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TD-LTE R9阶段新增加的TM8技术,从原理分析上给出了TM8的实现基本原理以及相较于TM3/TM7等传输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测试情况,分析了TM8在现网中的性能,并对提高单用户吞吐量、提升小区吞吐量、抗小区间干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同时给出了TM8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TD-LTE MIMO TM8 双流波束赋形

1 引言

TD-LTE在R9阶段新增了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共八种传输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了不同的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形式,其中模式7、模式8又是针对TDD系统所特有的波束赋形技术[1],模式7的波束赋形技术在一阶段测试时,已经较为充分地验证了其性能的优越性。针对边缘用户以及无线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TM7(单流波束赋形)对于改善无线环境、提高用户感知、提升小区的整体吞吐量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TM3(开环空间复用)目前采用的2*2MIMO,可以针对同一个用户传输双流,理论上翻倍地提高了单用户的峰值吞吐量,直接体现了TD-LTE系统的性能优越性[2]。正是基于此,TM8(双流波束赋形)同时取纳了开环空间复用与单流波束赋形的优点,将空间复用与波束赋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在改善无线环境的同时又能尽量合理地提高用户的吞吐量。

2 TM8原理简介

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应用于信号散射体比较充分的条件下,是智能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和MIMO空间复用技术的有效结合,在TD-LTE系统中,利用TDD信道的对称性,同时传输两个赋形数据流来实现空间复用,并且能够保持传统单流波束赋形技术广覆盖、提高小区容量和减少干扰的特性,既可以提高边缘用户的可靠性,还能有效提升小区中心用户的吞吐量[3]。

根据多天线理论可知,接收天线数不能小于空间复用的数据流数。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的使用,接收端至少需要有2根天线。根据调度用户的情况不同,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分为单用户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和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技术。

2.1 单用户

单用户双流波束赋形技术:由基站测量上行信道,得到上行信道状态信息后,基站根据上行信道信息计算两个赋形矢量,利用该赋形矢量对要发射的两个数据流进行下行赋形。采用单用户双流波束赋形技术,使得单个用户在某一时刻可以进行两个数据流传输,同时获得赋形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从而可以获得比单流波束赋形技术更大的传输速率,进而提高系统容量。

2.2 多用户

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基站根据上行信道信息或者UE反馈的结果进行多用户匹配,多用户匹配完成后,按照一定的准则生成波束赋形矢量,利用得到的波束赋形矢量为每一个UE、每一个流进行赋形。

多用户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利用了智能天线的波束定向原理,实现多用户的空分多址。

2.3 应用场景

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是TD-LTE建网的主要技术,应用于室外场景的宏小区覆盖,可以有效地增加空间隔离度,降低数据流之间的干扰。利用4+4双极化天线,使用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可实现室外宏小区覆盖。

2.4 双流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时频图

LTE R9版本中对于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参考信号的引入不是R8解调参考信号的简单延伸,而是一个新的结构。如果基于R8的DM-RS结构,将难以实现,因而R9版本引入了一个新的、更加面向未来的结构,而不是扩展R8结构以支持两个参考信号。如图1所示,在双流波束赋形的传输模式下,采用12个资源块对的参考信号,这12个资源块均为两个参考信号所用,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是通过给连续的参考符号对使用相互正交的模式来处理,即正交覆盖代码(OCC),除了相互正交的模式,还可以给这些参考符号使用一个伪随机序列[4]。该序列对这两个参考信号相同,因此不会影响传输参考信号之间的正交性。相反,伪随机序列是为了在所谓的MU-MIMO传输的情况下区分给不同终端的解调参考。

3 TM8性能探讨

3.1 提高单用户吞吐量

双流波束赋形既采用了双流来提高吞吐量,又采用了波束赋形来抗干扰。由于赋形技术更适合边缘用户,因此相较于开环空间复用,双流波束赋形更适合应用于中点、差点等相关位置。如图2所示:

