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伦•斯沃茨:提升时间的品质

不休不眠地工作是低效的,怎样发挥时间的最大效率?

伏维阁主 2013-01-18 16:45

图片来源:personalitytutor.com

(亚伦•斯沃茨Aaron Swartz / 文)《 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中给出的建议差不多已经能够让你充分利用各类时间了。但更为重要的是,你必须让时间变得更优质。大多数人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上学、上班这种事情上。如果你在上学或者上班,那么你空余的时间就不多了。你必须要停止浪费时间。那么,你能做些什么呢?

减少物理限制

随身带上纸和笔

差不多所有我认识的、做事有效率的人都会随身带着笔记本之类的东西。纸和笔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马拿出来使用——你可随时写东西交给别人,做笔记,或者涂鸦想法。我甚至曾经在地铁上写过一篇完整的文章。

(以前我也是随身带着纸笔的,但是现在我随身带着的是智能机。虽然它不能像纸笔一样,让我可以写东西交给别人,但是它让我随时都有东西可看,比如电子邮件。我也可以随时将笔记直接推送到邮箱。)

避免干扰

对于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你就应当避免受到干扰。最简单的方法是去个别人找不到你的地方。或者你还可以和周围的人商量好,“当我的房门关着的时候不要来打扰我”,或者“如果看见我带着耳机,就不要跟我说话,在QQ/gtalk上给我留言就好了”(这样,你就可以等到空闲下来之后再回复)。

但是你也不能做的太过头。如果你的工作毫无头绪,或者你纯粹是在浪费时间的话,你就应当把手中的事情暂时放下,去做些别的事情。去帮别人解决问题,绝对比你枯坐在那里刷新闻更好。这就是为什么要和周围的人约法三章:当你无法集中精力的时候,人们可以来打断你。

缓解心理束缚

去吃饭,去睡觉,去锻炼

在你感到饥饿、疲惫或焦躁不安的时候,时间的“品质”也差。解决之道很简单:去吃饭,去睡觉,去锻炼。但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事,我自己也做的不好。有时候我不想起身去找吃的,所以就一直饿着肚子工作到很晚,直到最后累得都不能出去吃饭了。

人们很容易对自己说:“我已经很累了,但是我还不能睡觉——我还有事情没做完。”但其实如果你小睡一会儿,剩下的“劣质”时间就会变成“优质”时间,你的效率会更高。何况,早晚你总是要睡觉的。

其实我并不经常锻炼。所以要我劝大家“多锻炼”的话,我本人并不够格。但是我正在尽我所能地增加锻炼:如果我要躺在床上看书,我就会趁机做仰卧起坐;如果我要走路去什么地方,我会用跑的。

与开朗的人为伍

缓解心理束缚要比减少物理限制难得多,但是还是有解决方法可循,比如跟开朗的人交朋友。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发现在和保罗•格拉汉姆(Paul Graham)或者丹•康诺利( Dan Connolly)聊过之后,自己更能享受工作。保罗和丹他们简直就是在辐射正能量啊!人们往往认为只有远离人群、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才能真正开始工作。但这样做往往非常低效。

分担工作

如果你的朋友们不够开朗,跟他们一起分担工作、解决难题,也会让工作变得简单得多。一方面,你的心理压力会随之分散、减轻。另一方,有人在旁边敦促你,你也更能集中精力。

拖延症与精神力场

(编者注:精神力场是斯沃茨自己创造出的概念,在解释拖延症方面倒是也能自圆其说,不过现在还没有科学证据。心理学家对拖延症的成因也有自己的解释,可以参见《 我知道你为什么拖延 》。)

到目前为止,上述一切方法都还没有触及核心:拖延症。每个人都有拖延症,你并不是特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想方法去克服它。

拖延症是什么?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所谓拖延,就是你选择去做“有趣的事”(比如玩游戏),而不去做正经事。(通常这会让旁观者觉得你既懒惰又散漫。)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犯了拖延症的你,脑袋里究竟在想什么?

