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包括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

1):线性结构作为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其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2):线性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
顺序表中的存储元素是连续的。
3):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链表,链表中的存储元素不一定是连续的,元素节点中存放数据元素以及相邻元素的地址信息。
4):线性结构常见的有:数组、队列、链表和栈。

稀疏数组

当一个数组中大部分元素为0,或者为同一个值得数组时,可以使用稀疏数组来保持该数组。
稀疏数组的处理方法是:
1):记录数组一共有几行几列,有多少个不同的值。
2):把具有不同值的元素的行列及值记录在一个小规模的数组中,从而缩小程序的规模。

如图:


二维数组 转 稀疏数组的思路
1. 遍历 原始的二维数组,得到有效的个数sum。
2. 根据sum就可以创建 稀疏数组 sparseArr int[sum + 1][3]。
3. 将二维数组的有效数据存入到 稀疏数组。
稀疏数组转原始的二维数组的思路
1. 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二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比如上面的 chessArr2 = int[11][11]
2. 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并赋值给 原始的二维数组即可。

代码实现 :

package com.example.testdemo.data.structres;

public class Sparse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原始二维数组 11 * 11// 0 表示没有棋子,1表示黑子,2表示篮子int[][] chessArray1 = new int[11][11];chessArray1[1][2] = 1;chessArray1[1][3] = 2;chessArray1[2][3] = 2;chessArray1[2][4] = 1;// 输出原始二维数组System.out.println("原始的二维数组");for (int[] row : chessArray1) {for (int data : row) {System.out.print(data + "  ");}System.out.println();}// 将二维数组 转 稀疏数组的思路// 1。 先遍历二维数组 得到非0数据的个数int sum = 0;for (int i = 0; i < chessArray1.length; i++) {for (int j = 0; j < chessArray1[i].length; j++) {if (chessArray1[i][j] != 0) {sum++;}}}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2. 创建对应的稀疏数组int sparseArr[][] = new int[sum + 1][3];// 给稀疏数组赋值sparseArr[0][0] = 11;sparseArr[0][1] = 11;sparseArr[0][2] = sum;// 遍历二维数组,将非0的值存放到sparseArr中// count 用于记录第几个非0数据int count = 0;for (int i = 0; i < 11; i++) {for (int j = 0; j < 11; j++) {if (chessArray1[i][j] != 0) {count++;sparseArr[count][0] = i;sparseArr[count][1] = j;sparseArr[count][2] = chessArray1[i][j];}}}// 输出稀疏数组的形式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得到稀疏数组为---");for (int i = 0; i < sparse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f("%d\t%d\t%d\t\n", sparseArr[i][0], sparseArr[i][1], sparseArr[i][2]);}System.out.println();// 将稀疏数组 --》 恢复成 原始的二维数组//1。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一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int[][] chessArr2 = new int[sparseArr[0][0]][sparseArr[0][1]];// 2。 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从第二行开始),并赋给原始的二维数组即可for (int i = 1; i < sparseArr.length; i++) {chessArr2[sparseArr[i][0]][sparseArr[i][1]] = sparseArr[i][2];}// 输出恢复后的二维数组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恢复后的二维数组");for (int[] row : chessArr2) {for (int data : row) {System.out.printf("%d\t", data);}System.out.println();}
}

}

队列

队列介绍队列是一个有序列表,可以用数组或是链表来实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即 :先存入队列的数据,要先取出。后存入的要后取出。示意图 :(使用数组模拟队列示意图)

数组模拟队列

队列本身是有序列表,若使用数组的结构来存储队列的数据,则队数组的声明如下图,其中maxSize是该队列的最大容量。
因为队列的输出、输入是分别从前后端来处理,因此需要两个变量front及rear分别记录队列前后端的下标,front会随着
数据输出而改变,而rear则是随着数据输入而改变,如图所示:


当我们将数据存入队列时称为“addQueue”,addQueue的处理需要有两个步骤:思路分析
1)将尾指针往后移 :rear+1,当 front == rear 【空】
2)若尾指针rear小于队列的最大下标macSize-1,则将数据存入rear所指的数组元素中,否则无法存入数据。rear == maxSize - 1【队列满】

