沿技术,是提供未来带宽ISD标准的基础,另外,想要建立ATM网络,应具备ATM交换器(Switch)、ATM控制点(Control-Point)、ATM网络端口NNI、ATM用户端口(UNI)以及ATM用户接口卡(NIC)

12、①星形结构是指的是工作站以星形的方式链接成网;②令牌传递是环形网络上传送数据的一种方式;③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种媒体或电缆链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链接方式;④树形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⑤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是指节点通过传输线互相链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接;⑥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性;⑦将两种或者几种网络拓扑结构混合起来构成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成为混合型拓扑结构;

13、①网桥用于链接网络分支,其工作数据链路层,是扩展网络物理范围的设备之一;②交换机的名称源于交换技术,它是一种针对集线器的不足而运生的,它一般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是局域网中最常用的设备。现在,出现了三层交换机,它工作在网络层,它可以完成普通路由器的部分的全部功能。③路由器是Internet中的核心设备,能识别数据的目的地地址所在网络,并能从多条路径中寻找最佳路径发送数据,工作在网络层,不仅能链接同种网络,还可以链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同时具备了网桥扩展网络范围的功能,路由器能划分子网,有限避免了广播风暴;④决定网络链接类型(端到端或多端链接)及物理拓扑结构。主要负责实际信号传输。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14、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链路层叫帧,在网络层叫数据段或者报文,在应用层叫消息报文,在物理层叫做比特(应用层:报文; 传输层:报文段 ; 网络层:分组或数据包或数据报;在传输层叫:数据段或报文段,在应用层叫:消息或报文;在物理叫做比特)

15、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链路层协议的一项国际标准,用以实现远程用户间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互。HDLC协议用以保证传送到下一层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能够被准确接受,也就是差错释放中没有任何损失,并且序列正确,HDLC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流量控制,即一旦接受到端的数据,便能立即传输。帧分为三种类型:管理帧、信息帧、无序号帧;①信息帧(i帧):用于实现信息的编号传送,其控制段的第一位为0,它具有发送序号N(S),用于表明所发送信息帧的需要信息,只有信息帧才有此序号,还有捎带的肯定应答信号N(R),用于表明预期接收的帧的序号,并对以前收到的帧进行确定。P/F:询问/终止位。②管理帧(S帧):用于实现流量和错查控制。控制字段的前两位是10,只含有接受序号N(R),不包含信息段;③无编号帧(U帧):用于链路控制,无N(S),N(R)字段

16、宽带网络可分为宽带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两个部分。骨干网又称为核心交换网,它是基于光纤通信系统,能实现大范围(如大型的ATM交换机和交换路由器)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作为宽带网。

17、异步分时多路复用TDM技术是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的时间片是预先分配好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各种信号源的传输定时是同步的。与此相反,异步时分多路复用TDM允许动态分配传输介质时间片;(补: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时间复用和复用器;时分就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的技术,TDM业务其实就是一种通信业务。主要运用:电信中基本采用信道带宽为DS0,其信道宽为64kbps;电话网络(PSTN)基于TDM技术,通常又称为TDM访问网络;电话交换通过一些格式支持:TDM:DS0、T1/E1 TDM 以及 BRI)时分复用器是一种利用TDM技术的设备,只要用于将多个低速率流结合为单个高速率数据流

18、地址字段包括目的地址字段DA和源地址字段SA。目的地址字段占据2个或者6个字节,用于标识接受站点的地址,它可以是单个的地址,也可以是组地址或者广播地址,DA字段最高为0表示单个地址,该地址仅指定网络上某个特定的站点;DA字段全为1,则表示广播地址,该地址指定网络上所有的站点;

19、网络安全攻击的四种形式:中断: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截获: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从网络上窃听他人通信内容;修改:已完整性作为攻击目标,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伪造:以安全性(真实性)作为攻击目标,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20、ADSL标准允许的速度达到8Mbit/s下行速度和1Mbit/s上行速度;

21、ISO建议网络管理包含一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①性能管理的目的是在使用最少的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延迟的前提下,确保网络可能提供可靠的、连续的通信能力,并使网络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的程度。②性能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从被管理对象中收集与网络性能有关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历史数据,建立性能分析模型,预测网络性能的长期趋势,并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对网络拓扑结构、某些对象的配置和参数做出调整,逐步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22、①网络层上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子网内部的虚电路与数据报策略、分组排队和服务策略、分组丢弃策略、路由算法、分组生存管理 ;②传输层上可以采取的策略有:重传策略、乱序缓存策略、确定策略、流控制策略、确定超时策略;③数据链路层上可以采取的策略有:重传策略、乱序缓存策略、确定策略、流程控制策略。

23、转发器是一种低层次设备、实现网络物理层上的链接,他对网段上的衰减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或再生。转发器只能起到扩展网段距离的作用,所要使用的转发器互联的物理在逻辑上仍属于同一网络;

24、IP地址与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6个字节),允许分配的以太网的物理地址应该是247个,这个物理地址的数量可以保证全球所有有可能的以太网物理地址的需求。

