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来自B站-《懂设计的产品人》,为本人学习总结引用
a. 产品经理不是一个软件,也不是一个专业技能,他是一个思维量变的过程;
b. 课程介绍:p1—讲解产品经理的基础认知,p2—从0到1搭建实战项目—电商;

一、产品经理的基础认知

1. 产品经理的定义

(1)产品管理—设计者、规划者、推动者、运营者—第一用户;互联网的发动机,处于核心地位;
    (2)乔布斯、雷军----用户需求,基于用户设计的产品经理—APP开发、网站、小程序等互联网产品;
    (3)产品经理—pm,—项目经理,
                产品经理----妈妈—生命周期负责—产品狗—不是执行者—背锅侠
                项目经理----老师—单一业务负责;
    (4)建楼—资源(启动资金、人、土地使用等-老板)—规划(住宅小区、步行街)—规划的图纸----砖、钢筋等等-(后端开发-代码)----装修美化(UI设计)–售卖(运营);
    (5)不重视产品经理—项目延期、没有核心负责人;
    (6)产品–带动技术;换位思考,

2. 产品经理发展史

(1)1927年–美国宝洁(海飞丝、飘柔)----迈克尔罗艾—品牌经理;2024年–bat–产品经理–网站策划,移动端产品经理—2011—李开复—产品经理是CEO的学前班
    (2)原始社会—工厂–现代化企业–科学管理、高效率—系统—业务—产品经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

3. 产品经理的发展

(1)不可能饱和–不是工具人;
    (2)更多形态的业务–pc–手机端–watch–vui;

4. 产品经理的分类

(1)工作性质:
         。前端体验性(用户体验、交互体验、视觉体验)–好看、好用、易用–UI设计
        。后端业务型(需求–业务–前后端);前端–看得见,用户能操作的;后端–数据库、接口、服务器等支撑;前后端—业务;
        。数据分析–(数据敏感、Excel–统计、查询、处理等等、sql、python);
        。商业渠道–运营人员–CEO;
    (2)行业划分:
        。电商—重要;
        。教育平台—趋势;
        。健康—根本;
        。金融、社交等

5. 产品经理在项目中的角色

(1)商业洞察者–(pest);
        P—政治—商机—口罩、头盔、猪肉的;----解决问题—利润;微信—移动互联网,—2g—3g—4g—5g–ar、vr;拼多多—;
        E—经济–思想觉悟;
        S—社会;
        T—技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2)创作者—用户需求;用户—指的不是某一个人,一类人;
            Eg:—车—旅行、工人拉货、兜风、耕地需求----真伪需求;—垂直细分;—MVP–最小可行性方案(迭代);
    (3)把控者—用户能看到的—UI设计做的,整体进度、人;
        人—人的作用大于一切;
        事—工作、事业;
        局—产品线;

6. 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职责

(1)对用户—用户调研、市场调研、行业分析;
    (2)团队—产品管理–配合、协作;
    (3)老板、甲方—产品宣讲、产品整体的规划;
    (4)项目流程扩展:
        。调研—切入点;
        。需求分析----资料;
        。产品推进;
        。产品运营;
        。产品迭代;

7. 产品经理必看十大类目网站

(1)聚合类数据—大数据导航
    (2)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清博大数据(公众号)、微榜(微博)、新榜(抖音);
    (3)浏览数据报告—百度指数、百度搜索、微博指数、360指数、搜狗指数
    (4)研究机构—艾瑞数据、企鹅智库、腾讯研究院、数独、数据局
    (5)影视综艺分析平台—骨朵数据、猫眼数据分析
    (6)淘宝后台数据—淘数据、生意参谋
    (7)视频平台—TBD、飞瓜、火烧云—B站
    (8)APP数据查询–七麦数据(aso100)、酷传—安卓-------(竞品分析)
    (9)新闻资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T橘子、虎嗅、36氪、百家号
    (10)协同平台—石墨文档、process on、飞书、腾讯会议、友盟、蓝湖

8.产品经理应具备的能力

(1)产品设计—设计功能、业务;—APP、网站、小程序、后台等等;
    (2)文档撰写—逻辑;
    (3)逻辑思维能力—思考能力;
    (4)业务梳理能力—想明白;
    (5)沟通能力;

9.如何学习产品经理

(1)心态—敬畏之心;
    (2)观点—产品经理不可以短时间培训,但是可以快速培养意识
    (3)核心能力模型
        。工具层—Axure-原型;亿图、process on–流程,XMind–流程图等
        。业务层—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竞品分析、用户画像、业务流程、原型设计;
        。思考层—ROI(投入产出比)—商业化思维;
        。底层—用户心理、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
    (4)去多体验产品;
    (5)想–思考–记录–动手写下来;
    (6)项目打磨

二、互联网思维与格局

1.互联网发展史

。web1.0—提供信息,网络–人,门户类(新浪、网易、搜狐)—2003;
    。web2.0—搜索,人—人,(博客、人人网、开心网)—2007;
    。web3.0—人机交互,(ai–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生活、智慧城市

2.当下互联网的格局

。bat、tmd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头条、美团、滴滴
    (1)百度—360亿—李彦宏–科技—搜索—竞价排名;百度网盘—爱奇艺—百度地图—百度文库—百度贴吧–好看视频—百度糯米—百度外卖;all in AI(5G)
    (2)阿里巴巴—4000亿—马云、张勇;电子商务,1688—B2B(商家对商家),淘宝–C2C(个人对个人),天猫–B2C(商家对个人);社交—阿里旺旺、新浪微博、来往–抗衡微信(失败了)—钉钉,视频领域—优酷、土豆;音乐—虾米;豌豆荚、高德地图、UC浏览器、饿了吗-----------阿里云–达摩院;
    (3)腾讯—4000亿—马化腾,社交–微信、QQ;游戏,电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楚楚街,腾讯视频、QQ音乐、腾讯地图、斗鱼、虎牙、快手
    (4)字节跳动—1000亿—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懂车帝、皮皮虾、飞书、夸克、tiltok;

3.互联网思维

(1)–把你的钱装进我的口袋;----把我的想法装进你的大脑;
     (2)a|b测试

(3)需求评审—案例—干系人—开会;
        问题–针对与这次新增搜索需求—有什么看法
        UI—搜索框用什么颜色、大小、风格、icon、描边
        开发—搜索背后的逻辑、数据库、接口、框架、语言
        运营—我们的用户在哪、留下用户、转化–变现
        老板—ROI—投入产出比
        产品经理—全局观—睿智的思维模型,—极强的说服能力—思维认知能力
    (4)互联网思维—建立在算法、共享、服务、品牌基础之上并能够很好的融入人性的平等经济
    (5)特征—大数据、零距离、驱透明、慧分享、便操作
    (6)九大思维:
        。用户思维—产品的本质就是用户需求;—0-1-冷启动;
        。简约思维—简约而不简单;—《简约之上》;—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极致思维—苹果–极致的用户体验
        。迭代思维—1-100–热推广;—大而全不行要慢慢迭代;
        。流量思维—流量就是钱—直播带货;
理论模型–AARRR–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转化–复购、裂变
        。社会化思维—正能量;
        。大数据思维—共享单车–;
        。平台化思维—多平台,公众号–pc—小程序–客户端–电视端–家长端(手机);
        。跨界思维—生态矩阵;小米–电视、电脑、路由器、空调;

