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初级基本原理总结: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 -19 C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电路闭合
    电路的基本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断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绝对不允许。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
    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只需一个;各个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电流路径有且只有一条。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条支路之间互不影响)  
    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可以不止一个;各个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电流路径不止一条。

判断串联、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

①分流法:观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如果电流有分支,则电路为并联;如果电流没有分支,则电路为串联。  
       ②断路法:将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观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继续工作。如果其他用电器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串联。

③电路工作特点法:观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如果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则电路为串联。  方法: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如果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先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线,然后再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电流(I)
      国际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 A),  1安培=103 毫安=106 微安。

电压(U) 
      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3伏=106毫伏
      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有电流则一定有电压。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是380伏

电阻(R)
       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 千欧; 1千欧=103 欧。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则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电阻(R)与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无关。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此结论绝对不能倒过来说。 
     公式:式中单位: I→安(A); U→伏(V); R→欧(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只是R的确定式,而不是决定式) 。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

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⑤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U1/U2=R1/R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实际意义:用多个大电阻并联起来代替小电阻。 
变形式 R=R1.R2/(R1+R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则不适用。 如果n个等值(R)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④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 
⑤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W1/W2=Q1/Q2=P1/P2=R2/R1      I1/I2=R2/R1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

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度(千瓦时)KW.h,  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 W→焦(J); U→伏(V); I→安(A); t→秒)。

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 ,   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

电功率(P):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a.如果W用焦(J),t用秒(s),则P的单位是瓦(w);

b.如果W用千瓦时(KW.h),t用小时(h),则P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

④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⑤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⑦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 ;(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 U额时,则P实 < P额;(灯很暗)。  c.当U实 = U额时,则P实 = P额;(正常发光)。

⑨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即同一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跟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平方成正比,P1/P2=U12/U22) 例如:一只标有"220V  100W"字样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它消耗的实际功率是25瓦)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①计算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J); I→安(A); R→欧(Ω); t→秒。)

②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Q=W,可用电功计算公式来计算电热.(如热水器,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电热毯,电热灭蚊器,电烤箱,电熨斗等纯电阻用电器), 即有     Q=W= Pt=UIt =U2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补充结论: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U1/U2=R1/R2

②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W1/W2=Q1/Q2=P1/P2=R2/R1      I1/I2=R2/R1

③额定电压相等的用电器: 
   a. 额定电压相等的用电器(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的其电阻越小;额定功率越小的其电阻越大。 
   b. 当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时,额定功率越大,它消耗的实际功率越小(灯泡较暗);额定功率越小,它消耗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较亮)。   可简单地记成“额大实小,额小实大”。 
   c. 当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时,额定功率越大,它消耗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较亮);额定功率越小,它消耗的实际功率越小(灯泡较暗)。   可简单地记成“额大实大,额小实小”。

④同一用电器接在不同电压的电路中时,它消耗的实际功率大小跟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即     P1/P2=(U1/U2)2

⑤两个不同规格的电灯(其它用电器)串联时,应让额定电流小的电灯(用电器)正常工作;当它们并联时,应让额定电压小的电灯(用电器)正常工作。 ⑥两个电阻(假设R1>R2):当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时,R1消耗的实际功率大于R2消耗的实际功率,即P1> P2; 当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时,R1消耗的实际功率小于R2消耗的实际功率,即P1< P2。 ⑦解决串联电路的相关问题时,应抓住“电流相等”这一特征; 解决并联电路的相关问题时,应抓住“电压相等”这一特征。

电学公式汇总 :

总结不好多多担待,文章只单纯个人总结,如不好勿喷,技术有限,有错漏麻烦指正提出。本人QQ:373965070

电路初级基本原理总结相关推荐

  1. MOSFET 和 IGBT 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笔记(六)变压器耦合栅极驱动

    变压器耦合栅极驱动 1.单端变压器耦合栅极驱动电路 2.双端变压器耦合栅极驱动 在高电压栅极驱动 IC 出现以前,使用栅极驱动变压器是唯一一种在离线或类似高电压电路中驱动高侧开关的可行解决方案. 现在 ...

