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CAN通信
    • 一:基本概述
      • 1.1 can总线是什么
      • 1.2 can总线协议的特点
      • 1.3 can的网络通信结构
        • 1.3.1
        • 1.3.2 can协议网络层次
    • 二:socket can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 三 一个程序

CAN通信

一:基本概述

1.1 can总线是什么

CAN 是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的缩写,是 ISO 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通俗来讲,CAN总线就是一种传输数据的线,用于在不同的ECU之间传输数据。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具有已经被大家认可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CAN控制器通过组成总线的2根线 (CAN-H和CAN-L)的电位差来确定总线的电平 ,在任一时刻,总线上有2种电平:显性电平和隐性电平。
“显性”具有“优先”的意味,只要有一个单元输出显性电平,总线上即为显性电平,并且,“隐性”具有“包容”的意味,只有所有的单元都输出隐性电平,总线上才为隐性电平。(显性电平比隐性电平更强)。
总线上执行逻辑上的线“与”时,显性电平的逻辑值为“0”,隐性电平为“1”。
下图显示了一个典型的CAN拓扑连接图。

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单元都能够发送信息,如果有超过一个单元在同一时刻发送信息,有最高优先级的单元获得发送的资格,所有其它单元执行接收操作。

can的拓扑结构:


1.2 can总线协议的特点

CAN总线协议具有下面的特点:

1) 多主控制

当总线空闲时,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单元都可以启动发送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多主控制的概念。
先占有总线的设备获得在总线上进行发送信息的资格。这就是所谓的CSMA/CR(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Collosion Avoidance)方法
如果多个设备同时开始发送信息,那么发送最高优先级ID消息的设备获得发送资格。

2) 信息的发送

在CAN协议中,所有发送的信息要满足预先定义的格式。当总线没有被占用的时候,连接在总线上的任何设备都能起动新信息的传输,如果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在同时刻启动信息的传输,通过ID来决定优先级。ID并不是指明信息发送的目的地,而是指示信息的优先级。如果2个或者更多的设备在同一时刻启动信息的传输,在总线上按照信息所包含的ID的每一位来竞争,赢得竞争的设备(也就是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信息)能够继续发送,而失败者则立刻停止发送并进入接收操作。因为总线上同一时刻只可能有一个发送者,而其它均处于接收状态,所以,并不需要在底层协议中定义地址的概念。

3) 系统的灵活性

连接到总线上的单元并没有类似地址这样的标识,所以,添加或去除一个设备,无需改变软件和硬件,或其它设备的应用层软件。

4) 通信速度

可以设置任何通讯速度,以适应网络规模。
对一个网络,所有单元必须有相同的通讯速度,如果不同,就会产生错误,并妨碍网络通讯,然而,不同网络间可以有不同的通讯速度。

5) 远程数据请求

可以通过发送“遥控帧”,请求其他单元发送数据。

6) 错误检测、错误通知、错误恢复功能

所有单元均可以检测出错误(错误检测功能)。
检测到错误的单元立刻同时通知其它所有的单元(错误通知功能)。如果一个单元发送信息时检测到一个错误,它会强制终止信息传输,并通知其它所有设备发生了错误,然后它会重传直到信息正常传输出去(错误恢复功能)。

7) 错误隔离

在CAN总线上有两种类型的错误:暂时性的错误(总线上的数据由于受到噪声的影响而暂时出错);持续性的错误(由于设备内部出错(如驱动器坏了、连接有问题等)而导致的)。CAN能够区别这两种类型,一方面降低常出错单元的通讯优先级以阻止对其它正常设备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是一种持续性的错误,将这个设备从总线上隔离开。

8) 连接

CAN总线允许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到总线上且在逻辑上没有数目上的限制。然而由于延迟和负载能力的限制,实际可连接得设备还是有限制的,可以通过降低通讯速度来增加连接的设备个数。相反,如果连接的设备少,通讯的速度可以增加。


1.3 can的网络通信结构

1.3.1

实际上,CAN总线网络底层只采用了OSI基本参照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传输层。而在CAN网络高层仅采用了OSI基本参照模型的应用层


1.3.2 can协议网络层次

在CAN协议中,ISO标准只对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做了规定。对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一部分,ISO11898和ISO11519-2的规定是相同,但是在物理层的PMD子层和MDI子层是不同的。