4.产品思维

(1)产品思维–将互联网思维–产品项目上;
    (2)用户—产品的用户;(核心用户—每周活跃—每月产生消费–维系–付费;随意性用户—转化–核心;僵尸用户—激活;无需求用户—迭代业务—放弃;)
    (3)企业—做项目—做需求–业务–赚钱;
    (4)产品本身----用户体验,产品—用户–企业的商业价值;
    (5)互联网公司盈利方式
        。基本认知—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狗身上,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
    eg:微信—
        朋友圈广告
        第三方认证–支付接口
        小程序
        支付提现—0.6%
        表情包–增值服务
        广告–CPM/CPT/CPC/CPA/CPS;佣金–美团;商品销售;收费服务(阿里云);金融运作;增值服务;

三、产品知识的基础认知

1.好产品具备什么要素

(1)产品的定义
        。广义–能够被生产出来的东西–工业设计
        。狭义—互联网产品–APP
    (2)好产品必备的要素
        。产品维度—有效用–有用;—有价值(商业场景);—可持续(长期)
        。需求分析—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优化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字节跳动–抖音;
    (3)何如做好的产品
         。人的作用;
             BOSS、企业;
            用户—精准用户;
            优秀的团队–BOSS、pm、运营、UI设计、研发测试;
        。势的作用–点线面体,
        。场(使用场景–使用终端)

2.项目的开发流程

0-1
    (1)立项–确定一个项目;(资源、市场环境、人—;)
    (2)需求分析;市场–用户调研–需求–需求池;
    (3)业务----业务流程图、任务流程图、信息架构图、用例图;
    (4)原型—落地—Axure–交互设计;iOS规范
    (5)视觉设计–UI设计
    (6)切图、标注–蓝湖
    (7)前端开发–还原;
    (8)后端开发—搭建数据库、接口;
    (9)测试–上线–用户下载使用
1-100
    (10)更新迭代;

3.产品的生命周期

(1)产品—探索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探索期—产品刚刚上线–没有用户–MVP;—缺钱–VC(风险投资)—草创;
        。增长期—得到用户和投资人的认可—大范围运营–VC–千万;
        。成熟期—产品内核—用户体验—搂钱–延长成熟期的时间;
        。衰退期—尽可能多的搂钱—开拓新业务;
eg:滴滴:
        。探索–12-6—14-1月份–出租车
        。成长期–14-2月—15年------快的打架(竞品);
        。成熟期–搂钱
        。衰退-------;

4.产品常用的方法论

(1)产品矩阵图谱—产品三轴(x–内容;y–机制;z–体验)
        。内容(ugc—用户填充;pgc–专业填充;ogc–职业填充)----功能–业务–需求–用户—51%以上;—场景–变量;
        。机制----规矩–法律–宪法–公民;产品—法律;微信—好友—5000—500,红包–200,朋友圈–9张;核心目的–产品业务更好用,服务于用户
        。体验----性能体验–开发、网络、服务-bug;交互体验—(人人、人机-HCI、机机,)—唐僧;视觉体验;
    (2)三级火箭;
         。第一级------引流–带来用户
         。第二级------沉淀商业场景—留存
        。第三级------赚钱–可持续的赚钱
    eg1:—360
        第一级—免费杀毒工具;—吸引流量
        第二级—网络安全平台–360网址导航----沉淀到一个场景
        第三级—打广告赚钱
    eg2:—小米
        。第一级----卖手机;性价比高
         。小米商城—小米之家
        。生态体系;
    (3)SWOT(s—优势、w—劣势<内部分析>、o—机会、t—威胁<外部分析>)
        。eg:淘宝—c2c–电子商务平台
        s----优势
        海量的用户----80%----十亿件;
        支付宝----;
        阿里巴巴—阿里云–达摩院
        w----劣势
        商品质量偏差,服务对象A—平台—服务对象B;
        经营成本高;直通车、钻展----cpc点击收费、cpm;
         恶意竞争
         o----机会
        移动互联网发展
        网民购物态度的转变
        购买力的提升
         t----威胁
        腾讯系电商平台的围攻
        电商直播(罗永浩—抖音)
        支付体系—微信支付分走一杯贡
        物流----京东—四流合一(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eg:天猫—也是阿里巴巴—b2c;
                 s----优势
                阿里巴巴;
                很多规范,约束商家,保证商品质量
                优质服务
                w----劣势
                产业链太长;运营成本高
                 后端物流
                 o----机会
                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增加
                 政府的扶持力度
                技术领域的主要突破
                t----威胁
                竞争严峻—腾讯系
                商家盈利难
    (4)5w3h(八何分析法)
        。what----你做的是什么
        。why-----为什么要做----市场—用户需求—pest;
        。when----什么时候,敏捷式开发,----瀑布流开发
        。where—在哪–
        。who-----谁,人的作用大于一切,精准的定位人群—
        。how-----怎么做–做产品就是做方案
        。how much—ROI–投入产出比
        。how feel–体验怎么样;
    (5)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使用场景—业务场景,流程不清晰
        eg:主厨—菜品—类目–
        eg: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搬运–方便运输,安全–掉不下去,节约–省材料
        。mece----分类
        。二分法—是或否,国内和国外,收入和支出;
        。过程法—流程和状态划分;
        。要素法—井盖
        。公式法—销售额=客单价*转化率
        。矩阵法—四象限—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图片:

5.产品体验分析报告

(1)什么是产品体验分析报告
        体验+分析;
    (2)为什么要写产品体验分析报告
        。了解所分析的产品—培养产品感觉;
        。了解竞品–知己知彼
         。UI和交互–挑毛病–给建议
         。需求—产品—功能—业务
        。行业–市场;
        。产品的玩法—营销策略的角度—为以后的推广
    (3)主要分析什么维度
         。界面维度—优缺点–改进建议
         。交互设计—好用
         。需求分析—核心用户–使用场景
        。迭代的逻辑
         。市场—竞品–分析
    (4)产品体验分析报告赏析
    (5)礼物说APP产品体验分析报告
链接: link

四、竞品分析

1.竞品分析的目的

(1)定义:竞争对手的产品
    (2)目的:
        。开拓视野,收集行业信息;
        。公司层面;
        。产品层面;
        。用户维度;
         。知己知彼,
         。取长补短

2.竞品分析的时间节点

(1)项目开发流程
         。立项–资源、业务模式、推广手段、市场份额
         。需求分析–用户定位、使用场景、市场
         。原型设计–业务-页面、交互控件、体验
         。视觉设计–风格、排版、配色、流行趋势
         。前端开发–框架;
         。后端开发–数据库、系统性能、服务器
         。测试上线–测试方法
         。运营–玩法、手段;
    (2)工作场景
         。竞争对手上线了新功能
         。自我升级;—内在驱动
         。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

