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双十一压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load 飙高,通常这个时候业务上都有受影响,比如服务rt飙高,比如机器无法登录,比如机器上执行命令hang住等等。本文就来说说,什么是load,load是怎么计算的,什么情况下load 会飙高,load飙高是不是必然业务受影响。

作者 | 蒋冲
来源 | 阿里技术公众号

双十一压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load 飙高,通常这个时候业务上都有受影响,比如服务rt飙高,比如机器无法登录,比如机器上执行命令hang住等等。本文就来说说,什么是load,load是怎么计算的,什么情况下load 会飙高,load飙高是不是必然业务受影响。

一 什么是load

我们平时所讲的load,其全称是Linux system load averages ,即linux系统负载平均值。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负载”,它衡量的是task(linux 内核中用于描述一个进程或者线程)对系统的需求(CPU、内存、IO等等),第二个关键词是“平均”,它计算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分别为 1、5 和 15 分钟值。system load average由内核负载计算并记录在/proc/loadavg 文件中, 用户态的工具(比如uptime,top等等)读的都是这个文件。

我们一般认为:

  • 如果load接近0,意味着系统处于空闲状态
  • 如果 1min 平均值高于 5min 或 15min 平均值,则负载正在增加
  • 如果 1min 平均值低于 5min 或 15min 平均值,则负载正在减少
  • 如果它们高于系统 CPU 的数量,那么系统很可能遇到了性能问题(视情况而定)

二 如何计算load

1 核心算法

坦白了不装了,核心算法其实就是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Exponential Weighted Moving Average,EMWA),简单表示就是:

a1 = a0 factor + a (1 - factor),其中a0是上一时刻的值,a1是当前时刻的值,factor是一个系数,取值范围是[0,1],a是当前时刻的某个指标采样值。

为什么要采用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我个人理解

1、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各数值的加权系数随时间呈指数式递减,越靠近当前时刻的数值加权系数就越大,更能反映近期变化的趋势;

2、计算时不需要保存过去所有的数值,这对内核非常重要。

我们来看看,内核是怎么计算load average的,以下简称load。

上面的指数移动平均公式,a1 = a0 e + a (1 - e),具体到linux load的计算,a0是上一时刻的load,a1是当前时刻的load,e是一个常量系数,a 是当前时刻的active的进程/线程数量。

如上一节所述,linux 内核计算了三个load 值,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 load 。计算这三个load 值时,使用了三个不同的常量系数e,定义如下:

#define EXP_1 1884       /* 1/exp(5sec/1min) */
#define EXP_5 2014      /* 1/exp(5sec/5min) */
#define EXP_15 2037   /* 1/exp(5sec/15min) */

这三个系数是怎么来的呢?公式如下:

  • 1884 = 2048/(power(e,(5/(601)))) / e = 2.71828 */
  • 2014 = 2048/(power(e,(5/(60*5))))
  • 2037 = 2048/(power(e,(5/(60*15))))

其中e=2.71828,其实就是自然常数e,也叫欧拉数(Euler number)。

那为什么是这么个公式呢?其中,5是指每五秒采样一次,60是指每分钟60秒,1、5、15则分别是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至于为什么是2048和自然常数e,这里涉及到定点计算以及其他一些数学知识,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暂时不展开讨论。

我们看看内核中实际代码:

/** a1 = a0 * e + a * (1 - e)*/
static inline unsigned long
calc_load(unsigned long load, unsigned long exp, unsigned long active)
{       unsigned long newload;// FIXED_1 = 2048newload = load * exp + active * (FIXED_1 - exp);if (active >= load)newload += FIXED_1-1;return newload / FIXED_1;
}

就是一个很直观的实现。上面代码中,第一个参数就是上一时刻的load, 第二个参数就是常量系数,第三个参数是active的进程/线程数量(包括runnable 和 uninterruptible)。

2 计算流程

load的计算分为两个步骤:

1、周期性地更新每个CPU上的rq里的active tasks,包括runnable状态和uninterruptible状态的task,累加到一个全局变量calc_load_tasks。

2、周期性地计算 load,load的计算主要就是基于上述calc_load_tasks 变量。

第一个步骤,每个cpu都必须更新calc_load_tasks,但是第二个步骤只由一个cpu来完成,这个cpu叫tick_do_timer_cpu,由它执行do_timer() -> calc_global_load()计算系统负载。

整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在每个tick到来时(时钟中断),执行以下逻辑:

上图中,棕色的calc_global_load_tick函数就是完成第一个步骤的,绿色的calc_global_load 是完成第二个步骤,蓝色的calc_load 就是上一节中描述的核心算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calc_global_load 把计算出来的load 值放在一个全局的变量avenrun中,它的定义是unsigned long avenrun[3],size 是3,用于存放1/5/15分钟的load。 当查看/proc/loadavg的时候,就是从这个avenrun数组中获取数据。