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能给出的最好解释是:你的大脑给每个任务事项施加了一种“精神力场”(mental force field)。玩过磁铁吧?磁铁的同极相斥。如果你移动两块磁铁,你就能模糊地感受到磁场的界限。如果你把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放在一块,磁场的作用力就会将磁铁互相推离。

精神力场就和磁场类似。它既不可见也不可碰触,但是你也可以模糊地感觉到它的界限。你越是向它靠近,越是想完成某事,精神力场产生的排斥力也越大,会把你直往反方向推。

就好像你不能靠蛮力让两个相斥的磁极挨在一起(你一松手,它们就会自己弹开),我也从来没能依靠纯粹的自我克制力来克服精神力场。你应该足够机灵——你要做的,只是转动磁极。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心理力场?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因素:

1.工作本身难度大

2.工作是被指派的

难度大的工作

分拆工作

工作困难的第一个原因,是它太过庞大了。比如说,你想要设计一个食谱管理器程序。没有人真的能够坐下来立马写出一个食谱管理器。这是个目标,而不是具体可行的事项。所谓事项,是一个具体的步骤。许许多多这样的步骤加起来才能够达到你的目标。对于设计食谱管理器这项工作来说,第一项要做的事大约是:“画一个界面草图,展示一张食谱”。而这个,是你可以立马着手进行的。

当你前进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就会逐渐明朗:你要构思一个食谱的组成,这个管理器需要什么样的搜索机制,数据库的结构是怎样的,等等。如此一来,你就会有一个接一个具体事项要完成。而当你逐渐对这项工作熟悉起来之后,原先的难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对于我的每一个大工程,我都会思考下一步能做些什么,然后把它们加到我的“待做事项清单”里(见上文)。而当我完成了某个事项,我也会在清单里加入下一步的计划。

简化工作

还有一类工作之所以会让你感到困难,是因为它太复杂了。如果你觉得写本书太难,那么就先写一篇文章。如果写一篇文章对你来说还是太难,那么就先写一段小结。重点是,你现在就应该动手。

一旦你动手做事,你就能更准确地认识它,更好地理解它。毕竟,改进已有的东西总比重新创造要容易得多。如果你的那段小结写的不错,那么没准你就能根据它写出一篇文章,然后写成一本书。一小步接着一小步走,就能写出一本完整的、不错的书。

多思考

难题的解决往往赖于灵光一闪。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熟悉,你首先要做的当然是研究——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从而对该领域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以验证你是否已经具备了需要的能力。

被指派的工作

被指派的工作,是指那些你被要求完成的工作。大量心理学实验发现,如果你试图“激励”人们去做某事,那么人们往往更不愿意去做(编者注:斯沃茨说的这一点确实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失调”,可以参见《 想收买人心?请遵守低价策略 》);就算做了,也会做得很糟糕。奖励和惩罚这样的外在激励(external incentives)似乎杀死了心理学家所谓的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ation)——即你发自内心的兴趣。(在社会心理学界,这是得到最广泛验证的发现之一。有超过70项研究证明,奖励会降低人们对完成任务的兴趣。)我们的大脑似乎并不喜欢接受被指派的工作。

奇怪的是,这一现象并不局限于外人——甚至当你要求自己做事的时候它也可能会出现。如果你告诉自己:“我应该做这个。这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忽然之间,这件事就变得艰难无比。但是如果这时候能有另一件事成为所谓“现在最重要的事”,那么之前的那个就似乎变得容易起来。

创造假任务

要摆脱上述困境,有一个相当直接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想要做某事,就告诉自己去做另一件事。但不幸的是,有意欺骗自己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你对自己的花招一清二楚。所以,你需要找些更迂回的方法。

一个方法是,让别人来给你指派工作。最常见的例子要数研究生写毕业论文了。写毕业论文可说是一项非常艰巨但又必须完成的工作。因此,为了逃避它,研究生往往乐于完成其他的困难的任务。

这个方法之所以可行,需要三个前提:其一,这项被指派的工作必须看起来非常重要(你只有完成毕业论文才能拿到学位);其二,这项工作必须非常艰巨(你要写数几百页,要展示出你最好的研究);其三,即使推迟一段时间完成也并非什么大问题。