分别定义好点、中点、差点的SINR范围,为了使对比更加明显,在好点、中点、差点分别采用开环空间复用(TM3)和双流波束赋形(TM8)对单个用户的吞吐量进行测量。从图2可以发现,在好点,TM3的性能与TM8相差无几,基本持平;在中点以及差点,TM8的赋形增益逐渐较好地体现出来,由部分实验结果可知,在中点TM8较TM3的性能提升约40%,在差点TM8的性能体现得更为明显,性能提升约70%。

以上分析均为TM8相较于TM3的性能体现,下面对比一下TM8相较于TM7的性能优劣,如图3所示:

由图3分析可以得出,TM8相较于TM7在好点、中点、差点的性能增益的提高趋势,与TM8跟TM3的增益趋势截然相反。在好点TM3的增益较TM7约为50%,在中点约为25%,在差点TM8的性能与TM7相差无几,基本持平。归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好点,由于TM8大多采用了双流,速率会成倍提高;在中点,由于信道环境不如好点理想,因而TM8双流与单流均有采用,但整体上会比单流波束赋形速率高;在差点,TM8也大多采用单流,所以与TM7的性能基本持平。

综合各种相关因素,笔者认为TM8更适合应用于无线环境较好的中点环境,相较于TM3、TM7两种常采用的传输模式,性能均有较大提升,从而整体上提高用户的感知。

3.2 提升小区吞吐量

对于小区吞吐量的提升效果验证,通过在全小区采用开环空间复用(TM3)、全小区采用单流波束赋形(TM7)、全小区采用模式3/7自适应、全小区采用TM8四种情况下进行对比测试。测试条件均为单小区20MHz带宽,2:2时隙配置。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TM3、TM7以及TM3/7自适应三种情况下,各自对应的小区吞吐量为TM3/7自适应最高、TM3次之、TM7最低。同时也印证了模式自适应较固定模式的优势,由于TM7始终为单流,因而小区吞吐量最低。这三种情况相较于TM8模式,无论是小区采用开环空间复用还是单流波束赋形的小区吞吐量均不如双流波束赋形的高,TM8对于小区吞吐量的抬升较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TM8对于小区吞吐量的提升有10%~30%的增益。

3.3 双流波束赋形抗小区间干扰

双流波束赋形由于其赋形特性,对于小区边缘用户间的干扰具有很强的协调作用,从而降低了小区间的干扰。对于小区间的干扰直接体现为SINR指标的抬升,如图5所示:

可以推知在全网平均SINR值以及边缘用户的SINR平均值,TM8模式均较TM7、TM3两种模式的性能有所提升,从而优化了全网的无线环境,实现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作用。

4 总结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不难发现,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无论是在技术实现原理层面还是在现网的实验结果层面,均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对于单用户小区吞吐量的抬升、全网吞吐量的抬升以及无线环境的优化和抗干扰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双流波束赋形是R9阶段TD-LTE不可或缺的一项创新,为推动TD-LTE技术的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嘉,索士强,全海洋.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 王映民,孙韶辉. 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 郭建光,李寿鹏. TD-LTE传输模式性能分析[A]. 2011 TD-LTE网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4] Erik Dahlman. 4G移动通信技术权威指南[M]. 堵久辉,缪庆育,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5] 蒋远,汤利民. TD-LTE原理与网络规划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lte tm模式_TD―LTE TM8传输模式分析相关推荐

  1. lte tm模式_LTE MIMO 模式的学习理解

    <LTE MIMO 模式的学习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 MIMO 模式的学习理解(1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MIMO 学习心得 -Ell ...

  2. lte tm模式_LTE常用TM模式分析对比

    TM2 :单码字发射分集.采用空频块码 (SFBC,Space FrequencyBlockCode) 进行空频编码,同一信息的多个 信号副本分别通过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信道进行发送,具有分集增益. ...

  3. lte tm模式_LTE 的传输模式及各自的区别和作用

    原标题:LTE 的传输模式及各自的区别和作用 LTE 的 9 种传输模式: 1. TM1, 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2. TM2, 开环发射分集:不需要反馈 PMI,适合于小区边缘 ...

