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2018年,Gartner的一份报告预测,2020年,50%的用户会将容器部署在生产系统中。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一比例估计还会进一步提升。包括容器、服务网格、DevOps等在内的云原生技术之所以受到业界的追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是企业数字化转型2.0的重要抓手。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不仅需要云原生的方法论,而且需要像容器、Kubernetes这样趁手的工具。

改变正在发生

容器、Kubernetes之所以受欢迎,关键在于它们能支持应用的快速开发和上线。云原生的兴起对于传统的应用架构和开发流程来说是一种颠覆。过去,企业中大多是单体应用,主要运行于主机之上,瀑布式的开发流程根深蒂固。但是在云原生时代到来后,人们逐步体会到微服务架构的好处,在基础架构层面也趋向于更多地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或混合云,以及容器平台,并且接受了像DevOps这样新的开发与运维理念。

上述技术和架构层面的改变,其实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业务需求的变化。以前,一个新的应用或系统上线,其周期可能要以年计,最快也要数个月。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开发节奏显然已经不能让企业满意。现在,一些互联网用户可能会一天更新一个版本,甚至一天更新几次。谁能满足用户频繁更新的需求?容器云,它是一种更轻量的分布式云架构。

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

4月19日,在青云QingCloud的技术创新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青云KubeSphere高级版2.0正式发布。别看KubeSphere早已声名在外,但它其实还是一个“小Baby”,因为它的第一行代码是在2018年4月写下的。从2018年6月发布社区版1.0.0,到2018年12月发布高级版1.0.0、2019年4月发布高级版2.0.0,再到2019年6月KubeSphere(QKE)容器云服务正式上线,KubeSphere一直在加速奔跑。

众所周知,原生的Kubernetes在功能和使用上有很多不足之处,它相当于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内核,而没有用户会直接使用内核。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像青云QingCloud这样的厂商推出Kubernetes的商用发行版。于爽回忆说,在开发KubeSphere之前,公司做了大量准备和调研工作,从2017年开始就在青云QingCloud云平台上向用户交付原生的Kubernetes PaaS应用。

“之前,我们使用Kubernetes,需要直接用命令行写配置文件,并用命令行进行操作。但是对于像银行、保险这样的客户来说,这显然太复杂了。”于爽表示,“我们的使命是基于Kubernetes再造企业级容器,简单说就是在Kubernetes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辅助IT人员使用的功能,比如统一运维、日志检索、监控等。用户使用越简单越好,就像使用苹果手机,开机后只需点几下就能完成设置并开始使用,即使遇到复杂的情况,用户自己看一下相关文档就能轻松解决。”KubeSphere(QKE)就是一个成熟的可以向企业用户交付的容器云服务,它提升了作为容器工具的能力,并且降低了学习成本。

怎一个“简”字了得

大道至简,这是KubeSphere给客户最深刻的印象。KubeSphere是一个完善的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平台,采用先进、灵活的架构设计,支持多租户、可视化的日志、监控告警、审计系统,以极简的方式提供完善的企业级体验,包含天生就适合微服务的分布式存储(QingStor NeonSAN),可实现租户虚拟私有网络 (VPC) 和100%二层隔离网络(QingCloud SDN)。

从用户的角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健壮、极简、易用的KubeSphere(QKE)容器云服务,而在背后支撑它的是青云QingCloud深厚的底蕴。底层基础设施是青云QingCloud的强项。从七八年前开始做云,青云QingCloud在存储、SDN等技术上有深厚的积累,并且拥有大规模云平台的建设和运维经验。Kubernetes是一个内核,它不仅需要对接底层不同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还需开发相应的插件或者驱动程序,这样才能与底层的基础设施联动。总之,青云QingCloud可以为KubeSphere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支撑。

KubeSphere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可以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最初的KubeSphere是一个私有化部署的产品,它要求客户提供虚拟主机或物理机资源,通过安装包安装,由用户登录控制台操控整个集群。用户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还有更多的用户,他们不想了解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只希望专注于自己的业务的开发,KubeSphere QKE(QingCloud Kubernetes Engine)正是为了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需求开发的。

