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划:
整理完第一章或第一节知识点后,根据练习题进一步确认整理的范围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1.1.1信息

1.关于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维纳: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香农: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第一次阐明信息的功能和用途)

2本体论信息概念
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状态变化的自我表述

 事物:既可以指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可以是主观领域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或过程。状态: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形态; 状态变化方式:是指事物运动的动态变化情形。

3.认识论信息概念
主体关于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如果获得了足够的认识论信息,就可以根据它的形式、含义和价值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反之,决策则可能带有盲目性。

4.信息的定量描述

5.信息的传输模型
信息技术主要为解决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处理、计算、转换、表现等问题而不断繁荣发展。
信息的传输技术(通常指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传输模型:

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信息产生后由这个实体向外传播
信宿:信息的归宿或使用者
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网络(抽象信道或物理意义上的实际传送信道)
编码器:在信息论中是泛指所有变换信号的设备,实际上就是终端机的发送部分。它包括从信源到信道的所有设备
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把信道上传送来的信号(原始信号与噪声的叠加)转换成信宿能接受的信号
噪声:噪声可以理解为干扰,干扰可以来自于信息系统结构的任何一层,当噪声携带的信息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信道中传输的信息可以被噪声淹没导致传输失败。

当信源信宿已给定、信道也已选定后,决定信息系统性能就在于编码器和译码器,一般情况下,信息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就是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是指在系统中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可靠性是要求信宿收到的信息尽可能地与信源发出的信息一致,或者说失真尽可能小。

6.信息的质量属性
精确性:
完整性:
可靠性:
及时性:
经济性:
可验证性:
安全性:

1.1.2 信息系统

1.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目的性:
可嵌套性:
稳定性:
开放性:
脆弱性:
健壮性:

2.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专门的系统类型。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通信子系统:指网络中的链路层和物理层。
从用途来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事物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软件的生命周期: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项目的生命周期又划分为启动、计划、执行和收尾等四个典型阶段
通信子系统:链路层和物理层
人是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因素
系统集成: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例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法论,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机的整合到一个有清晰便捷的信息系统中,以达到既定系统的目标,这个过程称为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简化):立项、开发、运维及消亡四个阶段

3.信息系统的组成
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1.1.3 信息化

信息化从小到大的五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传统产品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器件,使产品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产品携带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数字化的,便于被计算机设备识别读取或被信息系统管理
(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计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等
(3)产业信息化
(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信息化
信息化的主题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两网: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指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

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

1.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6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2.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通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人物,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在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具有以下7个特点:1》能够重复使用,其价值在使用中得到体现2》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用户中体现不同的价值;3》具有广泛性。人们对其检索和利用,不受时间、空间、语言、地域和行业的制约;4》是社会公共财富,也是商品,可以被交易或者交换;5》具有流动性,通过信息网可以快速传输;6》多态性:信息资源可以以数字、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态存在;7》融合性,整合不同的信息资源并分析、挖掘,可以得到新的知识,取得比分散信息资源更高的价值。


3.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信息网络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通畅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融互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三者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4.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打过,有时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依靠从国外购买信息技术和装备来实现信息化。
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为了国家主权和安全,关键的信息技术和装备必须由我们自己研究、制造、供应。

5.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素质与结构。
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与行业增长适应,队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效能显著提高,人才的专业性、适用性显著增强,注重基础研发人才的开发和引进。

6.信息化正常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高速度大容量
2.集成化和平台化
3.智能化
4.虚拟计算
5.通信技术
6.遥感和传感技术
7.移动智能终端

8.以人为本
9.信息安全
10.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个管理的常规手段。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工业化与信息化“量化融合”的含义是:
一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即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发展战略要协调一致,信息化发展模式与工业化发展模式要高度匹配,信息化规划与工业化发展规划、计划要密切配合;
二是指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
三是指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
四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产生新的科技成果,形成新的生产力。

1.2.1 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3》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4》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2.2 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1》统筹发展,有序推进。2》需求牵引,市场导向3》完善机制,创新驱动4》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1.2.3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促进工业领域信息化深度应用1》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全面普及2》推动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3》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4》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5》建立量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
2.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1》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3》提高服务业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
3.积极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1》深化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2》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4.协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1》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
5.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1》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深度融合2》提升基层电子政务服务能力3》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6.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1》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2》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3》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
7.统筹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发展1》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的只能化水平2》推进社区信息化3》提高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8.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能力2》加大公益性信息资源利用力度3》发展先进网络文化4》壮大数字内容产业。
9.构建下一代国家综合信息基础设施1》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2》促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布局。3》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基础设施。4》加快推进三网融合。5》优化国际通信和网络布局
10.促进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1》加快建设智能电网2》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智能化水平3》提升基础性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
11.着力提高国民信息能力1》积极开展国民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2》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
12.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2》强化信息安全基础。3》加强信息内容安全管理