在CAN总线,每一层网络中定义的事项如下:


二:socket can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socket can应用实例
server端:

#include <linux/can.h>
#include <linux/can/raw.h>
#include <net/if.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ioctl.h>
int can_recv() {int sock_fd;unsigned long nbytes, len;struct sockaddr_can addr;struct ifreq ifr;/*为了能够接收CAN报文,我们需要定义一个CAN数据格式的结构体变量*/struct can_frame frame;struct can_frame *ptr_frame;/* 建立套接字,设置为原始套接字,原始CAN协议 */sock_fd = socket(PF_CAN, SOCK_RAW, CAN_RAW);/* 对CAN接口进行初始化,设置CAN接口名,即当我们用ifconfig命令时显示的名字 */strcpy(ifr.ifr_name, "can0");ioctl(sock_fd, SIOCGIFINDEX, &ifr);/*设置CAN协议 */addr.can_family = AF_CAN;addr.can_ifindex = 0;/*将刚生成的套接字与网络地址进行绑定*/bind(sock_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开始接收数据*/nbytes = recvfrom(sock_fd, &frame, sizeof(struct can_frame), 0,(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len);/*get interface name of the received CAN frame*/ifr.ifr_ifindex = addr.can_ifindex;ioctl(sock_fd, SIOCGIFNAME, &ifr);printf("Received a CAN frame from interface %s\n", ifr.ifr_name);/*将接收到的CAN数据打印出来,其中ID为标识符,DLC为CAN的字节数,DATA为1帧报文的字节数*/printf("CAN frame:\nID = %x\nDLC = %x\nDATA = %s\n", frame.can_id,frame.can_dlc, frame.data);ptr_frame = &frame;return 0;
}

client

#include <linux/can.h>
#include <linux/can/raw.h>
#include <net/if.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ioctl.h>
int can_send() {int sock_fd;unsigned long nbytes;struct sockaddr_can addr;struct ifreq ifr;struct can_frame frame;/*建立套接字,设置为原始套接字,原始CAN协议 */sock_fd = socket(PF_CAN, SOCK_RAW, CAN_RAW);/* 对CAN接口进行初始化,设置CAN接口名,即当我们用ifconfig命令时显示的名字 */strcpy((char *)(ifr.ifr_name), "can0");ioctl(sock_fd, SIOCGIFINDEX, &ifr);printf("can0 can_ifindex = %x\n", ifr.ifr_ifindex);addr.can_family = AF_CAN;addr.can_ifindex = ifr.ifr_ifindex;/*将刚生成的套接字与CAN套接字地址进行绑定*/bind(sock_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设置CAN帧的ID号,可区分为标准帧和扩展帧的ID号*/frame.can_id = 0x1122;strcpy((char *)frame.data, "hello");frame.can_dlc = strlen((char *)frame.data);printf("Send a CAN frame from interface %s\n", ifr.ifr_name);/*开始发送数据*/nbytes = sendto(sock_fd, &frame, sizeof(struct can_frame), 0,(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return 0;
}

上面两个程序看完后,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两个程序没有listen()和accept()函数呢?
其实这两个程序是独立的运行的,并不像字节流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需要先运行服务器进行侦听。SOCK_STREAM和SOCK_DGRAM的两个server和client程序是通过网络相互收发数据。
而CAN的socket的server和client程序收发数据的对象是CAN总线。server从CAN总线上接收数据,client将数据发到CAN总线上,当CAN总线上有数据时,server才能接收数据,当CAN总线空闲时,client才能将数据发送出去。


三 一个程序

近写了个自认为不错的基于linux socket can程序,主要功能:

