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到 CTO 的岗位,不只需要深挖技术,团队内的管理也已不再是工作的全部重心,协调跨部门合作,与 CEO 有效协同,才是 CTO 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则是技术团队的价值和 CTO 对于业务与企业发展的判断和理解。如何有效管理横向部门和向上管理,将是 CTO 的一堂必修课。

接下来的内容整理自宜信公司 CTO、高级副总裁向江旭给第七季 CTO 训练营同学上的课《在挑战中成长:CTO 的生存、发展和辉煌》。

向江旭有30年高科技行业经验,其中18年在硅谷,现任宜信公司CTO和高级副总裁,曾任苏宁集团IT执行副总裁兼技术研究院院长、寺库网(NASDAQ: SECO)CTO、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裁助理以及思科、戴尔等硅谷高科技企业高管。擅长将全球科技巨头以及硅谷科技创新公司的核心研发经验运用于中国大型民企和互联网企业,领导了AI、金融科技、AR/VR、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零售在零售和金融行业的应用创新。

课堂文字整理

01

CTO 需深知向上管理的艺术

CTO 的日常工作中,大部分都会涉及到技术团队管理,因此,管理能力也成为 CTO 最需要不断修炼提升的能力之一。但其中,向上管理却很容易被技术管理者忽略。很多技术管理者一直以来总觉得,只要把下面团队的员工管理好就可以了,老板总会看到团队业绩的。可是时间长了却发现,怎么自己与老板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呢,顿时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岌岌可危。

  • 为什么要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不是谄媚、迎合老板,也不是对老板指手画脚。向上管理是在充分了解老板的前提下,主动打通自己与老板的沟通渠道。向上管理是每一位CTO需要掌握的沟通协作能力。

团队管理需要预算、人力、社会资源、人脉等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分配权力在老板手上,因此,当你需要获得工作的资源时,就需要学会“向上管理”,通过积极、有效的向上管理,我们可以从老板那里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减少我们的蛮力,少做无用功,更高效的达成团队的目标

通过良好的向上管理,我们与 CEO 之间的沟通将会更加快捷、高效和顺畅我们的团队也随之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更有效的达成目标。同时老板能更好的把控整体进度、及时纠偏,及时为我们提供指导、辅导,避免弯路。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上下级关系、团队氛围将会越来越好,实现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默契配合。

  • 如何做好向上管理?

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掌握向上管理的艺术,构建与 CEO 的良好关系呢?

向上管理艺术之——获得 CEO 信任

首先就需要获得 CEO 的信任。保持不断沟通并用数据说话是个好办法,比如提出方案时就跟 CEO 沟通清楚方案的优缺点,把利弊、短中长期的厉害关系都说清楚。同时,把真实的数据拿给 CEO,让他看到这个事情所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就跟 OKR 考核一样落实到具体的指标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

要用数据说话。比如做这件事情,对公司的收入、利润、行业影响力能够带来什么效果,有什么数据证明,领导看数据满意,那就能跟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当做一个项目没有结果,或者结果不能用数据呈现的时候,你的话语权就越来越小,事情就很难做了。

向上管理艺术之——站在 CEO 视角思考

CTO 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问题,要从业务负责人或 CEO 的角度去思考他的需求是什么,观念上先调整过来。

第一,要站在 CEO 的角度考虑问题,去找到他的痛点。要想跟他能沟通好,我们就看 CEO 关注什么,这样你才可能跟他对话。所以我们去跟 CEO 沟通的时候,就要把自己拔高到 CEO 这个位置上,像 CEO 一样思考,这样才能跟 CEO 很好地对话。

第二,关注 CEO 关注的问题。CEO 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 CTO 更多是从技术角度去考虑,比如什么技术最新,使用什么语言去开发。所以我们必须要跟 CEO 在同一频道,从原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到解决怎么借助技术的力量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这样 CEO 可能更容易理解。

向上管理艺术之——1:1沟通

沟通每天都在进行,比如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但不管开多少会,高层领导的想法、思路并不一定能被所有同事理解,因为沟通方式、沟通渠道的原因,信息不能触达到所有人,需要重复很多遍。

所以1:1的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利用一些非正式场合或社交媒体来进行交流。向老师讲到 ,他们公司就有 CEO 座谈会、CTO 午餐会,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互动的方式。