1.3 电子政务

1.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气管里和服务只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模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2.电子政府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4》政府对公务员(G2E)

1.3.4 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1.加快推动重要政务应用发展1》推进业务应用协同发展。2》推进部门业务应用发展。3》强化政府网站应用服务
2.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1》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2》加强县级政府和基层政府服务应用
3.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应用1》深化社会管理应用2》促进城镇社会管理创新
4.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建设高质量政务信息资源2》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3》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
5.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1》完成已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2》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3》指定电子政务云计算标准规范。4》鼓励云计算模式迁移
6.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指定电子政务安全可靠的标准规范3》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4 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

1.4.1 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1企业信息化内涵1》企业信息化结构-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2》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企业信息化就是在:“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物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奇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2.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经历了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等过程。3.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1》有利于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WTO形势下提高企业竞争力2》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和供应链的完善3》有利于企业面向市场和更好地服务于市场4》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5》加快工业转型升级4.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3》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6》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7》“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5.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府支持,分步实施。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为重点,以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为龙头,扩大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实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效益原则:企业信息化应该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2》“一把手”原则3》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5》以人为本的原则6.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4.2企业资源计划

1.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大致经历了基本MRP、闭环MRP、MPRII和ERP这4个阶段。

基本MRP缺陷:1.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2.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闭环MRP系统:1.编制资源需求计划2.编制能力需求计划3.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一起纳入MRP。                 4.闭环MRP能力计划通常通过报表的形式(直方图是常用工具)向计划人员报告,但是不能进行能力复合的自动平衡缺陷:只涉及物流不涉及资金流MRP II的特点1》计划的一致性和可行性2》管理的系统性3》数据共享性4》动态应变性5》模拟与践行6》物流、资金流的统一涉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和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称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缺陷:MRP II的生产过程控制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MRP II 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 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20世纪90年代的ERP系统1》管理范围向整个供应链延伸2》可同期管理企业的多种生产方式3》在多方面扩充了管理功能4》支持在线分析处理MRP II的生产过程控制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5》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ERP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和电子数据交换

2.ERP系统概念

ERP:包含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即ERP;
ERP: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ERP系统特点:1.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ERP系统的统一性突出地表现在系统使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数据仓库,每个子系统都在这个中心数据库上运行。通过数据的集中统一,使得各部门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共享和传递。2.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ERP必须是面向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可以实现先进的ERP技术与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之间的互动。3.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采用通用模块加定制化模块的搭配。通用的基本模块支持诸多企业的基本业务。定制化模块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4.ERP是开放的系统必须将企业的外部相关信息,较为突出地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纳入ER系统的处理范围

3.ERP系统的功能

1.财会管理ERP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响应的接口,能够互相 集成。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应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和多币制、工资核算模块、成本模块等部分构成。2)财务管理
2.生产控制管理1)主生产计划。2)物料需求计划3)能力需求计划4)车间控制5)制造标准在编制计划中需要许多生产基本信息,制造标准就是重要的基本信息,包括零件、产品结构、工序和工作重心,都用唯一的代码在计算机中识别。
3.物流管理1)销售管理·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2)库存控制·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作为采购部门采购、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的一句·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生产的产品童颜要经过检验入库·收发料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3)采购管理确定合理的订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来调整库存的成本
4.人力资源管理早期的ERP系统基本上是一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供应链)为中心的。1)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2)招聘管理3)工时核算4)工时管理5)差旅核算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的构成和定义:

 1)客户CRM中的C代表的含义是客户,是指企业产品或者服务所面对的对象,既包括去商场购物而最终获得企业产品的常规意义上的那类顾客,也包括了很多企业级的客户、分销商和相关事业单位等。按照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可以把客户划分成现有客户群体()和潜在客户(个人或群体)。按照客户与企业合作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客户分为新客户和老客户。CRM的核心:就是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所拥有的的客户群体中,哪一种个人或者组织最有可能为本企业带来利润,这部分是最有希望的客户;同时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哪些客户很可能流失称为竞争对手的客户。在分清楚了客户群体的不同之后,本企业可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关系管理手段,以达到最好的管理手段。2)关系在CRM中,关系专门针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包括企业行为对客户产生的影响以及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等。关系在CRM中扮演者核心的角色。3)管理在CRM中,管理的对象是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关系,使得这种关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实现所确定的经营目标。企业与客户关系的生命周期:建立、发展和维系。4)CRM的概念和定义CRM定义为: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CRM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存储了企业现有和潜在的客户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地处理从而产生更人性化的市场管理策略。CRM所涵盖的要素主要有:第一,CRM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但是CRM绝不仅仅是某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它更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CRM注重的是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以产品或市场为中心。第二,CRM在注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的同事,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第三,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将业务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的采取不同的策略。


