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 人生是一条河
    •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 给男生的建议
      • 给女生的建议
    • 向死而生
  • 人生需要做减法
    • 不做选择的幸福
    • 做人与做诗
  • 西瓜与芝麻
    • 生活中捡芝麻的行为
  • 生也有崖,知也无崖
  • 谈谈见识
    • 我们和天才差距有多远
    • 论运气
    •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 对话庄子
    • 阅读的意义
  • 大家智慧
    •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 第一个智慧:把产品做出牙刷
      • 第二个智慧: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
      • 第三个智慧:薪尽火传
    • 巴菲特的人生智慧
      • 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 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 司马迁的智慧
    • 销售大师的智慧
      • 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
      • 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 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
      • 最后做一个总结
  • 拒绝伪工作者
    • 不做伪工作者
    •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 三板斧破四困境
      •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 第二板斧:及时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 做好最后1%
    •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 职场上的几个误区和四个破法
      •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 误区二:把自己当前单位的一个过客,而不是主人
      • 误区三:疏于沟通
    • 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 职业中的帝道、王道和霸道
  • 商业的本质
    •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
    • “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 理性的投资观
  • 好好说话
    • 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
    •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
    • 如何做好演讲
      • 第一张:我们是谁,过去几年做了什么事情
      • 第二张:我们提供什么
      • 第三张:我们的投资哲学
      • 第四张:对项目的看法
      • 第五张:我们对所谓趋势的看法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人生是一条河

做人要学习莫扎特的心态,认认真真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社会是分层的,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心态,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意义,都只是命运的一个变量;

通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并不能改变你的命运,缺可以让你往社会的分层往上靠

如果试图想要在金字塔再爬几个台阶,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给男生的建议

除了迷人、有气质、聪明,一个女生自己对恋爱和未来家庭的看法也很重要。
一个人,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可塑性很强,具有可塑性的好处在于,有摩擦后磨合起来很容易,将来日子会越过越容易

给女生的建议

世界上没有什么老实不老实的男生之分,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人,维持长久婚姻靠对方老实是没有用的
能对自己好,要看热恋中如何对自己,如何对别人,以及能否比较长的时间对自己好
能够发现一个男生的美德和未来的价值也很重要

向死而生

活着总要做些事情,但是考虑到时间有限,就应该明白我们并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要把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从单子上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
有些事情看似重要,但仔细想想可有可无,站在一生的角度放弃了也无所谓
当我们站在一生的高度度过每一天,才能活得更精彩

人生需要做减法

不做选择的幸福

印度人因为没有退路,绝大部分到了美国只好死心塌地工作,在不宽的上升通道里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往上爬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放在经营上而不是花在选择上,少一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做人与做诗

一个人容貌之美不如举止优雅、腹有诗书惊艳

人生不仅要做人,也要作诗。中国从来不缺乏会做人的人,尤其是在当下时代,因此仅仅会做人是难以脱颖而出的,如果还会作诗,便容易鹤立鸡群了。

西瓜与芝麻

生活中捡芝麻的行为

  •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
  • 为了省一元出租车钱,在路上多走10分钟
  • 为了抢几天钱的红包,每隔三分钟就看看微信
  • 为了挣几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 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
  • 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 ……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得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事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生也有崖,知也无崖

“你不可能有更多时间了,因为你已经很抓紧时间了。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少做事。”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少做事,然后把几件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花两倍的时间只能获得两倍的收益,但是如果把时间集中起来将事情做得比别人好,两倍的时间可以获得10倍或更多的收益

人生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做减法,这要求自己能够跳出原有思维,找到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

谈谈见识

我们和天才差距有多远

爱因斯坦有三个不同之处
- 善于提出问题
- 善于做白日梦,并从中做出总结
- 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

凡天才必有过人之处,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或者方法上,我们不如多学学他们做事情的方法

论运气

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是静下来思考,有耐心地做事情,而不是盲目的努力。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活得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
1. 缺乏见识,视野被局限
2. 缺乏爱,贫穷人小时候被人看不起,于是长大之后没有安全感,对钱特别贪恋
3. 缺乏规矩,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
这些都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

对话庄子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坚实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环境。

阅读的意义

我们会和很多“熟人”加微信,但是能说真心话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每天刷小视频、刷消息,但是半个月后那些内容我们根本记不住,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这都是因为哦们自己生怕错过些什么,一条消息,一个小视频等,我们总希望经历更多有趣的事情,看到更多的风景、品尝更多的美食,我们把它称为快节奏,但其实回眸时,我们是没有节奏的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称为一个更好的人