3.竞品分析的落地思路

(1)竞品分析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业务–功能不确定
        。修改犹豫不决–abtest测试
        。商业模式有问题
        。交互、视觉不满意
        。技术实现
     (2)如何获取竞品的信息
        。竞品的网站、APP、微博、公众号等平台
        。客服;
        。网站–大数据导航、艾瑞、易观、百度指数
        。行业媒体–论坛、贴吧、微博、自媒体平台
        。财务报表
(3)产品分析方法论
        。swot\5w3h\pest\mece

4.竞品分析的维度

(1)解决同样需求的同类目产品–直接竞品–业务模式相似
    (2)解决同样需求的不同类产品;潜在竞品
    (3)解决不同需求的同类目产品;–共享类型–间接
    (4)解决不同需求的不同类目产品;–京东|头条;–营销方式、视觉美感、交互体验;

5.竞品分析报告如何撰写

(1)文档的撰写目的;
    (2)体验环境和版本
    (3)行业维度;
    (4)产品各角色分析;c端用户—b端商家—后台
    (5)信息架构—一级tab
    (6)产品核心业务流程对比
    (7)业务机制的对比
    (8)产品的交互和视觉的对比

五、需求分析模型

1.需求的定义

(1)人在特定场景下面临某些待解决的问题;
eg:衣食住用行;

2.传统需求和互联网需求的区别

(1)传统需求—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相对单一
    (2)互联网需求–人与机之间的交互—多元化的;

3.马斯洛需求

(1)人本主义的科学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化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2)衍生过程–人是有环境构造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使用场景—人的作用–人本主义—高峰体验
    (3)总结规范—越靠近底层越是刚需—互联网核心–刚需为核心;越靠近底层越工具化—bat、tmd–工具;越靠近高层新鲜感的驱动越是明显;

4.四点心智模型

(1)(痛点、痒点、爽点、恐惧点)
        。痛点—迫切需要,本质需求;欲望—挖掘不是问出来的;多重拆解需求–汽车的好坏;水—(凉白开、蒸馏水、月子水);社交–微信、QQ、钉钉、陌陌、Soul、健身人—约跑、产品经理–人人产品经理社区、UI设计–站酷、音遇–音乐;仔细挖掘;有多想要—强度
        。痒点—消费升级的副产品;—足迹—电影大片一样;情感化设计—加载速度—GIF动画;痛点–工具性–使用;痒点–趣味性–享受产品–用户体验;微信–发消息(痛点)—表情包(痒点)
        。爽点—有需求马上得到满足;
        。恐惧点—愿意为他付费;
    eg:1
        吃饭—a用户–1天没吃饭–痛点;3天没吃饭–恐惧–馒头;鸡腿–爽点;
        高德地图–痛点–从a地到b地;高速上开车走错了–恐惧点;语音录入–目的地—爽点–hud功能–有趣–用户体验;

5.KANO模型

(1)基本需求–必备性需求,–手机–通讯;洗衣机–洗衣服;—痛点
    (2)期望需求–意愿需求,—健身—游泳馆;足疗–甜点;
    (3)兴奋需求–魅力属性,–买核桃—钳子;—用户体验和服务;
    (4)无差异需求----飞机高铁午餐
    (5)反向需求–新老版本交替的时候–微信新老版本视频通话功能有无

6.需求的来源

(1)用户反馈–微博、贴吧、QQ群–收集—用户调研–转化产品业务功能–页面设计
    (2)用户研究–痛点
        。对于新产品—定方向
        。对于已经发布的产品–发现问题、持续迭代更重要–用户体验、交互设计;
        。用户研究–目的性–结论;
        。用户研究的流程
        。前期的用户走查–访谈法-深度访谈-核心用户
        。情景实验法–问卷、观察法–察言观色
        。问卷调查–线上-问卷星、金数据、调查派;纸质版
        。数据分析–最真实的;–爬虫、第三平台购买;自己家的后台
        。建立用户模型;0-1-用户角色–应用上线前–前端虚拟–核心业务;1-100–用户画像–了解用户行为–精准化推送;
        。用户研究的方法论
情景调查、用户访谈、问卷调查、AB测试、可用性测试

7.需求的真伪辨别

(1)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论:
        。—真需求;
        。—伪需求
    eg:—口渴–买瓶水–口渴–可乐、雪碧、矿泉水;时效性;伪需求–千里马,真需求–更快的速度
    (2)如何挖掘用户需求
        。以场景为核心
        。以数据为衡量指标
        。以成本指标–roi–商业价值
        。八字箴言–多、快、好、省、趣、美、嗨、秀

8.需求的分类

(1)全局类目划分–内部、外部;
        。内部需求–用户需求、运营需求、技术需求、数据需求
        。外部需求–客户、合作方、市场战略
    (2)类型划分
         。功能需求说明—必须完成的那些事–前端
         。非功能需求说明–安全性、可靠性—服务器–接口–后端

9.需求的管理

(1)需求管理–核心工作–真伪–四象限法
    (2)需求排期–业务部门功能需求、用户痛点、低效率开发—整体节奏
    (3)需求排期方法和思路–产品架构–聚焦需求点–逻辑关联–产品MVP;

10.需求池的搭建

(1)需求池定义∶需求池,顾名思义就是把很多需求放在一起的东西,在规划版本时,从池子里根据“轻重缓急”和“优先级”来筛选出需求,排期,弄成一个版本开发计划。需求池工具有很多,比如Project、process on、Execl、MindManager等都可以作为需求池管理工具。
    (2)需求池包含那些内容

(3)需求池搭建流程
第一步: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挖掘需求
第二步: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第三步:建立需求池
    eg:哔哩哔哩为例,如何搭建需求池
        产品简介:哗哩哗哩是一款娱乐动漫二次元视频社区。哗哩哗哩上的视频来自用户的创作或搬运,不同于其他视频网站存在大量重复、低质量的视频内容,哗哩哗哩的搬运工是一群热爱动画的核心用户,他们能保证动画的内容质量和画面质量,能提供最及时、最清晰的动画视频内容。一部新番在日本播放完约1小时后,该视频的高清版就会被搬运到哗哩哗哩上。
1.挖掘需求
1.1通过用户反馈关注什么?
。发现自己的问题
。发现竞品的问题
。通过用户反馈发现可能的机会点
1.2通过哪些渠道来收集用户反馈?
1.2.1公开渠道
有App store 、新浪微博、百度贴吧、七麦、酷传网等。
。公开渠道我这次主要以七麦为主,通过信息总览,大致归纳典型的反馈方向︰浏览近3个月用户评价和版本相关信息,整理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反馈问题,重点筛选出差评、有实质性内容的评价和异常行为。
。微博∶通过关键词搜索,了解热度较高的反馈及讨论细节,通过关键词搜索全站,浏览B站官网近3个月的更新,重点关注高赞和高评论数的内容。
。百度贴吧∶通过关键词搜索,了解热度较高的反馈及讨论细节,
1.2.2半公开渠道
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微信群、用户评价,ps:如果想获取竞品的可以成为种子用户或者是付费用户。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产品性质,去不同的地方搜集哈。
1.2.3内部渠道
用户投诉、电话录音、客服咨询。别人家的咱们获取不到的哈,如果能获取到那也是犯法的,这种事儿咱不能干。
总之,定期去收集用户反馈,会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1.3用户反馈不同渠道的处理策略?
公开渠道︰勤搜索、关键字+收藏夹、使用监测工具。半公开渠道︰定期搜索关键字、定期分析用户评论。
内部渠道︰整合内部用户反馈渠道,定期与一线的同事沟通,或者是自己主动去一线。
总之,去用户量最集中的地方。

