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计算机层次结构
    • (1)早期的冯诺依曼机
    • (2)现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
  • 二:计算机硬件概述
    • (1)存储器
      • A:存储元、存储单元、存储体、存储字和存储字长
      • B: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 (2)运算器
      • A:运算器基本结构
      • B:运算器过程伪代码描述
    • (3)控制器
      • A:指令
      • B:控制器基本结构
      • C:控制器过程伪代码描述
  • 精华: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一:计算机层次结构

(1)早期的冯诺依曼机

冯诺依曼机特点如下

  1.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5部分组成
  2.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储在存储器,并可按地址寻访
  3.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于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于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位置
  4.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按照顺序存放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设定
  5. 早期的冯诺依曼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运算器与存储器传送数据


其中,实线是数据线,虚线是控制线(双向)。在这种层次结构下,在控制器的指挥下,输入和输出设备输入一些数据给运算器进行各种运算,如果产生中间结果,就会给存储器,计算完成结果给到输出设备。可以发现这种层次结构容易受到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牵制,因为他们的速度相较于运算器太慢了,也即是短板效应

(2)现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

为了解决I/O设备的速度和CPU速度差异悬殊的问题,现如今的计算机则采用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组织结构

这种结果使I/O操作尽可能绕过CPU,直接在I/O设备和存储器之间完成,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计算机硬件概述

(1)存储器

A:存储元、存储单元、存储体、存储字和存储字长

目前我们采用半导体器件来承担存储任务,一个半导体触发器由于有0和1两个状态,就可以记忆一个二进制代码。比如1个数需要用16位二进制代码表示,那么就需要有16个触发器来保存这些代码,这16个触发器就是一个存储单元。

串讲:主存储器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包含多个存储元,每个存储元存储1位二进制代码0或1,故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称这串代码为存储字,而这串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存储字长一般是一个字节(8位)或字节的偶数倍。同时许多存储单元共同构成了一个存储体。

B: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存储器分为主存(内存)和辅存(外存)。CPU可以直接访问的是主存,主存主要存放的是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实现“存储程序”控制的基础;外存中信息必须加载进主存后,CPU才可以访问

主存最基本构成如下:存储体存放二进制信息,MAR存放的是访存地址(经过地址译码后找到所选存储单元);MBR存储的是要从存储器中读入或写入的信息


【考点】

  • 数据在存储体中是按照地址存储的,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存储单元
  • 存储单元数目=2MAR位数2^{MAR位数}2MAR位数,例如如果MAR为10位,则存储单元数目为210=10242^{10}=1024210=1024。它用于寻址,其长度和PC长度一致
  • MDR的位数表示存储字长,例如MDR为16,表示存储字长为16,也表示1个字(word)=16bit
  • 注意区分字(word)和字节(Byte),1个字节等于8个bit,而1个字的大小取决于机器
  • 1B=1个字节,1b=1个bit

(2)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执行部件,用于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 算数运算:比如加减乘除
  • 逻辑运算:比如与、或、非、异或、比较等等

A:运算器基本结构

其中ALU是运算器造价最为高昂的部分,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的电路

其余三个分别是寄存器,辅助ALU完成计算功能,作用如下了解即可

B:运算器过程伪代码描述

设M为主存中的某一个存储单元,(M)表示取M中的数据,->表示将内容送入寄存器

加法实现:假设ACC中已经存在一个数,那么首先取M的内容送入操作数寄存器X,即(M)->X;然后两者相加重新送入寄存器ACC中,即(ACC)+(M)->(ACC)

乘法实现:假设ACC中已经存在一个数,那么首先取M的内容送入乘商寄存器MQ作为乘数,即(M)->MQ,再取ACC寄存器的内容放入X寄存器作为被乘数,即ACC->X,接着将ACC清零,即0->ACC,然后乘数乘以被乘数,一个送入乘积高位,一个送入乘积低位,即(X)×(MQ)->ACC//MQ

除法实现:假设ACC中已经存在一个数,首先取M的内容送入X作为除数,即(M)->X,ACC中的内容作为被除数,结果一个放入MQ作为整数部分,即(ACC)/(X)->MQ,另一个放入ACC作为余数,即(ACC)%(X)->ACC

(3)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由其指挥各部件自动协调地进行工作

A:指令

计算机指令就是指挥机器工作的指示和命令,程序本质就是一系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指令
控制器靠指令指挥机器工作,人们用指令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交给控制器执行

指令=操作码+地址码

操作码就是指示计算机要干什么,地址码可以理解为干这些事情需要的原材料在哪里,比如主存中就有可能存储一些我们需要用到的数据,甚至可以是一些IO设备,比如键盘的地址

B:控制器基本结构

控制器基本结构如下

  • 控制单元(CU):分析指令、发出信号、协调操作
  • 指令寄存器(IR):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注意内容来源于MDR,因为指令和数据一样也被存在存储器
  • 程序计数器(PC):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与MAR直接连通,并且可以自动+1