CRM的体系结构

该模型由信息技术、CRM应用系统以及CRM经营理念三条边组成
纵轴代表CRM理念,是CRM体系结构的主导,也是CRM存在的意义。企业根据客户给自己带来利润能力的大小,充分调配可用资源以达到最大程度上获取利润的目的。
与此同时整个CRM的运行周期都要受到企业CRM经营理念的影响,一旦厚着发生改变,那么前者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横轴代表的是信息技术是CRM体系结构的基础,它构成了CRM的基本框架。
斜边是计算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利用信息技术,结合CRM的理念和宗旨,从企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出发设计和开发出来的服务于企业的信息系统。

CRM的结构和功能

1)CRM系统的体系结构:

2)CRM系统的功能

① 有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客户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同时也是CRM系统的基础,企业对客户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统一管理
② 具有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的能力
③ 能够提供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三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并且在这三者之间实现通信接口,使得其中一项业务模块的事件可以触发另一个业务模块中的响应
④ 具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即这个系统必须实现基本得数据挖掘模块,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商业智能。
⑤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即可以实现与其他企业系统之间的无缝整合

CRM应用设计

1)CRM应用设计基础

① 客户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消费
什么是客户数据:分为描述性、促销性和交易性三大类。
② CRM应用设计特点:可伸缩性(保留足够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这个特点主要针对系统组件,组件可以被复用和移植

客户数据的主要来源:

2)CRM应用功能的设计

目前的市场状况:CRM应用系统的实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合格的CRM系统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比较基本得功能模块:① 自动化销售即把销售人员以及销售管理人员每天所从事的各种销售活动尽可能地“信息化”和“标准化”,提高销售环节的工作效率和业绩。② 自动化的市场营销它把企业的营销信息以合适的渠道向合适的社会群体传递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客户群体从而达到获取最大市场份额的目的。③ 自动化的客户服务客户服务主要包括了售前服务、现场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CRM客户管理中另外一个关键环节,是留住已有客户群体的重要手段。

CRM与数据挖掘
1)数据挖掘简述

① 数据挖掘的对象完整的数据挖掘过程必须包括数据的清理与集成、数据的选择与变换、数据挖掘以及最后的知识评估与表示。而数据挖掘的直接对象一般包括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事物数据库以及一些新型的高级数据库。② 数据挖掘的任务:描述,分类和预测描述:描述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出数据中的一般特性。描述一般包括特征化和区分。数据的特征化是用一种格式化的方法来描述目标类数据的一般特征或特性,它的输出一般为一些图表,例如饼图、挑图和曲线等。而数据区分的任务是将目标的一般特征与一个或多个对比类的一般特征进行比较,其输出的形式与数据特征化的输出类似。分类和预测:分类的主要思想:所有的样本都有类属性和类标号。分类的主要方法:分类规则、判定树、数学公式和神经网络等。预测与分类的思想非常类似,不同在于预测往往去预测一个未知的数值,而不是某种类标号。预测可以针对连续纸,而分类往往是离散的。常用的预测方法有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和最小二乘法等。神经网络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地预测方法。

2)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客户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对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进行管理,在企业决策管理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这一过程更具目的性和智能性。① 数据挖掘可以辅助销售人员展开推销② 数据挖掘可以增加客户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

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概述:

供应链的应用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初级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初级萌芽阶段: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初级阶段
形成阶段:在第一阶段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整合完成后,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在内的整条供应链开始进行整合。
成熟阶段:此阶段的供应链管理特别强调在计划和决策上实时可视性、可预见性以及供应链流程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供应链上的可视性和可预见性能够合理地确定链上业务的优先级,优化定位所需资源,考虑可能的资源替代,评估风险和给下游价值链所造成的的影响并给出应对策略;而供应链流程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将使整个供应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测时间所造成的的不良影响或者提高利用该事件所创造的机会,对出现额问题进行快速响应、迅速调整和加以补救。

2.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
传统概念:供应链描述的是企业间采购、供应关系,这种观点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