KubeSphere QKE是基于青云QingCloud公有云平台交付的容器云服务,它将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工作屏蔽了,用户只需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拥有一个高可用的、底层使用青云QingCloud公有云的、稳定的Kubernetes服务。因为KubeSphere QKE是基于KubeSphere的,所以KubeSphere的主要功能,包括DevOps、微服务治理、统一监控、统一日志管理等都一并打包在内。

于爽介绍说,青云QingCloud计划今年内还将交付QKS(QingCloud Kubernetes Service)。相比QKE,QKS是一个更加简单易用的产品。QKE的使用还要面对Kubernetes集群,用户还是要关注基础资源的情况,比如有几台主机,主机运行情况如何等。但是采用QKS,用户看不到主机层面,这层资源完全交给青云QingCloud帮用户进行管理,用户只要留心自己的应用即可。所以QKS更适合那些需要极度敏捷性的公司,比如创业型公司有很多需要快速上线的业务。

简单一句话概括,QKE适合大型企业,而QKS适合中小企业。

平台化、产品化

平台归平台,应用归应用,这是青云QingCloud一贯秉承的产品理念。打造专业平台,构建平台化、产品化的能力,让用户不必再操心基础设施底层的众多技术细节。为此,青云QingCloud不断摸索、积累、创新,投入了大量内核开发人员、资源层技术人员、PaaS层技术人员和各种中间件及应用技术人员。“把我们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平台、产品交付给用户,让用户在自己的业务场景中最大化挖掘价值。”于爽表示,“正是以理念为指导,我们尽量降低学习曲线,将很多抽象的功能简单化,然后再交付给用户。我们的很多创新设计理念,只为了屏蔽复杂的功能,把简便交给用户。”

青云QingCloud也有十分成熟的混合云架构和方案。在容器和Kubernetes流行起来后,混合云的部署和应用会更加容易和便捷。因为容器对底层基础设施没有依赖,所以用户基于容器打造自己的业务应用,比如电商平台、OA系统或ERP系统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平台上的迁移,或者将一部分业务放在平台A,而另一部分放在平台B。“因为容器对底层基础设施没有依赖,所以只要用户的应用是基于容器标准构建的,就可以部署在任意平台上。”于爽如是说。

KubeSphere真的就是一个字,简!

于爽将青云QingCloud在容器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归纳:第一,专业的平台,青云QingCloud将多年来运营大规模公有云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以功能服务的方式融入到KubeSphere容器产品中;第二,青云QingCloud提供全栈的Kubernetes Engine,将用户需要的DevOps、微服务治理以一体化的方式交付给用户,这也是QKE的最大优势;第三,易用,这是用户实实在在的感受;第四,支持混合云,这也是Kubernetes和容器技术的天然优势,不需要额外的迁移成本。

青云QingCloud亮相KubeCon 2019大会

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Kubernetes发行版,但由于理念、定位不同,采用的交互方式不同,所以各厂商的产品也有较大差异。于爽表示,青云QingCloud的QKE除了托管完整的高可用Kubernetes集群之外,还具备DevOps功能、统一的监控、日志、告警和微服务治理,是一整套完整的控制台,可一体化交付。

彩蛋

已经确定的是,2019年第三季度,青云QingCloud将发布KubeSphere高级版3.0.0。接下来,QKS、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的发布也都在计划之中。

相信大家对青云QingCloud超融合一体机都非常熟悉了。计划中的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于爽透露,只要把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联上网,通上电,用户就可以拥有自己容器级别的产品。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主要面向的是二三线城市的客户,他们的技术能力不太强,需要非常简便、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另外,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也适合IoT的场景,用户可基于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构建边缘节点。在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把KubeSphere容器一体机理解成一种经过裁减的QKE,因为它更简便。

现在,青云QingCloud容器云服务包括DevOps、微服务治理等基本功能,而无服务器计算、API网关等功能正在研发中。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云报云报小编微信:Taogebj联系邮箱:15327768@qq.com

青云KubeSphere就一个字——“简”相关推荐

  1. 青云 KubeSphere 与 OpenCloudOS 完成技术兼容互认证

    近日,青云科技完成了 KubeSphere  V3.3 与 OpenCloudOS 8 的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测试期间,整体运行稳定,功能.性能及兼容性方面表现良好. 未来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共同 ...

