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七版)谢希仁编著(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qingl)

第一章(P39)

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解:

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 = D0 / (1 - U)-->D / D0 = 10

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 × 10^8 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2) 数据长度为10^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

发送时延Ts =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

传播时延Tp = 信道长度(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

1) Ts = 10^7 bit / 100 kbit/s = 100 s,Tp = 10^6 m / (2 × 10^8) m/s = 0.005 s

2) Ts = 10^3 bit / 1 Gbit/s = 1 μs,Tp = 10^6 m / (2 × 10^8) m/s = 0.005 s

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1)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2)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解:

1)100 / (100+20+20+18) = 63.3%

2)1000 / (1000+20+20+18) = 94.5%

1-29,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50 km。若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 × 10^8 m/s,试问链路的带宽应为多少才能使传播时延和发送100字节的分组的发送时延一样大?如果发送的是512字节长的分组,结果又应如何?

解:

传播时延Tp = 50 × 10^3 m / (2 × 10^8) m/s = 2.5 × 10^(-4) s

100字节时带宽 = 100 字节 / 2.5 × 10^(-4) s = 0.4字节/s = 3.2 Mbit/s

512字节时带宽 = 512 字节 / 2.5 × 10^(-4) s = 2.048字节/s = 16.384 Mbit/s

1-31,以1 G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试问在以距离或时间为横坐标时,一个比特的宽度分别是多少?

解:

距离:1 bit × 2 × 10^8 m/s(在光纤中的速率)/ 1 Gbit/s = 0.2 m

时间:1 bit / 1 Gbit/s = 10^(- 9) s

第二章(P67)

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it/s) ?

解:

W:信道的带宽;S: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 W × log2 (1 + S/N) (bit/s)

= 20000 × log2 (16) = 80000 bit/s

2-0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 kbit/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 /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 /N再增大到10倍, 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解:

C = W × log2(1 + S/N) b/s

S/N1=2 ^ (C1/W) – 1 = 2 ^ (35000/3100) -1

S/N2=2 ^ (C2/W) – 1 = 2 ^ (1.6 × C1/W) – 1 = 2 ^ (1.6 × 35000/3100) - 1

(S/N2) / (S/N1) ≈ 100

信噪比应增大到约 100倍

C3=W × log2(1 + S/N3) = W × log2(1 + 10 × S/N2)

C3/C2 = 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 S/N再增大到 10倍,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 18.5%左右。

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0.7 dB/km(在 1 kHz 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使这种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问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解:

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s = 20 dB / 0.7 dB/km ≈ 28.6 km

衰减应降低到 20 / 100 = 0.2 dB/km

2-16,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 四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B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C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D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S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

S•A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1,A 发送 1

S•B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 1,B 发送 0

S•C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0, C 无发送

S•D = (+ 1 + 1 + 3 – 1 + 1 + 3 + 1 – 1 ) / 8 = 1,D 发送 1

第三章(P109)

3-07,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 (X ) = X^4 + X + 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解:

根据给出的生成多项式可以得出除数为10011(数据后面补P(X)的最高位数个0)

作二进制除法, 11010110110000 / 10011,得余数 1110

11010110101110 / 10011余数为0011

11010110001110 / 10011余数为0101

故两种错误均可发现

仅仅采用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08,要发送的数据为 101110。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 P (X) = X^3 + 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解:

根据给出的生成多项式可以得出除数为1001(数据后面补P(X)的最高位数个0)

作二进制除法,101110000 / 1001,得余数011

故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 011

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解:

只要发现5个连续1,则立即填入一个0

每当发现5个连续1时,就将这5个连续1后的一个0删除

发送端的数据0110111111111100经过零比特填充是011011111011111000(下划线加粗表示添加的0)
接收端收到的0001110111110111110110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后是000111011111-11111-110(-表示对应部分删除的0)

3-22,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的10 Mbit/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 = 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 100 Mbit/s的以太网呢?