现代供应链的三个要点

1)关于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对于网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调度工作起协调中心的作用,被称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的现代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2)关于战略伙伴
早期的供应链上的各个大企业往往都是各自为战,往往缺乏共通目标。现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更加注重建立供应链中的战略伙伴关系,都积极地寻找有效方法,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协同开展工作,以便对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取得更好的绩效
3)关于增值链
供应链也是一条增值链,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物料会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4)供应链的结构
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开始经过各个环节,直到最终用户

供应链的特征

1)交叉性。节点企业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事也可以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通过具有多重参与性的节点企业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交叉结构。
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为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需要实时更新。
3)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信息、资金、物流运转的核心。
4)复杂性。供应链往往是由许多类型的企业构成,比一般单个企业内部结构复杂
5)面向用户。供应链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其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变化,也是由用户需求来驱动的

供应链结构图: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
1)以客户为中心。整个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响应素等,都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
2)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集成化管理。
3)扩展性管理。由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分担采购、生产、分销和零售的智能,通过影响乃至管理包括供应商、制造商等在内的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而产生良好的绩效。
4)合作管理。供应链管理非常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
5)多层次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包括公司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上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观点,对多个智能和各个层次的供应商进行整合,让供应商的物流与满足客户要求之间协调统一,让企业内各个部门及各业务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的职能从整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以提高供应链即每个企业的长期收益

供应链管理的分类

可从供应链管理的对象、网状结构和产品类别三个角度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1)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可分为3个类型
.企业供应链:是就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的管理
.产品供应链:是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相关的供应链
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供应链契约关系主要是针对这些只能成员间的合作进行管理。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买方和卖方的利益。
2)根据网状结构特点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V型供应链:发散型供应链,供应链网状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例如:是有、化工、造纸和纺织企业等。这种供应链场场出现在本地业务而不是全球战略中。
A型供应链:会聚型供应链。当核心企业为供应链网络上的终端客户服务时,其业务本质是由订单和客户驱动的。例如:航空、骑车和重工业企业。
T型供应链:介于以上两者之间。T型供应链在供应链管理中是最为复杂的,这种网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地资金并尽可能限制提前期以使供应链稳定有效。
3)根据产品类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产品分类:功能性产品:生命周期长、需求稳定、可预测;创新性产品:生命周期短,需求不稳定、不可预测。功能性供应链型:由于功能性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所以供需平衡比较容易达到,其重点在于降低生产运输库存等方面的费用,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创新型供应链:由于创新型供应链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因此这类供应链应该多考虑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柔性,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其次再考虑其实施中发生的费用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1)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自顶向上的方法是从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底向上的方法时一种从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自上而下是系统分解的过程,而自下而上则是一种集成的过程。
在设计一个供应链系统时,往往是先由主管高层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做出战略规划和决策,然后由下层部门实施;而战略规划与决策是根据基层第一线实际情况制定的,而且基层第一线要及时向高层反馈战略规划与决策实施情况,等等。
(2)简洁性原则为了使供应链能够灵活快速的适应市场,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精简而具有活力的,能实现业务流程快速组合。
(3)取长补短原则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达到资源有效使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则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业务过程中。
(4)动态性原则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随处可见。要遇见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延迟和失真。增加透明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预测精度和时效性,对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
(5)合作性原则供应链业绩好坏取决于合作伙伴关系是否和谐,因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企业关系模型是实现供应链最佳效能的保证。只有充分合作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6)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供应链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供应链创新性设计中要注意以下5点:①没有创新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②创新必须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③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企业的资源、能力与优势。④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员的创造性和集体智慧,并与其他企业共同协作,发挥供应链整体优势。⑤建立科学的供应链评价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论证
(7)战略性原则供应链管理应有战略性观点。通过战略性选择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充分体现供应链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预见性;供应链的系统的战略发展应和企业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并在企业战略知道、帮助支持下继续进行。

2)供应链系统设计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
常见的设计策略:主要有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和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菲舍尔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产品的生命周期、需求预测、产品多样性、提前期和服务的市场标准等都是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重要因素。必须设计出于产品特性一直的供应链。不同的产品类型对设计供应链有不同的要求,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的革新性产品的供应链就不同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性产品。必须在产品开发设计早起就开始同时考虑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以获得最大化的潜在利益。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①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目的在于使供应链更有效②总结分析企业现状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④根据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提出供应链设计的目标。⑤分析供应链的构成⑥ 分析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行性⑦设计供应链⑧检验供应链。如果检验发现问题,则重复④~⑧步,直至确认无误


