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
(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2)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
(3)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
(4)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
(5)GPIO_Mode_Out_OD 开漏输出
(6)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
(7)GPIO_Mode_AF_OD 复用开漏输出
(8)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我想这几个概念是必须得搞清楚的,平时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推挽输出、开漏输出、上拉输入这三种,但一直未曾对这些做过归纳。因此,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详细理解:

如图所示,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 VT5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RC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
2. 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因为开漏引脚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如果需要同时具备输出高电平的功能,则需要接上拉电阻,很好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比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 。 上拉电阻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 OPEN-DRAIN提供了灵活的输出方式,但是也有其弱点,就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 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4.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补 充:什么是“线与”?:
在一个结点(线)上, 连接一个上拉电阻到电源 VCC 或 VDD 和 n 个 NPN 或 NMOS 晶体管的集电极 C 或漏极 D, 这些晶体管的发射极 E 或源极 S 都接到地线上, 只要有一个晶体管饱和, 这个结点(线)就被拉到地线电平上. 因为这些晶体管的基极注入电流(NPN)或栅极加上高电平(NMOS), 晶体管就会饱和, 所以这些基极或栅极对这个结点(线)的关系是或非 NOR 逻辑. 如果这个结点后面加一个反相器, 就是或 OR 逻辑.
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所有引脚连在一起时,外接一上拉电阻,如果有一个引脚输出为逻辑0,相当于接地,与之并联的回路“相当于被一根导线短路”,所以外电路逻辑电平便为0,只有都为高电平时,与的结果才为逻辑1。
关于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最后用一幅最简单的图形来概括:

该图中左边的便是推挽输出模式,其中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时下面的PNP三极管截止,而上面NPN三极管导通,输出电平VS+;当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时则恰恰相反,PNP三极管导通,输出和地相连,为低电平。右边的则可以理解为开漏输出形式,需要接上拉。

浮空输入:对于浮空输入,一直没找到很权威的解释,只好从以下图中去理解了

由于浮空输入一般多用于 外部按键输入,结合图上的输入部分电路,我理解为浮空输入状态下, IO的电平状态是不确定的,完全由外部输入决定,如果在该引脚悬空的情况下,读取该端口的电平是不确定的。
上拉输入/ 下拉输入/ 模拟输入:这几个概念很好理解,从字面便能轻易读懂。
复用开漏输出/ 复用推挽输出:可以理解为GPIO口被用作第二功能时的配置情况(即并非作为通用IO口使用)
最后总结下使用情况:
在STM32中选用IO模式
(1) 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可以做 KEY识别,RX1
(2)带上拉输入_IPU——IO内部上拉电阻输入
(3)带下拉输入_IPD—— IO内部下拉电阻输入
(4) 模拟输入_AIN ——应用 ADC模拟输入,或者 低功耗下省电
(5)开漏输出_OUT_OD ——IO输出0接GND,IO输出1,悬空,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实现输出高电平。当输出为1时,IO口的状态由上拉电阻拉高电平,但由于是开漏输出模式,这样IO口也就可以由外部电路改变为低电平或不变。可以读IO输入电平变化,实现C51的IO双向功能
(6)推挽输出_OUT_PP ——IO输出0-接GND, IO输出1 -接VCC,读输入值是未知的
(7)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_AF_PP ——片内外设功能(I2C的SCL,SDA)
(8)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_AF_OD——片内外设功能(TX1,MOSI,MISO.SCK.SS)

STM32设置实例:

(1)模拟I2C使用开漏输出_OUT_OD,接上拉电阻,能够正确输出0和1;读值时先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0);拉高,然后可以读IO的值;使用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GPIO_Pin_0);

(2)如果是无上拉电阻,IO默认是高电平;需要读取IO的值,可以使用带上拉输入_IPU和浮空输入_IN_FLOATING和开漏输出_OUT_OD;

STM32初学篇-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区别相关推荐

  1. 单片机(STM32)的GPIO框图:─ 输入浮空 ─ 输入上拉 ─ 输入下拉 ─ 模拟输入 ─ 开漏输出 ─ 推挽式输出 ─ 推挽式复用功能 ─ 开漏复用功能

    ─ 输入浮空 ─ 输入上拉 ─ 输入下拉 ─ 模拟输入 ─ 开漏输出 ─ 推挽式输出 ─ 推挽式复用功能 ─ 开漏复用功能 GPIO框图 保护电路: 高压保护--上拉二极管 低压保护--下拉二极管 输 ...

