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关数据分析表明,移动互联网流量将超过PC互联网流量,这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自从笔记本电脑出现以来,人们不用纠结于所到之处没有电脑而必须找一个网吧了,到哪儿都背着它,开房住店,第一句话就是:能上网吗?这句话代替了之前的诸如有电脑吗,附近有网吧吗之类的询问。现在又不一样了,直接问,WIFI密码多少?兜里揣一个手机,连电脑都不用带了。这一点可能程序员有点反对,他们还是希望买一台或者去百脑汇之类的地方组装一台16G内存,可以超频的CPU,SSD硬盘,USB 8.0,十万兆光纤口,...的超级机器,但是我还是更看好小型的可以移动的设备,话说我自己就在手机上编过代码,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屏幕有点小,而且好几篇blog都是在手机上写的,因为从公司下班到家要一个多小时,坐在没有开灯的公交车上写blog也别有一番滋味。
       移动时代最大的特征不是设备可以移动,而是网络可以信任,随时随地的网络都是可以信任的网络,换句话说就是到处都有优质的网络覆盖,这个根本特征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型微型的瘦机器代替了庞大的PC机或者笨重的笔记本电脑,既然网络是如此的可信,那么计算为何不在远端进行呢?以往要背着强大的CPU,内存,硬盘到处跑是因为所有的计算,存储动作都必须发生在这些物件上,网络不是到处可用的情况下,你只能自力更生。如今的优质网络到处都是,WIFI,4G,3G,有线网...深埋于地下的光缆,架在空中的发射塔替代了PC时代主机的各种总线,形象点说,你的瘦机器不需要CPU,内存,硬盘了,因为这些都通过优质网络集中保持在很远的地方。

2.《古文观止》所思

昨天带女儿上早教,买了一本《古文观止》,吴楚材版的,大致扫了一遍,发现越往后的时代故事性越强,反而没有前面时代的琅琅上口了,我也就以为,明清的作品是可以默读的,而先秦,汉唐的名作只能朗读。“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多么能印证上周我半夜突然想喝七喜,早上醒来已无此意,但是为了防止旧瘾复发。到了公司楼下还是买了一听,结果放了三天都没打开...这些古文就是能让人特别振奋,读起来好爽,可是明清的文章就不好了,基本都是故事体,小说体的,难怪中西的古装影片拍得不同,这就扯到了另一个话题。
       有没有感觉西方古装片特大气真实,中国古装片感觉像戏剧。这很正常,你看看中国的古代故事,写成小说的基本都是宋代以后,也就是说宋代以后的作品才能被拍成影视,宋代以前的作品只有理想没有故事,比如都是《论语》,诗歌,怀才不遇的呐喊之类,反观像四大名著,《隋唐演义》等,其作者都是明清时期的人,因此套用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你会发现很多浪漫主义情节在里面,比如凡是青年的将军基本都是白盔白袍之类的,实际上这是很不符合作战需要的。这里的缘由可能和印刷术有关吧,印刷术的传播增加了识字人口数量,导致了一场文学通俗化的变革。
       再看看西方,它们的很多小说类等通俗题材文学发展的时期和我们是一样的,基本在14世纪到15世纪往后了,也是得益于印刷术的传播增加了识字人口数量,文学的受众不再仅仅限于宗教圈子(在中国对应的是士大夫阶层以及门第),而拉到了普通百姓面前(这也许间接和宗教改革有互动),自那时起,故事类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我们看到,现如今的很多(并非全部)欧美古装片都不是依照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拍的,而是依照另外一种中国所没有的文学题材拍摄的,那就是史诗,赞美英雄的史诗,这种诗歌早在古希腊早期就有了,古罗马也有,甚至不列颠先民也有,这种史诗所覆盖的领域,其故事的完整性,其长度正好符合如今好莱坞大片的要求,拍成片子之后,能让人震惊而不至于疲惫,这就是其关键之所在。

3.生命永恒却只能活十年

近期同事推荐了一部片子《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让我想起了08的时候刚看这部片子时期的感受,当时我的影评是,他生命永恒,但是却只能活十年。这简直是一场悲剧,戳中泪点的是他想爱而不能爱,这是有限面对无限时的尴尬,最尴尬的是有限和无限集中于一身!思索良久,发现这是时间在作崇,我们都是时间的奴隶,时间的单向流动只能推着我们无奈的前行。后来又看了《返老还童》,觉得此片在这个意义上更是向前走了一步,如果说《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停止了时间的话,那么《返老还童》则是倒流了时间,二者都在相对的速度与激情之间做文章,《返老还童》的速度无疑更快更猛,带来的震撼也更强,如果把两种速度相对得加于一个人的话,这个人也就浓缩成了时间使者的精华,这也许比冯导的小彩旗更加有看头吧,也许冯导最终藏匿小彩旗真的是有意?