  2. 云原生时代,青云QingCloud的“极简”之道

    科技云报道原创. 容器带来的巨大优势,甚至可能取代已有的云计算技术,其潜力让市场兴奋不已.然而,容器技术学习曲线陡峭,企业微服务实践进阶之路充满荆棘,高门槛的容器该如何在企业中平稳落地? ​ 如同10 ...

  3. 关于LInux安装KubeSphere说明

    1. KubeSphere 是什么 1.1. 官方解释 KubeSphere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以Kubernetes为核心的云原生堆栈,旨在成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即插即用架构,以促进其生态系统的 ...

  4. 如何一步开启容器时代?青云QingCloud有话要说

    说起通过数字化促进业务应用转型,简单说就是现在天天见诸报端的"数字化转型",这几乎是所有企业当下最迫切的需求. 对于这些亟待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上云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有数据统计 ...

  5. 玩转容器,首先你得登上青云梯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部署容器和微服务,则是终将被淘汰的节奏." 随着芯片和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化的日渐成熟.SOA的逐步广泛应用--种种技术的革新不断推动时代巨轮轰鸣向前, ...

  6. dataflow_Apache Beam,Google Cloud Dataflow和使用Python创建自定义模板

    dataflow 阿帕奇光束 (Apache Beam) Apache Beam(Batch + Stream) is a unified programming model that defines ...

  7. 从数据到知识,爱数告诉你总共需要几步

    岁末年初,是总结和展望的时节. 1月28日,爱数2020年度会议召开,由于疫情反复,使爱数原本准备在线下召开的2020年度会议大部分移师线上,形式虽然变了,但精彩不变. 2020,夯实地基 首先我们来 ...

  8. 混合多云场景下的 Kubernetes 多集群管理

    企业选择混合多云的驱动力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混合多云模式,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安全问题,这里我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安全事件,就一个发生比较近的事件来说,2021 年 3 月,欧洲云计算 OVH, ...

  9. 转,CV和resume的区别

    一直以来,BBS上的信息资料都传达给我一个网上"主流"的关于CV和resume的看法: CV约等于Resume,前者略倾向于学术,后者略倾向于工作经验,字数控制在1-2页内 说实话 ...

最新文章

  1. 用户体验已成过去时 AI要从公民乃至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 饿了么多活利器:实时双向复制工具(DRC)
  3. 深度学习(DL)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学习笔记随笔-03-基于Python的LeNet之LR
  4. 转专业入门NLP,这样学就对了
  5. Tomcat与Jre绿色环境配置(生产环境)
  6. 前端学习(2756):condition模拟启动配置
  7. 《力学》课时二质点运动学(二)
  8. 英伟达的“千人摩擦计划”:几千个智能体互相玩耍,学习跑酷更轻松
  9. 【FPGA基础】四位二进制--格雷码转换器(vivado)
  10. 计算机综合布线基本知识,综合布线的基本常识
  11. 整数划分问题 java
  12. Grid ++ MIME 类型配置 载入报表数据,检查此URL及其数据,错误提示 网络服务器响应不成功
  13. Mac 搭建Appium自动化测试环境
  14. API 接口大全之 1688
  15. 入驻华为严选商城性能测试案列
  16. 论文笔记-精读-8.24-Pruning neural networks without any data by iteratively conserving synaptic flow
  17. 解决猫盘x3p无法登录的问题
  18. SiteGround评测:堆叠的共享托管
  19. jquery基础 锋利的jquery
  20. 给select下拉框设置高度

热门文章

  1. [GO] Gin入门
  2. Android原生webView概述
  3. [解决方法]Your project file doesn't list 'win' as a RuntimeIdentifier.
  4. iframe去除边框
  5. dream on!!
  6. 正则看这三个网站就够了
  7.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将采取措施绕开本国加密货币监管
  8. R语言在图上标出点坐标_R语言绘制平行坐标图(PCP)示例
  9. 动态规划 01背包问题
  10. [linux] 远程服务器安装unrar(无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