25、SMTP所使用的端口号是25、DNS所使用的端口号是53、POP3所使用的端口号是110;SNMP所使用的端口号是161,FTP所使用的端口号是21

26、WAP定义了一个开放标准化的结构以及一系列的标准实现因特网的无线接入访问,WAP主要包括3部分:客户,网关和WWW服务器

27、应用广泛的数字签名方法主要有三种:RSA签名;DSS签名;hash签名; (DES是单钥,不支持数字签名)

28、数字签名,就是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做的密码交换,也就是信息的发送者使用公开密匙算法的主要技术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据。发送者用自己的私有密匙将数据加密后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开数据后,就可确定消息来自于谁,这也是对发送者发送消息真实性的一个证明,发送者对所发送的信息不能返回。

29、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成是n+1层的提供者,又是n-1的用户。OSI模型的网络层同事支持无链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30、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31、在因特网中被广泛使用的OSPF(最短路径有限协议),就用到了链路状态路由算法;OSPF(Open Shorthest Path First)

32、路由器作用域网络层,提供网络层上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网关提供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又称为协议转换器(透明网桥可以决定路由);

33、网桥的特点是即插即用。网桥必须具有的功能是寻址和路由选择的逻辑功能;(网桥只提供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在不同或者相同的局域网中直接存储和转发帧)

34、帧中继将X.25网络的下三层协议进一步简化,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推到网络的边界,从而实现轻载协议网络,只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5、路由选择是网络层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在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成为每个分组路由做出选择;而在虚电路方式中,只需在链接建立时确定路由。路由选择包括两个基本操作,即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36、扩散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路由算法,又叫泛射路由算法。这种方法在一般系统中很少被实际采用,但是可用于诸如军事网络等强壮性很高的场合,即使有网点遭到破坏,只有有源节点,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信道存在,则泛射路由选择算法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送;

37、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心的信息传递,资源子网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Terminal),他们都是信息传输的源节点或宿节点,有时也统称为端节点,通信子网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计算机:通信子网(网络节点+通信链路)+资源子网(主机+请求中端))

38、①星形拓扑结构: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 缺点:线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客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各站点的分布能力较低;②总线拓扑结构:①优点:所需要的线缆数量少、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者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缺点: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输不具有实时功能。③树形拓扑结构: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大 ④网状拓扑结构:优点:不受瓶颈问题的失效问题影响。缺点: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

39、Ad hoc网络是一种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模式;(ad hoc:一种特殊的无线网络。是P2P的链接,类似于两台无线网页的计算机互联。DDN:是一种数字传输网,利用光纤、微波、卫星等数字传输VLAN;虚拟局域网WAP:无线通信协议)

40、①DNS: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将域名地址转换成IP地址。DNS用的是53号端口。②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使用161号端口,是用来管理网络设备的。由于网络设备跟多,无连接的服务就体现出其优势。③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该协议在熟知端口69上使用UDP服务

4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42、分组交换技术是数据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适用于交换中等或者大量数据的情况。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组建了自己的国家的公用数据网络,现在的公用数据网大都也采用了分组交换报文技术。

43、HDLC监控帧(S帧)中不包含信息字段,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并能对收到的帧进行确认。S帧带信息字段,只有6各字节即48各比特

44、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协议的帧格式与HDLC的帧可是非常相似。PPP与HDLC之间的主要区别是:PPP是面向字符的,HDLC是面向位的,特别的是,PPP是在拨号调制解调器线上路上使用了字节填充技术,所以,所有的帧都是整数各字节。

45、ATM交换机使用的是面向链接异步传输模式,传输的是53字节的信元;

46、任何TCP/IP实现所提供的服务都用1~1023之间的端口号,这些端口号由Internet端口号分配机构(IANA)来管理;

47、A类:00000001 B类:10000000 C类:11000000;

48、令牌环网(Token Ring)是一种LAN协议,定义在IEEE802.5中,其中所有的工作站都链接到一个环上,每个工作站只能同直接相邻的工作站传输数据。

49、FDDI的物理层被分为两个子层:①物理媒体的依赖PMD,他在FDDI网络中节点之间提供点--点的数字基带通信。早先的PMD标准规定了多模光纤的链接,现在有关单模光纤链接SMF--PMD,并正在开发与同步光纤网链接的PMD子层标准。②物理层协议PHY,它提供PMD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链接。;FDDI的数据链路层被分为多个子层:①可选的混合型控制HRC,它在共享的FDDI媒体上提供分组数据和电路交换数据的多路访问。HRC由混合多路器(H-MUX)和等时MAC(I-MAX)两部分组成。②媒体访问MAC,它提供对于媒体的公平和确定性访问、识别地址、产生和验证帧校验序列。(3)可选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它提供MAC与网络层之间所要求的分组数据适应服务的公共协议。(4)可选的电路交换多路器(CS-MUX)

50、控制字段的格式及比特定义位于中间位置的是HDLC数据帧的信息段,它可以是任意长度的比特流

51、ISP提供给注册用户的信息一般包括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用户名,账号口令

52、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自动请求重发ARQ(停发等待重发、返回重发,选择重发)向前纠错FEC、反馈检验IRQ、混合纠错HEC;

