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EGIN / ————

有个读者,问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对他来说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应该拿出来说说。

问题是这样的:

有一群用户粉丝资源,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所谓粉丝资源,可能是公众号粉丝,可能是QQ群加过的人,常年积累而得,十万,几十万。也可能是实体店拉来的。

类似如此,并不是强关系,这样的粉丝资源,如果想做点上转化,卖货,您有什么建议呢?我自己更像文的是这个运营链条的逻辑,应该又那几个环节,而运营在其中可以做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

简单了说,是一句歌词: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屠洪刚《霸王别姬》

复杂了说,那就是今天这篇文章吧,希望对你有启发。

一、交易的基础

同样一块肉,部位相同、品质相同、重量相同,超市标价30元,菜市场新入住的王屠户一样标价30。

当你决定要买下这块肉的时候,在超市和菜市,你分别会先做什么?

  1. 什么都不说,掏钱包或者手机付款就是

  2. 什么肉这么贵,让我砍个价先

  3. 看看其他便宜的肉有没有类似的部位、品质和重量

对一些人来说,菜市不尝试还个价,就是犯傻,而同样对这些人来说,去超市还价,是更加不可理喻。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不管是菜市还是超市,都不还价。

当然,这群人的反面自然是,不管是菜市还是超市,都要尝试还价,否则就觉得自己亏了的人。

同样品质的东西,同样的价格,在不同的场景下,其可信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发生交易的基础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

第一个是供需

就是,我要有一个需求需要被满足,而别人可以供应给我解决方案。

第二个是信任

就是,我要相信我付出的代价换来的是一个有效满足我需求的供应。

我肚子饿了,要吃饭,平常,我会打开饿了么,因为外卖最省事儿了,不用走过去走回来,也不用择菜烧饭洗碗。

因为我的需求很简单,是填饱肚子,我不在乎便宜或者贵,我也不在乎食材处理是否卫生,会不会吃坏肚子。

但是,如果今天我要请朋友吃饭,那么大概率不会用饿了么叫外卖,最不济,也得是肯德基、麦当劳自己的外卖。

虽然基础需求一样是填饱肚子,但这个时候需求其实复杂了,请朋友吃饭,那么第一不能太寒碜,第二要干净卫生。

所以,如果没时间或者不方便去饭店,叫大品牌快餐自己的外卖最合适。

如果这个朋友很重要,根本不可以用外卖解决,那么我就要请他出去吃饭了,这时候,就要看,这个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了,而你和他吃饭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变得重要了。

原因是,在供需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变量去影响信任。

自己随便吃吃填饱肚子,就会信任最简单的:平台总不能这么坑我们用户吧?

朋友一起吃午饭,就要信任再往前一步:平台万一不靠谱,品牌总不能坑自己吧?

当重要的朋友答应一起吃饭时,这个信任就转变成了:哪家餐厅能够承受我的信任,帮我把这事儿弄得漂漂亮点的,我就把这顿饭订到哪家餐厅去。

为什么支付宝啊、蚂蚁金服之类的,只要出现用户质疑知情权问题、个人隐私,他们就立刻服软、道歉?

因为他们是金融类、信用类产品,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用户信任。所以,他们最怕的就是用户对品牌没有信任概念。

所以,像要促进交易的可能性,就要想办法让用户对你有信任感,于是我们就需要引入信任感如何建立了。

二、关系与信任

原先的问题,提的其实有一些误会。

强关系未必带来交易,而弱关系,未必就不能转化变现。

上面这句话怎么理解?

线下场景:

我有3个死党,其中有一个从2年前开始卖保险,按说我们穿开裆裤长大的,所以他卖保险,我们都应该支持,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在他那里买过保险,为什么?

因为他在老家,我在上海。主观上无论我多么想要支持他的生意,因为物理界限的隔阂,我都不可能成为他保险工作的业绩。

线上场景:

iPhone的充电线总是不够用,我需要家里有一根,办公室里有一根,丈母娘家有一根,所以除了iPhone随包装带着的那条线之外,我还需要2根充电线,这个时候我必须去另外再买两根。

我经常在某淘宝店买咖啡粉,和老板也算交易了很多次,算是比较强的关系,但是我不太可能去找这个老板,去问他是不是卖iPhone的充电线,所以我只能到处去搜,最后决定还是买亚马逊自己的Amazon Basic品牌的充电线,质量比较有保证。

