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博主是一位普普通通的19届双非软工在读生,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听歌,逛逛B站。博主很喜欢的一句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博主的理解是头一次为人,就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不后悔的事,做自己以后不会留有遗憾的事,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不浪费这大好的青春年华。博主写博客目的是记录所学到的知识并方便自己复习,在记录知识的同时获得部分浏览量,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满足小小的成就感,同时在写博客的途中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自己在技术的路上并不孤单。

目录:
1.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思想
        先序遍历递归实现
        先序遍历非递归实现
2.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思想
        中序递归实现
        中序非递归实现
3.二叉树的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思想
        中序递归实现
        中序非递归实现
4.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代码实现

博客中的二叉树存储方式如下

typedef struct BiTNode{TElemType data;//数据域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BiTree;

1.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1.1二叉树先序遍历的实现思想是:

  1. 访问根节点;
  2. 访问当前节点的左子树;
  3. 若当前节点无左子树,则访问当前节点的右子树;

上图先序遍历结果为:1 2 4 5 3 6 7

1.2先序遍历递归实现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if (T) {printf("%d ",T->data);PreOrderTraverse(T->lchild);//访问该结点的左孩子PreOrderTraverse(T->rchild);//访问该结点的右孩子}//如果结点为空,返回上一层return;
}

1.3先序遍历非递归实现

而递归的底层实现依靠的是栈存储结构,因此,二叉树的先序遍历既可以直接采用递归思想实现,也可以使用栈的存储结构模拟递归的思想实现

//先序遍历非递归算法
int top=-1;//top变量时刻表示栈顶元素所在位置
//前序遍历使用的进栈函数
void push(BiTNode** a,BiTNode* elem){a[++top]=elem;
}
//弹栈函数
void pop( ){if (top==-1) {return ;}top--;
}
//模拟操作结点元素的函数,输出结点本身的数值
void displayElem(BiTNode* elem){printf("%d ",elem->data);
}
//拿到栈顶元素
BiTNode* getTop(BiTNode**a){return a[top];
}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ree){BiTNode* a[20];//定义一个顺序栈BiTNode * p;//临时指针push(a, Tree);//根结点进栈while (top!=-1) {p=getTop(a);//取栈顶元素pop();//弹栈while (p) {displayElem(p);//调用结点的操作函数//如果该结点有右孩子,右孩子进栈if (p->rchild) {push(a,p->rchild);}p=p->lchild;//一直指向根结点最后一个左孩子}}
}

2.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2.1二叉树中序遍历思想

  1. 访问当前节点的左子树;
  2. 访问根节点;
  3. 访问当前节点的右子树

上图中遍历结果:4 2 5 1 6 3 7

2.2中序遍历递归实现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if (T) {INOrderTraverse(T->lchild);//遍历左孩子printf("%d ",T->data);INOrderTraverse(T->rchild);//遍历右孩子}//如果结点为空,返回上一层return;
}

2.3中序遍历非递归实现

而递归的底层实现依靠的是栈存储结构,因此,二叉树的先序遍历既可以直接采用递归思想实现,也可以使用栈的存储结构模拟递归的思想实现。
中序遍历的 非递归方式实现思想 是:从根结点开始,遍历左孩子同时压栈,当遍历结束,说明当前遍历的结点没有左孩子,从栈中取出来调用操作函数,然后访问该结点的右孩子,继续以上重复性的操作。除此之外, 还有另一种实现思想:中序遍历过程中,只需将每个结点的左子树压栈即可,右子树不需要压栈。当结点的左子树遍历完成后,只需要以栈顶结点的右孩子为根结点,继续循环遍历即可。

第一种非递归思路

int top=-1;//top变量时刻表示栈顶元素所在位置
//前序和中序遍历使用的进栈函数
void push(BiTNode** a,BiTNode* elem){a[++top]=elem;
}
//弹栈函数
void pop( ){if (top==-1) {return ;}top--;
}
//模拟操作结点元素的函数,输出结点本身的数值
void displayElem(BiTNode* elem){printf("%d ",elem->data);
}
//拿到栈顶元素
BiTNode* getTop(BiTNode**a){return a[top];
}
//中序遍历非递归算法
void InOrderTraverse1(BiTree Tree){BiTNode* a[20];//定义一个顺序栈BiTNode * p;//临时指针push(a, Tree);//根结点进栈while (top!=-1) {//top!=-1说明栈内不为空,程序继续运行while ((p=getTop(a)) &&p){//取栈顶元素,且不能为NULLpush(a, p->lchild);//将该结点的左孩子进栈,如果没有左孩子,NULL进栈}pop();//跳出循环,栈顶元素肯定为NULL,将NULL弹栈if (top!=-1) {p=getTop(a);//取栈顶元素pop();//栈顶元素弹栈displayElem(p);push(a, p->rchild);//将p指向的结点的右孩子进栈}}
}