53、数字数据到模拟信号的调试的三种基本方法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

54、ISO虚拟终端的种类主要包括:①滚动型(不含有微处理器)②页面型(具有编辑功能,用户和主机可随机修改和存取显示器内容)③表格型(用于需要操作员填写的表格的应用,增加了固定)④图形型(是用来对几何图元素组成多层结构进行处理,典型的图形终端);

55、数据传同步式中包括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二者的区别在于发送方可接收方是否按照同一个时钟序列进行工作。①同步传输以数据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块与数据块之间的时间间隔式固定的,每个数据块带有时序信息,接收方可以用时序信息来进行校验;②异步传输一般以字符为传输单位,接受方通过字符起始和停止码确定接受信息,不需要与发送方按照同意时序工作。

56、在微机局域网中,网络通信服务器能够使局域网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还能够极大的减少硬件方面的投资。

57、HDLC的操作方式:①正常响应方式NRM,一种非平衡数据路操作方式,有时也成为非平衡响应方式。该操作方式使用于面向终端的点到点或一点到多点的链路。②异步响应方式ARM,也是一种非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与NRM不同的是,ARM下的传输过程由节点启动。从节点主动发送给主节点的一个或一组帧中可包含有的信息,也可以是仅以控制为目的而发的帧,在这种操作方式下,由节点来控制超时和重发,该方式对采用轮询的方式的多节点点链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③异步平衡方式ABM,是一种允许任何节点来启动传输的操作方式。为了提高链路传输效率,节点之间在两个方向上都需要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量。

58、抽象语法能对其进行编码的传输语法的组合,就构成一个表示上下文,表示上下文可以在建立时协商确定,也可以在通信过程中重新定义;

59、LAN地域范围是在一个适中的地理范围内,通常在10公里之内,LAN是通过物理通信组成,通常的物理信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局域网:10-20公里; 城域网 十几-几十公里; 广域网 几百-几千公里) ;

60、FDDI具有一下特点:FDDI中MAC帧的前导码用以收发双方实现时钟同步;FDDI和802.5的令牌中有优先位和预约位;FDDI协议规定发送站发送完帧后,可以立即发送新的令牌帧;

61、国家信息基础设备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包含了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在网络上各种的应用服务器及支援各项应用技术、标准、法规等发展;

62、物理层是OSI的最底层,它建立在物理通信介质的基础上,作为通信介质的接口,用来实现数据链路实体间透明的比特流传输;在物理层中,各种网络的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必须是相同的;

63、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数据分析位中心;

64、采用专线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时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65、共享式以太网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交换式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66、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1957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67、会话层的服务之一,同步就是使会话层服务用户对会话层的进展情况有已知的了解,在会话中断开可以在中断出继续进行下去,而不必从头开始。

68、在数据的分组交换方式中,虚电路技术的主要特点时在数据传输之前,站与站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各结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进行路径选择;

69、流量控制是对数据流量的控制,使其发送效率不致超过接受方所能承受的能力,它并不是数据链路层特有的功能,许多高层协议中也提供流量控制功能;

70、①NetBEUI是小型网络的上佳选择;②TCP/IP提供一个与广域网络和UNIX设备通信的可寻址协议;③DLC主要用在IBM的ToKenRing网络中;④UNC名字总是连续以两个反斜杠(\\)开始;

71、X.25网中每两个节点的数据传送都要经过校验和确认;X.25提供点对点的数据发送而不是一点对多点的发送;X.25从ISO/OSI分层体系结构观点看,X.25是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这三层的同等协议的组合;X.25是一个确认型网络,并且网络开销较大;

72、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73、在Internet中的大多数服务器(如WWW、FTP服务器)都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便于分布式处理。

74、对于不同地规模的网络,路由器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①、在主干网上,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路由选择。主干网上的路由器,必须知道到达所有下层网络的路径。②、在地区网中,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网络连接和路由选择,即链接下层各个基层网络单位-园区网,同时负责下层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③在园区内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子网。

75、从健壮性方面看:通信线路的故障对虚电路服务是致命的因素,但是对数据报服务则容易通过调整路由得到补偿。因此虚电路服务更脆弱;

76、如果站点初始化以后,只有自己的物理网络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它可以通过RARP协议,发出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而RARP服务器则负责回答。这样,无IP地址的站点可以通过RARP协议取得自己的IP地址。这个地址在下一次系统重新开始以前都有效,不用连续广播请求,RARP广泛用于获取无盘工作站的IP地址。

77、国际通用的ASCII码是7位码,它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共有2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字符的编码;

78、电路交换的优点为:①链接建立后,数据以固定购传输率被传输,传输延迟小;②由于物理线路被单独占用,因此不可能发生冲突③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79、网络安全是为了数据传输期间保护这些数据并且保证数据传输时可信的,他强调网络中信息或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及保密性,网络安全涉及各个层次;

80、冒名搭载:这是指非授权者窃取口令或者代码侵入网络,损害网络安全;