1.程序具备全部CAN功能,包括CAN标准帧/扩展帧接收与发送、CAN总线错误判断、环回等功能
2.适用基于LINUX SOCKET机制实现的CAN接口,可用于嵌入式LINUX的CAN测试
3.程序采用标准LINUX命令行参数选项形式,接受用户参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S_CanFrame sendframe, recvframe;byte *psendframe = (byte *)&sendframe;byte *precvframe = (byte *)&recvframe;u_canframe_data_t *psend_data = (u_canframe_data_t *)sendframe.data;const int can_frame_len = sizeof(S_CanFrame); pid_t pid = -1;int   status;int  ret = 0;char buf[128] = {0};bool carry_bit = false;// 进位标志int segment_id;//id for shared memoif (parse_options(argc, argv)){usage();    return  0;}if (!find_can(port)){sprintf(buf, "\n\t错误:CAN%d设备不存在\n\n", port + 1);panic(buf);return  -1;}close_can(port);// 必须先关闭CAN,才能成功设置CAN波特率set_bitrate(port, bitrate);// 操作CAN之前,先要设置波特率open_can(port, bitrate);send_socket_fd = socket_connect(port);recv_socket_fd = socket_connect(port);//printf("send_socket_fd = %d, recv_socket_fd = %d\n", send_socket_fd, recv_socket_fd);if (send_socket_fd < 0 || send_socket_fd < 0){disconnect(&send_socket_fd);disconnect(&recv_socket_fd);panic("\n\t打开socket can错误\n\n");return  -1;}set_can_filter();set_can_loopback(send_socket_fd, lp);printf_head();memset(&sendframe, 0x00, sizeof(sendframe));memset(&recvframe, 0x00, sizeof(recvframe));if (extended_frame) // 指定发送帧类型:扩展帧或标准帧{sendframe.can_id = (send_frame_id & CAN_EFF_MASK) | CAN_EFF_FLAG;} else{sendframe.can_id = (send_frame_id & CAN_SFF_MASK);}sendframe.can_dlc = dlc;memcpy(sendframe.data, send_frame_data, dlc);segment_id = shmget(IPC_PRIVATE, sizeof(int), S_IRUSR | S_IWUSR);// allocate memopframeno = (int *)shmat(segment_id, NULL, 0);// attach the memoif (pframeno == NULL){panic("\n\t创建共享内存失败\n\n");return  -1;}*pframeno = 1;run = true;pid = fork();if(pid == -1) { panic("\n\t创建进程失败\n\n");return  -1;}else if(pid == 0) // 子进程,用于发送CAN帧{while (run && (send_frame_times > 0)){ret = send_frame(send_socket_fd, (char *)&sendframe, sizeof(sendframe));printf_frame(sendframe.can_id & CAN_EFF_MASK, sendframe.data, sendframe.can_dlc, ((sendframe.can_id & CAN_EFF_FLAG) ? true : false),ret > 0 ? true : false, true);delay_ms(send_frame_freq_ms);if (send_frame_id_inc_en){sendframe.can_id++;if (extended_frame){sendframe.can_id = (sendframe.can_id & CAN_EFF_MASK) | CAN_EFF_FLAG;} else{sendframe.can_id = (sendframe.can_id & CAN_SFF_MASK);}}if (send_frame_data_inc_en && dlc > 0){if (dlc > 4 && psend_data->s.dl == ((__u32)0xFFFFFFFF)){carry_bit = true;// 发生进位}psend_data->s.dl++;if (dlc <= 4){if (psend_data->s.dl >= (1 << (dlc * 8))){psend_data->s.dl = 0;}}else if (dlc <= 8){if (carry_bit){psend_data->s.dh++;if (psend_data->s.dh >= (1 << ((dlc - 4) * 8))){psend_data->s.dh = 0;}carry_bit = false;}}}send_frame_times--;}exit(0);}else // 父进程,接收CAN帧{install_sig();while (run){memset(precvframe, 0x00, can_frame_len);ret = recv_frame(recv_socket_fd, precvframe, can_frame_len, 5 * 1000);if (ret > 0){printf_frame(recvframe.can_id & CAN_EFF_MASK, recvframe.data, recvframe.can_dlc, ((recvframe.can_id & CAN_EFF_FLAG) ? true : false),true, false);}}while(((pid = wait(&status)) == -1) && (errno == EINTR)){delay_ms(10);}}disconnect(&send_socket_fd);disconnect(&recv_socket_fd);shmdt(pframeno);// detach memoshmctl(segment_id, IPC_RMID, NULL);// removereturn  0;
}

CAN 通信原理学习相关推荐

  1.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通信系统

    文章目录 通信原理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和组成 通信 消息 信号 信息 信息量 离散信息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 信道和噪声 无线信道 视线传播 自由传 ...

  2.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5-2:数字调制——连续相位和恒包络问题(非线性功放、连续相位CP FSK信号、最小频移键控MSK、GMSK)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非线性功放,需要降低信号PAPR,这要求信号具有恒包络特性 信道带宽有限,需要降低信号带外泄露(进而传输失真小),要求信号具有连续相位特性(从而高频成分少) 波形连续和恒包络之间存在矛 ...

  3.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学习笔记】频带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频带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在通信系统模型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基带信号通过调制转换成频带信号,基本思路是发送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让高频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着调制信号变化,接收端收到后,从中将调制信号恢复出来 ...

  4.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6-2:数字解调——抽样和符号同步

    采样 根据6-1的推导:在无ISI时,任意位置nnn上的一个符号InI_nIn​,经过AWGN信道.匹配滤波器.采样后,得到符号YnY_{n}Yn​Yn=In+nnY_{n}=I_{n}+n_{n}Y ...

  5.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3-2:数字通信系统概述(信源编码/压缩编码、信道编码FEC和交织、HARQ)

    我们将数字通信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信源默认为数字信源,但是如果是模拟信源,还需要模数转换(包含采样.量化.编码,未画出) 数字信源经过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处理,提高了有效性和可靠性 然后进行数 ...

  6.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2-1:模拟调制——相干解调的载波恢复、锁相环(平方环/Costas环)、变频/混频技术

    原始信号为基带模拟信号,要想在空气中传播信号,必须使用频带信号(频率高则天线长度降低,且可能进行频分复用等) 要产生频带信号,需要频谱搬移,这就是调制: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得到已调信号/调制信号/频带信 ...

  7.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3-3:数字通信系统概述(数字调制、IQ调制与PSK / QAM)

    我们将数字通信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信源默认为数字信源,但是如果是模拟信源,还需要模数转换(包含采样.量化.编码,未画出) 数字信源经过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处理,提高了有效性和可靠性 然后进行数 ...

  8.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2-3:复信号分析(解析信号与预包络)、IQ调制与复信号的传输

    实信号频谱的共轭对称性和冗余性 已经知道,傅里叶变换中的复指数ejωte^{j\omega t}ejωt带来了负频率,意义是旋转向量ejωte^{j\omega t}ejωt的旋转方向(顺/逆时针) ...

  9.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不同形式的数字基带信号,具有不同的频谱结构,对应不同的信道条件,采用不同的码型有利于传输. 码型变换: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过程 在设计数字基带信号码型时,应当考虑到, 低频受限的信 ...

最新文章

  1. C#只允许启动一个WinFrom进程
  2. 科技创业公司的效率工具箱
  3. mysql创建数据库指定字符集
  4. WildFly 8.0.0.Alpha1的发布和一些历史
  5. SyntaxError: Non-UTF-8 code starting with ‘\xe9‘ in file D:/Users/wxk/PycharmProjects/xzykdx/user/12
  6. Oracle数据库的状态查询
  7. 为实现电动车长途旅行,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将大幅升级
  8. JDBC连接Informix IDS
  9. C# 获取所有网卡信息
  10. 分享!手机浏览器一键跳转微信加好友的方法
  11. linux命令join的用法,linux join命令
  12. 九爷带你了解 深入理解 Memcache 原理
  13. 前后端分离项目部署到服务器(超详细)
  14. centos安装包安装最新版nginx
  15. 软件设计交流系统-用户手册与帮助文档
  16. Typecho博客后台登录页面美化插件
  17. 安卓开发,组件的单位设置问题
  18. 讨论关于RabbitMQ可靠性相关问题?
  19. 算法-数据结构-演示网站(USF)
  20. 考研二战备考五十天,最终成功上岸

热门文章

  1. Servlet过滤器概念特点等详谈
  2. 广角广告多媒体发布系统
  3. 墨尔本大学计算机本科学费,墨尔本大学本科学费要多少
  4. 【STM32H7教程】第74章 STM32H7的SPI总线应用之驱动DAC8563(双通道,16bit分辨率,正负10V)
  5. 读《探索式软件测试》笔记(一)
  6. 排列组合(A/C)计算器
  7. SSM中的拦截器机制
  8. GPGPU-Sim学习(一)-GPGPU-Sim介绍
  9.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设计,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设计...
  10. 爬虫,百度搜索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