1.4重点看什么?
低分差评:重点看1-3分的差评
因为给差评、低分,用户一定是不满的,用户满意的时候他有可能不吭声儿,但是用户不满意他一定会说出来的。
去应用商店是他们最常见的做法,比如∶
QQ音乐曾经做了一个线下的颁奖典礼,但是他们把李宇春的性别弄错了,所以,粉丝就炸锅了,你现在去看QQ音乐的评分,很惨的,大部分用户为了偶像给QQ音乐打的全是低分,当然,这个是不具备参考价值的,但是正常情况下,低分差评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1.5「哗哩哗哩」评论信息提取
通过不同的渠道,咱们已经收集好用户反馈了,下面是在各渠道收集的125条有效评论其中一部分截图∶
下面需要对用户的评论信息进行提取︰
1.6「哗哩哗哩」用户反馈合并汇总
把七麦、微博、百度贴吧收集的用户反馈数据合并,得到以下结果∶
优化需求共43个
新需求共21个
BUG类61个
在上述需求中再剔除掉无效及重复的反馈,优化类需求本次不做需求整理︰
1.7新需求
1.希望支持ipad分屏功能
2.希望增加播单功能
3.增加弹幕与视频同时缓存功能
4.视频分区增加学习专区
5.增加免流卡识别的功能
6.增加“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开关
7.UP主原创内容护盾功能
8.番剧申请收录功能
9.视频内容支持切换语种
2.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的时间、精力或者其他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第一步的收集,我们挖掘了那么多的需要求,不能都一起做吧,所以,一定要确定优先级,下面我通过几个维度给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2.1四象限看用户量与发生频率
优先解决大用户量的高频问题,特别是在产品早期,一定要先解决用户量大且经常发生的,提升基础体验,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最后解决少量用户的低频问题。 图片:

2.2看开发难度和效果
优先开发见效快且开发难度不大的,这就是迭代,最后做很费劲而且见效慢的,这可能是未来的机会。

2.3看产品价值
1.迫切程度:用户是不是真的非常需要?还是空想的?
2.付费意愿︰用户是否会为了解决问题而付费?
3. ARPU(每用户平均消费):如果开发出来,用户会为之付多少钱?
2.4看你对目标群体的熟悉程度
1.你是否深入了解用户使用场景?
这个时候需要做功能点的调研(后期我会写一篇如何做功能点调研的文章),这是产品入门的基础,所以,你要想办法去做调研。
2.你对用户群体的理解是否足够了解?
3.如果不熟悉,就想办法熟悉它,否则就不要动手。
2.5总结你的结论
用户:这个功能,第一批的核心用户是谁?
场景:这个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
问题︰解决了这个用户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对比∶和用户现在的解决方案相比,体验/效率提升有多大?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收集整理了那么多的需求,我们到底先做哪个?
2.5.1看用户量和发生频率

①频率高,用户量大
播单功能︰播单功能能帮助UP主有效的进行视频分类,用户也能快速查找到系列的视频,便于收藏、查看、分享。
②频率低,用户量大
视频分区增加学习专区︰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度有1827万人在B站学习,用户量还是蛮大的,但毕竟不是一个学习的平台,用户学习的频率想必不会太高,搜索功能基本能也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增加番剧收录功能︰增加收录功能可以很好的帮助用户管理喜欢的番剧。
③用户量小,频率高
增加免流卡识别的功能︰使用免流卡却仍然出现流量确认弹窗,会让用户怀疑免流是否生效,更会让多次看到弹窗的用户觉得烦躁,无论哪种情况都会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不好的印象。
增加ipad分屏功能: ipad分屏可以帮助ipad端用户同时处理多个窗口的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增加“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开关︰B站是一个长视频APP,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有充足时间查看视频信息、评论等内容,自动播放的影响不算很大。不过提高用户的自由度能有效的提高使用体验,后续可以考虑增加此功能。
增加UP主原创内容主护盾功能:UP主辛苦创作的内容,被抄袭,有时自还会被“恶人先告状”,对干原创内容的保护也是刻不容缓的。
④用户量小,频率低
增加弹幕与视频同时缓存的功能: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网速导致的问题会越来越少。而且弹幕作为一个多用户、多时段上传的内容,是无法完全缓存至本地的。
视频内容支持切换语种︰字幕可以配不同的语言文字,切换语种如果本身内容制作方不是多语言的,那这个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2.5.2看开发难度和效果

①见效快,开发量小
增加“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开关︰用户看完一个视频能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能减少用户操作,且开发量也不大。
增加番剧收录功能:用户对于自己喜欢的视频可以回看,且开发量小。
增加免流卡识别的功能:对于运营商的免流量卡进行识别,只需把运营商的免流量卡的号段纳入数据库存,进行判断即可。
②见效快,开发量大
播单功能∶播单功能开发量大,且可能会改变用户习惯。
增加UP主原创内容主护盾功能︰开发量比较大,但保护优质原创资源是B站的必经之路。
视频分区增加学习专区∶开发量大,能有效提升接近2000万用户的学习效率。
③见效慢,开发量小
增加ipad分屏功能:ipad端用户量小,且有分屏需求的用户又会少一些,但开发量相对来说不咋大,可以考虑开发此功能,提升ipad端的用户体验。
④见效慢,开发量大
增加弹幕与视频同时缓存的功能︰弹幕是实时更新的,不是固定信息,缓存在本地意义不大且开发量大。
视频内容支持切换语种:有这种需求的用户量很少,且开发量巨大。
备注∶以上分析没有对错之分,根据你公司当下情况进行排序即可。
2.6综合以上分析,按顺序对产品功能作出优先级排序
(从上往下,需求优先级重要程度逐渐下降)
1.增加免流卡识别的功能
2.增加ipad分屏功能
3. 增加番剧收录功能
4.增加UP主原创内容主护盾功能
5.增加“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开关
6.播单功能
7.视频分区增加学习专区
8.增加弹幕与视频同时缓存的功能
9.视频内容支持切换语种
3.建立需求池

六、用户体验的基础认知

1.用户体验基础认知

1.1用户是谁
    用户是一个可实可虚的概念,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往往都不在我们身边,更不能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想要什么

1.1.1用户在哪
贴吧、论坛
直播间
自媒体平台
应用市场
新闻资讯平台
明星粉丝群
1.1.2用户想做什么
用户只想通过产品服务达到及时目的
    1.2设么是体验
亲身经历、实地体会(体验)
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经验)
    1.3用户体验的定义
广义: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感受。关注用户使用前、使用过程中、使用后的整体感受,包括行为、情感、心里、等各个方面。
狭义︰用户体验主要是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看电影卡顿、打电话掉线、笔记本卡机、点餐等待时间长)
    1.4影响用户体验的三要素–系统性能
    1.5影响用户体验的三要素–用户状态
    1.6影响用户体验的三要素–使用场景