81、回顾计算机应用模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以大型机为中心的应用集中式模式,其中最大的特点时一切处理依赖于主机,集中数据、集中的应用软件、集中的管理。②第二个阶段是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它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网络的主要作用是通信资源和资源共享在分布式应用中来支持应用进程的协同工作,完成共同的应用任务;③第三个阶段是基于Internet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客户机可与多个相互配合的服务器相连接以支持多种应用服务,这种新的应用模式的本质在于可将全球网络提供的应用服务连接到一起,让用户所需要的所有应用服务器都集成在一个客户机网络环境之中,即由服务器战略转移到网络服务战略;

82、桥接器,又称网桥,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桥接器将网络的多个网段在数据链路层(OSI模型的第二层)连接起来(即桥接器)

83、根据ISO网络管理标准体系规定,性能管理是指用于对管理对象的行为和通信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管理;

84、电子邮件可以通过附件来发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二进制文件、主页等内容;

85、网络服务器是指在网络系统中,一些计算机或设备应其他计算机而提供服务,使其他计算机通过它共享系统资源,这样的计算机或者设备。它事网络中心的核心设备;

86、组建局域网,对使用的中继器的数量有一个限制,其数量事根据允许的数据包传输延迟而定。

87、利用密码技术实现保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代换密码法(单字母密码、做字母密码)、转换密码法、DES加密法;

88、RS-449(相当于CCITT的建议书中的V.35)事一个一体化的三个标准,包含两个电气子标准RS-423-A和RS-422-A,在保持与RS-232兼容的前提下,重新定义了信号电平、改进了电气链接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①功能特性:采用了37根和9根引脚的插头座。②电气特性:1、RS-423-A规定采用半平衡式电气标准,将信号电平定义尾±6V(±4V为过渡区)的负逻辑,提高了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2、RS-422-A规定采用平衡式电气标准,将信号电平定义为±6V(±2V为过度区)的负逻辑,并且采用完全独立的双线平衡传输,抗串干扰能力大大增强,可将传输速率提高到2Mbps,链接电缆长度可超过60m;

89、在拓扑结构上,快速以太网(100Mbps以上)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普通以太网采用总线形;

90、环中令牌传递顺序与结点在总线上的物理位置无关。因此,令牌总线网在物理上总线网,而在逻辑上上式环网;

91、计算机内的传输时(并行)传输,而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时(串行)传输,并行是指“并排行走”或者“同时实行或者实施”。在操作系统中指,一组程序按独立异步执行的速度执行,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程序都是一起执行的。对比地,并发是指: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程序执行,有时间上的重叠(宏观上是同时,微观上仍是顺序执行)串行通信是指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的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用一个固定时间长度。

92、调制解调器是指在通信前,先把从计算机或远程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上传送的模拟信号,通信后再转换成的信号进行复原的设备;

93、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为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94、我国第一个采用ATM信元交换与帧中继交换的网络是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

95、域名与IP地址是对应的,但不是一 一对应的,在Internet上每台主机都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但却不必有唯一的域名,即一个域名只能对应唯一IP地址,而是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

96、帧中继将X.25网络的下层协议进一步简化,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推到网络的边界、从而实现轻载协议网络,只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低两层,即物理成和数据链路层,虚电路是建立在数据链路层上而不是网络层,所交换的数据帧而不是数据包;

97、计算机网络中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其中通信子网包含路由器和通信链路,负责结点间的通信;资源子网则是网络中的结点;

98、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由物理层解决信号传输规程问题;

99、堆叠式集线器可以将多个集线器“堆叠”使用当他们链接在一起时,其作用就像一个模块化集线器一样,堆叠在一起的集线器可以当做一个单元设备来进行管理,而HPAdvancedStack可叠堆式集线器(10BASE-T)最多可以叠堆16个集线器;

98、公共传输网络基本可以分成三类①电路交换网络(拨号)主要是公共交换电话(PSTN)和综合业务数字网②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是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ame relay fr)和ATM ③专线:主要是DDN网ADSL;

99、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编码:①检错码: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包括奇偶效验码,循环冗余码;②纠错码: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包括汉明码;

100、BCD码(Binary-Coded Decimal)用4位二进制数来进行表示1位十进制数中的0~9这个10个数码,是一种二进制的数字编码格式,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代码;

101、设计路由算法时需要考虑的技术要素①考虑时最短路由还是最佳路由;②要考虑通信子网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③是采用分布式路由还是集中式路由算法;④要考虑网络拓扑结构、流量和延迟等网络信息的来源;⑤确定式采用静态路由还是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102、SMTP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不能收取邮件。②POP3即邮局协议的第三个版本,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链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他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服务器则式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103、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包括端口交换(PortSwitch)、帧交换(FrameSwitch)和信元交换(CellSwitch)三种方式;①端口交换也成为配置交换,现在是用一个或者几个通过背板链接的端口交换机,通过软硬件的控制和管理,把交换机上的端口划分成为若干个共享式的相互独立的VLAN;②帧交换,局域网交换机在每一个端口上提供一个独立的共享介质端口,在此端口上可以共享集线器也可以接单独的一个网络节点,在一个端口上接收到的帧被正确地转发到输出端口上,在寻路和转发时帧不会被破坏的,对于广播帧,可以转发到交换机所有端口;③信元交换在ATM交换机上实现,一个或者多个互联的ATM交换机组成网络的核心系统。ATM交换机端口上接收到信元后,正确转发到输出端口。