C:控制器过程伪代码描述

完成一条指令的过程为:取指令(PC)->分析指令(IR)->执行指令(CU)

具体过程:首先取出指令,即(IR),接着获取指令的操作码,即OP(IR),然后获取指令的地址码,即AD(IR),然后将操作码送入控制单元分析,即OP(IR)->CU,操作码表示需要干什么,但是干活需要原材料,所以再把指令的地址码送入MAR,AD(IR)->MAR,从MAR指示的存储体取出原材料即可。

结合前面的加法,我们可以写出完整的加法运算的过程的: 首要取加法指令,而指令存储在存储体中,想要取出指令必须要知道的指令的地址,而这个地址就存放在PC中,PC又和MAR直接相连,即(PC)->MAR,于是指令此时被放入了MDR中,那么接着将指令放入IR中,即(MDR)->IR,接着取指令的操作码送入控制单元,即OP(IR)->CU,然后再把原材料(就是一些操作数)的地址码送入MAR,即AD(IR)->MAR。接着就可以进行加法操作了,由于上一步已经将操作数的地址码送入了MDR中,所以现在送入操作数寄存器,即(MDR)->X,然后(ACC)+(X)->ACC,最后PC要自增,即(PC)+1->PC,表示下一条指令

精华: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学习到这里,我们就可以从硬件到角度分析一下,看似简单的C语言代码,在背后计算机究竟做了多少事情
以下程序非常简单,声明了4个变量并赋值,然后在main函数内进行运算

int a=2,b=3,c=1,y=0;
void main()
{y=a*b+c;
}

经过编译器编译后,这段程序在主存中就是这样的

  • 下半部分是定义的变量,上半部分则是对应于高级语言对应的机器指令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将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体也放在旁边


第一组
1:程序开始运行,PC的值为0,保存的是第一条指令的地址。然后将PC的内容,也就是指令的地址送入到MAR中,即(PC)->MAR,MAR=0。也就是说控制器向存储器指明,我接下来要访问主存0号地址处的数据,同时告诉存储器进行读操作

2+3:主存储器会根据MAR记录的地址信息,到存储体中找出0号地址对应的二进制数据,并将其放入到MDR中,此时MDR中存放了第一条指令。即M(MAR)->MDR,此时MDR=000001 0000000101


4:接着将MDR中的指令放入IR中,于是控制器就存放了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即(MDR)->IR,(IR)=000001 0000000101

5:这条指令的前6个比特位是地址码,会被送入到控制单元CU中,CU分析后,得知这是一条取数命令。即OP(IR)->CU

6:取数指令会将变量a的内容放入寄存器ACC中。但是现在变量a不知道在哪里,所以现在会把指令的地址码送到MAR当中,即(MAR)=5

7+8:接着主存储器根据MAR指明的地址,也就是a的地址(5),去存储体中找出5号地址的数据,并将其放入MDR当中。即M(MAR)->MDR,(MDR)=0000000000000010,也即(MDR)=2

9:接着在控制单元的指挥下,MDR中的数据就被放入到了ACC中。至此第一条指令完成

10:最后PC自增1,进行下一条指令,即(PC)=1


接下来进行下一组操作


1:程序接着运行,PC的值为1,保存的是第二条指令的地址。然后将PC的内容,也就是指令的地址送入到MAR中,即(PC)->MAR,MAR=1。也就是说控制器向存储器指明,我接下来要访问主存1号地址处的数据,同时告诉存储器进行读操作

2+3:主存储器会根据MAR记录的地址信息,到存储体中找出1号地址对应的二进制数据,并将其放入到MDR中,此时MDR中存放了第二条指令。即M(MAR)->MDR,此时MDR=000100 0000000110

4:接着将MDR中的指令放入IR中,于是控制器就存放了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即(MDR)->IR,(IR)=000100 0000000110

5:这条指令的前6个比特位是地址码,会被送入到控制单元CU中,CU分析后,得知这是一条乘法命令。即OP(IR)->CU

6:接着把指令的地址码送到MAR当中,即(MAR)=6

7+8:接着主存储器根据MAR指明的地址,也就是b的地址(6),去存储体中找出6号地址的数据,并将其放入MDR当中。即M(MAR)->MDR,(MDR)=0000000000000011,也即(MDR)=3

9:由于是乘法,所以控制单元将MDR中的内容送入到乘商寄存器MQ中,即(MDR)->MQ,此时(MQ)=0000000000000011=3

10:先把a的值放入通用寄存器X中,即(ACC)->X,(X)=2

11:CU告诉ALU,让其进行乘法运算。即(MQ)×(X)->ACC,(ACC)=6。注意如果乘积过大,需要MQ辅助存储,也就是最上面讲到过的(X)×(MQ)->ACC//MQ