大家智慧

人一辈子做事情,不可能没有人帮忙,而这个合作伙伴的选择,其实至关重要。有些时候,考察一个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圈就行了。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第一个智慧:把产品做出牙刷

牙刷的特点是每天都要用几次,时间一长,用户习惯就养成了
做成牙刷需要两点
- [x] 稳定性和可靠性
- [x] 使用爆款,时不时需要搞出些新闻,但若天天炒做会让人烦
要放在工作上,总结成三句话
周一早上汇报工作给你的老板;每半年到一年,你要有一个让他惊喜的成果

第二个智慧: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

把有用的广告或者内容投放给指定的用户,是Google一直的模式

第三个智慧:薪尽火传

学习海蜇,从母体中分裂的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海蜇,所以Google下面有很多部门,子公司叫做alphabet

巴菲特的人生智慧

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很多事情不要做,聚焦比发散更好
不熟悉的、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就不能做,这就是精髓

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不做自己当下不熟悉的,等熟悉以后再去涉及

司马迁的智慧

那些看似微小甚至卑贱的生意,比如农业、卖油、贩酒等只要做到极致,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的业务,生意也是持久不了的
有能力的人能聚集各方面的资源

销售大师的智慧

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

如果目标是把钱收回来,销售策略就不同了,收款的便捷性要超过卖出东西的数量。美国人定价时会留一个比例作为收款成本,如果你先付账可以省去这个成本
在生活中,很多人不顾家的去赚钱讲的道理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其实这样做已经让家人不幸福了。

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在管理一个团队时,你给团队的奖励不能仅仅是一次充值的促销,然后是让他们享受很多年,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消耗掉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比如在谷歌一个员工每次升迁之前的贡献都会清零

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男生为了追求一个女生,绞尽脑汁、极尽努力地去讨好对方迁就对方,对方就是爱搭不理,这对被追求的女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被强制推销的感觉。
如果她没有产生买东西的快乐,一切都是白搭。
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需求。

最后做一个总结

如果我们能够顾及别人的面子,生意、事情就能做好;
如果我们为别人提供价值,而不是一味地推销我们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就会受到欢迎

拒绝伪工作者

不做伪工作者

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稍作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所有的时间把事情凑合着昨晚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优先完成他们,这是新员工欠缺的技能
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这样才能让员工不只是在交差,员工的主动性十分重要;其次要要让员工明白,积极工作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己。
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实际上换个角度审视舍弃也未尝不可;所以当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放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他们。
伪工作者的典型特征
- [x] 明明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更好的工作,偏偏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甚至手工操作的
- [x] 在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通过是错的方法盲目找答案
- [x] 做产品不讲价质量不认真测试,上线后不停地丢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打补丁
- [x] 没有把有限的资源放在解决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纠结不重要的5%的问题
- [x] 总去参数那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10000小时只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还是运气或者时代的大环境、个人的发展(自己的见识),通常有4个误区
1. 简单重复
仅仅会点js代码,并守着这些代码进行简单的重复为未来是要被计算机淘汰的
2. 习惯性失败
这一类人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和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因此这类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但不见效果,在很多公司可以见到这种人,在下面搞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林黛玉式的困境
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两类科学家,一类是账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路越宽,另一类越来越窄,比如下颗粒,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也来越熟悉,就对其他技术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
4. 狗熊掰棒子
积累很重要,很多人学到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因此很难积累下来;比如很多人做了一堆提,相互之间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的不少成绩缺上不去

三板斧破四困境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先确立自己的愿景,比如当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还需要有阶段性的目标,比如首先要成为一个三级工程师,此时应该是对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有了解,对于产品设计要有常识,对于未知的问题要知道如何入手解决,对于一个大问题知道如何分解交给下面的员工去做,这里每一项都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第二板斧:及时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第一层,相当于换位思考
第二层,凡事要回过头来三思,比如一开始听觉得对方全都是错的,要想着第二遍、第三遍,是否自己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只要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第三层,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搞出很多,比如别人骂你,思考他为什么没缘由的骂你,或许是一个疯子,那么以后躲远一些,也或许他真的有一个骂我的缘由,这个就是合理性,如果找到这个缘由,不仅理解了她的文投,而且对任性的理解也有了提升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经常做笔记,能更快的帮助自己走出重复错误的困境