向上管理,对于领导而言,就是在做的过程中,让他更理解你的工作方法。而对于你自己,则是为了更好地得到领导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掌握了向上管理的能力,相信 CTO 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可以游刃有余地带领自己的团队继续前进。

02

CTO 横向协作的道与术

日常的项目推进过程中,其实经常会遇到跨部门合作形式,想要项目良好的进行,自然也就少不了横向协作能力

我们经常会发现,需要其他 CXO 的部门协作自己部门工作时,工作效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要求,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跨部门协作时,协作部门对组织部门业务流程、操作方式不了解所导致的,即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其中便是在考验 CTO 横向协作的能力。横向部门间如果不能顺畅沟通,工作起来必定磕磕绊绊,束手束脚。跨部门沟通不畅,甚至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

要想推动内部协作,一定不要把协作的 CXO 及其部门成员当作一个任其摆布的螺丝钉。要让他人做任何事情时意愿在先,多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来描述问题,以及很重要的换位思考的能力

另外,目标的不一致是横向协作的一大问题。你有想达成的目标,对方也有想达成的目标,但双方的目标很可能是不一致的;也可能你的目标很明确,但这个目标对对方没什么激励作用,或目标超出了其意愿范围……这些都容易影响对方合作的意愿。所以,在横向协作时,需要根据项目目标准确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关系,并借助线上平台工具,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总体来说,现在的组织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横向协作能力也就越来越重要了。不论是 CTO 还是其他技术管理者,都有必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横向协作能力。

03

CTO 如何管理大型科技团队

当 CTO 面临管理大型科技团队的时候,对于 CTO 各方面的管理能力也将是一种挑战。这时,可以适当借鉴成功科技团队的管理方法,了解了优秀案例的特点与成功经验后,才能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进行实践。

  • 大型科技团队的特点

一定规模。顾名思义,提到大型科技团队首先想到的特点肯定是团队成员众多。

地域分布广。科技团队的成员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团队背景多元。这种多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角色背景多元,有的成员甚至不是做技术(这里特指软件研发)的,而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比如行业数据分析师等角色。二是团队成员的种族、国家背景多元。

一定规模、团队背景多元化、分布在不同地域等特点,使得大型科技团队在管理上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 大型科技团队的使命和定位

在讨论大型团队的管理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CTO需要仔细了解科技团队的使命、定位和特征。

支持业务、赋能业务,最后引领业务,这三点是相辅相成的,不论是在技术驱动的公司,还是在业务驱动的公司,技术团队的使命和定位都是如此。

支持业务。首先我们是支持业务的,要把业务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如果公司是靠产品和服务生存的,业务没做好,科技也不一定能做好。当然公司类型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纯科技公司微软,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技术,技术的好坏决定了公司业务的好坏。

赋能业务。科技团队通过开发一些工具,帮助业务、销售等部门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智能化,使得业务流转的过程更为畅通和友好。甚至更进一步,开发一个好的技术平台,使得生态圈、合作伙伴、第三方公司能够在平台上发展业务、共建生态,这时科技团队就起到了赋能业务的作用。

引领业务。科技团队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催生新的业务模式,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成为引领业务的力量。

  • 成功科技组织的特点

无论是国际科技巨头,还是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成功的科技组织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

敏捷高效。优秀的科技团队一定是一个高效、敏捷的团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变化,快速上线产品、得到反馈、不断迭代更新,满足或超过用户的预期。

商业思维。科技团队一定要有商业头脑、商业思维,需要真正洞察到用户的痛点和问题,帮他们及时解决问题,给他们创造价值。

数据驱动。要基于用户反馈、市场反馈、日活、月活、留存、转化等数据来驱动产品走向、技术走向。

变革创新。这是科技团队必须要打造的环境和氛围。

  • CTO管理大型科技团队的终极目标

希望科技团队能够做到比业务更懂业务,比用户更懂用户,让技术本身变成公司核心的业务。我认为如果能做到科技团队在公司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这才是永生的价值。

每一个挑战后都潜伏着机会,每一次拐点都是一个新的机遇,一切都可以成为促使 CTO进步的动力与燃料。CTO 需要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倒逼自己向内突破做提升,带领团队向外突围谋发展,领航企业乘风破浪。

在挑战中成长:CTO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相关推荐

  1.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休假快一个月了,没有出游,只是读完了一本书,<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有一种堵在胸中的话被它说出来的畅快淋漓感觉,"对,就是这个样子!",和大学年代看南怀瑾时是一 ...