代码实现

package com.example.testdemo.data.structres;import lombok.Data;import java.util.Scanner;/*** @author :*/
public class ArrayQueu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队列ArrayQueue queue = new ArrayQueue(3);// 接受用户输入char key =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boolean loop = true;while (loop) {//输出一个菜单System.out.println("s(show) : 显示队列");System.out.println("e(exit) : 退出程序");System.out.println("a(add) : 添加数据到队列");System.out.println("g(get) : 从队列取出数据");System.out.println("h(head) : 查看队列头的数据");// 接收一个字符key = scanner.next().charAt(0);switch (key) {case 's':queue.showQueue();break;case 'a':System.out.println("输出一个数");int value = scanner.nextInt();queue.addQueue(value);break;// 取出数据case 'g':try {int result = queue.getQueue();System.out.printf("取出的数据是%d\n", result);}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f(e.getMessage());}break;// 查看队列头的数据case 'h':try {int result = queue.headQueue();System.out.printf("队列头的数据是%d\n", result);}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break;// 退出case 'e':scanner.close();loop = false;break;default:break;}}System.out.println("程序退出!");}}/*** 使用数组模拟队列 -- 编写一个ArrayQueue类**/
@Data
class ArrayQueue {/***  表示数据的最大容量*/private int maxSize;/*** 队列头*/private int front;/*** 队列尾*/private int rear;/*** 该数据用于存放数据,模拟队列*/private int[] arr;/*** 创建队列构造器** @param arrMaxSize : 指定数据大小*/public ArrayQueue(int arrMaxSize) {maxSize = arrMaxSize;arr = new int[maxSize];// 指向队列头部,分析出front是指向队列头的前一个位置front = -1;// 指向队列尾,指向队列尾的数据(即就是队列最后一个数据)rear = -1;}/*** 判断队列是否满** @return :返回结果*/private boolean isFull() {return rear == maxSize - 1;}/***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return : 返回结果*/private boolean isEmpty() {return rear == front;}/*** 添加数据到队列** @param data :需要添加数据*/public void addQueue(int data) {// 判断队列是否满if (isFull())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已满,不能添加数据!");}// 让rear 后移rear++;arr[rear] = data;}/*** 获取队列的数据,出队列** @return :返回数据*/public int getQueue() {// 判断队列是否空if (isEmpty()) {// 通过抛出异常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不能获取数据!");}// front后移front++;return arr[front];}/*** 遍历队列*/public void showQueue() {// 遍历if (isEmpty())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的,没有数据!");}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f("arr[%d]=%d\n", i, arr[i]);}}/*** 显示队列头数据,注意不是取出数据** @return :返回数据*/public int headQueue() {// 判断if (isEmpty())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的,没有数据!");}return arr[front + 1];}
}

数据模拟环形队列

对于前面的数组模拟队列的优化,充分利用数组。因此将数据看做是一个环形的。(通过取模的方式来实现即可)


思路如下 :
1 : front变量的含义做一个调整 :front就指向队列的第一个元素,也就是说arr[front]就是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front的初始值 = 0
2 : rear变量的含义做一个调整 :rear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位置。因此希望空出一个空间做为
约定。
3 : 当队列满时,条件是(rear + 1)% maxSize = front[满]
4 : 当队列为的条件,rear == front空
5 : 当我们这样分析,队列中有序的数据的个数(rear + maxSize - front)% maxSize // rear = 1 front = 0

代码实现 :
package com.example.testdemo.data.structres;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CircleArrayQueu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测试数组模拟环形队列的案例 -- ");// 创建一个队列CircleArray queue = new CircleArray(4);// 接受用户输入char key =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boolean loop = true;while (loop) {//输出一个菜单System.out.println("s(show) : 显示队列");System.out.println("e(exit) : 退出程序");System.out.println("a(add) : 添加数据到队列");System.out.println("g(get) : 从队列取出数据");System.out.println("h(head) : 查看队列头的数据");// 接收一个字符key = scanner.next().charAt(0);switch (key) {case 's':queue.showQueue();break;case 'a':System.out.println("输出一个数");int value = scanner.nextInt();queue.addQueue(value);break;// 取出数据case 'g':try {int result = queue.getQueue();System.out.printf("取出的数据是%d\n", result);}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f(e.getMessage());}break;// 查看队列头的数据case 'h':try {int result = queue.headQueue();System.out.printf("队列头的数据是%d\n", result);}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break;// 退出case 'e':scanner.close();loop = false;break;default:break;}}System.out.println("程序退出!");}}class CircleArray {/*** 表示数组的最大容量*/private int maxSize;/*** front变量的含义做一个调整 :front就指向队列的第一个元素,也就是说arr【front】就是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front的初始值=0*/private int front;/*** rear变量的含义做一个调整 :rear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位置,因为希望空出一个空间做为约定。rear初始值 =0* 队列尾*/private int rear;/*** 该数组用于存放数据,模拟队列*/private int[] arr;public CircleArray(int arrMaxSize) {maxSize = arrMaxSize;arr = new int[maxSize];}/*** 判断队列是否满*/private boolean isFull() {return (rear + 1) % maxSize == front;}/***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private boolean isEmpty() {return rear == front;}/*** 添加数据到队列*/public void addQueue(int n) {// 判断队列是否满if (isFull()) {System.out.println("队列满,不能加入数据!");return;}// 直接将数据加入arr[rear] = n;// 将rear后移,这里必须考虑取模rear = (rear + 1) % maxSize;}/*** 获取队列的数据,出队列*/public int getQueue() {// 判断队列是否空if (isEmpty()) {// 通过抛出异常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不能取数据!");}// 这里需要分析出 front是指向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1。先把front对应的值保留到一个临时变量// 2。将front后移,考虑取模// 3。将临时保存的变量返回int value = arr[front];front = (front + 1) % maxSize;return value;}/*** 显示队列的所以数据*/public void showQueue() {// 遍历if (isEmpty()) {System.out.println("队列为空,没有数据!");return;}// 思路 :从front开始遍历,遍历多少个元素for (int i = front; i < front + size(); i++) {System.out.printf("arr[%d]=%d\n", i % maxSize , arr[i % maxSize]);}}/*** 求出当前队列有效数据的个数*/private int size() {// rear = 2// front = 1// maxSize = 3return (rear + maxSize - front) % maxSize;}/*** 显示队列头数据,注意不是取出数据** @return :返回数据*/public int headQueue() {// 判断if (isEmpty())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的,没有数据!");}return arr[front + 1];}}

