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LTE资源调度(7)-DRX不连续接收(1)》介绍的是RRC连接态时的DRX机制:eNB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DRX参数,控制UE监听C-RNTI、TPC-RNTI和SPS-RNTI加扰的PDCCH子帧。本文介绍另外一种DRX机制,这种DRX机制更多时候被称做“寻呼(Paging)过程”,它可以让eNB控制UE监听P-RNTI加扰的PDCCH子帧。寻呼过程适用于RRC空闲态的UE,也适用于RRC连接态的UE,为了避免与上一篇博文描述的CDRX机制相混淆,本文均以“寻呼过程”来描述这种DRX机制。

1.寻呼过程

从本质上讲,寻呼过程就是网侧在特定的时刻向UE发送寻呼消息,通知UE执行相应的操作或者更新相关的参数。无论UE处于IDLE态,还是连接态,都可以接收来自网侧的寻呼消息:处于RRC连接态的UE,可以通过解码寻呼消息来判断当前的系统信息是否有改变(system information change),UE一旦检测到系统信息有改变,就会重新去解读系统信息;而处于RRC空闲态的UE,除了可以获知当前的系统信息是否有改变外,还能知道当前是否有本UE的来电(incoming call),UE一旦检测到有来电,后续将会触发随机接入过程。关于随机接入的内容,请参考《LTE-TDD随机接入过程(1)-目的和分类》等相关博文。

除此之外,无论是IDLE态还是连接态,如果UE能力支持的话,还可以通过寻呼消息判断是否需要接收ETWS(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地震海啸告警系统)和CMAS(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ervice,商用移动警报业务)信息。寻呼消息的内容如图1所示,其中S-TMSI和IMSI都可以用来标识UE。S-TMSI的全称是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出于安全考虑,在寻呼过程中主要使用S-TMSI来标识UE。maxPageRec值固定等于16,表示一条寻呼消息最多可以寻呼16个UE,这个值在计算寻呼容量的时候需要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寻呼消息是使用P-RNTI加扰的,同个小区内所有的UE都可以解码得到,不同的UE如果发现寻呼消息中包含了系统信息变更或者有ETWS、CMAS的消息指示,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个时候UE是不需要将自己的S-TMSI或IMSI与寻呼消息中的标识进行比较的。

(图1)

既然寻呼过程属于DRX的一种,那么就表示UE只在需要接收寻呼消息的时候,才会去监听P-RNTI加扰的PDCCH子帧,达到省电的目的(reduce power consumption)。相应的,网侧也就没有必要在每个下行子帧都去发送寻呼消息,只需要在特定的寻呼时刻下发即可。如图2所示,eNB只可能在时刻1、2、3、4下发寻呼消息,而UE1只在自己的寻呼时刻即时刻1、3去盲检测寻呼消息,而UE2只在自己的寻呼时刻即时刻2、4去盲检测寻呼消息。UE并不会在自己的每个寻呼时刻都能检测到寻呼消息,因为eNB只有在存在寻呼消息的时候才会发送,但UE无法知道网侧什么时候会下发寻呼消息,因此需要周期的盲检测P-RNTI加扰的PDCCH子帧。

不同的UE有着各自的寻呼时刻,那怎么来确定不同UE的寻呼时刻呢?

(图2)

2.确定寻呼时刻

我们使用参数PF(Paging Frame)和PO(Paging Occasion)来标识UE的寻呼时刻。PF表示寻呼消息应该出现在哪个系统帧号上,PO则表示可能出现的子帧时刻。一个PF帧可能包括1个或多个PO子帧(参考下文的图7),每个DRX周期或者寻呼周期(Paging Cycle),UE只需要监听其中属于自己的那个PO子帧。

那怎么计算PF呢?满足下面公式A的系统帧号SFN即可作为一个PF帧:

SFN mod T= (T div N)*(UE_ID mod N)   (公式A)

该公式说明如下:

T:表示UE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如果将SIB2中携带的默认寻呼周期记为T_sib的话(图3所示),则:如果已经配置了UE的DRX值T_ue,那么 T = min(T_ue, T_sib);如果没有配置T_ue,则使用SIB2中携带的默认值,T = T_sib。

T_sib其实就是defaultPagingCycle参数,如下面的图3所示,具体获取路径是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 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 -> 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IB -> PCCH-Config,单位是无线帧,比如rf128表示128个无线帧,即1280ms。

(图3  SIB2中携带的寻呼参数)

T_ue的值由NAS层消息 ATTACH REQUEST 或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 或 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 消息里的 DRX parameter 信元携带,如图4所示。

(图4)

DRX parameter信元固定占3个字节,其中第三个字节的高4位(bit8~bit5)编码的就是T_ue值,如图5所示。从该图中可以看到,只有下面四种情况才会认为UE配置了DRX周期参数T_ue:bit8~bit5的值=(0110)时,T_ue=rf32;bit8~bit5的值=(0111)时,T_ue=rf64;bit8~bit5的值=(1000)时,T_ue=rf128;bit8~bit5的值=(1001)时,T_ue=rf256。此时,T = min(T_ue, T_sib)。

(图5)
N:取值等于min(T,nB),取T和nB之间的小值。参数nB表示寻呼的密度,也是在SIB2中携带,见上文的图3,取值范围是{4T,2T,T,T/2,T/4,T/8,T/16,T/32}。所以N的取值范围是{T,T/2,T/4,T/8,T/16,T/32}。

UE_ID:取值等于(IMSI mod 1024)。IMSI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即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每个用户是唯一的。IMSI由数字0~9组成的一个序列表示,存储在SIM/USIM卡中。特别的,如果UE终端并没有插入SIM/USIM卡,那么就不存在IMSI,此时UE_ID固定取0。

IMSI由MCC、MNC和MSIN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着国家、运营商和用户三个不同的维度,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MCC的全称是Mobile Country Code,即移动国家码,由3个数字组成,每个国家不同,中国的MCC=460。MNC的全称是Mobile Network Code,即移动网络码,由2~3个数字组成,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运营商所分配的值是不同的。MSIN的全称是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即移动用户识别号,用于识别同个运营商内部的不同用户。如果460030912121001是一个IMSI号,则MCC=460,MNC=03,MSIN=0912121001。

(图6)

一旦T、N、UE_ID参数确定,就可以通过上文的公式(A)筛选出PF帧号,下面再描述PO子帧的获取过程。

PO子帧的位置由LTE制式类型(FDD还是TDD)、参数Ns和i_s共同决定。Ns表示每个PF中有多少个寻呼子帧,i_s表示寻呼子帧的索引,Ns = max(1, nB / T),i_s = floor(UE_ID / N) mod Ns。如图7所示,Ns的取值只有1、2、4这三种值,比如当前是LTE-TDD制式,Ns=4,那么如果i_s=0,则PO=0,寻呼消息会在0号子帧发送;如果i_s=2,则PO=5,寻呼消息会在5号子帧发送。

(图7)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寻呼消息是在PDSCH信道中传输的,因此对于TDD制式下Ns=4的场景,此时每个PF系统帧中有4个子帧(0、1、5、6子帧)可以发送寻呼消息,但子帧1和子帧6是特殊子帧,不一定能发送PDSCH数据,这需要依赖于当前的特殊子帧配置:如果特殊子帧配置是0、5,且下行CP类型是Normal,或者特殊子帧配置是0、4,且下行CP类型是Extended,那么不能在该特殊子帧中发送PDSCH数据(包括寻呼消息),具体原因请参考博文《LTE物理传输资源(1)-帧结构和OFDM符号》。

参考资料

(1)3GPP TS 36.331 V9.18.0 (2014-06)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2)3GPP TS 36.300 V9.10.0 (2012-12) Overall description

(3)3GPP TS 36.304 V9.11.0 (2012-06)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4)3GPP TS 24.008 V9.12.0 (2012-09) Core network protocols

(5)3GPP TS 24.301 V9.11.0 (2013-03) 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6)3GPP TS 23.003 V9.15.0 (2014-09) Numbering, addressing and identification

(7)《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DRX不连续接收(2)-寻呼Paging相关推荐

  1. DRX不连续接收(1)

    本文转自: https://blog.csdn.net/m_052148/article/details/52439789 1.为什么要使用DRX 在讲解DRX的概念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quo ...

  2. LTE资源调度(7)-DRX不连续接收(1)

    1.为什么要使用DRX 在讲解DRX的概念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空闲态",什么是"连接态". 我们经常会听到"空闲态"."连 ...

  3. [转]LTE资源调度(7)-DRX不连续接收(1)

    1.为什么要使用DRX 在讲解DRX的概念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空闲态",什么是"连接态". 我们经常会听到"空闲态"."连 ...

  4. LTE_DRX不连续接收(1)

    本文转自: https://blog.csdn.net/m_052148/article/details/52439789 1.为什么要使用DRX 在讲解DRX的概念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quo ...

  5. LTE(4G) 寻呼 (Paging)

    目录 寻呼流程图 流程: 寻呼Log 寻呼流程图 流程: 寻呼的流程是由核心网触发的,也就是MME.那么核心网什么时候触发寻呼呢? 核心网侧收到数据包,核心网需要找到UE,让UE来接收这个数据包. 当 ...

  6. LTE DRX in IDLE

     上一篇博文<LTE资源调度(7)-DRX不连续接收(1)>介绍的是RRC连接态时的DRX机制:eNB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DRX参数,控制UE监听C-RNTI.TPC-RNTI和SPS- ...

  7. [4G5G专题-76]:流程 - 4G LTE PLMN选择、扫频、小区搜索、系统消息读取、小区选择过程

    目录 第1章 L3层信令架构 1.1 RAN协议栈 1.2 信令流与数据流 1.3 信道映射 1.4 连接管理 1.5 手机附着的整体流程 第2章 PLMN运营商选择流程 2.1 PLMN概述 2.2 ...

  8. [4G5G基础学习]:流程 - 4G LTE PLMN选择、扫频、小区搜索、系统消息读取、小区选择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的原创文章:[4G&5G专题-76]:流程 - 4G LTE PLMN选择.扫频.小区搜索.系统消息读取.小区选择过程 , 转载链接 第1章 ...

  9. LTE系统信息 --- 系统信息变更

    1.为什么需要加入系统信息变更机制 世事无绝对,考虑到网侧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修改,比如修改SIB1中的RACH参数,或者修改SIB2中的ac-BarringInfo参数,因而需要增加 ...

最新文章

  1. Open-E DSS V7 应用系列之三 Web管理简介
  2. C#软件开发实例.私人订制自己的屏幕截图工具(十)在截图中包括鼠标指针形状...
  3. 试论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特点
  4. 15.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Scrum与用户故事笔记
  5. matlab打开figure2,matlab figure2无法输出图形
  6. Windows安装pytorch-gpu
  7. Ruby设计模式透析之 —— 单例(Singleton)
  8. 前端知识天天学(1)
  9. 迅雷Bolt界面引擎将于3月19日对外开放
  10. 数据库变为可疑_数据库出现可疑解决办法
  11. 微信小程序获取二维码:报错47001 data format error
  12. 淘宝APP用户行为分析
  13. 轻松实现在微信中直接下载APK的方式
  14. Android性能优化(一):APP启动优化
  15. 【Python办公自动化】快速将excel按照某列不同的值批量拆分
  16. 《商用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学习1:密码基础知识
  17. WIN7电脑如何共享WiFi
  18. 选购电脑cpu 酷睿 区别 GPU选择
  19. xilinx xdc 约束及时序收敛分析
  20. 支付宝ALIALI38173 的接口问题之一

热门文章

  1. 求100到999中的水仙花数(两种方法,c语言)
  2. C语言中的Input,Output
  3. 陕西西安整改油烟净化器,天珑助力
  4. 《高级软件工程》学习总结与感想
  5. Calendar(日历类)
  6. Calendar_Year
  7. 四种常见的WordPress主题开发错误
  8. 在瀑布下用火焰烤饼:三步法助你快速定位网站性能问题(超详细)
  9. 免费QQ VIP客户端
  10. 【分类算法】什么是分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