  4. lte tm模式_空中接口学园--LTE 传输模式TM10 有什么功能?[求助]

    说实话,在你提之前,我还真没有了解过TM10.当然,网上有介绍TM10的, https://www.rohde-schwarz.com/applications/lte-transmission-mo ...

  5. 5G之前,千兆级LTE在铺路,LTE是物联网最理想的连接技术

    移动通信圈子里正热的话题,莫过于5G被提上日程.在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 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力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 ...

  6. 【LTE基础知识】LTE之S1接口与X1接口介绍

     点击打开链接 S1接口 S1接口是MME/S-GW网关与eNB之间的接口,S1接口与3G UMTS系统Iu接口的不同之处在于,Iu接口连接包括3G核心网的PS域和CS域,S1接口只支持PS域. ...

  7. 《转》【LTE基础知识】LTE之S1接口与X1接口介绍

    转自<http://www.mscbsc.com/viewnews-102068.html> 与2G/3G系统相比,S1接口和X2接口是两个新增的接口.S1接口是eNB和MME之间的接口, ...

  8. STM32使用DMA在Normal模式下二次传输

    当STM32的DMA配置为Normal(即单次)模式时,在DMA第一次传输完成后,要启动第二次DMA传输,需先关闭该DMA通道,重新设置DMA传输数据个数,再开启DMA通道. 原理和定时器关闭自动重载 ...

  9. Bluetooth core 5.0 Generic Access Profile ---------- 模式 - BR/EDR 物理传输(physical transport)

    4.1.可发现性模式(discoverability modes) 关于 inquiry(查询),蓝牙设备应处于 non-discoverable mode(不可发现模式)或 discoverable ...

  10. 一个基本成功的TM模式FDFD代码

    %Main_FDFD(0) %TM mode %version 2.0 function []=Main_FDFD(para0) clearvars -except para0 clc;close a ...

最新文章

  1. 青少年编程竞赛交流群周报(第040周)
  2. centos7升级自带的php5.4版本到php5.6
  3. Crash常见异常总结
  4. 新手坐高铁怎么找车厢_一女子坐高铁回桂平坐过站,到了平南南站,怎么办?...
  5. 【深度学习】真正的即插即用!盘点11种CNN网络设计中精巧通用的“小”插件...
  6. javascript注意点(1)
  7. LeetCode算法入门- Multiply Strings -day18
  8. 用doss进入mysql_一键连接给你省了多少事_DOSS 听吧_音频评测-中关村在线
  9. 简短总结一下C#里跨线程更新UI
  10. js打印到控制台_前端JS,8个问题测试你真的懂吗(高频面试题,附答案)
  11. ubuntu-键盘映射
  12. openwrt 遇到问题三 高通9531编译过程
  13. 磁盘阵列恢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4. 中国区块链第一辩 | 老冒:区块链3.0应该让应用变得跟Web一样简单
  15. 使用 Shiro 配合微信小程序或者app登录,做验权
  16. mysql查询排名名次
  17. 水滴pin安卓版apk_水滴清单app
  18. 如何应用好计算机教学设计,计算机教学设计
  19. 服务器如何通过域共享文件夹,如何在域中共享文件夹
  20. Matlab 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

热门文章

  1. SQL日志文件损坏或丢失造成数据库置疑的解决办法
  2. Win XP 精简版安装SQL Server
  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算法Louvain_FastUnfloding
  4. 第十三届蓝桥杯2022各组完整真题(可评测)
  5. vue导出excel文件下载
  6. 层级分类(续)-使用B-CNN(Branch CNN)实现
  7. 江门android培训,基于selenium模块的江门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自动选课脚本
  8. 工资软件测试白盒测试报告,白盒测试测试报告模板.doc
  9. 大数据之Zookeeper
  10. 浏览器是如何工作的:Chrome V8让你更懂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