解:

以太网最小帧长度为64字节,也就是64 × 8 = 512 bit

1)10M以太网,争用其为512 / (10 × 10^6)=51.2 μs,现r = 100,则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t = 51.2 μs × 100 = 5.12 ms。

2)100M以太网,争用其为512 / (100 × 10^6)=5.12 μs,现r = 100,则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t = 5.12 μs × 100 = 512 μs。

3-33, 在图3-31中,以太网交换机有6个接口,分别接到5台主机和一个路由器。在下面表中的“动作”一栏中,表示先后发送了4个帧。假定在开始时,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表是空的。试把该表中其他的栏目都填完空。

第四章(P196)

4-17,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 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解:

进入本机IP层时报文长度为3200 + 160 = 3360 bit

经过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又加上两个头部信息,此时长度共有3360 + 160 +160 = 3680 bit

在第二个局域网,报文要进行分片,已知最长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 bit,所以共分成4片,故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3680 + 160 = 3840 bit

4-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4.153.17

(5)192.4.153.90

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解:

用目的IP地址和路由表中的子网掩码相与,若结果出现在路由表中的目的网络中,则转发相应的下一跳,若没有出现在路由表中的目的网络中,则转发到默认站R4

1)先把每个IP与掩码做“与”运算,求出网络号

网络号                                       可表示的IP范围

(1)128.96.39.0 /25                 128.96.39.1——128.96.39.127

(2)128.96.39.128/25              128.96.39.129——128.96.39.254

(3)128.96.40.0/25                  128.96.40.1——128.96.40.127

(4)192.4.153.0/25                  192.4.153.1——192.4.153.63

2)比较题目所给的五个分组IP对应的子网是否在上述范围中

(1)接口m0    ( 128.96.39.10 在 128.96.39.1——128.96.39.127中 )

(2)R2           (128.96.40.12  在 128.96.39.129——128.96.39.254中)

(3)R4            不在上述的子网中,则跳转到默认路由R4

(4)R3           (192.4.153.17  在 128.96.40.1——128.96.40.127中)

(5)R4            同(3)

4-24,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

(1)2;       (2)6;       (3)30;     (4)62;     (5)122;    (6)250

解:

由于是连续掩码,划分子网时如果子网号为n个bit,可划分子网数为(2^n)-2个,所以2个子网对应2bit、6对应3bit 、30对应5bit、 62对应6bit、122对应7bit、250对应8bit

2   个:   11111111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即255.192 0 0
6   个:   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即255.224.0.0
30  个: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00000000 即255.248.0.0
62  个:  11111111 11111100 00000000 00000000 即255.252.0.0
122 个: 11111111 11111110 00000000 00000000 即255.254.0.0

250 个: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即255.255.0.0

4-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     (2)86.79.65.216
(3)86.58.119.74       (4)86.68.206.154

解:

86.32/12的含义是前12位是网络地址,32的二进制表示是0010 0000。
而在可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第一个选项的前12位与以上表示的是一致的,即前8位相同,都是86,而33的二进制是0010 0001,前4位相同。
所以(1)匹配

4-55,如图所示,网络145.13.0.0/16划分为四个子网N1,N2,N3和N4。这四个子网与路由器R连接的接口分别是m0,m1,m2和m3。路由器R的第五个接口m4连接到互联网。

(1)     试给出路由器R的路由表。

(2)     路由器R收到一个分组,其目的地址145.13.160.78。试给出这个分组是怎样被转发的。

解:

(1)目的网络地址                     下一跳

145.13.0.0                       m0

145.13.64.0                     m1

145.13.128.0                   m2

145.13.192.0                   m3

*                                     m4

(2)收到的分组从路由器的接口m2转发。

4-56,收到一个分组,其目的地址D = 11.1.2.5。要查找路由表中有这样三项:

路由1     到达网络11.0.0.0/8

路由2     到达网络11.1.0.0/16

路由3     到达网络11.1.2.0/24

试问在转发这个分组时应当选择哪一个路由?