做好最后1%

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
走完一百步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做东西、做事情上,还体现在交流和沟通上,比如在和别人打交道时邮件都要让对方说出“确认”两个字才算任务完成。
有的时候把事情做好,技术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多么优秀和崇高,至少也是为了有一套舒适方便的房子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腾讯和谷歌都会给比市场高一倍的薪水,这样就由公司来挑选最好的人,而不是让最好的人在几家公司中做比较,然而后面的事实也证明,这样的人能创造一般人创造不出来的奇迹
杀鸡一定要用牛刀,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对于关键岗位上的人,用一个一流的人和一个用三流的人,结果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引进一流的人而且让他能够安心为你工作很长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高出预期很多的待遇。

待遇和成长空间同样重要,年轻人更加看重后者

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他必须能帮助你在10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3到5倍的收入,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的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成长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

  1. 五级,指的是一个人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够熟练应用工程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
  2. 四级,需要有领导能力和在工程上把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的能力,就如上面说的“愿景-目标-道路”,他们能找出实现比较大的目标的道路;能否成为四级工程师,要看能否最好地解决一个有规模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得到机会,那是他们和上下级之间较强的沟通能力帮助了他们
  3. 三级,能够独立代领他人做出一个为公司挣得利润的产品,这里除了上述能力外,还涉及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营销能力。三级工程师,实际上也是非常好的产品经理,一个有良好工程素养的人,如果心胸开阔,愿意接受各种意见和建议,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
  4. 二级,能够做出先前没有的东西,世界因为他们多少有点不同。比如谷歌云计算的发明人就可以算一个
  5. 一级,开创一个产业的人,可能离我们太远了点

职场上的几个误区和四个破法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工作其实就是完成任务;职业则是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能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就是职业

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对自己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都要做,反正带来高收入但也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的事,尽可能不做或稍作

在工作中要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当我们做事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不喜欢我们的人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误区二:把自己当前单位的一个过客,而不是主人

虽然他们想的是利用这个工作做跳板,但是一旦有了过客心态就容易不上进,对自己最大的害处即是浪费时间又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误区三:疏于沟通

避免进入事先不打招呼,后期让大家接受,可以这样做
1. 任何时候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地沟通,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1. 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首先反省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怒了别人或是把别人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对方其实并没恶意;再次确认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最后再搞清楚对方这么做的目的
1. 永远要明确,工作室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任何香锦街的人都不应该被动地工作,想成为领导者,要平实地学习做一个领导,主动地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被人,支持自己的老板和团队,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想一想,当我们离开这个团队时,留下了什么
2. 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他的的态度就有所不同

职业员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两件事

很多职员在成长过程中容易犯同样的毛病,对事物贴得太近,只能看到色块,而忽略了整幅画,比如林肯侧身肖像,放大了只能看到色块

在任何时候,工程师都不能仅仅只关心自己技术的提升,而不去考虑这份差事还能做多久(这个产品是否会盈利)

最有效的沟通是在第一时间内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

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

一些人专业水平能力很高,工作也很努力,却一直得不到提拔的原因,因为缺乏大局观

管理者缺乏沟通能力,主要在讲不清楚一件事情,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想法方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脑子本身就不清楚,另一个就是生怕自己把事情说小了,别人不重视。

很多管理者第二个问题就是不了解细节,问第一句话能答上来,再问第二句话就不知道了,问多了就要找手下的人来回答,遇到这种问题,有可能提问的人就要继续问,“你怎么知道你手下的人告诉你的是真的呢?”;作为领导,如果不了解细节,整个部门就不可能有高效率。

总结一句话,基层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要弯下腰

职业中的帝道、王道和霸道

商鞅游说了秦孝公三次,分别为帝道、王道和霸道,霸道虽然短时间收效明显,但是不长久,放在职业中就是说,人如果不能广泛学习知识,只盯着自己那点专业,即使做到了10000小时的精进也是不可取的,必须要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以事情的时代了。

商业的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网购省下来的钱,势必会又把钱花掉,把多余的时间拿来享乐,甚至是浪费掉

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今天绝大部分都只是想要将线下的、实体的活动搬到线上去,而忽视了当经济发展之后另一种相反的趋势,二恰好后面这种被忽视了的趋势反而有更大的商业机会;原因很简单,第一个趋势,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路就越来越窄。第二个趋势,即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花钱,当然路就会越走越宽了

结合日本增田宗昭的成功,有三点启发
- [x] 首先,商业的本质并不是省钱
- [x] 其次,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那些随大溜忽视的机会(是互联网时代节省了时间、钱),让最终省下来的钱和时间花出去
- [x] 最后,互联网知识一种手段,需要对商业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

放在同学聚会上,如果给了太多时间选择,反而聚会只能停留在计划中,而比较的方法是,几个核心同学商量一下,定一个时间,然后通知大家就可以了,不要给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因为永远不能找到一个所有人都方便的时间。如果有的同学真的不能来,因为自己的其他安排崇宁秃了,他更多的也只是遗憾,而不是抱怨。因为哦们不是神,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满意。