链表(Linked List)介绍

链表是有序的列表,但是它在内存中是存储如下图所示:

小结 :
1)链表是以节点的方式来存储,是链式存储。
2)每个节点包含data域,next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3)如图:发现链表的各个节点不一定是连续存储。
4)链表分带头节点的链表和没有头节点的链表,根据实际的需求来确定。

单链表介绍

单链表(带头结点)逻辑结构示意图如下 :

非线性结构

非线性结构包括:二维数组,多维数组,广义表,树结构,图结构。

java数据结构之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相关推荐

  1. 数据结构一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暑假到来,由于自己之前确实数据结构学的一般,因此决定重新学习一下数据结构,一是加深理解,二是对算法使用java进行测验,增强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尚硅谷的视频进行学习,写上去的笔记,有些是尚硅谷的内容, ...

  2. (一)数据结构与算法-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作为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其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线性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即顺序存储借故偶和链式存储结构 ...

  3. 数据结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的理解

    我们知道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常见的数据结构分类方式如下图: 我们这里主要说一下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是什么? 数据结构中线性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qu ...

  4.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 数据结构基础

    数据结构笔记-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分类分为:集合(无逻辑结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 一.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是一个有序数据元素的集合.常用的线性结构有:线性表,栈,队列, ...

  5. 数据结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的区分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 (1)线性结构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2)线性结构由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 ①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 ...

  6. 数据结构_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作为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其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线性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的线 ...

  7. 数据结构之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数据结构包括两大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其中线性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有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分为顺序储存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储存结构顾名思义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地址连续),而链式存储结 ...

  8. 数据的逻辑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集合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顺序结构、链式结构、索引结构、散列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实现无关). 分类1: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有且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

  9. 笔记: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学习内容——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非空的数据结构要满足两个条件则为线性结构/线性表 ,反之为非线性结构. 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一个前件,也最多只有一个后件. - 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线性结构 ...

最新文章

  1. 以脚本方式直接执行修改密码的passwd命令
  2. Win32 串口编程(二)
  3. onmounted vue3_基于项目时间阐述vue3.0新型状态管理和逻辑复用方式
  4. DataDirectory是什么?
  5. 写个自己:学C++有感
  6. RLock(递归锁)
  7. JavaScript 随笔
  8. 私人影院音响效果如何有效提升?
  9. vue 本地预览多图上传
  10. 【Linux】MySQL常用命令
  11. 阿里巴巴-飞猪 电话面试
  12. 知乎广告效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呢?
  13. 关于经典面试一年多少秒的思考!启发#define与UL!
  14. Activiti7工作流引擎-环境搭建及创建数据库
  15. Eclipse搭建scala环境(解决“JDT weaving is currently disabled”)
  16. t 检验的 3 种常用方法及在 Python 中使用样例
  17. 初等数论——欧几里得算法
  18. 处理医疗影像的Python利器:PyDicom
  19. |蚂蚁金服漆远首谈刚完成的AI重大突破及紧缺人才,呼吁国内多点技术性强的大会,少点网红
  20. ORA-04098: trigger 'SYS.GGS_DDL_TRIGGER_BEFORE' is invalid and failed re-validation

热门文章

  1. STM32duino——用ArduinoIDE玩STM32(一): 刷入Bootloader,实现免串口下载
  2. 电脑截图如何快速识别文字
  3. css3 怎样让文字两边对齐,CSS3两端对齐实现方法
  4. jmeter安全证书_HTTPS证书生成及Jmeter中发送HTTPS请求
  5. java对称加密AES加入偏移量
  6. Linux shell中使用sed 替换\n换行符 (多行边一行、一行变多行)
  7. 微信小程序——wxParse使用方法
  8. 【大前端】android怎么获取本地视频及封面的正确姿势
  9. 【观察】站在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舞台看未来,释放技术创新澎湃力量
  10. 笔记本做无线路由器图像详细教程(转)新加win7 方法: