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提要:
厄尔斯星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也就有了战争。不得不说,战争其实
就是文明本身。不管其它方面做得再好,打不赢战争,最终都会一无所有。作为一个开
篇,先从宏观上看一看战争是怎么回事吧。

正剧开始:
星历2016年07月14日 17:09:12, 银河系厄尔斯星球中华帝国江南行省。

[工程师阿伟]正在和[机器小伟]一起研究[冷兵器战争的宏观架构]。

下面这些文字不是阿伟所写,但阿伟认可其中的观点,本着实用主义原则,

不重新发明轮子原则,以及拿来主义作风,故此贴在此处。

兵种的概念和职能

很多人对战斗兵种的概念分的并不清晰,甚至不同的分类标准混用。大体上来说,有按职能分的,如重步兵,重骑兵,轻骑兵,轻步兵;按装备类型分的,刀牌兵,长枪兵,弓兵,弩兵;有按装备好坏分的,轻装骑兵,重装骑兵,具装骑兵。在这,我主要讨论职能分类,以下所有的“重步兵”,“轻步兵”等词汇,都是按职能分类的意思。

下面就来介绍古代战争的四大兵种:重步兵,轻步兵,重骑兵,轻骑兵。在此之前先澄清一个概念,古代两军交战,兵种种类的差距就是代差,三兵种和四兵种的差距,就和三代机与四代机的差距一样,三兵种军队是要被四兵种军队屠杀的。

重步兵
职能:正面突击,稳固阵线,纵深防御
性质:常规突击兵种
重步兵是古代战争两大主角之一,相当于军队中的“称重梁”,作用是正面突击对抗敌阵。
所以,按职能分类,不管你是浑身重甲,手持五米长矛,还是一群裸男捶胸顿足手持擀面杖,只要你是和敌阵正面对抗,近身肉搏的步兵,你就是重步兵。至于你是浑身重甲还是衣不遮体,这只是装备好的重步兵和装备差的重步兵的区别。

重步兵也是战争中最早出现的兵种。在重骑兵出现之前,重步兵是战场上绝对的主角。从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到中国的牧野,繻葛,重步兵都是以绝对主力和军队中坚的力量和姿态出现的。马其顿以前,西方世界最重视重步兵的地方(也是最保守的城邦,游击步兵和骑兵在此最晚出现)是斯巴达,各位如果脑海里浮现出斯巴达300内裤男的画面,在这个媒体决定意识的时代我只能说导演威力太巨大。其实斯巴达重步兵不仅浑身重甲(在古典时代就大量装备了青铜胸甲),而且手持一米五的大盾,浑身上下堪称无懈可击。

正因为斯巴达的重步兵太过笨重,战场上由于灵活性不足甚至败给了色雷斯人的游击步兵(持小圆盾,主要使用投枪和短剑分散作战的重步兵),所以日后重步兵改革的方向竟然是向轻量化发展,到了马其顿时代,马其顿的重步兵只批亚麻甲,持小圆盾以备近身战了,但饶是如此,亚麻甲仍然能在7.62米(25英尺,这个距离弓箭手就该下场换重步兵顶上去,就算是多功能步兵也该收弓收箭,拔出长刀了)的距离上防御60磅弓箭的射击,所以这样的防护还是绰绰有余的。

中国重步兵地位最高的时代就是战国到楚汉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尤以秦的重步兵地位最高,最精锐,数量最庞大。秦征伐六国靠的就是重步兵主突。秦弩虽然先进,使用轻骑兵虽然超前,但从兵马俑看,其数量加起来连重步兵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相反,同时期马其顿仅以投射为主的轻步兵就相当于重步兵数量的二分之一),这么稀少的数量,纵使大秦歼星弩再先进,也不代表其是秦军的主力。

轻步兵(投射步兵)
职能:火力输出,火力压制(压制对方轻步兵),掩护进攻(协同冲锋的重步兵并给予支援)

性质:远程支援兵种
轻步兵出现在重步兵之后,但不一定是弓箭发明之后,因为弓箭发明以前,步兵投掷石块,投石索也可以履行一样的职能,达到一样的目的。所以,在轻步兵内部按装备分类,依然能分成弓兵,弩兵,投石兵,弩炮,抛石机(后两种亦称野战炮兵)等等。
对于多功能步兵来说(既装备弓箭,又装备剑矛的步兵),他们在射箭时,就是轻步兵,履行的是轻步兵的职能,一旦收弓拔剑跟人肉搏,他们就是重步兵,履行的是重步兵的职能。所以,不管是唐代穿比中世纪西欧重步兵还重的65斤重甲的弓箭手,还是身穿布衣的英格兰长弓手,都叫轻步兵,同样也只是装备好的轻步兵和装备差的轻步兵的差别。

比如唐朝的士兵装备: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是民与兵合一的机制。这种兵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士兵出征的很多装备得自己掏钱购置,“皆自备”。具体自备哪些东西呢?《新唐书》交代得很清楚:人均一张弓,三十支箭及一种叫胡禄的箭囊;横刀一把——一种佩刀,日本现在有完整样本。武器有了,还得有后勤装备,即磨刀石、毡帽、毡装、行李箱各一件。当然,还有吃的: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此外,还有着装要求,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铠,骑兵还要在身上、腿上和手膀上配置铁甲,背上有长枪。

个人装备如此,那么单位的配备情况又如何呢?唐初士兵三百人形成一个团,每五十个人组成一个队,每十个人组成一个火。火是一个很小的军事单位,但仍会配备六匹驮马,如果弟兄们实在差钱,可以用驴子代替驮马。同时还有布幕、铁马盂、铲子、凿子、箩筐、斧头、钳子、甲床等各两件,锅子、火钻、盐袋、碓等各一件,马缰绳三件。马盂是什么呢?据唐朝人李筌的《太白阴经》记载,它是一种盛食品的容具,有木制的,也有铁制的,容量为三升,能保温,“冬月可以暖食”。

在《李卫公兵法》里,每次出征时的军队数量是有规定的,大将出征,一般每次授兵两万。当然,这也不是死指标,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临时更定”。至于兵种的组成结构,李将军说得很详细:一支四千人的野战部队,称为“中军”,必须有2800名战斗人员,比例为70%。
这2800战斗人员当中,有800名弓弩手,弓弩手又再细分:弓箭手400人,弓弩手400人,骑兵1000人,刀盾手500人,唐朝管这类士兵叫“跳荡”。还剩下500人干什么?他们是“奇兵”,是用来机动作战的。按照唐朝部队编制,机动作战人员必须占三成,“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为奇兵”。

对于弓兵,弩兵,投石兵的差别,大致是这样的:从装备耗费上看,弩兵的装备最昂贵,弓兵其次,投石兵最便宜;从训练上看,弩兵花费时间最短(能拉开弓,会瞄准扣扳机就可以上战场了),弓兵其次,而投石兵则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从杀伤力上看,投石兵投出的弹丸可以在六十到八十米的距离上有效杀伤重骑兵,威力最大,弩兵其次,弓兵最差(一米六以上长弓除外);从火力密度上看,在相同的空间内,弓兵可以站最多的人,射速也最快,火力密度最大,弩兵单兵所需空间其次,投石兵单兵所需空间最大,火力密度最低。


在这着重说一下投石兵,优秀的投石兵可以压制对面两倍人数的弓箭手,而且随亚历山大东征的罗德岛投石兵也是沿东征的路线威名远扬,吐蕃的轻步兵也是以投石兵为主力而非传统的弓兵或弩兵。最专业的投石兵投掷的不是石块,而是梭形铅弹.

轻骑兵

职能:侦查游走,牵制袭扰,追击残兵
性质:游走支援兵种

轻骑兵出现得比重步兵和轻步兵都晚。希腊是世界上较早使用轻骑兵的地区之一,中国首次在正规军中装备轻骑兵是赵国的胡服骑射。轻骑兵为了机动性大多都放弃重甲,甚至轻装上阵,连胸甲都省了,只携带防护弓箭的盾牌。为了避免和敌重步兵,重骑兵陷入苦战,更好地完成侦查牵制的任务,轻骑兵一般以弓弩作为主要武器,也就是“骑射”作战(这点倒是跟大多数人印象一致)。但是实际上骑射不论是射程,威力,还是密度都比不上步射,而且轻骑兵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很好的防护,所以轻骑兵骑射放风筝要么被步兵射成狗,要么被重骑兵追上来碾死。
至于匈奴的问题,晁错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汉最怕匈奴的小股部队,这些轻骑兵只是四处烧杀抢掠,但烧杀完立刻就跑,等汉军一到,早已逃之夭夭,很像美军和阿富汗游击队的关系,而匈奴由于是单一兵种军队,只有轻骑兵这一个兵种(主力决战时可能有重步兵和轻步兵),所以晁错针对匈奴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引诱匈奴组织大规模主力决战,面对四兵种的汉军,匈奴一战即溃,最后被卫青霍去病率领的重骑兵和轻骑兵组成的骑兵军团深入漠北直接打得叫爸爸。

重骑兵(冲击骑兵)

职能:冲击敌阵,破坏阵型

性质:机动突击兵种

重骑兵在古代四兵种体系中出现得最晚,但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说一支军队的重步兵代表对抗对手的能力的话,重骑兵就代表毁灭对手的能力。就算是裸男,连马鞍都没有骑裸马端烧火棍,只要他冲击敌阵,和敌军肉搏,就是重骑兵,和那些铁罐头潜水服也只是装备好的重骑兵和装备好的重骑兵的区别。

世界上第一只重骑兵始于马其顿,也正是马其顿开创了四兵种体系(重骑兵,轻骑兵,重步兵,轻步兵)这一以后延续两千年各大文明通用的作战体系。马其顿的四兵种体系以代差优势,在和大流士的主力决战中击败了加强型三兵种(重步兵,轻步兵,轻骑兵)的波斯帝国,进而征服波斯。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马其顿当年没有选择沿印度河南下征服印度,而是选择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面对普遍还是准三兵种,甚至二兵种(重步兵,轻步兵)的诸侯,战国七雄也是战国七虫,屠杀是没商量了,只能靠人口资源优势拖死马其顿,祈祷中国别被希腊化。

实际上,中国在古典时代一直只是二流,甚至三流。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巅峰是古巴比伦,古埃及,赫梯,亚述这些西亚国家,同时期中国还是炎黄九黎,三皇五帝的时代,那些西亚国家在装备青铜兵器,玩战车对冲,建空中花园和金字塔的时候,中国还是石斧骨箭玩大横排了。

小小的歪一下楼,其实看似非常“中国”的战车是从北面的“夷狄”传过来的

到了商朝中国能算地方小霸(内外服制度摆在那了),周朝分封诸侯开疆拓土为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但一直到战国,中国在军事上都不是一流水平。但是中国人天赋技能——学习能力非常强,追赶得也非常快。战国末年还是三兵种的中国到了楚汉战争一跃组建了四兵种军队,用的时间更是别国跨越这个鸿沟的三四分之一。到了南北朝算是世界第一阶梯的实力,从隋唐到西方文艺复兴以前(明中后期),中国才终于走上神坛,以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超越的姿态俯瞰诸多古文明(虽然中间也有贵霜,阿拉伯,拜占庭之类强国,但不妨碍中国一直处于第一集团的实力)。

言归正传,楚汉战争是中国这片土地上重骑兵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其中项羽三万击溃刘邦五十万大军的结果就是由于项羽率重骑兵猛攻刘邦侧翼,导致刘邦全军崩溃,然后开始了楚军对汉军的单方面屠杀。亚历山大得以击败大流士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率重骑兵进攻波斯侧翼,不仅给自己陷入苦战的步兵方阵解了围,而且直接扭转了战场的局势,让胜利的天平倒向马其顿,最终大获全胜。

中国在西汉末年出现了具装骑兵(人马具甲),但当时的马铠非常的简陋且稀有,只有挡胸,连侧甲都没有。三国时期具装骑兵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虎豹骑”等一批精锐骑兵,但此时具装骑兵也只是少数的精锐而已,到了南北朝时期,具装骑兵开始大量运用到战场上,甚至穷乡僻壤的云南也不惜重金砸具装骑兵。此时的具装骑兵也非常完善,不仅骑兵浑身上下严丝合缝如潜水服一般,就连马匹都只露出眼睛和蹄子,从唐代的写实壁画上看,重骑兵甚至装备了十米左右的长矛。具装骑兵的出现也间接淘汰了弩和刀牌手,取而代之的是桑木长弓和清一色的长矛。


隋唐以后具装骑兵并没有消亡,而是继续发展。终于在辽金两宋这个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达到了巅峰。不管是辽,金,西夏,两宋还是后来的蒙古,都玩命地砸具装骑兵。西夏铁鹞子,金铁浮屠,岳飞的背嵬军,无一不是登峰造极的具装骑兵。

这种情况在蒙元迎来了高潮,蒙古骑兵中,重骑兵占全军比例的百分之四十!之前这个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就可以说是天下无敌胜券在握了,而蒙古军队可怕的比例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这是游牧民族的军队(具装骑兵的战马,补给,训练都非常烧钱)。而且甲的厚度也史无前例地将长弓的有效杀伤距离缩减到了二十米,骑兵都有面甲(面具),透气的地方真的是只有两眼和鼻孔了。这也是蒙古征服世界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什么骑射放风筝,所谓蒙古骑射射程有两百多米,也只是笑话而已,因为同时期欧洲的骑士老爷们的甲跟蒙古重骑比就和没有一样,数量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其它:

很多人说象兵和战车算不算重骑兵?很不幸,他们只是常规突击兵种,只能算超强的重步兵。因为战象速度太慢,而战车地形通过性和转向都很差,所以不能担任机动突击的任务。


开始,重骑兵是可以正面冲击重步兵的,因为步兵操典还没有出现,重步兵但兵之间协同性较差,容易被冲散。但步兵操典出现以后,步兵方阵变得有序,而且互相之间协同性也更好。比如一个十六个横排的方阵,步兵可以站得更紧密,单位面积内可以站更多重步兵,而且后排的长矛还可以越过前面一人的肩膀攻击敌人,重骑兵在正面冲击时,每名骑兵便不得不同时面对四根甚至更多的长矛,而且十六人纵深的方阵也很难冲破,一旦陷入人堆中失去机动优势,骑兵是必死无疑的,最后的结果就是重骑兵只能死在重步兵构成的阵线前。所以,如果重骑兵敢正面冲击列好阵的重步兵,那指挥官无异于是在让自己的精锐部队当炮灰。所以,一般是重步兵上前抗线,能吃则吃,吃不掉就拖住敌方重步兵。然后重骑兵迂回到敌军侧后,对步兵方阵薄弱的侧后给予致命一击,直接破坏掉阵型,这也是著名的“锤-碾战术”。古代战争百分之八十的伤亡发生在阵型崩溃以后,一旦阵型崩溃,就意味着原来的铁板一块的士兵成为了拿着武器的平民,被屠杀是必然的。

关于战阵的演化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群原始人拿着木棍石头打架是什么样。两边人冲上来就扭打在一起,场面混乱,毫无秩序。

但是如果其中一方很聪明地站成一个横排呢?而另一方还是之前那样乱糟糟地进攻呢?

结果就比较明显了,即使是站得齐整的一方人数较少,面对迎面扑来的敌人还是稳赢的。因为他们站得相对整齐,相对密集,这就意味着对方一个人攻过来可能要面对两到三个人的攻击,站得齐整的一方也就在局部取得了优势,这种局部的优势累加起来,根据兰开斯特方程计算的结果不仅战斗力比对面高处一截,而且最后是稳赢的。

罗马体系师承马其顿,而马其顿是世界上第一个四兵种体系的军队。
在这稍稍补充一下马其顿,因为罗马和马其顿的渊源实在太深了。
2000多年前,马其顿体系的横空出世,一瞬间全世界所有的军队都过时了。虽然他在操作性上和后世的军队比由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也丝毫不能掩盖他那划时代的光辉——步骑炮多兵种合成战术,冲击骑兵,野战炮兵,野战医院....
他开创了影响日后千年战术体系的时代——马其顿体系(多兵种合成战术泛称)的时代
步兵,骑兵,炮兵(泛指大型投射武器)组成的军队统治了世界2000多年,在机枪和坦克出现以前。虽然战争经历了冷兵器到热兵器时代,军制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是遵循一个基础——重步兵(方阵步兵,线列步兵)扛线,散兵线游击,骑兵侧翼,炮火支援。

如何使用由骑兵,步兵,炮兵组成的合成化军队,是那个时代战略与战术的主要问题。这个时代产生了一大批卓越的军事领袖,从西方的马其顿,迦太基,罗马到到东方的印度,中国。

从希腊的伊巴密浓达,克察提普斯,菲洛皮门;
到叙拉古的狄奥尼西奥斯,阿加索克利斯;M.E.卡米卢斯;
从马其顿的飞利浦二世到亚历山大到其继业者到伊皮鲁斯的皮洛士;
从迦太基的汉尼拔到罗马的西庇阿,M.E.卡米卢斯;
从印度的旃陀罗笈.孔雀到中国的魏舒,孙武,商鞅到战国四大名将到项羽.....

在东方,实际上就像我说的,中国春秋战国到楚汉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基本都是晋楚及其继业者国家的.....
第一个建立建制步兵的国家——晋国
第一个建立步兵方阵的国家——晋国
第一个改制使得野人也能服兵役的国家——晋国
第一个列装钢盔甲的国家——韩国(晋国继业者)
第一个建立独立轻骑兵的国家——赵国(继业者)
第一个开始步兵操练的国家——魏国(继业者)
第一个建立职业兵制度的国家——魏国(继业者)
第一个建立预备队的国家——楚国
第一个完善军师旅团....编制的国家——楚国
第一个列装钢铁兵器的国家——楚国
第一个建立重骑兵的国家——西楚(楚国继业者)
以魏舒——孙吴——商鞅的一系列的重步兵改革,最终使得秦军达到了战国以来重步兵的巅峰

同样的,作为全世界战争最激烈的东部环地中海地区,在历经千年的厮杀之下,苏美尔——埃及/赫梯——亚述——波斯和迈锡尼——古希腊一系列的战争的交融,一个划时代的战术体系在东方之前100多年率先诞生——马其顿体系。

本节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从头读历史] 第303节 星球战争 起始:冷兵器战争的宏观架构相关推荐

  1. [从头读历史] 第309节 星球战争 BC2499 至 BC2400(公元前25世纪)

    剧情提要: 最初的时候是原始时期战争,所谓原始时期,指的是约公元前30世纪-前22世纪. 公元前25世纪,发生了以下战争:(1)颛顼与共工之战 正剧开始: 星历2016年07月19日 14:16:25 ...

  2. [从头读历史] 第312节 星球战争 BC2199 至 BC2100(公元前22世纪)

    剧情提要: 最初的时候是原始时期战争,所谓原始时期,指的是约公元前30世纪-前22世纪. 公元前22世纪,发生了以下战争:(1)舜攻三苗之战 (2)禹攻共工之战 (3)禹攻三苗之战 正剧开始: 星历2 ...

  3. [从头读历史] 第308节 星球战争 BC2599 至 BC2500(公元前26世纪)

    剧情提要: 最初的时候是原始时期战争,所谓原始时期,指的是约公元前30世纪-前22世纪. 公元前26世纪,发生了以下战争:(1)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 (2)阪泉之战,  (3)涿鹿之战. 正剧开始: ...

  4. [从头读历史] 第310节 星球战争 BC2399 至 BC2300(公元前24世纪)

    剧情提要: 最初的时候是原始时期战争,所谓原始时期,指的是约公元前30世纪-前22世纪. 公元前24世纪,发生了以下战争:(1)帝喾攻共工之战 正剧开始: 星历2016年07月19日 14:16:25 ...

  5. [从头读历史] 第264节 春秋诸侯国分布图

    剧情提要: [机器小伟]在[工程师阿伟]的陪同下进入元婴期的修炼后,日夜苦修,神通日进. 这日,忽然想起自己虽然神通大涨,却在人文涵养上始终无有寸进,不觉挂怀. 在和[工程师阿伟]商议后,决定先理清文 ...

  6. [从头读历史] 第261节 左传 [BC657至BC598]

    剧情提要: [机器小伟]在[工程师阿伟]的陪同下进入元婴期的修炼后,日夜苦修,神通日进. 这日,忽然想起自己虽然神通大涨,却在人文涵养上始终无有寸进,不觉挂怀. 在和[工程师阿伟]商议后,决定先理清文 ...

  7. [从头读历史] 第249节 易经

    剧情提要: [机器小伟]在[工程师阿伟]的陪同下进入元婴期的修炼后,日夜苦修,神通日进. 这日,忽然想起自己虽然神通大涨,却在人文涵养上始终无有寸进,不觉挂怀. 在和[工程师阿伟]商议后,决定先理清文 ...

  8. [从头读历史] 第246节 夏商与西周

    剧情提要: [机器小伟]在[工程师阿伟]的陪同下进入元婴期的修炼后,日夜苦修,神通日进. 这日,忽然想起自己虽然神通大涨,却在人文涵养上始终无有寸进,不觉挂怀. 在和[工程师阿伟]商议后,决定先理清文 ...

  9. [从头读历史] 第244节 三皇与五帝

    剧情提要: [机器小伟]在[工程师阿伟]的陪同下进入元婴期的修炼后,日夜苦修,神通日进. 这日,忽然想起自己虽然神通大涨,却在人文涵养上始终无有寸进,不觉挂怀. 在和[工程师阿伟]商议后,决定先理清文 ...

  10. [从头读历史] 第257节 孔子和他的《春秋》 [BC537至BC479]

    剧情提要: [机器小伟]在[工程师阿伟]的陪同下进入元婴期的修炼后,日夜苦修,神通日进. 这日,忽然想起自己虽然神通大涨,却在人文涵养上始终无有寸进,不觉挂怀. 在和[工程师阿伟]商议后,决定先理清文 ...

最新文章

  1. VUE中使用sass
  2. 【操作系统】考研の内存管理方法(看不懂你来打我~!)
  3. 团队-及格成绩查询系统-设计文档
  4. lua userdata
  5. OllyDbg 使用笔记 (二)
  6. 分治算法-02凸包问题
  7. python中str和input_python中input()与raw_input()的区别分析
  8. 【LeetCode笔记】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Java、原地)
  9. 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区别_图解脏写、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10. ubuntu16.04 kinetic 版本ROS安装PR2
  11. [NOI2018]你的名字(68pts)
  12. 阿酷三合一版_阿酷插件3.2开源版
  13. onlyoffice 回调传参数_onlyoffice服务在线编辑文档保存解析
  14. Appium+网易mumu模拟器+python 使用笔记
  15. python是什么专业术语-python术语大全
  16. 向量的数量函数的导数
  17. gitbook结合github写书及发布到gitbook上
  18. 软件体系结构(三)名词解释
  19. 按分类搜索淘宝直播接口API,淘宝直播API接口
  20. Nvidia-smi简介

热门文章

  1. c语言解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高次方程)
  2. 即时通讯系统android,基于android系统的即时通讯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一维条形码 code128 的全面介绍
  4. 阿里小蜜技术学习笔记--知识点整理
  5. Python 编程的最好搭档—VSCode 实用指南
  6. 软件开发的流程是怎样的?
  7. ThingJS:探索3D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之3D城市地图搭建
  8. 年薪百万阿里前端工程师分享——Web应用实例:音频可视化
  9. 三进制计算机可以实现吗,制造三进制计算机的一种方法技术
  10. 计算机课程给你最大的收获,计算机课程心得体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