三 load高常见原因

从上述load的计算原理可以看出,导致load 飙高的原因,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runnable 或者 uninterruptible 的task 增多了。但是说复杂也复杂,因为导致task进入uninterruptible状态的路径非常多(粗略统计,可能有400-500条路径)。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有点滥用这个状态了。

本人基于多年的linux 内核开发和疑难问题排查经验,总结了一些经验,以飨读者。

1 周期性飙高

曾经有些业务方遇到过load周期性飙高的现象,如果不是因为业务上确实有周期性的峰值,那么大概率是踩中了内核计算load时的bug。这个bug和内核的load采样频率( LOAD_FREQ)有关,具体细节不展开讨论。这个bug在ali2016,ali3000, ali4000中已经修复。

排除这个原因的话,可以接着查看是否磁盘IO的原因。

2 IO原因

磁盘性能瓶颈

iostat -dx 1 可以查看所有磁盘的IO 负载情况,当IOPS 或者 BW 高时,磁盘成为性能瓶颈,大量线程因为等待IO而处于uninterruptible 状态,导致load飙高。此时如果用vmstat 查看,可能会观察到 b 这一列的数值飙高, cpu iowait 飙高,/proc/stat文件中的procs_blocked 数值飙高。

云盘异常

云盘是虚拟盘,IO路径长而复杂,比较容易出问题。常见的异常是IO UTIL 100%,avgqu-sz 始终不为0,至少有1 。大家不要误解,io util 100%并不意味着磁盘很忙,而只意味着这个设备的请求队列里在每次采样时都发现有未完成的IO请求,所以当某种原因导致IO丢失的话,云盘就会出现UTIL 100%, 而ECS内核里的jbd2 线程,业务线程也会被D住,导致load 飙高。

JBD2 bug

JBD2是ext4 文件系统的日志系统,一旦jbd2 内核线程由于bug hang住,所有的磁盘IO请求都会被阻塞,大量线程进入uninterruptible状态,导致load 飙高。

排除IO原因之后,接着可以查看内存情况。

3 内存原因

内存回收

task 在申请内存的时候,可能会触发内存回收,如果触发的是直接内存回收,那对性能的伤害很大。当前task 会被阻塞直到内存回收完成,新的请求可能会导致task数量增加(比如HSF线程池扩容),load 就会飙高。 可以通过tsar --cpu --mem --load -i1 -l 查看,一般会观察到sys cpu 飙高,cache 突降等现象。

内存带宽竞争

大家可能只听说过IO带宽,网络带宽,很少注意内存带宽。其实内存除了在容量维度有瓶颈,在带宽层面也有瓶颈,只是这个指标普通的工具观察不了。我们开发的aprof 工具可以观察内存带宽竞争,在双十一保障期间在混部环境大显神威。

4 锁

通常是内核某些路径上的spin_lock会成为瓶颈,尤其是网络的收发包路径上。可以用perf top -g 查看到spin_lock的热点, 然后根据函数地址找到内核的源码。 伴随的现象可能有sys 飙高,softirq 飙高。

另外,采用mutex_lock进行并发控制的路径上,一旦有task 拿着lock 不释放,其他的task 就会以TASK_UNINTERRUPTIBLE的状态等待,也会引起load飙高。但是如果这把锁不在关键路径上,那么对业务可能就没啥影响。

5 user CPU

有些情况下load飙高是业务的正常表现,此时一般表现为user cpu 飙高,vmstat 看到 r 这一列升高,tsar --load -i1 -l 看到runq 升高,查看proc/pid/schedstats 可能会看到第二个数字也就是sched delay 会增加很快。

四 根因分析大招

1 RUNNABLE 型load飙高分析

如上所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业务量的增加导致的,属于正常现象,但也有是业务代码bug导致的,比如长循环甚至死循环。但无论哪一种,一般都可以通过热点分析或者叫on cpu分析找到原因。on cpu分析的工具比较多,比如perf,比如阿里自研的ali-diagnose perf等等。

2 UNINTERRUPTIBLE型load飙高分析

所谓UNINTERRUPTIBLE,就是意味着在等,所以我们只要找到等在哪里,就基本找到原因了。

查找UNINTERRUPTIBLE状态进程

UNINTERRUPTIBLE,通常也称为D状态,下文就用D状态来描述。有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统计当前D状态进程的数量, 稍微复杂一点的工具可以把D状态进程的调用链也就是stack输出。这类工具一般都是从内核提供的proc 文件系统取数。

查看/proc/${pid}/stat 以及/proc/${pid}/task/${pid}/stat 文件,可以判断哪些task 处于D状态,如下所示:

第三个字段就是task的状态。然后再查看/proc/${pid}/stack 文件就可以知道task 等在哪里。如:

但有时候,D状态的task 不固定,这会导致抓不到D状态或者抓到stack的不准确。这时候,就得上另一个终极大招,延迟分析。

延迟分析

延迟分析需要深入内核内部,在内核路径上埋点取数。所以这类工具的本质是内核probe,包括systemtap,kprobe,ebpf等等。但是probe 技术必须结合知识和经验才能打造成一个实用的工具。阿里自研的ali-diagnose可以进行各种delay分析,irq_delay, sys_delay, sched_delay, io_delay, load-monitor。

五 总结

linux 内核是一个复杂的并发系统,各模块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就load 而言,只要从runnable task和 uninterruptible task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总能找到根源。

原文链接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文说清linux system load相关推荐

  1. linux cpu load 值,理解Linux系统中的load average(图文版)转

    一.什么是load average? linux系统中的Load对当前CPU工作量的度量 (WikiPedia: the system load is a measure of the amount ...

  2. Linux操作系统load average过高,kworker占用较多cpu

    Linux操作系统load average过高,kworker占用较多cpu 今天巡检发现,mc1的K8S服务器集群有些异常,负载不太均衡.其中10.2.75.32-34,49的load averag ...

  3. Linux System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Memory篇)

    转载于:http://www.ourlinux.net/operating-system/operating-system/linux-system-and-performance-monitorin ...

  4. Linux System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Linux System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gavinshaw/273692

  5. so使用原则(要么不支持,要么全部支持) 固定的运行平台 指定目录:System.load(/data/data/package-name/mydir/libmath.so);

    指定目录 System.load("/data/data/<package-name>/mydir/libmath.so"); 你应该尽可能的提供专为每个ABI优化过的 ...

  6. linux主机load average的概念计算过程注意事项

    最近开发的一个模块需要根据机房各节点的负载情况(如网卡IO.load average等指标)做任务调度,刚开始对Linux机器load average这项指标不是很清楚,经过调研,终于搞清楚了其计算方 ...

  7. java system.load()_System.load()与System.loadLibrary()

    Java load 和 loadlibrary方法的区别 1.  相同点: 两个方法都是用来装载dll文件,不论是JNI库文件还是非JNI库文件.本地方法在被调用时都需要通过这两发方法之一将其加载至内 ...

  8. System.load(String filename)和System.loadLibrary(String libname)的区别

    前言 之前一篇文章在写Native方法的时候,第一个步骤里面有这么一段代码 static {System.load("D:" + File.separator + "He ...

  9. System.load 和 System.loadLibrary详解

    System.load 和 System.loadLibrary详解 1.它们都可以用来装载库文件,不论是JNI库文件还是非JNI库文件.在任何本地方法被调用之前必须先用这个两个方法之一把相应的JNI ...

最新文章

  1. python刷新页面_小伙利用Python制作浏览器,网友点评这小伙将来要进腾讯
  2. python的turtle绘图体系入门必看(一)
  3. java的集合:List、Set和Map
  4. Spring AOP 应用篇
  5. VHDL基本门电路和数值比较器的设计
  6. 仿QQ打开网址显示的当前网页非官方页面
  7. onfigure: error: cannot find install-sh, install.sh, or shtool in
  8. ios开发快速入门教程
  9. wps白色背景设置为淡绿色保护眼睛预防眼疲劳
  10. XCTF_MOBILE16_boomshakalaka-3
  11. ROS2系列知识【5】:从海龟教程开始【1】
  12. Telnet 发电子邮件 E-mail
  13. 突然讨厌做前端,讨厌代码_如何安全清洁讨厌的游戏控制器
  14. 【python】setup.py的作用
  15. unity 使用超椭圆方程对图片进行裁切制作圆角矩形
  16. STM32DAC输出遇到的问题
  17. JAVA-广联达-小朋友站队问题
  18. 【TF-IDF算法+工具】实战分析关键词排名
  19. 海神祭司被机器人拉出来_美深海机器人意外殉职 水下10公里被挤碎(图)
  20. 编辑距离WER/CER计算的一种python实现

热门文章

  1. Linux的实际操作:文件目录类的实用指令 (显示路径pwd 显示文件ls 更改目录cd)
  2. linux 启动db2 服务器,Linux系统设置DB2等服务开机启动的过程
  3. 为什么要学习Java EE?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4. 【LeetCode笔记】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Java、动态规划、二分法、贪心)
  5. python实训名片管理程序_python3学生名片管理v2.0版
  6. c语言 单词变复数_【热点】浅谈 :怎样学好C语言?
  7. 操作系统信号量和管程
  8. 服务器ie打不开http协议,在浏览器输入地址后,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http协议浅谈)...
  9. android 指定语言的资源,Android国际化多语言切换
  10. python里面的import provide_Python importorror:没有名为wmi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