  2. 推挽输出配置上拉,下拉,无上拉下拉的区别

    STM32的GPIO的输入,输出与开漏,推挽,上拉,下拉的关系 输入输出的模式类别网上的资料有很多,我在这不多详写,主要写是GPIO 的管脚选用不同的模式,会对输出输入的电压造成什么影响 使用STM3 ...

  3. STM32 IO口的8中配置方式解读(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

    转自:http://blog.csdn.net/u010592722/article/details/45746079 STM32  IO口的8中配置方式: (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

  4. 深刻理解GPIO(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模拟输入、浮空输入,开漏输出,推挽输出的区别,以STM32为例)

    目录 前言 GPIO是什么 GPIO的八大模式 输入模式 浮空输入 上拉输入 下拉输入 模拟输入 输出模式 开漏输出 推挽输出 复用开漏输出 复用推挽输出 GPIO的输出速率 前言 学习了这么久的单片 ...

  5. 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区别

    转自:http://www.cnblogs.com/Jezze/archive/2011/12/23/2299857.html 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 ...

  6. 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

    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 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转载自: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2082651. ...

  7. (转载)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区别...

    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 (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2)GPIO_M ...

  8. 推挽、开漏、强上拉、弱上拉、强下拉、弱下拉输出

    概述 近来面试时经常问到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的优缺点.针对这两种输出我来个专门的介绍. 推挽输出(Push-Pull Output) 推挽输出结构是由两个MOS或者三极管收到互补控制的信号控制,两个管子 ...

  9.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推挽和开漏输出

    上拉电阻 & 下拉电阻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 下拉同理,也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低电平. 为什么需要上拉和下拉?以一个开关的例子来解 ...

最新文章

  1. Windows 8 / 8.1 禁用驱动签名最详细图文教程
  2. Cannot connect to the Docker daemon. Is the docker daemon running on this host?
  3. python怎么安装requests库-Python3.6安装及引入Requests库的实现方法
  4. mySQL的安装教程
  5. Java 实例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6. Sublime Text 3143 注册码
  7. 腾讯开源负责人许勇:未来开源计划重点是AI和服务小程序生态
  8. 052011GR2 _optimizer_null_aware_antijoin
  9. Android Multimedia框架总结(二)MediaPlayer框架及播放网络视频案例
  10. 烧写linux系统到盒子,在Linux命令行中将礼品包装在盒子中
  11. 三端合一跨平台开发的深度剖析(值得学习)
  12. noip2002 自由落体 (物理)
  13. Java是什么?Java的特点有哪些?
  14. Mac OSX常用软件
  15. 《缠中说禅108课》17:走势终完美
  16. 你认为中小企业到底值得引入企业erp系统吗?
  17. 【Redis】Redis 分片集群的渐进式扩容、缩容、管理
  18. selenium+pyquery爬取《鱿鱼游戏》评论2000+条
  19. 大学,我的三个不爽的事
  20. 基于Python实现本地音乐播放器的制作

热门文章

  1. 三阶魔方教程——ZZ解法
  2. 两年阿里面试官,面过200+人:给大家说点面试阿里技术岗的干货!
  3. 数据预处理常见措施及matlab程序
  4. 关于系统里同时有pycharm和Anaconda
  5. 这五件事发生的那一刻,即是ICO泡沫破裂的那一天
  6. 区块链的四大分支: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侧链
  7. 【问】结算时报错,提示“传递给系统调用的数据区域太小”,如何解决?
  8. Unity插件系列-JellySprite
  9. 鞋子,靴子,拖鞋傻傻分不清楚 pytorch实现分类 入门小案例
  10. Linux窗口化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