104、广播电视网,主要是有线电视网CATV目前还是靠同轴电缆向用户传送电视节目,处于模拟水平阶段,其传输带宽约为电话线的一万倍左右,它的信息源是以单向实时及一点对多点的方式链接到更多的用户,宽带双向的点播电视及通过CATV网接入因特网进行电视点播,CATV通话等是CATV网的发展方向,最终目的是CATV网走向带宽双向的多媒体通信网;

105、TCP/IP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将计算机网络分为4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网络接入层;

106、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他们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成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比特流是物理层);

107、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也就是无电流)用来表示“0”,而恒定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事件的中间点是采样事件,判决们限为半幅电平(即0.5);

108、流的需求特征:可靠性、延迟、抖动和带宽,这4个特征组合起来决定了一个流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其中电子邮件对延迟并不敏感,文件传输对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视频会议对可靠性并不敏感、远程登录对带宽的要求比较低;

109、一旦出现拥塞,有两种解决方案:增加资源或者降低负载。降低负载的措施包括拒绝为某些用户或者全部用户降低服务等级、让用户以一种更有预见性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需求;

110、100BASE-T4数据传输采用8B/6T的编码方式;

111、物理层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的特性,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程性四个方面;

112、FastIP技术是一种基于边缘多层混合交换模型的L3交换解决方案,它采用路由一次,随后交换的技术;

113、FDDI可在主机与外设之间、主机与主机之间、主干网与IEEE 802低速网之间提供高带宽和通用目的的互联;

114、令牌总线的故障处理包括逻辑环中断、令牌丢失、重复令牌;当某个持有令牌的站发现其它站正在发送数据时即丢弃自己的令牌,数据令牌总线的重复令牌故障处理;

115、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的网际互联有“LAN-LAN”、“LAN-WAN”、“WAN-WAN”、“LAN-WAN-LAN”四种形式由于非OSI系统要与OSI系统互联,非OSI系统之间也要互联,所以,网际互连并不是单纯指不同的通信子网在网络层上的互联。实际上,两个网络之间要互联时,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在OSI七层模型中的任何一层上;

116、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将主机标识域进一步划分子网标识子网主机标识,通过灵活定义子网标识域的位数,可以控制每个子网的规模。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用一个子网中,子网掩码域IP地址是一样的也是32位二进制数,不同的是它的子网主机标识部分位全“0”.若两台储及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后的结果相同,则说明这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

117、根据不同作用,网络节点可以是分组交换设备PSE、分组装配/拆卸设备PAD、集线器C、网络控制中心NCC、网间连接器G也称为网关或它们的组合;

118、与电路交换比较,报文交换有如下优点:①电路利用效率高。②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信息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收新的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通信量大时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不过传输延迟会增加。③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④包文件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119、电子布告栏系统或者电子告牌系统简称BBS,是一个基于WWW服务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论坛,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讨论区;

120、带符号的整数必须使用一个二进制作为其符号位,一般总是在最高位;相同位数的二进制补码,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比原码和反码多一个;

121、汇编:是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目标代码的过程;解释:是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逐句翻译成机器语言并逐句执行的过程;编辑:是指修改的内容;编译:是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以文件为单位整体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一般是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等价程序的过程;

122、以太网应遵循5-4-3规则,即在以太网中一共可以分五个网段,其中四个中继器链接,允许其中三个网段有设备,其他两个网段只是传输距离的延长;

123、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端口,半双工端口带宽位100Mbps,全双工端口带宽位200Mbps;

124、交换机主要用来实现多个局域网的互联,但是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互联的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可以运行不同的协议,但是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必须采用相同的协议,路由器在网络上实现多个网络互联设备;

125、A类IP地址由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三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是1.0.0.0到126.0.0.0;可用网络由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B类地址IP由两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地址由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六万多个主机;C类IP地址由三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一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最高位必须是“110”,地址范围是192.0.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D类地址用于广播(Multicast)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的保留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E类IP地址以“1111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存;

126、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是32位;左边是玩过位(网络部分),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主机部分),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只有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127、划分子网是子网掩码的最后一位传换成二进制 减去首尾的全零全一就可以确定最后划分的子网;如255.255.224.0转换成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从上可以看出他向主机位借了三位,子网2的3次方为8 所以它有8个子网,减去首位全零全一,则最终可以确定划分为6个子网;

12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129、双绞线的最长传输距离为100m,传输速率最高到达100Mb/s,它是使用非常广泛的网络传输介质,它即可用于连接计算机和集线设备,也可用于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网络每一根双绞线之能连接一台计算机;

130、传统的加密方法可以分成两类:替代密码和换位密码;

131、同轴电缆经常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双绞线经常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132、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分布式服务;

133、局域网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将各种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互联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消息交换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通信延迟小’无码率低;