(3)供应链的优化方法

3)供应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注意供应链的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或企业部门间的协调关系;各个企业或部门系统一致,结构良好,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的供应链系统才会具有良好的功能。另一方面,供应链系统追求供应链中节点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次应该称为中心企业在内的各个节点企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
(2)注意供应链具有相关性
供应链内部的各个企业或者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了特定的关系。供应链的性质和功能更多的收到组成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这种战略联盟关系的强弱决定了供应链的特性,表现出供应链的相关性。
(3)注意供应链的结构性和有序性
供应链是按照供需关系组成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等组成的层次分布的网状结构。供应链的结构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呈现出有序的特性。
(4)注意供应链的动态性
供应链内部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具有动态性,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自身在动态别的壮大或者缩小。
(5)注意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设计和构建一个供应链;供应链在运行中也应能自我调整,以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

敏捷供应链管理

1)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在传统的竞争中,企业的主要优势往往是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1世纪企业对竞争优势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企业的敏捷性上,也就是如何动态地、可重构地、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以及快速地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于是产生了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敏捷供应链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如下。
(1)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合作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理解,对芯片或服务的快速研发、生产和供应。
(2)不仅支持企业内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而且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
(3)敏捷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敏捷化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2)敏捷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最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构。另一项重要严重领域是多异构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跨企业的供应链中,在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供应链内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支持他们之间进行有效地协同工作,是供应链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敏捷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敏捷供应链系统通过CORBA、Web和代理技术的结合运用来解决异构平台之间的异地合作问题。
系统通过基于中介代理的封装可以兼容不同的陈旧系统。把不同陈旧系提供的功能看作是可重构体系中的基本功能体。通过中介代理的封装,构成有着标准功能和接口的软件代理。
该系统结构重点强调系统的可重构性和对现有系统的快速封装能力,系统的重构是通过对中介代理的不同配置来实现的。
代理通信建筑在CORBA和Web技术之上,可以满足以后集成的需要。
敏捷供应链系统是以基本功能体为核心的,辅助以各种工具,通过这些工具的应用方便地对系统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系统的快速动态可重构性、快速适应性和敏捷性。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概念

1)原始电子商务概念: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凡是用了诸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以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工具合计数进行商务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电子商务
2)现代电子商务概念:
带着你商务通常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需见面,实现网上(线上)交易、在线支付(或货到付款)、智能配送以及相关综合服务的一切活动,是完全创新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传统商务流程的一种信息化手段应用为典型特征的商业运营模式。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链接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的纽带。

电子商务的功能

电子商务本质上时依靠信息技术,将贸易(交易)中设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评价管理、售后管理、客户管理等整合在网络之上的业务稽核。
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交易管理、商品推送、商户管理、账户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

电子商务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以及金融企业和监管者继承到了数字化的网络经济中。
便利性。参与电子商务的各方不方不受地域、环境、交易时间的限制,能以非常简洁的方式完成传统上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
整体性。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物处理的工作处理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证交易过程的规范和严谨。
安全性。与传统的商务活动不同,电子商务必须财务诸如加密、身份认证、防入侵、数字签名、防病毒等技术手段确保交易活动的安全性。
协调性。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磋商、协调的过程,客户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客户与金融服务部门之间、企业与金融服务部门之间、企业与配送部门之间等需要有序地协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交易。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和要点
电子商务不仅包括信息技术,还包括交易规则、法律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包括四个:网络基础设施、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初版的基础设施、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技术标准,政策、法律等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保障和应用环境。1)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信息传输平台,这个信息传输平台主要运行TCP/IP网络协议,承载在电信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专线网络之上,接入方式除了传统计算机有线网络之外,无限网络也是非常便利和普及的接入技术。
2)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的基础设施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初版的基础设施主要负责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各种信息(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采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管理.Web服务器系统,负责信息的发布和展示,提供客户与电子商务系统交互的接口;.搜索工具,便于客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有关信息;.内容和出版管理工具,负责网页内容的编辑组织。
3)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在线交流系统、基于HTTP或HTTPS的信息传输系统、流媒体播放系统等。
4)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负责提供实现标准的网上活动的服务,包括:商品目录和价格目录、电子支付网关、安全认证等。
5)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信息发布和传递的基础,是网上信息一致性的保证。技术标准定义了用户接口、传输协议、信息发布标准、安全协议等技术细节。6)政策和法律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总额和性的新型商务活动,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信息技术、金融、法律和市场等多种领域,这就决定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标准体系十分庞杂,几乎涵盖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部标准范围及尚待进一步规范的网络环境下的交易规则。安全、认证、支付和接口等标准是亟待指定和完善的内容。