亚马逊是不需要讨价还价的,所以我和亚马逊之间并不存在强关系,但是并不妨碍我去亚马逊上买充电线。

所以,用户与平台的关系是强还是弱,并不是决定用户是否与平台发生交易的必要条件。

而且,有些时候,并不是用户与平台直接发生交易,而是因为有用户,所以平台可以实现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变现逻辑。

但是,虽然交易本身不需要关系强弱来做支撑,这其中却依然存在另一套逻辑,这个逻辑叫做:

信任。

无论是我不在发小那里买保险,还是我选择Amazon Basic品牌的充电线,背后都存在信任逻辑。

我信任发小不会骗我,所以主观上我会认为如果发小的保险可以无视地域,那么我一定会在发小那里买,因为我信任这个人,连带着我会信任他手上的保险产品。

但是,我未必信任保险公司。

我信任Amazon Basic,是因为我买过各种品牌的充电线,但Amazon Basic有一些别的品牌并不具备的好处,譬如说,我不用担心Amazon Basic是否经过MFI认证,因为Amazon一定会做这件事儿;我也不用担心Amazon Basic如果买回来没几天坏了要怎么处理,因为如果用得不爽,30天我退货就是。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的时候,说过小米的例子。

小米之家线下店的平效达到了27万元人民币,平效啥意思呢?一个平方米能创造多少收入。

平效27万元,相当于4.5个优衣库,6个海底捞,或者6.7家星巴克,仅次于苹果。

原因是,小米这么多年建立起的品牌,让消费者相信:

小米的产品或许不是世界一流,但绝对是性价比超高,进了小米之家,可以闭着眼睛选东西,因为一定不会买错或者买贵了。

罗胖把这个称之为「认知战」:

认知战就是要建立最终的信任。

所以,你和用户之间,有多么强的联系,没有关系,不是重点,重点是,用户在认知上是否信任你?

《定位》这本书里,其实一直在强调认知。

  • 当消费者口渴时,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是不是你?

  • 当消费者想要休闲时,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是不是你?

  • 当消费者想要看电影时,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是不是你?

只有当消费者想要做一件事儿,而他能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是你的时候,你才能轻而易举的实现变现。而根本不用在意所谓用户关系是强还是弱。

所以接下来,我会说两件事儿:

  1. 如何建立信任?

  2. 如何管理用户?

三、如何建立信任

其实建立信任的方法很简单,和你平时交朋友是一样的。

  1. 为用户着想

  2. 承诺要做到

  3. 坚持做对的事情

在这件事儿上,其实我非常推崇小米和男人袜这两个品牌。

小米的案例我想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了,那么我给为男人做袜子的这个品牌打打广告吧。

大概5、6年前,武汉有个创业公司,决定为男人做袜子。

这是一个非常垂直而且细分的品类。

男人袜的运营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有一些亮点值得玩味。

  1. 用户群是男人,男人怕麻烦,所以男人袜没有注册流程,只有购买流程。

  2. 用户群是男人,男人暗地里都有些共鸣,所以男人袜每次快递的时候,除了袜子,还必然有一把大概15厘米长的纸质尺子+2颗弹珠(现在弹珠么了,取而代之的是贴纸)

  3. 用户群是男人,男人有时候有些小趣味,这个趣味让男人袜决定将错就错,让他们的官微自称「男人妹」

  4. 他们说他们要为男人服务,所以,袜子上大开脑洞,除了基本款,还有加厚款针对北方地区,还有防弹袜针对磨损问题,还有防臭袜穿几天都不会臭,还有免洗的一次性袜子穿了就丢……除了袜子,还涉及内裤……毯子之类……

这个品牌的有趣之处在于,你试过、用过,基本上就会留下来,年费续订。

他们很认真的思考,袜子是配件,是消耗品,他们不会频繁打扰消费者,因为消费者需要时必然来找他们。他们珍惜每次与用户接触的机会,只有在这个时候,你会知道他们又在捣鼓什么有趣的玩意儿,之前的什么冰丝毯众筹之类的玩法也是这样去触达。

当然,你会因为他们独特的小情趣去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帐号,然后就不是他来打扰你了,是你主动想要知道他们最近又在搞什么。

信任需要时间,所以不要以为1、2次接触就能搞定用户的信任,不可能的。

再说我从京东用户到亚马逊Prime的转变过程,其实也是很有思考价值的。

而这个转换点在哪里呢?

  1. 退换货

  2. 货品质量

  3. 决策成本

京东退换货已经很方便了,但是有一件事儿彻底让我倒向亚马逊。

还是充电线,有一次有一根充电线有问题,当时这根线已经用了2周了,然后我试着点开订单想要换货,结果亚马逊显示:可以直接退掉。

于是我试了一下,即便包装什么的都没了,亚马逊的快递员还是收走了货品,我试图向他解释我想要换货,但快递员很酷,直接告诉我:

没关系,不需要解释什么,直接退掉就好。

后来还发生过几次类似的情况,从来不需要解释,30天,你想要退,你就退。

这件事儿发生在2014年底,而当亚马逊的Prime对中国区开放时,我就直接加入了Prime会员——国内不限金额免邮+海外购满200免邮,很划算啊。

而关于Prmie的故事,我们下一个话题再说。

关于构建信任,我们其实可以这样总结:

在某些关键细节上坚持优于你的竞争对手,并让用户持续的体验到这些细节。你就可以在认知环节去构建用户对你的信任。

四、如何管理用户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亚马逊Prime的故事。

Prime会员2005年在美国推出,美国是个物流成本极高且物流速度极慢的地方,而Prime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免邮+2日送达。

所有人都认为99美金一年,卖Prime是一个必然让亚马逊亏本的生意,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2016年亚马逊的总营收为1360亿美元,而订阅服务的营收已经达到64亿美元(订阅服务的90%来自Prime会员费用)。

摩根士丹利的调研报告预测:

大约40%的prime会员每年会在亚马逊上花费超1000美元(只有8%的非会员会花费这么多)。

报告还发现,prime会员购物次数是非会员的4.6倍。

而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IR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亚马逊Prime会员每年在亚马逊平均消费1500美元,而非Prime会员平均每年的消费额只有625美元,两者之间有超过两倍的差距。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我又要开始大谈特谈会员营销了?

并不是,我想要和你说的,是如何去管理用户。

只要你有用户,不管他们和你的关系如何,距离远近,你都应该想办法去管理他们。

管理用户有两重含义:

  1. 划分用户层

  2. 基于不同用户层去管理行为

对用户层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基于消费水平的RFM模型,金字塔模型、正态分布模型……

重要的不是用哪一种模型,而是要搞清楚:

  • 对于你的产品来说,用户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 对于生命周期来说,什么阶段是可以转化价值变现的?

如果我们去看一款涉及交易的产品,我们通常会认为,用户在该产品中的生命周期应该是这样:

建立认知——挑选商品——首次交易——交付——再次交易——沉没流失

交易就是变现,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从认知策略上刺激用户去完成第一次交易,并且在第一次交易完成后,在交付中加强用户的交易欲望,促成再次交易。

这整个过程,是认知——体验——行为——体验——强化认知——行为的交替过程。

那么,在全量的用户群体中,大致就存在:

  • 还未交易过的用户

  • 已经交易过的用户

  • 多次交易过的用户

  • 很久没再次交易的用户

  • 不再交易的用户

从未交易走到已交易,需要关注其他已经完成过交易的用户,在交易环节中和交付体验环节中,有哪些感受好的地方,拎出来,把它标准化,提供给其他还未交易的用户。

持续迭代,直到这个标准化流程可以成功引导用户从未交易转化成交易。

同样,从多次交易到不再交易,一定也有环节带来了用户流失,找到这些点,优化掉,回顾消费者的留存情况是否发生了正向改变。

对于用户行为管理,其实有很多种方法,有兴趣就留言,我会用一次清单来给你解释。

而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吧,我觉得已经够回答那个问题了。

五、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其实聊了一个问题:

当我的用户与我没有强关系时,我怎么才能去变现他们的价值?

而亮哥的观点是:

在考虑面向用户的价值变现时,其实无需考虑用户关系。

需要考虑的是:

  1. 用户对我是否有充分的认知?

  2. 这些认知是否足够支撑他们对我的信任?

  3. 我对用户行为的理解是否到位?

  4. 我是否有能力去管理用户行为?

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解答,变现问题其实就可以迎刃而解。

————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分析|用户与我没有强关系,如何转化变现?相关推荐

  1. 腾讯QQ大数据:用户增长分析——用户流失预警

    1,前言:针对用户增长分析这个课题,本文主要从用户防流失的角度,阐述如何基于QQ社交网络数据构建用户流失预警模型,找出高潜流失用户,用于定向开展运营激活,从而有效控制用户流失风险,提升大盘用户的留存率 ...