解:

选择路由3。

第五章(P245)

5-14,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

解:

源端口0632H = 6 × 16^2 + 3 × 16^1 + 2 = 1586

目的端口0045H = 4 × 16 + 5 = 69

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001C = 16 + 12 = 28字节

数据部分长度28 – 8 = 20字节。

此UDP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因为目的端口号<1023,是熟知端口)

服务器程序是TFTP。

5-23,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是70和100。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到少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解:

确认号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也就是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报文段首部序号字段的值。若确认号=N,则表明:到序号N-1为止的所有数据都已正确收到。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的数据包括从70字节到第99字节,共携带了30个字节。

(2)确认号为100。

(3)由于确认号为180,说明到第179号为止的数据都已收到,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179-100+1=80字节。

(4)由于没有收到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第二个报文段到达B时将会被丢弃,因此此时收到的报文段的最后一个序号为69。当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一向A发送确认,这个确认号应为70,表示到序号69为止的数据都已收到。

5-28,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当B向A发送回信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

解: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n和m。

在回信过程中,发送端的目的端口号将成为接收端的源端口号,接收端的目的端口号将成为发送端的源端口号。

5-30,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5535字节,而传输信道不产生差错,带宽也不受限制。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间为20 ms,问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解:

在发送时延可忽略的情况下,最大数据率=最大窗口×8/平均往返时间=26.2 Mb/s

5-31,通信信道带宽为1Gbit/s,端到端传播时延为10 ms。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解:

Throughput= 65535字节 × 8/(65535字节 × 8 / 10^9 + 2 x 10 ms)=25.54 Mb/s

Efficiency=(25.5 Mb/s)/(1 Gb/s)=2.55%
最大吞吐量为25.5 Mb/s。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5-49,以下是十六进制格式的UDP头部内容。

CB 84 00 0D 00 1C 00 1C

试问:

a.源端口号是多少?

b.目的端口号是多少?

c.用户数据报总长度是多少?

d.数据长度是多少?

e.分组是从客户发向服务器的还是相反方向的?

f.客户进程是什么?

解:

a.源端口号是头4位十六进制数字(CB84)16,这意味着源端口号是52100。

b.目的端口号是第二组4位十六进制数字(000D)16,这意味着目的端口号是13。

c.第三组4位十六进制数字(001C)16定义了整个UDP分组的长度,长度为28字节。

d.数据的长度是整个分组长度减去头部长度,即28 - 8 = 20字节。

e.由于目的端口号是13(是熟知端口号),分组是从客户发送到服务器。

f.客户进程是Daytime

简答题

第一章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

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存储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

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

按范围:

(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MAN: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 LAN: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 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12,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

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4,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22,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第二章

2-0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

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过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秒”和“码元/秒”有何区别?

答:

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都有一定限制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比特/秒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可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2-10,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

双绞线的特点:1. 抗电磁干扰2.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以使用双绞线;

同轴电缆的特点: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 ;

光纤的特点:1,传输损耗小;2,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3,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4,体积小,重量轻。

无线传输的特点:1,通信容量大;2.,传输质量较高;3,易于跨越山河

2-1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

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2-15,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易被敌人发现。

占用较大的带宽。

2-18,为什么在ASD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

答:

靠先进的DMT调制技术,频分多载波并行传输。

第三章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

用来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

(1)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接收端以便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与结束,封装成帧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2)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3)差错检测防止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网络资源。

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封装成帧,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

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

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

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

3-15,什么叫做传统以太网?以太网有哪两个主要标准?

