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梯子」系列,第二篇,强烈安利你认真看完,我也花了点时间做PPT配图,因为「黄金圈法则」我几乎每个需求都在使用,是我认为每个从事策划工作的职场人应该学会的思考方式!

「黄金圈」有啥用? 相信你遇到过以下的场景

· 用户说,如果有意见反馈功能就好了,照着用户说的做?
· 产品1.0发布了,明天就要给相关同事培训,PPT没思路怎么办?
· 运营说,公司数据太乱,有个管理数据的就好了,数据平台该怎么规划?
· 生活中,你想向别人安利自己的家乡/电影/有趣的工具,如何安利?

当你以后再遇到上述问题时,再回来看看这篇文章,希望能触发到你的「Aha Monment」~

01
「黄金圈」是什么?


这里的「黄金圈」并不是金拱门那个

「黄金圈」法则是营销大师 Simon Sinek 提出的理论

上面这段英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消费者更愿意为「本质需求」买单。

举个例子(瞎编的),假设外国车在一开始中国本地化的时候

· 宝马宣传策略
车好,发动机好,省油,动力足,安全

· 奥迪宣传策略
中国特有加长版,后排乘坐超舒适,尊贵

这种情况下高端市场谁的销量好?

肯定是「奥迪」,高端车和普通车,都是四个轮子,如何体现差异性,这时候再从表象入手已经不能体现差异,必须深入到人内心的本质。

国人好面子,「加长」「尊贵」简直就是直击老板们的内心,销量自然不差

上面的case中,如果只看到了「表象」,谈论的就是「是什么」,就是在「What」层面,但谈论的是「为什么」的时候,已经深入到了「Why」层面。

将事物分为「What-How-Why」逐层深入,就是「黄金圈」法则。

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网上各种版本都有,切入的角度不相同,下面总结两种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切入角度。

02
使用「黄金圈」实现「1-->0.1」的过程


当一个事物,现象或者需求已经存在的时,我们想要去探寻它,了解它,学习或者分享它的时候,适合用「What - How - Why」的思维方式

1)我们学新事物的过程
当面对一个新的事物,如果上来直接讲原理,多数人是会懵逼的

但如果你从表象出发
· What - 了解完这个东西是什么?
· How - 再了解这个东西它是怎么使用的?
· Why - 最终再去了解原理

那么这个过程就会变得顺畅很多,而这个过程实际也就是这样一个整体拆成一个个组成部分,掰开揉碎的过程

2)给老外介绍微信支付的case
举一个简单例子,假如有个老外来中国,他完全没有用过移动支付,你需要给他介绍微信支付

· Step1 - What
你需要告诉他什么是微信支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直接给他演示一遍支付的过程。

· Step2 - How
而当他知道了什么是微信支付之后,你教她如何使用微信支付,就需要一步一步的引导

  1. 绑定银行卡
  2. 实名认证
  3. 开通微信支付
  4. 设定密码
  5. 使用

· Step3 - Why
后续随着交谈的进一步深入

你们可以再去讨论一下为什么在中国会诞生如此通用的微信支付

又或者探讨一下为什么国内的人愿意使用微信支付,但是在外国更多使用信用卡?

探索内容其实是围绕的微信支付引申出的更加深入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例子,说明当一个事物它本身存在在那里,你要去介绍或者探索它的时候就可以通过「What - How - Why」的方式,实现「1->0.1」逐步拆解

千万不要觉得这东西太简单没有用。

我们试着把场景延伸一点,例如你去分析用户需求时,实际也可以使用这个策略

3)运营人员的数据看板的case
例如你要给公司内部运营人员做「数据看板」的工具,自动获取当天的数据形成图表显示。

当你收集需求的时候,注意!这个需求是已经存在的,你是可以通过需要通过「What - How - Why」的步骤去深入挖掘

例如,面对面交流时

· what - 运营人员口头表述的需求是什么?
· How - 他们现在用什么流程实现上述需求?(没有数据看板工具时,他们用什么流程完成数据汇总展示)
· Why - 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是因为KPI指标?还是领导个人喜好?

4)介绍一本书/一个工具/一部电影case

再比如你在写文章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时

· what - 这本书是关于什么内容?
· How - 作者是如何去呈现这些内容?建议读者怎样去阅读这本书?
· Why -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为什么作者会有书中的这些观点,而我是怎么看的?等

合理的使用「What - How - Why」,它能够在你大脑毫无思绪的时候,快速建立起逻辑框架,顺着这个框架往下走,能够深入的挖掘出不少有价值的内容。

03
使用「黄金圈」实现「0.1-->1」的过程


在产品策划需求的时候,需要将大脑中的点子,转化为最终实际可以被用户使用的产品。

这个过程我认为是从「0.1-->1」的过程,适合用「What - Why - How」的方式

策划产品功能时,一开始是不知道最终的形态是什么的,所以你需要从零开始一点点的深入,积累每一个0.1,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1。

举一个用户反馈功能策划的思考过程

1)用户反馈功能策划case

· Step1 - What
用户说需要一个反馈功能,我们设想用户能够利用该功能吐槽产品,反馈他的建议,产品人员能看到用户的建议,从而改进我们的产品

但如果直接开发,可能并没有挖到用户真实的需求

· Step2 - Why
我们继续去探索下,为什么用户会有这个需求?

问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时,解释说因为要退货,但是不知道怎么退,产品上也没有任何的提示,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所以我希望有反馈功能,你们看到我的问题就可以帮我退货

好吧,其实用户想要的并不是一个用户反馈的功能,而是一个帮助中心的功能,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完成退货,APP里又不存在帮助中心。

在他过往的概念里,退货就是打电话反馈给相应的人,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所以他需要一个反馈的功能。

虽然用反馈功能确实能够解决这一个用户的问题,但它不是最佳的方式。反而提供「帮助中心」给他,不仅能解决他一个人的问题,也能解决其他用户的问题

· Step3 - How
开始思考如何实现帮助中心,用「Visio」梳理清楚,当有了清晰流程后,再用「Auxre」画原型。

上述的这个例子实际是虚构的,但做产品过程中,问题会比上述的更为复杂,而且要规划的是一整个产品的所有用功能

但其实是对于整个产品,这样的思考思路依旧是成立的,将一整个产品拆散给一个个的业务流,每一个业务流里面去使用「What - Why - How」

2)完成老板的需求的case
如果你不是产品策划人员,这个思考方式依旧对你有用。

例如某天临下班的时,老板说做一个介绍公司的PPT,明天上午就要用!

如果你没有任何的思考,直接去做,即使你熬夜通宵,做出了一份「公司简史」,描述过公司从创立到现今取得的种种成就,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但第二天老板可能大发雷霆,因为你写的东西并不是他想要的。

你可以使用如下的方式思考
· what - 做一个介绍公司的PPT

· Why - 为什么需要做一个PPT?
老板回答「明天上午有投资人过来,需要你写个PPT,介绍一下我们公司」,价值,愿景,使命这些带过就可以了,着重描述一下我们的产品

需求明确了,老板是想通过介绍我们公司的产品来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所以你应该思考投资人希望看到什么

例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长率,日活跃等等,表现产品在市面上蒸蒸日上的感觉

· How - 将上述你思考的需要给投资人看的点,通过PPT描述出来

3)两种思考方式如何配合?
上述提及的两种思考方式,实际是相辅相成的。

当你设计一个东西的时候,东西不存在,是「0.1 -->1」的过程,用「What - Why - How」去思考整体流程。

而当你去探寻一个已知的事物的时候,实现「0.1 --> 0.01」逐步拆解的过程,用「What - How - Why」的方式

· 再回来看 「用户反馈需求的case」
case里面我们用了「What - Why - How」的过程#

「Why」这一步去探寻用户的需求的时候,是站在「用户的视角」,用「What - How - Why」去深挖

· 再回看「给老板写PPT的Case」
因为这个PPT,你不明确要写什么内容的时候,你要去创造它,我们用了「What - Why - How」的流程

当你在思考「why」时,是去思考「投资人」想要看什么,使用「What - How - Why」的方式去深挖。

而最终实际展示给投资人的PPT,也是通过「What - How - Why」来讲解,展示公司的实力。

所以,当你在创造时,从「0.1-->1」,用「What - Why - How」的大流程,去逐渐的将每个0.1拼接起来,成为1

但当你要深挖需求的时候,实际就是要深入的每一个「0.1」你要切换视角将自己作为需求方去思考「What - How - Why」,去深挖。

两种思维方式实际在过程中是不断切换使用,不断的将每一个「0.1」思考透彻,最终逐步汇聚成「1」

以上说的可能有点绕,如果看不明白的话,可以认真再看一遍

04
为什么推荐用「黄金圈」?


在我「梯子仓库」中,其实存在着多种思考模型,但是「黄金圈」却是我最常用的一种,我自己在生活中和在产品策划上的亲身实践经验也告诉我,这个思考方式普适性很广,极力推荐。

熟练的使用「黄金圈」,能很快的从「表象层」下的「本质层」去打「本质大Boss」,获得Boss爆出的装备 —— 「部分的真相」

05
重点总结


1.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由营销大师 Simon Sinek 提出的理论,事物有「What,How,Why」三个层,逐层深入。

① What,是什么
② How,如何实现
③ Why,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呢)?

2.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黄金圈」法则?