一个好的产品神经者会想办法引导顾客,而不会去做迎合每一个顾客的事情。同样,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指定简单有效,同时还能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的制度,没必要试图在每一件事上取悦每一个员工

适度的选择给我们自由,但是过多的选择会适得其反

“第三眼美女新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三个阶段

第三眼美女跟IT产品的迭代是一样的
第一眼美女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不属于大众范畴,我们只能去欣赏她们(比如第一代的操作系统)
第二眼美女比上面的差一些,于是他们常需要懂得时尚谢姐才能引来周周围的眼光,这样一来和第二眼美女交往的成本就比较高,大众即使心里痒痒,也未必能得到(早起的Mac操作系统)
第三眼美女属于大众范畴,她们可能没有光鲜的外表,如果依然能够吸引人,那么必定有某种美德或者价值,而对于欣赏这种美德或者看重这种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对这样的美女会持续很久,除非这种美德或者价值不再了、过时了(Windows操作系统)

IT新产品也是如此,获得市场认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虽然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发明,但是毛病很多,只有对技术特别敏感的人才会关注使用它
1. 第二个阶段,解决了第一阶段的大部分问题,但是价格贵不好伺候,有钱人才会去使用它
1. 第三个阶段,解决了价格问题,普及了大众
不过目前很多的产品都走不完三个阶段,比如3D电视,就死在了第一阶段中

理性的投资观

不鼓励助退学去创业,而是反过来,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
作者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以下5句话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还要还给他(有些人前半生拼命挣钱,后半生在医院花尽)
1.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有效花钱,就等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
1.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1.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1.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光

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是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钱有效的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但也有要有点积蓄,来处理那种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

得到和失去是公平的,得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时也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因此,在追求任何好的东西(人和事)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他们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带来麻烦,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

要多挣钱,就要讲究效率,而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挣钱,不可取,一个人就算工作两倍的时间,最多挣一倍的钱,轻松挣大钱的人,单位时间挣钱的效率可以避普通人高出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为别人做事情,也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这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挣钱。

做人做事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好好说话

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

不会演讲的人除了忘掉了讲话的根本目的,还常常会犯这样的三个毛病
1. 讲话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
1. 试图在悠闲地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
1. 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一般在演讲前都应知道听众的北京,然后针对他们讲不同的内容

对于演讲者,能把一件事讲清楚,目的就达到了;如果听众真的有兴趣,他们以后还会来听的

在内容上面下功夫,而不是依靠几个段子和八卦。任何人讲话,都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准确地送达对方,而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们靠什么说服人

在说服人方面,事实比口才更重要
能否在工作中说服人,特别是说服我们的上级,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遇到要说服他们的时候,不去和他争吵,也不依靠巧舌如簧,二是拿出不可辩驳的事实,以一种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说服别人,毕竟,任何人都难以无视事实

回到今天的职场,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常常想找一个想法和自己完全一致、认为非常完美的人,但是这种人可能并不存在。为了宣传我们的想法, 也可以是一些看法并不和我们完全一致,但是能够坚持不懈地帮我们传播的人

在公司中也是,有一些技术专家,他们有很好的注意,甚至做出了有用的发明,但因为不会推广,想法和发明就被搁置了。这时如果有一个愿意宣传的产品经理,新的想法和发明才能被大家接受,很多时候,宣传新思维的人比提出新思维的人作用更大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更要靠他调动资源的能力。我们常常在单位看不起那些八面玲珑、善于四方周旋的人,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比他们高,但很多时候,就是这类人往往能说服领导办成事,这些人找“同盟军”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可见,聪明人总是善于借力的

如何做好演讲

作者代表基金做了一个简单的演讲,PPT的前5张说明问题

第一张:我们是谁,过去几年做了什么事情

在这张PPT中传递的信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以及概括自己的特点

第二张:我们提供什么

可以说明我们为大家提供什么样的便捷,或者对方没有而且着实需要到的

第三张:我们的投资哲学

呼应第一张的内容,展开降了“投人”的三点重要性,分别是一流的人可以把二流的项目做成一流;只有一流的人才善于往好的方向改变;人的诚信很重要

第四张:对项目的看法

那些最终把公司做得很大的人,都是有明确愿景和方向的,不是随大溜去盲从、去热潮概念,也不会挤进过热的市场

第五张:我们对所谓趋势的看法

不去赌所谓的未来趋势。

如果很多人几乎同时看到了类似的问题、有相似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趋势

创业者之所以想做一件事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特长,经过长时间思考的结果。知道某项技术已经成熟有上级,或是能解决生活中的痛点、看到了现有产品的不足,自己能够改进又苦于没有资源。