接着进行下一组操作,具体过程就不详细演示了,步骤如下

  • 1:PC存储2号指令的地址,(PC)->MAR,(MAR)=2
  • 2+3:M(MAR)->MDR,(MDR)=000011 0000000111
  • 4:(MDR)->IR,(IR)=000011 0000000111
  • 5:OP(IR)->CU,CU分析操作码,得知这是加法执行
  • 6:Ad(IR)->MAR,将指令的地址码送入MAR,(MAR)=7
  • 7+8:M(MAR)->MDR,(MDR)=00000000 00000001=1
  • 9:(MDR)->x,(X)= 00000000 00000001=1
  • 10:(ACC)+(X)->ACC,(ACC)->7,由ALU实现加法运算


接着进行下一组操作

  • 1:(PC)->MAR,(MAR)=3
  • 2+3:M(MAR)->MDR,MDR=000010 0000001000
  • 4:(MDR)->IR,(IR)000010 0000001000
  • **5:**OP(IR)->CU,CU分析得知,这是存数指令
  • 6:AD(IR)->MAR,(MAR)=8
  • 7+8:(ACC)->MDR,MDR=7
  • 9:(MDR)->地址为8的存储单元,导致y=7


最后再读取到停机指令时,计算机通过中断机制就结束了程序的运行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第二节:计算机硬件组成(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概述及计算机工作过程详解)相关推荐

  1. 【王道】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一)

    ✍.[王道]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本笔记结合<2023王道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习指导>食用

  2.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1)-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 此系列为王道计算机考研组成原理精细笔记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1)-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 前言 一.计算机系统的概述 二.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电子管 第二代-晶体管 第三代-中小 ...

  3.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概述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1. 定义 2.分类 3.计算机系统的抽象层次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1.1冯.诺依曼计算机(重点) 1.2现代计算机结构 1. ...

  4.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提供在线免费全文阅读可下载,此文档格式为ppt,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ppt>文档请在天天文库搜索. 1.堤杀懂殴 ...

  5.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第一章课件.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第一章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版,科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石磊,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钱晓捷,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

  6. (王道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第二节:计算机硬件组成(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概述及计算机工作过程详解)

    王道考研复习指导获取:密码7281 专栏目录首页:[专栏必读]王道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万字笔记.题目题型总结.注意事项.目录导航和思维导图 文章目录 本节思维导图 一:计算机层次结构 (1)冯诺依 ...

  7.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第一节:计算机发展历程

    文章目录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 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三: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管时代:第一代计 ...

  8.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王道重点习题及杂项总结

    文章目录 一:重点题目 (1)第一节 (2)第二节 (3)第三节 二:总结 三:本章易混淆概念 (1)软件和硬件 (2)翻译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3)什么是透明性 (4)机器字长.指令 ...

  9.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详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大纲 大纲: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 ...

最新文章

  1. php和css一样吗,php和css一样吗
  2. 5.5.4 函数内部属性
  3. kibana6.2.2安装
  4. python【蓝桥杯vip练习题库】ADV-236林丹大战李宗伟
  5. [MAC OS] 常用工具
  6. 【毕设进行时-工业大数据,数据挖掘】Java GUI完善,左对齐
  7. python+OpenCV检测条形码
  8. python封装举例_Python+Pycharm—学习1—封装导入
  9. 父类对象由子类实例化【转载】
  10. mysql always as_MySQL always returning BIT values as blank
  11. MATLAB LSTM多输入多输出 模式分类 示例解析(含代码)
  12. ⭐️UI自动化控制微信发送或转发图片消息✨
  13. 网易云登陆界面怎么用PHP做,网易云音乐登录流程图
  14. 【暑期每日一题】洛谷 P1551 亲戚
  15. LA 5713 秦始皇修路
  16. 微信小程序销毁某一注册函数_微信小程序注销手册
  17. sqrt函数模拟实现的两种方法
  18. abaqus 根据坐标施加载荷- Analytical Field 载荷映射
  19. KannalaBrandt8鱼眼相机模型
  20. C语言 7-3 输出三角形字符阵列 (15 分)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输出n行由大写字母A开始构成的三角形字符阵列。

热门文章

  1. C\C++不经意间留下的知识空白------const使用
  2. 监督学习 | 朴素贝叶斯原理及Python实现
  3. Mac Backup软件:不要冒险您的数据!
  4. 微软服务器配置核查,注册表配置检查
  5. python多线程有用吗_Python多线程理解
  6. Linux学习之后台运行进程
  7. pythonjson序列化_Python Js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示例
  8. python第三方模块安装路径_Python第三方Window模块文件的几种安装方法
  9. 【三】版本之间穿梭切换
  10. 终面后拿offer几率_面经 | 如愿以偿进入自己喜欢的游戏行业:我是怎样争取到理想OFF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