134、路由器和网桥的主要区别是: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桥将几个物理网络连接起来后,这几个物理网络仍然是一个逻辑网络,路由器理由IP协议将网络分成几个逻辑子网; 网桥不饿能隔离广播信息,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信息;

135、TCP所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面向连接的传输,传输数据前需要先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完毕后需要释放连接; 端到端通信,不支持广播通信; 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全双工方式传输; 采用字节流的方式; 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

136、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重传策略,乱序缓存策略,确认策略,流控制策略,确定超时策略;

137、简述CSMA/CD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规则及其控制方法;

答:①对每个数据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一个参量L=2;②退避间隔取1到L个事件片中的一个随机数,1个时间片等于两站点之间的最大传播延迟的两倍;③当数据帧再次发生冲突,则将参量L加倍;④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该次数则不在重传,并报告出错是按照后进先出LIFO的次序控制,即为发生冲突或很少发生冲突的数据帧,具有优先发送的概率;而多次发生过冲突的数据帧,发送成功的概率就更小。CSMA/CD是英文 Carrier sense multip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译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嘎松数据前都需要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

138、简述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的代理过程;

答:①外地代理定期广播一个分组,宣布自己的存在及其地址;②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代理,并给出其原来所在地的地址,当前数据链路层地址以及写一些安全信息;③外地代理与移动主机的主代理联系,核实移动主机是否真的在哪里;④代理检查安全性信息,如果核实通过,则通知外地代理继续;⑤当外地代理从主代理处得到确认后,在它的表中加入一个表项,并通知移动主机登录成功;

139、简述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答:在数据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介质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和多路复用TDM是两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140、简述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

答: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如下:①发送方每次仅将当前信息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中;②当发送方开始发送信息帧时,赋予该信息帧一个帧信号,随机启动计时器;③当接收方接收到无差错的信息帧后,即向发送方返回一个该帧序号相同需要的ACK确定帧;④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含有差错信息帧时,便舍弃该帧时,⑤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收到ACK确定帧,即将计数器清零,继而开始下一帧的发送;⑥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ACK确定帧,则应重发存于缓冲器中的待确认信息帧;

141、同步协议的基础时同步传输,它分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和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同步协议规定以帧为传输单位。采用同步的传输能比较有效地利用信道,便于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142、ODBC技术即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透明和标准的数据库连接的公共变成接口,各开发厂商根据ODBC的标准来实现其底层的驱动程序;

143、链路管理是对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操作。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44、IP地址是如何划分的?

答:IP地址分网络号码和当地号码两部分,其中当地号码为某一个特定网络上的某一个主机的号码。根据网络中主机数量的多少分为大型(A类)中型(B类)小型(C类),在A类网络中,4组号码中第一组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组号码为本地主机号;在B类网络中,4组号码中前两组号码为网络号,剩下的两组号码为本地主机号;在C类网络中,4组号码中的前三组号码为网络号,剩下一组号码为本地主机号;

145、选择调制解调器考虑那些问题?

答:调制解调器的选是用户非常关心和十分重要的问题,选择调制解调器主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①用户选择调制解调器,首先要了解调制解调器的基本调制解调技术,并且要知道常用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②用户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确定调制解调的环境;③要考虑调制解调的附属功能,如自动/人工拨号备份功能、网络管理功能、远程设备功能、安全性要求和自动速率均衡与适配功能等。另外,选择调制解调器还需要特别注意其性能,如:调试速率、接口标准和数据损伤特性等;

146、简述PCM(脉冲编码调制)编码过程?

答:PCM也称为脉冲调制,这是一个模拟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码脉冲序列的过程,其编码过程如下:a采用: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连续模拟信号采样,采样得到的信号就称为一组“离散”的脉冲信号序列。b量化:这是个分级过程,把采样所得到的脉冲信号按量级比较,并且“取整”,这样脉冲序列就称为数字信号了。c编码:用以采样序列量化后的量化幅度,它用一定的二进制码表示。如果由N个量化级,那么就应当用log2N位的二进制数码,目前,在语音数字化脉冲调制接通中,通常分为128个量级,即用7位二进制数码表示,二进制码组称为码字,其位数称为字长,此过程由A/D(模拟/数字)转换器实现,在发送端,经过该过程,把模拟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码脉冲序列,然后发送到信道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首先经过D/A转换器译码,将二进制数码转换成代表原模拟信号的幅度不等的量化脉冲,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器就可使幅度不同的量化脉冲恢复到原来的模拟信号。由于在量化过程中会产生误差,所以,根据精度要求,适当增加字长;

147、请简述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电子邮件系统是一种存储一转发系统,简单的存储一转发系统工作原理是指在工作站内存中组织报文,然后把报文存入服务器的硬盘上,并复制到收件人的信箱中(硬盘上的目录),这样,当收件人打开邮箱时,报文转发到工作站上,并复制到邮箱里,电子邮件的工作时遵循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电子邮件系统通过客户机计算机上的程序与服务器上的程序相互配合,将电子邮件从发信的计算机传送到收信人信箱。当用户发送电子邮件时,发信方的计算机就成为一个客户。该客户与收信人计算机上的服务器程序联系,发信人通过其客户计算机上的软件,使用收信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来确定要与哪一台计算机联系。当服务器收到电子邮件时,就将其存放到收信人的信箱中,并且通知收信人有信到来。由于电子邮件发出与接收要经历客户与服务器交互这个复杂的过程,所以,为了保证电子邮件的可靠递交,客户计算机在传递过程中保留着邮件的副本,只有当服务器通知客户信件已经收到,并且放到磁盘上后,客户才能将信件的副本删除。