  2. 学习笔记:从技术到管理,在蜕变中成长

    大家好,我是阿飞云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近一步的欢喜 前几天分享了一篇有关于:从程序员到管理团队,分享一些职场管理的心得,相关内容也可点击下面卡片跳转查看. 本文分享一个看到过的视频内容,视频分享 ...

  3. 在碰撞中成长 - 北京银行的DevOps实践之路

    2018年10/27日,在上海召开的微软年度最大规模的技术盛会-微软2018技术暨生态大会上,北京银行渠道系统负责人&敏捷团队负责人周兵女士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北京银行的DevOps 实践转型经验 ...

  4. web图像显示漫游_挑战中寻机遇,发展中争创新——第十九届“漫游起点杯”科技节启动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疫情攻坚战尚未结束之时,大学生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提 ...

  5. 卡内基《每日一智》---我们在智慧中成长

    卡内基<每日一智>---我们在智慧中成长 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我百度了下戴尔·卡耐基(卡内基),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以前没了解过这些人物,看完他的百科名片才知道,他是从一个没有自信,几乎被 ...

  6. 阿里为何成立芯片公司,并取名平头哥?如何应对挑战?阿里CTO这样说

    阿里为何成立芯片公司,并取名平头哥?如何应对挑战?阿里CTO这样说 9月19日晚间,在经历接近24小时连轴的彩排.演讲和访问之后,张建锋带着略微沙哑的嗓音,大步流星走进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业务平台事业部的 ...

  7. 教师提高计算机水平的标语,学校教师标语:在改变中成长,在创新中完善。

    [导语]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愉快的人生之旅,让其生命在阳光雨露照耀哺育下,舒展张扬,开出绚烂的花朵.欢迎阅读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欢迎阅读学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无忧考网! [篇一] 1.一生之苦今日 ...

  8. 微软研究员在ImageNet计算机视觉识别挑战中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微软研究员在ImageNet计算机视觉识别挑战中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微软亚洲研究院 2015年2月11日   本文翻译自:Microsoft Researchers' Algorithm Sets Im ...

  9. 阿里开发者们的第13个感悟:工程师需要在循环迭代中成长

    2015年12月20日,云栖社区上线.2018年12月20日,云栖社区3岁. 阿里巴巴常说"晴天修屋顶". 在我们看来,寒冬中,最值得投资的是学习,是增厚的知识储备. 所以社区特别 ...

最新文章

  1. noip2018——题解总结
  2. 页面的div中有滚动条,js实现刷新页面后回到记录时滚动条的位置
  3. hibernate优化
  4. Access to the path Library\UnityAssemblies\UnityEngine.xml is denied.
  5. Git linux下保存密码方法
  6. java简历模板百度网盘,再不了解你就out啦
  7. 全民免费吃鸡,驱动人生带你玩转PUBG
  8. 设计一个具有大纯时延时间的一阶惯性环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纯滞后一阶惯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pdf...
  9. couchbase使用
  10. Mac OS 打开 NTFS 读写功能
  11. 将论文奇数页与偶数页页眉添加不同的下划线
  12. 罗永浩被判为“老赖”最新回应:“卖艺”也要还完债,锤子科技会做下去
  13. python数据库execute_python执行execute对mysql插入数据时的参数问题
  14. 漫谈广告竞价模式(二)
  15. 苹果CMS海螺模版V4.0修复版
  16. Centos查看端口及防火墙
  17. 2021年电工杯B体详细思路分析
  18. AVPlayer 实现简单的视频播放功能
  19. 封装fetch请求方法
  20. 2018年语言模型用于改善语音识别的论文创新点总结

热门文章

  1.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培训
  2. oracle chr 49824,Systemy sprzętowo-programowe | Oracle Polska
  3. 移动APP测试用例设计实践经验(转载)
  4. Mac电脑的自动切换输入法
  5. An End-to-End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Approach via Fusing Multiple Hierarchical Features
  6. 共享wifi流量主小程序项目
  7. 一文搞懂 Traefik2.1 的使用
  8. matlab函数怎么写,matlab怎么写函数
  9. Constraint of Oracle studing
  10. DAO组织决定风险投资,Tiger DAO VC善用群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