答:

DIX Ethernet V2标准的局域网

DIX Ethernet V2标准与IEEE的802.3标准。

第四章

4-0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

IP、ARP、RARP和ICMP。

答:

(1)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2)ARP协议: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3)RARP协议: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4)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4-0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按照类来分,有5类:
A类:前8位为网络号,后24位为主机号,网络号首位为0。(32位的二进制)
B类:前16位为网络号,后16位为主机号,网络号前两位为10。
C类:前24位为网络号,后8位为主机号,网络号前三位为110。
D类:前4位为1110,后面28位是多播组号。
E类:前5位为11110,后面27位保留。
其中ABC类为网络单播地址,D类为组播地址。E类保留留待后用。
主要特点是唯一性。

4-07,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

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1)IP地址放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2)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因为在因特网上,是使用IP地址独一无二的标识每个主机(或路由器),但在发送数据时,使用IP地址的IP数据报向下要交给数据链路层,被封装成MAC帧,而MAC帧在具体的物理网络中传送时使用的是物理地址。连接在通信链路上的设备(主机或路由器)在接收MAC帧时,其根据是MAC帧首部中的硬件地址。只有在剥去MAC帧首部和尾部后将MAC层的数据上交给网络层,网络层才能在IP数据报中找到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4-10,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

答:

①128.36.199.3 B类     ②21.12.240.17 A类     ③183.194.76.253 B类

④ 192.12.69.248 C类  ⑤89.3.0.1 A类      ⑥200.3.6.2 C类

A类:1~126;B类:128~191;C类:192~223;

4-11,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答:

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IP数据报的处理复杂度,提高数据报的处理速度。坏处是,增加了上层协议的复杂性。

4-12,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

答:

错误的源地址重传数据报是没有意义的

不采用CRC可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

4-15,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

答:

IP层下面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所规定的一个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4-16,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

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4-44,什么是VPN?VPN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VPN有几种类别?

答:

即虚拟专用网络。

优点:减少运营成本以及降低远程用户的连接成本、能有效防止数据被窥探。缺点:可靠性和性能不在企业的直接控制之下、会产生安全风险。

类别:远程接入VPN、内联网VPN、外联网VPN

4-59,建议的IPv6协议没有首部检验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

对首部的处理更简单

4-60,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答:

中途的路由器不需要检查这一信息。

4-62,IPv6只允许在源点进行分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

可以大大加快网络中IP数据报的转发速度

4-66,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双协议栈 (2)隧道技术

第五章

5-06,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

答:

丢弃

5-07,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

答:

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9,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

答:

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

保证通信准确、高效,避免冲突。

5-10,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答:

用于计算运输层数据报校验和。

5-11,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而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提提供?

答:

不可。UDP提供对应用进程的复用和分用功能,以及提供对数据差分的差错检验。

5-15,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答:

因为TCP采用三次握手和错误重传机制,对于实时数据的传输会有一定的数据时延。

UDP没有拥塞控制,可能会出现丢包现象,且不重传。

5-16,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

不可。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才能明确哪个分组则得到了确认。

5-26,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字段?

答:

TCP首部除固定长度部分外,还有选项字段,因此TCP首部长度是可变的。UDP首部长度是固定的。

5-27,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个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字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来传送?

答:

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2^16 - 1 = 65535 字节。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 - IP数据报首部20字节 - TCP报文段首部20字节 = 65495字节。

通过循环使用序号,仍能用TCP来传送

5-45,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会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答:

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那么即使收到主机1的确认后,只会释放主机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而仍然可接受主机1发来的数据,所以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5-46,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

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第六章

6-02,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

6-03,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2)作用:为了提高DNS查询效率,并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和减少互联网上的DNS查询报文数量。

6-06,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与FT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用在什么场合?

答:

FTP 是完整、面向会话、常规用途文件传输协议。 TFTP 用作特殊目的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交互使用 FTP。 TFTP 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FTP 依赖于 TCP, 而TCP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TFTP 依赖 UDP,且TFTP代码所占内存较小。 增加了灵活性,也减少了开销。

FTP 提供身份验证。 TFTP 不。

6-10,假定要从已知的URL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服务器的Ip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试问:除 HTTP外,还需要什么应用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

答:

应用层协议需要的是DNS。

运输层协议需要的是UDP(DNS)使用和TCP(HTTP使用)。

6-23,试简述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答:

1. 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客户端和接收主机的 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

2. 邮件传送。

3. 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释放 TCP 连接。

6-30,电子邮件系统使用TCP传送邮件。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遇到邮件发送失败的情况?为什么有时对方会收不到我们发送的邮件?