2.用户体验金字塔

(1)用户体验金字塔定义

(2)有用
    有用性:用户在特定场景下面临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此时你的产品就可以解决或者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可行性的方案,也是最底层的基础。

(3)易用
    易用性:是一种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概念,易用性设计的重点在于让产品的设计能够符合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能让用户快速便捷解决问题,用户能一看就知道怎么使用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因特网网站的设计为例,希望让使用者在浏览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压力或感到挫折,并能让使用者在使用网站功能时,能用最少的努力发挥最大的效能。

(4)友好
    友好性︰能让用户使用舒服甚至超过预期;用户的各种操作都自然流畅,交互文案都给用户惊喜等。

(5)视觉
    视觉表现:视觉设计是通过特定设计的插画和图形去传达信息的一种手法,有意思的排版,让人共鸣的图标,有说服力的颜色,舒服的间距和布局,还有很多其他的“小却重要的细节”。

(6)品牌
    品牌:品牌概念是指能够吸引消费者,并且建立品牌忠诚度,进而为客户创造品牌(与市场)优势地位的观念。

3.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

(1)产品的概述
        。定义:能够被生产出来的东西(工业设计的产物)
        。互联网产品:狭义:互联网产品(满足用户某种需求的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产品指通过互联网介质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服务的整套产品体系,好的互联网产品有两个特性:首先它要能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第二,它一定是一个靠持续改进、持续运营出来的东西。
         。互联网产品的本质︰产品的本质是用户需求,它的好坏取决于满足外界需要的能力【面向用户的应用才是最赚钱的,比如支付宝和微信这种和用户直接接触,能够改变用户生活习惯的应用才最赚钱】
    (2)互联网产品设计全流程

(3)用户体验在视觉、交互、功能的体现

(4)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全流程-需求分析(功能)

(5)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全流程-原型设计(交互)

(6)互联网产品设计全流程-视觉设计(视觉)

“轻”设计和“重”设计

适度设计

4.用户体验五要素

(1)用户体验五要素概述–用户认知

(2)用户体验五要素概述–产品认知

5.用户体验商业闭环

七、用户体验进阶

1.用户体验与干系人关系

(1)干系人概述
在项目管理中指: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或完成的其利益可能受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如客户、发起人、执行组织或公众)

2.产品三环构成

3.用户研究








4.用户模型












5.多终端用户体验效果呈现



八、三大文档

1.三大文档的基础认知

BRD为“商业需求描述”的英语缩写,全称为: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是基于商业目标或价值所描述的产品需求内容文档(报告)。其核心的用途就是用于产品在投入研发之前,由企业高层作为决策评估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涉及市场分析,销售策略,盈利预测等,通常是供决策层们讨论的演示文档,一般比较短小精炼,没有产品细节。
    eg :创业之初,特别是需要获取投资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先解决的一些问题,就是
    哪能赚钱?
    我想做一番什么事业?创业的环境如何?市场需求够不够?竞争对手多不多?
    怎么赚钱?
    我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如何运作这个模式?
    赚多少钱?
    我能完成多少收入(或绩效)?需要支出多少成本?三年或五年的阶段目标?

市场需求文档,简称为MRD。(英文全称Market Requirement Document ,MRD )。该文档在产品项目过程中属于“过程性”文档。是市场部门的产品经理)或者市场经理(编写的一个产品的说明需求的文档。该文档在产品项目过程中属于“过程性”文档。该文档是产品项目由“准备”阶段进入到“实施”阶段的第一文档,其作用就是“对年度产品中规划的某个产品进行市场层面的说g,这个文档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项目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战略意图的实现。该文档在产品项目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是对不断积累的市场数据的一种整合和记录,“向下”是对后续工作的方向说明和工作指导。
    eg :立项之后,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建立一个支撑公司产品战略意图的描述文档:
    赚谁的钱?
    收益不仅仅是购买者支付的货币,也包含能够转化成收益的用户流量。所以,这个赚钱的目标是购买者和免费用户。(电商二八定律)
    怎么赚钱?
    要在商业需求文档的基础之上对市场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争取政策支持,回避政策风险,顺应行业趋势,精准定位目标用户,与竞争产品在市场目标定位以及产品功能、价格、服务上进行差异化竞争,或者与竞争产品能够形成互补。(增量市场/存量市场)
    赚多少钱?
    一目了然的展现产品的结构、界面布局、功能、操作流程。并且,明确产品功能的优牛纲和特布时间以天汶样安排的具体原因。

产品需求文档(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PRD)的英文简称。是将商业需求文档BRD(和市场需求文档(MRD)用更加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
    eg :基于商业需求文档、市场需求文档以及产品原型,我们需要一篇更详尽的文档配合我们下游的同事共同思考∶
    用什么赚?
    这里指的就是产品需要具备哪些功能?如何设计这些功能?比如∶产品的结构、组成、流程、用户权限等。
    怎么多赚?
    这一点有两个角度,一方面是产品设计,另一方面是产品安全。
    ( 1)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爱好、习惯等方方面面,在完善基础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中如何能够盈利最大化。在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挖掘潜在需求以及扩大用户规模,都是盈利最大化需要考虑的内容。例如网络游戏从最初的的点卡收费到道具收费,还有互联网产品的分享功能,金融工具的收费分析功能,都是基于盈利最大化的设计。
    (2)产品安全对产品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互联网产品!政策管控、环境变化、黑客攻击、抄袭复制、访问压力、开发延期、不可抗力等等,方方面面可能对产品造成的风险都是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也是赚的一种。



2.BRD\BP的撰写

商业计划书BP是获取投资的说服性文档,商业需求文档BRD,则是服公司内部的决策者同意立项的文档。文档是产品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透过这份文档,才能让决策层、规划层和执行层都能够有明确一致的目标和统一的行进方向。所以,这份文档是指导性文档,它会影响产品的规划以及需求的稳定性。从根源上避免内部冲突形成的产品方向摇摆不定以及频繁改变需求的乱象,降低资源损耗和产品风险。

1、产品目标与背景;
        一、产品目标
        简述要做一款面向何种用户群体、解决用户何种需求的何种性质类型的产品。
        二、背景
                (1)市场环境
                这一部分需要有明确的依据,是对产品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支撑与风险共存。包括:
                。政治法律环境:来自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的影响,着重摘出受到哪些政策法规的支持或限制;
                。经济技术环境:包括发展趋势、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撑等;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目标用户群体的价值观念,信仰,兴趣,行为方式,社会群体及相互关系,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等。
                。自然地理环境:如果产品与传统行业相关,则需要考虑这一部分内容,例如对物流运输、货品质量的影响。
                。市场竞争环境:竞争环境直接影响产品策略,在市场中竞争产品的数量、目标定位、市场份额都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风险,这一点不能忽略。
        (2)用户规模(艾瑞网、易观)
        用户规模决定市场需求,甚至产品价值,只有足够的用户规模才能支持一款产品的成功。一般来说,用户的规模都可以从一些权威报告中获取关键数据。善用搜索引擎,或者多关注一些行业报告以及购买定制专业的调查报告,都能够获取到这些关键数据。
        (3)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例如:移动通信公司通过收手机话费赚钱;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网络广告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那么,互联网产品很显然也是赚钱的途径或方式中的一种。在这里我们需要把产品和用户、供应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与连接方式,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清楚地表达出来。