4.专业和职业

过去的一周没有读历史,过去的一周看了一本薄薄的杨念群写的随笔集,笔锋犀利让人震撼,基本都是第一段闲扯,中间引申,最后表达一句非常犀利的结论性的观点,我非常喜欢,符合引-分-总的总体构思。其中有一篇讲中华武术的我觉得非常好,正好印证了我之前开始读还未读完的那本《西方文化生活500年》里面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今的职业分工少了一点“通感“,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不对的。大师是什么人,大师不是神,大师只是那些有通感的人。
       我们知道,所谓的专业化分为好几个时期,在西方,第一次的专业化发生在古希腊时期,梭伦改革后,人们各司其职,所涉足的领域越来越深,不得不搞专业化,后来罗马帝国征服以后,举国升平,专业化淡了很多,后来戴克里先时期,为了振兴衰颓的帝国,强制实行了一次专业化,规定职业不许变并且父死子继...到了中世纪,一切围绕宗教展开,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哲学争辩,印刷术的发展,人本主义,个人主义又一次把专业化提上了高度,从此以后,干什么就是专门干什么的,产生了所谓的专业人士,职业XX人等称谓,为了维护这种局面,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人们从学童开始就专门针对一项所谓的专业猛攻,为了将来可以在对应的职业中大展宏图,美其名曰术业有专攻!有了专业,自然就少了通感,练武的变成了打架防身的,练毛笔字的为了能成为此领域的至尊,写文章的如果能PK掉对手获得一个什么奖那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写程序的不会享受生活,大师少了,因为少了通感。但是大师还是有的。有人反驳说知识越来越难,越来越深入,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能专注于一个领域,可是这种人没有想到,人的大脑和心智并不是单线程的,人的大脑和心智分为很多的领域,你专注一个领域,你的大脑所开发的就那一个相关的领域,其它的地方就都成了荒地...

生活随笔与读书笔记20140302相关推荐

  1. 【生活随笔】读书笔记之《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 从看到父亲遗留下来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2. 【生活随笔】读书笔记之《五天学会绘画》

    这本书在美国非常畅销,销量过400W册.并被苹果.IBM.迪斯尼.通用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引为创造力培训用书.书的内容非常的实用,而且科学. 1.左右脑和左右手是交叉关系,即如果左脑意外收到伤害,身 ...

  3. 【生活随笔】读书笔记之《檀香刑》

    檀香刑:用一根檀香木橛子,从那人的谷道钉进去,从脖子后边钻出来,然后把那人绑在树上,能活3-4天. 感触:    1)深刻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2)高密余县令的各种 ...

  4.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一)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 谈真理 谈死亡 谈宗教统一 谈报复 谈厄运 谈作假与掩饰 谈父母与子女 谈结婚与独身 谈嫉妒 谈爱情 谈高位 谈胆大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高 ...

  5.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二)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前篇 谈旅游 谈君权 谈诤谏 谈拖延 谈革新 谈快捷 谈假聪明 谈友谊 谈花销 谈国家的真正强大 谈养生之道 谈话语 谈殖民地 谈财富 谈预言 谈野心 谈习惯与教育 ...

  6. 《当下即是生活》季羡林——读书笔记

    目录 书籍简介 经典摘录 三思而行 满招损,谦受益 牵就与适应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论压力 论恐惧 难得糊涂 春色满寰中 槐花 书籍简介 作者季羡林. 本书精选季羡林关于人生活法的散文,阐述一个人怎样 ...

  7. 随笔:读书笔记 --《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

    前言 最近终于读完了吴军老师的<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这本书 (3.14-3.29),大概两周时间吧,本文记录下自己的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 上半篇 序言中介绍了"命& ...

  8. 随笔——【读书笔记】读书带给我的改变与思考

    文章目录 缘分使然 阅读使得自己蜕变 早期对小说的看法 书里是许多人的世界 阅读伊始 第一阶段:个数至上 第二阶段:自我发散 第三阶段:兴趣使然 阅读给自己的改变 生理 心理 后记 缘分使然 在202 ...

  9. 生活的哲学-读书笔记

    [腾讯文档]生活的哲学 https://docs.qq.com/mind/DQnRBZU9Tem1Fa0ZV

最新文章

  1. [日常] Go语言圣经-基于select的多路复用习题
  2. 研磨数据结构与算法-06递归的应用
  3. OpenG 轮廓检测
  4. 自动判断浏览器的中英文版本自动跳转网站中英文页面代码
  5. 重磅!!!微软发布.NET Core 2.2
  6. SpringMVC注解@RequestParam全面解析____ 注解@RequestParam如何使用加与不加的区别
  7. Asp.net开发环境的设置所遇到的问题
  8. neo4j limit
  9. 6 大主流 Web 框架优缺点对比
  10. LocalSolver快速入门指南(连载四十一) -车辆路径调度问题建模指导
  11. copy ctor、copy assignment(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函数)
  12. html中的长度单位
  13. 谈谈论文的发表(电光与控制,IEEE ACCESS)
  14. 云宏超融合+英特尔® =?
  15. [转]如何解决Windows图片预览窗口无法显示图片缩略图
  16. java 判断手机号_如何用java判断手机号运营商?
  17. 大三第十一周学习笔记
  18.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JAVA语言系统设计(共80套打包)
  19. 如何构建智慧矿山管理平台?
  20. 计算机专业学历简况,刘觉民

热门文章

  1. Android HorizontalScrollView 内容宽度
  2. 2014华为南研所实习生求职
  3. 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4. Android URL scheme跳转失败(源码实现排查思路知识拓展)
  5. 毕业季基于ssm框架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如何写开题报告,怎么完成设计
  6. Glide的基本用法
  7. 程序设计阶段性总结报告二
  8. JAVA实现动态数组【代码】
  9. SoviChart数据可视化:条形图(Bar chart)
  10. shiro反序列化漏洞学习(工具+原理+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