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π的历史

圆周率π可能是科学界内外最广为人知的自然常数了。早在公元5世纪时,南朝宋数学家祖冲之用割圆法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大约同一时间,印度的数学家也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5位。历史上首个π精确无穷级数公式(即莱布尼茨公式)直到约1000年后才由印度数学家发现。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π的精度也在极速提高。截至2019年,π的十进制精度已高达1013位。虽然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对π的精度要求都不会超过几百位,当前依然有许多科学家和爱好者为了打破记录、测试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高精度乘法算法等原因,不断地向π的更高位数发起挑战。

圆周率有许多优美的数学性质,由此产生的计算圆周率的公式和算法也有成千上万。借《并行计算》实验课的机会,我对其中比较有趣和有意义的一些算法进行了一波研究,实现了代码并进行了一些测试。

方法0:蒲丰投针与蒙特卡洛方法

在介绍蒙特卡洛方法之前,先讲一个概率学上的故事:

在1777年,法国数学家蒲丰(也有译作布丰)设计了一个投针试验,实验方式如下:

1) 取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上许多条间距为a的平行线。

2) 取一根长度为l(l≤a) 的针,随机地向画有平行直线的纸上掷n次,观察针与直线相交的次数,记为m。

3)计算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

蒲丰经过计算,得出这个概率是:

。由此蒲丰惊奇地发现:有利的扔出与不利的扔出两者次数的比,是一个包含π的表示式.如果针的长度等于a/2,那么有利扔出的概率为1/π.扔的次数越多,由此能求出越为精确的π的值。

一些数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

在概率学上,蒲丰投针实验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他首次使用随机实验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为概率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那么在计算机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蒲丰投针的思想,利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来预估出圆周率的值。当然,由于计算机能够很方便地生成随机数,没有必要使用投针的方式,只需随机生成点就可以计算出圆周率。以下描述一种简单的算法:

首先在(0,1)中生成两个随机数x,y,令(x,y)为坐标系中的一个点,那么它将均匀地分布在(0,0),(1,1)的正方形内。然后统计其中到原点的距离小于1的点的数量。这些点分布在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四分之一个圆上,则其占点的总数的比值的期望为π/4。因此进行多次随机,然后将比值乘以4就可以得到近似的圆周率值。

算法的执行过程如图所示:

这个算法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它天生支持并行或分布式计算,因为每次投掷的试验都是独立的,可以在很多台设备上分别进行随机试验,之后统计结果即可。

方法1:面积积分

上面的方法已经可以在1秒内计算出圆周率的前8位小数,但是如果想要结果更加精确,难度很大。因为这个算法完全依靠随机次数的增加来逼近理论上的概率,而大数定律的收敛很慢。那么既然上面的算法是通过四分之一个单位圆的面积来得到π的值,我们可不可以直接计算圆的面积呢?

由这个思路引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第二个方法:利用面积积分。能够得到π的函数很多,因此这个思路得到的算法也不唯一。这里选用了反正切函数y=arctan(x),利用公式

,可以得到下图中曲线与坐标轴之间围成的面积为π/4。

在计算机中,计算图形的面积一般可以用划分+近似为梯形面积+求和的方式来计算。具体算法为:将(0,1)的区间等分为n个部分,如第一部分为(0,1/n]、第二部分为(1/n,2/n]等,然后分别计算x坐标在这个区间范围内对应的图形的面积。由于此时对应的图形很“细”,可以近似地看做一个梯形或一个矩形,则可以套用梯形或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得结果。最后将这些矩形的面积相加,就得出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看出,这个算法的精确程度取决于一开始的划分数量,划分得越细,计算的精确度就越高。

同时这个算法也支持并行计算:在程序的开始对梯形的划分进行预分配,然后各个进程分别计算自己被分配到的梯形的面积,最后在进行求和即可。

并行程序的代码如下:

在单机4进程的并行环境下运行程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经过1e9次分割,误差2.49e-14,耗时0.589267秒,计算速度约为27位/秒。

方法2:幂级数

除了利用将函数积分转化为分段求和的方式来逼近圆周率之外,数学上还有不少可以用来计算π的公式,比如利用幂级数对arctan(x)进行展开可以得到:

对这个式子进行简单的循环求和,也可以逐渐逼近圆周率的值。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实现并行计算,首先由主节点确定要计算的项数,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各个节点,然后上多个节点可以分别计算式子的不同部分,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

以下是这种方法的代码:

在单机4进程的并行环境下运行程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经过2e9次分割,误差4.98e-10,耗时0.877899秒,计算速度约为14位/秒。

方法3:改进的幂级数

以上两种方法本质上都是通过逼近一个极限为π的数列来计算圆周率的。上面的两个数列每一项衰减得比较慢,要精确到10-N大致需要计算2*10N项。

对于幂级数而言,当x越接近于0时,收敛越快。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选取的x=1,离0有相当的距离。如果对arctan(x)在x=1/5处展开,可以得到级数:

以上级数由于含有1/5和1/239的指数运算,收敛速度很快。事实上,当n=4时,就有1/9*59<10-6;而右边收敛的更快。

采用和方法2相似的并行计算方式,我们就可以很快地计算圆周率了。从这种方法开始,由于计算出的圆周率的精度远超double或long double的精度,为了测试这种方案的效率上限,我使用了boost库中的multiprecision::cpp_bin_float这个高精度库,用来进行高精度数字的计算。该高精度库使用了FFT加速的大数乘法等运算,效率较高。

由于高精度的变量类型不在Mpi的基本变量类型范围内,因此改用了Mpi_Gather函数对其进行收集后手动叠加。此外,由于高精度场景下加法、乘法、除法等运算的复杂度不再是O(1),导致求和式中的每一项的计算所需的时间复杂度也不相同。因此并行时采用了均摊的思想,每个程序计算第(i+nk)项,其中i为程序的rank,n为线程数量,k为正整数。

本方法的代码如下:

在单机4进程的并行环境下运行程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经过1600次迭代,误差1.17666e-1999,耗时1.6秒,计算速度约为1250位/秒。

进行了更多数据的测试,结果如下:

720次循环,误差为6.28261e-999(精确到1000位),花费时间0.503472秒。

1440次循环,误差为1.17666e-1999(精确到2000位),花费时间1.447734秒。

2160次循环,误差为5.76950e-2999(精确到3000位),花费时间为4.64656秒。

3500次循环,误差为6.62508e-5000(精确到5000位),花费时间为24.713461秒。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循环次数(级数的累加次数)与圆周率计算的位数呈线性增长,增长率约为0.72(循环/位)。但可能是由于高精度运算比较耗时,如对高精度的指数、除法等运算的复杂度较高,可以看到随着位数的增加,运行时间的增长非常迅速,可能为O(n3)。因此使用这个方法来计算更多位数的圆周率比较困难。

方法4:BBP公式

以上这些圆周率计算方法都是基于简单的数学结论,已经能够获得不错的计算结果,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随着人们对计算圆周率更高位数的不断追求,其算法也在不断地被发明和改进。这个链接给出了一个圆周率位数的世界纪录年表,可以在这里看到各位前辈在这个问题下做出过的努力:Chronology of computation of π。下面研究并介绍了其中的几个典型的“超级圆周率算法”。

BBP公式,全称Bailey–Borwein–Plouffe formula,发现于1995年,以三位发表者的名字命名。

这个公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公式中的

。式子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单调递减、极限为0的式子,这意味着对于任意正整数k,求和式的第k+1项起每项都(远)小于

。这个性质使得该算法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特点:它可以跳过圆周率前面的位数直接计算目标位数,比如直接计算圆周率的第100000位,而不用耗费内存来存储和计算前99999位数字。

若想要计算圆周率的第n位(此处指十六进制下的第n位,后面会考虑如何计算十进制),对该公式进行如下变形:

然后计算右边的小数部分。其中右半部分可以写成:

其中mod指求余运算。这样,前半部分可以使用快速幂算法加速运算,复杂度为O(n*log(n));后半部分收敛速度很快,可以通过计算循环的前100项来代替。所以整个过程的复杂度为O(n2log(n))。