2、评估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3、投入与产出
        (1)投入的测算包括:研发成本、运营成本等;
                。开发成本和产品开发时间、人力有很大关联,这部分内容需要和开发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根据设计、开发、测试人员的数量、工资标准以及开发周期估算这部分成本;
                。运营成本包括运营的软硬件投入和人员配置,这部分内容也要和开发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对投入的软件、硬件、网络等资源进行价格估算,再根据产品运营的规模,估算所需的运营人员数量,进而估算人力成本。
        (2)产出的测算包括:用户数量增长、营业收入等。
    4、产品策略与目标
        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不仅仅是产品的本身功能和服务,还要延伸到产品的运营与销售,这里主要是营销策略。
        通过哪些渠道进行营销?通过什么样的模式进行营销?
        结合这些营销策略,在产品设计上也应该有便于实施这些营销策略的体现。例如通过用户自身传播的营销,就要考虑在产品中加入分享的功能。
        阶段目标
        产品都需要有阶段目标,也是产品考核的一个硬性指标,按年度可制定为3年或5年的阶段目标。目标内容主要包括:用户数量、产品收入、市场占有率、新功能开发、营销活动活动频次等。

3.MRD的撰写

MRD是在商业需求文档的基础之上,侧重对产品所在的市场、用户以及需求进行定义,并通过原型的形式加以形象化。并据此展开调查、论证、分析、总结,并且对于产品的规划、设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市场需求分析的结构与内容应该文字中辅以数据、图表,这样能够有理有据,直观易懂。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包括背景与定位以及对市场带来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对商业需求文档中相对应的内容进行论证,通过更具体、详尽的分析得出结论。撰写MRD文档的时间节点通常是立项初期,对于市场的数据我们只能通过第三方数据资讯网站获得,在只有初步的产品思维导图和线框图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竞品分析,结合竞品分析做市场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市场目标与定位;。产品具备的主要功能;。产品的操作流程;
。产品的基本布局
。用户体验;
。产品的专业程度;·产品的特点;
。产品的优势与不足。
    2、用户分析
用户分析是对用户角色(画像)与属性分析。首先,形成的用户原型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够代表产品的主要受众和目标群体。据此分析用户的需求所在,以及用户认同使用产品的可能性。使用用户画像能够让我们在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进行产品设计。避免在个人喜好的基础上虚构用户带来的设计偏差。
用户画像一般包含且不限于以下静态标签:
。姓名
。照片
。年龄
。所在地
。家庭状况
。工作收入
。场景/活动
。计算机技能/知识
。目标/动机
。喜好/习惯
。观念/生活态度
。其他
    3、功能描述
功能描述主要是产品原型与功能描述。在市场需求文档中,原型一般无需带有交互,但是建议包含产品结构图(思维导图)和线框图,来表达产品结构、功能设计和使用场景。


4.PRD的撰写

一、文档属性
·文档名称:XXX产品需求文档(或说明书)
·版本号:V1.0
·撰写人:XX
·阅读人:开发部、测试部、市场部、营运部
·首次发布时间:2018年1月28日
·预计上线时间:2018年6月28日
二、修订记录
(1)修订时间:2018年2月12日
(2)修订内容:XXX页面/XXX模块/XXX用例,添加/删除/修改了XXX内容。
(3)修订人:XX
三、产品概况
(1)背景∶参照商务需求文档。
(2)定位:参照商务需求文档。
(3)用户∶参照市场需求文档。
四、用户角色
写明不同的用户类型,例如∶游客、注册用户、匿名用户、Vip用户、管理员等——-用例图。
五、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图
·产品信息图
·业务流程图
六、产品功能
(一)、用例编号
登录账号:XXX-001
注册账号:XXX-002
浏览资讯:xxx-003
(二)、用例说明(以发布评论为例)
(1)用例名称:发布评论
(2)用例编号:XXX-019(编号格式各公司有不同规范,此处是XXX是产品名称简写。)
(3)角色∶注册用户
(4)用例描述:用户浏览咨询时发布评论。
(5)前置条件:登录账号、浏览评论
(6)基本事件:
1 在评论页点击评论按钮,进入评论界面;
2在评论编辑区中输入内容,点击发布按钮发布评论。
(7)分支事件:点击清空按钮清空输入的评论内容。
(8)约束条件:评论内容必须超过10个字符。
(9)异常事件:未输入内容时或输入不符合要求时给予提示。
(10)后置条件:编辑评论、删除评论(后置条件是指完成此用例才可执行的用例,即本用例是后置条件中所述用例的前置条件。)
(11)流程图/场景图

八、非功能性需求
一些偏向“辅助”类的需求,如∶软硬件环境需求、安全性需求、产品质量需求…
如果是产品的第一个版本,那么在整个产品的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上就需要花更多时间来说明,既可以降低与整个团队的沟通成本,也能作为后期开发的证据和备份,而这恰好是PRD文档最大的用处。
PRD小结:采用非PRD文档记录产品功能说明的形式弊端明显,经过多次需求评
审,设计评审,详细设计评审、用例评审,其中有许多细节,甚至页面布局、功能点都会有变化,当时可能都是通过邮件、会议纪要来说明,如果不整理到需求文档中,时间长了,或者是人员变化,可能就没有人知道这部分需求最终的实现方案了。
PRD迭代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记录下每一次讨论后需求的变化点,帮助
各方使用者及时了解需求变化,以及对最终的实现方案做记录,方便后续查阅。

九、业务流程及业务逻辑

1.业务流程的梳理
a∶流程图的基本认知;
1、流程图=流程+图,流程是一系列的逻辑关系(包含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必要条件、输入输出)产品经理做需求前一定要先把这些逻辑关系理清楚,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流程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满足用户特定需要的总结”。
图就是将你头脑中的逻辑关系以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图形化、可视化的特点,因为是图,你可以像你的版本迭代一样,当你的逻辑需要修改的时候拿出来迭代一下,同时因为有图,你还可以更好的给项目成员进行宣讲。
b:为什么要画流程图;
1、帮助梳理逻辑
我们每个人想一个逻辑的时候,不一定能把这个逻辑的细枝末节都想到,如果我们贸然的画原型就有可能做许多无用功,这个时候画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楚我们的逻辑。建议刚开始梳理逻辑的时候可以在纸上画画这种流程图,因为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快速的把你脑中的逻辑呈现在纸上,修改起来也方便,当你画好以后然后再用专业的工具画出来保存。
2、便于宣讲和传播
产品经理需要开评审会和写PRD文档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张清晰的流程图,不仅便于你讲解,也便于技术理解,同时把你的流程图插入PRD文档中也方便传播,当技术忘记流程的时候,查看一下文档里的流程就知道流程是啥样了,不用反复来找你确认。
3、优化迭代