在展示层面,后四张PPT都是在支出第一张PPT的内容,这样整个10分钟的报告就传递出一个统一的消息,我们为什么过去做的不错,以后为什么有信心能够做的更好。

《见识》----吴军博士,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见识——吴军

    五月的第二本书,吴军老师的<见识>,认知升级类的好书,强烈推荐. 读书笔记如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rigth-9V/p/9182370.html

  2. 《数学之美》-吴军 读书笔记

    从吴军的<数学之美>找到了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前段时间先整理了<从一到无穷大>的笔记.现在整理下<数学之美>以巩固下. 近段时间AlfaGo 与人 ...

  3. 《数学之美》——吴军#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 吴军 第一章: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 主要内容概述:"语言和数学的产生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记录和传播信息".科技是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而发展进步的.信 ...

  4. 万维钢_《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读书笔记_1

    李世政的读书笔记 书名 <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作者 万维钢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阅读日期 20190516 书籍提纲 <序: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阅读前问题 ...

  5. 《见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精华版赏析!

    <见识>名词解释:指明确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见识产生于人的才智,也产生于他的天性与心地.本书从知识(最底层).见识(中层).远识(最上层)三个层次为结构来告诉你答案! < ...

  6. 读书笔记:田博士五年之后五年的总结

    读书笔记:田博士五年之后五年的总结 读书笔记:田博士五年之后五年的总结 preface 看看田博士五年的收获. 看看对我有什么帮助. content 其一 在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提升不是一个频道. 能做 ...

  7. 【读书笔记】牛新庄博士自传

    持续学习&持续更新中- 守破离 [读书笔记]牛新庄博士自传 牛新庄博士自传 参考 牛新庄博士自传 在认准数据库这个方向后,我开始深入学习数 据库理论方面的知识.当时,人大王珊教授的<数据 ...

  8. 吴军博士人生进阶三部曲:《见识》

    吴军博士人生进阶三部曲:<见识>

  9. 吴军《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前言 第一章-文字和语言 vs 数字和信息 第二章-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 第三章-统计语言模型 前言 本来想把题目写作读后有感或者叫什么心得体会,但是斟酌之后 ...

  10.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汇总

    其实我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的,但是这本书只是借来看的,而且这种杂谈性的书,也比较容易扯开去,就随便写了一些东西,大多是自己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现在给汇总一下发出来把.. 1. 第一章 AT& ...

最新文章

  1. c语言中24个字母,菜鸟求助,写一个随机输出26个英文字母的程序
  2. python图片的比例缩放、剪裁和下采样
  3. swift瀑布流实现_CSS 实现瀑布流布局(display: flex)
  4. BZOJ 4551树题解
  5. XML文档注释(C#)
  6. Java提取文本文档中的所有网址(小案例介绍正则基础知识)
  7. python可以处理矩阵吗_Python 稀疏矩阵处理
  8. C#驱动级模拟按键操作
  9.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54 (Rated for Div. 2): D. Edge Deletion(最短路树)
  10. mysql子查询sysdate_MySQL T6 数据库操作——查询(三)高级查询
  11. Net平台下的Mock工具---Rhino Mocks
  12. 2018.09.18 循环终止
  13. Dynamics 365Online Server-Side OAuth身份认证二(S2S)
  14. 【python】断言的用法
  15. python一次性导入依赖包_python如何导入依赖包
  16. 测绘人真实故事 | 放弃上万月薪从私企跳回国企
  17. CDN边缘智能助力5G
  18. 华为 dis ip routing-table怎么看?
  19. 【单片机】在用STC-ISP烧录程序过程中,一直显示“正在检测单片机”的解决办法
  20. Unity | VS2019中代码颜色的更改

热门文章

  1. 《通关!游戏设计之道(continue...)》
  2. Web Moudle
  3. python提取html中的href标签,如何使用Python从HTML获取href链接?
  4. jdk1.8新特性:stream流报错:stream has already been operated upon or closed
  5. python脚本运行越来越慢
  6. vmbox挂载共享目录
  7. ISE中FIFO IP核的Standard FIFO和First-word-Fall-Through模式的仿真比较
  8. Java多线程中wait, notify and notifyAll的使用
  9. SAP-ABAP-如何查找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增强(包括1代2代3代BTE表字段增强等)和标准的增强点
  10. 上楼梯(递归和迭代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