电子商务的类型

按照依托的网络类型来分:电子商务分为EDI(电子数据交换)商务、Internet(互联网)商务、Intranet(企业内部网)商务和Extrant(企业外部网)商务按照交易的内容,电子商务可以分为:直接电子商务和间接电子商务。直接电子商务向客户提供无形商品和各种服务,如电子书、软件、在线读物、视频、证券、期货、旅游产品等等,这些产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向客户交付。简介电子商务包括向客户提供实体商品(有形商品)及有关服务,由于要求在广泛地域和严格时限内送达,一般会将商品和服务交由现代物流配送公司和专业服务机构去完成配送工作。按照交易对象,电子商务模式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

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称为O2O模式。

(1)B2B模式,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其发展经过了电子数据交换(EDI)、基本电子商务(Basic e-commerce)、电子交易及时和协调商务等4个阶段。阿里巴巴是典型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2)B2C模式,就是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一般以零售业为主,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环境,消费者通过Internet访问相关网站进行喜讯、购买活动。京东、当当、苏宁等是典型的B2C电子商务企业。
(3)C2C模式,就是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的一种商务模式,由于是个人与个人的交易,大众化成了C2C的最大特点。淘宝、易趣等是典型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不仅提供交易的网络环境,还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4)O2O及online To Office,含义是线上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实体店提货或者享受服务。

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基于和挑战
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

我国电子商务现状和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电商化”趋势日益明显,电商交易规模和创新应用再创历史新高。
电子商务已在深刻影响传统IT市场和传统产业,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已在进行,正在对零售、教育、医疗、汽车、农业、化工、环保、能源等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起到重要作用。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

(1)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充分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建更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综合运用政策、服务、资金等多种手段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2)统筹兼顾,虚实结合坚持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发展的主流方向。
(3)着力创新,注重实效。推动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技术和集成创新,着重提高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能力。
(4)规范发展,保障安全。正确处理电子商务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在发展中求规范,以规范促发展。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1)法律法规体系
2)标准规范体系
3)安全认证体系
4)信用体系
5)在线支付体系
6)现代物流体系
7)技术装备体系
8)服务体系
9)运行监控体系

发展电子商务重点任务

1)提高大型企业电子商务水平
2)推动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
3)促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4)推动网络零售规模化发展
5)提高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水平
6)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7)持续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8)促进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协调发展
9)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能力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基本概念

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作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
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知识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商业智能的关键是从来自组织的许多不同的运作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ETL过程,合并到一个组织级的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组织数据的一个全局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功能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1)数据仓库: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方式。提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容量大,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支持元数据管理,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存储介质能够支持近线式和二级存储器,能够很好地支持容灾和备份方案。
(2)数据ELT:数据ELT支持多平台、多数据存储格式(多数据源、多格式数据文件、多维度数据库等)的数据组织,要求能自动地根据描述或者规则进行数据查找和理解,减少海量、复杂数据与全局决策数据之间的差距。帮助形成支撑决策要求的参考内容。
(3)数据统计输出(报表):报表能快速地完成数据统计的设计和展示,其中包括了数据表样式和统计图示展示。对于自定义设计部分要提供简单易用的设计方案,支持灵活的数据填报和针对非技术人员设计的解决方案。能自动地完成输出内容的发布。
(4)分析功能:可以通过业务规则形成分析内容,并且展示样式丰富,具有一定的交互要求,例如报警或趋势分析等。

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

CRM/ERP和OA等基础信息化系统的同一特点:业务人员或者用户对数据库进行大量地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即联机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即OLTP)。

如何把数据库中分散、独立存在的大量数据转化为业务人员(包括管理者)能够看懂的有用信息,充分掌握、利用这些信息辅助决策,就是商业智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商业智能的实现有三个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1)数据报表

传统数据报表的弊端:(1)数据太多,信息太少。(2)难以交互分析、了解各种组合。定制好的报表过于死板。(3)难以挖掘出潜在的规则。报表系统列出的往往是表面上的数据信息,但是海量数据深处含有哪些潜在规则呢?什么客户对于我们价值最大?产品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如何?越是深层的规则,对于决策支持的价值越大,但是,也越难挖掘出来。(4)难以追溯历史,形成数据孤岛长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往往存在于不同地方,太旧的数据(例如一年前的数据)可能已被业务系统备份出去,导致宏观分析、长期历史分析难度很大。

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系统

 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系统的目的是带给我们更多的决策支持价值,并不是取代数据报表。报表系统依然有不可取代的有时,并且将会长期与数据分析、挖掘系统一起并存下去。