对于拿到一个逻辑,我们不一定能考虑的那么周全,这个时候有一个清晰的流程图也方便做记录以及修改。
同时每个版本迭代的流程图可能会有相应的变化,通过对每个版本流程图的对比分析,可以知道流程优化在什么地方,产品优化了什么地方。
c ∶流程图元素定义;
流程图是符号化的图形语言,有自己的规范,菱形代表判断,距形代表具体的操作行为、开始和结束用圆角表示…

d:产品中设计的流程图主要有3种,业务流程图、任务流程图、页面流程图;
1、业务流程图就是描述那些个体在什么条件下做了什么事情,他们之间有何关联。主要分三个方面:①涉及到哪些主体?②每个主体都有哪些任务?③各个主体之间怎么联系的?
主要包括流程所涉及到的系统或角色模块有哪些、确定用户使用的阶段有哪些、最后按照用户的操作流程来补充。
以滴滴出行为例:
系统模块:包含前端和后台系统;用户角色:包含了用户和司机两大类角色。
使用阶段:可以大体划分为用户下单阶段、滴滴派单阶段、行程开始——结束阶段。
eg-登陆注册:

a、泳道图的定义:泳道图也叫跨职能流程图,旨在展示工作流中每个步骤涉及的流程和职能部门。泳道流程图是一种特殊的图表可以展示出一个商业过程之间的关系,并展示为那个过程负责的功能板块(比如说部门)。泳道流程图专注于价值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展示每个价值活动的责任。

b ∶如何绘制泳道图
(1)分析功能的关键逻辑。确定涉及的所有人员和部门;确定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承担什么任务,梳理参与者的关系;要完成的任务,以及任务流程。
(2)明确开始与结束的路径。每个功能模块中,从哪里开始流程,到哪里终结流程;开始与结束只有一个。
(3)确定功能模块与核心路径。核心流向一定要清晰。
(4)优化顺序,合并异常流程。确保流程顺畅,各部门工作协调。
(5)合并和拆分流程有依据。先复杂后简单,先加法后减法;调研相关产品,合并、分拆有理有据。

2、任务流程图通常指的是确定了业务流程图中某一固定主体的具体操作流程图,通常是业务流程图的简化版。

3、页面流程图(原型图)

总结︰业务流程图注重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和逻辑关系﹔任务流程图注重某一个具体的任务操作流程。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发现已有流程中的问题,或者是创造一个逻辑严谨、操作简便的流程图尤为重要,业务流程图示根据任务流程图梳理出不同角色和不同状态下的呈现效果,页面流程图是对业务流程图的聚象化体现。
2.权限划分–用例图
a: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e):描述了人们希望如何使用一个系统,将相关用户、用户需要系统提供的服务以及系统需要用户提供的服务更清晰的显示出来,以便使系统用户更容易理解这些元素的用途,也便于开发人员最终实现这些元素。
b:为什么要画用例图–用户并不关心系统的实现和内部结构,只关心产品所呈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动态。而用例图恰好就是描述软件产品外部特性的视图,它从用户的角度而不是从开发者的角度来描述需求,分析产品的功能和动态行为。
c∶用例图包括三方面内容∶参与者(Actor );参与者、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 UseCase ) ;。用例图模型如下图所示,参与者用人形图标显示,用例用椭圆形表示,连线描述之间的关系。

a:参与者:
1、参与者是系统外部的一个实体,它以某种方式参与了用例的执行过程,在UML中,通常用名字写在下面的人形图标表示。
a:真实的人,即用户
这一类是最常用的参与者,几乎在每个系统中。在命名这一类参与者时,应该按照业务而不是位置命名,因为一个人有可能有多重身份。
比如:汽车租赁公司的客户服务代表,通常情况下是客户服务代表,但在她有租赁行为时,就变成了客户。因此,按照业务而不是位置命名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参与者。
b:其他的系统
在有的系统中,还需要建立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依然以汽车租赁系统为例,它可能要与外部应用程序建立联系,比如∶说外部信用卡应用程序,这时候外部信用卡应用系统就是一个参与者。
c:可运行的进程
以时间为例,当经过一定时间触发系统中的某个时间时,时间就成了参与者。比如;在汽车租赁系统中,到了还车时间客户仍未归还,系统便会提醒客户代表致电客户。由于时间不再在人的控制内,因此它也是一个参与者。
2、参与者间的关系:
对于一些参与者来说,它既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同时也扮演更一般的角色,在案例图中用泛化关系来描述他们(此点与上一节类图中介绍的泛化关系类似)。
b:用例:
1、概念∶是对系统的用户需求(主要是功能需求)的描述,用例表达了系统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描述了活动者与系统交互中的对话;以汽车租赁系统为例,客户向系统发出租赁请求,并向系统中输入数据(姓名等信息),系统响应活动者的请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且将结果返回活动者。
2、用例与事件流—用例分析处于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这个阶段尽量避免考虑系统实现的细节问题。但若要建立系统还需要更加具体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写在事件流中。
事件流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举个栗子,在汽车租赁系统中用例“用户登录”可以采取一下方法:
主事件流︰客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时,用户开始。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被提交后,服务器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用户成功登录,系统为其展示租赁页面。
异常事件流: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不能登录,用例重新开始。异常事件流︰在提交密码前,用户清楚用户名或密码,重新填写。
c∶参与者、用例之间的关系
1、关联关系;–这是最常使用的关系,用带箭头的实线来描述。以汽车租赁系统中的“客户”参与这以及和他交互的3个用例(预定、取车和换车)为例。

2、泛化关系–一个用例可以被列举为多个子用例,这就被成为用例泛化,这与类间的泛化关系类似。在用例泛化中,子用例表示父用例的特殊形式,可从父用例处继承行为和属性。泛化关系的图形用空心实线箭头表示,箭头指向父类。
如下图所示是汽车租赁公司用例图中的用例“预定汽车”,该用例有两个子用例“预定大巴中巴”和“预订小车”。

3、包含关系–指的是其中一个用例(称为基础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称为包含用例)。
三基础用例包含用例并依赖包含用例的执行结果。但是二者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包含关系的图形为虚线箭头加<<include。>>,箭头指向包含用例。

4、扩展关系–扩展用例可以被定义为:基础用例的增量扩展,它俩之间为扩展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当某特定条件出现时,该扩展用例的行为才会被执行。扩展关系的图形为虚线箭头加上<<<exclude,> >>,箭头指向基础用例。
如下图,客户在还车超过了一定期限就需要缴纳罚款,其中“借车超期”为特定条件,只有该条件出现,才执行“缴纳罚款”用例行为,“还车”用例和“缴纳罚款”之间就是扩展关系。