不要给自己布置任务

人们常会对自己说:“我需要把所有事情放一放,集中精力静下心里,把这篇文章写完。”更糟糕的做法是自我奖励,比如对自己说:“如果我写完了这篇文章,就去吃块糖。”而最要命的,是让别人来强迫你做事。

所有这些情况都相当常见——我自己每样都试过。但是它们只会降低你的效率,因为你都是在给自己指派工作。一旦如此,你的大脑就会尽其所能地逃避、拖延。

让事情变得有趣

人们常觉得一项工作如果艰巨,就不会有趣。但事实上,它可以一件成为最令你愉悦的事。一个棘手的难题不仅会吸引你投入其中,还会让你拥有豁然开朗之后的那种绝妙成就感。

所以,做好一件事的秘诀,并不是说服自己必须去做,而是说服自己这件事很有趣。如果这件事并不是那么有意思,那么你也要让它变得有趣起来。

我第一次认真运用这个方法,是在大学里。当时我被要求写几篇文章。当然写文章并不是什么特别艰巨的任务,但是这项工作是被强加给我的。毕竟,有谁会没事闲的写上好几页纸,讨论两本书的关系呢?所以我努力让它变得有趣起来。比方说,我尽我所能地模仿各种演说体,将每个段落都写成一种不一样的风格。(ps.这也能增加字数。)

让工作变得有趣的另一个方法,是同时解决更普遍、更笼统的模型问题。比如说,如果你要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程序,你可以试着搭建一个网络应用程序框架,然后把你完成的那个具体程序当作基于这个框架的个例。这样不仅这项工作变得更有意思,你获得的成果往往还更有用。

小结

关于效率确实存在许多误区——比如说时间是“可替换的”,专注做一件事会更高效,自我奖励能提高效率,艰巨的工作毫无乐趣可言,拖延症是不正常的……这些误区的共同本质在于:工作有违天性。

或许对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工作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你难道真的非要写无聊的文章或者毫无意义的备忘录不可吗?如果社会强迫你这样做,你就要为自己的内心发声,大声说不。

但如果你要做的是有价值的、富有创造性的事,那么就一定不要将你的大脑孤立起来。高效的真正秘诀恰在于聆听你自己身体的声音:饿了就去吃饭,累了就去睡觉,觉得无聊了就先做点别的,以及,做有趣的事情。

这看起来是如此简单,没有花哨的语言,不必有坚强的自制力,也不需要成功人士的人生指导。它几乎就像是常识一样。但是社会的压力使我们误入歧途。如果你想要变得更高效,很简单,是时候转个身了。

编者注:在为作者斯瓦茨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不禁想起了心事鉴定组@Lithium锂 曾经的文章《 抑郁之于创造,是诅咒还是馈赠? 》。

ps, 本文是亚伦•斯沃茨的文章《怎样更高效?》(HOWTO: Be more productive)的下篇,请继续阅读上篇《 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

原文: HOWTO: Be more productive

亚伦•斯沃茨:提升时间的品质相关推荐

  1. 亚伦•斯沃茨: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编者按:今天是著名黑客亚伦•斯沃茨(Aaron Swartz)头七的日子.斯沃茨14岁就参与创造RSS 1.0规格的制定,曾在斯坦福大学就读了一年,是社交新闻网站Reddit的三位创始人之一--斯沃茨 ...

  2. [转] 如果亚伦·斯沃茨出生在中国

    该文章来自于电影互联网之子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2014)的豆瓣影评:如果亚伦·斯沃茨出生在中国,原文的地址应该在Gi ...

  3. 为何中国没有亚伦 斯沃茨_史蒂夫·斯沃茨(Steve Swartz)让我们想起了靛蓝的意图...

    为何中国没有亚伦 斯沃茨 Steve Swartz, an original COM+ Architect, now an Indigo Architect (who hasn't blogged i ...