148、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

答:(1)信号转换;(2)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3)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4)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149、①建立,将所有站点同物理媒体相连接,然后产生一个:逻辑环控制令牌;②令牌沿着从一个站点传送另一个站点:逻辑环;③当等待发送报文的站点接收到后,站点将报文利用物理媒体发送出去:令牌;④站点发送完报文后,将传送下一个站点:控制令牌;

150、1、试述利用密钥方法进行加密和解密的过程;2、报文明文automation,密匙为net,试用转换密码法,产生密文

答:(1)加密是把需要加密的报文按照以密钥为参数进行转换,产生密码文件,进行传输。解密是在接到密码文件后,按照密钥参数将密文还原成原文件。(2)umiaotntao

151、简要说明数据报的传输方式和其服务的特征。

答:在数据报传输方式中,网络层从传输层接收报文(发送时)并拆分为报文分组,把每一个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在传输过程中并不去考虑它与前面已发出的数据报和后面将要发出的数据报的顺序关系。数据报每经过一个中继节点时,都要根据当时情况并按照一定的算法为其选择一条最佳的传输路径。这样就有可能使从某节点先发出的数据报未必比后发出的数据报先到达目标。数据报服务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不需建立连接。(2)采用全网地址。(3)要求路由选择。(4)数据报不能按序到达目标。(5)对故障的适应性强。(6)易于平衡网络流量。

15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

答:(1)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2)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3)提高可靠性。计算机网络一般都属分布式控制方式,如果有单个部件或少数计算机失效,网络可通过不同路由来访问这些资源。另外,网络中的工作负荷被均匀地分配给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系统。当某系统的负荷过重时,网络能自动将该系统中的一部分负荷转移至其他负荷较轻的系统中去处理。(4)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

153、简述OSI/RM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答:数据链路层实现实体间数据的可靠传送。通过物理层建立起来的链路,将具有一定意义和结构的信息正确地在实体之间进行传输,同时为其上的网络层提供有效的服务。在数据链路层中对物理链路上产生的差错进行检测和校正,采用差错控制技术保证数据通信的正确性;数据链路层还提供流量控制服务,以保证发送方不致因为速度快而导致接收方来不及正确接收数据。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实现系统实体间二进制的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网络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在数据链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信息模式、传输出错恢复、流量控制、信息交换过程控制和通信控制规程。

154、网桥及其功能

答: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两个局域网段之间存储、转发数据链路帧。它把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网桥的功能:实现不同类型的LAN互联、利用网桥可以实现大范围局域网的互联、利用网桥可以隔离错误帧、网桥可使各个LAN段内部信息包不会广播到另一个LAN段,可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内桥(内部桥)驻留于文件服务器中作为文件服务器的一部分来运行,也可以运行在一台专用的计算机中。外桥(外部桥)通过专用硬件和固化软件来实现桥接功能。优点是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数据包全由硬件来完成。

155、网络管理的两大体系是什么;

答:常见的有两种网络管理体系。第一种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网络管理系统”规程;第二种为起源于Internet的TCP/IP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由于SNMP简洁、清晰,具有传输快和负载轻的特点,所以各大计算机设备厂商纷纷由他们各自的网络管理体系或产品支持SNMP,从而使得SNMP成为事实上的网络互联管理的工业标准。

156、试述TCP/IP技术获得成功的原因何在?

答:TCP/IP在技术上是很优良的,它是在设计实现ARPA网时开发的,该网的设计目标是为联网主机之间提供正确和高效的通信,并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共享,使得网络用户可以方便、经济地使用网络的各种资源。它对下列问题做出了周到的考虑:层次间调用关系简单以提高协议效率,解决了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联问题,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等,TCP/IP完全满足了这些需求;另一方面,为了推广TCP/IP协议,DARPA采用了开放策略,以低价出售TCP/IP的使用权,鼓励计算机制造厂商开发TCP/IP的产品。同时它还促成了TCP/IP与普遍流行的UNIX系统的结合。TCP/IP技术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正是由于TCP/IP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上述几点才为确立TCP/IP网络体系结构奠定了基础。

157、若在相隔1000公里的两地间传送3kb的数据,可以通过电缆以48kbps的数据传输率传送或通过卫星信道以50kbps的数据传输率传送,问用哪种方式从发送到接收方收到全部数据为止的时间较短?

答:(1)采用电缆传送时所需时间如下:总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间=3k/48kbps+1000公里/(300000公里/秒)=0.06583秒
(2)采用卫星传送时所需时间如下:总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间=3k/50kbps+(35784×2)公里/(300000公里/秒)=0.29856秒所以当使用电缆传输时所用时间较短。

158、长度为1km,传输速率为10Mb/s的802.3LAN,其传播速度为200m/μs,数据帧长256位,包括32位报头、校验和其他开销在内。一个成功发送以后的第一个时间片保留给接收方以捕获信道来发送一个32位的确认(响应)帧。假定没有冲突,那么不包括开销的有效数据速率是多少?