3.功能结构图与信息架构图
a:功能结构图就是按照功能的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在该图表中的每一个框都称为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得大一点或小一点,分解得最小功能模块可以是一个程序中的每个处理过程,而较大的功能模块则可能是完成某一个任务的一组程序。(百度定义)用通俗的话来说,功能结构图就是以功能模块为类别,介绍模块下其各功能组成的图表。

b∶信息架构图指脱离产品的实际页面,将产品的数据抽象出来,组合分类的图表,信息结构有点类似编程中的数据表结构设计,揭示了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有怎样的元素组成,才能达到每个功能模块需要展现的内容表达,对于内容类产品尤为重要。
先从概念和功能上分类和分层,然后在每个需要体现内容数据的节点,展看所需要的数据描述,不同页面若都有展示同一个数据的情况,那就都体现出来,此时,你就要想象这是你产品的最终形态,每个页面要有哪些功能和数据,类似于开发做的不同静态页面。
至于交互动作的细节不用体现在结构图中,比如页面布局细节、交互手势、动画效果等,属于交互设计的范畴,在产品结构设计时,可以一并考虑,除非很特别的交互,否则都遵循简单原则即可:pc端以点击、滚动、选择为主,移动端以点击、滑动为主。

总结:需求-----需求池----用例-----任务流程----业务流程----功能结构图-----信息结构图-----原型图(线框图)—页面流程(交互设计)

十、原型布局与交互设计

1、原型布局的基本原则
a:立项(文档)—原型–开发测试(O–1)—运营迭代 (1–100)1、原型怎么来的:立项—需求分析(MRD、用户调研、竞品分析) —图表(用例图–流程图—泳道图—信息架构)----原型
b:绘制原型的标准: a:呈现效果标准︰能看–易看–好看b∶符合规范:ios人机交互规范(栏、控件、视图、手势),c:符合业务流程︰页面的闭环----项目;
c︰绘制原型图意义–将业务流程转化成可视化的页面原型,—能够精准的和开发以及项目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对接UI设计;
d:原型如何和开发沟通:(业务逻辑如何让开发一目了然)
1:静态的----交互说明:在静态的原型上标准清晰各个控件的交互场景和页面跳转的位置;登陆页面的左上角----返回(线性交互) -----关闭(非线形交互—临时试图的场景)----初创型公司;
2:动态的—axure软件完成的交互演示----炫技的行为—认可–大公司、外包–demo(动态的更直观)—反感—函数、变量、中继器、动态面板—麻烦,浪费时间;
3:静态的交互说明—登陆注册:
a、页面当中可发生交互的控件必须标注:触发场景、转场效果(MD)、触达页面或者引发哪些控件产品场景的交互;
b、此页面是怎么开的—当前页面—可以去什么页面;唐僧(从东土大唐----路过贵宝地----西天取经)
c、UI职业病—标注字体大大小颜色等等;
    2、iOS人机交互规范
链接: https://www.bookstack.cn/read/apple-developer-documentation-chinese/guide-ios.md
链接: https://www.woshipm.com/ucd/1489258.html

产品经理之路:产品经理基础相关推荐

  1. 我的产品经理之路(一)——Axure RP10的下载安装、汉化与使用

    我的产品经理之路(一)--Axure RP10的下载安装.汉化与使用 走进产品第一步--交互软件不能缺 Axure RP10的下载及安装 Axure RP10的汉化 Axure RP10的使用 走进产 ...

  2. 产品经理学习之一-产品经理基础

    1.互联网是什么? 潘石屹:工具和技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力,并且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摧毁旧秩序,创造新世界. 互联网承载了新世界的时代精神--公正和合理,团结和合作,高效率低成本,丰富的知识,激发了人类潜 ...

  3. 产品经理培训课程:产品经理从专业走向管理

    一.产品经理认识篇 1.产品经理定义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通常是指:担负某类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的经理人. 他们的工作纵深从:前期市场调查.产品的创意.策划实施.产品研发.产品 ...

  4. B端产品经理思考-软硬产品设计

    本文为PMCAFF专栏作者wweiru出品 前言 我是一个AI方向的B端的产品经理,有别无于互联网的B端产品经理.由于负责的产品需要绑定一个硬件设备(传统硬件,非智能硬件),而硬件更多承担的是基础功能 ...

  5. 产品认知:说说产品经理的底层思维——用户思维

    前言 用户思维,是每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思维,特别是靠它吃饭的产品经理. 腾讯小马哥说过"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把自己变傻瓜". 微信掌门人龙哥也强调"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归依 ...

  6. 女生做产品经理好吗_产品经理如何做产品架构设计

    编辑导语: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日常的工作内容往往离不开产品架构设计.这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活,需要产品经理有很强的架构能力.那么,产品经理如何才能摸清产品的底层逻辑.提升对产品的认知,做好 ...

  7.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培训 互联网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是负责并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按时完成和发布的专职管理人员. 工作流程包括: 倾听用户需求:负责产品功能的定义.规划和设计:做出复杂决策:保证团队顺利开展工作:跟踪程序错误. 总之,产品经理全权负责 ...

  8. IPD百科 | IPD产品管理体系中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科济管线咨询 以下文章来源于IPD百科 ,作者江新安 IPD百科. 传播IPD知识 产品经理的七种专业能力 产品经理在产品管理的工作中主要集中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7大模块.所以我们认为产品经理的专业 ...

  9. 极客大学产品经理训练营 认识产品经理下 第2课总结

    说明 讲师:邱岳(二爷) 分享提纲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个人素质 产品经理的特质与气场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阶段与晋级之路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若干真相 1.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

最新文章

  1. android软件安全权威指南 pdf_AV-TEST 发布 2019 最佳 Android 安全软件榜单
  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清理LDF日志
  3. 21.等值线图(Counter Plot)、Contour Demo、Creating a “meshgrid”、Calculation of the Values、等
  4. java 审计 漏洞函数_Java Web代码审计流程与漏洞函数
  5. Java Map接口详解
  6. 迷你世界无限迷你币体验服务器,迷你世界体验服无限迷你币
  7. Java知识复习清单
  8. 检索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9. PHP全栈学习笔记7
  10. 常见五轴机床的机械结构形式讲解!
  11.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功能不包括( )
  12. 相机视频展示开源平台ISpy
  13. 赵铁安烧饼机器人_六旬老汉耗资发明烧饼机 企业20万欲购被拒
  14. Mockito使用详解
  15. 精读《素书》精彩语录及感悟篇(二)
  16. 我做了一个Python Bot,可以解决任何给定图像中的多项选择问题。 码]
  17. cisco配置主机计算机连接,Cisco交换机配置新手篇:正确连接和初级配置
  18. linux查pcsd服务端口,Pacemaker管理工具中 pcs/pcsd 的关系
  19. JavaScript中6种常见的继承方式
  20. 前端学习-过渡、2d和3d动画

热门文章

  1. Qt简单项目实例之(二)——多功能计算器
  2. 记录心情(20180404)
  3. 微积分手机版与法国布尔巴基学派
  4. 一文看懂YoloV4 | YoloV4最新解读!Yolov4重磅推出!yolov4深入理解!
  5. android 矢量图形文件,Android Studio进行APP设计开发之矢量图及XML文件转换
  6. Linux 环境基础开发工具的使用
  7. 映客2020.12.16一面面经
  8. 浅析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如何履职
  9. 【SLAM学习笔记】6-ORB_SLAM3关键源码分析④ Optimizer(一)单帧优化
  10. 常见客户SEO问题解答:网站关键词优化到底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