由于本算法是基于分别计算圆周率的各位数码,因此很适合改造为并行计算。在实验中我首先实现了BBP算法,然后将其改造成了相应的并行计算程序。

在细节处理方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运算结果进行按照16进制取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浮点数存储没有误差(因为分段运算,一点点误差都会导致后面的数值白算),先后尝试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对double进行截断,即根据C++中浮点数的存储规则,对其超出精度的部分进行截取,相当于在16进制下对16^-9取模;另一种方法是利用floor函数进行截断。经过试验,第二种方法比较稳定,在计算到10000位时都没有遇到问题,而第一种方法会产生误差。

以下是BBP程序的完整代码:

程序的运行截图如下:

测试结果:

计算到1000位,所需时间0.812535秒;

计算到2000位,所需时间1.839296秒;

计算到5000位,所需时间5.365835秒;

计算到10000位,所需时间14.599410秒。

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计算圆周率的效果较好,速度增长率接近线性(慢于线性的原因猜测是内存开销变大和高精度操作导致的缓慢),而且很短时间内计算出了前10000位的数值。

此外,这种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可以从圆周率的中间开始计算,如直接算出圆周率的第100000位而不需要知道前面的数字,既能很方便地转化为并行计算,又能提供一种计算圆周率较高位数的捷径。

阅读参考资料得知,这种算法可以被用于验证圆周率的超高位数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方法是利用其直接计算某一位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随机抽测。

方法5: Chudnovsky 算法

Chudnovsky 算法在1988年被乔纳斯基兄弟发明,是至今圆周率计算位数世界纪录保持者使用的算法。Google Cloud在2018年九月-2019年一月的五个月里,用该算法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前31.4兆位小数。

该算法的详细证明可参见这篇论文:JSTOR 40391165。它基于这个收敛速度极快的广义超几何级数:

对式子进行化简,使其便于计算机计算,可以得到:

因此算法可以写作一个迭代式:

其中

由于算法基于迭代,难以并行化。因此简单地对该算法实现了非并行的代码如下:

程序的运行截图如下:

该算法在三分钟左右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前25000位结果。由于这是在单核单进程的运行环境下进行的运算,达到这样的效率,比起BBP算法又是进步了不少。

事实上,虽然该算法从逻辑上难以并行化,但查阅资料得知,大整数乘法的FFT运算本身其实是可以并行化的,甚至可以放在GPU、TPU等设备中进行加速运算,达到更高的计算速度。如果以后有机会在这些设备上编程时,也许我会想办法在上面写一个Chudnovsky 算法,测测看它们的性能。

结论

经过这些实验可以发现,同样一个计算圆周率的问题,不同的数学原理得出了不同的算法,其结果和速度也会天差地别。

同时,随着计算位数的提升,不仅是公式的收敛速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在限制着计算的速度,高精度运算的时间消耗、内存消耗也开始出现瓶颈。查看世界纪录计算数亿上兆位圆周率的计算报告可知,在更高位数上计算时,RAM、Cache、磁盘、RAID、cpu指令集等因素也对结果有很大影响,都被优化到了极致。

此外,通过这次实验我也体会到了并行计算的强大之处:从蒙特卡洛算法到积分分割,再到级数计算和BBP算法计算数码,各种不同的算法通过各种方式被并行化,多个节点分别计算部分任务,然后再Gather到主节点上,达到了数倍的性能提升。

算法的优化是永无止境的。对圆周率这个超越数的探索过程,也是对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探索过程。从公式、算法到并行计算、硬件优化,也许这就是圆周率计算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资料

1. 《并行计算实验指导书——圆周率π的计算》 – 北邮软件学院 卢本捷

4. 圆周率 - Wikipedia

5. BBP Formula - Wikipedia

bbp公式求圆周率、python_【并行计算】六种方法计算圆周率相关推荐

  1. Python---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圆周率近似值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圆周率近似值 什么是蒙特.卡罗方法? 答:蒙特卡罗方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原理是通过大量随机样本,去了解一个系统,进而得到所要计算的值. 正方形内部有一个相切的圆,它们的面积之比是π ...

  2.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计算圆周率π

    一.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简介 蒙特卡洛是一个地名,位于赌城摩纳哥,象征概率.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是由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的,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q ...

  3. 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圆周率

    import random import mathdef calpai():n = 10000000 #随机实验次数r = 1.0 #圆的半径a, b = (0.0, 0.0) #中心点x_neg, ...

  4. Python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圆周率近似值

    实验目的: 1.理解蒙特Ÿ卡罗方法原理. 2.理解for循环本质与工作原理. 3.了解random模块中常用函数. 实验内容: 蒙特Ÿ卡罗方法是一种通过概率来得到问题近似解的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 ...

  5. python用bbp公式求圆周率_神奇的BBP公式,可独立计算圆周率任何一位数字,曾震惊数学界!...

    今天,我们来看一个神奇的关于圆周率的公式. 一千多年来,数学家们采用各种办法,来求圆周率的更高精度,比如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就曾利用复杂的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 ...

  6. 利用拉马努金公式和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圆周率

    拉马努金公式 #求阶乘函数 def myreduce(m):value = 1for i in range(1,m+1):value = value*ireturn value#求和项的函数 def ...

  7. python使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圆周率的流程图怎么画_在python中用蒙特卡洛算法计算圆周率...

    本文写给那些python初学者与对蒙特卡洛算法感兴趣,但却不知该如何理解或应用的人. (虽然我发现这个貌似有许多人做过了,但是程序都相对复杂,不便于理解,于是我就自己编写了一段程序,海龟的可视化请看下 ...

  8. 【Python】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圆周率及给定随机数种子

    蒙特卡罗方法 利用随机点分布,让随机点足够的多,用指定区域随机点数与总区域随机点数做比值来求取指定区域面积 求解圆周率,在一个正方形中撒点,根据在1/4圆内点的数量占总撒点数的比例计算圆周率值. 代码 ...

  9. MATLAB多种方法计算圆周率(pai)

    目录 一.利用无穷级数展开式求π的近似值 (1)方法一 (2)方法二:优化 二.利用定积分的近似值求π的近似值 求定积分的三种方法:矩形法,梯形法,simpson法 三.利用蒙特卡洛法求π的近似值 一 ...

最新文章

  1. 【laravel】同一代码段内,先更新数据,后查询修改的数据,查询结果错误的问题
  2. Android学习计划制定
  3. 认证拦截功能需求分析
  4. linux 创建ll,两台linux建立GRE隧道
  5. linux内核源代码_如何从源代码构建和安装最新的Linux内核
  6. GDUFE ACM-1030
  7. Swift 01.String
  8. 数据结构与算法笔记一:稀疏数组的应用
  9. Java常见笔试题(99.9%必问)
  10. CentOS 配置 固定IP
  11. 把自然语言文本转换为向量 | NLP基础
  12. 配置Oracle VM Manager服务器虚拟化软件
  13. 经典小游戏开发思路和算法之拼图(1)
  14. 一个Sqrt函数引发的血案
  15. js 实现经纬度转 城市-区县-街道
  16. Java 使用word模板创建word文档报告教程
  17. 上海调高公积金贷款上限 首次购房每户可贷50万
  18. MVC 音乐商店 第 7 部分: 会员资格和授权
  19. mmdet3d纯视觉baseline之数据准备:处理waymo dataset v1.3.1
  20. 模块“CHUSBDLL.DLL.dll“可能与您正在运行的Windows版本不兼容。检查该模块是否与regsvr32.exe的x86或x64版本兼容 【已解决】

热门文章

  1. 织梦php模板安装教程,织梦CMS模板详细图文安装教程
  2. implicitly has an ‘any‘ type...以及suppressImplicitAnyIndexErrors版本错误TypeScript 5.5问题
  3. Solace 调整最大连接数
  4. Automated Phrase
  5. 百分百解决 mbatis/mp报错 Invalid bound statement (not found)
  6. CentOS 7 使用RPM一键离线安装 GCC+tcpdump 环境
  7. 千峰网络安全笔记(前三讲)
  8. MySQL批量修改库、表、列的排序规则
  9. 免费java视频教程大全在线观看
  10. Houdini制作全流程你知道多少,快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