① 当你构思的时候,使用「what - why - how」
拿到一个需求不要立刻动手画原型,先思考可能的本质(为什么有这个需求),想清楚每一个「0.1」,最终再汇总为「1」,形成方案。

② 当你需要深入细节部分的时候,使用「What - How - Why」
一个事物本身存在在那里,你要去探索或介绍它时,可以通过「What - How - Why」的方式,通过「0.1-->0.01」逐步拆解的过程,获得更深入的挖掘。

以上内容为个人思考,可能有偏颇,欢迎留言交流~

这篇文章你可能看的觉得累,良药苦口,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优秀的你耐心看完啦~

欢迎关注「朱利安笔记」

AI产品经理,简书互联网优秀作者。 喜欢深度思考,分析产品逻辑,观察行业动态,定期推送产品干货(偏AI)和生活感悟,欢迎关注

点击我,关注干货公众号【朱利安笔记】~​mp.weixin.qq.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053912?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思考的梯子 | 黄金圈法则What-How-Why(超干货)相关推荐

  1. NPDP产品经理小知识:黄金圈法则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由Simon Sinek提出,西蒙曾在他的TED演讲中指出:"世界上所有伟大而令人振奋的领袖和组织,他们思考行动和沟通的方式都完全一样,但跟所有其他人的方 ...

  2. 产品经理分析问题的方法论——黄金圈法则

    目录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的组成] [黄金圈法则的两种思考模式] [如何应用黄金圈法则]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由Simon Sinek提出,西蒙曾在他的TED演讲中指出 ...

  3.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如何通过黄金圈法则建立共识?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与相关方建立共识,从而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并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案例分享:建立共识的重要性 01 建立共识是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比如说在项目初期,关于项目 ...

  4. 黄金圈法则:成功者必备的深度思考方法

    为什么 工作这么多年,接触过很多人,包括公司的老板.领导,牛逼的同事,还有创业过程中接触过一些创业者和投资人,发现人与人的差别太大.厉害牛逼的人做事做人真TM和一般人不一样.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也 ...

  5. Why-How-What黄金圈法则 的理解和运用

    为什么同样生产数码产品,苹果的出品能带来充满与众不同的惊喜? 为什么同样遭受社会的其实,只有马丁路德金能够领导到美国的民权运动? 为什么有那么多拥有更大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的发明者,最后还是莱特兄弟发明 ...

  6. 思维模型 黄金圈法则

    本系列文章 主要是 分享 思维模型,涉及各个领域,重在提升认知 1 模型故事 黄金圈法则通过特定结构的表达,更有效的展示问题的核心.主要用于沟通.演讲 及 学习效率的提升(自我沟通).在生活中使用广泛 ...

  7. 张瑞敏分享海尔变革实践:借鉴黄金圈法则 革自己的命

    今天,在青岛举办的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分享了海尔在互联网工业的变革实践,他强调,传统经济就像是跑步机,即便跑了一万步,还是在原地踏步,要从跑步机上下来拥抱互联网. 海 ...

  8. 创造“奇迹”的黄金圈法则,运营必看

    对于一款新产品来说,如果没有告诉用户做这件事的意义,用户可能会陷入迷茫.在TED<伟大的领袖是如何激励行动的>中西蒙·斯涅克曾提出了黄金圈法则,他认为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有背后的原因(why) ...

  9. 实习的“黄金圈法则”,你了解多少?

    美国的西蒙·斯内克,是国际著名演讲家.微软.好莱坞等机构领导力顾问,他挖掘出的那些优秀领导者和企业成功的底层逻辑,被称为黄金圈法则.黄金圈法则揭示了伟大的领袖是如何激励和影响人们的行为的,运用这个法则 ...

最新文章

  1. redis集群scan_利用scan迁移部分单点redis数据到RedisCluster
  2. labview初始学习过程中遇到串口读取框红蓝色交替闪烁的处理
  3. django项目允许其他机器访问
  4. PPLIVe是如何通过URL来启动程序的?
  5. java list.add()与list.addAll()方法
  6. cuda第一次计算耗时_CUDA优化的冷知识10 | GPU卡和Jetson上显存优化的特色
  7. SAP Spartacus键盘按下tab键之后,出现的focus state border是如何实现的
  8. [Vue.js] 基础 -- Vue常用特性
  9. tensorflow构建CNN模型时的常用接口函数
  10. 【echarts】使用心得之ChinaMap
  11. 冰点文库下载器去广告版百度文库下载工具
  12. Springboot结合ESAPI——配置XSS防御过滤
  13. 删除或复制文件提示:文件名无效或太长/目标路径太长/找不到该项目
  14. 极智装修知识|如何将效果图转化为实景的家? - 分享3
  15. 3DMAX 9 角色建模3 uv展开
  16. ubuntu下载安装google浏览器
  17. 《Windows驱动开发技术详解》学习笔记
  18. Unity调用Window提示框Yes/No(英文提示窗)
  19. 语言-英语-英国英语:英国英语
  20. Axure导入元件库

热门文章

  1. Find-Sec-Bugs 漏洞范例
  2. VCS编译仿真警告Warning
  3. 腾讯副总裁吴军答腾讯的“抄袭与创新”(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智慧)
  4. [n年以前的诗] 回想那一次
  5. 算法-数塔问题-c语言
  6. 目标跟踪: 卫星捕获
  7. Mac PS CC2018详细软件按照教程
  8. Python爬取微信公众号文章、点赞数
  9. 截屏、录屏、截长图快捷键汇总
  10. 关于mavon-editor中iframe 的使用 和插入视频、音频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