答:假设两个站点分别在网络的两端,相距1km,则:帧的传播时间=1000/200=5μs,确认帧的传播时间也需5μs,共10μs;每次传输发送的数据位数=256+32=288bits,所需的发送时间为288/100=28.8μs每次传输所需总时间28.8+10=38.8μs,每秒可传输1/38.8=25773.2次;每次传输的有效数据位数为256-32=224bits;于是,有效数据速率=224bits·25773.2次/s≈5.77Mb/s。

159、解决点到点通信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两个直接联结的站点之间进行有效的数据通讯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有:(1)帧同步,成块发送的数据称为帧。每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必须可以识别。(2)流量控制,发送站的发送速率不得超过接收站的接收速率。(3)错误控制,任何传输系统引起的错误都必须改正。(4)寻址,在多点线路如局域网(LAN),对进行传输的两个站必须指定身份。(5)在链路上同时传输控制和数据信息。一般不希望用分离的信道传输控制信息。相应地,接收机必须能区别传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6)连接管理,在数据交换开始、维持和结束过程中,在通信站点间需要大量协调与合作。这些交换的管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160、试说明零调制解调器的功能。画出零调制解调器的内部连接,并指出每一连接的目的。

答:零调制解调器的功能和连接形式如下:(1)在设备之间的距离很近时,V.24/EIA232交换电路仍能使用,但是,不再需要DCE设备,这种工作机制称为零调制解调器,在零调制解调器的工作方式中,两个接口线路连接方式使得DTE认为他们是同调制解调器连接的。(2)零调制解调器的内部连接如下图所示: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04741相关推荐

  1. 湎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有哪些,201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 ...

  2.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一,2017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填空题「附答案」

    2017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填空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原始数据在_______上的传输,它是数据通信的基础功能,实际的比特传输,是指在_______之上为上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 ...

  3. 2016年10月计算机网络技术,2016年10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2)

    2016年10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2) 一.判断题(针对下面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X') 1.网络互联层的协议不包括ICMP协议.(错误) 2.在同一个网络中,一个主机可有多个I ...

  4.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用复路,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 面对紧张的复习,考生们更迫切地希望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好,获得好的成绩.为了让考生能在考场上获得好成绩,特准备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以下仅供参考! 1.对地址转换协议(A ...

  5. 计算机技能测试题6,2016年10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6)

    [正保网校课程]为了使各位考生能顺利通过2016年自学考试,无忧考网为大家特别推荐2016年自学考试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11.对一个网络进行层次结构的划分时应做到: ...

  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特性,2017年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试题一

    2017年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试题一,是针对自考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局域网LAN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存储--转发"式 B.广播式 C.电路交换 ...

  7. 计算机网络基础小抄,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小抄.doc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主要器件是电子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小规模 ...

  8.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串讲笔记,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

    十三.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常用的方法是脉码调制PCM.脉码调制是以采样定理为基础: 十四.信号数字化的转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数字传输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 十五.多路复用技 ...

  9. 2018版 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1 考试大纲

    [补充]删除线为未在课本上发现明确描述的知识点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网络结构 识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协议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

最新文章

  1. Matlab for Linux常用设置
  2. arm单片机中函数参数的传递
  3. java vo转map_javabean实体类对象转为Map类型对象的方法(转发)
  4. js根据经纬度计算距离
  5. magic4升级鸿蒙系统,Magic UI 4.0将于9月中旬内测招募 后续可升鸿蒙系统
  6. python演示,用经验分布逼近总体精确分布
  7. 随笔 2021-11-23
  8. JAVA匹配所有英文_java匹配汉字、英文、数字
  9. mysql 安装与连接数据库_Mysql 安装、登录以及链接数据库
  10. 并查集算法 | Union-Find Algorithm
  11. Ruby最全系列原版书籍下载 下载 download
  12. 开源SSL加快器的构建
  13. 笔记本如何选择修复计算机,详细教你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修复
  14. 吉尼斯战斗之夜——记第一次包夜开黑cf
  15. online-section1-new
  16. Java多线程:Lambda 表达式
  17. 漫漫大学江湖录 - 爱与恨唯与工作更交织
  18. python实现猫脸人嘴
  19. Deep Learning (中文版英文版)
  20. 【数据结构】(二叉树)递归求解双分支结点个数

热门文章

  1. PPT模板哪里来——02
  2. 集合的基本操作和基本运算
  3. pythonmysql
  4. linux命令行恢复回收站,Trash-Cli:Linux 上的命令行回收站工具
  5. SCAN: learning to classify images without labels 阅读笔记
  6. 一文叫你学会用JavaWeb开发共享图书馆系统(附加支付宝沙箱支付接入)
  7. 如何从照片中提取文字?
  8. leaflet-自定义底图
  9. kelvin 四线连接电阻测试法
  10. Vultr删除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