第二种非递归思路:

//中序遍历实现的另一种方法
void InOrderTraverse2(BiTree Tree){BiTNode* a[20];//定义一个顺序栈BiTNode * p;//临时指针p=Tree;//当p为NULL或者栈为空时,表明树遍历完成while (p || top!=-1) {//如果p不为NULL,将其压栈并遍历其左子树if (p) {push(a, p);p=p->lchild;}//如果p==NULL,表明左子树遍历完成,需要遍历上一层结点的右子树else{p=getTop(a);pop();displayElem(p);p=p->rchild;}}
}

3.二叉树的后序遍历

3.1后序遍历思想

从根节点出发,依次遍历各节点的左右子树,直到当前节点左右子树遍历完成后,才访问该节点元素。

上图后序遍历的结果为:4 5 2 6 7 3 1

3.2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if (T) {PostOrderTraverse(T->lchild);//遍历左孩子PostOrderTraverse(T->rchild);//遍历右孩子printf("%d ",T->data);}//如果结点为空,返回上一层return;
}

3.2后序遍历的非递归实现

后序遍历是在遍历完当前结点的左右孩子之后,才调用操作函数,所以需要在操作结点进栈时,为每个结点配备一个标志位。当遍历该结点的左孩子时,设置当前结点的标志位为 0,进栈;当要遍历该结点的右孩子时,设置当前结点的标志位为 1,进栈。
这样,当遍历完成,该结点弹栈时,查看该结点的标志位的值:如果是 0,表示该结点的右孩子还没有遍历;反之如果是 1,说明该结点的左右孩子都遍历完成,可以调用操作函数。

int top=-1;//top变量时刻表示栈顶元素所在位置
//弹栈函数
void pop( ){if (top==-1) {return ;}top--;
}
//模拟操作结点元素的函数,输出结点本身的数值
void displayElem(BiTNode* elem){printf("%d ",elem->data);
}
//后序遍历非递归算法
typedef struct SNode{BiTree p;int tag;
}SNode;
//后序遍历使用的进栈函数
void postpush(SNode *a,SNode sdata){a[++top]=sdata;
}
//后序遍历函数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ree){SNode a[20];//定义一个顺序栈BiTNode * p;//临时指针int tag;SNode sdata;p=Tree;while (p||top!=-1) {while (p) {//为该结点入栈做准备sdata.p=p;sdata.tag=0;//由于遍历是左孩子,设置标志位为0postpush(a, sdata);//压栈p=p->lchild;//以该结点为根结点,遍历左孩子}sdata=a[top];//取栈顶元素pop();//栈顶元素弹栈p=sdata.p;tag=sdata.tag;//如果tag==0,说明该结点还没有遍历它的右孩子if (tag==0) {sdata.p=p;sdata.tag=1;postpush(a, sdata);//更改该结点的标志位,重新压栈p=p->rchild;//以该结点的右孩子为根结点,重复循环}//如果取出来的栈顶元素的tag==1,说明此结点左右子树都遍历完了,可以调用操作函数了else{displayElem(p);p=NULL;}}
}

4.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照二叉树中的层次从左到右依次遍历每层中的结点。具体的实现思路是:通过使用队列的数据结构,从树的根结点开始,依次将其左孩子和右孩子入队。而后每次队列中一个结点出队,都将其左孩子和右孩子入队,直到树中所有结点都出队,出队结点的先后顺序就是层次遍历的最终结果。

上图层序遍历结果:1 2 3 4 5 6 7

#include <stdio.h>
#define TElemType int
//初始化队头和队尾指针开始时都为0
int front=0,rear=0;
typedef struct BiTNode{TElemType data;//数据域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BiTree;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T=(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data=1;(*T)->l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r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lchild->data=2;(*T)->lchild->l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lchild->r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lchild->rchild->data=5;(*T)->lchild->rchild->lchild=NULL;(*T)->lchild->rchild->rchild=NULL;(*T)->rchild->data=3;(*T)->rchild->l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rchild->lchild->data=6;(*T)->rchild->lchild->lchild=NULL;(*T)->rchild->lchild->rchild=NULL;(*T)->rchild->rchild=(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T)->rchild->rchild->data=7;(*T)->rchild->rchild->lchild=NULL;(*T)->rchild->rchild->rchild=NULL;(*T)->lchild->lchild->data=4;(*T)->lchild->lchild->lchild=NULL;(*T)->lchild->lchild->rchild=NULL;
}
//入队函数
void EnQueue(BiTree *a,BiTree node){a[rear++]=node;
}
//出队函数
BiTNode* DeQueue(BiTNode** a){return a[front++];
}
//输出函数
void displayNode(BiTree node){printf("%d ",node->data);
}
int main() {BiTree tree;//初始化二叉树CreateBiTree(&tree);BiTNode * p;//采用顺序队列,初始化创建队列数组BiTree a[20];//根结点入队EnQueue(a, tree);//当队头和队尾相等时,表示队列为空while(front<rear) {//队头结点出队p=DeQueue(a);displayNode(p);//将队头结点的左右孩子依次入队if (p->lchild!=NULL) {EnQueue(a, p->lchild);}if (p->rchild!=NULL) {EnQueue(a, p->rchild);}}return 0;
}