  2. NBA理性分析:30年最强夺冠阵容

    无数据的分析不过一场嘴炮.本篇内容为科赛网用户AK_47基于科赛网明星数据集<NBA数据集>,进行的全面理性分析.30年最强夺冠阵容谁说了算,数据里见分晓. 1.数据集概览 NBA数据集: ...

  3. 如何通过百度指数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

    我相信,SEO人员都太熟悉"百度指数"了. 因为不管打算做什么关键词,大家都会先把这个关键词丢到"百度指数"去搜索一下,看看是不是捡到宝了.但是,百度辛辛苦苦弄 ...

  4.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基于AARRR模型分析用户增长

    编辑导读:前阵子,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报告在朋友圈刷屏,热度依旧不减.网易云音乐在运营上一直有自己的亮眼之处,本文作者用AARRR模型分析其用户增长,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什么是用户增长? 从18年从业至 ...

  5. PHP分销推广如何确立上下级关系,【解决方案+问题分析】微信分销会员上下级关系出现混乱,剖析全过程...

    微信分销会员上下级关系出现混乱,从反馈到分析问题如何发生 ,再到如果解决.在此把实际项目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以供以后和网友参考. 某日,接到一通领导打来的一通电话.电话主要内容是他曾接到一个用户的反馈 ...

  6. 强关系若因果,趋势胜过精准度,证伪而非证实的方法论,

    最近这两天老看到这样的观点,在当代,人们更应该放更多的时间在事物的相关性,数据的相关性,而非去努力的寻找原因.事实上"因果"的关系非常的复杂,绝对意义上的因果,也是不存在的. ht ...

  7. 微博 用户画像_分析用户画像?从微博数据采集开始!

    想设计一款新的产品,你了解未来的用户是什么样吗?想提升服务质量,用户调研应该怎么做?想评估新功能上线效果,用户情感偏好你了解吗?有了用户画像,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用户 ...

  8. 【沟通交流】弱关系向强关系的转变

    弱关系向强关系的转变 visio工具有很多,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就好,这里推荐微软产品 visio主要用于绘制流程图和架构图,可以清晰的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所谓: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使用工具- ...

  9. 用户体验五要素_Kwai竞品分析-用户体验五要素

    今天给大家分享下前段时间学习的产品课程-保姆级别竞品分析<Kwai竞品分析-用户体验五要素>- 刚过完年在家闲来没事就参加了一个比赛,全力以赴的那种,结果得了人气奖也拿了首推.感觉很棒-人 ...

最新文章

  1. C++知识点29——使用C++标准库(迭代器适配器)
  2. java.text.dateformat_使用java.text.SimpleDateFormat类进行文本日期和Date日期的转换
  3. Halcon —— 边缘检测算子详解
  4. MPEG音视频编解码之MP3编解码概述
  5. html留言板 php,linux下使用Apache+php实现留言板功能的网站
  6. python字符串_python字符串格式化
  7. Linux动态库的导出控制
  8. springboot禁止使用事务_springboot 中使用事务
  9. 围棋选手不到30岁就下坡,最大因素是什么?
  10. Spring学习04:事务控制(TransactionManager)
  11. 计算机音乐吧粉刷匠,中班音乐歌曲《粉刷匠》
  12. HTC One X S720e/G23刷ROOT教程
  13. 易基因|干货:手把手教你做RNA m5C甲基化测序分析(RNA-BS)
  14. Excel使用空格/逗号等对数据进行分列
  15. windows服务器系统监控
  16. IDEA代码提示快捷键Ctrl+Space不生效问题
  17. 妈蛋!HR你搞我,我的缺点就是身体不好不能加班,怎么了?
  18. PPPoE拨号过程解析
  19. 协作机器人实现古法艾灸
  20. 呼叫中心客服系统业务场景应用价值

热门文章

  1. Nacos系列【23】Nacos2.x服务发现模块之注册中心健康检查机制
  2. Sourcer與Buyer之職務分工
  3. 创客集结号:电热切割机器
  4. ROS Wiki教程总结
  5. php关于控制器和操作系统,ThinkPHP控制器学习(一)
  6. WEIXIN day_08(8.25) 学子影院项目实践4
  7.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西红柿熟吃好还是生吃好?
  8. jbod ugood 磁盘驱动状态_AS SSD Benchmark查看硬盘状态的详细操作步骤
  9. ipv6地址技术详解
  10. 会计用计算机正确手指摆放,打字姿势手位 打字手在键盘上正确放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