2)多维数据分析

如果说在线事物处理(OLTP)侧重于对数据库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日常事物操作,
在线分析处理则侧重于针对宏观问题全面分析数据,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为了达到OLAP的目的,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够了,需要一种新的技术叫做多维数据库。

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4个部分:源系统、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和客户端

①源系统:包括现有的所有OLTP系统,搭建BI(Business Intelligence)系统并不需要更改现有系统。
②数据仓库:数据大集中,通过数据抽取,把数据从源系统源源不断地抽取出来,可能每天一次,或者每三小时一次,当然是自动地。数据仓库依然建立在关系型数据库上,往往符合星型模型。
③多维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数据经过多维建模,形成了立方体结构。每一个立方体描述了一个业务主题,例如销售、库存或者财务。
④客户端:好的客户端软件可以把多维立方体中的信息丰富多彩地展现给用户。

3)数据挖掘

广义上的数据挖掘:任何从数据库中挖掘信息的过程都叫做数据挖掘。
从技术术语上来说:数据挖掘(Data Mining)指的是:源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转换等成为适合于挖掘的数据集。数据挖掘的定义:数据挖掘是从特定形式的数据集中提炼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往往针对特定的数据、特定的问题,选择一种或多种挖掘算法,找到数据下面隐藏的规律,这些规律往往用来预测、支持决策。

商业智能的软件工具集合

1)终端用户查询和报告工具

专门用来支持初级用户的原始数据访问,不包括适应于专业人士的成品报告生成工具。

2)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数据集市(Data Mart)产品

包括数据转换、管理和存取等方面的预配置软件,通常还包括一些业务模型,如财务分析模型。

3)数据挖掘(Data Minning)软件

使用诸如神经元网络、规则归纳等技术,用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做出基于数据的推断。

4)OLAP工具

(1)OLAP的概念:

 OLTP属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一个主要应用,主要用于基本得、日常的事物处理,例如银行交易;OLAP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一个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并且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OLAP提供多维数据管理环境,其典型的应用是对商业问题的建模与商业数据分析。OLAP也被称为多维分析。

(2)“维”的概念

 OLAP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满足在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它的技术核心是“维”这个概念。OLAP工具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与分析。它通过多维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报表。“维”使人们观察数据的特定角度。通过把一个实体的多项重要的属性定义为多个维(dimension),使用户能对不同维上的数据进行标胶。

多维分析是指对以多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才去切片(slice)、切块(dice)、钻取(drill-down和roll-up)和旋转(pivot)等各种分析动作,以求剖析数据,使用户能从多个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因此OLAP也可以说是多维数据分析工具的集合。

OLAP的基本多维操作有钻取、切片和切块以及旋转、drill across和drill through等。
钻取:是改变维的层次,变化分析的粒度。它包括向上钻取和想下钻取
切片和切块是在一部分维上选定值后,关心度量数据在剩余维上的分步。如果剩余的维只有两个,则是切片,如果是三个则是切块。
旋转是变换维的方向,即在表格中重新安排维的放置(例如行列互换)

(3)OLAP的实现方法

OLAP的实现方法,根据存储数据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ROLAP(Relational OLAP)、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和HOLAP(Hybrid OLAP)。ROLAP标识基于关系数据的OLAP实现。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以关系型结构进行多维数据的表示和存储。ROLAP将多维数据库的多维结构划分为两类表:一类是事实表,用来存储数据和维关键字;另一类是维表,即对每个位至少使用一个表来存放维的层次、成员类别等维的描述信息。维表和事实表通过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星型模式”。对于层次复杂的维,为避免冗余数据占用过大的存储空间。可以使用多个表来描述,这种星型模式的扩展称为“雪花模式”。MOLAP表示基于混合数据组织的OLAP实现。如低层是关系型,高层是多维矩阵型的。这种方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主流的商业智能工具包括BO、COGNOS和BRIO。

实施商业智能的步骤

1)需求分析在其他活动展开之前必须明确地定义组织对商业智能的期望和需求,包括需要分析的主题、查看各主题的角度(维度)和需要发现组织的哪些方面的规律等。
2)数据仓库建模通过企业需求的分析,建立企业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并规划好系统的应用架构,将企业各类数据按照分析主题进行组织和归类
3)数据抽取数据仓库建立后必须将数据从业务系统中抽取到数据仓库中,在抽取的过程中还必须将数据进行转换、清晰,以适应分析的需要。
4)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商业智能分析报表需要专业人员按照用户指定的格式进行开发,用户也可自行开发(开发方式简单,快捷)。
5)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对于开发-使用分离型的商业智能系统,最终用户的使用是相当简单的,只需要单机操作就可针对特定的商业问题进行分析。
6)系统改进和完善任何系统的实施都必须是不断完善的,商业智能系统更是如此。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提出更多、更具体的要求,这时需要再按照上述步骤对系统进行重构或完善。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

信息化知识-1.1信息化知识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化,2010年信息化全员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

    2010年信息化全员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 (19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4.9 积分 2010信息化全员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

  2. 计算机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化,2010年信息化全员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doc...