本篇博客转载C语言中文网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递归和非递归双重实现)相关推荐

  1.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 二叉树的遍历(traversing binary tree)是指从根结点出发,按照某种次序依次访问二叉树中所有的结点,使得每个结点被访问依次且仅被访问一次. 四种遍历方式分别为 ...

  2.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前序、中序、后序、层序遍历(递归+非递归实现)

    如果N代表根节点,L代表根节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节点的右子树,则根据遍历根节点的先后次序有以下遍历方式: 1. NLR: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 ...

  3.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测层序遍历)

    一.二叉树的遍历 遍历是数据结构中的常见的操作,把所有元素都访问一遍. 线性数据结构的遍历比较简单 ①.正序遍历 ②.逆序遍历 根据节点访问顺序的不同,二叉树的常见遍历方式用四种 ①.前序遍历(Pre ...

  4. 二叉树性质 四种遍历方式

    二叉树基本概念: 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左子树和右子树(有左右之分) 性质: 二叉树的第n层上最多有2^(n-1)个元素 高度为h的二叉树最多有2^h-1个结点 设一棵二叉树的叶子节点数为a,度为2 ...

  5.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法(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序遍历)有图有真相!!!

    文章目录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 层序遍历(Leve ...

  6. 常用数据结构之二叉树及树的四种遍历方式

    1.树 我们选择一种数据结构,不仅要能存储数据,而且要能体现数据之间的关系.目前数据主要有是三种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之前我们讨论了线性表(数组.链表.栈.队列),其中的元素具有一对一的关系,通 ...

  7. 剑指offer——复习1:二叉树三种遍历方式的迭代与递归实现

    剑指offer--复习1:二叉树三种遍历方式的迭代与递归实现 20180905更新:这个博客中的解法不是很好,看相应的LeetCode题目笔记~~~ 我感觉此博客中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理解:https:/ ...

  8.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递归、非递归和Morris遍历)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递归.非递归和Morris遍历) 原文: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8/122480.htm 二叉树遍历是二叉树的最基本的操作,其实现 ...

  9. 详解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递归、迭代、Morris算法)

    详解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递归.迭代.Morris算法) 最重要的事情写在前面:遍历顺序不一定就是操作顺序!!! 递归解法 首先,一颗二叉树它的递归序列是一定的,导致其前中后序不同的原因只不过是访问节 ...

最新文章

  1.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org/apache/tomcat/util/res/StringManager
  2. Memcached源码分析
  3. 使用Tensorflow构建和训练自己的CNN来做简单的验证码识别
  4. Orleans 高级特性-目录
  5. 分布式文件系统研究-测试-搭建测试环境
  6. 一段js面向对象的写法
  7. 复习HTML CSS(2)
  8. 浅拷贝+引用计数--写时拷贝---模拟实现string容器
  9. unity 草 可以一棵棵种吗?_这种野草人称“瓜子金”,1斤能卖50多,拔1棵少棵很珍贵...
  10. HttpContext.Current.Session.SessionID相关问题及备忘
  11. Linux电源管理-Linux regulator framework概述
  12. JS:鼠标事件:实现鼠标移动到div背景颜色变换,移开还原
  13. lzg_ad: FBWF配置详解
  14. 区块链和AI的比武,谁将登上黑科技这一宝座
  15. 小程序实现身份证取景框拍摄-uniapp版
  16. java 九九乘法口诀
  17. 华为matebook14摄像头无法启动问题
  18. 2020快手前端暑期实习面经
  19. oracle vs. SQL 同义词synonym 别名 alias
  20. 为什么‘A‘的ASCII码是65,‘a‘是97呢?

热门文章

  1. com.android.dex.DexIndexOverflowException: Cannot merge new index 66299 into a non-jumbo instruction
  2. Vue第二章,在项目中使用element-ui组件
  3. 网络工程师成长日记421-某银行技术支持
  4. 移动端input 无法获取焦点的问题
  5. 学了近一个月的java web 感想
  6. 把普通的git库变成bare库
  7. ul 、ol li 继承原有样式的问题
  8. ROC与AUC的定义与使用详解
  9. linux sed命令替换目标字符串所在行整行为给定值
  10. linux deepin换源:换成国内镜像源(上海交大镜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