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的种类

阅读分两种:

1、第一种意义是我们自己在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的东西时,凭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了。这样的读物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他们完全相当了。否则,我们一路读下来早就应该被困住或吓住了—这是说如果我们够诚实、够敏感的话。

2、第二种意义是一个人试着读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这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这种双方水准不齐之下的沟通,肯定是会发生的,否则,无论是透过演讲或书本,谁都永远不可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到东西了。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和你已经知道的资讯在同一水平的资讯。

本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

2、阅读的层次

层次却是再高的层次也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特性。

2.1、基础阅读

目的是一句句读懂,小学水平。

第一个阶段被称为“阅读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直到六七岁为止。
第二个阶段,孩子会学习读一些简单的读物。 1年级
第三个阶段的特征是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所用的方法是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 4年级
第四个阶段的特征是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 小学毕业

2.2、检视阅读

特点在强调时间,速读。迅速掌握一篇文章的重点。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了。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阅读的速度
许多书其实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另外一些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行了。
要锻炼阅读的速度,强迫自己速读,而不是半出生的阅读。

速读不适合需要仔细阅读的书,只适合获取资讯。当发现文中有需要仔细阅读的部分,还是要停下来仔细阅读。

2.3、分析阅读

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可以这么说: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透视一本书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第二阶段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2.4、主题阅读

也可以用另外的名称来形容这样的阅读,如比较阅读(comparative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在作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
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第二个要求比第一个要求还难做到。

主题阅读的步骤: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3、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
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4.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如何阅读历史书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如何阅读哲学书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感觉作者不能够这么全面的掌握这所有种类书籍的差异化阅读方式,所以这些不细看了,有空在手机APP上看看。

5、读后感

收获:
1、阅读分类:获取不需要理解的资讯、获取需要理解的知识。
2、序和前言的作用。
3、强迫快读可以提升阅读速度,这也是刻意练习的另一佐证。
4、在理解前,在确定前,不要盲目的否定作者,更不要带有情绪,这个不止适用于读书,聊天、讨论都该如此。
5、读书要做笔记,要主动思考,要写感想。
6、读书的顺序:

    明确目的和主题。  看大纲。        概要浏览,确定与作者的共同词汇和意图。  确定重点章节,分析阅读。  确定关键难点,主题阅读。

7、这本书教不会阅读,阅读还是要靠锻炼。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oyihuashao/p/10511853.html

【如何阅读一本书】略读。相关推荐

  1. 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

    "你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和你付钱买衣服或家具是一样的.但是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却不过是真正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 ...

  2. 如何阅读一本书 pdf_《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书,四个层次,看阅读小白如何逆袭?...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这是培根的一句名言,我们都曾经被这样的读书警句激励的斗志昂扬,于是立下目标一年或是一个月要读多少本书,结果发 ...

  3. 个人管理 - 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更新版本已挪至 http://www.zhoujingen.cn/blog/516.html ----------------------------------- 现在的知识更新很快,对于接触新 ...

  4. 读书分享 《如何阅读一本书》|检视阅读

    前言 如果你出远门嫌这本书太厚,只想带走其中几页,我建议你撕下[检视阅读]那几页.虽然是开玩笑,但我真心认为检视阅读是这本书最重要.最有用的内容. 目录 前言 什么是检视阅读? 为什么检视阅读对我们阅 ...

  5.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文章目录 1. 基础阅读 2. 检视阅读 有系统性的略读或粗度 粗浅的阅读 3. 分析阅读 找出一本书在谈论什么规则 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评论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4. 主题阅读 准备阶段 阅读所收集的 ...

  6. 从作者的角度去阅读一本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373篇文章 最近在尝试和探索的新的学习方法,总体的感觉效率还是蛮高的,至少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比较多的思考和产出,最近几天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就是快速去阅读一本书,我的角度相比比较特别 ...

  7. 如何阅读一本书 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只有一些非常深刻和有用的才能记得住 大纲 1. 基础阅读 2. 检视阅读3. 分析阅读 4. 不同读物套路 (自己分析原因)5. 最终目标 6. 阅读书目 & ...

  8.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方法的整理

    转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3241617 <如何阅读一本书>成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其中大部分的方法对现在的阅读依然适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

  9.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读书笔记豆瓣链接地址:https://www.douban.com/note/627596441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存在 ...

  10.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梗概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久负盛名的书,很多人在blog中推荐它,并且该书多次在国外入围"影响我一生的书"一直想系统地看完,由于个人的懒惰,只是在图书馆大概翻了一翻,没有 ...

最新文章

  1. python函数文档说明调用方式_Python 跨.py文件调用自定义函数说明
  2. 13.8.可视化虚拟机工具--Jconsole内存监控、13.9.可视化虚拟机工具--Jconsole线程监控、13.10.死锁原理以及可视化虚拟机工具--Jconsole线程
  3. 树莓派与安卓手机app的WIFI通信(局域网通信)
  4. 开关电源之防浪涌、防雷电路
  5. 从零开始升级基于RuleBased的聊天机器人
  6. 蚁群优化算法之精华蚂蚁系统和排列蚂蚁系统学习笔记
  7. Just Like Heaven
  8. 现代处理器的设计思想
  9. maven-聚合工程
  10. Unicode双向算法详解(bidi算法)(三)
  11. java线性表实验心得_20162311 实验一 线性结构 实验报告
  12. Photoshop几何3D立体头像制作教程
  13. CIPP翻转内衬法整体修复技术简介
  14. flash,php上传文件
  15. CSS 字体文本样式
  16. 深蹲的26种变化动作(深蹲大全)
  17. 圆刚采集卡测试软件,RECentral(圆刚视频采集卡管理助手)V4.3.0.35 正式版
  18. 基于Diffusion models的图像编辑最新研究成果:神奇的cross attention机制
  19. 测试笔记:学习 sqlalchemy 框架
  20. 记本周的技能get!

热门文章

  1. Pixhawk学习6.1——姿态解算
  2. linux怎么撤销关机命令,Linux怎么关机
  3. 计算机毕业设计SSM毕业生导师双选系统【附源码数据库】
  4. 关于3an推客推广模式
  5. 什么是焊锡机器人?如何使用?
  6. iphone android 备份短信,苹果手机怎么备份短信?教大家手机短信怎么备份
  7. C#联合halcon开发框架源码
  8. “360安全卫士优化后,输入法图标丢失”解决方法
  9. Tue Jun 28 2022 15:30:29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日期格式化
  10. 赶紧看!阿里架构师必备“绝杀版”Tomact 架构笔记堪称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