  4. ​纪念亚伦·斯沃茨:活着的伦理

    我的车载导航地图两年没有更新,已经严重跟不上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步伐了.可是导航仪的升级服务已经过期,我只得自己想办法.来到万能的某宝一搜,发现有上千个地图升级产品--价格高的几百块,低的只有0.99元 ...

  5. 纪念亚伦·斯沃茨:2013,记住这位年轻人

    "亚伦,我从未见过你.我只比你大一岁.是互联网将我们联结在了一起.--听说你去世的消息后,我忍不住哭了.我想对你说:'好样的,黑暗骑士!'"这是一位普通网民致斯沃茨的悼词.2013 ...

  6. 为何中国没有亚伦 斯沃茨_亚伦·斯沃茨(Aaron Swartz)的故事及其为公开而战

    为何中国没有亚伦 斯沃茨 关于艾伦·斯沃茨 ( Aaron Swartz )生活的新纪录片于今年6月发行. 它讲述了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年轻才华之一的故事,以及他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努力的悲惨传奇. ...

  7. coreldraw水涟漪怎么做_不懂怎么挑选水处理设备?跟贝斯沃了解这3点再做决定,轻松挑出适合自己的...

    原标题:不懂怎么挑选水处理设备?跟贝斯沃了解这3点再做决定,轻松挑出适合自己的 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社会生产.生活与水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也日益突出,水资源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各 ...

  8. 罗伯沃茨机器人_罗伯沃茨CSO张东芙:无人驾驶的下个十年,依旧沧海桑田 | GGAI专访...

    2009年,美国公司发起了一项针对全球436台地面无人车的综合技术性能的调查(436家地面无人车公司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其中得分排前15的无人车如下: 在这个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Chrysor,它来 ...

  9. 爱斯沃官宣品牌形象代言人:花滑世界冠军于小雨

    本月16日,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一个简短而隆重的签约仪式上,爱斯沃宣布其品牌代言人--奥林匹克花样滑冰冠军于小雨,相信有了世界冠军于小雨的加入,爱斯沃会更好的秉承"国潮新锐,大国品质,工匠精神 ...

最新文章

  1. markdown常见问题
  2. matlab2020数值计算,MATLAB2020从入门到精通
  3. Oracle 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
  4. 自动刷百度下拉词优化工具
  5. 泛函分析 04.06 有界线性算子 - 习题课
  6. java校园门禁刷脸系统,学校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打造智慧校园
  7. 项目经理的修炼,直面需求变更
  8. 【JZOJ A组】东风谷早苗
  9. 基于方格网法的填挖方量计算(C++)
  10. CRAY超级计算机发展,Cray推出专为企业设计的Shasta超级计算机
  11. opencv 图片染色 及 移动
  12. 国仁猫哥:视频号企业运营指南教科书;不可错失的红利。
  13. 人人都会点数据分析 | 了解数据
  14. 《一周搞定模电》—功率放大器
  15. 自动驾驶仿真软件SCANeR studio(初级练习1):scenario构建之driver模式理解
  16. 初中算题可以使用计算机吗,初中生计算机考试试题总汇
  17. 非SDDC不可——深信服“0001号”的故事
  1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满昌勇,-精选版《计算机网络》说课课件.ppt
  19. 中国无烟尼古丁袋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1)
  20. 协程爬取整站豆瓣网络

热门文章

  1. pcs7更改项目计算机名时出错,PCS7 C/S报警问题-工业支持中心-西门子中国
  2. 杭州计算机学校哪家好,杭州2021年哪所计算机学校比较好
  3. 7 兼容 因特尔十代_换装十代酷睿,里外都是白白的,超频i5提前装机测试
  4. unity 是厘米还是米_身高差45厘米! 这对重庆小情侣拍短视频晒幸福火了
  5. python结束进程树_【python爬虫】线程进程
  6. python打卡摄像头黑屏_500行Python代码打造刷脸考勤系统 !
  7. python爬虫拉取豆瓣Top250数据
  8. 数学--数论--Hdu 5793 A Boring Question (打表+逆元)
  9. 数学--数论--容斥定理完全解析(转)
  10. [机器学习]总结特征工程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