答:

有时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不工作,邮件就发送不出去。

对方的邮件服务器出故障也会使邮件丢失。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qingl/p/9094406.html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编著(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qingl)...相关推荐

  1. 研究生考试 之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第一章 课后答案

    研究生考试 之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第一章 课后答案 目录 研究生考试 之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第一章 课后答案 一.简单介绍 二.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第一章 课后答案 1. ...

  2.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是2008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谢希仁.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等内容.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是由谢 ...

  3.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第一章 概述 1-10,1-17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 第一章 概述 1-10,1-17答案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 数据 ...

  4.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 ...

  5.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知识点总结

    1.专有名词: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es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交换点 IXP (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广域网WAN(Wide Area ...

  6. 计算机网络术语sonet,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第2章 物理层(示例代码)

    第 2 章 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 ...

  7.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第三章——数据链路层课后习题答案

    文章目录 3-01 3-02 3-03 解答 解析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解答 解析 3-04 3-08 3-09 3-10 解答 3-11 解析 3- ...

  8.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第二章——物理层课后习题答案

    文章目录 2-01 解析 2-02 解析 2-03 解析 2-04 解析 2-05 解析 2-06 2-07 2-08 解答 2-09 解答 2-10 解析 2-11 2-12 解答 2-13 解析 ...

  9.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 谢希仁 3-33答案

    课后题3-33 答案 之前在网上找的资料都不太对,这里写了个老师给的答案,仅供参考. 在图3-31中,以太网交换机有6个接口,分别接到5台主机和一个路由器.假定开始时,交换表是空的,将表填写完整. 动 ...

  10.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教授著)第四章: 网络层课后习题部分详细答案

    第4章网络层课后答案 (1).4-01 P195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优缺点.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P115 (2).4-02 P195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 ...

最新文章

  1. 一次线上故障之Java对象的一生简单总结
  2. map(&:name)在Ruby中是什么意思?
  3. c++/c SM4加密解密算法代码实现
  4. java窗口代码_Java系列教程day01——java的搭建环境
  5. docker oracle 11g
  6. 利用ado.net和winform连接ms Server可以做什么?
  7. 华为麒麟990芯片发布;谷歌宣布开源创新隐私保护技术;阿里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考拉;中国联通将设立100亿5G创新基金……...
  8. select null and select 1
  9. datetime使用
  10. cool edit pro 2.1中文版未定义外部错误怎么解决
  11. 一二线城市有哪些值得加入的互联网公司?
  12. Linux 安装字体
  13. 记一次使用screw 生成MySQL数据库文档
  14. [南阳OJ-No.33]蛇形填数|在n*n方陈里填入1,2,...,n*n,要求填成蛇形。
  15. 获取当天零点/最晚时间戳
  16. 了解透明数据加密 (TDE)
  17. 线上教学软件哪个平台好?
  18. Bluetooth协议
  19. 不会查看GIT版本历史?快收藏这个工具
  20. 浅谈windows 编程中SendMessage函数的妙用!!!

热门文章

  1. Android 自定义ViewGroup 设置wrap_content无效解决办法。
  2. oracle cube,oracle rollup和cube分析
  3. windows server 2008R2 修改账户密码
  4. candence的图纸大小设置_Candence基础知识1(CADENCE从原理图到PCB步骤 )
  5. 微服务:服务治理来保证高可用
  6. 【算法】h0145. 会议安排(贪心算法)
  7. 数学建模-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回顾
  8. 《剑来》语句摘录(七)
  9. 方差分析结果如何看?指标怎么计算?
  10. 组装服务器3c,服务器3C认证如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