  2. MOSFET 和 IGBT 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笔记(一)MOSFET技术

    MOSFET技术 1.器件类型 2.MOSFET模型 3.MOSFET关键参数 4.开关应用 5.开通过程 6.关断过程 7.功率损耗 8.寄生器件的影响 双极晶体管和 MOSFET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

  3. MOSFET和IGBT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的学习(1)

    1.MOSFET相对于三极管的优势 其中一个优势是,MOSFET 器件在高频开关应用中使用 应用非常重要.MOSFET 晶体管更加容易驱动,因为其控制电极与导电器件隔离,所以不需要连续的导通电流.一旦 ...

  4. MOSFET 和 IGBT 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笔记(四)高侧非隔离栅极驱动

    高侧非隔离栅极驱动 1.适用于P沟道的高侧驱动器 2.适用于N沟道的高侧直接驱动器 1.适用于P沟道的高侧驱动器 高侧非隔离栅极驱动可按照所驱动的器件类型或涉及的驱动电路类型来分类.相应地,无论是使用 ...

  5. MOSFET 和 IGBT 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笔记(二)栅极驱动参考

    栅极驱动参考 1.PWM直接驱动 2.双极Totem-Pole驱动器 3.MOSFET Totem-Pole驱动器 4.速度增强电路 5.dv/dt保护 1.PWM直接驱动 在电源应用中,驱动主开关晶 ...

  6. MOSFET 和 IGBT 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笔记(五)交流耦合栅极驱动电路

    交流耦合栅极驱动电路 1.计算耦合电容 2.耦合电容器的启动瞬变 3.总结 栅极驱动路径中的交流耦合可为栅极驱动信号提供简单的电平位移.交流耦合的主要作用是修改主MOSFET 的开通和关断栅极电压,而 ...

  7. MOSFET和IGBT栅极驱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2)

    1.PWM直接驱动 驱动主开关晶体管栅极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 PWM 控制器的栅极驱动输出,如图 (1)如 图 8中所示,PWM 控制器和 MOSFET 之间可能有较大距离.由于栅极驱动和接地环路迹线形 ...

  8. 【笔记:模拟MOS集成电路】偏置电路(基本原理+结构分析)

    一丶什么是偏置电路?   首先,对于一个单级双极性晶体管放大电路,为了使其可以将信号不失真的放大,我们必须将晶体管置于合适的工作条点.最基本的放大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结反偏" ...

  9. 姚氏百万富翁 混淆电路_姚氏混淆电路原理简介

    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技术主要是指,多个通信的参与者在保障通信和计算过程的正确性.隐私性.公平性等安全特征的基础上,联合进行某些功能函数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63) - 实用序列化: JSON/XML/MessagePack
  2. Hello,Akka
  3. C#字符串中特殊字符的转义
  4. 卸载64位python3.6再安装32位python3.6
  5. VTK:IO之ReadBMP
  6. mysql 表级锁_MySQL行级锁和表级锁
  7. 论文阅读04:Deep Triplet Hashing Network for Case-based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8. 兼容ie\firefox\chrome的cursor
  9. Druid 在有赞的使用场景及应用实践
  10. StyleGAN图像风格转换相关经典论文、项目、数据集等资源整理分享
  11. xvidcore.dll not found视频播放问题
  12. 第三阶段:数据存储与计算(离线场景):3.2 数据存储hdfs
  13. 【经验贴】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经验
  14. 中国机器人界“诺贝尔奖”!深眸科技实力斩获恰佩克年度创新品牌奖
  15. SOCKET实现广播(BoardCast)的发送和接收 (转)
  16. 数字证书在密改项目中的作用与应用实现
  17. 一刀传世服务器维护,#一刀传世#
  18. 入门win32——绘制图形
  19. nedc和epa续航里程什么意思_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标准EPA 、NEDC、JC08 是什么意思,哪个更严格?...
  20. 一篇论文又是Major Revision

热门文章

  1. bzoj 2194 快速傅立叶之二
  2. /boot 目录文件丢失修复记录
  3. 关于UIImageView的显示问题
  4. x86_64平台编译链接汇编程序
  5. win xp开机报错|内存不能为written
  6. overlapped重叠IO
  7. Spring的注解问题
  8. JDBC学习笔记(查询SQL语句得到的结果对象)
  9. PYTHON SOCKET编程简介
  10. C# RSACryptoServiceProvider加密解密签名验签和DESCryptoSer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