    文档介绍: 2010信息化全员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题库填空题需要将IE浏览器中查看到的好网址保存下来,可以使用IE中的菜单.[参考答案]收藏夹2. word文档的菜单项后面有一个指向右方的黑三角则表 ...

  3. 信息化知识-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的定义: 诺伯特.维纳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衡量."克劳德.香农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 信息传输模型: 信源:信 ...

  4. 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_信息化教育学习收获范文...

    培训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与同行交流讨论的机会.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信息化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一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 ...

  5. 信息系统综合知识四 软件架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基础知识 第二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第三章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第四章 软件架构基础知识 第五章 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 第六章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第七章 应用数据 第八章 专业英语 ...

  6. 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组成成分之一,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 1.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A.算 ...

  7. neo4j 知识图谱_知识图谱里的知识存储:neo4j的介绍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数据库查找事物间的联系的时候,只需要短程关系的查询(两层以内的关联).当需要进行更长程的,更广范围的关系查询时,就需要图数据库的功能. 而随着社交.电商.金融.零售.物联网等行业的 ...

  8. 知识图谱(三)——知识体系构建和知识融合

    知识图谱不仅包含具体的实例知识数据,还包括对知识数据的描述和定义.该部分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定义的"元"数据被称为知识体系(Schema)或本体(Ontology). 知识融合主要方法 ...

  9. 【知识图谱】关于知识图谱,我们接下来该研究什么?斯坦福教授们给出了答案...

    文 | 舒意恒(南京大学硕士生,知识图谱方向) 编 |  北大小才女小轶 本文整理了斯坦福大学 CS 520 知识图谱研讨会课程的第 10 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知识图谱未来的研究方向,推荐给研究知识图 ...

  10. “知识图谱+”系列:知识图谱+强化学习

    泽宇个人一直认为强化学习是建模动态系统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与环境的不断交互,在动作选择和状态更新的动态过程中逐渐达到优化目标.因此,本期泽宇将从知识图谱结合强化学习的角度介绍几个不同的研究方向的内容, ...

最新文章

  1. .NET系统学习----Globalization Resources
  2. Paper:《First Order Motion Model for Image Animation》翻译与解读
  3. ON_MESSAGE,ON_COMMAND和ON_NOTIFY的区别和联系
  4. python 模块与包_Python 模块与包
  5. centos 离线安装mysql_CentOS6离线安装mysql-5.7.25
  6. sort()函数、C++
  7. JMockit学习笔记
  8. Python小游戏--贪吃蛇
  9. 3.新建页面以及添加路由 2021-07-11
  10. 对接饿了么 获取授权
  11. java栅栏_Java并发工具类(栅栏CyclicBarrier)
  12. poj-1069(三角形和六边形)(转)
  13. C++移动输出端的光标代码实现
  14. SQL中模糊查询 like使用
  15. Linux动态频率调节系统CPUFreq之一:概述
  16. matlab狄利克雷函数,数论入门1——莫比乌斯函数,欧拉函数,狄利克雷卷积,线性筛,莫比乌斯反演,杜教筛...
  17. python-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转换
  18. 既然都有了NS,何不再入一个喷喷(Splatoon 2)【上】
  19. java 上传图片 / 文件添加水印(png/jpg/pdf)
  20. 【100%通过率】华为OD机试真题 JS 实现【最接近最大输出功率的设备 /查找充电设备组合】【2023 Q1 | 200分】

热门文章

  1. Geek(一个好用的强力卸载软件工具,包括注册表所有依赖项全部清理掉)
  2. 基于产生式系统的野人渡河问题求解
  3. 电大有计算机教程吗,中央电大 计算机平面设计(上)
  4. 为什么要使用MVP架构
  5. MVP架构模式简单示例
  6. 产业链图谱:2021年中国显示器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全景图
  7. 华为魔术2手机拆机图解_华为手机荣耀Magic2手机维修拆机教程
  8.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7.3.1.4507官方多语言专业版
  9.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10.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第一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